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中国古代,皇位传承是有一套程序的,尤其是明王朝,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并执行得更为苛刻的王朝,几乎没有之一!除了通过“靖难之役”篡位上台的明成祖朱棣和“土木堡之变”后“权宜变通”产生的景泰帝朱祁钰之外,明王朝的皇帝无一例外都严格遵循了“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包括曾经想要废长立幼的明神宗朱翊钧,最终在朝野的压力下也被迫放弃了原先的想法……

具有明王朝特色的“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这个东西始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但明王朝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巅峰基本没有疑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制定了一套最为苛刻的“嫡长子继承制”,或者叫“嫡长房继承制”也不能算错。

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讲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长幼有序”。有嫡子存在,则立嫡长子为储;嫡长子被废或去世,则顺位立嫡次子为储。没有嫡子则立庶出之子为储,依旧是长幼有序。但是,明太祖玩了一出“不按常理出牌”,他规定了一套以“房头”为单位的“嫡长子继承制”。什么意思呢?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是嫡长子优先,而明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是嫡长房优先!嫡长子去世,不立嫡次子、而立嫡长孙。除非嫡长房绝嗣,否则不考虑其他“房头”,这就是明王朝明立皇太孙的原因所在。如果嫡长子之后是嫡次子或庶长子接班,那么置皇太孙于何地?皇太孙,多么扎眼的名号!嫡次子或庶长子成了皇太子,这位前皇太孙到底算顺位继承人还是什么?这简直就是内乱之源了。明太祖一生都在寻求皇位的平稳传承制度,搞这么一出岂不是“自毁长城”?除此之外,明王朝还有众多的亲王世孙、甚至世曾孙!这同样说明,明王朝实行的是苛刻的“嫡长房继承制”而不是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更重要的是,明太祖通过《皇明祖训》将这一制度法制化、规范化了,后世帝王必须无条件遵循!

就以明世宗朱厚熜为例,他的堂兄明武宗朱厚照去世之后,明孝宗一脉彻底绝嗣了。如果按照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要么给明武宗过继一个“儿子”,要么选择明孝宗在世最年长的弟弟——岐惠王朱祐棆。那么,为什么最后继承皇位的却是明世宗朱厚熜呢?就是因为明王朝特殊的“嫡长房继承制”,明宪宗无嫡子,前三房绝嗣之后,继承皇位的理应是庶出第四房兴献王朱祐杬一脉。朱祐杬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儿子兼继承人时任兴王朱厚熜还活着!换言之,庶出四房并没有绝嗣,自然轮不上“老五”岐惠王朱祐棆!这也是为什么明世宗朱厚熜刚刚抵达北京便坚持自己是继统而非继嗣的理据所在。缺乏根基的明世宗为何敢与张太后和内阁硬刚?就是因为明太祖留下的这个祖制,他始终占着理,占据着法理的制高点!

明宣宗驾崩后的皇位传承问题

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年仅三十六岁,留下两个儿子——嫡长子朱祁镇八岁、庶出次子朱祁钰七岁,都未成年!换言之,明宣宗并没有绝嗣,按照《皇明祖训》,继承皇位的只能是他的嫡长子朱祁镇,即后来的明英宗,这是法理层面的依据。

但是,不同的声音还是出现了。有部分朝臣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以“主少国疑”为由,提出了由张太后的另一个儿子——嫡三子襄宪王朱瞻墡继承皇位!如此一来,问题就多了。首先是明宣宗两个儿子该如何安置的问题,他们才是理所当然的顺位继承人。一旦朱瞻墡成了皇帝,还能不能容得下这两个对皇位具有巨大威胁的侄儿?真的很难说。这还只是一个方面,彼时张太后所生的嫡次子越靖王朱瞻墉还活着!即便嫡长房明宣宗一脉绝嗣了,按照《皇明祖训》也应该由朱瞻墉继承皇位而不是朱瞻墡!如果朱瞻墡成了皇帝,朱瞻墉作何感想?会不会发动又一场“靖难之役”?他可比当年的明成祖名正言顺多了!

