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在位十六年为什么始终没有立事实嫡长子赵德昭为皇太子这个问题,个人认为,要分几个阶段来看。



首先是第一个阶段,建隆时期。建隆元年,在陈桥驿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正式开元建国,建立了大宋王朝。虽然宋王朝后来成为了正统王朝,但是彼时它的性质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其他王朝并没有太多不同。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有枪便是草头王的时代,扯上一面黄旗往身上一披就敢自称皇帝!周太祖郭威这么干过,宋太祖自己也是这么干的,周恭帝郭宗训不就是这么让宋太祖赶下台的吗?而主少国疑,正是后周政权倒台的一个重要原因,称帝之后的宋太祖面临着和周世宗郭荣同样的窘境。建隆元年,宋太祖活着的两个儿子赵德昭才九岁,赵德芳尚在襁褓之中。一旦宋太祖像周世宗那般英年早逝(周世宗没活过四十岁,而彼时宋太祖已经三十三岁),他的儿子将面临周恭帝同样的局面。虽然人都不希望自己早死,但是有周世宗的先例在,宋太祖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那么,该怎么办?四个字,找个备胎!那么谁最适合当这个备胎?很显然,自己的胞弟赵光义(即宋太宗,原名匡义,为避宋太祖帝讳更名光义)最合适。于是,当初周世宗的那一套行头被安在了宋太宗头上,晋王兼开封府尹,这是五代时期约定俗成的无冕储君。可见,起初宋太祖的确是将宋太宗置于了储君的地位。但是,为什么没有明立为皇太子或者叫皇太弟呢?原因很简单,宋太宗就是一个备胎,一旦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宋太祖还是准备换上儿子的。一旦明立,势必引发政局动荡。而这个约定俗成的所谓无冕储君,我愿意认、你就是,我不愿意认、你就不是!



第二个阶段是乾德时期。建隆的三年、加上乾德的六年,九年时间。这个时期内,宋太祖的儿子们在渐渐长大,到乾德六年时,赵德昭已经十八岁上下,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也已经成年了。而就在这九年的时间里,因为宋太宗一直顶着储君的光环,而宋太祖的儿子们没有任何封爵,朝中势力已经纷纷开始站队,宋太宗借机大肆发展自身势力,而这也成了后来宋太祖用儿子替换胞弟宋太宗的最大障碍!因为儿子还在成长期,而且宋太宗仍然具有其继续以储君身份存在的价值,宋太祖并没有急于易储,毕竟彼时他才四十岁刚出头、身体健康,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等,而贸然易储,除了导致政局动荡,并没有太大益处。个人认为,到乾德后期时,实际上宋太祖内心很可能已经有了易储的打算了,只不过没有公开表露而已。



第三个阶段是开宝时期,这个时候宋太祖内心实际上已经有了易储的打算。如果搁明太祖朱元璋身上,或许就直接动刀子解决问题了,可是宋太祖偏偏是个不喜欢用刀子解决问题的人,这一点从他接连上演两出杯酒释兵权也能看得出。因此,宋太祖并没有选择极端方式,而是采取了温水煮青蛙的处理方式,想逐步削弱胞弟宋太宗的势力,以达到易储的目的。从现有史料来看,这段时期也是赵氏兄弟矛盾较多的一个时期,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宋太祖彼时的心态。不过,毕竟宋太祖才四十多岁,来日方长,他并不着急,当然可能也有宋太宗尾大不掉的原因,宋太祖为了避免政局动荡而没有操之过急。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太祖的身体却慢慢等不起了。开宝晚期,宋太祖病了,还病得不轻。毕竟年近五旬,从画像来看,宋太祖比较肥胖,加之这个年龄正是三高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宋太祖身体变差也是正常的。到这个时候,宋太祖已然不能再等了。从宋太祖的行事风格来看,他很可能还是想再上演一出杯酒释兵权,如果动刀子解决问题,他早就应该动手了,可是并没有。个人认为,所谓“烛影斧声”很可能就是一出草草收场、未能达到目的的杯酒释兵权。赵氏兄弟为了这个问题发生了激烈争吵,毕竟让宋太宗主动交出即将到手的皇位,很难。或许有人会觉得臣下和皇帝激烈争吵不太正常,不过别忘了,二赵曾经做了二十年布衣兄弟,私下争吵并不是没有可能。或许正是因为激烈争吵、情绪激动,加之酒精的催化,最终导致了宋太祖病情加重或者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暴亡。从医学方面来看,这种可能性是相当大的。本人向来不认同宋太宗弑兄说:一来弑君这种事根本没有必要自己动手,历朝历代弑君篡位者都避嫌唯恐不及,没有是谁自己亲自动手的!二来宋太祖是武将出身、膀大腰圆,宋太宗相对要文弱许多,宋太宗想杀了宋太祖、还要全身而退,很难。三来第二天宋太祖被发现亡故后,开宝宋皇后的反应不是追究宋太宗弑君,而且想迎立赵德芳制造既成事实,这不符合常理。至于不少人所谓的下毒说,就更加说不通了。给现任皇帝下毒可不是后来给李煜下毒,彼时的宋太宗恐怕还没这个能力,更何况二人是在一起饮宴,宋太宗给他哥下毒就不怕出现意外、毒死自己?退一万步讲,即便他有这个能力、也能保证不会误伤自己,古代的毒药无非砒霜、鸩毒之类,中毒症状明显。第二天宋太祖如果被发现中毒身亡,宋太宗就是第一嫌疑人,开宝宋皇后既然有心让赵德芳即位,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先将宋太宗弑君的事情公开,如此一来自己便占据了主动地位和道德制高点,完全没有必要先派人迎赵德芳入宫、企图制造既成事实,不是吗?因此,下毒说根本站不住脚!



