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杯酒释兵权并不是像我们所认识的那样,随随便便几场酒会,赵匡胤就收尽天下藩镇之兵了,尤其是在造反都是家常便饭的五代后期,赵匡胤虽然有意建立一个不同以往的长寿帝国,但突然要对已经桀骜不驯惯了的武将们发难,赵匡胤所遇到的困难还是很大的。

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动乱的一个时代,中原地区先后有五个朝代交替,而南方则有十余个势力较弱的政权争霸,此外还有一些没建立政权的节度使们,比春秋战国还热闹。

宋朝初建,国内百业待兴,国外群雄割据,而当时完全继承了后周政权的宋朝,同样也面临着武将强悍的局面,总的来说有三股势力:

第一:以赵匡胤为首的义社十兄弟,年轻时一起投靠了后汉枢密院郭威的帐下,历经郭威、柴荣两个政权,帮助赵匡胤代周建宋,为宋朝开国功臣;

第二:柴荣时期和赵匡胤平起平坐的武将,位高权重,这一部分人以慕容延钊、王彦超、武行德为首;

第三:这部分人的地位更高,也更难驯服,他们是后晋乃至于后唐时期就身居高位的武将,其地位可以和柴荣对等,甚至于超越柴荣,比如后周的昭义节度使李筠、后周太祖郭威外甥李重进、女婿张永德等;

赵匡胤在建国后,就开始着手解决以上三股势力,而其中较为容易的,无疑是为赵匡胤马首是瞻的义社十兄弟

在五代时期,造反可以说是家常便饭,赵匡胤本人也是通过造反起家的,当年他逼后周恭帝柴宗训让位时,那种凄凉悲情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身为至高无上的皇帝,到最后连自己的小命都不由自主,这一切无非都是自唐朝以来的武将权力过大、拥兵过重的陋习所导致的。为了防止同样的悲剧再次出现在自己家人身上,赵匡胤必须迅速且最大程度地解除武将的兵权,“杯酒释兵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1. 唐中后期以来,节度使权力十分强大,继之而来五代十国乱世,无一不是由节度使所建立的,所谓“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足以证明当时那“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社会环境;
  2. 虽然五代皇帝牢牢把握着中央军队大权,但他们的后继者却都是没经过战火洗礼的深宫天子,所以其兵权就逐渐下移到别的武将身上,后唐时期的六军诸卫使、后晋时期的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后周时期的殿前都点检,都是掌握了中央军的最高军事机构,石敬瑭、刘知远、郭威都是由这些职位建立政权的;
  3. 同样的,赵匡胤也是从后周的殿前都点检而得以掌握后周兵权,兵不血刃地继承柴宗训的禅让,所以赵匡胤一上位,最必须解决的就是“殿前都点检”这个职位。

当时担任殿前都点检的是慕容延钊,出身将门,从后汉时期就跟着郭威南征北战,后周建立后,慕容延钊先被封为铁骑都虞候,柴荣登基后授予殿前都指挥使都校,后任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将自己当任的殿前都点检一职授予慕容延钊,屯兵真定防御契丹和北汉。他成为了赵匡胤最先释兵权的人。

建隆二年春天(宋朝建立第二年),慕容延钊由真定回开封述职,在正经的朝事过后,赵匡胤特意留下他一起到城郊狩猎喝酒,言语间开始给慕容延钊下套,让他对自己表忠心,顺势就驴下坡,把慕容延钊的殿前都点检一职收归国有,改任山南东道节度使,直接取消了殿前都点检一职,由皇帝亲自掌握禁军大权。


赵匡胤解除慕容延钊兵权之所以如此容易:

  1. 慕容延钊和赵匡胤关系很好,“与太祖友善”,这对在柴荣时期最耀眼的双子星,在战场上借下了十分深厚的感情。当年赵匡胤身为殿前都点检时,其副职则由慕容延钊当任,赵匡胤“常兄事延钊”,有点类似于三国孙策和周瑜,所以到赵匡胤代周建宋时,最有可能制止赵匡胤的慕容延钊反倒是按兵不动;
  2. 除了慕容延钊外,赵匡胤同时还解除了另一个人的兵权: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这个和慕容延钊一样和赵匡胤“情好亲密”的后周武将,是赵匡胤的坚定支持者。在建隆元年的李筠、李重进之乱中都有他和慕容延钊的身影,而他所当任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是除了殿前都点检外权力最大的武职,赵匡胤将这两个职位授予自己所信任的慕容延钊和韩令坤,除了信任之外,也为之后夺去他们兵权做铺垫;
  3. 虽然慕容延钊和韩令坤都掌握着禁军的力量,但毕竟远离朝廷,是赵匡胤为了防备北方和平定叛乱而特意安排在边境重镇的,所以实际上禁军的大部分军队都还掌握在赵匡胤本人手里,加上他们又是以述职原因入京的,随身所带的只有少量亲兵,在赵匡胤夺取他们禁军兵权,改任地方节度使时,他们除了答应之外也没有别的路了。

解决了这两人并不代表赵匡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赵匡胤毕竟只是一个人,他不可能完全把禁军掌握在自己手里,依旧只能下放,像韩令坤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一职,就被交给了义社十兄弟中,地位仅次于赵匡胤的石守信,和对付慕容延钊、韩令坤一样,在任命之后同样也让他去郓州镇守,远离京师,既避免其在中央造成影响,也有利于日后的夺权。

柿子要挑软的捏,在处理了亲信之后,赵匡胤开始向他的“兄弟”下手了

建隆二年七月,也就是废除了殿前都点检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赵匡胤特意召集了当年跟着他一起投军,一起偷鸡摸狗、浴血奋战的义社十兄弟入宫喝酒,也就是石守信、王审琦等,以及当任着殿前副都点检的高怀德、侍卫亲军都虞候张令铎等人,之后就发生了我们所熟知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赵匡胤萝卜加大棒,恩威并施,一面将他们全部赶出京师,一面和他们结成姻亲,赐田赐地,石守信为天平军节度使,其子石保吉娶赵匡胤次女延庆公主为妻,王审琦为忠正军节度使、其子王承衍娶赵匡胤长女昭庆公主为妻,高怀德为归德军节度使,娶赵匡胤之妹燕国长公主为妻,张令铎为镇宁军节度使,其女嫁于秦王赵廷美。如此一来,所有禁军力量就全部归入赵匡胤手里了,方便他日后再次进行禁军分权:

