1

夺门之变讲的是明代宗朱祁钰在病重之际,石亨、徐有贞串通宦官曹吉祥,在孙太后的默许下,带兵潜入长安门,由曹吉祥做内应,打开宫门,进入南宫,迎接太上皇朱祁镇复位。群臣早朝时,发现龙椅上坐着的竟是太上皇,惊恐万分,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正在众人犹豫之际,徐有贞站出来大喊太上皇复辟了!众朝臣见此,只好跪倒参拜。朱祁镇就这样重新登上皇位。这个事件史称夺门之变,也称南宫政变。

夺门之变发生时,于谦的官职是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行首辅之权,可以说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于谦在兵部尚书任上,还进行了一项军事改革,从原来的三大营中挑选精锐,组建团营,训练出了一支十分精锐的皇家禁卫部队。按道理说,于谦有足够的条件获取政变的预谋,也有足够的能力阻止事变的发生。可是,政变发生前后,于谦什么也没有做,反而坐以待毙,最终以谋逆罪抄家问斩。

于谦明明是有能力阻止明英宗复辟的,那他为什么无动于衷呢?究其原因,还得从当时的特殊情况来说起:

明代宗当上皇帝是在特殊情况下无奈的选择。但对于坚守皇统、让皇位重回明英宗一脉,于谦是有所期待和做出过努力的。所以在朱祁钰病危之际,朱祁镇复辟重回皇位,他没有理由反对。

土木堡事件后,明英宗朱祁镇被俘,瓦剌太师也先率军攻打北京,借机要挟敲诈大明王朝。朱祁钰临危受命,被于谦等大臣们拥立为皇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朱祁钰当皇帝后,于谦发动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大军,朱祁钰也由此坐稳了皇帝大位。朱祁钰在位八年,没有太监弄权、也没有奸臣当道,政治清明,国家安定,气象一新。在于谦等忠臣的辅佐下,朱祁钰这个皇帝当得还真不错。

可是在朱祁钰废立太子的事情上,于谦是有不同看法的。在朱祁钰坐稳皇位后,废掉原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于谦当时极力反对。于谦认为,朱祁镇虽被尊为太上皇,但皇统未变,太子还是合法的太子,皇位最终回归英宗一脉才符合皇明祖训。

可是,朱祁钰坚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偏偏朱祁钰的儿子朱见济不争气,立为太子仅一年就不幸夭折。按道理说,在朱见济死后,朱祁钰膝下无子,应该重新立朱见深为太子了吧,可是朱祁钰不甘心,认为自己再努把力,还会有诞下皇子,所以一直让太子之位空悬。直到他病危之际,也没有盼来儿子。由此引发了大臣们对大明王朝国本的担忧,也让石亨、徐有贞等人有了不轨之心和可乘之机。

所以,在明代宗朱祁钰病危且未立太子之际,于谦对于朱祁镇复位,大明朝的皇位重回明英宗一脉,他没有理由反对。

于谦的忠诚,不是简单地对某一个皇帝的忠诚,而是对整个大明王朝的忠诚。于谦的忠诚,不是基于个人私利的狭隘的忠诚,而是对天下安定、百姓富足、皇统稳固、国家太平的忠诚。不管谁当皇帝,都是大明朝的皇帝,所以他没有理由反对。

于谦是永乐十九年的进士,他生性耿直,快人快语,忠诚无私,勤勉干练。永乐大帝朱棣十分看中于谦的才干,交代太子朱高炽要好好培养、好好历练。但朱棣有一个心病,他的皇位是靠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儿手中夺来的,所以他十分在意大臣们对靖难之役的看法。有一次,朱棣问于谦:如今永乐盛世,天下大治。可是还有一些文官谏臣仍然暗地里骂我得位不正。于谦,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于谦知道朱棣出的题是个容易掉脑袋的题,但他也没有含糊,直接说:太祖把皇位传给建文,是铁的事实,无法篡改。朱棣大怒,又问:既如此,那你为何还考我的进士,做我的官?于谦也不惧怕,反而接着说:我中的进士,是大明朝的进士。我做的官,是大明朝的官。朱棣气得想杀了于谦,转念一想又觉得于谦的话有大格局,所以也没有计较。

在于谦的心里,他首先效忠的是大明王朝,皇帝只是大明王朝的守门人。所以,在朱祁镇被俘时,他第一个提出来另立皇帝。而当朱祁镇复位时,虽然皇帝换了,但大明王朝仍然是大明王朝。再加上朱祁钰病危且没有太子,太上皇复位又有何尝不可呢?

所以说,于谦的忠诚首先表现在对国家的忠诚,是一个种大格局的忠诚。当他看到朱祁镇重回皇帝宝座时,眼前的皇帝还是大明朝的皇帝,天下还是大明朝的天下。那么他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呢?