不管宋太祖怎么死的,总之他死了,一切戛然而止。他的两个儿子根本不可能是羽翼丰满的宋太宗的对手,最终只能接受既成事实。如果宋太祖当夜没有暴亡,个人认为,事后或许他就没这么客气对待这位胞弟了,搞不好真会用刀子解决问题。毕竟彼时的宋太祖可是实权皇帝,宋太宗羽翼再丰满,恐怕也斗不过宋太祖。但是,历史没有如果!赵光义最终成了赵炅,成了宋太宗。

最佳贡献者
2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至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驾崩,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

赵匡胤长子早亡,次子德昭在赵匡胤驾崩时,年已二十五岁。但德昭并没有被赵匡胤立为太子。976年,宋太祖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登基为帝。

赵匡胤为什么不早立德昭为太子,培养接班人?驾崩不传位于子德昭,而传位于弟光义呢?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讲:那就是“实力不允许呀!”。

不要认为是皇帝就权力无限。“陈桥兵变”应该是赵匡胤和赵光义、赵普等人共同谋划的。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做了皇帝,但赵光义等人也分享了很大的权力。

赵匡胤需要顾及和平衡各种势力。如果,赵匡胤早立德昭为太子的话,可能历史上出现的不只是“烛光斧影”还会有太子的“英年早逝”。

979年,已坐上皇帝宝座的赵光义借故斥责赵德昭有谋夺皇位之心,赵德昭退朝后惊惧不已、自刎而死。回过头来看,赵匡胤当年没有立德昭为太子,也是对他的一个保护吧。

3
《老规矩:一个欺负孤儿嫂子寡母的故事》

有个年轻的小伙子早年时期游走于天下,说白点就是无业游民,后来得到一位恩人赏识提拔得以施展才华,还和恩人的儿子成了过命的兄弟,恩人过世后恩人的儿子做了家主,这个年轻人也成了大管家,可惜得是兄弟死的早啊,临死前把自己的妻子和年幼得儿子交给他照顾,嫂子对他十分信任,家里大小的事情都交给他,刚开始这个年轻人本本分分照顾嫂子和侄儿,可是权力的诱惑太大了,他安耐不住内心的欲望假惺惺的演场贼喊捉贼的戏就仗着孔武有力霸占了兄弟家产,还把兄弟的儿子赶到了偏僻的恶劣之地让他自生自灭。

这个恩人是郭威,兄弟是柴荣,这个年轻是??

说正事儿:老赵家一家人那是老谋深算得一家子人儿啊,要知道那时候得宋朝也不是像我们大家现在认知中的一样,建立得时候大家压根儿不相信它可以存在300多年,赵匡胤那是怎么建立得宋朝,那是欺负自己老主子死后留下得孤儿寡母建立得这个国家,那时候皇帝和武将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合作,只是手底下的兄弟没想到刚刚把大哥捧到皇帝的位子上,老大就使软刀子来了个杯酒释兵权,可是这些人影响力还在啊,随时可以举旗造反的,那天你老赵家剩下孤儿寡母的时候,说不定就来个你老赵第二,就许你欺负别人孤儿寡母,我也可以欺负你孤儿寡母。


没有什么手足情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所有一切都是老赵家兄弟的算计罢了!

