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明显,即便是公子扶苏继位,最大的可能是缓解秦国的危机,然后延长一些秦朝的命运,但是绝对不可能做到像日本那样的万世一系。

首先,秦朝的灭亡,本质不在赵高,也不再胡亥。而是在于秦朝的制度体制。历经六代人的努力,秦国终于统一了天下,成就了千古伟业。商鞅变法的既定目标达到了,商鞅最大的成功了。

但是秦朝统一后,以往的那一套东西很多都不再适用于新的国家情况了。没有新的改革,秦朝的命也不会长久的。

有人说扶苏宅心仁厚,深得人心,就连六国贵族都对其赞赏不已。但是要搞清楚,对他赞赏不等于依附他,而放弃复国的计划。项梁和项羽虽然依附扶苏一方,但是其心中想的仍然是如何复楚。

扶苏抬善良的结果也不一定是个好事,过于的死板,也必定不会有很大的作用。他能缓解秦朝的矛盾,但是却不能彻底的改变,所以大秦依旧会亡。

再说中日对比。日本菊花王朝,万世一系而不改变,但是要知道日本的政治权利长期的不在皇室的手中。皇帝对于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象征而已,实际掌握权力的个人和家族也是不断的在变化。

至于中国来说,地大物博。人多,经济发展较快,管理相对来说较为困难,也没有形成皇帝是精神象征的一种共同认识。所以改朝换代的时候,就是一个新的时代兴起的时候。

最佳贡献者
2

这个问题提得好,但结果总归不会如此美好。

因为正常情况下,扶苏根本不可能继位,何谈“万世一系”?

虽然秦始皇在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并高调宣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但历史已经狠狠打了始皇帝的脸,并同样高调宣称:“别做梦,快醒醒!”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被日本学习和借鉴了数千年,为何我们就不能借鉴日本形成“万世一系”的局面呢?

静夜史认为这和扶苏没有必然关系,但复苏却成为最好的反面典型。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扶苏之死”和“万世一系”这两个看似关联不大的事件,却因一个名词而牢牢联系在一起,这个名词叫做“权力”。

说到底,日本之所以能够实现“万世一系”,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天皇的手中几乎从来没有实权。

既然没有实权,也就不会成为争权夺利者的目标。作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即使头衔光环再多也不过是日本社会的一个花瓶,或者说是一个符号,更直白点叫做傀儡,特别是幕府时期。

而这样的傀儡之所以没有被取代,是因为天皇虽然没有掌握实权,却让自己逐渐掌握了神权,通过对天皇的神化,使天皇成为整个日本的象征。在这样的情况下,谁想取代天皇,就等于跟整个日本过不去。

这种不掌握实权却掌握神权的形式,与我国春秋时期非常接近。虽然周王室东迁洛邑后,周天子威严一落千丈,但依然是诸侯国眼中的老大哥,

谁要是跟周天子过不去,先不管其他住户反响如何,自己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安的。

但历史已经证明,中华大地上终归不适合这种“类君主立宪”的形式。

自夏朝建立以来,中华文明的体量就远远大于日本的总和,在黄河与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区域,各诸侯国不仅因为资源总体的匮乏而大打出手,更因为无论黄河还是长江中下游,都是亚欧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之所以能够实行万世一系的制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是名副其实的岛国,在海洋技术发展严重滞后的古代,海洋是日本最好的保护伞。

因为海洋的保护,不仅使没见过世面的日本容易建立起“君权神不授”的天皇制度,更使日本免于被其他强悍民族攻击和颠覆的可能。

春秋时期的各诸侯国,在面临其他诸侯国虎视眈眈的同时,还要时刻面对来自边缘的少数民族的侵扰,特别是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

为了不被游牧民族征服或者吞并,中原地区的诸侯国纷纷开始自立自强的变法,通过君主集权的方式提升国家实力。

而自周朝以来形成的小农经济,也决定了只有进行高度集权才能有效提高生产力。

所以在各国先后开始变法后,各诸侯国实力开始此消彼长,兼并战争不可避免地开始了,而最后的结果就是“六王毕,四海一”!

