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有人说“东北虎,西北狼,喝不过江苏的小绵羊”,江苏人很能喝吗

有人说“东北虎,西北狼,喝不过江苏的小绵羊”,江苏人很能喝吗

2020-07-27 00:27阅读(184)

有人说“东北虎,西北狼,喝不过江苏的小绵羊”,江苏人很能喝吗?:江苏人能不能喝酒,我给大家讲一个亲身经历。二十年前,单位给我配了一个驾驶员,小伙子长的

1

江苏人能不能喝酒,我给大家讲一个亲身经历。二十年前,单位给我配了一个驾驶员,小伙子长的白白净净,身高一米七五,人很瘦,只有一百斤出头,老家是苏北泗洪县。当时常常有饭局,我酒量有限,每次上桌必然被人灌酒,常常是大醉而归,有一次当地的市领导宴请台商,人不多司机也同桌吃饭,席间,酒喝了不少,最后一位台商倒了满满一茶杯(大约半斤)白酒非要跟我干掉,我实在是喝不下去,我司机见状,过来端过杯子,一口气喝完,然后又倒了一满杯,跟台商干掉,接着又倒满一大杯敬台商,台商死要面子,是他挑起战火,不得不痛苦的喝下,当时就现场直播,倒在桌子底下。我和在场的领导都以为司机是为了保护我,而拚命一搏,一面夸奖我司机,一面准备在宾馆开个房间休息,当晚就不回去了,谁知我司机却说,没事,没喝多,能开车。(当时还没有查酒驾)大家都不信,司机说这点酒小意思。我仔细观察,他确实面不改色,头脑清醒,跟平时没有什么不一样,当时因为喝过酒,胆子也大,就同意了,司机稳稳当当的把我送回家(半小时的路程),第二天醒来后,想起昨晚的事很后怕,赶紧打电话把司机叫过来询问,司机笑呵呵的来了,我问他昨晚有没有喝多了?他坚决的回答:没有!我好奇的问他,酒量为什么这么大?他告诉我,他老家就在酒厂旁边,父母亲都在酒厂上班,父母每天晚上都必喝酒,厂里发的福利也是原浆酒,他家里特地做了一个大铁桶,在下面装了一个龙头,喝酒时龙头一打开,一人就是一碗,他从小就这样跟着他父母亲喝酒,长到这么大也不知醉酒的滋味。他告诉我,他们那个镇上,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喝酒,个个能喝,有的十八九岁的女孩子也能喝一两斤,谁家办婚婚丧喜事,都是用大桶装上几桶,否则根本不够喝。我这才领教了苏北人的海量。

2

论喝酒,我们苏北人说第二,没有敢说第一的,我们东海人又是苏北最能喝酒的人。连五六十岁的老太婆,下湖割麦子,都要带着酒喝,过去都是乡镇小酒坊做酒,用料是山芋干淌酒,几毛钱块把钱一斤,到了农忙的时候,家家要装个五六十斤放家里,好农忙了代到湖里喝。不能喝酒的人一天也就喝两仨斤,能喝酒的人一天要喝个六七斤。这都是一般人。有能喝酒的人一天要喝十斤,我们村有一个人,年三十一夜把闺女送的十二斤酒都喝光了,初一早上家人叫起来吃饺子,不吱声了,掀开被子一看,醉死了。

3

这个江苏人是真的能喝的,这些年太多的江苏朋友一起玩,和他们喝酒侃大山,最经典的一个酒段子,足以说明他们是不是能喝酒?

一次周末,几个人聚一起,自己弄的菜(江苏人做的菜也特别那个好吃,鱼做的多)从上午十一点就开始喝的,到下午四点多,我是到了那种再喝一杯就会软溜溜趴下的那种状态了,喝了多少酒不知道了。刘哥就调侃我说,喝多大点酒啊,给你讲一个酒段子听听。

他说,我们老家有个能喝酒的,村里人都叫他酒神,酒神从上午喝酒到下午了,家里忽然打电话说有急事,这酒神和大家一挥手,出门开个车就往家跑,到了家门口了,一下车,可能是受风了,哗的吐了一滩,这时候他自家的狗还有左邻右舍家的十多条狗一起聚过来舔干净了那堆赃物,还没等酒神关上车门,十几条狗全醉倒一地。这就叫人没醉狗先醉了!

我怀疑他是套着骂我呢,目光呆滞的瞅着他。他却一本正经的解释说,真的,不骗你,就发生在我们村里。

这下知道江苏人喝酒怎么样了吧?