  1. 首先将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分开,分为马军和步军,再以殿前都指挥使司取代殿前都点检一职,将禁军力量三权分立,简称为“三衙”,以弱化原来的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权力;
  2. 之后再分,以三衙、枢密院、率臣分掌禁军兵权,“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将调兵权(枢密院)、统兵权(三衙)、握兵权(率臣)三分,互不统属,皆对皇帝一人负责;
  3. 事实上,石守信当时的情况和慕容延钊差不多,他们虽然身兼禁军重职,可老早就被赵匡胤安排在了边镇驻守,在朝廷中始终无法结成一股足以反抗赵匡胤夺权的力量,特别是赵匡胤任人唯亲,石守信、王审琦等人所拥有的政治、军事资本比高怀德等人要强大得多,只有拿下了自己的“义社十兄弟”,其余人自然也只能乖乖地服从了。当“杯酒释兵权”的时候,最先跪下磕头的就是石守信。

作为从死人堆里崛起的赵匡胤,凭着他的个人威信,其实很容易就可以从那些亲信、兄弟们手里夺回兵权,这事之前的柴荣也做过,他就将后汉朝独掌兵权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权力一分为二,设立殿前都点检分而化之。只不过赵匡胤比之前的短命王朝多走了一步,再继续将禁军权力细分,以枢密院、三衙、率臣六权分立,把兵权打了个稀碎。

而在解决了内忧之后,摆在赵匡胤面前的就是最麻烦的外患了,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帝国三大势力”中的第三部分

鉴于唐朝节度使的教训,赵匡胤最害怕的其实是当时驻守各地的藩将,这些武将很多都是跟着郭威、柴荣起家的,比如凤翔军节度使王彦超、安远军节度使武行德、护国军节度使郭从义、定国军节度使白重赞、邠州军节度使杨廷璋等,忠武军节度使宋偓等等。尤其最让赵匡胤担忧的是,在建隆元年,赵匡胤刚刚登基不久,就爆发了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泽潞节度使李筠反宋复周的叛乱事件:

  1. 李重进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外甥,和郭威的女婿张永德一起执掌禁军,本来他以外甥身份,是最有资格继承郭威帝位的人,可最后柴荣以养子身份登基,这已经让李重进不满了,到赵匡胤代周自立后,更是点燃了李重进早已躁动不安的心;
  2. 李筠自后唐时期就战功赫赫,到后周建立,李筠被任命为昭义军节度使,手握五州之地,成为后周抵御北汉的屏障,在赵匡胤登基之后,李筠逐渐有了不臣之心,特别是赵匡胤有意召他入京之后,李筠开始暗地里勾结北汉,起兵反宋;
  3. 面对二李的发难,赵匡胤带着亲信慕容延钊和义社十兄弟亲征,靠着柴荣留下来的家底,宋军很快就击败了二李,六月李筠自焚而死,九月李重进全家自焚。二李之乱证明了后周顽固派势力犹在,虽然很多后周朝节度使都没有明显的复国行动,但赵匡胤也不得不防,除了石守信、王审琦之外,其余的义社兄弟在回京后全部被赵匡胤安排任命为节度使,穿插在后周节度使左右,以便监视他们。

到了开宝二年(969年),赵匡胤已经完成了禁军改革,手里握有可靠的兵权之后,赵匡胤就开始向藩镇节度使们下手了。在当年十月,赵匡胤召集王彦超等人入朝,在后苑设宴款待,故技重施,照着慕容延钊、石守信的先例,再次要求节度使们留下兵权,回家养老或者接受闲职等。

这一次,赵匡胤可不像前面那样顺利了,如果是慕容延钊、韩令坤、石守信等人都是赵匡胤的亲信,那王彦超、武行德等人可和赵匡胤半点关系没有,甚至于他们的地位还比赵匡胤高好几个级别,在地方逍遥自在惯了,怎么可能轻易地交出兵权。除了善于察言观色的王彦超之外,武行德等人没一个想要交权,顾左右而言他,一直把话题往别处引。

  1. 不过可惜的是,武行德他们不是在自家地盘,而是在赵匡胤重兵分布的开封城里,正所谓我的地盘我做主,当武行德等人进入开封城时,他们的命运都由不得自己做主了。一百多年后,岳飞也不愿入京接受枢密副使一职,这就是原因了;
  2. 这些人都经历过二李之乱,眼见有志复国的后周武将下场有多惨,他们大多都是从五代中期就已经上过战场的老将,基本都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当年的雄心壮志也早已被磨灭光了,而且就算他们能安全撤退,那接着来的义社节度使和禁军,又要如何应付呢?
  3. 何况赵匡胤这人看着和和气气的,可狠起来连义社兄弟都不留情,三衙之一的殿帅韩重赟,就因为一个未经查实的“私藏亲兵”罪差点被杀,最后还被解除了殿前都指挥使司职位,赶出了京城。看着面前这个一脸和善的赵匡胤,他背后极有可能还暗藏着刀斧手,就等着一声令下了;
  4. 所以最后在赵匡胤多次强烈的要求下,后周节度使们也只好把兵权全部交出来,不同于前面的安排,赵匡胤将他们全部安排在京城,授予尊贵的虚职,还顺便和他们做了亲戚,像宋偓的女儿,就嫁给了赵匡胤为皇后,也就是宋太祖的孝章皇后。

就这样,赵匡胤将节度使和禁军将领来了一场交换,将后周节度使全部收入朝廷,将可信任的将领外放到藩镇,完成了大宋帝国的军事变动,扭转五代以来的“武将犯上”的局面,也使得宋朝成为一个再度新兴的王朝,彻底和五代时期做了个决裂。

总结:“杯酒释兵权”表面一团和气,内里暗流涌动,稍一不慎就是一场血腥屠杀

也多亏了赵匡胤年轻,脑子还不算昏聩,政治、军事手段尚在,所以在他夺兵权的时候才不至于发生刘邦、朱元璋时期那样的以血夺权的情况,也给后世留下一段“杯酒释兵权、君臣情义深”的佳话,赵匡胤也由此成为了世代儒家帝王的表率。

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无之,非汉、唐可比,固知赵氏之祀安于泰山。

可是赵匡胤也是矫枉过正了,由于担忧武将乱政,除了中央之外,其军事改革还涉及到了地方,赵匡胤将地方行政权和驻守军队的指挥权全部交给朝廷派去的文官负责,以文制武,成为了日后文官不懂军事、武将不能管事的巨大缺陷。