实际上,夺门之变发生后,于谦就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他也十分坦然地接受这个结局。

他是有能力、有机会去阻止夺门之变的。可他清楚地知道,阻止和镇压夺门之变,会有一场更大的流血牺牲,会有一场更大的朝局震荡。对大明王朝最好的忠诚奉献,就是牺牲自己,以最小的代价让大明王朝皇统延续。

死是忠臣成就名节的最好方式。岳飞如此,文天祥如此,后世的袁崇焕亦如此。于谦对自己的清白有信心,对自己的人品有信心,对自己的忠诚有信心,就正如他的诗里写到的一样: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最佳贡献者
2

夺门之变时,明英宗朱祁镇受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的裹挟与胁迫,身不由己地成为他人谋取政治利益的傀儡;他并非始作俑者,当然,英宗也复辟了皇位,这有双赢的意思。

景泰帝一病不起,他选择的接班人又去世了,朝臣们心知肚明,到了讨论未来继任者的的时候了,这里,包括彼有威望的孙太后。商议的结果,符合条件有三个人,原来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是人选之一

明英宗朱祁镇,因为听信太监的话,御驾亲征,在土木堡之变中,不但损兵折将,自己还当了俘虏,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朱元璋地下有知早剥了他的皮;回还后皇家尊严丧失殆尽的他深居南宫,自己羞于见人,早没有了君临天下的勇气与打算,天下百姓也不会支持一个曾经的俘虏来主宰自己的命运。

但朝中有一小撮投机者却给他创造了机会,徐有贞、石亨、曹吉祥认为,拥立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等于恢复了朱祁镇的政治生命,自己举手之劳,就可以立下盖世功勋;朱祁镇莅临天子宝座后,政治方面的回报,肯定是丰厚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干就干!

于谦呢?虑及国家的前途,正极力劝说病重中的景泰帝朱祁钰复立原太子朱见深(朱祁镇的儿子)为储君,并留下遗命;这心就操碎了,自己的安危硬是没想过!此时,夺门之变发生了,当儿子向他汇报政变的时候,他镇静自若:“自有天命,汝第去”。


尽管,他军权在握,有能力镇压此次政变,但没得到景泰帝的授权就发兵平叛,显然有谋逆之嫌;尤其是夺门之变的主谋徐有贞等人的举动得到了位高权重的孙太后的允诺与支持;于谦就没任何理由来镇压叛乱了。

3

夺门之变,其实是一场君子和小人的交锋,很多人觉得,夺门之变的时候,于谦手握重兵,怎么可能放任夺门之变展开,放任朱祁镇复辟呢?如果从夺门之变的细节方面看,这场政变实际上,没啥太多的看点,甚至可以说在谁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把皇帝给换了。

怎么叫作君子和小人的交锋。简单点说,就是君子走的是正道,小人走的是邪道。我们看一下夺门之变的人:石亨、曹吉祥、徐友贞。

虽然他们的名字都挺吉利,但他们的人品并不怎么样,曹吉祥是个宦官,徐友贞是个御史,这两个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职位低,但权力大,曹吉祥可以直接接触到后宫和皇帝,而御史有弹劾百官的职能。

而另一个叫石亨的人,就更不简单了。

如果往前推一下,石亨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下大功,也是于谦的战友。在军队中有足够高的地位。也就是说,石亨的态度,决定了很大一部分军队的态度,也决定了夺门之变的结果。

当明代宗朱祁钰病危,最早知道的是曹吉祥等人,而朱祁钰的遗嘱,也是他们最先知道的。

于是,这三个人开始东心思,他们的效率非常高,首先是曹吉祥通过自己太监的身份,拉拢后宫的孙太后。得到了后宫的支持。

而石亨,也在军队中,找到了自己的嫡系部队。

而徐友贞,则开始暗自拉拢一些官员。这些做法,几乎在一夜之间完成。根本没有耽误太多时间。

对比这些小人的耳目灵敏,办事效率极高,于谦以及他们的大臣团体,就显得有些慢了。其实,于谦的消息并不闭塞,可以说,他得到的消息,不比曹吉祥等人晚多少,只是消息不如他们准确罢了。凭借相当强的政治直觉,于谦等人已经明白了朝廷要变天了。但显然,他们并没有想到会有人要复辟。

于谦等人按照正常的流程,知道皇帝不行之后,一定要选择一个继承人,于谦等人开始拟奏章,通过正规途径来选择继承人。

但当他们拟完奏章,天已经黑了,这个时候,已经是下班时间,因此,于谦等人决定,明天早朝的时候,把奏章呈上,让朱祁钰确定好继承人。通过合法手段,让明朝国祚延续下去。

于谦等人的做法,其实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在正常合法途径看来,他们的反应以及落实事情的能力很强,办事效率相当高。但还是差了一点,因为石亨徐友贞等人,把于谦等人晚上睡觉的时间用上,居然用了一夜时间,就把事情办完了。

于是,当于谦上朝之时,他这才惊奇的发现,原本坐在龙椅上的是朱祁钰,现在则变成了已经被软禁起来的朱祁镇。还没等于谦反应过来,徐友贞已经山呼万岁,接着,许多朝臣也开始山呼万岁。