这还仅仅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嫡脉,庶出的儿子呢?既然朱瞻墡可以跨过嫡出的老二,庶出的儿子难道就不能跨过两个嫡子?此举一出,势必会引发许多连锁反应,后患无穷!如果选择更远支的宗室,那问题就更大了,等于是所有宗室都具备了“合法”继承皇位的资格,那明太祖那二十几个儿子的后代还不像疯了似的出来争夺皇位?明王朝瞬间便会陷入祸起萧墙、内乱不止的局面……因此,只有严格按照《皇明祖训》,有明宣宗的嫡长子朱祁镇继承皇位才能避免这一切的发生!如提问者所言,选择一位“朱姓王爷”继承皇位,只能将明王朝带入内乱不止的万劫不复之地。

作为明成祖的嫡长媳,张太后本人就是“靖难之役”的参与者,也是“汉(朱高煦)赵(朱高燧)围攻皇太子(朱高炽)”的亲历者!她深知立三儿子朱瞻墡可能会带来的巨大问题。为了避免内乱的发生,最终张太后一锤定音,彻底放弃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而选择了嫡长孙朱祁镇!当然,张太后也是有私心的,虽然皇帝不是儿子,但依然是亲孙子,作为皇帝的祖母,她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更重要的是,儿子朱瞻墡已经成年,即位即亲政,张太后就只能“退休”了。可未成年的孙子当皇帝就完全不一样了,张太后还可以趁着孙子年幼无法亲政,一定程度上左右朝局,她才是最大的赢家!所以说,亲儿子张太后都不选,就更别说是其他所谓“朱姓王爷”了……

最佳贡献者
2

明宣宗朱瞻基作为明朝,继朱元璋、朱棣之后鲜有作为的一个皇帝。在军国大事上善于纳谏,愿意听取内阁杨士奇、杨荣等人的建议,平定了皇叔朱高煦叛乱,维护了皇权稳定,交趾叛乱派大军围剿,为节约军费减轻百姓,停止对交趾用兵,导致交趾再次独立。

但是朱瞻基在位时期,君臣关系融洽、政治相对清明,边防相对稳固,与其父亲一起被称为明代的”仁宣之治”。可惜这么有作为的皇帝年仅三十八岁,就英年早逝了。那明宣战驾崩之后,朝廷大臣为何没能在其他王爷中,选择一个继任之君呢?

答案当然是有的,那又是谁呢?

朱瞻基死后宫中就讹传,立襄王朱瞻墡为帝,那襄王是谁呢?襄王是朱瞻基的亲弟弟,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五子,和朱瞻基一样同为张皇后所生,也是嫡子,同样也很贤明。明仁宗朱高炽驾崩时皇后命襄王与郑王(朱瞻飐仁宗庶出第二子)监国,等待朱瞻基回来继位。后来汉王朱高煦造反,朱瞻基亲征乐安,依旧是郑王与襄王监国。仁宗崩,皇后命与襄王监国,以待宣宗,宣德元年,帝征乐安,仍命与襄王居守。《明史?诸王?仁宗诸子》可见朱瞻墡颇受大臣欢迎,英宗北狩,诸王中,瞻墡最长且贤,众望颇属。《明史?诸王?仁宗诸子》

以至于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以后,有朝臣建立襄王为帝,襄王则上书立太子朱见深,郕王朱祁钰监国,并积极营救朱祁镇,朱祁镇回来被关在南宫,襄王朱瞻墡上书朱祁钰把朱祁镇的伙食弄好些,且率群臣去拜见朱祁镇。英宗复辟以后,石亨等诬陷于谦、王文迎立外藩,朱祁镇就怀疑是襄王朱瞻墡,不久在宫中见到朱瞻墡的所上二书,而襄国的金符在太后宫中,才对襄王放松警戒,并且对他礼遇有加。襄王也活到了孝宗成化十四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于谦、王文有迎立外藩语,帝颇疑瞻墡。久之,从宫中得瞻墡所上二书,而襄国金符固在太后阁中。《明史?诸王?仁宗诸子》

由此,同样作为嫡子的朱瞻墡,两次成为皇帝的机会,第一次是朱瞻基驾崩,第二次是朱祁镇被俘。朱祁镇被俘当时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且朝中大臣又希望他能够出来,可是他已经在襄阳就藩,就上书立太子朱见深,让郕王监国,自己则专心辅佐。那第一次朱瞻基驾崩,俩侄子还小,希望立长君维持国家稳定,是谁决定立的朱祁镇呢?