4

我苏中的,能喝个七八两。夫人徐州人,第一次上她家,她说我爸和哥哥还有姐夫都能喝,还会找人陪,你说你不会喝,当时我心里还有点不服气,心想我酒量也不至于上不了台面吧。不过不听夫人话也不对,所以上桌就说不会喝,不端杯。幸亏夫人交待,否则惨了,因为他家喝酒不按瓶拿,论箱,哪个也没低于一斤。说来二十年过去了,老丈人也走了,挺怀念他老人家的,因为同辈人都劝我喝,他老人家看懂了姑娘的意思。酒也喝了二十来年,吐是常事,断片和休克都有过。人到中年,喝酒有感悟:能喝八两喝半斤;场面上不熟的人喝酒能躲就躲,实在躲不了先敬一圈坐下吃菜,别人回敬不回敬无所谓,用不喝不给面子逼我喝没门,老子还就不给了;平常几个知根知底老弟兄喝酒自己倒,倒多倒少不劝不计较,一瓶哪怕剩一两不想喝扔车上下次喝;有空陪老爹喝两口,二两对一两,老妈老婆都高兴。酒是好东西,助兴就好,论个酒量大小就不必了。

5

江苏徐州风俗习惯就是大事小事都要有酒才行,一般都是50度以上的居多,我和同事朋友们一起喝酒几乎都是每人一斤起,8个人喝10斤5个人喝6斤这是酒场标配量,就连两个人吃个烧烤还得1斤白的加上一箱皮的才能结束,现在随着年龄增长也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了,少喝点酒多聊聊天,不过我发现我们徐州90后的弟弟们好像比我们80后的喝酒还要猛一些,也许这就是我们徐州地区酒文化的传承吧!

6

我是苏州的,十年前在徐州读的书,宿舍八个弟兄。读书时基本上每周多要去聚一次,基本上徐州连云港和宿迁的最能喝,都是一斤以上的。本人在中间八两还是可以的,一斤下去就要爆炸了。我们一个班七十几个,江苏各市的多有,基本上没有不喝的,干坐下来喝一口的,几乎没有少于半斤的,喝最多的一回是毕业散伙饭。我们一个宿舍八个人,宿迁哥们贡献了四瓶洋河蓝色经典52℃的,那时这酒才出来。两瓶徐州白酒65℃的,2瓶葡萄酒,2瓶黄酒,两箱啤酒,坐上桌每人先来一升生啤(漱口的),白酒多是一口一杯(一杯二三两吧)。吃干喝完,八人回宿舍,没一个吐的。这几年工作去过内蒙,山东,安徽,媳妇儿是湖北的,也和四川的,河北的,浙江,东北的因工作接触过,江苏喝酒确实还是很厉害的,江苏女的一般不会喝酒,和内蒙东北的女人不能比,很多男的也不喝。新疆人没接触过,能喝是可以理解的,天气冷又有俄罗斯族等。中国这么大,各地都有能喝的。只是江苏干上酒桌的,一般多是半斤以上的量,一般平时亲朋好友前也喝点的,可只有三四两的量,一般不会在酒桌上说自己会喝酒,怕喝醉了出丑,丢脸。

7

“西北狼、东北虎喝不过江苏的小绵羊”,这句话早有耳闻。这里把江苏形容成“小绵羊”,有点意思,呵呵,可能是江苏人在性格上比较内敛。

事实上江苏人性格上虽然有些内敛,可是酒量却不输不少西北或者东北人。据我所知,尤其是江苏北边(苏北)人酒量更是厉害,徐州、宿迁两地的人们喝酒更是家常便饭的事情,酒量不可小觑。能够喝上一斤白酒的人也是大有人在。

“江苏的小绵羊”让我想起了“洋河”,洋河酒的品牌商标就是羊,最初洋河也叫“羊禾”。洋河酒在上个世纪50年代,字还是从左往右读的,这种50年代“羊禾”牌洋河大曲可以说得上是十分珍贵。如今洋河酒放眼全国也是很出名的,销售额排名前三,曾经的“八大名酒”也属实至名归。

