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的说法,出自明未清初文学家钱谦益的一首诗《后秋兴之十三》:
海角厓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诞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崖山之后无中国
崖山,也写成“厓山”,在今天的广东省新会城南的一个入海口。东有崖山,西有瓶山,两山之间的入海口,因此又被称为崖门。
崖山之后无中国——即出自钱谦益的这句诗:“海角厓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讲的是公元1279年,蒙古军队和南宋逃亡的军队在这里发生的崖山海战,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宣告了南宋小朝廷的灭亡。
崖山海战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被元朝所灭,标志着自诩为中原正统的华夏民族第一次被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所统治。也就是说,从此之后,再也没有纯正的中华文化和中华历史,中原华夏民族处于元朝蒙古人的统治和践踏之下,中华文化也必然遭受异族文化的入侵和摧残。
元朝建立后,汉人成了劣等民族,士大夫们曾经津津乐道的文化传统,被来自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踩在脚下。蒙古人把精力放在强兵和镇压汉人上,造成了中华文明的断裂,许多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明显出现退步。
假如把宋朝时的中国看成是文化灿烂,科技发达的大国,那么崖山之后的元朝,虽然在疆域上也算得上是大国,甚至比宋朝的版图大了很多,但是文明开化的程度却大打折扣。
而钱谦益效忠的南明朝廷的灭亡,也南宋朝廷的灭亡,几乎如出一辙。
明亡之后无华夏
钱谦益,生于1582年,明朝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名列探花,才华横溢,成为后来的东林党领袖之一。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福王朱由崧建立南明小朝廷,在清军的追击下,一路往难逃。钱谦益当时在南明担任礼部尚书。
1645年五月,清军在攻陷扬州,紧接着兵临南京城下,皇帝被俘虏。钱谦益此时已经六十岁,作为东林党的领袖,很多人都觉得他应该殉国而死,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钱谦益晚节不保,投降了清军。
当时他的妻子,也就是著名的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要沉水自尽,被钱谦益拉住了。堂堂文坛领先,一代宗师的钱谦益,忠贞还不如一个女人,后代史学家对此颇有微词。钱谦益投降了清军,不仅担任了礼部侍郎的官职,而且主动剃了头,留起了辫子。
晚节不保的钱谦益对清军的俯首帖耳,被仕林之人视为耻辱,真是极大的讽刺。识时务者为俊杰,或许是他看开了。但是在投降后,钱谦益又暗中组织反清复明,联络自己的学生,在台湾的郑成功反攻中原。
1660年,郑成功在一帮反清复明的志士帮助之下北伐,一开始节节胜利,很快就被清军阻击,北伐失败。钱谦益得知后,就写了这首《后秋兴之十三》的诗。
1661年,吴三桂在昆明追杀了南明永历皇帝和他的太子,南明宣告彻底灭亡。
明亡之后无华夏,即“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从今往后,中原大地再次陷入北方异族的统治。和蒙古人统治中原大同小异,汉人同样被视为劣于满蒙的低等人。不同的是,清朝顺治、康熙等几位前期的皇帝更加提倡中原地区的汉人文化,因此中华文化不至于断裂。
1664年,钱谦益去世,乾隆皇帝将他列入《贰臣传》,就是对他“为臣不忠”的最大嘲讽。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头条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