诚孝张皇后力排众议立朱祁镇

诚孝张皇后就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原配皇后,从洪武二十八年被封为燕王世子妃,到明英宗正统七年去世,辅佐仁宗、宣宗、英宗三代帝王。不像影视剧《大明风华》中那般被孙氏打压。仁宗皇帝为太子时,经常被汉王、赵王排挤是张氏从中周旋才得以保住太子的位置。后始为太子妃,操妇道至谨,雅得成祖及仁孝皇后欢。太子数为汉、赵二王所间,体肥硕不能骑射。成祖恚,至减太子宫膳,濒易者屡矣,卒以后故得不废。及立为后,中外政事,莫不周知。《明史?后妃?诚孝张皇后传》

宣宗皇帝朱瞻基登基以后,军国大事皆听从太后裁决,宣德初,军国大议多禀听裁决。《明史?后妃?诚孝张皇后传》可见这张皇后是多么贤明,可以宣宗朝的繁荣是离不开张皇后的功劳。宣宗皇帝驾崩的时候,曾给张皇后留有遗诏说天下大事向皇太后陈述。遗诏国家重务白皇太后。《明史?宣宗皇帝传》

宣宗于乾清宫驾崩时,太子朱祁镇只有九岁,当时是的襄王还在朝,因为襄王贤明又是嫡子,于是宫中开始讹传说将诏立襄王为皇帝,于是皇太后张氏,不是《大明风华》中孙若薇,召集群臣到乾清宫,指着太子朱祁镇哭泣说:“这就是新天子”于是群臣高呼万岁,谣言才停止。同年襄王朱瞻墡迁徒襄阳就藩。宣宗崩,英宗方九岁,宫中讹言将召立襄王矣。太后趣召诸大臣至乾清宫,指太子泣曰:“此新天子也。”君臣呼万岁,浮言乃息。《明史?后妃?诚孝张皇后传》

有大臣请张太后垂帘听政,张皇后说“不要破坏祖宗之法,停止一切不太急的事物,教导皇帝时时向前人学习,在安排一些得力的大成辅佐就可以了,所以王振虽然受宠于皇帝,但是太后在他不敢独揽大权。大臣请太后垂帘听政,太后曰:“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时时勖帝向学,委任股肱,以故王振虽宠于帝,终太后世不敢专大政。《明史?后妃?诚孝张皇后传》

总结 张太后为何不立襄王朱瞻墡

英宗正统七年张太后直到临死前,还在听取杨士奇等会人的汇报,可见张太后临终前还在为大明,殚精力竭、呕心沥血。那他为何不选同样贤明的亲儿子,而要立幼小的孙子呢?也许就如同她自己说的一样”毋坏祖宗之法“,所以才选择立嫡而不立贤,愿意辅佐幼主,而不是把持朝政恋权。

3

明宣宗驾崩后,因为英宗朱祁镇当时才九岁,主少国疑,刚开始朝廷内外确实曾经传出过张太后要立她自己的儿子襄王朱瞻墡为帝的消息。为了稳定朝局、制止流言,张太后立刻召集诸王公大臣到乾清宫,当着大臣的面,她指着太子朱祁镇哭道:“这就是新天子啊!”群臣高呼万岁,这时关于皇位继承的问题才彻底平息。



(明英宗)

都是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张太后不选择一个年龄大些来继承宣宗的帝位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

宗法和礼教舆情不同意

为了保证朝局稳定,中国自古以来的皇位继承制度都是嫡长子继承制,特别是在明朝这个制度更是得到了严格的执行。

在太祖朱元璋颁布的《皇明祖训》中,更是将这一制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

除了朱元璋,张太后的丈夫明仁宗在位时间就皇位继承问题也有过明确的指示,正如《明仁宗实录》所言:

长嫡承统,国家常。

总之一句话,明朝继承制度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朱祁镇作为嫡长子还没死,他的法统地位无论如何是不能被撼动的。

跳过朱祁镇让较为年长的朱姓王爷登基,不仅在以仁孝治国的古代是对祖先的亵渎,更会在奉儒家思想为经典的文官集团中引起轩然大波,其阻力是十分巨大的。

笔者认为还有一条十分重要因素就是张太后的个人品质。

俗话说天下没有空穴来风的事情,既然宫中曾传出过让襄王登基的消息,这说明襄王还是有一定的民意基础的。

(明宣宗之母诚孝张皇后)

张太后在做太子妃时,就因为“操妇道至谨”而深受自己的公婆成祖和徐皇后的喜欢,因此在大是大非面前张皇后才能够有所取舍。

此外英宗登基后,群臣上表让张太后摄政,但是张太后以“毋坏祖宗法”为由而拒绝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太后对于祖训的坚持在英宗登基上发挥的巨大作用。