直到这个时候,于谦等人才知道,就在他们准备呈上奏折的前一个晚上,夺门政变就发生了。这件事来的太快,太突然,根本无法想到。

在历史上,很多人对于夺门之变的评价,多数觉得这是一场相当无聊的政变,因为来得快,成功的快,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

但如果寻求一下更深层次的原因,就会发现,这种无聊政变的背后,就是一场君子和小人的博弈。

无论是于谦还是徐友贞石亨,其实都在密切注视着局势,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和想法做着各种动作。于谦只少算了一点,那就是小人们的野心。这是这一点失误,让于谦等人前功尽弃。

而夺门之变过后,从发生的事情也可以看出,君子做派和小人做派的区别。于谦等人,虽然不太愿意辅佐朱祁镇,但毕竟他是皇帝,如果再拥立一人,必然会造成政局混乱,给明王朝带来巨大伤害。所以,他们依然决定辅佐朱祁镇。只是,石亨等人却并不考虑政局问题,只是觉得于谦会分掉自己的权力。所以,就把于谦害死了。

如果说夺门之变是君子没有算到小人的手段,那么于谦的悲剧,就是君子没有算到小人的心思。

4

通过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重新登上了皇位,在上位不久后,他听信谗言把明朝忠臣于谦处死,自此于谦这个扶明朝大夏于将倾的人物,终于走到了人生尽头。

朱祁镇明知道自己要承担残害忠良的千古骂名,但为了证明自己夺门的合法性也不得不将于谦下令处死。

夺门之变的那天晚上,手握兵权的于谦在哪里,他为何不阻止呢?

1 朱祁钰上位与病重

土木堡战役中,明军20万精锐大军全部覆没,连皇帝朱祁镇都被俘虏,消息传到北京,人们纷纷收拾东西打算跑路,而唯有兵部尚书于谦力排众议,先将朱祁钰扶上了皇位,以稳定国家的局势。

于谦知道此举是冒着杀头之祸,如果遭到大臣反对,自己当时都有可能被处死,可是为了国家利益就不顾自己的生死。于谦率领军民打败也先之后,朱祁镇不久之后也被蒙古人放回。

当然朱祁钰在当上皇帝之后,根本不想着将皇位交给自己的哥哥,因此把自己哥哥安排到南宫,基于朱祁镇对于自己皇帝之位始终是一个威胁,因此朱祁钰也三番五次的找事,但是朱祁镇也毫不在意,因为在这里好歹有人服侍。

朱祁钰在当上皇帝八年之后,渐渐病入膏肓。在此前朱祁钰将自己哥哥立下的太子废除,即将朱见深从太子位上赶下去。他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但是遭到群臣的空前反对,因此,在那八年太子位置是空缺的,而此时如果朱祁钰撒手人寰,那么明朝没有储君,就会陷入混乱之中。

2 石亨等人阴谋

北京保卫战结束后,功劳最大的于谦只得到了一个少保的虚名,于是石亨向皇帝举荐于谦的儿子于冕为官。但是于谦知道后,当即批评了石亨,石亨的好心当了驴肝肺了,于是怀恨在心。

石亨是北京保卫战的攻城,但是却得不到皇帝的重用,于是认为是于谦在皇帝面前说自己的坏话。在是战还是南迁时,徐有贞说了一句必须南迁,被于谦驳斥之后,朱祁钰更是将他排除权力核心之外。

两人认为如果朱祁钰去世之后,于谦会更加刁难自己。而于谦在暗地多次帮助石哼与徐有贞,但是两人品行不怎样,因此不受重用,却责怪于谦。

石亨与徐有贞考虑的是自己的前途,他们知道朱祁钰已经病入膏肓了,选择好的未来是重要的。因此他们计谋一下,决定与太监曹吉祥一起,让南宫的朱祁镇复位。

3 朱祁镇复位

当时的于谦正在为明朝的前途考虑。朱祁钰没有立太子,如果朱祁钰去世了,那么明朝就会陷入皇位空缺的位置,在发动政变的那天夜晚于谦,胡濙,王直在一起商议,决定共同推举复立朱见深为太子,随后起草了一份奏折,准备第二天上朝时交给皇帝,而皇帝病重,一定会同意。但那时夺门之变根本不可能成功了。但是在这一晚徐有贞等人发动了政变。到南宫请朱祁镇复位,那天夜里非常的黑,几十个人来到南宫,朱祁镇非常的害怕,认为自己生命就要终结。而几十人突然下跪,称朱祁镇为皇帝。朱祁镇这才将信将疑的问道,是否让自己复位。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对于这些人说,这件事还需要从长计议,如果失败了大家都活不了。在大家的拥护下,朱祁镇复位。

虽然石亨为大将,但是兵权掌握在于谦手中,此时于谦要真的选择镇压,即说徐有贞、朱祁镇为谋反,就非常容易将夺门之变镇压。但是他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而选择等死。

