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上逆境成才的人很多,他们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面对恶劣的环境不抛弃、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以超人的毅力和勇气实现了自己人生和事业的突破,在历史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我今天要说的这个在逆境中成才的典范就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家里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其在少年时代就看清了民间的疾苦,尤其是当时非常封闭的湘潭乡下,他立志要走出湘潭,到外面去看看世界。所以,他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在私塾的前两年,其读了《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等古籍,而且是反复学习,使得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后来因为家庭生计,被迫回家务农,但这仍然没有阻止他学习的热情,他几乎将家里附近所有能借到的书都借来看了,在劳作一天之后,仍然抽出时间来读书,于是慢慢养成了秉烛夜读,手不释卷的习惯。当家乡附近的书被借完之后,他偶尔听人说棠佳阁有藏书,而且都是非常精品的书,于是他不惜走山路30里,冒着被野兽攻击的危险去借书,接触到了很多新期刊和杂志,开启了他的视野和思维,没有几年的时间,他将棠佳阁的书都看完了



毛主席通过看书进一步认清了当时社会的现状,看准了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根源,进一步树立了要改变中国现状的决心和信心。同时,毛主席从书中注意鉴取历史兴亡之道,通过品评历代政事,臧否人物,吸取经验教训,悟出自己所需的为政方略,并在同古人的对话中激发出自己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就这样,爱读书的毛主席一步一步从湖南韶山老家走出来,在风雨飘摇的社会中开始了自己的革命实践。他依靠广大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一点一点一滴一滴开始,逐步将革命的种子洒向了中华大地,实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终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打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主席就是在逆境中成就一番事业的典范,我们无人能超越。即便在战争年代,其到哪都带着一箱书,是读书让他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战略的实施。在井冈山时期,因为毛主席喜欢口袋书,贺子珍就安排后勤人员在给主席做衣服的时候要特意缝制两个大的口袋,以便能装进书。



毛主席自己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如果再过十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解放后,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个人藏书达10万余册。

毛主席一生读了多少书,没法估计。他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成为一代伟人,除了其他方面的原因,其爱读书恐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最佳贡献者
2

毛主席青年时期有段时间在北大勤工俭学,当北大图书馆的管理员,由于职位低微,又说一口湖南乡音,因此被很多当时的文化名人所轻视,受尽白眼与冷落,但是当年这位不起眼的青年,30年后却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可谓是逆境成才的典范。

一 农家子弟,心忧天下

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父亲毛贻昌是当地的富裕农民,家境还算殷实。

在毛泽东小的时候,他表哥文运昌给了他一本书,这是清末爱国人士郑观应在1984年创作的《盛世危言》,这本书里详细的介绍的西方国家先进的工业、军事和政治,毛泽东拿到这本书后,一口气读了十几遍,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正处在巨大的危机中,心中燃起了救图存亡的火苗。直到后来在延安接受美国记者斯诺的采访时,毛泽东还对这本书记忆深刻,并说道:“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毛泽东的父亲原本是想他上几年学,识了字之后就回家帮衬家里,但是毛泽东不这样想,他想去外面见识更广阔的世界。1910年,16岁的毛泽东请亲戚说动父亲,允许他去“洋学堂”湘乡县立东山小学堂上学。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听闻消息,毛泽东立即剪掉了辫子,投身湖南新军,加入推翻清朝的革命事业。

不过第2年二月,清朝就亡了,毛泽东认为革命目标已经达成,于是退出了军队,又回到了学校。随后不久,毛泽东以第一名考入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校,但是学不到半年,毛泽东觉得学校的课程少,规则又繁琐,于是退了学在省立图书馆自学西方政治和科学的经典著作,他父亲毛贻昌不同意他自修,断了他的费用。1913年,毛泽东又考入了不收学费的湖南第四师范学校,本来学制时5年,但是第二年,第四师范并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期间毛泽东又在预科读了半年,所以一共是念了五年半。

在湖南一师的求学期间,教员杨昌济、徐特立、袁仲谦等对毛泽东影响至深,其中尤以杨昌济影响最大。杨昌济对毛泽东这位农家子弟颇为欣赏,在日记中写道:

“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才,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

杨昌济用湖南杰出人物曾国藩、梁启超的例子来勉励毛泽东,对毛泽东的期望不可谓不高。所以毛泽东与其女杨开慧恋爱结婚,杨昌济也是十分支持的。

求学期间,毛泽东也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并且对局势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曾自嘲道: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更令人称奇的是他对中日关系的预判,他在给肖子升的信中说道中日之间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尤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并且还指明了日本的用兵方向,后来的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果然应验了这一石破天惊、防患未然的预言。