4

明宣宗朱瞻基是大明皇朝第五位皇帝,仁宗皇帝朱高炽之子,成祖皇帝朱棣之孙。朱瞻基在位十年,开创了仁宣之治,被史书称为一代明君。1435年1月31日朱瞻基因病驾崩,传位给年仅八岁的儿子朱祁镇,朱祁镇就是后来的明英宗。

明英宗朱祁镇8岁当皇帝,实权则掌握在张太皇太后手中,张太皇太后领导的摄政团主导大明政坛7年,直到太皇太后去世,明英宗才亲政。明宣宗朱瞻为何不选择一年长的兄弟或者侄子当皇帝呢?原因在于皇族里面的嫡长子继承制,正常情况下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皇位。嫡长子继承制从周朝开始,延续千余年,经历数十个朝代,是一种经得起考验的最佳传承方式。嫡长子继承制可以有效避免皇族内乱,进而保证江山稳固。

商朝时流行兄终弟及,确保王位一直在年长者手中,这种方式会导致诸弟争位。乱世之时,传位则选择立贤不立嫡,以确保王朝可以生存下去。如果皇帝无儿子,那么皇帝可以在皇族中选择一位子侄过继为自己的儿子,通常也不会将君位传给弟弟。明朝承平日久,虽然外战不断,但是内部稳定,因此朱瞻基选择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嫡长子,而不是从皇族中选择一位贤者、能者。

张太皇太后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她维护嫡长子继承制,因为她的存在,不仅丈夫朱高炽、儿子朱瞻基顺利成为明君,就是孙子朱祁镇也得以顺利当了皇帝。仁宗皇帝朱高炽当了一年皇帝就死了,在位期间军政大事皆由张皇后主持;宣宗皇帝朱瞻基侍母至孝,因此很多军政仍由张太后主持。朱瞻基当了十年皇帝死了,孙子朱祁镇当了皇帝,因此军政由张太皇太后主持。有张太皇太后的存在,朱姓的王爷就无法当皇帝,除非朱瞻基没有儿子。


5

每个朝代在面对王位继承这件事情时的态度都是十分谨慎严肃的,毕竟一个国家的江山社稷问题,可不是儿戏,只要稍微出一点问题,就可能导致国破人亡,江山易主。在古代漫长的历史上,通常皇位都是世袭继承制度的,这样就可以保证皇位一直都是自家人在坐。

可是古代皇帝子孙后代太多,即使是传给自己儿子,也总会让大家争得头破血流,内乱不断,很多朝代都是因为这样而灭国的,比如宇文家的天下就是在子孙后代不断内乱中逐渐衰弱,最后杨坚捡了一个便宜直接顺利登基改朝换代。

明宣宗去世后,为何不选择朱姓王爷继承王位呢?其实就跟继承制度与掌权者的利益方面关系最大,不信我继续为你分析。


一、明朝特殊的继承制度

明朝时期,在皇位继承方面,已经沿袭后来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也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样的继承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家庭内乱,但是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就是继承者可能能力不足,难以服众。

因此,在朱元璋时期,就为了能够让自己朱家江山稳固,从而大肆清理功臣,防止有人功高盖主,即使他再怎么去处理,最后人算还是不如天算,朱允炆的皇位还是被朱棣取代,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弊端十分明显。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发现另外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明朝时期的继承制度已经发生改变,原本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在朱元璋这里,已经变成嫡长房继承制度,嫡长子朱标去世后,皇位传给嫡长孙朱允炆继承,这样的继承制度更加垂直,但是弊端也更大了。

明宣宗去世后,他还有尚且在世的儿子朱祁镇(8岁)和朱祁钰(7岁),两人都是未成年,难以担负起皇位的重任,要是根据一般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这个时候可能会考虑到明宣宗的弟弟朱瞻墉和朱瞻墡来继承皇位。

但是此刻问题就出现了,早在朱元璋事情,就已经在《皇明祖训》中明文规定继承顺序是嫡长子去世后由嫡长孙来继承皇位,也就是说此时应该是由朱祁镇来继承皇位,而非自己的弟弟。

哪怕不是明朝的这种继承制度,按照正常人的思维而言,父亲去世后,自己的遗产也是让自己儿子继承,哪怕儿子未成年,也轮不到自己的兄弟,除非这个人没有子嗣,才能轮到兄弟姐妹,这个即使是现在,依旧如此,何况是古代。