因为他早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朱祁镇在复辟之后,定然不会放过自己的。而于谦却没有采取任何的措施。

在夺门之变发生前,他就有了风声,当他儿子赶来告诉他的时候他说“子何知国家大事?自有天命,汝第去”。”从这句话来看,他并不打算处理石亨等人的阴谋,因为以当时于谦在朝中的声望,和权力瞬间就能让石亨这些人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但是他不为所动,在翻阅众多史料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于谦的良苦用心。正如明朝学者屠隆说的:听英宗复辟,景庙自全,功则归人,祸则归己。公(于谦)盖可以无死,而顾以一死保全社稷者也。

他这是牺牲了自己一个人而保全国家,君不见,有多少国家在立继承人上出了差错,然后让整个国家,民族陷入空前的灾难中?这一点熟读史书的于谦肯定就会明白,因为八王之乱的例子就摆在眼前。

于谦选择了沉默,因为在当时除了朱祁镇和他儿子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皇帝人选,他任由夺门之变的发生,反正夺来夺取都是朱家的天下。

无论是立朱见深还是朱祁钰复位整个国家的利益都会有保障。如果采取镇压,非但使得很多人受到株连,而且还有会让国家不稳定,到时候外敌在借此入侵,于谦那就是千古罪人了。

与其国家利益受到损失,不如自己牺牲自己,这是伟大的人格。

由于于谦没有镇压,因此朱祁镇才顺利的复位了。

4 于谦被处死

朱祁镇也明白,之所以自己比较成功的登上皇位,还是于谦没有干预。但是于谦必须死,因为是于谦扶持着朱祁钰,是于谦命令炮兵轰击朱祁镇所在也先的大营,是于谦维护朱祁钰的统治。

而这些都是朱祁镇将于谦杀害的理由。朱祁镇下令立即将于谦逮捕,并且处死。所谓徐有贞在处死于谦中进谗言,只不过是朱祁镇寻找的借口,因为朱祁镇从心里根本不想着让于谦活。

当然朱祁镇也知道于谦对明朝立下大功,因此他只杀了于谦,并没有杀害他的儿子,这也是朱祁镇的最后的怜悯。于谦为了明朝而敢于担当,他驳斥南迁论;而为了国家利益,他甘愿牺牲自我,真是不愧于民族英雄这个称谓。

他的伟大是把一个即将变成下一个南宋的国家,硬生生凭一己之力给拉了回来,给大明王朝续了一百多年。

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石灰吟》一样“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我是篱上青,欢迎吐槽,评论及点赞,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

5

在明代“夺门之变”的闹剧里,最见证大英雄于谦坦荡人品的,就是他在“夺门之变”前后的表现。

在“夺门之变”爆发前的那些天里,当徐有贞石亨们在忙着蝇营狗苟时,于谦也很忙,他忙着不停给病重的景泰帝进言,请求复立沂王朱见深(“太上皇”朱祁镇之子)为皇储。多年来深恨于谦的“太上皇”朱祁镇哪里知道,当时的于谦,正一心为他儿子的皇储地位,也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固在辛劳。

以明朝学者田汝成(其亲戚是于谦部下,亲身经历“夺门之变”全过程)记载,当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们的拥立下,悍然发动“夺门之变”时。在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于谦也是最早得知消息的大臣,当时于谦的儿子于冕,都吓得语无伦次。但于谦只是正色呵斥他一句:“小子何知国家大事?自有天命,汝第去!”然后,他只是淡然端坐家中,天亮后照例整理朝服上朝,之后就被逮捕下狱,蒙受千古奇冤。

可以说,面对这场政变,乃至政变后自己可能遭受的厄运,当时的于谦,没有做半点应对,只是平静等待厄运降临。甚至当他身陷牢狱,被扣上“迎立外藩”的帽子后。他竟也不做任何辩解,只平静笑道“辩也死,不辩也死”。他早就明白,自己当年挺身扛起国家重担,击败瓦剌挽救国家命运,会在此时遭到怎样恶毒的报复。但是他,却是慨然承受。最后以“意欲”的荒唐罪名,从容就义。

那为什么,从政变开始到结束,他不做一点自救的反抗呢?是因为没有能力?当然不是,此时的于谦,身为兵部尚书兼总督军务,等于是京城兵权牢牢在手,其痛击瓦剌的军事能力,更在那几位策动政变的丑类之上。以明朝学者屠隆的评价说,只要于谦横下一条心,当夜弹压叛乱,那真是“灭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明英宗的复辟美梦,分分钟就要被于谦打碎。

但是,恰恰因为如此,于谦才绝不会这样做。当时的情况是,景泰帝已经病入膏肓,“太上皇”朱祁镇只要在南宫耐心等待,在于谦等大臣的操持下,一旦景泰帝驾崩,大明皇权就会顺风顺水,自然回到朱祁镇一系,根本不用发动夺门之变抢皇位。但朱祁镇偏偏在徐有贞们的煽动下悍然作乱,这样一来,于谦当然可以一口气将叛军消灭,但“太上皇”朱祁镇怎么办?一旦景泰帝驾崩,朱祁镇也死于叛乱,明朝最高皇位虚悬,沂王朱见深只是个毛头小孩,新的内乱必然会爆发!