各位看官大家仔细琢磨一下,五代十六国时期,多少个政权从建立到消失都只是几十年得事儿,赵匡胤那是什么人,他能不清楚自己手底下这些兄弟得想法,他倒是想立自己得儿子做太子,下面兄弟可不会服气这个刚刚才十岁得男孩子,至于为什么过了十六年还是没有册封自己得儿子而是让兄弟做皇太弟,这也是老赵兄弟两的谋划,因为老赵篡位的时候,他兄弟怎么着也是参与了的,在军队里有一定威望,这样一来下面兄弟一看咱是玩儿不过老赵兄弟的,安安心心做个本分臣子吧。而且严格意义上来说统一全国的是他弟弟赵光义!

造化弄人!造化弄人!你逼死手足兄弟之后,你手足兄弟逼死你的儿子。

最关键的是:老赵他没有想到自己会死的这么早啊,他死的时候才49岁,算不得高寿吧,如果再给他十年时间那可能情况就不一样了,老赵死后他的二儿子被赵光义逼死“按史书记载,是被赵光义责备后自尽而死”!

4

引言:《宋史》——《杜太后传》里面记叙:“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此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此为“金匮遗诏”,意思是杜太后要赵匡胤传位于其弟弟赵光义,这份遗诏并没有得到后世认同,甚至受到了质疑。

一、赵匡胤死亡,事发突然,并没有交代清楚太子人选。

赵匡胤夺天下并不名正言顺,确实是因为皇帝年幼。周世宗柴荣北征回京后不久就身体不适,后来驾崩,在临终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握殿前禁军兵权。

北汉及契丹联合侵扰边境,赵匡胤领命前往抵御边境强权,大军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兵变,将士们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赵匡胤班师回京,后周幼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一个武将东征西讨,身体健康,精神饱满,他并不知道自己会那么快就挂了,他料想不到未来的事情,在他称帝后,还屡次御驾亲征,吃嘛嘛香,身体倍棒。一个精力充沛的帝王,刚刚拿到皇权的入场券,他也不会轻易放权。

长子虽然早亡,但是次子赵德昭尚且年轻,一个年轻人在面对皇权竞争时,还是需要历练的,纵观帝王对于下一代的培养,都是让他们从基层做起,只有了解最基本的为帝之道,知道人间疾苦,方为合格的帝王。

赵匡胤自己夺得皇位,本就不名正言顺,他更害怕下一代因为年幼而守不住得来的天下,但是他虽然有此打算,但是他没有算出,自己的生命在何时结束,他的匆匆离开,让帝位空悬。

他的死也成为了千古之谜,“烛光斧影”给他的死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在北征契丹的途中,十月十九日夜里,与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暴死,享年49岁。赵匡胤突然的暴毙,使得他根本来不及交代后事。

二、赵匡胤是从血与火里走出来的帝王,他懂得要坐好天下,必须在基层历练,从他给赵德昭的职位来看,他是想让年轻的赵德昭多多了解民情,从这些迹象表明,他是有意让赵德昭做未来的继承人的。

赵德昭为人沉稳,喜怒不露于行,按照习惯,皇子及笄就要出阁为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认为赵德昭年幼,并不适合立刻封王。

在波诡云谲的权利争夺面前,赵德昭还是太年轻,赵匡胤知道自己帝位的来历,确实是因为后周幼帝没有主事天下的能力,没有一个人不是自私的,自己夺下的江山,给其弟弟,赵匡胤也不是甘心的人。干德二年六月初五,赵匡胤授任赵德昭为贵州防御使。

领导要坐稳天下,必然要从基层开始做起,慢慢了解民间疾苦,才能更好的为帝,开宝四年十二月初五日,宋太祖举行庆祝活动,增加赵德昭的食邑户数。开宝六年,宋太祖授任赵德昭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宋太祖在世之时,一直没有给赵德昭封王。

种种迹象表明,赵德昭都在基层做领导干部,没有这些基层工作经验,将来怎么管理煌煌天下,没有封王之前的这些职务,都是宋太祖对赵德昭的锻炼。

赵匡胤是从血与火里走出来的帝王,他懂得要做一个好皇帝,是需要有“帝王之术”,赵匡胤虽然夺得天下的手段并不光明,但是他心地清正,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他自己也崇尚节俭,改变了五代以来的奢靡风气,这些都是他体察民情,从基层里练就的东西,他当然知道,对于孩子,这些也同样重要。