所以说,不管从继承制度的任何一个方面来看,明宣宗的儿子在世,都是轮不到他的兄弟来接班的,要不然天下肯定瞬间内乱不断,到时候这个场就没法收了。


二、张太后的利益

当然,除了继承制度外,利益关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时具有最大决定权的就是张太后,她可以选择让谁成为皇帝,只要符合一定继承制度就行,她选择自己儿子或者孙子都是可以的,但是她也有私心。

要是选择自己儿子继承皇位,不仅不够名正言顺,可能会引发内乱,而且她的儿子已经成年,上位就可以自己主宰朝政,她这个老太婆,就可以去休息了,她心里还是想多感受几年权力带来的快乐感觉的。

综上所述,选择年幼的明宣宗嫡长子朱祁镇作为皇帝继承人,无疑是最合适的,不管是继承制度还是自身利益而言,都是最佳选择,让一个未成年孩子登基成为皇帝,张太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辅佐皇帝,自己也就能够继续把持朝政些许年月,这样岂不是更好。


结语

在皇权面前,谁都想要得到更多,但是自古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只有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事情安排,才是长治久安的不二法则,要是总是随意更改规则,必然随之而来的就是无尽的哀愁与麻烦!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6

父死子继,这是明朝的祖宗家法。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后,身后还留有两个皇子,礼法上享有天然的继承权。

当然,关于明英宗朱祁镇的继位,确实发生了一些争执。

朱瞻基驾崩时,皇太子朱祁镇才九岁,一切都由皇太后张氏主持。当时,宫中皆有传言,说张太后有意立自己的儿子、朱瞻基的弟弟襄王朱瞻墡为皇帝。

既然传出了这样的消息,就证明当时张太后可能确实考虑过“兄终弟及”这种操作。

但经过一番思索,张太后还是决定把皇位传给朱祁镇,她不能违背祖宗家法,在皇帝有儿子的情况下,强行传给皇帝的弟弟。

最后,张太后召集诸大臣到乾清宫,指着朱祁镇说道:“这就是新天子啊!”

大臣们一听,终于放下心来,于是高呼万岁,朱祁镇正式继承皇位,张太后也升级为太皇太后。

总的来讲,任何人都不能轻易违背朱元璋定下的宗法制度,朱元璋规定了父死子继。只有在皇帝没有子嗣的时候,才能从宗室挑选入继。

譬如后来的嘉靖皇帝,他就是在堂兄正德皇帝没有后嗣的情况下,才按照祖宗家法入承大统。

7

明宣宗朱瞻基驾崩,怎么可能从皇室王爷里面来选一个继任者,就算是朱瞻基无嫡、无庶可以继承,也不可能选择王爷来继承皇位。更何况朱瞻基既有嫡子,又有庶子。

朱瞻基英年早逝,36岁就驾崩了,当了十年明君,他死的时候已经有两个儿子了,一个是皇后孙氏所生的嫡长子朱祁镇,一个是嫔妃所生的庶子朱祁钰。

皇帝驾崩,按照法统,其实子嗣继承皇位,这是亘古不变的宗法,特别是在明朝,朱元璋早就把规矩给定好了。《皇明祖训》上明确的规定:“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若无子嗣,兄终弟及”。

有嫡子就嫡子继承皇位,没有嫡子就长子继承皇位;如果没有子嗣可以继承皇位,那么就兄弟来继承皇位;如果连亲兄弟都没有,那么就按血缘关系来,离皇帝最近的血缘宗亲里面选一个兄弟来继承皇位大统,并承继皇帝这一支的香火,相当于过继。

以上的情况明朝都有发生,嫡、庶子继承就不说了,兄终弟及明朝有两例:一是崇祯皇帝继承天启帝的皇位,哥哥朱由校无子继承皇位,弟弟朱由检继承大统还有一例就是选择异地藩王继位,过继皇权一支,明武宗朱厚照死后,不但无子,还没有兄弟,只好从他爹那辈的兄弟里面找到了兴献王之子朱厚熜来过继给明武宗朱厚照的爹明孝宗朱祐樘,给明武宗当“弟弟”,继承皇位。

既然明朝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开始制定了严格的宗法继承制度,那么明宣宗死后为什么要选择其他王爷来继承皇位呢,这既符合实情,更不符合礼法。

有这样的说法无非来源两个因素,一是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很小,才8岁,怎么能当皇帝呢?二是朝中有人议论朱瞻基的母亲张太后有意立另外一个儿子襄王朱瞻墡来继承皇位。

