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一个漂亮女人引发的离奇案子,“剧情”跌宕起伏,有的朋友说这是一场政治角逐,我个人感觉不是这样,麻城杀妻案既不类同于洋白菜案,也并非出于政治层面原因而发生的权力角逐,纯粹就是迈柱以脱罪为目的的逃避责任行为。

一个为公,一个徇私,双方各执一词,督抚之争清代较为常见,一般来说,最后都是归于皇帝处理,毕竟都是朝廷大员,孰是孰非最后还得听大家长的,但雍正帝远在北京搞不清现场状况,所以另授总督前往核实查办。

之所以被称为奇案,是因为虽然结果相同,但根据文献记录,双方都有被冤枉的可能。

妻子失踪,被诬杀妻

麻城县知县汤应求接手这么一个案子,本地人士涂如松被人告发杀妻,告发人是涂如松的妻弟也就是小舅子杨五荣,平白无故姐姐人就失去了踪迹,杨五荣觉得,做为丈夫的涂如松不可能不知情,而且事发后姐夫也不报告官府,这其中必有内情,见从涂如松口中无法得知实情,杨五荣开始走访街坊四邻,以期找到突破口寻见姐姐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偏偏让他碰上了本地的地痞赵当儿,这个地痞已经脱离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低级趣味,转而成为拱火火上房的高端人才,为了把涂家搞得鸡飞狗跳以实现自己的恶趣味,他就对杨五荣说,杨氏的事他知道,涂如松干的,还听他说过来着,所以杨五荣情急之下也没时间细辨真假,直接就拉着赵当儿赶到县衙鸣冤。

接下来就是汤知县通过庭审,查找人证物证的阶段,但在这个过程中汤知县发现此案有蹊跷,本案的苦主是杨氏娘家,有了杨五荣这个代表,再加上犯罪嫌疑人涂如松到场,按说涉案人和原告就都已经凑齐了,偏偏本县有个杨同范(杨同犯^_^)的秀才对此案尤为热心,上蹿下跳的参与颇深,一直在杨五荣背后起哄架秧子,根据汤知县的经验,此事必有蹊跷,查清杨同范如此行为的缘由,恐怕就是此案告破的关键。

案发经过,其中蹊跷

为什么汤知县会有如此想法?因为基于对本案的了解,无论如何也和杨同范沾不上关系:

涂如松是走了那个年代的正经渠道,经过媒婆说项才娶到了大美女杨氏,当时杨氏嫁到涂家以后对涂如松并不满意,究竟是生活条件方面还是涂如松的相貌问题,或者是媒婆撮合二人亲事的时候夸过了头,那不得而知,反正二人的夫妻关系非常不好,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一般来说,女人的地位是比较低下的,三从四德嘛,嫁后从夫,谁知道杨氏没把涂如松当回事,放着家务活不操持,总往娘家跑,虽然涂如松不乐意,但是对这个老婆也没什么办法。

人心中有气,可能会有暂时的隐忍,但是憋闷太久人是承受不住的,积怨在日日积累,终于在某天彻底爆发,起因就是涂如松的母亲病了,家中需要杨氏照顾老人,而杨氏嫌麻烦,直接找借口还想回娘家,涂如松和杨氏发生了争吵,毕竟平时回娘家涂如松也没有极力阻止,但是母亲卧病在床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杨氏还要借口回娘家,这让涂如松无法接受,一怒之下就要暴揍杨氏,杨氏也不傻,见这阵势就撒丫子跑了,这是夫妻二人案发前最后一次见面。

思来想去案情中并没有相关杨同范的参与细节,可越是这样越是蹊跷,但要审问杨同范热心的缘由还面临一个困难,杨同范功名在身,做为秀才,除非革去功名否则是无法审讯,虽然秀才还不如个举人,但身份和阶级都发生变化,虽然可能性极其极其极其2不高,但也可以称之为官员预备役了,看史料总是三甲抢眼,最次也是进士,秀才根本不值钱,其实就拿清朝来说,贯穿一朝将近300年也才40多万秀才,这数量还真不多,再不值钱也属稀有物种,好歹是个知识分子吧,最大的问题是,你有什么证据就革人功名,但是不革功名又无从审问,纠结。

无名尸体&仵作隐瞒引发恶果

就在两下无果,一切悬而未决长达一年的时候,一具无名尸体的出现将整个案件搅得一团糟。

尸体的出现很不巧,时值暴雨,汤知县无法赶到,这就给热心人士杨同范以机会,于是杨同范找了杨五荣,两下商议后收买仵作也就是验尸官李荣,李荣未被收买,但是他犯了个天大的错误,虽然没有答应助纣为虐,但是这件事他也没有汇报上级,如果他俩没嫌疑,干嘛要买通自己呢?这就为他日后身死,埋下了天大的祸根。

当时的验尸方式无法处理那具已经泡得腐烂的尸体,所以杨同范伙同杨五荣现场起哄,指责汤知县贪赃枉法,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终于传到了总督迈柱耳中,就派出自己的心腹高仁杰调查此事,高仁杰是个待业状态的候补县令,虽然顶着头衔但是一直没有实缺可补,麻城县令事发给他带来了机遇,毕竟以岁月熬死一位县令还是蛮有难度的,好在为了彰显公正,这次的仵作是自己人,于是验尸结果就对原县衙的官吏们非常不利了。

惨烈的下场

死者女性,肋部重伤,被害而死

有了这样的结果,爱心人士杨同范再次跳出来让杨五荣递状子,因为前期的贿赂已经到位,高仁杰也收了好处,只要人命案子一结束,自此算是阴霾尽散,得出生天了。

验尸报告一出,县衙上下多人倒霉,据不收受贿赂的仵作李荣当场被乱棍打死,其他人都在酷刑之下伏法认罪,汤知县免职,“主犯”涂如松被刑具烫的露出了骨头,实在熬不住,最终屈打成招。

光认罪还不行,因为按照程序还需要证据,而河滩上的尸体经过仵作检验,竟然是男尸,所以涂如松再次受到拷打,无奈随便指认了一座荒坟,挖开一看还是男尸,再次毒打,前前后后挖了天知道多少座坟才找到一具女尸,但女尸的头发是银白色的,证明这是个老人,涂如松的母亲实在不想让儿子活受罪了,自己扯下头发,将黑色的头发挑出来充当证据,汤县令的师爷也被打得求死不能,于是他的妻子用自己的血染红了衣物上交,这才凑齐证据。

跌宕起伏~高仁杰向知府申请结案,但是知府觉得此案疑点甚多,所以再派仵作查验,结果,最后发现在荒坟里找来的尸体竟然还是男尸,高仁杰于是谎称尸体被人掉包,后来所有尸体被山洪冲走,也就死无对证不了了之了。

峰回路转

本来总督迈柱已经上报了涂如松杀妻案,请求刑部判汤县令绞刑,涂如松斩刑,但也是他们命不该绝,该案竟然还有新突破,一直神秘失踪的杨氏浮出水面,泄露了行踪。

热心肠的杨同范老婆难产,于是找来了隔壁的产婆帮忙,没想到产婆竟然在杨家看到了杨氏,虽然杨同范给了不少银子让产婆不要声张,但产婆始终惴惴不安,涂如松的案子全县城都知道,这钱拿着实在有些烫手,这是一条人命呐。