赵匡胤只加强中央禁军力量,而过度分化地方军队,虽然结束了五代乱像,可也导致了兵不知将、将不识兵的后果,地方战斗力被严重削弱,终宋一朝,辽、金、西夏的外患最为严重,最后造成的就是“兵无制、用无节,国家无法度,一切苟且而已”的局面,其国土面积也是历代大一统王朝最小的,全盛时期的疆域连唐朝一半都没有,宋朝被后世人称为“弱宋”,其原因最主要的也在于赵匡胤身上。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最佳贡献者
2

宋太祖赵匡胤成功的解除将领兵权,源于他自身实力的强大。

宋太祖赵匡胤出身行伍,自身具备谋略,武艺超群,得到手下军官的拥护,他在军队中有威信。

宋太祖赵匡胤登上皇位,具有人事任免权,他代表朝廷,他做事名正言顺。如果,将领不放弃兵权,就等于将领们同整个朝廷对抗,对抗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处理他们师出有名,将领们在道义上处于劣势,失去的可能会更多。

宋太祖赵匡胤基于自身实力的强大,要求将领们放弃兵权,将领们经过权衡利弊,不得已放弃兵权。

3

公元961年的一天晚上,宋太祖召集最亲密的将领,一块喝酒。这是他刚当皇帝第一年,酒喝到一半时,太祖说道,众位爱卿,朕忧,不能安眠。

众位将领慌问道,主,何忧。

太祖曰:言官报,卿反。

众位将领道:现天下已定,非分之念绝

太祖曰:然,朕陈桥众位爱卿黄袍加身,而登大统。今,汝等被儿郎拥戴,岂不反也

众位将领魂飞天外慌忙跪地,求太祖放一条生路。

太祖大笑道:今莫若自择善地,各守外藩,勿议除替。赋租之入,足以自奉,优游卒岁,不亦乐乎?太祖的意思,人生短暂,我们努力打仗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荣华富贵吗。自己享受,也可以为儿女带来幸福。你们应该主动辞职武官,我给你们赏赐,造豪宅养美女,好好享受下半生呢。朕给你们约定我们世代通婚,有福共享受,其乐融融不好吗。

这是杯酒释兵权的由来。

宋太祖为什么杯酒释兵权会成功呢。

因为他了解人性的两大弱点。

一,贪图享受。只要是人就天生存在这种弱点,没有一个喜欢受罪的,除非他是圣人,可是圣人也喜欢富贵。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只有富贵来的是正路,我们为什么不享受呢。宋太祖已经许诺众位将领可以赏赐很多富贵,并世代与皇家通婚。大家何乐不为呢。

二,贪生怕死。这也是人的本性。没有一个人不会怕死。况且,宋太祖处理这些将官来说易如反掌。谁又何必往死路奔呢。建隆十一月,淮南节度李重进在扬州叛乱,太祖灭,李重进全家自焚死。这就是下场。

将领为什么会交出兵权呢?两种原因。

  • 将领手里没有兵。我们来看宋朝的部队分两种,一种是禁军,国防军。另外一种是厢军,地方军。优势兵力集中在禁军,地方武装都是老弱者。我们读《水浒》里,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厉害,宋江为什么能在梁山建立根据地,就是地方武装力量弱只能维持治安,需要朝庭出动禁军才能剿灭。禁军的兵权在谁手里,在皇帝手里,没有皇帝同意,谁也不敢动兵
  • 将领没有权。只能执行命令。遇到战争,统帅禁军的不会是将领,一定是文官或者宦官。我们小时候听《杨家将》,里面指挥者是杨家军的是潘仁美,就是文官。负责阵前打仗的是职业军人,由国家出钱养着。谁统帅自己一无所知。打完仗后,统帅者要快速的交出兵权。将领与士兵之间完全隔断。兵不动,将乱调动。

基于以上两点,宋太祖所以能轻松杯酒的释兵权,众位将领也都心甘情愿的地去享受富贵。宋太祖在建国之初制定这些政策就为了预防陈桥兵变,怕黄袍加身另一位将领,国家会再产生一个皇帝,因为自己走过的路,知道漏洞所在,必须给堵上,就不能让别人再走了。在这一点上,他是成功的,的确在宋朝没有任何一个将军不听命于朝庭,文官士人位置要高于武官。

就连鼎鼎大名的岳家军岳飞将军都无奈的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但是也给宋朝带来了一个文弱政府。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他毕竟是人性化的管理,用人性手段解决自己后顾之忧。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为什么宋太祖能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就是用人治国都是以善为主。比后世的明朝的老朱炮轰庆功楼强多少倍。

4

一杯烈酒释兵权,自此朝内皆太平

“杯酒释兵权”,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君臣相得、“和平交接”的典范,宋朝也成为封建王朝史上不多的没有诛杀开国功臣的一朝,历来为人们所称颂。

在宋太祖登基打天下的过程中,以石守信为代表的禁军将领,随同赵匡胤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也在军中树立了自己的威望。而当天下太平之后,这些领兵的大将,却成为了进行的“心腹大患”。

无论是哪个朝代,都会做出和赵匡胤同样的选择,但是为什么只有他能够留下“美名”呢?“杯酒释兵权”真是我们看到的那样?

一、宋太祖不是小白

“杯酒释兵权”的实施过程,顺利地让人不敢相信。从历史的记载来看,赵匡胤一提起这事,石守信等禁军将领立刻“领会精神”,心甘情愿的交出了兵权。

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守信等顿首曰:“今天命已定,谁复敢有异心,陛下何为出此言耶?”帝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守信等谢曰:“臣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之。”《宋史?石守信传》

然而,我们在读到这段历史上会心生疑窦:任何一个将领,都把兵权视为自己的“私物”,现在被人赤裸裸的剥夺了,难道他们就没有任何想法?问题在于赵匡胤。

  1. 赵匡胤不是那种承平之君,他是从基层一步一步打出来的,手腕、心机、能力、头脑都是一时之选,如果平庸无奇,早就在残酷的乱世中被淘汰了,如果说,赵匡胤做出如此重大的决策时,没有任何防范措施,那也太小看他了!至于做了什么措施,用脑子一想就清楚了。

  2. 石守信等禁军将领,都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可是再厉害的将军,进了皇宫也是没有资格携带武器的,单枪匹马的来到皇宫,你能翻起什么大浪?赵匡胤嘴上说得漂亮,顾念着当年的情谊,可如果禁军们拒绝交出兵权,赵匡胤会手软?谁敢说周围没有赵匡胤的刀斧手?禁军将领们不是傻子。

  3. 赵匡胤有着崇高的威望。当初赵匡胤的部下为什么会拥立他当皇帝?而不是别人?就是因为宋太祖在禁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所以石守信等才服膺他。赵匡胤的仁厚,是经历了历史的考验的,就连柴氏都能够留下血脉,何况是这些大将呢?

