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记住,这是繁体電字。下雨时,会雷鸣电闪,在大雨中,雷电会从天空炸开劈下来,它的火光在山水原野上闪烁长长的尾巴。这,就是古人创造電字的来由。
这位仁兄,此言差矣!请看下图,这是我在古代拍照的,有图有真相!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古代的“电”和我们现在家用的“电”已经不是同一个概念了,只不过叫法相同而已。
举个简单例子,古代有“车”,现代也有“车”,但“车”已不同了……
我们来看一下古代的“电”是怎么写的吧,如下:
甲骨文的“电”,颇有“闪电”之外形,让人看了害怕!
后来的“電”,上面都有了“雨”,是不是表明“雨”和“电”同时出现呢?这不就是我们常见的“闪电?”吗?
电,阴阳激耀也。——《说文》电,电光也。——《五经通义》
现在我们生活中用的“电”,则是物理学名词。
电是能的一种形式,包括负电和正电两类,它们分别由电子和质子组成,也可能由电子和正电子组成。现代的生活,离不开电。我们上班需要电脑办公,下班需要电做饭,上网用的手机和电脑也需要电。
电,无处不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其实提问者弄反了一个问题:古人创造“电”这个字的时候,并不是为现代物理学中的“电”而准备的。而是现代物理学中的“elericity“问世以后,人们从汉字里面挑出来了“电”这个字来与之相匹配。
弄明白了这个先后关系,下面的事情就好谈了。我们先来看“电”字在古时候有哪些含义。
古时候的“电”字都有哪些意思?
古人创造“电”这个字,最初是为了表示和记录一种自然界的现象,比如闪电。古人用电这个字来形容这种转瞬即逝却又耀眼的天文现象。在古人的认知中,电是上天的产物,诸如“电闪雷鸣”、“电光火石”这些词,表示了当时人们对于“电”这个字的认知停留在天上的“闪电”、摩擦起“静电”层面。
现代物理学赋予了“电”字新的含义
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了原子,又在原子基础上发现了电荷,也就是电子(elericity),人们想要从汉字中找出一个字来与之对应,于是选择了古人用来描述闪电的“电”字。
从时间顺序上,是先有汉字“电”,才有现代的电荷和电子这些概念,而不是像提问者所认为的那样反过来。从涵义的广度来说,汉字“电”有很多含义,不光用来表示物理学中“电荷”、“电子”这些涵义。
附上一张汉字“电”的常用释义,可以看出“电子、电荷”这些物理学意义只是其中一种释义,“电”字还有其他古老的释义,所以汉字“电”不是为解释现代物理的“电荷”而诞生的。
很多由外国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的东西,翻译的时候都要找一个意思贴近便于理解的中文,比如千克的克,马力,汽车,飞机等,形成习惯后自然就顺口了
这个電字,往大的说由(丷一)阴阳乾坤两爻组成。往小处说是由,巽风卦,坎水卦,震雷卦,离卦闪电,组合而成,目前看这四卦都可发電(生电)。坎卦,水能发电。离卦,火,太阳能发电。巽卦,风力可发电。震卦,木煤炭可发电。这一字的奥妙,古人造字真伟大。古人是怎么知今的呢?
闪去有雷,雷去有雨,水去有风,风吹雲散,见晴天,空气新鲜。一系列的组合。有了電才是真正的文明時代。
最早的文字是字母,字母出之十指,十指相加五十有五大洐之数,文字由八卦符号做边方进化而成。
古时候就没有电吗?非也。古时候的电是指雷电的电。这个字的写法是電。只是这个电字现在被简化啦。
华夏远古时代,有两位神灵叫雷公、电母!就是下图那位,看仔细了。(不读书就算了,封神榜也不看,封神榜不看也就算了,西游记也不看。)
“古时候没有电,古人为何发明了电字?”