这两种说法都很不靠谱,首先8岁的小孩当皇帝的例子自古以来都不少,皇帝的登基与年龄没有多大关系,只要朝局稳定,8个月没有断奶的娃娃都可以。明宣宗时期的朝局可以说是整个明朝最为稳定的时代,“三杨”内阁,“仁宣之治”那是载入了史册的。

张太后要立襄王朱瞻墡为帝,那就更不靠谱了,首先来说,朱瞻基有嫡子,有庶子,皇位怎么排都不可能排到襄王哪一支去,再者,明朝有严格的祖制,后宫不得干政,这是铁律,张太后更不可能直接来干预皇位的继承。

那么有人会说了,“土木堡之变”时期,朱祁镇被俘虏了,他有太子朱见深,为什么还是他的弟弟朱祁钰登基继位了呢?

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时局了,朱见深那个时候也才几岁,而朝局的情况非常的严峻,朝中的大部分精英在土木堡被瓦剌一锅端了,大明朝急需有一个成熟的、有思想的皇帝站出来稳定天下人心,笼络朝臣力抗外辱,总不能指望那几岁的娃娃在朝堂上面对气势汹汹的瓦剌大军吧。

明宣宗驾崩,明朝根本就没有想过从王爷中间来选一个继承皇位,当时唯一的继承人就是8岁的太子朱祁镇。

8

您问明宣宗驾崩,为什么明朝选8岁的明英宗即位,而不是年长的襄王朱瞻墡(明宣宗弟弟,明仁宗嫡出的三皇子)?


除了必要的“嫡长子继承制”之外,这里还有朱瞻基母亲——太皇太后张氏的力推。


朱瞻基一代明君,可惜像老爸朱高炽一样不长寿,只活36岁,留下了年仅8岁的嫡长子——朱祁镇。


照一般想法,“嫡长子继承制”自周朝实行已经2000多年,朱祁镇年龄再小,毕竟为太子,更是嫡长子,理应继承皇位。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明朝有朱棣篡位在先,后有朱高煦反叛在后,若拥立8岁的皇帝,会不会再来一次“靖难之役”、“汉王叛乱”?


这时候,宫中流言四起,人们纷纷议论说要立襄王朱瞻墡(shàn)为皇帝,人心惶惶。

(朱瞻墡)


这个襄王是谁?原来,他是朱瞻基的弟弟,时年29岁,是明朝颇有贤名的一位亲王,死后谥号为宪,世称襄宪王。


而且,这个朱瞻墡,还是张太后的三儿子。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太后张氏,是选自己的又一个亲儿子当皇帝,还是选自己的亲孙子当皇帝?

(诚孝张氏,也是明朝第一位太皇太后)


张氏头脑冷静,并没有让谣言继续。她马上穿戴庄重,召集诸大臣到乾清宫,指着太子哭道:“这就是新天子啊!”群臣明白了张氏选择,高呼万岁,大明中枢这才稳定。


历史上朱瞻墡确实不想当皇帝,每当朝廷流言四起,他都能避多远避多远……


知子莫如母,太皇太后做出了最正确选择。另外,大臣依宣宗遗诏,请求张氏垂帘听政,张氏却婉言谢绝,说:“不要破坏祖宗之法。只须将一切不急的事务全部废止,时时勉励皇帝向前人学习,并委任得力的大臣就可以了。”


所以张氏在世时,英宗朝政局稳定,造成后来"土木堡之变"的太监王振不敢专政。



《明史·卷一百三十·列传一》大臣请太后垂帘听政,太后曰:“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时时勖帝向学,委任股肱,以故王振虽宠于帝,终太后世不敢专大政。


有机会却不干政,难得可贵!总之,通过张氏的努力,明宣宗死后的政局快速稳定。


嫡长子继承制VS兄终弟及VS禅让制VS宗教传位


人类历史上没有完美的继承制度。中国在“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嫡长子继承制之前,还实行过兄终弟及制(商朝),禅让制(可能的尧舜禹时期)。


商朝实行兄终弟及,有“九世之乱”,数次迁都动荡不堪;从晋朝到到元朝兄终弟及的次数屈指可数,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赵光义继承赵匡胤,还留下“烛影斧声”、“害死侄子”的千古疑案,事实证明,兄终弟及比不上嫡长子继承。而禅让制传说存在于尧舜禹时期,被今人质疑,西汉王莽之后更成了篡位的工具;至于宗教传位,在外儒内法的中国,更没有社会根基。


