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中国古代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5种。无独有偶,在古代西方,贵族爵位也基本上是“公、侯、伯、子、男”这5种。
在爵位划分方面,古代东西方的分类为何一模一样,这难道是一种历史的巧合吗?它们之间又有何区别呢?
一、西周的社会等级
我们常说的“公、侯、伯、子、男”,其实是西周时期诸侯的五个类别。
西周时期,周天子实行了宗法制与分封制,建立了一个严密的宗法社会。
具体来说,西周社会分为周天子(王)、诸侯、卿大夫、士和庶民5个大的阶层。
周天子将天下的土地、子民以分封的方式赐予下面的诸侯。诸侯受周天子之命,各自分邦建国,他们所立之国是周朝的下一级行政单位。
卿大夫位于诸侯之下,他们既可以服务于周天子,替他处理具体行政事务,也可以成为诸侯们的幕僚。
卿大夫再往下是士。士分为两类,一种“士”是指级别低一点的官员,另一种“士”则与“农、工、商”一起构成社会的“四民”。士不同于一般的庶人,其社会地位要更高一些,但这种地位又是不稳定的。
士再往下,就是处在社会金字塔最低端的庶民。庶民还与一个概念相对立,那就是贵族。
在西周社会,士及士以上的各个阶层,都可称之为是贵族。
以上5个阶层中,诸侯较为特殊,它又有“公、侯、伯、子、男”5种爵位的划分。
虽然同为诸侯,由于爵位的不同,他们的社会地位也是不一样的,所领的封地大小以及管辖的军事力量也不同。
比如说,在西周初期的各个诸侯国中,社会地位较高的是宋国,为公爵,因为他们是殷商人的后裔。齐国、鲁国、卫国是侯爵,郑国、秦国、曹国等是伯爵,楚国、吴国为子爵,许国为男爵。
按照周朝的规矩,不是什么人都能获封公爵:“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这里的“三公”分别指的是周公、召公和太公,这里的“王者”指的就是夏朝、殷朝王室的后裔。
然而在后来的春秋时代,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公”就演变成了对诸侯的一种尊称,许多地位较低的国君也被称为某某公,如齐桓公可以称公,而作为齐国附庸的小国莒国,其国君也可称公,比如莒共公。
最早的公,是周王室的“贵客”。他们可以自己组建军队,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侯与伯则是周天子的“爪牙”,是捍卫周王室的重要阶层。一般侯分封在周王室的京畿之外,而伯可以封在京畿内外。
侯是周天子的“斥候”,他们帮助周王室控制京畿之外地区。封在京畿之外的伯,与侯的权力接近,他们同样代表周天子坐镇一方,享有征伐大权。封在京畿之内的伯,一般直接在周王朝做官,为周天子服务。
从王或者公的家族中分化出来的后世子孙,一般获封为子爵和男爵。
值得一提的是,“公、侯、伯、子、男”仅仅是西周初年的划分方式,完全根据与周王室的血缘关系以及功劳大小划分,到了春秋时代,就变成了谁的胳膊粗谁的爵位高了。比如,最早只是子爵的楚国,后来竟然敢自称为王,与周王室分庭抗礼,就是最好的例证。
二、古代欧洲的爵位
古代欧陆各国爵位大同小异,与西周时期的划分方式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比如,英国的爵位分为7个等级,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准男爵和骑士”。其中,公、侯、伯、子、男属于贵族,而准男爵和骑士属于平民,并不属于贵族。这是与西周爵位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
有人会问,为何古代欧洲的爵位名称会与我们西周时期的爵位名称一模一样呢?
这是因为,欧洲的贵族爵位恰好也是5个等级,即Duke,Marquess,Earl,Viscount,Baron,与我们西周时期诸侯的5个等级相同。
所以,我们后来用中文翻译的时候,就直接用西周的诸侯爵位名称与其相对应,即Duke=公爵,Marquess=侯爵,Earl=伯爵,Viscount=子爵,Baron=男爵。
比如,在英国的五级贵族爵位中,公爵最高,一般为王国下面某公国的领主,这一点与西周的公非常相似。
伯爵位于侯爵之下,一般为统辖边境地区的封疆大吏;伯爵低于侯爵,他们同样执掌一方,只不过辖区面积一般要小于侯爵,一般只掌握几个郡。
子爵是最后出现的爵位,其原意为“郡守”,即一郡之长官。他们本来是伯爵的副手,后来逐渐独立,可以自建城堡,直接控制一块领地。
作为贵族金字塔的最下层,男爵的数量是最多的,此爵位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纯粹的头衔,与封地性质没有联系。
西周时期有爵位必是贵族,但在古代西欧未必如此。比如在英国,男爵以下还有准男爵和骑士两种爵位,他们都是平民,而不是贵族,所以不存在世袭的问题。
2005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为比尔·盖茨封爵——大英帝国司令勋章爵士,这就是一种骑士爵位。
可见,比尔·盖茨再有钱,在英国皇室眼中,也就是个平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