这些将领们起兵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荣华富贵、荫及子孙?这些东西,赵匡胤都给了他们,他们还有什么不知足的?难不成真要把兵权握在手里,大家撕破脸?就算撕破脸,能出得了皇宫?就算出了皇宫,能指挥得动士兵吗?就算能指挥得动,打得赢赵匡胤吗?

赵匡胤的军事才能,是被严重低估的。从个人武艺来讲,他是封建王朝帝王中,唯一被称为武术家的。从军事才华来讲,他的战略观、大局观、战场应变能力,都堪称一时之选,能够结束五代十国乱世的帝王,岂是弱者!

二、宋太祖不是傻子

无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朝代最为英明神武的往往是开国皇帝,他们经历过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经历过刀兵血火的残酷战争,他们对形势的认识和对人心的把握,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宋太祖也不例外。

我们都知道,宋太祖原本上柴氏皇朝的禁军将领,在部下的拥立下黄袍加身,他既然能这么做,谁敢保证别的臣子不会有样学样、也给他来这一手?所以就算赵普不说,赵匡胤也会考虑这个事。

  1. 五代十国之乱,始于唐末的藩镇割据。在唐与宋之间的数百年,华夏陷入了连绵战火,军阀之间连年征伐、老百姓民不聊生,对社会、经济和人口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直到宋朝才慢慢恢复元气。

  2. 唐玄宗时,安禄山、史思明先后发动叛乱,将大唐王朝的锦绣河山变得烽烟四起,大唐因此而灭亡。安、史二人为什么能够起兵叛乱?不正是因为唐朝的节度使有着巨大的权力吗?前车之鉴、后车之辙,赵官家不可能犯同样的错误。

  3. 赵匡胤生于五代末世,对于乱世之惨相亲眼目睹、感同身受,军阀之间混乱不休、天下动荡。对于任何一个皇帝来说,都希望自己的王朝基业能够千秋万代的传下去,那么,他就必须为子孙后世消除这种隐患。

只能说,赵匡胤的方式比较温柔而已,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区别。相对来讲,朱元璋的手法就酷烈多了。朱元璋能够取得天下,淮西集团出力甚多,但是为了能够给儿孙扫除障碍,朱元璋痛下狠手,把开国功臣杀得干干净净,最终燕王朱棣起兵,朝中竟无能战之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那些开国的武将,在功勋赫赫的同时,却也是骄横无度、目无法度。当战事已停,如何安置这些武将就成为了让人头疼的事情,继续让他们带兵,只会生出事端,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赵匡胤此举并无不妥。

三、禁军将领们的利益博弈

960年正月初一,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

那么,当初石守信、赵普、王审琦为什么要拥立赵匡胤为帝呢?动机很明显: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对于他们来讲,在周一朝,他们很难再获取到更大的利益了,拥立赵匡胤,是一次冒险的政治投机而已。

  1. 陈桥兵变绝不是“突发”事件。我们回顾这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事件时就会发现,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兵变。赵普等谎称契丹来乱,赵匡胤奉旨御敌,获得了指挥部队的兵权,这才有了兵变的资本,拿到兵权的那一刻起,历史的进程已经无法改变了。

  2. 石守信等拥立赵匡胤,如果说这是一次自发的行动,谁也不会相信,他们一定收到了“某些暗示”,笃信赵匡胤一定会答应,事实上,尽管赵匡胤一再推辞,可最后还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了,而不是把石守信等捆起来押回朝廷。

  3. 赵匡胤等带兵回开封,王审琦等开城门迎接,如果不是早有打算,怎么会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以开封雄城的坚固,赵匡胤能否攻下来还是未知数,可是“一枪没放”就进了京城,只能说一切早已安排好了!

宋朝是个文强武弱的朝代,所以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等武将的存在感很低,但他们能够在乱世中身居高位,能够把身家性命作为赌注来搞政治投机,可见他们的政治头脑是相当出色的,所以在赵匡胤“提出自己的忧虑”之后,立刻能够心领神会,乖乖地交出兵权。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赵匡胤也是个宽容大度,而且极度自信的皇帝,仁厚只是他的表象,是底气的外露而已。他算准了这些将领们的反应。

实际上,对于解除这些将军兵权的问题,赵普曾经多次建议,赵匡胤才采纳的。其实以赵普的精细,肯定在此前已经给石守信打过“预防针”了,剖析利害、讲明利弊,石守信等又不是傻子,当然答应交出兵权了!

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谢曰:“陛下念及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明日,皆称病,乞解兵权,帝从之,皆以散官就第,赏赉甚厚。

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绝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样简单。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兵变,“杯酒释兵权”,同样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行动。这起为后人所称颂的“仁厚”,背后依然充满着算计、博弈,充满着惊心动魄、不为人知的细节和凶险。

但是,如果从更大的时间尺度来看,宋朝的皇帝,尽管有昏庸疏懒,却无残忍好杀之辈, 从这一点来讲,宋朝确实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5

引言

兵权当然香,但是跟命比起来,兵权就没那么香了。

宋太祖赵匡胤在推翻后周统治,基本控制局势后,担心跟自己打天下的将领们,哪天也会像自己一样被手下“黄袍加身”,然后起兵造反,所以上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让这些开国功臣们卸甲归家,回去享清福去了。虽然套路多多,但赵匡胤这次行为被后世视为安内的典范,不战而屈人之兵,既得了兵权,又有了宽厚待人的美名,真是得了便宜又卖乖啊!

