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种话最多开玩笑的时候说说,不可当真。诸葛亮是蜀汉丞相,不是运粮官。诸葛亮在后方只是没有参与前线的战争,刘备在前线指挥作战,那益州所有的事情都归 诸葛亮管,运粮官自然也在诸葛亮的管辖范围之内。

诸葛亮是个出色的战略家。

诸葛亮未出茅庐已将天下三分,为蜀汉提出了战略目标。刘备浑浑噩噩混了二十多年,还在原地踏步,遇到诸葛亮后,方向才明确下来,为蜀汉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三国时候,有很多人都提出了战略。很多人都喜欢去争论那些战略的优劣,很显然是争不出结果的。甚至有人会认为庞统的战略比诸葛亮的牛,那简直是胡说八道。一个人厉不厉害,战略牛不牛,不是靠打广告吹出来的。

一个人厉不厉害,首先得活下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提出的战略牛不牛,不是靠打嘴仗去压制别人,而是需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战略方针。诸葛亮一辈子都在为《隆中对》奋斗,即使中途出现了几个坑队友,他也从没放弃过,实现了三分天下的目标。恢复汉室最终是有心无力,抱憾而终。

鲁肃也是在努力实施自己的战略方针,只可惜命短,很快就死了,战略破产。庞统,周瑜还没开始实施自己的战略,就已经死了。未实施的战略又怎么去和实施过的战略争高下呢?战场形式都是瞬息万变,更别说天下形势。诸葛亮《隆中对》时不会想到中间会出关羽,刘备这种意外。周瑜,庞统的死本就是他们的战略中出现的意外。


诸葛亮是个出色的政治家。

赤壁之战后,刘备夺了荆南四郡,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刘备随即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刘备拿下益州后,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刘备负责前线,诸葛亮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可能因为诸葛亮留守后方的原因,诸葛亮就成了运粮官了。

刘备只管在前线打仗,没兵没粮了,直接找诸葛亮要。诸葛亮又不是聚宝盆,兵源,钱粮,物资他都要想办法弄,并不是成都有现成的,他直接运到前线就行了。诸葛亮还有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稳定后方,防止内乱。

要想后方安稳,又要足食足兵,诸葛亮就得保证政治清明,约束官员,遵守礼法,安抚百姓,大力发展经济,让百姓有能力交税,安心服役。诸葛亮是在治国,不是在运粮。


诸葛亮是个出色的军事家。

诸葛亮从荆州入蜀时就已经开始领兵。刘备死后,南中叛乱,诸葛亮用半年把南中给平定了。这些经历可能是打得太顺利,或者时史书记载得太简单,以至于这一段经历都没什么存在感。对手的默默无名,反而不能突出诸葛亮,张飞,赵云的军事能力。

假设黄忠坚决不降被杀,也就没有了后来名震天下的黄忠。有时候对手默默无名,并不代表他们没能力。

后来诸葛亮北伐中原,当然,最后都没有成功,于是被人诟病不懂军事。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陈图,都深得要领。一个能被对手敬佩,被后世军事家崇拜的人,其实也不需用更多的语言去证明诸葛亮是军事家。毕竟我们这些纸上谈兵的人,说的也不算,没有任何意义。

诸葛亮还是个出色的外交家,发明家,散文家。

刘备在当阳大败时,诸葛亮就亲自去江东游说孙权联刘抗曹。诸葛亮当政之后,一直致力于与东吴搞好外交关系。

诸葛亮改良连弩,发明木流牛马,以自己的发明创造提高蜀军的战斗能力。写的《出师表》,《诫子书》流传千古。诸葛亮就是被丞相职位耽误的发明家,散文家。如果不忙的话,或许能出更多佳作。

诸葛亮虽然没有《三国演义》那么神,无所不能,但绝不代表诸葛亮仅仅是个运粮官。一个人如果能被神话,一定不是平凡人。一个人不是好人,并不能说明他就是个坏人。诸葛亮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个人节操,为人处世,治国才能都胜人一筹。诸葛亮能成为智慧的化身,也正是因为后世对他的肯定。


最佳贡献者
2

现在是流量时代,妖魔鬼怪纷纷出奇招。为的是博眼球,获取点击率。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伟人,自然容易成为蛇虫鼠蚁的目标,但论段位,还轮不到他们说诸葛亮不是。

诸葛亮是管后勤的?