于是产婆让儿子拿着杨同范给的银子上报了官府,并且愿意作证看到过杨氏,新任县令并不是高仁杰,即便害了人也没轮到他上位,吏部安排了陈鼎接任,而陈鼎也早就听说这个案子,马上派人到杨同范家将杨氏带回,于是水落石出。

真相大白于天下

此案还牵出了杨氏前夫的侄子冯大,他俩的奸情始自杨氏前夫早夭,做为童养媳的杨氏还未过门就成了寡妇,赶上那个封建年代,偏她又是个耐不住寂寞的女人,所以与冯大勾搭成奸。杨氏所谓的失踪其实是去了奸夫冯大那里,所以并没有回娘家,主要是怕涂如松再次找上门来,自己的母亲还算厚道,到时候肯定会让自己回家,那就有苦头吃了,就这样躲了一个多月,自己的弟弟杨五荣告发涂如松杀妻,自己就更不能出去了,因为当时的刑罚对诬告罪判的很重,几乎就是反坐的级别,所以杨五荣也不敢改口,只能一条道跑到黑,豁出去了。

当时冯大和杨五荣都没主意,文化程度低,点子少,所以找来相熟的秀才杨同范指点,杨同范一眼就看中了杨氏的美貌,所以主动提出要更换躲藏地点,于是他把杨氏弄回了自己家里金屋藏娇,并教唆杨五荣继续告状,杨同范的私心是,如果这件案子办成铁案,那么杨氏就是自己的私产了,有人命官司在,同伙二人也不敢告发他。

勾心斗角,雍正出面

陈鼎审理过了案件,一份材料两次汇报,分别给了巡抚吴应棻和总督迈柱,迈柱自然是不想承担责任,所以伙同杨同范编造改动供词,将杨氏说成破肉生意从业者,而杨同范只是客人而已,于是督抚的两份题本几乎同时送到了雍正帝的手中,雍正帝一看这出入太大,督抚二人办事都不着调,于是亲派大员查证,最后的查证结果与陈鼎汇报的别无二致,完全相符。

此案尘埃落定,杨同范、杨五荣弃市,高仁杰、杨氏收监待判,汤县令无罪开释,另行安排职位,师爷回衙门继续供职,本案的真正苦主涂如松当然也被释放,虽然象征性的给了些医药费,但是长时间在大牢和刑堂所受的罪,这些都是无法弥补的,好在性命还在,沉冤得雪,至少还能回家侍奉老母,也算万幸了······

至于迈柱,他是满洲镶蓝旗,他没有承担领导责任,也没有因欺君而被问罪(串供,蒙蔽上听)连掩饰都不需要,到北京直接就是武英殿大学士,兼任吏部尚书,后又兼管工部,都是正部级,都是大肥差,吏部主管官员赴职、升迁、处罚、考核等等,尤其对三品以下官员极具威慑力,卖个官几十万两白银很轻松,工部负责国家级项目工程等等,迈柱养尊处优活到68岁,皇帝还赐谥号“文恭”。

最佳贡献者
2

清雍正时期发生的“麻城杀妻案”,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案情复杂扑朔迷离,审理期间几易主审官。

案件涉及的人物众多,案情一波三折令人叹为观止。

案件的经过是这样的:雍正年间,湖北麻城人涂如松娶了一房漂亮媳妇杨金莲(杨氏)。

涂如松原以为祖上积德让自己遇上了心仪的女人,然而婚后生活却令他大失所望。

原来自从杨氏进门后,涂家就没有安生过。

两口子三天一大吵,五天一大闹,说实话,杨氏还真没看不上涂如松,嫁给涂如松也不过是看中了他的彩礼。

有一天,杨氏的婆婆病了,这时涂如松对妻子说:“这几天你好好照顾咱娘,别出去打牌了”,杨氏口上答应着。

然而等涂如松从地里干活回来后,发现家里没有杨氏,这时老娘说:“你刚出去,你媳妇就匆匆跑出去了”。

涂如松以为妻子回了娘家,也没在意,觉得过几天妻子就回来了。

谁知道一个月过去了,杨氏仍然没有音讯。这时涂如松着了急,急忙到岳父母家问,才知妻子根本没有回娘家。

这时杨氏的弟弟杨五荣勃然大怒,怀疑姐姐是被姐夫杀了,挥起拳头就要打,吓得涂如松抱着脑袋跑回了家。

杨五荣岂能善罢甘休,他到县衙状告涂如松杀妻,县官汤应求接下了状子。

有道是告人要有证据,杨五荣的证据只是一个叫赵当的证言:“赵当曾亲耳听到过涂如松讲杀妻一事”。

赵当的证言并非直接证据,赵当这个人是个无赖,他的证言实际是无中生有,目的就是骗吃骗喝,把杨五荣当猴耍。

县官汤应求是个清正廉明的好官,他怎么能相信这种传言证据,于是暗中进行了调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原来背后有一个叫杨同范的秀才一直鼓动杨五荣告状。这就奇怪了,杨同范贪图什么呢?

杨氏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案件根本无法定性。杨同范为什么一口咬定涂如松杀了妻子?为什么要置涂如松于死地?县官汤应求认为这里面有猫腻。

书中暗表汤知县判断是正确的,原来杨氏从家里跑出来后,遇到了杨同范,说起来二人还是五服里亲戚,按辈分杨氏是杨同范的姑姑。此时杨同范贪图杨氏的美貌,于是把她藏在家中夹墙内。

杨同范鼓动杨五荣状告涂如松杀妻,目的就是置涂于死地,然后和杨氏白头到老。

杨氏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个案子无法判决,故而悬而未决。

过了一年,有人在河滩上发现了一具尸体,然后报到了县衙。就在汤知县派人去验尸时,恰逢雷雨大风天气,仵作不能及时赶到现场。

两天后大雨停歇,汤知县带着仵作赶到了现场,然而尸体已经高度腐烂,面目全非根本无法辨认,一行人只好草草收敛就地掩埋了尸体。

这时杨同范和杨五荣抓住这一点,率领几十个人围攻县衙,诬陷汤知县渎职贪赃枉法。

事情很快传到了湖广总督迈柱那里,为了查清事实。总督委派广济县令高仁杰重新审理。

这高仁杰本是试用的县令,他早就觊觎汤县令位置了。于是他想利用办案的机会把汤县令挤走。

有了这种想法,高仁杰很快把案件定性为涂如松杀妻,最后把涂如松押进了监狱,经过严刑拷打,涂如松屈打成招。

高仁杰为了把这件案子做成铁案,勾结仵作伪造杨氏的尸体,一切做得天衣无缝。

就在高仁杰准备结案上交卷宗的时候,这时黄州知府蒋嘉平调阅了案宗,他发现里面有诸多疑点,于是决定重新验尸。

就在黄知府带人出发的时候,不巧下起了大雨,一行人受阻不能到达现场。

等雨住后,雨水把曾经掩埋的尸骨冲了出来,经过初步勘验,杨氏的尸体是一个男人的尸骨,眼看高仁杰伪造杨氏尸体事情就要败露。

就在这节骨眼上,山洪再次爆发,造假的尸体被冲的一干二净,如此一来,尸体没了,也就无法证实真伪了。

由于高仁杰是总督迈柱推荐的,他为了保高仁杰,把全部责任推给了麻城官吏,然后以合伙受贿贪赃枉法,上报刑部,准备把这些人处以斩刑和绞刑。

案件没有实际性的改变,眼看就有一批人含冤受死。

就在这时,有一个接生婆到县衙报案,称杨氏就藏在杨同范的家里,谢天谢地,关键性的人物杨氏终于露面了。

接生婆怎么知道杨氏藏身之所的呢?