(商朝 九世之乱)


所以,我国还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准,在效率和稳定之间,选择稳定。朱元璋也在《皇明祖训》中明确了兄终弟及的前提:“凡朝廷无皇子”。


《皇明祖训》: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9

这个颇有意思,因为张太后实践过,结果证明立其他王爷行不通,所以最终还是立了9岁的太子朱祁镇为帝。

十年春正月癸酉朔,不视朝,命群臣谒皇太子于文华殿。甲戌,大渐。罢采买、营造诸使。乙亥,崩于乾清宫,年三十有八。遗诏国家重务白皇太后。——《明史·本纪第九·宣宗》
宣德十年春正月,宣宗崩,壬午,即皇帝位。遵遗诏大事白皇太后行。——《明史·本纪第十·英宗》

各位请看!明仁宗朱瞻基是正月初三驾崩,而明英宗朱祁镇是正月初十继位的,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居然让大明帝位空悬七天。这不得不让我们产生猜想。

按常理,皇帝驾崩之前会留有遗诏确立后世之君,皇帝驾崩后,理应马上将先帝遗诏公布于众,拥立新君继位,以避免帝位空悬发生动乱。很明显,明宣宗临死前是留有遗照的,那为什么遗照没有及时公布与众呢?

张太后曰:太子年幼,无法担当治国大任

朱瞻基驾崩时,太子朱祁钰虚岁9岁,周岁7岁,也就是相当于一个三年级小学生,这么能担当起治国大任的,而朱瞻基临终又将国事托付于张太后,张太后一下子就烦了难,她不禁自问:“难道真的要把大明的祖宗江山交给这个9岁的小娃娃吗?”。

张太后辗转反侧,寝食难安,世宗将江山托付于自己,断然不能让江山在自己手里断送,这该怎么办?她手里拿着仁宗的遗照看了一遍又一遍,不禁自言自语道:“唉!太子年幼,怎堪如此大任?”

张太后又曰:襄王朱瞻墡,年富力强,仁宗崩时曾监国,可当大任

这几天里,张太后是最累,除了听取大臣们商议朝政意见,还要思考到底立谁为后世之君,加上又痛失爱子,张太后的精神越来越差了,这几日不断受到各地藩王的致哀奏疏,这时候她想到了自己的三儿子襄王朱瞻墡,仁宗在世时,对襄王也是疼爱有加,驾崩后也曾做过一个月的监国,何况襄王也是学贯古今,聪明才干在众藩王立最优秀的,难不成修改了仁宗的遗照改立襄王我儿,岂不是与大明江山更为有利!

她一边思索着,竟然无意中说出了口:“对!襄王朱瞻墡,年富力强,仁宗崩时曾监国,可当大任”。谁成想,这句话让随侍的太监宫女给听见了。

此时,宫中流言四起,重臣反对,遂立太子朱祁镇

很快宫里就传开了。

“喂,听说没了,太后要立襄王为新皇帝了!”

“嘘!别瞎说,这可是要掉脑袋的大事!”

“对对对!我也听说了,说太子年幼,不堪大任什么的。”

“瞎胡说!先帝可是有遗照了,再说皇太子都立了好些年了,难不成还真要废掉太子改立襄王啊?”

“可不是,当时我就在太后身边伺候,听得真真儿的。这还有假?”

.......

很快,这话就传到了百官耳朵里,这还了得,这群文官们坐不住了,内阁“三杨”凑到一起一商量。

“这不是胡来吗?怎么能废先帝太子,改立襄王?”

“这于我大明组训不符啊,”“是啊,太祖皇帝《皇明祖训》有云:“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太后果真如此,置太祖皇帝于何地,置大明江山于何地?”

“对对对,依我看来,不如我们一同闯宫进谏如何?”

三杨一拍即合。仁宗驾崩后,在张太后的授意下,宫廷守卫比平时多了几倍。三杨经过一番口舌,总算来到了张太后的寝宫,几个人坐定,其实大家心照不宣,都知道接下来要反生什么。

经过三杨的一番劝阻,陈情利弊,张太后虽有不愿,但为了朝局稳固,大明江山国运昌盛,她只好按照宣宗的遗照立皇太子朱祁镇为帝。几日的纠结总算尘埃落地,说话间,张太后鼻子一酸,抽泣起来,于是将正德遗照交给三位内阁老臣,并吩咐召集文武百官到奉天殿集合。稍后,在奉天殿,一脸泪水的张太后,先是对正德皇帝歌功颂德一番,说道伤心处又哭了起来,大家也都跟着哭泣起来,然后指着孙皇后身边的皇太子朱祁镇说:“此乃新天子也”。瞬间文武百官齐刷刷跪下,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各位看官,你觉得我分析的对不对?