第一,这是把现在人工所发的“电”,和古代先民认知的雷电之“电”概念混淆了。
第二,不论中国还是外国,都在两三千年以前,就注意到了“电”这种现象——中国的甲骨文里,已经有“电”字;古希腊也有“电”字——ēlektron。区别是,中国注意到的是雷电,古希腊人关注的是摩擦产生的静电,所以,希腊文的这个词,又意为琥珀。
第三,16世纪末,欧洲开始从科学的角度研究净电和磁,这使欧洲文字里,皆以上述的希腊词汇ēlektron作为现代意义的“电”的词根,比如,英语就是electric或electricity。
第四,汉字里的“电”,具有了现代意义“电”的含义,是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汉译欧洲词汇形成的,后来又传入中国。在日本,对汉语中的“电光石火”这个成语非常感兴趣,在他们的文学著作中,以及现在的日常生活中,都不难过见到用汉语写的这个词。
多说几句汉语中的“电”这个字。
甲骨文中有“电”字,写为“申”。
清末民初,通晓中西文化的叶玉森先生考据说,甲骨卜辞中的“申”,“象电耀屈折形”。他说,许慎《说文解字》里解释“虹”字,下面讲“申,电也。”可是,在解释“申”字时,又说“申,神也。”这是因为,“申象电形”是本义;“神也”是引申义。
甲骨文大家们,大都赞成叶先生的说法。
的确,甲骨文的“雷”字,显然与写为“申”的“电”字,有密不可分关系。
对甲骨文的“电”字,徐中舒先生说:“申即电,电相击而有雷声,故以电之闪光表示雷之特征,又以实点、小圆点表示雷声”。
许慎无缘见到甲骨文,因此,后来的甲骨文学者们,也大多认为他对“雷”字的解读不确。
后来的籀文和小篆“电”字,上面已经加上了一个“雨”字头。但显然,许慎知道这个字和“申”的关系,他在对“电”字的解释中说:“从雨丛申。”
简化后的“电”字,其实就是让“申”的一竖拐了一个弯儿,因为,“申”的引申义太多了。
至少三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就是这样理解和记录“电”的。
再多说几句西方对“电”的观察和研究。
古希腊的柏拉图,曾注意到静电和磁的现象,他说“关于琥珀和磁石的吸引是观察到的奇事。”
这大约是ēlektron这个词,也就是“琥珀”后来和“电”发生联系的最早原因。
这里插上一句,其实,中国古人也发现了这种现象。西汉《春秋纬.考异邮》载:“玳(碡)瑁吸楮”;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亦曰:“顿牟(玳瑁)撮芥,磁石引针”。
如前所说,直到16世纪末,静电和磁的关系,再次受到欧洲人的关注,这是从英国医师和物理学家吉伯开始的。
1752年,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通过著名的风筝实验,证明天上打闪也是一种电现象,他还规定了电荷用正负来分类的方法。
之后不久,科学家们认识到,与电有关的材料有两大类——一类是绝缘体,经摩擦后,其表面能得到和保持正或负的静电荷;另一类是导体,主要是金属,摩擦后不能得到电荷,但是它能从绝缘体上把电荷引走。
另外还发现,一个与周围绝缘的导体能贮存电荷。而现在认识到,绝缘体表面得到电荷是因为表面原子能够丢失外围电子,从而显出带正电荷,或获得外围电子而带负电荷。
1767年,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证实,电荷间的吸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他写了《电学史》一书。
卡文迪什、库仑和泊松等,则使静电学发展成较完整的科学。
19世纪初期,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发明了电堆或电池组,又被别人发展成为实用的电流源。
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证明当把通有电流的两根炭电极分开时产生光或热,并出现电弧。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奥斯特证明有电流通过靠近指南针的导线时指针偏转,从而推断电流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证明与上述相反的作用,即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中感生电动势。
这一发现导致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的发展。
之后产生的,是19世纪科学上最突出的成就——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的电磁场方程组,把电、磁和光的现象统一在单一的普遍的电磁力之中。
1873年,比利时-法国的发明家格拉姆证明,电力可以用高架的导线有效地传输到各地。
1875年,法国巴黎北火车站,建成了世界上的第一座发电厂;1879年,美国旧金山电厂发电;1880年后,英国和美国建成了一批最早的水电站。
这样,现代电力工业就产生了。
“电”,也有了新的含义。
古人造“电”字并不是展现你现在的这种电,是展现古时候人们看到的那种电现象,主要是自然界产生的闪电。随着世界的发展,我们将“电”字赋予了现在通常电的意义而已。
“电”字发展史:
“电”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古文字“电”与“申”是同一个字,为会意字,本义是闪电。它的形状和闪电相似。
金文、战国文字、篆文、古文在“申”的字形基础上再加“雨”另造“电”代替,强调“电”与雨天相伴的霹雳天象特征。
后来有了更广泛的意义之后,简体楷书“电”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雨”,又恢复到“申”的字形。
《说文解字》有“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
《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