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灭亡之后,经历了王莽的新朝、刘玄的更始政权,和刘秀的东汉三个朝代。一把情况下,前朝灭亡后,宗室子弟遭殃,比如元朝灭南宋,赵氏子弟数万人被绞杀,明朝灭亡,朱家子弟在全国遭受通缉。
不过刘氏宗室子弟待遇出奇地好,很多人不光没有受到灭国牵连,反而升官进爵。原因是王莽的新朝和平代汉,刘氏子弟很多人充当了王莽的拥趸。刘玄和刘秀本就是宗室子弟,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所以也不可能残害宗族。
1.居摄年间
汉平帝驾崩后,孺子婴被立为太子,由王莽以“摄皇帝”(后改称“假皇帝”)名义,代行皇权。王莽掌权后,对刘氏宗室子弟中,已经绝嗣和犯罪被取消封国的,全部续封。
比如,汉哀帝时期遭受谋反冤案的东平王刘云,王莽复立东平国,册封刘云之子刘开明为东平王。又册封东平思王刘宇之孙、桃乡侯刘宜之子刘成都,为中山王,继承中山王刘兴(汉平帝之父)的衣钵。
同时下令,对所有绝嗣的宗室子弟,可以从近支中选择继承人,继承爵位。他还又额外册封自汉宣帝之后,无资格继承爵位的子弟三十六人为侯。
古代宗室子弟的爵位继承,一般都是逐代降格,遇到犯罪或无后,就自然消亡,封国变郡县。西汉末年,汉元帝一支全部断绝,皇室凋零。王莽以近支过继,接续刘氏封国,显示出博大的胸怀。
这就是刘家子弟很多人站在王莽一边,支持王莽代汉的原因。
当然,居摄元年、二年,也发生了两起宗室子弟的反莽起义。一起是安众侯刘崇,一起是东郡太守翟义。
安众侯刘崇跟刘秀一样,都是长沙王刘发的后人。刘崇以王莽危害刘氏政权为由,率领一百人攻打宛城,兵败身死。刘崇的叔叔刘嘉,坚决反对刘崇起兵,因而受到王莽表彰,封刘嘉为率礼侯,他的七个儿子为关内侯。
刘秀的云台功臣榜中,有一个叫刘隆的,就是安众侯族人,他的父亲刘礼也因参与谋反被杀。那时候刘隆才七岁,被王莽赦免,还允许他到长安读太学。
翟义推出严乡侯刘信(东平王刘宇之孙)为帝,企图推翻王莽摄皇帝之位。这场起义仅仅维持了三个月就失败了,翟义被杀,刘信不知所终,居然消失在史书中了。
2.始建国年间
新朝正式建立后,刘氏子弟全部被废黜王爵,降为公。有人认为这是王莽得天下后,露出了真面貌,其实不是那样。
王莽是复古主义者,他极度推崇周礼,希望政治制度上,回归西周的大治。西周封爵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没有王爵。所以新朝建立后,废除王爵并不是针对刘氏子弟,而是取消了王爵,公爵就相当于王爵待遇。
改朝换代,依然集体保留前朝宗室子弟的爵位,中国历史上独此一例!