而当时,几年前经历过土木堡惨祸的明朝,这时是绝对经不起大乱的,一旦大乱无法收拾,陷入水深火热的,极有可能是大明江山。一心为国的于谦,正是为了明朝江山社稷的稳定,在夺门之变的夜晚,做出了他自己的抉择。

其中苦心,正如明朝学者屠隆的叹息:听英宗复辟,景庙自全,功则归人,祸则归己。公(于谦)盖可以无死,而顾以一死保全社稷者也。

这番苦心,见证的,正是一个大智大勇,慷慨担当的大英雄于谦。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6

有人说,于谦忙着抽烟、喝酒、烫头;还有人说,于谦忙着准备春晚魔术节目,那是刘谦,好嘛。

咱们说的是为明朝续命195年的于谦,写了《石灰吟》的于谦,救万民于水火的于谦。


好多人会有疑问,夺门之变发生的那晚,于谦在干嘛呢?为何不阻止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了解之下历史背景吧。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危急之下,于谦等大臣说服孙太后,暂由朱祁钰做代理皇帝。

PS:这个孙太后,就是《大明风华》里的孙若微。

后来,在于谦的英明指挥之下,京城保卫战取得了胜利,明军数次击败了瓦剌。

瓦剌本来想利用朱祁镇讹点钱,讹点粮食的,现在朱祁镇成了累赘,毫无利用价值了。


瓦剌一气之下,就给朱祁钰写了一封信:“只要你们肯出一百万,我们就把朱祁镇放了。”

朱祁钰连夜写了一封信:“你要是不放,我给你两百万,你要是撕票,我给你三百万。”

可还没等信发出去,朱祁镇已经回来了。

朱祁镇刚到,就被关进了南宫,像动物园关老虎似的 ,包吃包喝包住,但不能出来吓人。

这么一关就是七年。

皇位稳固之后,朱祁钰并不满足,他想让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取代太子朱见深。

这个朱见深是朱祁镇的儿子。

当时反对声一片,朱祁钰为了达到目的,甚至花了重金贿赂大臣,这时候,大臣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PS:皇帝贿赂大臣,朱祁钰绝对历史第一人。


朱见深被废了,朱见济成了太子,然而,天不遂人愿,第二年,朱见济就得病死了,而朱见济是朱祁钰唯一的独苗苗。

朱祁钰悲痛欲绝,心若死灰,抑郁成疾,得了重病,卧床不起。

就在这时,夺门之变发生了!

在孙太后的授意之下,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领兵打开长安门,进入南宫,把朱祁镇迎了出来。

第二天,天刚亮,钟鼓齐鸣,徐有贞走出宫门,用高分贝喇叭大喊:“太上皇复位了!”

就这样,朱祁镇再次当了皇帝。



介绍完了历史背景,现在再来回答,当时于谦在干嘛呢?

夺门之变前一晚,于谦正与几个大臣商议重立朱见深为太子一事,当时群臣达成了一致意见,准备第二天一起去觐见朱祁钰。

哪知道,当天夜里,夺门之变就发生了,当时于谦有没有提前察觉到呢?

有的,于谦当时是兵部尚书,女婿是锦衣卫指挥使,若说他们没得到消息,是根本不可能的。

当天晚上,于谦的儿子于冕急匆匆地跑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神色极为紧张,于谦忙问怎么啦?

于冕忙说:“不好啦,徐有贞等发动政变,准备让太上皇复位。父亲,怎么办啊?”

于谦怒斥道:“你这小子,不要乱说话,这皇位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哪是咱们能决定的。”


于谦没有一丝慌乱,安安静静地坐了一夜,第二天,上朝的鼓声响起,于谦叹了口气,他的人生就快完结了。

于谦当时为何不阻止政变呢?以他的实力,将石亨、徐有贞一伙,以叛乱之名尽数剿灭,可以说易如反掌。

原因是,于谦心怀天下,假如他真的出兵剿灭政变,那么北京城必定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成为人间炼狱。

说不定,瓦剌会趁机南下,那么大明就危险了,于谦心怀天下,心系社稷,所以最后选择了牺牲自己。

7

夺门之变,发生于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当时,被囚禁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成功复辟,重新成为了大明皇帝。而于谦,则在事后被诬陷谋逆,随后被处以极刑。

明英宗朱祁镇宠幸宦官王振,开启了明朝第一次宦官专权的时代。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受王振蛊惑,亲率五十万明军征讨瓦剌。土木堡之变,五十万明军覆没,明英宗也被瓦剌俘虏。

北京城内,在于谦等大臣的推举之下,英宗之母孙太后下诏,立朱祁镇之弟朱祁钰为皇帝,即明代宗,并改元景泰,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于谦率明军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并在之后数次击败瓦剌首领也先的进攻。明英宗也在时为右都御史的杨善运作之下,成功返回了明朝,随即被囚禁南宫。

明代宗朱祁钰,废除了明英宗长子朱见深的太子位,并立自己的独子朱见济为太子。可惜的是,朱见济在景泰五年(1454年)夭折,而朱祁钰也在景泰七年(1456年)突然病重。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朱祁钰无后,他去世后,谁做皇帝?