三、“金匮遗诏”的历史谜案

历史总是有很多谜案,这个金匮遗诏的真假,暂不去辨别,如果杜太后真说出了这番话,其中的道理还是有的。

赵德昭成年后,赵匡胤为何不立为太子,而要宠着弟弟,这就要说到五代十国的战乱背景了,当时军阀割据,各自拥有势力,皇帝无法制约武将专权,这也为后来大宋“重文轻武”的国策留下了伏笔。

杜太后也是一个经历过大场面的女人,她说得也是极有道理的,她说,赵匡胤能够称帝,是因为主幼国疑,如果立赵德昭为太子,可能无法避免叔侄相残,从而造成国家内耗的局面。

赵匡胤也许真能听进去杜太后的建议,但是金匮遗诏的疑点还是颇多的,所以赵光义是不是因为哥哥赵匡胤反悔而反目,这也是一个历史谜案。

“金匮遗诏”的存疑之处:1、杜太后怎么能预言赵匡胤死后,儿子尚幼?事实上赵匡胤死后,赵德昭已经是一位翩翩少年郎了,已经25岁的孩子,心智成熟,哪一点不符合继承帝王的资格?2、那“传位于二弟”又是指传位给赵光义,还是指赵廷美两位弟弟?传位之人尚不明确?

在赵光义即位后,连赵德昭的死因都是谜团,北伐失败,将士们也多有微词,有功不赏的事情,让三军的士气低落,赵光义正在养伤,群臣不得觐见,赵德昭年轻气盛,进入皇宫去劝说赵光义赏赐有功之人,不料赵光义勃然大怒,对赵德昭说:“等你当了皇帝后,再颁赏不迟!”

因为这件事,赵德昭居然自杀了,不知道什么样的特殊力量,因为一件被训斥的事情,赵德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赵光义听说此事,跑过去就抱住赵德昭的尸体,大哭着说:"痴儿何必这样?他后来改追封赵德昭为吴王,又改追封为越王。

金匮遗诏”、“烛光斧影”、“赵德昭之死”,都是千古谜案,没有确切的证据说明真伪,历史的迷人之处,就在于他的神秘,赵匡胤在位十六年不立赵德昭为太子,不能一概而论就是因为“金匮遗诏”,也不能确定他真有心意把皇位传给赵光义。

5

宋太祖赵匡胤自 " 陈桥兵变 " 称帝至疑似 " 斧声烛影 " 驾崩,共计在位 16 年。赵匡胤共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早亡,而另外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身体都很健康,而且礼贤下士,在朝野中有不错的声誉。可是为何终其一生,赵匡胤都没有立太子,甚至没给儿子封王呢?难道他是真的有意让弟弟赵光义接班?


五代十国形势图

赵匡胤的嫡长子赵德昭在宋朝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十岁了,但是赵匡胤在位的 16 年时间中,赵德昭始终未被封王,他的最高官职就是做到了使相,上篇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对使相这个官职有过间断的介绍,他的地位和节度使及宰相平起平坐,但是立亲王还有一个台阶。而赵光义在宋朝建立后不久就被赵匡胤封为晋王,并且被擢升为开封府尹,这就是五代时期的 " 亲王尹京 "。



后周太祖郭威

五代时期有一个惯例:尹京的亲王就是帝国未来的指定接班人!周世宗柴荣就是以亲王尹京的身份成为太祖郭威的接班人,而后周之后的宋朝则延续了这一惯例。那么,真的是因为 " 金匮之盟 " 的约定,让赵匡胤不得不传位给弟弟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传位给弟弟,很可能就是赵匡胤的本意!



