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维第12兵团在淮海战场的双堆集被全歼后,该兵团很快于1949年5月在江西重建,甚至连第18军和第10军的番号也得以恢复,重建的基础是什么呢?还不就是因为兵团副司令胡琏在从包围圈逃了出去,不仅如此,其实漏网之鱼还包括第18军第18师师长尹俊,以及第12兵团的3000多官兵,所以这不仅仅是“个别人”的问题。

(刘峙剧照)

不妨细算一下,第12兵团从安徽蒙城向淮海战场开进时,共有官兵12万余人(欠一个师,也被歼灭),但是我中原野战军的战报显示,双堆集战役共俘虏第12兵团官兵46000余人、毙伤46000余人,起义5500余人、投诚3300余人,粗略计算消灭敌人的总数只有105000人。因此去掉失踪人员和存在的空额,确实有几千人漏网,这也是大兵团大地域作战中难免出现的情况。

1948年12月15日的夜里,中野和华野对双堆集的最后总攻已经开始,第12兵团司令黄维、副司令胡琏、副司令兼第85军军长吴绍周分乘三辆坦克突围,最终黄维和吴绍周的坦克抛锚,被我军生俘,而胡琏则一路狂奔逃了出去,一直跑到仍然在蒋军控制下的河南信阳,转武汉回南京。在深夜里的黄淮大地上,再严密的包围圈也会有漏洞,何况要消灭的是整整10万大军。



至于第12兵团的几千漏网士兵,一部分是真的逃出去了,一部分是被俘后因为种种原因被我军释放的,因为参加解放军是自愿的,不愿意的基本发放路费回老家,其中少数思想顽固者,拿着路费仍然跑到江南,最后被蒋军收容。胡琏就是以这批官兵为基干,去江西南城组建了“第二编练司令部”,强征和补充大批新兵后,又拉起了两个军的建制,随后改编为新的第12兵团,这一回,狐狸倒是真当上了兵团司令。

我军发起渡江战役后,胡琏率部经赣南逃入广东潮汕地区,在此地再次大肆抓丁,使第12兵团扩充到40000余人,最终由海上撤出。期间第三野战军发起金厦战役,胡琏奉命率12兵团增援金门,才酿成了大祸,否则单凭金门岛上原有的李良荣第22兵团那点兵力,早就被三野28军全歼了。其中土木系老本的第18军建制恢复的非常彻底,连11师第31团、33团的这样的老番号都恢复了。

(黄维兵团剧照)

除此之外,在碾庄包围圈中,第七兵团第25军副军长杨廷宴也逃了出去,正是他埋的黄百韬尸体,也带出了黄百韬死前的“三不解”,至于怎么逃出去的到现在也没弄清楚。而在最后的陈官庄包围圈中,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被俘,第二兵团邱清泉毙命,但是第十三兵团司令李弥、第十六兵团司令孙元良都逃出去了,从过程看,他们俩都是先被俘,然后在俘虏押送过程中趁乱溜掉,因为身份没有暴露。

孙元良后来去四川又重建第十六兵团,我军挺进大西南时该兵团在副司令的率领下起义,孙元良坐飞机逃掉了。李弥则奉命去云南重建第8军,这支部队还曾经反扑过昆明起义,最后在二野部队的追击下出逃境外。所以这都说明,在广袤的战场上,个别人和部分人溜出包围圈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胡琏的脱逃,让三野指战员殊为遗憾。

(杜聿明剧照)

乃至于陈官庄包围圈里已经是重建过后的第74军,尽管军长邱维达被俘,但仍然有部分官兵逃脱,并于不久以后在浙江重建该军(第二次重建了),最后一任军长是抗日时期第74军第58师的步兵指挥官劳冠英(黄埔五期)。他后来因为作战不力遭到扣押审判,在其报告中可窥第74军重建情况的一二:

“原七十四军徐蚌会战后,职在元月二十日奉命恢复,于四月二十九日仅发到步枪二千三百一十枝,美式自动步枪二百一十枝,连原有步枪不足三千枝,步枪每枝配弹一百发,自动步枪一百六十发,以当时官兵人数配携,尚有徒手兵甚多,何有多余武器抛弃”?注意看:尚有徒手兵甚多,说明第74军在淮海战场上也是溜掉一批人的。