那么这些将领们怎么就乖乖交出兵权了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心照不宣

首先,唐朝灭亡以来,几次朝代更替都源于武将兵变,赵匡胤自己也是这么登上帝位的,这些将领们心里也清楚得很,所以对赵匡胤想要收回兵权也表示可以理解。

其次,就在五十多年以前,也就是公元908年的后梁时期,李存勖(xu,四声)的父亲李克病逝,李存勖袭封晋王,对于那些仗着手里握有兵权,不服从他的两个兄弟以及手下们,李存勖直接采取强硬措施,先杀后抢兵权。有这样的例子在前,这些将领们当然不想重蹈覆辙,兵权再香,也没有命香呀!谁知道赵匡胤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李存勖

同样也是这个李存勖的例子,他抢了兵权后坐稳了位置,但是因为他的手段太过于强硬,手下已经对他敢怒不敢言,20年后,他也死于自己手下的兵变。巧的是,赵匡胤的这些将领中,有一个叫做王全斌,就是当年李存勖的亲兵,他是亲眼看着李存勖被乱箭射死的。有这样的例子在前,赵匡胤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李存勖

因此,摆在赵匡胤和众将领面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平交兵,这其实是一个共赢的局面。

福利好

我们现在对于工作的要求,经常说的就是“事少钱多离家近”,那么对于古人而言,最好再加一个——山高皇帝远。

赵匡胤并不是把将领们直接赶回家,而是给了他们很好的福利。让他们去地方做节度使,并且对这些将领就职的地区经济政策也放宽松,减免贸易赋税,这样他们基本都能捞到很多油水,富甲一方。赵匡胤还和他们做了儿女亲家,亲上加亲,作为外家关系,相互支持对方,你们帮我好好守着地方边城,我放特权帮你们家族维持富裕的生活,互利互惠

这么好的福利,再加上离皇帝又远,不用成天担心自己的性命,这又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赵匡胤不是吃素的

赵匡胤收回兵权,其实只是收了禁军的兵权,也就是把中央的兵权都掌握在了自己手里。赵匡胤是靠着一身本领和领导能力一步一步爬上来,最后做了禁军的老大殿前都点检,他在禁军中的威望可不小,这些将领和底下的禁卫军都是实打实、对他心服口服的手下,不然也不会给他黄袍加身而不是别人了。现在赵匡胤既是老大,又是皇帝,如果真的兵刃相见,底下的禁卫军真的会百分百听令于将领们吗?这可难说,即使没有兵权,就凭赵匡胤的个人魅力,禁卫军对他也是臣服的,所以将领们不服不行啊!

结语

从长远的角度看,和平交接兵权对赵匡胤和将领们都是最好的选择,同时也佩服将领们的眼光,能看清局势,舍得权利,使自己和子孙后代受到皇家庇护,衣食无忧。当然,更佩服赵匡胤能将这件事处理得这么好,兵不血刃,才是上上之策,毕竟根据以前的例子,兔死狗烹可是常态啊。

6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够成功,将领们为什么会交出兵权,难道兵权它不香吗?

大家好,我是大宋汴梁哥,很高兴为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杯酒释兵权,自此朝内皆太平

“杯酒释兵权”,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君臣相得、“和平交接”的典范,宋朝也成为封建王朝史上不多的没有诛杀开国功臣的一朝,历来为人们所称颂。

在宋太祖登基打天下的过程中,以石守信为代表的禁军将领,随同赵匡胤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也在军中树立了自己的威望。而当天下太平之后,这些领兵的大将,却成为了进行的“心腹大患”。

无论是哪个朝代,都会做出和赵匡胤同样的选择,但是为什么只有他能够留下“美名”呢?“杯酒释兵权”真是我们看到的那样?

一、宋太祖不是小白

“杯酒释兵权”的实施过程,顺利地让人不敢相信。从历史的记载来看,赵匡胤一提起这事,石守信等禁军将领立刻“领会精神”,心甘情愿的交出了兵权。

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守信等顿首曰:“今天命已定,谁复敢有异心,陛下何为出此言耶?”帝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守信等谢曰:“臣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之。”《宋史?石守信传》

然而,我们在读到这段历史上会心生疑窦:任何一个将领,都把兵权视为自己的“私物”,现在被人赤裸裸的剥夺了,难道他们就没有任何想法?问题在于赵匡胤。

  1. 赵匡胤不是那种承平之君,他是从基层一步一步打出来的,手腕、心机、能力、头脑都是一时之选,如果平庸无奇,早就在残酷的乱世中被淘汰了,如果说,赵匡胤做出如此重大的决策时,没有任何防范措施,那也太小看他了!至于做了什么措施,用脑子一想就清楚了。
  2. 石守信等禁军将领,都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可是再厉害的将军,进了皇宫也是没有资格携带武器的,单枪匹马的来到皇宫,你能翻起什么大浪?赵匡胤嘴上说得漂亮,顾念着当年的情谊,可如果禁军们拒绝交出兵权,赵匡胤会手软?谁敢说周围没有赵匡胤的刀斧手?禁军将领们不是傻子。
  3. 赵匡胤有着崇高的威望。当初赵匡胤的部下为什么会拥立他当皇帝?而不是别人?就是因为宋太祖在禁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所以石守信等才服膺他。赵匡胤的仁厚,是经历了历史的考验的,就连柴氏都能够留下血脉,何况是这些大将呢?

这些将领们起兵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荣华富贵、荫及子孙?这些东西,赵匡胤都给了他们,他们还有什么不知足的?难不成真要把兵权握在手里,大家撕破脸?就算撕破脸,能出得了皇宫?就算出了皇宫,能指挥得动士兵吗?就算能指挥得动,打得赢赵匡胤吗?

赵匡胤的军事才能,是被严重低估的。从个人武艺来讲,他是封建王朝帝王中,唯一被称为武术家的。从军事才华来讲,他的战略观、大局观、战场应变能力,都堪称一时之选,能够结束五代十国乱世的帝王,岂是弱者!

