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开车慢点是热心,关心用语,安全提示,没毛病!
要看看出自谁之口。妈妈说的,感知牵挂。爱人说的,感到温暖,领导说的,领会关怀,朋友说的,感受情谊。乘客说的,心烦意乱,有人说的,特招人烦。
每个路口都有安全隐患。即使你按交通信号灯行驶。也要耳听八方,眼观六路。避免事故发生
「开车慢点·慢点开车」不要错误理解哦
- 对于汽车用户而言最暖心的话是什么?
毫无疑问应该是「开车慢点」哦,长辈的叮嘱是亲情的体现,爱人的叮嘱是爱情还在,朋友来说则是友情的体现,其他人说也最起码是善意的关怀。这是一句很有人情味的话,但如果是所谓的“老司机”对于新手的教导,那么这就是“半瓶水”去忽悠新人了;低速开慢车不等于真的安全,新手司机要具备区分关怀与驾驶方式的能力。
当快则快
大部分交通事故都是因超速引起,这句话没有错但是多多少少有些夸大其词。因为造成交通事故的因素有多种多样,比如车辆故障失控、概率性爆胎、制动系统高温、疲劳驾驶以及违章驾驶等等。
在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的注视下,以及12分制驾驶证的约束中,真正会超速驾驶的车辆并不多,因为超速失控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比也不是很高,但确实不应该超速驾驶。
知识点:车速超过120km/h,综合驾驶员反应能力(2秒定律)、轮胎与路面磨损程度以及制动系统的磨损等因素,普通家用汽车的真实制动距离是可能达到百米的。比如铺装路面的摩擦系数标准为1.0左右,但有一定程度磨损的路面可以下降?,同时从反应到开始有效制动需要的时间也挺长。而且在高速行驶中转向规避往往会造成车辆失控,所以超速驾车确实很危险。
但是正常的按照限速驾驶是合理标准,因为速度、道路与车辆的匹配是经过精确计算的结果,只要专注驾驶则压限速标准驾车仍然会安全。反而是“慢点开车”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参考下图。
成长周期
- 学习阶段_低速驾车
- 学会阶段_提高车速
- 成熟阶段_激进驾驶
- 遭遇事故_低速驾车
- 自认成熟_低速驾车
大部分司机的驾驶风格会有四个阶段的变化,前三个阶段的变化是普遍标准,随着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确实会越开越猛。然而在第三阶段中往往会因为遭遇交通事故,或者是目睹或被言传身教而再次改变心态,至此回到开慢车的习惯中。
尤其是对于主要在城市道路短途通勤的汽车用户而言,其没有很高的概率看到因低速驾车造成的严重连环碰撞,对于高速公路的拥堵主要由什么原因造成也普遍没有概念,当然对于高速被追尾会有什么后果也是没有清晰认知的。所以这种驾驶风格也就逐渐被自己默认为正确了,这也是很多人存在“汽车性能无用论”的错误认知的原因,看一组图片吧。
总结:如果车流整体的行进速度为80km/h,认为“开车慢点”正确的用户以60km的时速驾驶,那么其他车辆就都要做出避让变道的动作,这就会大幅提升车辆失控概率而造成碰撞与道路拥堵,罪魁祸首就是“慢车”。其中如果有一些驾驶意识较差,不能有效制动避让或如无法避让的重型客货车而言,这些低速车辆就会被追尾或碾压。
所以“开车慢点”只是一种关怀而不是正确的“指导驾驶”,开车应当快则快、当慢则慢,不应过于死板。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原创发布
欢迎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这句“开车慢点”,说明了做车的人和开车的人的心里是不同的。特别是有车的人最能体会。比如说我自己。做别人车的时候,总感觉别人开的太快,不稳当。安排朋友慢点,安全第一。但是当别人做自己车的时候,感觉自己是个老手,开车经验谁都不服。可是好多朋友都会劝自己——慢点,安全第一。
可见,心里虽然不同,但是为了一个共同点而告诫——安全第一。做任何事情都要换位思考,不能只顾虑自己的感受,要把公众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
开车慢一点,这不光是一句口头禅,而是一句关心的话,也是一句提醒的话,也是一句警告的话
开车慢点。并不一定是慢就好。主要是说。开车主要精神集中,观察前方路线!注意,防御性驾驶。基本没一点问题!
“开车慢点”我所理解的是注意安全、平安到家(目的地)。作为一个司机来说该快就快该慢就慢一切以出行平安为前提。我刚学车那会,我的老师就教导我们开车一定要:胆大心细!现在条件都好了,车多了司机也多了,出现刮擦碰撞的几率就高了。总而言之不管是男司机还是女司机只要安全到家就是好司机!![玫瑰][玫瑰]
相对而言慢一点安全系数就会增加60%。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所以开车慢一点是对的。人家说10次事故九次块。
就是这个道理。[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这是一句老话,让你开慢点是担心你的安全啊。10次事故9次快,所以开车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超速,过红绿灯不要急闯黄灯,
感觉我回答的没毛病的友友点个赞[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