(胡琏剧照)

最佳贡献者
2

1、一切都有可能。

2、一是看是不是小股部队,被包围突围的可能性较少。

3、若是大部队,突围的可能性较大,挂一漏万,机会也是多。

4、突围的时候,也要看地形,平原部队被包围,突围的机会较少。山地部队被包围,突围的可能性较大,一是居高临下,二是地势复杂,漏洞较多。

5、突围的时候,也要看防御的面积,面积越小,机会越少。面积越大,机会越大。

6、突围的时候,也要看时机,夜晚突围比白天相对容易一些。

7、突围的时候,也要掌握包围者弱点,比如部队之间的结合部,容易穿插出去。

8、当然掩护重要人物或者主力部队突围,可以声东击西。

9、突围的时候,小股部队也可以乔装打扮,混水摸鱼。

10、在水面被围,也可以潜水突围。

总之,突围能否成功,也要看指挥员的战斗决心,必胜信念,灵活的战术应用,部队的机动能力,现代化装备应用,立体战争的配合,还有些许的运气成份!







3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军事作战中,除了极少数围城战,比如长春围困战,一般的野战包围圈都是不严密的。

以20多万日军合围南京来说,最终南京的8万多守军中,也有一半以上突围。

按照谭道平的统计,在南京保卫战之中,突围成功的没有受伤的国军官兵为4.5万人(包括一些从国际安全区最后成功脱离并归建的官兵)。

可见,在一面是长江,三面是日寇围攻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突围出去一半以上,更别说个别人了。


对于野战的包围圈,尤其是敌人忙着进攻而不是围困,小股部队还是很容易突围的。

这是因为敌人的部队,通常是团和团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的空间,属于部队的结合部。

因敌人忙于进攻,对于零星逃出的官兵其实并不重视。

因为他们的任务多是攻城略地,占领城镇就是胜利,而不是打死多少敌人,这也是日军的特点。

尤其是如果是中国人在中国打仗,由于在本国本土,又有老百姓的支持和引路,个别突围不困难。


还是以南京为例,其实南京城虽不大,但南京郊区面积辽阔,而且地形复杂,丘陵密布、河汊纵横。即便是在日寇眼皮底下,相距几十米,利用负责地形掩护,借助夜色,连排规模的国军部队其实也可以突围。

日军即便直接攻城部队有十多万,想要将南京这么大的郊区围的水泄不通,压根是不可能的。



比较难突围的就是长春围困战这种模式,外面里三层外三层的封锁圈,有大量铁丝网、地雷和火力点,不要说军队,就算老百姓也很难逃出去。

能够从长春出去的老百姓,基本都是八路军放行的。如果军队不放行,你就出不去。

所以,这种情况下,个别士兵只能穿着便服,混入老百姓中,借此出城。

但这种长期围困战,在中国还是比较罕见的。

4

兔哥回答:一切皆有可能,从历史上的包围战例来看,很少有一个不剩全部给包饺子的,总会有漏网之鱼。当然了,如果是小规模作战部队被包围基本上都很难逃脱了,规模越大,漏网的越多。

战场上的包围战,是一个作战战术,包围战并不单纯的出现在设伏作战战中,机动迂回,穿插分割,形成包围圈,进而进行包围战术是大兵团机动战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包围战只所以有漏网之鱼,和双方兵力,作战能力,地形环境有很大关系。通常包围战的达成需要拥有对被包围者绝对优势兵力,否则包围圈就难于达成。而作战中并不是包围一方排着队过筛子似的合围,而是需要快速缩小包围圈,是有间隙的,虽然大股人员很难集中突围,但小股人员还是有机会的。特别是在复杂地形,城市作战中更容易隐藏突围。

被包围的一方除非是不想打了,否则都会寻求突围,历史上突围成功的战例并不比包围成功的少,和战斗意志有很大关系。如果包围者的武器装备不如被包围者,战斗力也不如被包围者,尽管人数占优势,也未必就能达成包围战的目标,很可能就被撕破包围圈,突围成功。突围作战也是一个战术,指挥者都有学习训练科目,反包围作战并不能盲目进行,瞎打误撞,而是要有一个选择,寻找突破口,较大规模突围作战还要有掩护、佯动部队。突破口的选择则也要考虑到地形和作战环境,对方兵力等等因素,别等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跑出来了,结果遇到人家的增援部队,或者是一条死路就麻烦了。