原来杨同范的妻子生孩子,于是请来接生婆接生,当时杨同范的妻子疼得呼喊大叫:“三姑,快来救我!”

当时藏在夹墙里的杨氏以为屋里没人就钻了出来,当他突然看到接生婆也在场时愣了,这时想回去已经来不及了。

杨同范进了屋,给了接生婆几锭银子,告诉她不要乱说,就当什么也没看见。

接生婆满口答应。

等回去后,接生婆心想:“这事要犯了自己有包庇之责,加上备受良心的谴责,最后到县衙告发了这件事。

至此案情大白,杨氏看到被折磨的皮包骨的涂如松,心中十分惭愧。

杨五荣和杨同范乖乖认罪,二人最后被判处斩刑,麻城汤知县官复原职,涂如松无罪释放,杨氏被杖刑,麻城杀妻案就此落下了帷幕。

文/秉烛读春秋

3

这个案子,始于一个淫妇的恶行,昭雪于一位老妇人的良知。

脑洞再大的编剧,都不一定编出麻城杀妻案的剧情,而它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麻城,距离武汉一百余里,这么一个名不转经传的小城,却因为这个案子被世人所知。

闲话少叙,咱们说案子。

荡妇找了个老实人嫁了

麻城有个叫涂如松的人,娶了杨氏为妻。俗话说娶妻娶贤,但这个杨氏却有着大大的问题,频繁的回娘家不说,还是个浪蹄子,背着涂如松在外面有情夫。

话说有一天,涂如松的老母亲病了,这个节骨眼儿上杨氏又要回家,涂如松说了她几句,杨氏居然一气之下,出走不见了。

杨氏的娘家人不依了,找涂如松要人,这时候有个不嫌事大的二流子就和杨家人说,涂如松把杨氏杀了。杨家人就因为这个二流子的信口胡说,把涂如松告上了衙门。

县令是个明白人

麻城县令叫汤应求,算得上是个公正不阿的好官,一听杨家人无凭无据的告状,认为纯属臆断,不予立案。

我们回过头来再说说杨氏,这个浪蹄子没回娘家,而是去情夫家里,胡搞了一段,情夫打听说杨家人因为杨氏把涂如松告了。

给人戴绿帽子这事情他倒是敢做,但如果因此把人冤枉了,追究起来,情夫哥表示压力太大,于是他把杨氏下落告诉了杨氏的弟弟杨五荣。

杨五荣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分析,这些天和涂家人争执这么久,最后结果是杨氏去和情夫哥私会,涂家一定会追究他们诬告之罪,自己和姐姐都难逃罪责。

狗头军师杨同范

这时候有个狗头军师叫杨同范,也是杨家人,是个秀才。这名字起的,正着念就是“同犯”,倒着念那就是“饭桶”啊!

杨同范用实力证明自己对得起这个名字,他知道实情后,计上心来,把杨氏私藏在自家的暗房之内,仍然让杨家人起诉涂如松杀妻。

这是杨家走上覆灭的第一步。

河里漂来一具男尸

就在这时,河滩上忽然出现一具尸体,已经高度腐烂,但是个男的!

衙门来人,杨同范就想着贿赂仵作李荣,让他出诊断证明的时候说是女的,而且符合杨氏体征。

李荣是个有职业操守的,坚决表示,这就是个男的!

汤应求也到现场勘验,发现尸体腐败不堪,且看了尸检报告,认为无法辨认,决定将其收敛。

撒泼不要脸的杨同范

杨同范除了是个饭桶和同犯,还是个泼妇,居然诬告涂家买通仵作县令作伪证。

于是这案子一路上报,到了湖广总督迈柱那里,本来这位老大人是个改革好手,有名的能臣,但却因为处理这个案子不妥,晚节不保。

迈柱让麻城临近的广济县代理县令高仁奇复查此案。

贪官高仁奇

比起汤应求、李荣的刚正不阿,高仁奇就是个渣渣,他窥视麻城县令这个职位很久了,所以他一直视汤应求如眼中钉,加上又收受了杨同范这个饭桶的贿赂,当然是不遗余力的要借题发挥,公报私仇了。

于是,他将尸体指男为女,贼喊捉贼的弹劾汤应求贪赃枉法,将涂如松、李荣收押入狱。

接下来的事情可以用惨不忍睹描述,涂如松当然冤枉,不肯招供,于是遭到了高仁奇的严刑逼供,收到了非人虐待后,涂如松被屈打成招,但求速死!

老母亲知道涂如松的惨状,也知道难以昭雪,于是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去掉白头发,放在那个男尸身上,就是想让儿子不再受苦,早日解脱。

于是案子就这么定了下来。

案子上报到了黄州知府蒋嘉年那里,这位大人一看就知道事有蹊跷,就让其他仵作来麻城重新勘验尸体。

高仁奇哪敢让重验,捏造了尸体被山洪冲走的谎言。这不扯呢吗?都收敛到衙门了,怎么可能冲走?老高这纯属耍赖皮,反正没了尸体,就没办法重审。

湖广总督迈柱得到了涂如松杀妻,汤应求贪赃枉法的结论,稀里糊涂就上报了朝廷。

一场冤假错案眼看着就要坐实了。

良知老妇让沉冤得雪

杨同范干了这么多缺德事,自认为天衣无缝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报应,老婆怀孕居然难产了,家里人一个会处理的都没有,于是杨同范请来了邻居家的老妇人帮忙。

藏匿在家中的“死者”杨氏这时候也从暗房里跑了出来,看能不能帮上忙,这下,被帮忙的邻家老妇人撞了个正着。

杨同范看事情败露,赶紧使出了大招,塞了10两银子给了老妇人。

10两银子,在当时的年月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算一笔巨款了,老妇人估计接生个几十年都不一定能赚10两银子。

但杨同范想错了一点,那就是老妇人的良知。

时间已是夏末,眼看就到秋后,涂如松将面临问斩,此案也就再无翻案可能了。

新任县令陈鼎看过卷宗,发现疑点很多,知道是桩冤案,可就是死无对证,就在他一筹莫展之时,一位老妇人的陈词让他拍案而起!