正常情况下,是由当时任兵部尚书,并实际掌控内阁的于谦,以及各部尚书等文官,来推选出继承人,接任皇位。实际上,在夺门之变发生的白天,于谦与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已经会同群臣,写好了重新立朱见深为太子的奏疏。只是因为天晚,而景泰帝又病重,奏疏就暂时留在礼部。

这就触及了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下大功的将领石亨的利益。他再有功,也不及拥立之功大。于是,当天晚上,石亨就联合了大太监曹吉祥,以及与于谦不合的徐有贞,发动了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辟。

夺门之变的当夜,于谦为什么既没有支持石亨等人,去接英宗复位;也没有率兵镇压石亨等人?只能说,于谦太难了。

当时,于谦作为兵部尚书,重兵在握,而且作为实际的朝政控制者,爪牙满京城。根据明朝大臣屠隆在个人笔记中的记载,石亨、徐有贞密谋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报告了于谦。于谦想要平叛,灭掉石亨等人,那是易如反掌。

于谦当时选择什么都不做,主要是当时的情况太复杂了。而且,于谦作为一个忠君爱国,品格高尚的人,最终只能选择牺牲自己。

首先,明代宗朱祁钰无后,而石亨等人通过曹吉祥得到了孙太后的支持。于谦平叛,要冒师出无名的风险。于谦诛杀石亨等人之后,明英宗就是叛逆,英宗及其儿子们,包括被贬为沂王的朱见深,都将失去皇位继承权。这已经让于谦很难抉择了,都是君呀。

如果废了朱祁镇一脉,于谦只能拥立藩王或者藩王之子为皇储,等待朱祁钰去世。这可能会造成一种情况,就是藩王之间为了皇位,可能会再次兵戈相向,导致第二次靖难之役。所以,于谦为避免社稷再次遭遇兵灾,没有选择这条路。

其次,英宗并不喜爱儿子朱见深。明英宗复辟之后,开始大力扶持自己的次子朱见潾,并让钱皇后认其为养子。并且,朱祁镇还数次试探孙太后,以及众大臣,透漏出想易储的想法。

于谦能做什么呢?于谦可以出兵灭了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并将罪责全部推给石亨等人。但是,这样子,于谦等于造了景泰帝朱祁钰的反。于谦不是权臣,而是忠臣,加上品格高尚,他即不愿夺了景泰帝朱祁钰的皇位,也不愿英宗父子不睦,这让他很难抉择。

还有一种情况,于谦加入石亨、徐有贞的队伍,一起迎英宗复位。以于谦的品格,肯定不会选择这条道路。更何况,他根本就不屑于跟石亨、徐有贞等人为伍。最终,于谦选择了牺牲自己。夺门之变的当夜,皇城虽然闹翻了天,可于谦就待在家中静观其变。

石亨、徐有贞等人在拥立朱祁镇复位之后,当然要除掉自己的政敌于谦了。而于谦被抄家之时,真的是家徒四壁,仅有一间被紧紧密闭的房间中,供奉着明代宗朱祁钰赐给的蟒袍、剑履。

于谦自己不愿意做权臣,不过他却坐到了权臣了位置。朱祁钰时期,就忌惮他,甚至听说有人政变,还误认为是于谦。而朱祁镇杀于谦,也并非只是受到石亨等人的蛊惑,毕竟于谦等人请立朱见深为太子的奏疏已经在礼部了。朱祁镇不喜欢朱见深,再加上不放心于谦,所以,才杀了于谦。之后,朱祁镇又将参与夺门之变的大臣全部剪除,这其实就是在加强集权。英宗在经历过土木堡之变,囚禁南宫,以及夺门之变后,绝对成长为了城府极深的帝王。

于谦难道不知道这些?他当然知道,不过正应了屠隆在书中所写:“公盖可以无死,而顾一死保全社稷也。”于谦为了保护百姓不再遭受叛乱之苦,为了稳定大明社稷,最终选择了牺牲自己,这就是大义。