被包围后能否逃出来因素很多,不过单个士兵的逃脱也只能采取藏猫猫式的行动,人少容易隐蔽,但也是身单力孤,不过还是很有可能的,真正能彻底干净的完成包围作战是很难达成的,多少都会有跑掉的。不过如果是在对方的土地上被包围,即便是能逃出包围圈也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当然这样的事例是存在的。总体来说,被包围突围出来的并不少,特别是小股人员更容易些。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5

刘伯承元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打突围战,’皮猴子‘数第一’。‘皮猴子’是开国中将皮定均,他以’善于突围’闻名,是我军赫赫有名的‘突围专家’,他和他的部队曾几次被敌重兵围困,但都被他‘闪展腾挪’顺利突围,而且带出来的也不是个别人——成建制的把部队带出来才叫厉害。

1945年2月,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司令员皮定均率领的支队部和特务连200余人,被豫西七个县的七千多名日伪军围困在王山。敌人完成合围后,形成了五层围兵,头一层是日军,后四层是伪军。被敌人重兵合围,历来为兵家大忌,因为一旦形成这种态势,被围军队的生存希望极为渺茫。

但皮定均却并不这么认为,他甚至在敌人完成合围之前,还把在外面活动的35团400余人召回到包围圈内与他会合。这样,皮定均率600余人的部队,要突出敌人的五层包围圈。

按照皮定均的命令,部队撤到了离王山山顶只有一里远的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庄内,到此,已经退无可退了,山顶那边也是逼近的敌人。面对万分危急的情况,许多战士不免心惊肉跳。

皮定均却不慌不忙,他说:‘当敌人刚把网张开时,你跳出去他很容易变化,得教他收,收到把‘扫荡’的给养耗得差不多了,人也快被挤成个坨坨了,我们再往外跳,叫他收一个空网,这样,他再想织一张新包围网,没吃没喝的,很难了!跳出包围网,即不能早,也不能晚,要恰到时候’。

入夜,600余人的队伍向着敌人密密麻麻的篝火走去,皮定均带着几个侦查员走在前面,而为他们带路的是一位牛倌——这一招是跟刘伯承师长学的,当年,刘师长就是借助一位羊倌,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牛倌领着他们走的突围路线,确是一条捷径——贴着山脊走,寻找敌人的疏漏之处。一路上,险象环生,步步惊心,当走到距离最近一堆篝火的一个岗哨时,相距只有十余步远,哨兵发现他们后,连声喝问:‘干什么的’——他根本想不到,会有人大摇大摆的突围。

‘买煤的’!侦查连连长沉着的回应,哨兵没等反应过来,已被绕过去的侦察连战士解决了……。

就这样,绕来绕去,到次日凌晨时分,600余人的队伍一枪没放,人不知鬼不觉的穿过了五道封锁线。

听起来似乎些神乎其神,但皮定均就有这个能耐,兵不血刃的突出了敌人的重兵合围。中原突围时,之所以让皮定均率‘皮旅’佯装主力吸引敌人,掩护大部队突围,不是没有道理的,皮定均在突围方面的功力,少人能比。

王山突围后,皮定均说:‘要突围,其实不难,一要选好时机,二要选好路线三要巧妙,不要让敌人发现,有了这三条,什么包围都能突破‘。其实,说起来容易,但在实际战斗中哪有那么简单,生死存亡之际,一招不慎,就会导致全军覆没。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6