“死者”杨氏还活着,就藏匿在多次作梗的杨同范家中。

陈鼎马上上报给湖北巡抚吴应棻,巡抚得知实情后,也是愤怒万分,当即下令捉拿杨氏等人,而后绕过两江总督迈柱,奏折直达天听。

雍正皇帝看了奏折,马上下诏,将吴应棻、迈柱调回京城,然后派出户部尚书史贻为湖广总督,彻查此案。

谁能想象,一个杀妻案,让朝廷的封疆大吏都换了。

最终,涂如松被无罪释放,汤应求官复原职,可怜的是仵作李荣,在狱中不堪拷打含冤而死。

杨同范、杨氏及所有直系,皆被收押入狱,秋后问斩,其余杨家人唯恐波及自己,改姓远走他乡,从此麻城杨氏灭门。

迈柱也因为失察之罪晚节不保,三年后病死。

这便是明清十大奇案之一的麻城杀妻案。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4

问答,有问有答,且听大狮好好为各位讲讲这个“明清十大奇案之一的麻城杀妻案”。

话说清代雍正年间,湖北麻城发生一桩离奇案件,细述起来,颇有些趣闻。

清代雍正年间,麻城县衙门有人击鼓喊冤,县令汤应求命人升堂问案,击鼓之人名叫杨五荣,控诉自己姐姐被姐夫杀死。汤县令问及姐夫姓甚名谁?杨五荣说此人正是麻城首户涂如松。

汤县令遂问其中原委,杨五荣说自己的姐姐杨四姐颇有姿色,十六岁时就嫁入涂家,姐姐年纪小,不懂得照顾公婆,婆婆生病期间,姐姐没有尽到儿媳妇义务,还曾对婆婆有所训斥,姐夫涂如松十分恼火,因此用木棒打了姐姐。姐姐见他如此狠毒,一怒之下,拿着包袱离家出走。两个月后,涂母病好了,让儿子把媳妇接回来,结果才知道姐姐根本没回娘家。

这一个多月,两家人到处寻找,也悬赏找人,可死活不见踪影。坊间都说是涂如松把人给杀了,而后撒谎说回娘家失踪了,因此才来报官。

汤县令听完杨五荣这番话,命人将涂如松带到公衙,涂如松坚称自己冤枉,并找出人证证明自己一直守着患病的老母亲,根本没有作案时间。不仅他家中仆人可以作证,大夫也说涂如松很孝顺,一直守候母亲身旁。

由于没有证据证明涂如松杀人,因此汤县令只能将其放了。然而杨五荣不相信姐夫涂如松是清白的,他想起涂如松在县城北边九口塘有个别院,因此怀疑涂如松在别院害死姐姐。偏巧在路上遇到个当地无赖赵当儿,赵当儿说曾经在三个月前看到过涂家夫人进过别院,但一直没有出来。杨五荣听着这番话,拿出银子给赵当儿,让他跟自己到衙门作证。

涂如松二次被唤到衙门跟赵当儿对峙,这一次涂如松再次找到人证,证明自己没去过别院。而且赵当儿的老父亲也赶到衙门,恳请汤县令不要听他儿子一派胡言,并说自己的儿子是个骗吃骗喝的地痞无赖。汤县令命人去别院查看,结果仍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线索,于是再次将涂如松放回。

此后数月,杨五荣再没来过衙门,汤县令认为他不再告了,因此便结了案。哪曾想突然有一天,湖广总督迈柱派自己的亲信幕僚高仁杰前来麻城复查此案。原来杨五荣纠集一帮秀才联名把状子递到了湖广总督手里,说汤应求收受涂如松贿赂,将这桩人命案子敷衍了事。迈柱震怒,立即派高仁杰前往麻城复查此案。高仁杰早年与汤应求有过摩擦,他也想通过此案借机把汤应求拉下马。

高仁杰刚到麻城,杨五荣就给了他一笔银子,请他务必给姐姐伸冤。高仁杰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在第二天将涂如松连同那些证人押到衙门重审,汤应求只能旁听而没有审判权利。涂如松咬定自己是冤枉的,高仁杰让人打了他棍子一百下,只把涂如松打的皮开肉绽,但涂如松仍不肯招认自己杀人。高仁杰示意继续用刑,差役用烙铁烫涂如松伤口,涂如松受刑不住,只能招供,他说自己杀了妻子杨四姐,并且已经毁尸灭迹,期间更是贿赂了知县汤应求。汤应求百口莫辩,高仁杰匆匆结案。涂如松与汤应求被关入大牢,等待上报巡抚。

结案案卷递到黄州知府蒋嘉年手中,当时麻城属黄州管辖,案卷必须有知府批示才可上报湖广巡抚和刑部。蒋嘉年认为此案有蹊跷,尸首还没找到就草草结案,并且还牵涉到朝廷官员,因而他派亲信陈鼎暂代麻城县衙,并让他偷偷去查这起案件,但不可惊动高仁杰。

陈鼎刚到麻城不久,就来了个年轻的读书人说有急事要面见他,见到陈鼎后,这个读书人说自己叫杨之江,他有个邻居叫杨同范,杨五荣告发涂如松和汤应求之事,这个杨同范就是策划人。

杨之江说前天杨同范的夫人生孩子,便请他母亲杨程氏过去帮忙接生,结果遇到难产,痛苦之际杨同范的夫人大喊“三姑,快出来救我。”这时候从内室走出个女子,帮着大伙一块接生。孩子生下后,杨程氏觉得那个“三姑”面熟,仔细一打量正是涂如松的妻子杨四姐。杨四姐求她别声张,为此还让杨同范给了五十两银子作为封口费。杨程氏回家后将事情告诉自己,自己不忍见涂如松和汤应求蒙冤,因此前来禀报实情。

听完杨之江的话,陈鼎火速命人将杨同范、杨五荣收押,而后派人找到杨四姐。原来杨四姐的确没有回娘家,而是去了老情人冯大家。冯大有老婆,见杨四姐住着不走,于是告诉了杨同范,让杨同范把这事儿告诉杨五荣,让杨五荣把他这个不知廉耻的姐姐带走。结果杨同范并没有告诉杨五荣,而是将杨四姐带到自己家中,让她给自己当了小老婆。这个时候,一无所知的杨五荣去衙门告姐夫涂如松,两次无果之后去找杨同范商议,杨同范让他纠集麻城的秀才写联名状,把涂如松和汤应求一块儿告。杨同范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只要涂如松死了,杨四姐就是他的了。就这样,无辜的涂如松和汤应求被诬陷成脏,打入牢中。

此案已经明确,黄州知府蒋嘉年将此案上报朝廷,由雍正皇帝亲自批阅。雍正皇帝看过之后,亲自下令刑部、湖广巡抚两府重审。

不久之后,审判文书贴出:涂如松系无辜良民,即刻释放归家。汤应求执法公允,仍复七品功名,留任麻城;陈鼎断案公允、秉持正义,升任黄州府;高仁杰居心险恶、伪造证据,即革去功名,收监候审;杨同范、杨五荣诬陷官民,行贿伪证,罪不容诛,秋后问斩;杨氏私逃、与人通奸、败坏风纪,发配边疆苦役终身;无赖赵当儿贪图钱财、诬陷良民、杖责四十,发配黑龙江充军。

一场冤案就此了解,一个无中生有的杀人案,险些害的好人枉死,若没有正直官员的第三次复查,这件冤案只能沉入冤海。最终雍正皇帝亲自批阅,才使得无辜者沉冤得雪、正直官吏受到嘉奖。虽不能说善恶报应,然正是因为善与正直的力量才扭转这一奇案!