8

于谦作为明朝的一代名臣,自己的心意在他的《石灰吟》中表露无疑,他的死也是和明朝的皇权交接有着莫大的关系。

明英宗被圈禁

明朝的皇权交接经常出问题,先是靖难之役,接着是明宣宗和自己叔叔之间的小磕小绊,后来就是这次的明代宗明英宗之间的皇权交接了。明英宗因为好玩,崇信太监王振,带兵御驾出征造成了土木堡之变,明朝危机之下朝廷达成共识让明英宗的弟弟继位这就是明代宗。于谦指挥北京保卫战之后,明代宗占着皇位不想下来,瓦剌觉得明英宗价值不多,换了点钱之后放了回去,明代宗将其圈禁。至此明英宗和明代宗之间的第一次皇权交接平稳渡过。

废立太子

明代宗因为自身并不是嫡子,所以在废除明英宗的太子时受到诸多阻挠,但最终还是成功废了明英宗的太子,改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于谦在这次废立太子活动中话不多,就是因为现如今是明代宗坐朝,立明英宗的儿子为太子,先不说明代宗怎么想,难保以后明代宗的儿子不会生出别的想法,再来一次靖难之役,后患无穷,还不如立明代宗儿子做太子。但因为明代宗自己都不是嫡子,是因为情况紧急登基的,废了原来的太子,改立明代宗的儿子为太子这种事和明朝立嫡的传统相悖,也就是说这种事也就是法理上不对,但从实际效果上讲能够排除明朝以后的风险,再加上明代宗又确实十分的宠信于谦,于谦只好做个闷葫芦不发声,明代宗成功改立太子。

皇位再次易主

没想到明代宗儿子福薄,改立太子一年后他就死了,此后太子之位一直空着,大臣想重新立明英宗的 儿子为太子,但明代宗一直拖着,想着再生一个儿子出来,可没想到儿子没有再生出来,自己先不行了。看着躺下的明代宗,明朝的中枢必须要为明代宗去世后做准备了,也就是给皇位准备一个接手的。大臣们还是想立明英宗儿子,明代宗觉得自己还能抢救一下,就这么僵持着。

在两方僵持的时候,徐有贞、石亨和曹吉祥选择投机被圈禁的明英宗,此时的明英宗年龄才30来岁,正当壮年,他们请示后宫张太后得到首肯之后选择发动了夺门之变,明英宗成功夺回皇位。在夺门之变发生的时候,于谦也收到了一点消息,但身为兵部尚书,在朝廷有着极大权威的于谦也没有采取措施,第二天上朝的时候众人发现明英宗回来了,风头一下子转变了,于谦最终和王文等人被处斩,一段时间后明代宗去世。

于谦的关键选择

那么于谦为什么没有动静呢?因为从当时的情况看,明英宗是比立太子更好的选择,太子当时也才十来岁,说白了也是一个孩子,明代宗的身体眼瞅着就不行了,其他外地藩王如果合适也不会轮到明代宗紧急继位了,而明英宗正值壮年,由他继位对于明朝而言最为稳妥,产生的风波最小,相比较国家的动荡,于谦对于自身的安危就不怎么看重了。虽然知道明英宗是好选择,但于谦因为之前的作为无法再主动选择明英宗了,否则就会成为一个两面三刀的投机小人,他选择了让夺门之变顺利发生,让明英宗顺顺利利继位,只是也让自己深陷于必死之局了。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为了应对眼下的倾覆之危,于谦挺身而出,帮助明朝渡过危机,为了消除明朝以后的风险,于谦对于明代宗改立太子选择沉默,也因为为了明朝的国家顺利完成权力交接,于谦在紧要关头再次选择沉默,只是最后一次的沉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在一些重大事情的选择上,于谦每次都很清醒,他每次都是做出对于大明朝最好的选择,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他最后的死只能怪明代宗自己不争气,身体不好了。

9

“夺门之变”发生当天的早上,于谦还在与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等群臣商议,决议上奏景泰帝复立废太子朱见深为太子。但因在商议完具体的细节后,天色已日暮西山,今日来不及上奏景泰帝,因此于谦等人决定在次日清晨朝会时,将奏疏递于景泰帝。但让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是,一场让明朝政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政变会在这天晚上爆发。



而就在政变不久后,在府邸的于谦就得到消息,可是他却未有任何动作。当时于谦的儿子于冕,是吓得语无伦次,连声问到自己的父亲该如何办时,于谦却是丝毫没有任何的慌乱,他正色的呵斥于冕道:“小子何知国家大事?自有天命,汝第去”,然后就什么也做不做,静静的端坐在家中,等待着早朝的到来。

可以说,在政变发生的当天,于谦虽早早得到消息,但却没有进行任何的应对措施,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着紫禁城内那场动荡的结束,然后又静静地等待着他最终命运的到来。



那很多人都不明白,于谦为何明知政变的发生,他为何不去阻止呢?难道于谦没有能力去解决这次政变吗?

非也,如《国榷》所言:“于少保最留心兵事,爪牙四布,若夺门之变,懵然不少闻,何贵本兵哉?”,当时贵为兵部尚书的于谦,又是统领直隶所有军队的实际最高统帅,他要想平定只是在皇宫中的小规模政变简直是易如反掌。要知道,当时代宗还活着,他完全可以说石亨等人意图谋反,然后以平定叛乱为由,调兵入京。到那时,大军一到,就真的是“灭徐石如摧枯拉朽耳”



但是,此时的于谦虽有能力平定叛乱,可他却并未去这么做,这到底是何缘由呢?