「原创首发」机动野战中,绝少发生真正被全歼的战例。

孟良崮战役结束,华野统计毙、俘74师官兵19000人,与编制不符。于是重新打扫战场,发现弹尽粮绝坐在山坳里的一个旅7000人,如果当时粗心,这个旅就会逃出生天。

此战师长张灵甫、副师长蔡仁杰、参谋长王重之、旅长卢醒等一众高官被击毙,其余被俘,但三旅六团中有四个团长、部分官兵跑了出去。

国共双方在几十、几百平方公里范围的大会战环境下,中小型部队要跑掉并非难事,屡屡发生,野战所定义的全歼是指主力被消灭,无法顾及小股、个体的逃亡。

图为济南战役时北上徐州的国军主力。

我们来看看解放战争中的几个真实战例,就知道真正意义上的全歼几乎不存在: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黄百韬第7兵团共10万余人从新安镇撤往碾庄,碾庄有既设国防工事,方圆10余里,与徐州直线距离为100里,华野在徐州与碾庄之间建立了阻援阵地。

上图表明,自徐州郊区至大许家已经成为巨大战场,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大许家至碾庄为10里)双方犬牙交错,约有70余万部队在此作战。

碾庄作战是典型的村落争夺战,双方重兵都围绕在一个个村落内外,村与村之间的区域存在很多无人关注的盲点。危急时刻,黄百韬与杨宴庭等率卫队从村落间盲点区域往外跑。

后来负伤的黄百韬不愿再走,拔枪自尽。杨宴庭与卫士埋了黄百韬后逃了出来,遇到徐州救援部队而脱险。

战后华野战报统计,共毙、伤、俘第7兵团官兵近10万人,比编制少了数千人。这些人多为乘夜色和混乱中脱离战场的。

双堆集战役最后阶段,司令官黄维决定突围,与副司令胡链分乘两辆坦克南逃。黄维因坦克熄火而被俘;胡链一路狂奔,坦克油尽后继续步行,遇到了包围圈外的兵团独立骑兵旅而获救。

随即胡琏收拢残兵,陆陆续续聚起几千跑出来的官兵,并以此为基础成立编练司令部,作为重建12兵团的班底,在后来金门战役中,该部还是具有战斗力的。

更绝的是陈官庄战役中,国军13兵团司令官李弥反向而逃,从华野包围圈北面逃往青岛。一路上几乎没有受到盘查,谁也想不到他会选择经解放区逃跑。

解放军押解国军俘虏,双方军服几乎没有明显区别。

为何在大型合围战中,不能做到全歼对方?

普通人对合围战的理解:攻方将守方团团围住、水泄不通,这种战术只能发生在小型战斗里。对于战役规模的合围战,是切断对方主要退路、补给及援军联系。

苏德战场的基辅合围战,中央集团军群先遣战斗群与南方集团军群在苏军后方会师,即宣告基辅合围圈形成。双方的突围与反突围作战,仅发生在几个关键点,其余为分割歼灭战。

当苏军不能有效突破德军防御,打通补给与救援道路,就注定了被围歼结局。同时在数千平方公里的战场上,有不少苏军在包围圈薄弱环节突了出去。

作为师、军、集团军规模的部队,不可能扎堆挤在一起,需要将部队分散出去,执行各种作战任务和交替掩护;守卫侧翼;交通线、补给站的留守。

如中野合围黄维兵团作战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围死。只是挡住了黄维兵团东北方向宿县的进攻路线、向西撤回蒙城的路线、向东南李延年、刘汝明方向靠拢的路线。

黄维兵团齐装满员有38个团,合围圈里不过22个团,兵团独立骑兵旅等部队都在包围圈外作战,只是与大局无碍而已。所以说大型战争中做不到真正意义的全歼。

解放战争的大型野战中,交战双方都有广泛的穿越对方阵地、脱离战场的案例,个中原因如下:

一是战场面积过大,双方部队呈环形接触或纵列行进,没有分布在四处,会出现大量盲点与空隙。一方容易从田野、树林、溪涧和战斗缝隙逃脱。

二是双方衣服、武器、语言相同,尤其军服只相差有无帽徽和领章,很难识别,夜晚尤甚。逃离战场遇到关卡、对方后续部队时,比较容易蒙混过关。

三是大型作战时对战斗目的非常清晰,如攻占阵地、围歼主力等,对于小股部队逃脱并不会很在意。有时候适当放松缺口,使敌方放弃抵抗意志,以免困兽尤斗。

国军处于进攻和坚守时,是有相当战斗力的。很多部队是崩溃在撤退之时:大家争先恐后逃命,几乎完全失去战斗力。如黄百韬西渡运河,第7兵团损失了近一半兵力。

第四,机动野战中,战场变化很快,没有时间从容打扫战场,就要转进或者投入下一场战斗。在执行作战任务的部队,看见小股逃散敌军,常常会视而不见。

第五,由于大多数士兵都是农民,当兵只是为了吃粮或者是被抓丁,一旦战事激烈,很多人就会借机逃跑(开小差),离家乡越近逃跑概率越高。这种借夜色、地形逃跑,难以抓捕。

即使古今中外的围城战,也做不到围死,要跑出去不难。

小说中的古代围城战,经常描述派一员猛将夜晚突出敌营,跑去搬救兵的故事,其实这大可不必,派个普通信使就能实现,因为有两个因素:

一是攻方即使数倍、十倍于守方,夜晚也不敢在城下扎营,至少要十里开外。万一守军反攻、夜袭,攻方因没有预警时间,会导致大溃。

二是攻方不可能将兵力分散,将城市完全包围,这样攻方就完全失去战斗和机动能力。如同三国时夷陵之战,“连营七十里,安能拒敌焉”。

攻方只能结成几个大营作为出发阵地,至于大营间的空旷地带,只能派出斥候、巡路部队游动。守方信使凭借对地形、道路的熟悉,很容易跑出去。

战场后方,交战双方都会设置收容所,用以收集打散的官兵。

大型作战中,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如果通讯不畅、交通切断,小型部队经常得不到最新的作战指令,以及迷失道路。这种时候容易失散,只能依靠自己判断方向,与主力汇合。

所以交战双方都会在卡点、路口设置收容所,帮助失散、撤离的部队联络主力,指出行进方向和最新集结点。

淮海战役后,由于国军已无力坚守江淮,徐州序列各兵团在长江以南设置收容所,收拢、集结败退官兵,并以这些败退官兵为基础重建部队。

烟酒阁大学士文章,感谢点赞与关注。

7

当然有可能,甚至有个别部队几乎成建制地钻出敌人重兵包围圈,譬如中原突围之役。当年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军区主力突围生存概率,中原军区采取了弃卒保车这一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即以皮旅一支六千人部队的代价以掩护两路主力四万余人突围。但谁也没想到,甘当过河卒的皮旅在完成掩护任务后竟然能在深陷数倍于己的敌人合围圈中率先成功突围,钻出来的部队有五千余人而且也是建制保存最完整的部队。

一九四五年底,委员长为了将楔入中原腹地而且已经对武汉重镇已构成严重威胁的中原解放区拿掉,几乎动用了所以鄂豫皖周边的部队,由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统一指挥三十万大军,采取第五次围剿作战的策略,即采用碉堡战术稳步推进企图将中原军区主力剿于桐柏山区。而中原主力为了防止落入敌重兵包围圈边打边向苏皖解放区转移,于四六年初达到豫南及鄂北交界处的宣化店,暂时跳出了包围圈。

由于一月停战协定的存在,中原主力部队停止了军事转移行动,原地待命免得落下把柄,而这一决定为日后的惨烈的中原突围埋下了伏笔。委员长至协议于不顾,下令刘峙逐步压缩中原主力活动空间,于三月份把中原部队死死被包围在以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过百公里的狭长地带,军区的补给线也被掐断了。而我们也知道,三月份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军区部队包括伤员在内六万余人为困在人口不足四十万人解放区内,揭不开锅那是迟早的事。

因此,为了避免双方进一步军事冲突也为了中原部队六万大军的安全,延安以粮食补给困难为由提出了要将中原部队全部撤走的建议,但被否决了而且还断了补给。后来在与军调小组及美方的斡旋下,委员长才松了口同意开放了后勤补给通道,而中原部队转移人员则仅限于家属及伤病人员。委员长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构建的五六千个碉堡拉了一个大网,是不可能让煮熟的鸭子再飞了而且势在必得,总攻时间定于七月一日,并计划在四十八小时内推平宣化店。