5

麻城杀妻案之所以在清代成为轰动一时的奇案,是因为案件过程一波三折,原告与被告剧情反转让人意想不到,该案牵连众多,一时轰动,最后都惊动了雍正皇帝。

案情缘由:

湖北麻城县里有一位叫涂如松的,娶了一位妻子杨氏。由于杨氏成亲之后,稍有不如意的事就回娘家,而且平时对家里的事务不闻不问,丈夫涂如松虽有不满意,但一直也迁就她。有一次婆婆生病,杨氏不顾家里老人生病情况,又要吵着回娘家,涂如松就和杨氏吵了一架,杨氏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再也没有音信。


杨家一看人不见了,就吵着涂家要人,双方争吵了多次。有一次杨氏的弟弟杨五荣碰到

本地的地痞赵当儿,他知道杨五荣的姐姐失踪了,就向杨五荣说杨氏肯定是涂如松杀死的,自己看听到涂如松说过这事。杨五荣信以为真就拉着赵当儿赶到县衙鸣冤。

当时麻城县令汤应求,把原告被告一起叫到大堂一问,发现此案没有事实根据,所以就无法当做命案处理,没有予以立案。

杨氏现身,杨家故意隐瞒实情,继而诬告县令

原来杨氏当时和涂如松吵了一架,就跑到情夫那里去了。情夫知道杨家和涂家正在为杨氏失踪一事争吵还上了县衙,就非常害怕引火烧身,就把杨氏的行踪告诉了杨氏的弟弟杨五荣。杨五荣听到这个消息后,觉得之前和涂家争吵数月现在闹得满城都知道了,要是涂家知道自己诬告的话,再反诉他一个诬告之罪,丢人也丢大发了。

这时候杨氏同宗里有一个秀才叫杨同范,他知道实情之后出主意将杨氏藏在自家暗房中,仍然以杀妻罪名状告涂如松。


当时刚好麻城外河滩上冲出一具男尸,于是杨同范出谋划策企图贿赂仵作李荣,让他向知县报告说女尸,这样就可以坐实涂如松杀妻之事。但被李荣拒绝,知县汤应求也去现场发现尸体是是高度腐败无法辨认。杨家就揪住这一点,诬告仵作受贿伪验,县令贪赃私殓,包庇杀妻罪犯。

代理县令复审此案,借题发挥,冤案就此产生

杨家诉仵作受贿伪验,县令贪赃私殓,包庇杀妻罪犯一事经过层层上报,报到了时任湖广总督迈柱这里,迈柱就派当时广济县的代理县令高仁奇复查案件。广济与麻城两城相近,高仁奇作为代理县令一直没有机会转正,所以高仁奇就想用此案作为自己的政绩去掉代理二字,成为正式的县令。近朱者赤,高仁奇下面有个仵作薛某也是个贪财之人,他收了杨家的钱财,就将当初河滩上的尸体报为女尸,且称尸身肋下有伤,被害无疑。

所以涂如松杀妻一事就被坐实了,这样县令包庇、仵作受贿伪验也都顺利成章坐实了,

高仁奇为了逼问出杨氏的证物,就对涂如松严刑拷打,涂如松在狱中经受不住拷打就胡乱指认一番,高仁奇派人查验一看不对就拷打的更加厉害。涂如松在狱中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她母亲看他这么痛苦的遭受折磨,就故意剪下自己的头发,把花白的发丝一根一根捡出,凑得一把青丝,把同案犯人先逝的女儿脚骨切下,用血衣包成一包,指引衙役发掘,坐实了命案。


高仁奇一看证据都齐全了,就将此案就上报到黄州知府蒋嘉年处,知府一看觉得该案可能是冤案,就让其他仵作继续勘验尸体,仵作勘验后都上报说尸体是男尸。真是无巧不成书,眼看冤案就有可能在这里平反,恰好当地一场山洪把尸体给冲走了,这样证据都找不到,知府也只能以原判上报了。总督迈柱就以涂如松杀妻、汤应求贪赃枉法为由拟斩上奏。

躲藏的杨氏被意外发现,峰回路转,平反冤案

冥冥之中必有天意,当时杨同范的妻子怀孕难产,就请了邻居家的一名老妇人来接生,躲在杨同范家的杨氏也想出来帮忙,无意之中却碰到了接生的老妇人。老妇人对杨家一事自然是知道的,外人都以为是涂如松杀了杨氏,现在却活生生一个人出现在眼前,惊愕不已。杨同范知道瞒不过老妇人,就给了她十两银子,让她不要将此事伸张出去。

老妇人回家后觉得收了这银子良心上不安,就让儿子拿着杨同范给的银子上报了官府。当时新来麻城的县令叫陈鼎,陈鼎听到此事后就赶紧上报湖北巡抚吴应棻,两人就设计将杨氏引出来抓住。由于当时已经到了夏天,一般凡人行刑都是秋天,时间已经不多了,一旦天子勾决,涂如松等人就没有平反的可能了。


于是陈鼎和巡抚吴应棻就越过了当时的总督迈柱将案件实情上报给了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看过之后就将此案奏章重新发回给总督迈柱。由于此案平反的证据确凿,迈柱只得重新上奏,上请天子暂缓行刑。雍正皇帝又另派户部尚书史贻直督湖广,联合两省会审此案,终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最终涂如松无罪开释,汤应求官复原职,仵作李荣不堪拷打冤死狱中。涉案杨同范、杨五荣弃市,高仁杰、杨氏收监待判,杨家其他同宗唯恐牵涉自己,纷纷改名换姓远走他乡。

6

满清入关后,南方虽然先后有过隆武、永历等朱家政权,终因相互间勾心斗角,无法形成合力,被清军依次消灭。到最后朱由榔被吴三桂绞死在云南,大明复国终成泡影。此后圣祖康熙爷享祚六十一载,发展生产,笼络汉族士人,天下渐渐安定。其实对普通百姓来说,谁做皇帝谁当主子都一样,只要保住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白日里在田间躬耕劳作,晚上老婆弄俩小菜,喝上一口小酒,啧!虽然跟皇帝老儿没法比,也算是有滋有味了。不过对某些人来说,即便这种小日子也是种奢望。

01

雍正年间,生活在湖北麻城县的涂如松,近来成了邻里街坊羡慕的对象。原来这小子平素没什么大能耐,长相更是不敢恭维,却新娶了一个颇有姿色的媳妇杨氏。按说一个平头百姓,享了艳福本来是好事,可这杨氏却是个轻佻人儿,嫌这涂如松没本事,又不解风情,平日里不住地与那些浪荡子弟眉来眼去。如果仅是这般,还则罢了,这杨氏还好吃懒做,对公婆不但全无孝敬,反而屡屡冷言冷语。

就说这一回,见涂如松的母亲病了,杨氏非说这屋子里死气沉沉,且有腌臜味儿,自己受不了,要回娘家。涂如松一听这话,分明是嫌弃婆婆,怒从心起,挥起拳头就照妻子脸上打去。杨氏见丈夫要打自己,心下着慌,便大声嚷出来,结果四邻纷纷跑来解劝,涂如松方才罢手。老涂心里憋闷,晚间也吃不下饭,安顿了病母,自己喝了几口闷酒,倒头便睡。一觉醒来,日上三竿。涂如松伸个懒腰,环顾四周,这才发现妻子杨氏不见了踪影。

起初涂如松没放在心上:这妇人昨天就说要回娘家,后来被自己打了,多半是负气走了。走了也好,落得清净——别人都觉得自己美妻在室,快活赛神仙,可牙打碎了往肚里咽,苦乐只有自己知道——涂如松叹了口气,起身给老娘熬药去了。

本以为杨氏过个三五天自己就回来了,可转眼已经一个月,竟然没有半点消息。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涂如松有些心神不定,便到岳父家打听,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这杨氏压根儿没回过娘家!好端端一个大活人,竟是人间蒸发了!