赵匡胤剧照

赵光义本来在朝野没有多大的名望," 陈桥兵变 " 后,他长期的身份不过就是皇弟而已,但他的权势是赵匡胤一手培养的。比如赵光义 " 阴养死士 ",高琼、葛霸等一批武将长期围着他转,赵匡胤不但不管不问,还赏赐给他们财物,让他们尽心尽力辅佐晋王;晋王生病时,赵匡胤亲手给他艾灸,晋王嫌疼,赵匡胤就在自己身上先做实验;赵匡胤还多次表示 " 晋王龙行虎步,吾不如也 "。他的所作所为确实给人带来了 " 传位晋王之志素定 " 的印象。



赵德昭画像

那么赵德昭既然已经成年,赵匡胤为何不把他立为太子,而是始终宠着弟弟呢?这又要联系到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了。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曾毫无避讳地说:"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五代时期的长期战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皇帝的势力无法制止武将专权,杜太后说得没错:赵匡胤之所以能够称帝,就是因为后周主幼国疑!所以,赵匡胤只有传位给长君才能避免宋朝成为第 " 六代 "。赵匡胤、赵光义、赵德昭三人的年龄分别相差 12 岁,如果真的立赵德昭为太子,那可能真的无法避免叔侄相残、国家内耗的结局。所以,赵匡胤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除掉赵光义,要么传位赵光义。他选择了后者,来保全弟弟和侄子的性命。


赵匡胤与赵光义

然而,赵匡胤的一番良苦用心最终打了水漂,弟弟赵光义即位之后并没有放过自己的两个儿子。但从另一方面看,也许正是因为赵光义的即位,宋朝才避免了二世而亡的结局。

6

答:宋太祖赵匡胤是个雄谋大略之人,他在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将儿子赵德昭立为太子,是因为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

首先,所谓的“金匮之盟”是赵光义坐了六年龙庭之后,和赵普合伙炮制出来的。这个以前我已专门论证过了,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

不过,不可否认,“金匮之盟”里杜太后的担心,赵匡胤是有的。

毕竟,五代乱世,改朝换代快得如同走马灯,谁也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

赵匡胤自己的江山是从周世宗儿子那儿抢来的,周世宗死的时候也不过才38岁,赵匡胤登位这年,他已经33岁了。而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才9岁,赵德芳尚在襁褓之中。

一旦自己有什么意外,乳臭未干的赵德昭怎么保得住江山不被别人夺了去?!

好在赵匡胤和周世宗不同,他有两个弟弟,赵光义和赵廷美。

所以,赵匡胤是在两个儿子尚处自幼阶段,把弟弟赵光义当作备胎用的。

到了乾德二年,赵德昭17岁出阁了。

咦?赵匡胤为什么不册封他为太子呢?

主要是赵光义在这个时候已经形成了一股势力,一旦赵匡胤在这时突然定储,可能会引起赵光义不适,不定出什么乱子。

而且,这时的赵匡胤已经到了41岁,过了周世宗死亡的那个坎,人也老练了,心也稳定了,不再像早几年那个瞻前顾后了,他也觉得赵德昭毫无政治经历,嫩,需要历练。于是,不但没有册封太子,而且没有按照规矩以皇子身份封王,而是循序渐进,到了开宝六年,赵德昭的职务已经上升到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然,为了照顾赵光义的情绪,赵匡胤也在这一年晋他封为晋王。

有人仍然觉得奇怪,为什么不同时给赵德昭封王呢?

但必须要注意,赵光义封王前已呈尾大不掉之势,权压宰相。

赵匡胤给他封王,却也同时提升赵廷美和赵德昭的职位,加赵德昭任同平章事,增强他在中枢的影响;赵廷美则兼任侍中。另外,又把与赵光义相得甚欢的赵普解任,提升卢多逊为参知政事,成为副宰相。

这么一来,赵光义虽然封王,名义在宰相之上,但实际势力并没有得到增长,原来的一元结构被打破,他已经遭受到了一定的钳制。

也在这一年,吕余庆、沈义伦、薛居正等人先后为相,可以说,赵光义慌得一逼。

如果赵匡胤不是在开宝九年突然遭遇了“斧声烛影”,赵德昭封王、册封为皇太子,那是铁板钉钉的事。

唉,赵匡胤老谋深算,算来算去,算不过天,算不过命,帝位落到了赵光义手上,可惜了。

7

赵匡胤在位期间没有立太子,这是唐末五代环境使然——“五代不立太子是政治常态”,但他是有皇储人选的,那就是晋王、开封府尹赵光义。【暂不论斧声烛影和金匮之盟】

一、五代不立太子是政治常态

五代政权没有一个正式册封的太子,皇帝确认皇储身份的方式是惯例做法——“亲王尹京”,即“亲王封号”+“京城府尹职衔”,试看如下例子:

1. 后梁时,养子朱友文以“博王、开封尹”为后梁太祖朱温之储(未即位,未册太子,被杀);