而在秦朝统一六国后,才真正实现“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所以,秦始皇的出现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这也同时宣告了“万世一系”的不可能性。

因为秦始皇本就是权力的集大成者,让他放弃权力专心研究神学,与他的价值观背道而驰。这种革自己命成就万世功业的做法,秦始皇做不到。再者,我国也不需要。

日本的万世一系,除了地形上的极端封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版块儿从来都是支离破碎的,即使最大的本州岛也是山地遍布,这使日本的统一几乎从来没有实现过。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天皇的尊严,幕府等权臣“挟天子以令诸侯”反而是一种省心的统治方式。

而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平原高原广布,一方面使统一成为可能,“周天子”这样的符号不断失去市场;另一方面也使小农经济高度发达,从而在根本上否定了神权的存在。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对神权崇拜如此务实。因为农民靠天吃饭的本性,所以虽然对“天所畏惧,但只畏惧和自己相关的神明。

什么意思呢?假设农民祈求某个神明保证来年风调雨顺,如果神明没有办到这一点,农民就会自然而然地另请高明。

对君权神授的统治者也是一样,如果这个统治者不能让自己安居乐业,五谷丰登,那么农民可以选择不支持这样的统治者,客观上为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打下了群众基础。

在我国的神权体系中,神并不是最高端的神明,“道”才是。如果统治者这个“神”有违“天道,广大民众就会群起而推翻它。

这使得统治者虽然进行了君权神授的神权建设,但因为地形限制,终归没有“达到日本天皇这样的成就。相反,为了得到广大民众支持,统治者还不得不顺应天道,以求民心,即使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体系。

但是从夏朝开始建立的“家天下”传承制度,又注定了统治者的衰败规律终归会导致自己在某一天失去民众的支持,所以改朝换代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而为了保证改朝换代的成功不反弹,后世对前朝统治者无不赶尽杀绝以绝后患。

秦朝的快速灭亡,并不是因为秦始皇的残暴,恰恰是因为秦始皇太过仁慈。正是因为对大部分六国贵族的保留,使六国旧臣看到了东山再起的希望。再加上统治者神性的不断丧失,一旦秦始皇驾崩,后世君王无法镇场,六国贵族重新反叛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而秦始皇为保证扶苏能够顺利继承大统,将扶苏派到边疆历练,为以后的接班做准备。

只可惜,还是因为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始皇虽乾坤独断,但却不能左右死后的局面。

赵高、李斯之流正是利用了秦始皇的权力,才顺利实现偷梁换柱。于是扶苏赐死,胡亥登基,大秦王朝在风雨飘摇中迅速崩塌,连带着2000多年的轩辕氏统治也宣告完结。

此后,小农经济孵化的刘邦等平民阶级迅速上位,我国开始了更加猛烈的改朝换代,社会发展水平相比于全球的其他文明开始一骑绝尘。

而日本,依然活在万世一系的“自娱自乐”中。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3

开宗明义,不能。

因为任何一个王朝立国,都有一个合法性解释的问题,在日本天皇神格化的过程中,就是通过创世神话的血统论,来保障天皇法统的合法性。

所谓合法性,就是解释“为什么是他?为什么不是别人?”的答案,日本神道教本身是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伴随着大和政权和日后日本天皇政权的建立,而逐步塑造的神话神系,以及皇族神裔的体系。

而中国已知文字记载的王朝,能够比拟的,只有商朝。

商王朝在《史记·殷本纪》中记录的始祖神话,一方面强调了其先祖简狄为“帝喾”之妻的身份,另一方面,点出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裔地位,也就是说,商王家族即神裔之族。

结合后世对甲骨文的考证,我们知道,“喾”本身是甲骨文“夔”的变体,实际上就是“天帝”的名字,而商人的始祖神话,其实就一直在强调商王血脉来自于“天帝”,即神裔。而《殷本纪》实际上已经是经过周朝人和秦汉人修改过的商人始祖神话。

因为“帝喾”已经由“天帝”化身为“五帝”之一,实际上,已知的“五帝”,实际上是上古时代不同部族各自的神话祖先,即“是神而非人”,但是在经历过战国、秦汉的大融合之后,原本的东夷文化、越人文化、西戎文化,糅合而为一体,同样经历了神系、神谱的“大一统”。