02

杨氏有个弟弟叫杨五荣,平日便不大看得起这位姐夫,如今姐姐离奇失踪,杨五荣便不依不饶,将涂如松告上官府,硬说自己的姐姐被丈夫杀了,尸首多半沉在一个叫“九口塘”的地方。时任麻城县令的汤应求汤知县倒是个为民办事的官,接了此案后便细心查访,结果虽并未在九口塘发现什么尸首,却牵扯出了另一个涉案人员。

杨同范,名维模,是个生员。此人仪表堂堂,颇负才情,才二十五岁,却已经是杨家的族长。不过这杨族长虽是个文化人,却又着实一个好寻花问柳的纨绔子弟。从他平日里所作诗文,便可见一斑:

十三画眉黛,十四美琵琶,

十五善歌舞,翠袖低红牙,

春风二三月,妾面如桃花。

门前杨柳树,王孙系紫骅。

……

这哪里是读书人,分明是沉溺温柔乡的好色虎狼!汤知县之所以认为此案与杨同范有关,乃是得到密报:这杨同范便是杨五荣告状的幕后主使。显然,杨同范与杨氏,一个拈花惹草,一个浪荡多情,宛若干柴烈火,多半有染……于是,汤知县一方面以品行不端的罪名革除了杨同范的功名,一方面继续查找杨氏的下落。可倏忽一年过去,杨氏却仍是杳无音讯。

03

不想第二年夏天,有人在九口塘的河滩上发现了一具尸体。

汤知县得到消息,马上带着仵作李荣前去验尸。尸体虽然腐烂得无法辨认,但还是可以检出此乃一具男尸。见与杨氏失踪案无关,汤知县便命人将腐尸赶快装殓下葬,并竖一小桩作为标记。不想没过几天,杨同范、杨五荣等人竟率领族人到了九口塘的河滩边,哭天抢地,非说这尸体就是杨氏,又说汤知县包庇罪犯,草菅人命云云。一来二去,事情捅到了湖广总督迈柱那里。

迈柱,满洲镶蓝旗人,康熙末年以笔贴式授国子监助教,累迁监察御史,后升任江西巡抚,如今做到湖广总督。此人在任内积极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和改土归流等各项政策,本也是个办实事的官员。听说了麻城无名尸体一案后,便命广宁县令高仁杰重新审理此案。

杨同范见事情有了转机,便向高仁杰的仵作薛无极行贿,有钱能使鬼推磨,自然也能将黑的说成白的。这薛无极收了银钱,便向高仁杰报告说那无名腐尸是一具女尸,且“尸者两肋之间,有重伤痕各一条”,意在暗示这死者是被人殴打致死。而高仁杰是个候补县令,正急于做出成绩,也不详加调查,就对迈柱添油加醋一番,说这汤知县收人贿赂,颠倒是非。同时,他还将涂如松押入大牢,严刑逼供,涂如松熬不过,只得屈打成招,承认了自己杀妻的罪名。“主犯”招供,汤知县和李荣也就无从申辩,纷纷屈服。

可公道自在人心,那腐尸分明没有任何女子特征,便是寻常人也能看出来,如此结案,难敌悠悠之口。高仁杰心里有鬼,就喝问涂如松将真正的尸首藏在了何处。可怜的涂如松只得带着衙役仵作在荒野之中寻找根本不存在的尸体。在他的胡乱指点下,一帮子人挖了上百座无主的坟墓,也没个结果。最后实在没辙,如松可怜的老母亲剪下自己的头发,去除其中的银丝,扎成一束;汤知县师爷李献宗的老婆又用斧子劈开死去女儿的棺材,取出脚趾骨……如此这般,高仁杰收齐了一堆荒唐的“物证”,唯恐夜长梦多,立即上报,请求判处涂如松斩立决,自己也好得个“断案如神”的美誉。

苍天有眼,就在这个时候,山洪暴发,那具无名腐尸被大水冲走了。没了尸体,也就没法最终结案。涂如松被暂时押在死牢,又是一年过去。

04

第二年,恰逢杨同范的妻子生孩子,请了邻居陆嬷嬷帮忙。孩子生得顺利,但胞衣却总不下来,需要个人帮忙掐腰。情急之下,杨妻大叫:“三姑救我!”这时,从夹墙中风风火火跑出个女人,陆嬷嬷一看,嘿!竟是失踪三年之久的杨氏!嬷嬷当下没言语,回头便将此事报告给了官府。

好在此时麻城县令已换了新任县令陈鼎,这陈县令对涂家杀妻一案早有耳闻,心下也知道是桩冤案,但没有凭据,无法深入调查。如今听得杨氏竟然现身,暗自欢喜,立即带人奔往杨家,将夹墙中的杨氏抓了出来。经过一番审讯,才知道当年杨氏确实是气不过,趁夜从涂家逃跑,去了奸夫杨同范家。两人如漆似胶,如鱼得水,一晃就是三年……

真相大白,但案情毕竟匪夷所思,层层上报一直到了雍正皇帝那里。雍正虽是日理万机,对这民间奇案也是谨慎对待。他派史贻直亲赴麻城审理,结果与陈鼎所报基本一致。于是汤知县官复原职,涂如松无罪释放,杨同范、杨五荣二人则被判弃市。淫妇杨氏下场如何,史书上并未提及,但我想多半逃不过一死。

一个小小的人口失踪案,竟然闹出如此大的动静。回顾整个案件的过程,正是杨同范等人行贿诬告;高仁杰急于求成、推波助澜;湖广总督迈柱身居高位,却又只听信一面之词,才险些令无辜之人血溅刑场。倘若没有那场洪水,抑或新任知县不愿穷究此事,那么涂如松不可能洗脱罪名,也难逃颈上一刀。可以想见,在大清的其他角落里,还有更大的冤情无人洗刷,更恐怖的黑暗在悄悄滋长。纵然雍正帝呕心沥血,努力革除弊政,但人的贪欲不除,又怎可能无漏网之鱼呢?