2. 后唐时,子李从荣以“秦王、河南尹”为后唐明宗李嗣源之储(未即位,未册太子,被杀);

3. 后晋时,从子石重贵以“齐王、广晋尹”为后唐高祖石敬瑭之储(即位,未册太子);

4. 后汉时,长子刘承训以“开封尹”为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储(未即位,未册太子,生前未及封王,死后追封魏王);

5. 后周时,养子柴荣以“晋王、开封尹”为后周太祖郭威之储(即位,未册太子)。

由此可见,即便是柴荣这种遵遗命即位,无可置疑的储君,即位前也未被册为太子。郭威本来是有充足时间册立太子的,但他没有,所留遗制内容是“晋王荣可于柩前即皇帝位”,其他皇帝的遗诏通常也是“X王XX可于柩前即位”,没有一个立太子的。

至于那些不是以“亲王尹京”身份即位的帝王,如后唐李从厚、后汉刘承祐、后周柴宗训等等,大多是因为前任皇帝死的比较突然,没来得及走“封王+尹京”的程序,自然更不可能取得皇太子身份,只能直接按遗诏继承皇位。

二、赵匡胤因袭五代惯例

赵匡胤建宋,制度大多沿袭唐末五代,没有大的创新,朱熹曾说“太祖……只是去其甚者,其他法令条目多仍其旧。大凡做事的人,多是先其大纲,其他节目可因则因,此方是英雄手段。”在确立皇储之事上,赵匡胤及其继任者也受到五代惯例影响:

1. 宋太祖死前,赵光义为晋王、开封尹,正是柴荣即位前的职衔,皇储之选;

2. 宋太宗即位,赵廷美为齐王,开封尹,后改封秦王,皇储之选;

3. 宋太宗晚年,欲以三子襄王赵恒为储,遂以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

事实上,自晚唐以来,“皇太子”就成了稀罕物事,中原王朝第一个经过正式册立的皇太子竟是宋真宗赵恒,以至于京师满城欢喜雀跃,争睹皇太子风采。

至于其中原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说的很明白:

“自唐天佑以来,中国多故,不遑立储贰,斯礼之废,将及百年”。

兵荒马乱,礼崩乐坏,那些在承平年代实行的复杂礼制并不适用,赵匡胤在宋初也不可能预见今后的王朝命运,他不立皇太子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反正前朝都这么干。

综上所述,亲王尹京即是皇储身份,不需册立太子的惯例已沿袭数十年,成为世所公认、十分明确的意思表示,就连赵光义传位给自己的亲儿子,也要先废了赵廷美这个皇储,然后封赵恒为王,再任开封府尹,最后才名正言顺册立为皇太子。

至此,赵匡胤十余年不立太子的原因,和赵光义为皇储的意思表示就十分明确了。

8

五代十国时期,没有皇权天授的概念,一个皇帝能不能坐稳天下,全看他在军队中有没有资历、有没有治国的经验。

如果两项都具备,就能坐稳继位。

反之,即便坐上了皇帝宝座,也坐不长久。

像这种资历不够却坐上皇位,最后又被权臣搞下台的案例,当时数不胜数,比如后梁废帝朱友珪,后唐闵帝李从厚,后汉隐帝刘承祐,后周恭帝柴宗训等等。



我们知道,赵匡胤是靠篡位才上的位,皇帝是个什么玩意,他心知肚明。他很清楚,赵德昭的资历不够,即便自己立其为储君,最后肯定也坐不稳。所以,赵匡胤根本就没想过要立年仅十岁的赵德昭为储君,而是一开始就直接内定了赵光义为继承人

他让赵光义以亲王身份担任开封尹,并且从不约束其发展私人势力,这就是他立赵光义为储君的证据。

立弟弟,不立儿子,虽然有违人之常情,但这就是事实。

在当时那个时代,赵匡胤如果不培养赵光义,可能历史上就没北宋了,“五代十国”就变成“六代十国”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反驳,五代是五代,五代混乱是不假,可是赵匡胤当皇帝时,已经是北宋了。而且赵匡胤登基后,他也做了很多加强皇权的政治改革。北宋和五代的情况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这个问题要怎么说呢,北宋和五代虽然给人的感觉是两个时代,赵匡胤登基后也确实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天下人的观念并不会因为短短十几年就能轻易改变的。