二 穷困潦倒,不改初心

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肖子升、何叔衡等人筹化成立了新民学会,总部就设在蔡和森家中,这是五四时期最早的新型社团之一,学会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肖子升为总干事,毛泽东、陈书农为干事。不过学会成立后不久肖子升就去了法国留学,实际负责人为毛泽东。

6月下旬,新民学会经过会议决定,派出一部分人赴法国勤工俭学,当时法国是全世界的革命圣地,赴法留学是一大潮流。蔡和森作为赴法事宜的主要负责人先期到了北京,到达北京之后,蔡和森给毛泽东写了封信,信中说道“三年之内,必使我辈团体,成为中国之重心点。”,果然新民学会的人日后大都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

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此前已在北大哲学系任教,让湖南学生组织赴法留学一事就是他提出来的,毛泽东、蔡和森、肖子升等人都是他最看中的学生,他希望毛泽东能来北京,进北京大学,学习更加先进的理念和思想。

在安顿后患病的母亲后,8月15日,毛泽东离开湖南长沙,前往北京。到了北京之后,毛泽东开始为勤工俭学的事情奔波忙碌,几经辗转后才落实好勤工俭学事宜。

要去法国读书肯定要先学法语,所以大多青年都陆陆续续进了法语预备班,没有进预备班的也考入北大预科。杨昌济就很希望毛泽东能先进北大预科,但是毛泽东最后却没有报考北大预科,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此前毛泽东母亲病重,为了治病花了家里的大部分积蓄,毛泽东来到北京之后已经是囊中羞涩,没有钱交学费了;第二,毛泽东本人推崇自学,而且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不喜欢受条条框框的约束;第三,当时的教育部规定,中等师范生毕业后,必须工作几年,才能报考大学,而毛泽东刚从一师毕业,是没有资格报考北大预科班的。

这段时期是毛泽东特别艰难的时期,由于没有收入来源,日子过得很拮据,为了节省开支,他和萧子升、蔡和森、罗章龙等几个人租住在北京三眼井吉安所夹道七号的三间小房子里,这里原先是停尸房,所以价格便宜。但即使这样,也是“隆然高炕,大被同眠,几个人挤得骨头都发酸”,吃也吃的不好,经常是大酱咸菜就馒头吃一天。

后来北大校长蔡元培跟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打了招呼,让他在图书馆安排一份管理员的工作给毛泽东,主要干一些打扫图书馆、整理图书等轻便工作,每个月工资是8块大洋,毛泽东总算是有了份收入来源,暂时不需要为生活发愁了。所以毛泽东对蔡元培一直很敬重,对蔡元培执弟子礼,每次给蔡元培写信都是以‘蔡夫子大人’开头。

对于在北京“找工作”的这段经历,日后毛泽东是这样回忆的:

北平的生活费用对我来说太高了。我是借了朋友们的钱来到北平的,所以一到就得找事。那时,我从前师范学校的伦理教员杨昌济当时是国立北京大学的教授。我就去求他帮我找工作,他把我介绍给北大图书馆的主任,这人就是李大钊,他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位创始人,以后被张作霖杀害。李大钊让我担任图书馆的助理员,我每月可以领到一大笔钱——八块大洋。

三 受尽白眼,逆境进取

北京是首都,各界文化名流众多,北大更是全国学术胜地,群英璀璨,虽然毛泽东是新民学会的创始人,在湖南已经小有名气,但是来到北京之后,却有种小佛见大佛的感觉。很多文化名人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外地普通青年,并没有过多注意。

在北大图书馆做管理员时,毛泽东经常看到当时的名人进进出出,这些人很多是新文化运动中大名鼎鼎的人,毛泽东非常想向他们请教文化和政治问题,但大多数时候是受冷落与忽视。

在当时这些新文化运动的名人之中,尤其以胡适有名,他摒弃文言文,推行白话文,并且抨击封建旧文化,是全国有为青年心中的偶像,毛泽东也不例外,他后来曾回忆道:“《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有一次胡适来图书馆做演讲,毛泽东听得格外认真,做了大量笔记。演讲结束后,毛泽东举手向胡适请教一个问题,毛泽东由于说一口湖南口音,胡适听不懂,他向旁边人问了问,这个人是北大学生吗,旁边人回答道,他是图书馆的管理员,胡适听后,就没有回答。