二、宋太祖不是傻子

无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朝代最为英明神武的往往是开国皇帝,他们经历过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经历过刀兵血火的残酷战争,他们对形势的认识和对人心的把握,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宋太祖也不例外。

我们都知道,宋太祖原本上柴氏皇朝的禁军将领,在部下的拥立下黄袍加身,他既然能这么做,谁敢保证别的臣子不会有样学样、也给他来这一手?所以就算赵普不说,赵匡胤也会考虑这个事。

  1. 五代十国之乱,始于唐末的藩镇割据。在唐与宋之间的数百年,华夏陷入了连绵战火,军阀之间连年征伐、老百姓民不聊生,对社会、经济和人口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直到宋朝才慢慢恢复元气。
  2. 唐玄宗时,安禄山、史思明先后发动叛乱,将大唐王朝的锦绣河山变得烽烟四起,大唐因此而灭亡。安、史二人为什么能够起兵叛乱?不正是因为唐朝的节度使有着巨大的权力吗?前车之鉴、后车之辙,赵官家不可能犯同样的错误。
  3. 赵匡胤生于五代末世,对于乱世之惨相亲眼目睹、感同身受,军阀之间混乱不休、天下动荡。对于任何一个皇帝来说,都希望自己的王朝基业能够千秋万代的传下去,那么,他就必须为子孙后世消除这种隐患。

只能说,赵匡胤的方式比较温柔而已,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区别。相对来讲,朱元璋的手法就酷烈多了。朱元璋能够取得天下,淮西集团出力甚多,但是为了能够给儿孙扫除障碍,朱元璋痛下狠手,把开国功臣杀得干干净净,最终燕王朱棣起兵,朝中竟无能战之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那些开国的武将,在功勋赫赫的同时,却也是骄横无度、目无法度。当战事已停,如何安置这些武将就成为了让人头疼的事情,继续让他们带兵,只会生出事端,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赵匡胤此举并无不妥。

三、禁军将领们的利益博弈

960年正月初一,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

那么,当初石守信、赵普、王审琦为什么要拥立赵匡胤为帝呢?动机很明显: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对于他们来讲,在周一朝,他们很难再获取到更大的利益了,拥立赵匡胤,是一次冒险的政治投机而已。

  1. 陈桥兵变绝不是“突发”事件。我们回顾这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事件时就会发现,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兵变。赵普等谎称契丹来乱,赵匡胤奉旨御敌,获得了指挥部队的兵权,这才有了兵变的资本,拿到兵权的那一刻起,历史的进程已经无法改变了。
  2. 石守信等拥立赵匡胤,如果说这是一次自发的行动,谁也不会相信,他们一定收到了“某些暗示”,笃信赵匡胤一定会答应,事实上,尽管赵匡胤一再推辞,可最后还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了,而不是把石守信等捆起来押回朝廷。
  3. 赵匡胤等带兵回开封,王审琦等开城门迎接,如果不是早有打算,怎么会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以开封雄城的坚固,赵匡胤能否攻下来还是未知数,可是“一枪没放”就进了京城,只能说一切早已安排好了!

宋朝是个文强武弱的朝代,所以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等武将的存在感很低,但他们能够在乱世中身居高位,能够把身家性命作为赌注来搞政治投机,可见他们的政治头脑是相当出色的,所以在赵匡胤“提出自己的忧虑”之后,立刻能够心领神会,乖乖地交出兵权。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赵匡胤也是个宽容大度,而且极度自信的皇帝,仁厚只是他的表象,是底气的外露而已。他算准了这些将领们的反应。

实际上,对于解除这些将军兵权的问题,赵普曾经多次建议,赵匡胤才采纳的。其实以赵普的精细,肯定在此前已经给石守信打过“预防针”了,剖析利害、讲明利弊,石守信等又不是傻子,当然答应交出兵权了!

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谢曰:“陛下念及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明日,皆称病,乞解兵权,帝从之,皆以散官就第,赏赉甚厚。

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绝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样简单。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兵变,“杯酒释兵权”,同样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行动。这起为后人所称颂的“仁厚”,背后依然充满着算计、博弈,充满着惊心动魄、不为人知的细节和凶险。但是,如果从更大的时间尺度来看,宋朝的皇帝,尽管有昏庸疏懒,却无残忍好杀之辈, 从这一点来讲,宋朝确实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7

“杯酒释兵权”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决策之一,仅此一招就解决了五代十国的巨大悲剧,成为宋朝安身立命之本。当然,能够做到兵不血刃,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赵匡胤显然做到了。

“杯酒释兵权”的形成过程

武将兵权过重是五代十国乱世的根源

公元907年,唐朝被宣武节度使朱温所灭,朱温建立后梁。17年后,后堂取代了梁,接着又有后晋、后汉、后周接连登上历史舞台。在短短的53年间,黄河流域天翻地覆,五个朝代在很短时间内建立和灭亡,最长的后梁也仅仅存在了17年,最短的后汉存活了4年,还换了两任皇帝。

五代十国简直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的时代,53年间,人间换了几遍天,为何如此,都是因为藩镇节度使拥有极强的实力。每个朝代的皇帝,基本都是前朝的武将或者藩镇,兵强马壮,自然有了坐天下的想法。五代十国也让国家动乱不堪,百姓苦不堪言,急需要一个稳定的朝代休养生息。

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夺了后周江山,着手解决心腹大患

“陈桥兵变”之前,后周世宗柴荣刚刚驾崩,儿子恭帝柴宗训即位,年仅7岁,也正因此,禁军统帅赵匡胤篡夺天下几乎兵不血刃。赵匡胤随后平定了南方,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又灭了北汉,至此结束了五代十国四分五裂的局面,不过北宋也是历史上少有的没有全部统一的朝代。

赵匡胤以武将身份得到了天下,如何稳固天下便成了他的头等大事,这个时候宰相赵普建言:“此非他故,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天下纷乱,皆是因为藩镇权力太大的原因,只要削弱藩镇,自然稳如泰山,于是宋太祖着手准备集中军权,改变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

“杯酒释兵权”,乱世终于休矣

公元961年,宋太祖与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撤退侍从,说我天天睡觉睡不踏实。这些将领很诧异问其何故,于是宋太祖就说:“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如果想要富贵,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们惊恐不已,深知已经引来杀身之祸,于是纷纷下跪表忠心,恳求皇帝饶命,于是宋太祖便让他们“放弃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长远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姬,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

第二天,将领们纷纷上表称有病,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免去他们的禁军职务,改到地方人节度使,保证了荣华富贵,宋太祖也彻底掌控了禁军。

“杯酒释兵权”能够成功,赵匡胤得以兵不血刃收回兵权,显然是众望所归

赵匡胤个人威望高

赵匡胤本人出身极高,祖父和父亲都是藩镇重臣,其曾祖也是知州,可见生来便非池中物。年轻时候,赵匡胤武艺高强,经常打抱不平,后来又认识了一个谋臣叫赵普,赵普天资聪颖,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得益于赵普的辅助,赵匡胤逐渐成长为后周禁军统帅。

可以说,赵匡胤拥有后周绝对的兵权,而当时的后周经过柴荣的治理,成为最强的力量。有了这些辅助,加上赵匡胤自身便是军人出身,和禁军统帅的极高威望,解除那些将领的兵权顺理成章。