10

从周代就已成定制的“宗法制”,是中国历史上坚定不移的继承制度,其精神为“嫡长子继承制”,是古代帝王选择后继者的铁杆条文,没什么例外的话都不会改变,连元朝这样的少数民族都遵循,更别说有着延续了数千年儒学思想的大明了。

朱瞻基不可能违背运转了数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把自己的皇位让给兄弟们,这事纵观古今中外,还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如此“深明大义”呢,朱瞻基当然也不能例外,何况就是他想让,又得让给谁呢?

给亲弟弟朱瞻墉还是朱瞻墡,可凭什么,一没功劳二没实力的,给了他们那其他弟弟怎么办,谁能保证这好心的“禅让”不会引发像东晋末年的八王之乱那样的灾难呢?(巧的是,朱瞻基的弟弟刚好是八个人),别说朱瞻基不会让,就是他让了,“三杨”、张太后、孙皇后和文武百官也不会同意的,明明有儿子还要闹这一出,是嫌玩蟋蟀不过瘾是吧!


现在说回朱祁镇,他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为皇后孙氏所生,朱瞻基是大明少有的明君,可惜身体不好,子孙缘薄,快三十岁才有了第一个儿子朱祁镇,这让一直担心自己没后代的朱瞻基欢喜若狂,在朱祁镇才四个月的时候就立了他为皇太子。

其实朱瞻基一生也只有两个儿子:朱祁镇、朱祁钰、以朱祁镇的身份,他即是长子又是嫡子,母亲孙氏还是朱瞻基最爱的女人,又是皇后,可以说朱祁镇的皇位是铁板钉钉的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比起前朝的朱标和后代的胤礽,朱祁镇的皇位要比他们稳固得多了。只是唯一一点不好的事:朱祁镇继位时太小了,只有九岁,主少国疑,自然容易生出祸端。

不过朱瞻基对此也不是没有预防,所谓主少国疑的最坏后果无外乎两种:外戚干政或是大臣专政,可自朱元璋时期就定下来的“后宫不得干政”制度,就牢牢地绑死了张太皇太后和孙太后了,朱祁镇九岁继位,群臣请求张太皇太后听政,就被她以“毋坏祖宗法”拒绝了,有明一朝也没有出现过“后宫干政”的情况:

明太祖鉴前代女祸,立纲陈纪,首严内教。……是以终明之代,宫壸肃清,论者谓其家法之善,超轶汉、唐。

而孙太后又在朱瞻基身边多年,两人恩爱有加,相爱相知,绝非刘邦和吕雉那样互相利用,朱瞻基为了她甚至还把原先的皇后给废了,这待遇可是大明头一份。朱瞻基自信孙太后不是汉朝吕后,对自己的亲儿子不会下狠手,最多就是在教育上捉紧一点,干政也是万万不可能的。


至于大臣专政的情况就更不用担心了,自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度以来,这种不同以往丞相制度的内阁制,就已经把远属于丞相的权力一分为几,很好地控制了大臣的权力。当然也有例外,可少之又少,比如于谦、张居正等,但也是受着各方面监视在办事的,总的来说,大明王朝就极少出现过一手遮天的权臣。

朱瞻基给朱祁镇留下了五位辅政大臣,其中以三杨为主的组合(大学生杨荣、杨浦、杨士奇)更是号称“大明最强内阁”,而张太皇太后素称贤德,孙太后又是朱祁镇亲生母亲,所以朱瞻基不用担心外戚和权臣这两方面,反而可以很放心地把朱祁镇交给他们。只不过计划不如变化,这铁桶一般的守护朱祁镇军团,却以三杨去世、朱祁镇亲政、后宫退居各方面而出现了纰漏——宦官王振。

不过这是意料之外的变故,任谁也想不到,特别是王振,他在朱祁镇登基后几年也是勤勤恳恳、勇于任事的,三杨之一的杨士奇也不禁感慨:“宦官中有此贤良(王振),真乃幸事。”可谁知这之后的变故之大,连刘伯温、姚广孝都算不出来,又怎么能怪朱瞻基呢?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