7

麻城涂氏杀妻案,因为案情反复,涉案官员众多引起雍正帝的注意,在他的介入下,此案最终真相大白,是惊动一时的大案,被列入明清十大奇案之一。

蹊跷的杀人案

雍正九年,麻城知县汤应求接到一名叫杨五荣的人来报案,声称自己姐姐被其姐夫谋害。出现人命大案,自然不敢怠慢,经细细询问之后才得知发生命案之家居然是麻城首富涂如松。

经过对涂如松的询问得知了此事的前因后果。杨五荣姐姐杨氏虽颇有姿色,但平日里就放浪形骸、蛮横骄纵,这次居然在婆婆病的时候对其打骂,涂如松得知后与其发生了争执,杨氏一气之下便离家出走。涂如松以为妻子还是像往常一样吵架结束后回了娘家,于是没有过多操心。

过了几个月,涂母病愈,就吩咐涂如松把妻子接回来。然而涂如松到了妻家才发现妻子居然没有回娘家,这让两家都慌了神,急忙重金悬赏寻访杨氏,但还是没有消息。杨氏弟弟杨五荣是出了名的无赖,想借机讹诈姐夫一笔钱财,但被涂如松拒绝,于是编造姐夫涂如松谋害了姐姐,并报了官。

汤知县知道此案有蹊跷,但没有找到凶手的情况下只能先行把涂如松收押。杨五荣则得意洋洋,以为可以借此机会好好讹诈姐夫一番。这时当地一混混赵当儿也告诉杨五荣,三个月前杨氏曾到过涂家城北的别院,杨五荣听此消息后大喜,于是给赵当儿银子让他出庭作证。

汤知县派人搜查了别院,并没有发现杨氏失踪或者被害的线索,而且涂如松也找到人证可以证明其在几个月内并没有到过别院。同时赵当儿老父赶来县衙,告其子无赖妄言,证言不得作数。汤知县也没找到杀人现场,也没找到被害人,就这样此案成了一桩悬案。

复查案情

很长时间过去,案件依然没有进展,更奇怪的是前段时间上窜下跳的杨五荣也没有再来衙门申冤。但汤知县调查出杨氏族长杨同范将曾经婚配过的杨氏又许婚与涂如松,是属于“虎狼似的”婚姻欺诈行为,他请求礼部剥夺杨秀才功名。

又隔了一段时间,突然湖广总督迈柱派幕僚高仁杰前来复查此案,原来是杨五荣伙同杨同范去总督府告状,说汤知县收受涂家贿赂,想将此案敷衍过去。总督迈柱大怒,就派高仁杰复查此案。

事实上,杨氏之前已经到了杨家,但不是娘家,而是杨同范家。杨氏生性淫荡,早与杨同范勾搭成奸。而杨同范在此事中与杨五荣一样,看到了能敲诈涂家的机会,于是把杨氏藏于夹墙之中,伙同杨五荣对涂如松作出了谋杀指控。但由于汤知县的公正廉明,使二人计谋逐渐失败,于是便到省城总督府告状。

高仁杰一到了麻城,杨五荣及杨同范便重金贿赂他,声称要为杨氏申冤。高仁杰深知是何道理,于是他把涂如松提到县衙,对他严刑拷问,身娇肉贵的涂如松受刑不过,交待了是自己杀了妻子,而且毁尸灭迹,而且还贿赂了汤知县。于是高仁杰就这样结案,呈报总督。

真相大白

这时,恰逢黄州知府江嘉年到任,麻城属其治下,他看出了此案中的破绽便是整个案件没有发现受害人尸体,由此他又派出精干力量继续寻找新的线索。汤知县被下狱后,麻城县令继任者是举孝廉出身的陈鼎,他与知府的分析一致,也认为该案有蹊跷,所以也在秘密寻访杨氏。

有一天,县衙中来了一个人,此人是杨同范邻居,其母在隔壁墙内听到有人声,仔细听时被杨同范赶走,她又没敢多问,于是便把这个消息告诉儿子,让他去禀报知县大人。

陈鼎直到此消息后大喜,连忙将杨五荣、杨同范收押,并搜出杨氏,这才使整个案情真相大白。原来杨氏离开涂家后径直去了情人冯大家,后来因为事情逐渐复杂他们又把杨氏藏在杨氏另外一个情人杨同范家。本来他们想借此机会讹诈涂如松一笔钱财,然而未能如愿,气急败坏之下索性诬告涂如松。

既然真相大白,陈鼎、江嘉年具书上报朝廷,此时雍正帝身体不好,虽然不经常视事,但对该案还是予于了关注。他派了史贻直直赴麻城复核此案,结果肯定一目了然。于是汤知县官复原职,涂如松无罪释放,杨同范、杨五荣被斩,高仁杰革去功名收监待审,杨氏私逃、与人通奸发配边疆罚作苦役,赵当儿杖四十,发配黑龙江充军,总督迈柱罚奉半年。

至此,案情终大白于天下。

结语:本来一件失踪案,最后被演绎成杀人重案,当真是黑暗之极,但幸好是最终真相大白,正印了袁枚评语:公正并不总是立刻出现,但只要有耐心和坚持,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

8

清朝十大奇案之麻城杀妻案,为何惊动了紫禁城中的雍正帝?

雍正年间,湖北麻城发生了一起奇案。就在案犯凶手即将伏法时,被认定死亡的被害者居然出现了。

原来,当地有一个名叫涂如松的人,与妻子杨氏不和。某日,杨氏不知所踪,杨氏的弟弟杨五荣就怀疑是涂如松杀害了姐姐。

麻城还有个无赖赵当儿在这时候称就是涂如松杀妻,于是杨五荣便拉着赵当儿奔赴县衙门,要状告姐夫涂如松。

但实际上,杨氏躲在了麻城的一个叫杨同范的生员家中,这个杨同范其实就是整起案件的推手。

由于没有证据,杨五荣的闹腾没有结果。直到一年后,麻城县民在河滩发现了一具残尸,杨同范和杨同范便合谋将这具尸体认作是杨氏。

就这样,涂如松杀妻案惊动了官府。对涂如松用刑时,经受不住拷打,只得随便指认掩埋尸体的地方,结果官府始终找不到杨氏尸体的其他部分。

尽管始终找不到残尸的其他部分,但总督迈柱还是判涂如松,拟死罪。

可谁料,就在案件报道给北京的时候,杨氏被杨同范的邻居撞到了。已经死了的人再度出现,说明这是冤假错案。

现在说说为何惊动了雍正。

首先,任何死刑都必须汇报到刑部,由刑部来核审,这是清朝审转制度规定的。

此案案情复杂,死者死而复生,当然会吸引雍正的关注。最后,无辜的涂如松被无罪释放。

9

这是一个漂亮女人引发的离奇案子,“剧情”跌宕起伏。麻城杀妻案既不类同于洋白菜案,也并非出于政治层面原因而发生的权力角逐,纯粹就是迈柱以脱罪为目的的逃避责任行为。

一个为公,一个徇私,双方各执一词,督抚之争清代较为常见,一般来说,最后都是归于皇帝处理,毕竟都是朝廷大员,孰是孰非最后还得听大家长的,但雍正帝远在北京搞不清现场状况,所以另授总督前往核实查办。

之所以被称为奇案,是因为虽然结果相同,但根据文献记录,双方都有被冤枉的可能。

明清十大奇案之麻城杀妻案,为何震动了紫禁城中的雍正帝?