优待功臣,赵匡胤是少有的没有诛杀功臣的开国皇帝

“杯酒释兵权”后,促成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其他禁军将领,都没有因为兵权导致被杀害。甚至这些将领都是封疆大吏,不过也没有了兵权和实力权力,基本上是衣食无忧、荣华富贵度过余生。

赵匡胤为此还定立了太祖遗训:一不得杀害柴氏子孙;二不得杀害士大夫;三不加田赋。自此,宋朝没有任何一个有功之臣不能善终,“重文轻武”成为国策,兵权再也没有落入他人手中,宋朝巩固了统治。

“杯酒释兵权”的深远影响

没有了兵权的武将,让宋朝没有了颠覆的危险,宋朝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富裕朝代,积极推进民生发展,工、商业和农业一起成为国家根本,促进了经济大繁荣。宋朝的富裕可以说史无前例,据统计宋朝最高岁入超过1.5亿贯,是盛唐的七倍以上,清末才达到这个水准。

不过宋朝的重文轻武,也让冗兵、冗员、冗费情况日益严重,让朝廷入不敷出,成为极重的负担,也最终成为北宋灭亡的推手。不管怎么说,仅凭宋朝是唯一延续超过300年的朝代,已经足以证明它的价值。

另外弱宋算得上历史上最著名的谣言,“重文轻武”并不是说不重视军事力量,宋朝的那些强敌,如辽、金基本上只能保持短时间的优势,最终都是势均力敌,并且实力逐渐落后,从他们纷纷灭亡便能够说明。最终南宋灭亡,还是因为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军队——蒙古骑兵,宋朝实在是扛不住,就算这样,蒙古灭宋也花了45年时间,是花费时间最长的灭国战。

“杯酒释兵权”的成功,是根据形势作出的最佳选择,通过赵匡胤自身的实力得以顺利实施,虽然对战斗力有一些影响,但这个政策是个伟大的发明,“唐宗宋祖”可不是白叫的!

8

前言:汉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忌惮武将功高震主,开始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杀戮,韩信、臧荼、卢绾、彭越、英布等开国元勋都死在了屠刀之下。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也担心武将们黄袍加身,用杯酒释兵权非常艺术高超的方式,让石守信、高怀德、王珅琦等武将光荣卸甲、衣锦还乡。

不得不说,赵匡胤的格局、眼光和手段都远胜刘邦一筹。一个同样的问题,刘邦选择了最血腥的解决方式,而赵匡胤选择了最温情的方式,顷刻之间把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为世人所称道。

那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赵匡胤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呢?为什么那些开国元勋就能服服贴贴交出兵权呢?下面我们就来拨开历史的迷雾,仔细分析一下:

首先谈一下赵匡胤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

北宋开国,黄袍加身,得位不正。这是他心里一根刺,自己可以黄袍加身,那其他人呢?自己当了皇帝可以厚待柴氏子孙,那别人当了皇帝,他的子孙后代又能幸免吗?这个问题时刻困扰着他。

藩镇割据,朝代更迭,殷鉴不远。赵匡胤亲眼目睹了五代十国以来的一团乱局,长期的藩镇割据,战争无休无止,造成皇权旁落、君弱将强,朝代更迭此起彼伏,仅数十年皇帝就换了八姓十二君。前车之签,就在眼前。

天下初定,胜局在握,时机成熟。赵匡胤当了皇帝后,迅速稳定朝局、安抚人心。在军事上,与契丹议和,稳定北方局势。两年不到的时间,赵匡胤便站稳脚跟,形势一片大好。这个时候,赵匡胤觉得时机成熟,于是在自己的导演下,杯酒释兵权这一剧便上演了。

再谈一谈将领们为什么顺利交权。

人都是现实的,在没得选择的情况下也只能顺从。我们再具体分析解读一下杯酒释兵权的过程。

赵匡胤筹谋已久,将领们猝不及防。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晚朝后,赵匡胤小范围地把石守信、高怀德等几个铁杆兄弟留下来喝酒,大叙兄弟情谊。当酒兴正浓时突然屏退左右,一番影帝级别的表演,一段字斟句酌又貌似在情在理的台词,让武将们猝不及防。

现实版的鸿门宴,没有讨价还价的机会。实际上在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为避免前车之签,就陆续采取措施,严格控制禁军,频繁调遣将领,把宫廷禁军和京城布防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武将们高高兴兴来喝酒,谁知道是一场现实版的鸿门宴呢?眼看自己自己成为刀俎鱼肉,没有机会去讨价还价,那还不如顺势而为保命要紧。

开出的条件足够诱惑,也没有理由拒绝。赵匡胤导演这场戏,也是准备了足够多的筹码。赵匡胤承诺给他们世代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赏金钱,赏田地,赏爵位,赏美女,出手大方。不光如此,与他们结成儿女亲家,彻底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武将们也不傻呀!一看条件如此优厚,那就好好配合大导演把戏演好呗!

杯酒释兵权,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赵匡胤的智慧和谋略。这一点,前世的刘邦不及,后世的朱元璋也不及。用如此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赵匡胤也确实具备器量宽宏,不喜杀戮的仁君气质,这与他颁布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的祖训是一脉相承的。也正因为此,雍容雅量、气度非凡、文采飞扬、百业俱兴的北宋王朝得以登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巅峰,与盛唐遥相辉映,点亮中华文明耀眼璀璨的光芒。

9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兵权当然香,而且是非常非常香。但是比起全家、全族的性命,当然是后者更香。

当然,对于有些人来说,兵权和自家性命能兼得当然最好了,问题是二者兼得的人就是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和他的十位结拜兄弟在玩了一出黄袍加身之后,轻轻松松夺取了后周柴氏孤儿寡母的皇位。

等到赵匡胤平定叛乱以后,也开始担心自己的部下会走上和自己同样的道路。于是赵匡胤在赵普的建议之下,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牢牢控制住了军事力量,让部下将领都卸甲归田。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将领们听到杯酒释兵权,就乖乖的交出兵权,而不是起兵造反。

一、赵匡胤的威信

赵匡胤之所以能黄袍加身成为皇帝,一个方面就是他本身是禁军之中重要的将领,虽然赵匡胤和其他将领关系也挺好,结为了兄弟。

但是兄弟中也得有个老大老二,赵匡胤就是其中的领头羊。

在多次的战争之中,以及赵匡胤成为皇帝之后,他都积攒了巨大的威信,赵匡胤说出这样的话来,部下将领们不敢不听。

二、军权在手,天下我有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并不是一次心血来潮,而是早有预谋。他为了预防叛乱的出现,早早就把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算这些兄弟们不服气叛乱了,也不是他的对手。