请跟百晓生,好好翻翻正史《三国志》。

建安二十六年(221),诸葛亮已是位极人臣,被封为丞相录尚书事。

没错,诸葛亮是管过后勤,但那是十三年以前的事情,诸葛亮因赤壁之战中说服孙权有功,被封为军师中朗将,主抓零陵、桂阳、长沙三郡的赋税,方便充盈军库。

建安十六年(212),诸葛亮从荆州调回成都,让天府之国成为真正的“天府”,“足食足兵”。

也就是说,诸葛亮确实管了十三年的后勤工作,让蜀汉兵多粮草足。

但自从刘备让他担任丞相,领录书尚事。诸葛亮的工作,早就不止管粮草,促经济那么简单!

丞相在秦汉时,可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说白了就是无所不管,什么官员升迁赏罚,领导朝廷商议,咨询百官,国家治安等麻烦事。反正非常忙,事很多。

录书尚事又是什么?

录书尚事起初官很小,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后权重节节攀升,常代表皇帝行事,如西汉大权臣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政,领尚书事。常常太尉领尚书事,曹操辅政汉献帝刘协,领的就是“录书尚事”。

简言之,录尚书事代表的天子的权威,属于权重,但位不尊的职位!

说白了诸葛丞相,明明是丞相,怎么可能单单只管后勤,抓抓粮草这么简单!

3

很多人说,诸葛亮在刘生前没有实战经验,他就是个管后勤的。历史的真相真的是这样么?要知道诸葛亮迅速平定了南中叛乱,如果这次他第一次统兵,莫非他是军事天才不成?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先主自葭萌关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记载: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记载: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

根据这三段记载,我们可以大致还原出当时的情景:刘备命令诸葛亮入川支援,诸葛亮与张飞兵分二路入川,其中诸葛亮与赵云一路,张飞单独一路。诸葛亮与赵云到达江州以后,诸葛亮又让赵云分兵沿着汉水到汉阳。至此三路分兵,最终三路进展都很顺利,成功在成都会师,与刘备一起包围了成都。

除了得知诸葛亮兵分三路以外,我们还可以得出另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诸葛亮是这三路大军的总指挥,赵云传中直接提到了诸葛亮率领张飞和赵云,以及命令赵云分兵去另一条进攻线路。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益州之战时,诸葛亮不仅亲自率领过军队,他还是荆州援军的总指挥!如此,说诸葛亮在刘备生前就是个管后勤的,根本没带过兵的谣言,可以终止了。

诸葛亮第一次统兵是在益州之战么?笔者认为并不是的。假如诸葛亮在益州之战前没有统领过军队,刘备是断然不敢把入益州支援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的,虽然说实战经验也是在战场中逐步练出来的,军事才能也是在战场中逐步领悟出来的,很少有人是天生的军事家。孙权派遣陆逊担任大都督与刘备对抗,刘备对陆逊十分轻视,认为东吴无人,陆逊夷陵之战一战成名,似乎是突然冒出来的一匹黑马。

可是鲜有人知的是,陆逊在与刘备交战之前,曾经多次参与剿灭境内少数民族叛乱的战争,已经积累了实战经验。这种生死攸关的大事情,刘备可不敢用来给诸葛亮练习实战经验。当时军师庞统阵亡,刘备军不到一万人孤军深入,兵力和补给都已经陷入严重困难,局势已经十分严峻,如果不是诸葛亮早就有带兵经验,并且显露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刘备是断然不敢让他带兵支援的。

很多人都认为赤壁之战是周瑜打赢的,根本没有刘备诸葛亮什么事。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却记载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曹操本人则根本不承认赤壁之战是败在周瑜手上,《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中称:昔赤壁之役,遭离疫气,烧船自还,非周瑜水军所能挫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称: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立拒曹公。且不说争议性的曹操到底是“烧船自还”还是被周瑜火攻击败,至少在陆地战场上,击败曹操的是刘备的陆军,而不是周瑜的水军,孙权派遣周瑜等人率领3万水军与刘备联合时,诸葛亮是跟着周瑜他们一起走的。或许赤壁陆战,诸葛亮曾经统帅过军队,积累了实战经验,这样才能解释为何刘备会让诸葛亮作入川援军总指挥。

4

这么说无非是想黑丞相地位不重要或是能力不足,然而却暴露了自己不明白战争中足食足兵的意义。

掌管后勤的主官必须有排面:刘邦曾论功曰:“诸君知猎乎?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群臣皆不敢言。镇守后方、主管后勤的萧何是“功人”,其他人都是“功狗”。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又曰: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战争拼的其实是国力,是后勤,军粮不足,甲兵不完,拿什么和敌人战斗,官渡之战的胜负手就在袁绍后勤被断,结果全线崩盘。前期刘备让诸葛亮当这个大管家足显对孔明的重视,想以此来黑丞相不行,真是贻笑大方。

