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历史角度首推陕西省。关中地区是上古中古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天府之国。甚至到明朝仍然是建都选项。如果范围进一步扩大的话,可以发现上古—中古中国的一条横贯线核心——长安洛阳线。
万古长安
华夏的上古文明并不是按照今天的省份区域划分的。总体来说,关中地区是相对独立的区域。从半坡遗址开始,这里就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后来则有秦汉、隋唐定都于此。而关中地区属于今天的陕西省。可以说长安是华夏族群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长安与娄敬
早在汉初刘邦建都之时就有关于建都的争论。刘邦是楚人,汉朝的建都计划中有洛阳的选项。许多出身东部的臣子也主张洛阳建都。最终,一名来自今山东地区的、叫做娄敬的戍卒求见刘邦,力求刘邦建都西安,并用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形容关中地区——
天府之国。
没错,天府之国这四个字最早用于形容八百里秦川的关中盆地。
堂堂汉高祖刘邦很可能是听从了一个普通的山东士兵建议而建都长安的。刘邦之胸怀,可见一二。在此之后,这个娄敬被刘邦赐姓,改名为刘敬。在汉初刘邦统军抵抗匈奴入侵之前,刘敬看出匈奴布阵有诈,是个陷阱,力求刘邦不要亲征。刘邦不听,大骂刘敬——齐虏!并将刘敬拘押。结果,刘邦被匈奴重兵围困白登山,造成了汉初对匈奴的被动局面。
如果刘邦一直都听从刘敬的劝告,不去亲征匈奴,历史会怎样改写?解围后刘邦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释放刘敬,并赐刘敬关内侯。
抱憾而终朱元璋
关中的优势在于可攻可守。上古时期,关中平原可以支持农业生产,同时又有山河之险、关隘之固。况且自古有言——秦兵耐苦战。在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的行动中,正因为陕西将领殷化行率领的西路军横穿戈壁,在昭莫多与准噶尔蒙古军血战,才使清朝对准噶尔转守为攻。一旦关中稳固,又可以衍生出另一个天下闻名的成语——得陇望蜀。
西安稳固,则整个西部中国安定。
也正因为此,明初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后,一直想要迁都的地方正是西安。但是太子朱标的去世让朱元璋心力交瘁,这个时候朱元璋已经步入晚年,最终没有将都城迁往西安。
可以想象如果朱标没有过早去世,明朝的都城将迁往西安,到时候历史将如何发展?如果朱棣从北京起兵进攻西安的话,很可能要先进军大同,而当时大同尚处于北元的威胁中。那样的话朱棣进军的难度就会高出很多。能不能成功尚且未知。
毕竟关中之固,就连日本侵华时期也未能撼动。直到今天,陕西仍然可以作为中国的大后方。
长安——洛阳的横贯线
隋唐时代洛阳地区已经开始崛起。无论是隋炀帝还是武则天都动过迁都洛阳的念头。在当时洛阳作为东都存在。十分繁华。宋朝定都开封与此有关。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