8

谢谢邀请。说到喝酒,学问很深,讲究众多,我们姑且称为酒文化。以江苏为例。简单来说,我们可以长江为线,长江以南我们就叫苏南,这个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和常州。长江以北我们就叫苏北,包括泰州、扬州、镇江、南通、盐城、连云港、淮安、宿迁和徐州。苏南地区一般是敬酒不派酒,客人随意就行。苏北就截然不同了。过去全国八大名酒之一就有几个在苏北地区,人们习惯称之为“三沟一河”(即泗洪的双沟、涟水的高沟、灌南的汤沟和泗阳的洋河)。这些地区依托酒的优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酒文化。单以宿迁地区为例。在1996年宿迁建市之前,“三沟一河”都属于淮阴市(现在的淮安市),宿迁市与淮安市分开后,原属于泗阳的“洋河酒厂”也就划归了宿迁。这样,宿迁就有了泗洪的双沟和宿城的洋河两大名酒。客人到宿迁做客,主人是非常热情的。不管是“八仙桌”还是“圆桌”,客人到齐开席后,首先要共同举杯喝“蒙杯酒”(过去用小杯,所以一般要喝四杯,改成小碗后一般喝四口),当地顺口溜说:自从划归宿迁管,喝酒全用小瓷碗。“蒙杯酒”后,就是“酒司令”(一般有正负一说)的“买权酒”(一般是两杯或一碗),然后就由酒司令调兵遣将,相互举杯大战了。这里有个学问,一般是陪酒的人先敬客人(喝多少杯可以约定,不约定容易醉酒),再由客人逐一回敬。再往后,就是“满堂红”,由主人提议,众人共同举杯干掉杯中酒,酒席到此就结束了。从数量来看,一个流程下来,一般没有半斤以上的白酒量是不能过关的,所以再能喝酒的客人都容易醉。了解这个习惯的客人一般开头的蒙杯酒都不喝,只要坚持下去,绝对不会有人再派你酒,因为你“不会喝”。但是,如果你嘴馋把握不住,那就要“一醉方休”了。

宿迁洋河旅游度假新区(洋河镇)生产的洋河大曲已有近四百年历史,这里的酒文化源远流长,素有“酒都”美称。有诗赞美曰:飞鸟闻香化凤,游鱼得味成龙。

苏北其它地区如淮安、连云港、徐州等地酒文化都大同小异,都“会喝酒”,关于很多的醉酒段子流传坊间也就不足为怪了。

9

去年一群人去宿迁洋河酒厂参观。晚上正式开喝,七个人。四十度的两种,四十六度两种,五十二度两种,六十五度一种,七种酒每种两瓶。从低度到高度的顺序每人半壶一两多均分了。差不多每个人一斤酒,我们觉得要结束了准备回宾馆睡觉。这时候主人发话了,刚才七种酒大家都试过了,现在根据个人喜好自选。我年轻点照顾长辈先挑,可和我们一起去的一个姑娘直接发话,谁也别和我抢我只要六十五度的[捂脸]结果到我就剩一种五十二度的,好像是九五至尊。每个人把自己挑的大半瓶又喝了,差不多到出来三壶六两。第二天早上八点我们怕中午还这么搞直接溜了。谁知道中午开到盐城我一个当地朋友请吃饭,每个人又差不多一斤洋河。那个姑娘例外她直接从车上拿了前一天晚上搞来的六十五度又喝了一瓶。我那个盐城的朋友最搞笑,三两的杯子开桌先敬了大家一杯。吃两口菜开始打通关。第一个就挑了那个姑娘开始,以为就弄一口就行了。结果人家姑娘站起来直接一杯六十五度的干了,我朋友只好也干了。刚坐下来点了根烟想问我这姑娘什么情况,人家姑娘直接又拎了一杯回敬。热菜没上三杯下去我朋友直接懵逼,车扔在饭店门口糊里糊涂给我们带回南通了。晚上南通继续喝酒我朋友直接拿了几瓶啤酒不敢碰白酒了。

10

我,徐州土著。从售后服务提到销售岗位第一天,中午部长请客给我接风,当时年轻,也没想太多,就是觉得挺温馨的,到饭店菜上来后部长说了一句,今天给新同事接风,下午还要工作,都别喝多了,影响不好!然后上酒,当时喝的丰县产的泥池双胞胎,就是一盒两瓶,一瓶半斤那种。一开始一人一瓶,喝完了两人一瓶,在接着三人一瓶,接着四人一瓶。四人一瓶喝完,部长说了一句,时间差不多了,不尽兴晚上接着再安排一场!这一人都一斤了,但是十二点下班,一点上班,这些酒是四十分钟内喝完的!!!下午我在大办公室学习销售资料,部长来了三四次看了看,晚上又按照中午的程序又喝了一场外加多少啤酒我就记不住了,只记得部长散场时说了一句,小伙子还行,喝酒挺稳,你可以跟我干了。这时候我才知道,这是入职销售部的真正考试!后来和同事熟了他们给我说,如果那天我喝酒表现不好,无论你什么学历,直接退回不用。销售部仅有的两个女同事都是白酒八两,啤酒一直喝!现在酒风好了,徐州劝酒的也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