毛泽东虽然心胸宽大,但当时也是个热血青年,受了这样的冷落,说心里不难受是假的。在若干年后,毛泽东在延安接受斯诺采访还聊到了他在北大的这段经历,说道:

由于我的职位低下,人们都不愿同我来往。我的职责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他们大多数不把我当人看待。在那些来看报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新文化运动的著名领导者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他们抱有强烈的兴趣。我曾经试图同他们交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讲南方土话。

但是,毛泽东并不因此而丧气,而是更加积极的参加各类活动,阅读更多的进步书籍,充实自己。北大图书馆的工作经历,也让毛泽东大开眼界,他看了读了许多原来在长沙看不到的书,对政治越来越感兴趣。由于与李大钊经常在一起,深受李大钊的影响,这对青年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思想和理论认识开始发生质的飞跃,直到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最后领导中国的革命事业,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中国。

3

这样的人物很多啊,比如孙膑,被同门庞涓挖掉了膝盖骨,一直装疯卖傻,才留住了性命,但依然设法逃了出去,被人重用,最后实现反杀。

4

逆境成才?朱元璋算吗?朱元璋安徽凤阳人,从小家乡闹瘟疫,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都饿死了,自己也差点被饿死,他给地主放过牛,大字不识一个,还在皇觉寺当过和尚。后来还到处逃荒,朱元璋真的是,所有别人吃的苦,他吃过。别人没吃过的苦他也吃过。后来投了郭子兴,一步一步得到别人的赏识,慢慢组建自己的有生力量,慢慢有了自己的地盘,最后与西边的陈友谅决战鄱阳湖,又击败东面的张士诚,在刘伯温,李善长,徐达,汤和等等文臣武将的协助下,建立大明王朝。试问下古往今来有谁能和他比?汉朝的刘邦还做过泗水亭长。可他真正的穷苦老百姓出身!

真真正正的逆境成才!




5

生死的边缘,比如牢狱之灾,典型的逆境中成长。。??????

6

简单点说,绝大部分开国君主几乎都算得上逆境成才的例子,毕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是独占鳌头的,至于谁算是典范就看各位读者的喜好了。

7

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贝多芬了,他十七岁得病伤寒和天花,26岁失去听觉,爱情就不用说了,更是坎坷,但是反观成绩,当之无愧第一

高尔基,从小就饱尝困苦辛酸,但是不管怎么辛苦,如何劳累,但是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名宿,

还有我国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因为家庭困难,他从小就替父亲担起家庭重担,也是抓紧一切可用时间去借数学书看,不管伤残左腿疼痛,终成你我尊敬的数学大家

还有很多人,莎士比亚,季羡林,巴赫,法拉第,等,对了,越王勾践也是,数不胜数,真是一句话概括,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8

成才不一定就要经历磨难,但是成大才者往往却是经历了巨大的逆境和磨难,并且战胜自我、突破这些艰难险阻,从而为人们开辟了一条新路、进入了一个新领域的。

毛泽东、孙中山、林肯、拿破仑、富兰克林、默罕默德、耶稣、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贝多芬、朱元璋、韩信、百里奚、孔子、姜尚……等等,无不如此。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坚定理想信念、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绝不放弃。

以毛泽东主席来说,17岁才出乡读高小,21岁才上大学,25岁北漂,28岁参加建党,34岁独立建军,42岁负责军事,52岁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人,56岁统一全国……一路上困难重重,敌人强大,但他矢志不移,理论联系实际,建立了一个伟大的新中国,改变了世界格局。

爱因斯坦青少年时期几次搬家,最伟大的研究成果也是在担任专利局职员时,利用业余时间做出来的。贝多芬更是悲惨,疾病缠身,耳朵失聪。林肯只上过很短的学,很小就出去当船工。但他们都没有屈服于命运,而是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成就了举世触目的伟人。

9

梅花香自苦寒来,又倒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纵观古今中外,99%的人才,或者说成功人士都是从逆境中走过来的,随便列举几个吧,建立周朝的文王姬昌,被纣王羁押多年。卧薪尝胆的勾践。孔圣人。王阳明。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很多老一辈的中国共产党革命家。爱因斯坦,小时候作小板凳,因为做功不好被嘲笑,而且因为成绩不好,多次被嘲笑和欺负,身为犹太人,又被纳粹迫害。卓别林因为有共产主义倾向,也多次被当局迫害。这也许是自然规律,就像歌词里说的那样:若非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

10

饱尝创业艰辛、渴望苦尽甘来。天若有情不舍我、愿众苍生忠得果。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