三、胸怀非凡

宋太祖赵匡胤,其实是宋朝最有胸襟的皇帝。俗话说就是一口唾沫一个钉。

在杯酒释兵权的时候,赵匡胤承诺将领们交出军权后让他们过上极为富裕的生活,为了让他们安心,还承诺与他们联姻。

果然,在他们交出军权后,宋太祖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把张令铎的女儿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

通过联姻的形式让他们放心自己不会狡兔死走狗烹。

随后赵匡胤又改革兵制,让宋朝的军队达到了他们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程度,这一措施可以说基本断绝了唐末五代以来军阀割据的恶劣局面。

但是也埋下了宋军战斗力低下的开端。

所以说,“杯酒释兵权”这种活儿看似很简单,其实背后需要的是像赵匡胤这样雄才大略却又心胸宽广的雄主。这种人在历史上能有多少呢?

我是以史为鉴,欢迎关注。

10

“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成功?石守信,王审琦们为什么会主动交出兵权?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杯酒释兵权”很可能就是假的(至少是夸张了)!武将们愿意(也可能不愿意)交出兵权是多种因素融合后的结果。

我们先来看为什么事件本身有问题。

看上去,杯酒释兵权是君臣和谐的典范。

公元961年农历七月,东京皇宫内,白的啤的红的倒满了杯子,羊腿,肉串,腰子也摆上了烤架。

这一天赵大宴请禁军高级将领。参与者:赵匡胤,石守信,高怀德,赵令铎,王审琦等人(奇怪的是,好像也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确定到底有几个人参与了宴会)酒酣之际,赵匡胤开始与老哥们们掏心窝子:“天下局势已定,但要我说,当官,其实最没劲,事多不得闲倒还是其次,有时还得防着哪天你们自己的属下们坑你,你说他们要是推着你造反,你干还是不干嘞?对吧,当然了,老哥知道你们肯定不能干。”

“但这麻烦事怎么解决呢?要我选,我就选回家去,养养老,钓钓鱼,岂不美哉。”

听了赵大推心置腹一席话,属下们对老大痛哭流涕,感恩戴德。瞧瞧,多好,大哥没有兔死走狗烹,还拍着胸脯要保弟兄们一世荣华富贵,想想刘邦韩信和彭越,再想想重八蓝玉和徐达(额,这个稍微有点早),看看那几位,再瞧瞧咱,上哪找这么为下属着想的领导!于是众人红着脸,粗着脖,拍着胸脯,纷纷保证不让大哥为难。

第二天,年纪大了的,腿脚不好的,心脏不好的,椎间盘不好的……该犯的老毛病都犯了,纷纷主动,坚决要求交出兵权回乡养老。

困扰了唐后期以及整个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动荡混乱好像从这天以后突然烟消云散了。好神奇!

按这个说法,这些将领们愿意交出兵权还真是出于赵匡胤的人格魅力。太祖赵匡胤因此圈粉无数,荣获“仁慈皇帝”勋章一枚(难得!鼓掌,点赞,双击666……)。这人设,杠杠的,没毛病。

(表述的确实虽有点夸张,但是杯酒释兵权这件事本身确实有司马光等权威人物为之背书站台,并在元朝所修的《宋史》中有所呈现)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恐怕有一定出入。

首先,无论是《三朝国史》还是《太祖实录》这些北宋官修史书中,你找不到任何发生于961年(建隆二年)这场超著名宴会的记载。按影响力,这次宴会直接影响了宋(不分南北)接下来319年的国运,影响如此深远的一件事在当时的正史中见不到它的一丝踪迹,不是很奇怪吗?

其次,事实上,这些禁军将领们离开权力核心的时间并不一致。北宋初年担任禁军高级将领中的慕容廷钊,韩令坤早在这场宴会之前就被解去禁军核心职务,宴会一年两个月后,石守信才辞去禁军中的职务,而与赵匡胤同为“义社十兄弟”的韩重赟六年之后才被罢去禁军职务……,怎么看怎么也不像一场酒定乾坤的架势。

所以,我更倾向于,赵匡胤确实是使用了一些手段将位高权重的这些将领剥离出权力核心,但绝对不是靠一顿酒就能把他们全打发掉,(真当这是唱戏呢?过家家呢?演童话呢?)而这个过程的持续时间应该很长,将“杯酒释兵权”视作这个漫长过程的象征性符号或许更为恰当,毕竟,这种棘手的事情,想而且能和平解决的帝王本来也不多。

那么,在将石守信这些人剥离出军事权力核心的过程中,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没有反抗呢?

首先是实力上的差距。不论是禁军与地方藩镇之间的力量对比,还是对禁军掌控力的对比上,赵匡胤一方始终都处于一种明显优势状态。赵匡胤有过人的才能,极为丰富的带兵经历,在中下层军官中拥有绝对威望(这绝对是个硬茬子)。此时藩镇势力已经无力再与禁军对抗,而禁军将领之中,有谁比赵大还猛?(要知道这可不是后周了,皇帝也不再是那几岁的柴宗训)赵匡胤要把你的职务调整一下,你是乖乖的听话?还是赌上全部身家翻脸拍桌子?这个账儿,石守信,韩令坤们是算得清的。

第二,赵匡胤对这些人的权力的剥夺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不与之斗狠,而制度上的优化与完善也同步推进。如上文分析,被调整的将领其实是分批次被撤换的,而且哪一个也不是一撸到底,他们在别的位置上依然担任要职,其中也不乏后期被重新启用的,总之,不断你念想。(但再掌兵的时候,发现原来的规则全变了,钱粮说了不算,人事任免说了不算,手下这些兵一个不认识,咦,被架空了?)

再次,赵匡胤对这些属下着实不错。与高怀德,石守信,张令铎等人缔结姻亲关系进行拉拢,良田,财宝,美宅,缺啥给啥。石守信这些当初与老赵一块闹兵变的这群老哥们,不能说全部,但绝大部分人的确得以善终。

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来看,赵匡胤做的其实已经相当不错了,残酷的权力斗争的背后,赵匡胤至少还记得属下们一路血雨腥风走来的功劳与苦劳,这一系列的事情,相当够意思了,而石守信们,虽当时心有不甘,多少年后,恐怕也是心满意足。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