而中原军区部队利用委员长开的通道经过复员和转移干部及伤病人员后,剩下的五万余人彻底的落入了敌三十万大军的合围。虽然这五万余人在延安的周旋下获得了粮食补给,以此期间也截获了委员长欲对中原动手的大致时间,但为了严格遵守协定也为了拖住敌数十万大军以配合华北及东北行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一步步收紧脖子上的绳索。直到六月二十一日,中原主力认为形势所迫突围已刻不容缓,合法转移已经不可能不得不电报请示延安立即组织突围,否则皖南的结局也许将会重演。

两天过后就也是六月二十三日,延安才批准了中原军区主力突围事宜,但是五万大军要想从刘峙的三十万大军包围圈中突围并非易事。而如果按以往最擅长的集中兵力行动,这样目标又过于太大,硬闯突围无异于以卵击石,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得主力突围时以获取更大的生存概率,才是突围中的重中之重。当时委员长判断出中原主力从宣化店以东突围可能性最大,早已在此布下重兵而且还故意留下一个缺口诱中原主力上钩了,延用了五次围剿中的网开一面妄想着重唱演一次湘江之歌,但这次委员长的美梦落空了。

六月二十六日,中原军区为了使得行动更为隐蔽采取了声东击西之计实行了突围行动,即以皮旅向刘峙重兵布防的宣化店以东佯攻,以掩护和减轻军区主力两路大兵向西突围,待两大主力越过平汉路后皮旅再自行选择决定突围方向(典型的弃卒保车)。

经过皮旅这么一“闹”委员长的爱将刘峙还真上当了,误以为中原主力会按照委员长预料既定方向突围,因此将大量的兵力调往了东线欲阻止其逃窜,等到中原主力于六月二十九日突然出现平汉线附近时才弄清楚了其真实意图。而牵制住刘峙大量兵力并且最后深陷重围的皮旅,在没有队友的掩护下凭借着完美的走位和顽强的战斗力,在三支突围部队中竟然率先钻出了包围圈,原本甘担六千人的过河卒走出了五千人,堪称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

8

直接先上答案:个别人当然有可能突围,就连衡阳保卫战中的方先觉军长也有突围机会,只是被他自己放弃了,没接到突围命令的他只能选择不走。

从战史上看,无论是野战围歼战还是城池围歼战中,敌方基本都会有少数人突围而出,很少能真正做到一网打尽。

胡琏

城池围歼战的攻城一方为减少伤亡,往往会故意放一道口子,以供部分守军突围,这就是兵法上所说的“围三阙一”:如果把城池四面围合,既需要大量的兵力,又会让守军认为毫无突围希望而拼命死战,如此会形成己方巨大伤亡局面。

而野战围歼战就很少使用“围三阙一”的战术。相对来说,由于双方在旷野交战,被包围攻击的一方相对城池守军会更容易突围出来,毕竟逃生之路四通八达嘛。

接下来我们就一些典型的实际战例,来阐述一下少数人冲出包围圈的事情。

城池围攻战:方先觉之与衡阳,王耀武之与济南

1944年7月19日,围攻衡阳的日军第二次总攻终于被迫停了下来。

前线指挥官、116师团长岩永汪在得到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同意后,撤回了城西南、城西北的火炮,引诱方先觉部突围。

衡阳保卫战地图

这是他的故伎重演,之前攻击常德不下时,他就让部队在常德南门开了一道口子,放余程万师长等数十人突围了出去,从而占领了常德。

方先觉由于没接到蒋介石的突围命令,他最终没选择在日军预留的口子上突围。事实上,如果当时他坚决果断一些,还是能把部分部队安全带出衡阳的。

能证明这一点的,至少有两个事实:

一,7月20日夜,第十军特务营营长带着150名士兵从西南方向杀出了衡阳城,以与前来增援的友军汇合。由于没能接到友军,他们又成功杀进了衡阳,且伤亡不算太大;