换而言之,赵匡胤在位的十几年,政治制度上确实有改变,但老百姓和士大夫心中的观念其实与五代时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就好比说后周,后周世宗实际上也有一定力度的集权改革,他为了把皇位传儿子,可谓是煞费苦心,把权臣都防死了。可是他没想到,他最信任的赵匡胤居然篡了位,而且整个朝廷没人出来“伸张正义”……

又好比说赵光义,他在高梁河惨败,坐驴车逃跑,诸将找不到他,以为他挂了,于是就要立赵德昭为皇帝,而不是说赶回去拥立赵光义的儿子赵元佐、赵元僖、赵恒等。赵光义为了这事,气个半死,回去之后各种羞辱赵德昭,最终把大侄子逼死了。

这些例子都能说明,北宋初年,五代时期的作风没散,换个天子很容易。老百姓和士大夫就是认为“兵强马壮者”当为天子,储君什么的都是白扯。谁兵强马壮,大家伙就支持谁



说到这里可能又有人要说,就算你前面说的都有理,当初赵德昭年纪不大,赵匡胤确实没得选,只能立赵光义。可赵匡胤死前,赵德昭已经成年了,为什么赵匡胤还是不立他做继承人呢?

这个问题说起来,只能怪赵匡胤自己挖的坑太大了,他已经填不上了。

当时那个时代,皇帝有权,禁军大将们也有兵权。皇帝与大将之间即便没有猜忌,也会因为权力而慢慢产生出猜忌。皇帝与大将之间相互屠杀,在当时是家常便饭的现象。

比如说后汉太祖刘知远为了让儿子刘承佑坐稳皇位,临死前吩咐刘承佑杀大将。大将们也不傻,皇帝要杀自己,难道手握兵权的自己就要伸着脖子让他砍?所以大将郭威跟刘承佑一场火拼,最终把后汉灭了。

赵匡胤作为亲历者,很清楚这段历史,所以他继位后,他就把话挑明了,让大将都把兵权上交,然后他也做出让步,直接让赵光义当接班人,大家都可以去巴结赵光义。这样一来,皇帝与权臣之间的关系理清了,大家做到了相互信任,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到这里才结束。

然而,flag已经立下了,赵匡胤能稳定社会的前提在于——他要守信用!

如果他敢背弃誓言,又改主意立赵德昭,他之前奠定的稳定局面肯定会崩塌。之前被削权的大将们会觉得,赵匡胤说话不算数。

这些人会不会因此有反心,谁说的准?

另外,跟着赵光义混的一群人也会觉得皇帝哪天看自己老大不爽了,随便制造个意外让他挂掉,再立赵德昭,那大家之前的政治投资都白费了?现在再去巴结赵德昭,时间哪里还来不及?

在这种情况下,有异心的人肯定反叛。即便赵光义没有反叛的心思,他手下的人为了富贵也会裹挟他造反。

所以,赵匡胤不敢玩这么大,他为了消除可能的猜忌,就必须要地位悬殊化,让儿子不可能成为赵光义的威胁,这既是保护宋朝社稷,也是保护自己的儿子

应该说,赵匡胤的政治度量是非常大的。不过这么玩也有副作用,那就是赵光义与赵德昭的实力差距始终不在一个维度,赵德昭跟他三叔的差距被越拉越大。


当然从逻辑上说,赵匡胤的做法没毛病。毕竟他也没得选。五代那么多例子都证明了扶持儿子而儿子又坐不住江山,最后肯定是全家掉脑袋,社稷玩完。

只不过赵匡胤还是低估了赵光义,小看了人心险恶这句话。他以为自己恪守信用,赵光义也能恪守信用,保自己的几个儿子一生平安。他人算不如天算,没算到赵光义会如此下流,生生逼死了赵德昭、赵德芳。

如果赵匡胤早知道是这样一个结果,可能他就跟赵光义火拼了。

9

赵匡胤死的时候已经49岁,他的儿子赵德昭已经25岁成年,按照中国古代的帝王传统,立儿子为太子,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何他没有这样做呢?

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死后,不是他的儿子继承了皇位,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赵匡胤迟迟不立太子,是不是也从侧面印证了“金匮之盟”的真实性呢?



