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自己的女儿(和硕公主&蓝齐格格)之间的恩怨情仇,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古有夺妻之恨,而他们之间恰有夺夫之仇,
第二,古有杀父之仇,而他们之间夹杂了杀夫之恨,
第三,童谣中唱到:有娘的孩子像个宝,没娘的孩子像跟草,让蓝齐儿从宝变成草的这个人正是他的亲生父亲-康熙。
清圣祖爱新觉罗氏·玄烨(1661-1722),清朝第四位皇帝,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
一生成就: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驱沙俄。
这三次的伤是蓝齐儿为人女,为人母终生难以释怀的痛。
十六岁的蓝齐儿含苞待放,像早晨初升的太阳,暖人且充满活力,然而这朵即将盛开的花朵,却被自己的父亲送到了自己的“仇人”面前,一个美好的而幸福的梦被打碎了。
蓝齐儿,此名由二月河老先生因剧情需要编出,历史的本尊应该是固伦荣宪兵公主(1673-1728)
俗话说的好,没有得到的都是最好的!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虽然有讽刺之意,但是也有对梦想遥不可及的美好向往,而在蓝齐儿身上却深深上演了向往和讽刺同在的剧情。
为什么说蓝齐儿身上既有梦想又有讽刺呢?
向往的解释为:蓝齐儿被李光地的仁爱之心打动,用当代话来说也可以称之为一见钟情,或者说是情投意合,两个人因此私定终生,以书信往来抒发彼此心中情怀,胡诉衷情。
而李光地也因万民书被康熙重用,并且告诉蓝齐儿待李光地功成名就之后,允许蓝齐儿下嫁李光地为妻,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
只因康熙一心想收台之后再剿灭葛尔丹,可惜葛尔丹先下手为强,主动向康熙“提亲”,与其说是提亲,倒不如说是要挟康熙就范,逼的康熙不得不为自己收台换取更多的时间,忍痛割爱,棒打鸳鸯,将自己的掌上明珠蓝齐格格屈嫁给仇人葛尔丹。
蓝齐儿因此心中对自己的父亲(康熙)有过一段时间的怨恨。
十年后葛尔丹的屠杀蒙古各部族,势力越发强大,不仅如此,他还博得了蓝齐儿的欢心,蓝齐儿还给其生了一个儿子阿密达,但是好景不长,收台成功的康熙,将矛头指向了葛尔丹的人头,最后葛尔丹落的死无全尸的下场。
绰罗斯·噶尔丹(1644-1697),号博硕克图汗,巴图尔珲台吉第六子。俗话说的好,不作死就不会死,如果葛尔丹没有屠杀蒙古各部族,而是安分守己,奉公守法,每年定期给康熙交粮纳税,加上蓝齐儿这层关系,从亲情角度来讲,葛尔丹也算是康熙的女婿,没有发生屠族的事件和模仿铁木真的野心,相信康熙看在自己女儿的份上也会对葛尔丹网开一面,不至于让自己的女儿过上守寡的疾苦生活。
蓝齐儿反复劝阻过葛尔丹多次,或许葛尔丹体内流淌着和铁木真一样的血液,有一股要做就最强男人的野心和梦想,但是梦想终归是梦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没有足够的势力,根本就不堪一击,葛尔丹不仅战败,还被大阿哥胤褆看掉了头颅,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
蓝齐儿又一次被康熙棒死鸳鸯,把其一个美好的家庭拆的夫死家怨,痛哭流涕。
亡夫之痛久远,又迎来的丧母之恨,为人子女看到自己的母亲,在为别人刷马桶度日,曾经高居皇贵妃的女人,如今过的不如太监生活,反被他人每天吆喝,这一个又一个惨痛的场景和惨痛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亲手造就的,让这孤儿寡母的女人(蓝齐儿)拿什么心态去接受?
容妃剧照
俗话说的好,夫妻本是同林鸟,患难面前各自飞?
这句话深深的体现在了康熙身上,在康熙废黜太子一事上,康熙为了将各皇子的感情冲击降低到最小,反而将一切的错误和罪责规避到了这个他最爱和最爱他(康熙)的女人身上,或许这样的结果可以蒙骗朝廷众人以及子孙的眼睛,但是却抹不平康熙内心的针扎的伤口。
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人,曾经一度高贵为皇贵妃,如今活的不如宫廷中太监的地位,每日以刷马桶换取饭菜度日。
看到自己的母亲被康熙如此对待,蓝齐儿萌发了学习夫君葛尔丹的想法,起兵造反,攻打北京城,但是却被容妃以死相逼打消了这个念头。
看到过十几二十年前康熙剿灭葛尔丹的场面,蓝齐儿相信自己的势力远不及当时的夫君,说起兵造反也只不过是一时的气话。
俗话说的好,要么狠,要么忍。
蓝齐儿怀揣着对康熙无比的怨恨,赶回了乌兰木桶,隐藏自己内心的痛,一心辅佐自己的儿子阿密达,相信她再也不会原因再多看见康熙一眼。
生活从此度日如年。
我是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文/追溯历史传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