丞相自己领兵也是特别注意粮草的运输,为此又是强割魏国小麦又是发明木牛流马,就是为了保证自己军粮的供应,这个计那个计在史书里记载的固然好看,但没有后勤补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还有啊,后勤只是诸葛亮所管的一项职责罢了,从军师中郎将到军师将军再到丞相,他最重要的职责始终是作为刘备的左膀右臂规划刘备集团的前进方向的。

5

如果你对诸葛亮的认识来自于《三国志》,而不是来自三国演义或者大v营销号的洗脑文,那么你也会觉得,刘备时期的诸葛亮,就是一个主管后勤工作的官员。当然,运粮官的说法不准确,后勤工作不止这一项,况且后勤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从史料上看,刘备打仗很少带诸葛亮,谋划军略不问诸葛亮,打下来领土让诸葛亮管理……那诸葛亮的工作内容,岂不就是后勤啊?所以这个表述没有大问题。

我把《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出山后到刘备死,之间这一段记载搬出来,你感受下。(刘琦那段和刘备关系不大,我就不贴了;隆中对算出山之前做的,也比较长,也不贴了)

【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 ,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 、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 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先主,使击张鲁。亮与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二十六年,群下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未许,亮说曰:“昔吴汉、耿掩等初劝世祖即帝位,世祖辞让,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先主于是即帝位 ,策亮为丞相曰:“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取康宁, 思靖百姓,惧未能绥。於戏!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亮以丞相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 ,领司隶校尉。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就这些内容,你感受一下。

诸葛亮来刘备这里上班,干了十五年,记录下来,写进传记的事迹为:

撮合吴蜀联盟、给刘备管后勤、参与占领益州的战争、劝刘备当皇帝。

没了,就这点。

我再贴一下《三国志-先主传》在这段时间的记载。

【十二月,曹公北征乌丸,先主说表袭许,表不能用。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权遣使云欲共取蜀,或以为宜报听许,吴终不能越荆有蜀,蜀地可为己有。荆州主簿殷观进曰:“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先主从之,权果辍计。迁观为别驾从事。

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遥闻曹公将遣钟繇等向汉中讨张鲁,内怀恐惧。别驾从事蜀郡张松说璋曰:“曹公兵强无敌于天下,若因张鲁之资以取蜀土,谁能御之者乎?”璋曰:“吾固忧之而未有计。”松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仇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正因陈益州可取之策,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至涪,璋自出迎,相见甚欢。张松令法正白先主,及谋臣庞统进说,便可于会所袭璋。先主曰:“此大事也,不可仓卒。”璋推先主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先主亦推璋行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璋增先主兵,使击张鲁,又令督白水军。先主并军三万余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是岁,璋还成都。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明年,曹公征孙权,权呼先主自救。先主遣使告璋曰:“曹公征吴,吴忧危急。孙氏与孤本为唇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于鲁。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乃从璋求万兵及资,欲以东行。璋但许兵四千,其余皆给半。张松书与先主及法正曰:“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松兄广汉太守肃,惧祸逮己,白璋发其谋。于是璋收斩松,嫌隙始构矣。璋敕关戍诸将文书勿复关通先主。先主大怒,召璋白水军督杨怀,责以无礼,斩之。乃使黄忠、卓膺勒兵向璋。先主径至关中,质诸将并士卒妻子,引兵与忠、膺等进到涪,据其城。璋遣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拒先主于涪,皆破败,退保绵竹。璋复遣李严督绵竹诸军,严率众降先主。先主军益强,分遣诸将平下属县,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先主进军围雒;时璋子循守城,被攻且一年。

十九年夏,雒城破。进围成都数十日,璋出降。蜀中殷盛丰乐,先主置领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还其谷帛。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

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遣黄权将兵迎张鲁,张鲁已降曹公。曹公使夏侯渊、张郃屯汉中,数数犯暴巴界。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与郃等战于瓦口,破张郃等,收兵还南郑。先主亦还成都。

二十三年,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分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成都,皆为曹公军所没。先主次于阳平关,与渊、郃等相拒。

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军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先主遥策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遣刘封、孟达、李平等攻申耽于上庸。

,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

后面太长了,很多内容都与称帝有关,又臭又长就不贴了。没贴的内容包括失荆州、称帝、败夷陵等,偶有提及诸葛亮,多与人事任免有关。

在这里,诸葛亮计入史书的事迹为:

劝刘备打襄阳(未采纳)、出使东吴、参与占领益州、劝刘备当皇帝。

与《诸葛亮传》基本一致。

不难看出,诸葛亮加入蜀汉集团后,集团的重大军事及战略行动,诸葛亮的存在感是不高的,更多的时候是默默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个时期的诸葛亮,给人的感觉,基本就是一个负责后勤工作的文官。所以抖音的这个总结,戏谑是有的,但是也不算离谱。

6

抖音说诸葛亮是管后勤的运粮官,对这种结论我不能完全否认,但是这种观点太过片面,很人明显是知道了一点点与常识不同的事情就拿出来吸眼球,俗话是:“满罐子不响,半罐子咣当”,这种人大概就是这种心理。

首先,这些人为什么做出这样的结论?