其实,于谦会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忠臣,是对大明朝忠心耿耿的大忠臣。正如明代文学家屠隆所言:“听英宗复辟,景庙自全,功则归人,祸则归己。公(于谦)盖可以无死,而顾以一死保全社稷者也”,于谦他知道,只要他一出手,叛乱瞬间可平定,但是他不能这么做,一旦他平定叛乱,代宗势必就会杀了英宗,可代宗本就病入膏肓,他也活不了多久。



如此,英宗死了,代宗死了,皇位空悬,而沂王朱见深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试问他能镇压的住本已是内忧外患的大明朝吗?因此,新的内乱必定爆发。而在当时,明朝刚刚从土木堡之变中缓过气啦,但还并未真正恢复元气,因此一旦明朝内部内乱四起,瓦剌一定会再次趁火打劫,等真到那时,遭殃的就只会是大明社稷和百姓。

因此,忠君体国的于谦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大明百姓,他毅然决然的选择牺牲自己,以此来换取大明天下的稳固。



而这就是为何于谦会眼睁睁的看着政变的发生,他明明有能力但却置若罔闻的原因。于谦用自己的死,换取了明朝的江山永固,更是让明朝得以继续存在百年的时间。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就是于谦,于少保,一个大明朝最为纯粹的大忠臣,一个给予明朝百年国运的大功臣。

10

要知道于谦在夺门之变当晚在做什么,先要明白于谦在景泰病重时,夺门之前在干什么,就能理解他为什么不阻止这场政变了。

夺门之变的根源其实不是明英宗朱祁镇的个人意愿,而是一群为了谋取自己个人政治利益重臣的政变行为,明英宗只是一颗棋子,虽然受了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的裹挟,但是朱祁镇最终得到的是皇位。

景泰帝病重了,看这个病情,估计是好不起来了,朝中众臣都很清楚,包括皇室最有威望的孙太后也明白,是时候讨论继任者的问题了,因为景泰帝没有儿子可以继承皇位了。

景泰帝上位后,废了原太子朱见深,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死得比景泰帝还早,关键是他又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景泰帝朱祁钰可以没有儿子,大明朝不能没有皇帝,立谁为皇帝,这是个大问题。

此时给朝中决策者们的选择只有三个:原明英宗朱祁镇、原太子朱见深、异地藩王襄王朱瞻墡。

这三个选择其实最不靠谱的就是明英宗朱祁镇,连他自己都没有那个打算和心思,毕竟脸丢大发了,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不但折损了大明的大部分精英,而且还当了俘虏,这太有损皇家尊严了,虽然后来回来了,深居南宫,但是他完全没有了重新登基的勇气,朝中的大臣基本也不会支持一个丧国辱格的被俘之君做皇帝。

他不这么想,不代表某些人不这么想。朝中有部分人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投机机会,拥立明英宗朱祁镇再次登基,等于给予了朱祁镇第二次帝王生命,立的就是再世之功,朱祁镇登基后给予他们的回报肯定不是一般的少。

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一拍即合,打算这么干。

于谦在干什么呢,他正在极力的劝说景泰帝朱祁钰留遗命,立原太子朱见深为储君,接皇帝位。于谦知道景泰帝肯定不会重新让自己的哥哥复位的,于谦也不愿意,毕竟一朝一君,明英宗的时代已经在土木堡画上了句号,但是此时能接任皇帝位的,最好的选择就是朱见深。

异地藩王入京登基的政治风险很大,这相当于给明朝开了一个先例,保不齐后世朝代会如此选择,而且迎立藩王为帝给了各地的藩王有了当皇帝的心思,说不定未来会有造反的行为发生,重要的是迎立藩王于祖制、礼法不合。

于谦正在劝说景泰帝的时候,夺门之变发生了,于谦其实是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个消息,毕竟锦衣卫指挥使是他的女婿,当于谦的儿子向他汇报此事的时候,于谦的回答真正的体现了一个忠贞大臣的节操。

自有天命,汝第去。

于谦静坐家中,等待第二天上朝面君。其实,按照当时候于谦的权势,兵部尚书,总领军务太子太保等衔,他是完全有能力镇压此次政变的。于谦选择了静观其变,虽然他很清楚自己未来的遭遇。

于谦于国尽忠,如果他出手干预政变,而又没得景泰帝的授权的情况下,他的行为是不合适的,甚至会被贴上谋逆的标签,更重要的是,夺门之变的徐有贞得到了当时孙太后的支持,从这一点来看,于谦就更没有理由进行阻止了,夺门之变从政变性质已经成了皇室家事。

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第二天下于谦入狱,没多久在徐有贞和石亨的蛊惑下,杀了明朝最大的忠臣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