二,衡阳城破前,依然有包括第十军搜索营第一连连长在内的少量守军冲出了包围圈,在衡阳附近上山打起了游击。

王耀武司令部

再说济南战役中的王耀武,他实际上已经成功从济南突围了,也顺利逃到了一两百公里之外的寿光。要不是方便时用雪白的手纸而被怀疑,他就能脱险跑到青岛了。

野外围攻战:胡琏及两个师长与双堆集,李弥、熊笑三等与陈官庄

被围困在双堆集的黄维12兵团高级将领中,兵团司令黄维、兵团副司令吴绍周(兼85军军长),以及其他两位军长杨伯涛、覃道善都当了俘虏,副司令胡琏倒是侥幸逃回了南京,另一个军长熊绶春被击毙。

除了胡琏之外,12兵团还有两个师长尹俊、王靖云也逃脱了。

李弥等人

被围困在双堆集的杜聿明集团中,率先覆灭的第16兵团也有孙元良及400余人成功突围了,13兵团司令官也辗转逃到了青岛,第2兵团基本部队第五军军长熊笑三也趁乱逃离了战场,先后去了香港、台湾。

以上说的都是高级将领,至于普通士兵,逃走的理论上只能更多,毕竟他们的目标比较小,容易走脱一些。

总体说来,战场上的包围圈再密不透风,依然会有部分漏网之鱼

9

淮海战役的时候,国民党军第13兵团司令官李弥奉命驰援黄百韬,但在我军的阻击下未能成功。黄百韬被歼灭后,李弥与杜聿明、邱清泉等人退守徐州,后被我军包围在永城一带。

1949年初,我军发起总攻,国民党军很快全线溃退,杜聿明被俘,邱清泉被击毙。但出人预料的是,这兵团司令官李弥竟然成功逃脱,钻出了我军的包围圈。

李弥能够逃脱多少有些运气成分。国民党军溃退后,李弥便和一些残兵退到了我军力量较为薄弱的砀山境内潜藏下来。等战役结束后,李弥在一个当地士兵的引导下,化妆成农民到了徐州。可当时徐州也已经解放。李弥不敢多停留,于是在敌特的帮助下,又从徐州辗转到了济南和青岛,后坐船南下,成功逃脱。


想想杜聿明、邱清泉、黄维、黄百韬这些人,李弥的运气也真实没得说。后来李弥去云南任职,云南解放后带着残部到了缅甸北部扎根下来,缅甸政府根本拿李弥没有办法,向联合国告状,台湾当局这才把李弥召回。

不过与这些将领相比,普通士兵钻出包围圈的可能性就很高了。

10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在历史上,陷入多层重围,还能奇迹般的突围和钻出包围圈的例子有很多,有的将领在突围过程中甚至差点拿下包围军团的主将。发生在二战时期的基辅会战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苏军损失二十万精锐,被俘虏六十万人。当时苏军将领库兹涅佐夫也在包围圈内,当时他带领部队突围,连续攻克了德国三四道防线。等德军士兵把消息告知德军主将古德里安时,库兹涅佐夫的突围部队已经冲到了距离古德里安指挥部500米的位置。古德里安得知后十分震惊,但当时苏军并不知道古德里安在这附近。德军派更多兵力围堵,库兹涅佐夫还是冲了出去。

太平天国时期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当时曾国藩的湘军围困南京,太平军突围。曾国藩当时把指挥部安排在山谷里,用意就是隐蔽不被敌人发现,出其不意。结果没想到李秀成的太平军突围部队正朝这个区域快速突破,恰巧清军发现得早,否则曾国藩必被太平军所擒。

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曾在铁桶阵中找到了突围机会,总的来说,战场范围越大,参与的兵团越多,往往漏洞也越多。只要突围的部队运气足够好,在迂回穿插之中,就神奇般的冲出了重火力密布的多道防线。

还有一种情况,包围军团已经严密布置了各种防线和口袋,几乎可以说是“一只鸟都飞不出去”,然而还是让敌人给跑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炮兵和步兵协同不够默契,炮兵完成了火力压制,需要步兵踩着步点上去缩小包围圈了。结果冲上去迟了,步兵上去的太慢,反而给了对手反击突围的空间。上去太早,又容易误伤自己人。

尤其是在多个兵种,多个师级单位互相配合的情况下,一旦哪个位置反应迟钝,或者对形势判断不清晰,就可能被对手突围。相反,针对小区域的小规模人数作战,有时候反而还能包围得比较紧,所以说战场形势千变万化,突围的机会其实还是很多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