刘备在世时,每次出战,领兵的大多数是自己,自己才是三军主帅,最多分兵给关羽,两路并进,所以在刘备活着的时候,诸葛亮很少能够独自领兵,而且刘备喜欢的谋士是庞统和法正,打西川是庞统给定的计策,打汉中是法正之谋,夷陵之战刘备甚至没有带出名的谋士,这三场蜀汉政权最重要的战役都没有诸葛亮的身影,诸葛亮只是坐镇后方,管管钱粮赋税。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如果仅仅根据司马懿的评价,来评价诸葛亮,有失偏颇。司马懿在对阵诸葛亮的时候,并没有必胜的把握,这种贬低诸葛亮而抬高自己的话,又怎么能完全当做事实?

所以,许多人在知道诸葛亮没有《三国演义》里写的那么神之后,马上就换了一种态度,恨不得说诸葛亮连村口杀猪的都不如。但是又有几个是真的了解过诸葛亮呢?

我们看看诸葛亮在蜀汉政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角色!


1.战略大师,这个是不可否认的。诸葛亮负责后勤不假,但是诸葛亮从出山开始就给刘备定了三分天下的基调,这种让人豁然开朗的战略分析难道配不上战略大师的称号吗?不能因为诸葛亮负责过后勤事务,就念念不忘,韩信也做过执戟郎,是否能说韩信就是一个看门的而已?

2.外交官,诸葛亮的外交才能主要体现在与东吴的联盟上。赤壁之战,就是诸葛亮做的说客,夷陵之败后,也是诸葛亮稳定了大局,重新改善了与东吴的外交关系,使得两家合力对抗曹魏。诸葛亮外交才能是基于对战略方向的把控,我们可以认为是战略的延伸。


3.行政首长,许多人认为行政首长就是坐在衙门里管管钱粮,这是很大的误区,行政事务在战争年代就没有负责军事的将领那么耀眼,所以诸葛亮最精于行政事务的处理,被很多人认为是没用!萧何也是刘邦的行政长官,但从来没人说萧何就是一个运粮官。为什么这样?因为《三国演义》太神了,在大家传统的眼光里诸葛亮是无所不能,但是实际上,诸葛亮也有自己擅长和偏弱的领域,这就造成了反差,许多人道听途说了一些事情就轻易地下了结论“诸葛亮只是个负责后勤的运粮官!”的确很反传统,的确很吸引眼球,也的确可笑!

行政长官负责的事情包括了粮草运输,而这只是非常小的一方面。

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另外还要负责各种势力之间的外交关系,与东吴的战略联盟,

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自己领地内部的事务管理,

负责内部的赋税征收--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还包括法律,礼仪的制定,人事的任免,内部关系的协调。诸葛亮负责益州的法律制定,制度的建立,还有各种势力之间的协调,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法正睚眦必报,而诸葛亮为了协调益州势力而选择了容忍,但是法正后面也有所收敛。

如果说一个管后勤的运粮官能做这么多的事,那他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运粮官!

4.军事行动的策划,虽然在刘备生前诸葛亮很少参与军事行动,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参与。长坂坡之行有诸葛亮的参与;庞统死后,诸葛亮率领张飞,赵云溯流而上支援刘备,这是诸葛亮第一次独立带兵。而在刘备死后,整个蜀汉政权都交由诸葛亮掌管,后面的军事行动都是由诸葛亮发起,诸葛亮也死在征战的过程中。



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

所以,全面的了解下诸葛亮,就能轻轻松松反击这种论调,希望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独立的观点,而不是被媒体舆论领着走。

7

因为诸葛亮擅长内政,而战争时期最重要的内政就是钱粮

8

现在很多人“反诸葛亮”,不认为他有多优秀,甚至说他只是一个管后勤的运粮官,其实这些无可厚非,不必争论,诸葛亮的的确确是管后勤的呀,他不仅管运粮,还管筹备粮草器械,还管军事调度,还管战略谋划,在刘备生前,他是一个总参谋、总监,刘备死后,他以总监职位,代行总裁职责,所有重任一肩挑。他是一个运粮官,但他不是一个单纯的运粮官。

不想承认诸葛亮优秀其实无伤大雅,随便拉低自己智商那就有点犯傻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