想要搞明白这件事,不能按照现在人的思维去揣度,而应该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具体情况来分析。 纵横总结出两方面原因来解答,大家可以慢慢品。

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合伙创业模式,让赵匡胤不敢擅自立太子

赵匡胤是历史上典型的权谋大师,在他设计的宋代政治体制下,几乎从根本上消除了权臣,武将,地方势力对皇权的威胁。

有人却说赵匡胤百密一疏,没有消除宗室子弟对皇权的威胁,最后导致自己的皇位被弟弟夺了去。

其实,我倒是认为,不是赵匡胤没有想过“削蕃”,而是赵光义实在是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样赵匡胤也投鼠忌器,不敢把削掉赵光义的权力,甚至不敢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大家看有关赵匡胤的事件时就会发现,赵匡胤能够发动陈桥兵变登上皇位,背后操控和执行的人都是赵光义,可以夸张点说,没有赵光义的支持,赵匡胤不一定有胆量篡位。

赵匡胤登基之初,北宋政权并非十分稳定,也是一片混乱的局面,这个时候带兵出征的人,还是赵光义。

简单来说,赵匡胤的这个弟弟太牛了,而且也十分优秀,正因为如此,可能也导致赵匡胤不敢擅自立太子。

兄终弟及传位方式在五代十国时期的流行,赵光义本身也是皇位继承人

由于很多人怀疑赵光义皇位来源的合法性,以至后来赵光义不得不拿出“金匮之盟”,也就是赵太后临死前,让赵匡胤答应她在赵匡胤死后,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

口说无凭,还让赵普“于榻前为约誓书,……藏之金匮”,所以就被称之为“金匮之盟”。



很多人会说,哪有这么不靠谱的妈,因为宠爱自己另外一个儿子,就敢指定皇位继承人,而且还留下证据,肯定有假。

“金匮之盟”真假难辨,但是兄终弟及的皇位传承方式,在五代十国以来极为流行。

因为乱世,所以容易出现非常规的事情,比如五代十国的假子制度就很流行,这些养子不但被委以重任,甚至还拥有继承权。

五代只有几十年,但是假子出身的皇帝就多达三个。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葩局面,就是因为局面太混乱,搞不好自己就被人整死了,自己的儿子太小继承不了皇位,就得依靠自己扶持起来的养子来撑局面。

这种行为肯定是不利于长期发展的,但是五代十国太混乱,几十年太久,只争朝夕。

后周世宗柴荣就是郭威的养子,郭威死后,柴荣继承大权,柴荣死后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由于年幼,这才被赵匡胤取代。



赵匡胤当时儿子也不过二十多岁,北宋又处于内忧外患之下,在赵匡胤死后,如果没有一个强力的领导人物支撑的话,宋代未必不是五代的尾子。

连养子都能够继承自己的权力,自己的弟弟会没有机会?

如果赵匡胤再活得久一点,或许赵德昭与赵光义的皇位争夺会更激烈,但是当时来说,是没有任何与赵光义争夺的资本。

纵横还是那句话,分析历史事件,不能凭借现代人的思维去揣摩,而是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去分析。

10

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宋朝之时他的嫡长子赵德昭就已经十岁了,然而宋太祖在位共计十六年中,他都没有册立太子,甚至他的两个儿子(次子赵德芳)都没有被封王。然而,在太祖即位的当年征讨李重进之后,他的弟弟赵光义便被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随后又改封东都留守,封晋王。

赵匡胤的这种厚此薄彼,显然是不正常的。另外,“亲王尹京”的地位在五代十国时期本来就等同于皇位接班人。再加上后世流传的“金匮之盟”,我们有理由相信,赵匡胤最初就有传位给皇弟赵光义的计划。他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可能于公于私有两点考虑。

第一、五代时期战乱频繁,王朝更迭如同走马观花。后晋的承德军节度使就曾经直言不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所以在赵匡胤生活的年代,最忌讳的首先就是主少国疑,最忌讳的首先就是这个政权缺乏强有力的领导者。赵匡胤出于对这个刚刚建立的王朝的责任感,避免它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代而决定传位给武功一般但文治颇强的弟弟,因为他知道宋朝现在最缺的是一位守成之君。

第二、传位给弟弟赵光义也是避免宋朝内耗的一种方式。赵光义在宋朝建立前后就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权利,并且工于权术,如果让仁义甚至堪称懦弱的儿子赵德昭即位的话,则可能无法避免叔侄相残导致国家内耗的结局。所以,赵匡胤只有两个选择——除掉 赵光义或者传位赵光义。他显然无法选择前者,而选择后者直接传位给赵光义的话,有保全两个儿子的可能性,事实证明赵匡胤看错人了,但这也是后话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