3.天凤年间
天凤年间,王莽下令,刘氏宗室子弟全部降格为侯爵,又恢复王爵,封自己的儿孙们为王。不过这个记载并不准确,至少刘氏宗室子弟,并未全部被降为侯。比如刘秀的第一任皇后郭圣通,他的舅舅真刘杨,在新朝一直保留了真定公的爵位。
总的来说,王莽当权时,对刘氏宗室子弟相当优待,不光没有大肆报复屠杀,相反处处优待,连爵位都得以保留,甚至有额外恩赏。
更始建立后,刘氏子弟的待遇变化
新朝地皇四年(公元23年),也就是更始元年,刘玄登基称帝,改国号“汉”,史称“更始政权”或“玄汉政权”。
刘玄跟刘秀都是长沙王刘发(汉景帝第六子)的来孙、舂陵侯刘买的玄孙。不同的是,刘玄的曾祖刘熊渠继承了舂陵侯爵位,刘秀的曾祖刘外,失去了继承权。
刘玄的更始政权存在时间比较短,不到三年,全国也未统一,就被赤眉军所灭。刘玄在更始二年入驻长安后,曾经一次性册封了二十位王爷,多为异姓诸侯王,其中只有六位刘氏宗室子弟:
- 刘祉:刘玄族兄弟,西汉及新朝时期的舂陵侯,封定陶王;
- 刘赐:刘玄堂兄弟,封宛王;
- 刘庆:刘玄堂叔,封燕王;
- 刘歙:刘玄族叔、刘秀叔叔,封元氏王;
- 刘嘉:刘玄族兄弟;封汉中王;
- 刘信:刘玄堂侄,封汝阴王。
这六人都是追随刘縯(刘秀之兄)发动舂陵起义的刘氏元勋,也都是舂陵侯后裔,范围很狭窄,而且刘秀及其叔叔刘良,未得册封,这大概跟刘玄与刘縯的个人恩怨有关。
东汉建立后,刘氏子弟的待遇变化
更始三年六月,刘秀与刘玄翻脸,在河北鄗县登基称帝,国号依然叫“汉”,该年号为“建武”。刘秀登基后,坚持只封刘氏为王,避免了异姓诸侯王的麻烦,原来的刘氏子弟待遇,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1.建武二年
建武二年三月,刘秀封了四位刘姓王爷,分别是:
- 刘良:刘秀的叔叔,封广阳王,后改封赵王;
- 刘章:刘秀长兄刘縯的嫡子,封太原王;
- 刘兴:刘秀长兄刘縯之子,过继给刘秀二哥刘仲为子,封鲁王;
- 刘祉:西汉及新朝舂陵侯,更始政权定陶王,封城阳王。
刘秀幼年丧父,一直由刘良抚养,亲同生父。刘章和刘兴是亲侄子,刘祉是舂陵侯家族的掌门人。这四人在刘秀的心目中地位最特殊,所以成了第一批受封的刘家子弟。
五月,刘秀又追封两王:
- 刘歙:更始政权元氏王,封泗水王;
- 刘得:新朝真定公刘杨之子,郭圣通表兄弟,承继刘杨的真定王爵位。
刘歙也是刘秀的亲叔叔。刘杨在当年正月,因为意图谋反被杀。刘秀为了安抚真定王家族,以及河北豪门士族集团,以刘得继承真定王。
刘秀在册封刘氏子弟上,显得很“吝啬”,其实刘嘉、刘赐、刘顺本该都封王。
刘赐刘秀的恩人,当初刘秀想出巡河北,刘玄不同意,还是刘赐说服了刘玄,从而给了刘秀与刘玄分道扬镳的机会。刘秀只封他为慎侯,后改封安成侯。
刘顺即燕王刘庆的儿子,他自幼与刘秀交好。更始政权失败后,刘庆被赤眉乱军杀害,刘顺第一时间投奔好友兼族兄弟刘秀。刘秀也没封刘顺为王,而是封了个成武侯。
刘赐最应该被封王。刘赐自幼丧父,由刘秀的父亲刘钦抚养长大,跟刘秀亲如兄弟。刘秀北巡期间,刘赐不断给刘秀推荐人才,比如贾复、陈俊,就是刘赐推荐的。刘赐投奔刘秀后,也只被封为顺阳侯,那还是建武十三年的事。
2.建武十三年
建武十三年,全国统一战争结束,二月,刘秀下旨,集体给刘氏子弟降封,理由是他们与皇帝的亲缘关系疏远,其中包括:
- 叔叔刘良,被降封为赵公;
- 侄子刘章,被降封为齐公;
- 侄子刘兴,被降封为鲁公;
- 真定王刘得,被降封为真定公。
很显然,刘秀传达了一个信息,除了皇子,所有人都不能被封王,王爵应该回到皇帝直系一脉的轨道中来。
果然,建武十五年,刘秀先册封儿子们为公爵,建武十七年,又改封所有的儿子们为王。至此,东汉帝国的王爵,全部由光武帝的儿子们占据。
当然,刘秀在给西汉宗室子弟降封的同时,又学习王莽,下令给所有绝嗣断封的刘家子弟续封,合计封侯137人。
总的来说,西汉宗室子弟的运气相当好,在王莽代汉期间,受到了不同寻常的礼遇。刘秀建立东汉帝国后,虽然不如王莽大方,但是在“普及面”上,还是做到了“恩泽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