据说清雍正年间湖北麻城发生了一起奇怪的案件。 清雍正年间,麻城县衙门有人打鼓求情。县长唐骏要求人们去法院要求立案。鼓手的名字叫杨吴荣,指控他的姐姐被姐夫杀死。唐县长问他姐夫的姓。杨吴荣说这个人是屠如松,麻城的第一个家庭。

唐县长接着问为什么,杨吴荣说他妹妹杨思杰长得不错。她16岁时嫁给了屠。她的妹妹很年轻,不知道如何照顾她的姻亲。在婆婆生病期间,她姐姐没有履行作为儿媳妇的义务。她还斥责了婆婆。她的妹夫突如松非常生气,用木棍打了她的妹妹。我妹妹看到他如此恶毒,气得带着一大捆东西离家出走。两个月后,屠维岳的母亲病愈,要求儿子带儿媳妇回来。直到那时,她才知道她姐姐再也没有回到她母亲的家里。 一个多月来,这两个家庭到处寻找,并悬赏寻求帮助,但他们却不见踪影。据说屠如松杀了那个人,然后撒谎说他回到了他母亲的家,然后失踪了,这就是为什么他只向官员报告。 听完杨吴荣的话,唐县长命令把涂如松带到办公室。屠如松坚持说他受到了冤枉,并找到了证人来证明他一直在保护他生病的母亲,没有时间犯罪。他家里的仆人不仅可以作证,医生还说屠如松很孝顺,一直在等他的母亲。

由于没有证据证明屠如松杀了那个人,唐县长不得不释放他。然而,杨吴荣不相信他的妹夫如松是无辜的。他记得屠如松在县城北侧的九口堂有一家单独的医院,所以他怀疑屠如松在单独的医院杀死了他的妹妹。在路上,我碰巧遇到了一个当地的流氓赵。赵说他三个月前看到杜太太的家人进了另一家医院,但她一直没有出来。杨吴荣听了这话,拿出钱给赵局长,让他和自己去政府作证。 屠如松第二次被召到衙门里与赵对峙。这一次,屠如松找到了另一个证人来证明他从未去过另一家医院。此外,赵的老父亲赶到衙门,恳求唐县长不要听他儿子的胡说八道,说他儿子是个吃吃喝喝的地痞。唐县长命令人去另一家医院检查,但仍然没有发现可疑的线索,所以屠如松又被放了回去。 几个月后,杨吴荣再也没有来过衙门。唐县长以为他不会再起诉了,所以他结案了。一天,湖广总督麦柱派他的亲信高徐人杰到麻城复查此案。原来,杨吴荣召集了一群学者,共同将申诉书交给胡光总督,说汤应该接受涂如松的贿赂,从而敷衍了事地处理了人命案子。麦珠怒不可遏,立即派高徐人杰去麻城重审此案。高徐人杰早年与唐英秋有过摩擦,他也想借此机会扳倒唐英秋。

高徐人杰一到麻城,杨吴荣就给了他一笔钱,并要求他为妹妹报仇。高徐人杰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杜汝松和证人第二天被押到衙门。唐颖只能出庭,但无权受审。屠如松坚称自己错了。高徐人杰的手下被打了100次,只把屠如松打成碎片,但屠如松仍然拒绝承认自杀。高徐人杰示意继续使用惩罚。军官们用烙铁像松树一样烧伤伤口。他们忍不住坦白了。他说他杀了他的妻子杨思杰,并毁坏了她的尸体。在此期间,他甚至贿赂了一个县长寻求帮助。唐应该要求一百个字的沉默,高徐人杰匆忙结案。杜汝松和唐颖应他们的要求被关进监狱,等待向总督报告。 案卷被移交给黄州提督姜建年。当时,麻城在黄州的管辖之下。案卷必须有省长的指示,才能提交给胡光省长和刑部。姜建年认为这个案子有些奇怪。在尸体被发现之前,此案迅速结案,法院官员也参与其中。因此,他派他的密友陈丁暂时接替麻城县政府,并要求他秘密调查此案,但他不应打扰高徐人杰。 陈定刚到达麻城后不久,一位年轻的学者来说他有急事要见他。见到陈鼎后,这位学者说他的名字叫杨志江。他有一个邻居叫杨范统。杨吴荣告诉屠如松和唐他想要什么。这个杨范统是策划者。

杨志江说,杨范统的妻子前天生了孩子,并请母亲杨石成帮忙接生。结果是难产。当她痛苦的时候,范统的妻子喊道:“嫂子,出来救我。”那时,一个女人从里屋出来帮助每个人接生。孩子出生后,杨成的家人觉得“三婶”很熟悉。仔细看看他们的是屠如松的妻子杨思杰。杨思杰求她什么也别说,所以她还要求杨范统给她五十两银子作为封口费。杨成的家人回家后,他们告诉自己,他们不能忍受看到杜汝松和唐寻求补救,所以他们来报告真相。 听完杨志江的话,陈丁立即下令拘留杨范统和杨吴荣,然后派人去找杨思杰。原来,杨思杰没有回她父母家,而是去了她的老情人冯友那里。冯犹大的妻子看到杨思杰留下来,告诉杨范统把这件事告诉杨吴荣,让杨吴荣带走他无耻的妹妹。因此,杨范统没有告诉杨吴荣,而是把杨思杰带到了她的家里,让她做她的小妻子。这时,无知的杨吴荣去衙门控告他的妹夫屠如松。经过两次毫无结果的讨论,他去和杨范统商量。杨范统让他召集麻城的学者写一份联合声明,一起起诉屠如松和唐。杨范统的如意算盘很好。只要屠如松死了,杨思杰就会是他的。就这样,像屠·如松和唐颖这样的无辜者被诬陷为肮脏并被关进监狱。

这个案子已经澄清了。黄州知府姜建年向法院报告了此案,雍正帝亲自审阅了此案。雍正帝看到后,亲自下令刑部和湖广总督对其进行审查。不久之后,审判文件被张贴出来:屠如松是一个无辜的好公民,他立即被释放回家。唐骏应该在执法中寻求公正,并在赢得七个头衔后继续在麻城任职。陈丁被提拔到了黄州的首府,因为他在判决案件时公平公正。高徐人杰居心叵测,伪造证据,也就是说,他被剥夺了名誉,并被关进监狱等待审判。杨范统和杨吴荣诬陷官员和平民,行贿和伪证,并且不容忍对他们罪行的惩罚。他们要求秋后惩罚。杨私下逃跑,与他人通奸,败坏道德,被送到边境终身监禁。流氓赵贪婪地讨钱,陷害好人,痛打了40次,并把黑龙江流放。

由此可知一个不公正的案例。凭空而来的谋杀案几乎会导致一个好人的死亡。没有诚实官员的第三次审查,这个不公正的案件只会陷入不公正的海洋。最后,雍正帝亲自对其进行了检讨,使无辜的人得到了平反,廉洁的官员得到了表彰。虽然善与恶不能说是报应,但正是因为善与正直的力量,这个非同寻常的案例才得以逆转!

总结:此案尘埃落定,杨同范、杨五荣弃市,高仁杰、杨氏收监待判,汤县令无罪开释,另行安排职位,师爷回衙门继续供职,本案的真正苦主涂如松当然也被释放,虽然象征性的给了些医药费,但是长时间在大牢和刑堂所受的罪,这些都是无法弥补的,好在性命还在,沉冤得雪,至少还能回家侍奉老母,也算万幸了······

10

因为雍正确实还算是一个好皇帝,

为政勤勉,特别是革除了康熙后期的很对弊病,

为之后自大的自称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的盛世打下很好的基础,对康乾盛世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延续了清王朝的寿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