本身并不在一个系统中的各色神祇,变成了父子相传的上古帝君,而这个过程,基本上是在秦汉之交蒸腾,至汉武帝时代大成。

而周朝,作为商文化的边陲传播者,也是重要的诸侯,在崛起灭亡商朝之后,一样进行了绝对类似的“始祖神话”创作,《史记·周本纪》中的先祖周嫄,同样是“帝喾”的妻子,甚至身份为“元妃”,而商人始祖“简狄”则只能是“次妃”,生子的故事,也是类似的天人感应。

只不过经过这么编排之后,周人的始祖反而成了天帝血裔神族的“嫡长”,而商人的始祖反而成了“庶孽”。

可想而知,这种针对性极强的神话,本质上就是灭亡商朝之后,周人对笃信神鬼的商人后裔所进行的政治宣传,武王伐纣,不再是一场“下克上”的叛乱,而是纠正伦理失序的正义之战,即嫡出神裔子孙夺回应有“天子”之位的必须之战。

这是对商人的宣教,而在周人的王官之学中流传的“经”,即诗、书、礼、乐、易等作品中,尤其是《诗经》和《尚书》中,周人对自己族内的贵族精英们则反复告诫,天命与德相关。

《尚书·吕刑》说:“惟克天德。”

《尚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为怀。”

到了秦代周之时,无论今天的大秦粉们如何强调他们心中的正义,周朝的八百年正统天下,都让周王牧马人的嬴姓后人们感到无从下口。

嬴姓本身足够古老,却并不出自商王的子姓,也不出自周王的姬姓,正因为其古老,无从延续商周之变中的神话故事,作为没有“天帝”血脉的家族,神裔的故事,再也唱不下去了。

所以,统一天下的秦帝国,从阴阳家的手中,找来了“五德终始说”。

即在周人的“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概念下,进一步发展,强调秦帝国的“水德”性,并为周王朝塑造本来没有的“火德性”,“五德终始说”讲述了五行相克的理论,水克火,则为新朝,上天的天命,在“德性”的轮转中万古长存。

问题是,秦始皇的这个理论,本质上仍是顾头不顾尾的,周的火德被秦的水德代替,则秦的水德终究也会被旁人的土德所代替,这一点,他并没有顾忌,而是要自始皇帝之后,至于万世。

所以,本质上,哪怕是扶苏继位,解决或者缓解了秦王朝的短期危机,只要帝国一有衰弱的迹象,国内的野心家们,同样会举起“五德终始说”的大旗,来终结秦的“天命”。

就像之后统治了200年的汉帝国一样,哪怕汉武帝定了“土德”,举国的儒生们,仍旧会举起“今周公”的旗帜,说王莽是孔子之后500年而圣人出的“新圣人”,让刘氏家族让位子。

而这五百年有圣人出,孔圣人替汉帝受天命的说法,还是汉武帝自己下主导提出来的,说是他亲手为汉王朝掘墓,也不为过。

所以,哪怕是扶苏继位,也不可能有什么万世一系的秦王朝,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而秦王朝的制度性暴虐,也不是一个两个仁君就能消毒的,拼命压榨底层的编户齐民帝国,靠的就是以力服人,力量一旦衰弱,完犊子是迟早的事儿。

4

万世一系肯定不会,但历史应该就没刘邦项羽什么事儿了。


如今很多人都把秦朝的灭亡看作是必然结果,但将秦末这段历史和历朝历代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实际上秦朝的灭亡,是多个偶然因素相互配合造成的结果。只要其中一环出了问题,或者是让秦朝获得一个喘息之机,秦朝就有翻盘的机会!下面我们先来一起分析下这些偶然因素。

偶然因素一:秦始皇突然病逝

作为秦帝国的创始人,秦始皇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如果秦始皇能够多活十年,秦末农民起义,以及六国的复国计划,都会如土崩瓦解般失败,这点相信大家都不会有什么疑问。

很多人或许还会拿秦朝所谓的各种暴政如何如何,但实际上没个王朝在建立之初,都会遇到一定的反扑,秦朝的规模和强度不算啥。西周的武庚之乱,汉朝的诸吕之乱和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清朝的三藩之乱等等。

偶然因素二:公子扶苏自尽

公子扶苏真的就比胡亥好么?真的不一定,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恰恰证明其不适合做皇帝。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一气之下把扶苏发配到了北方长城。试问一个满脑子儒家思想的扶苏,如何就成法家治国下的秦朝,真心不见得会更好。

偶然因素三:项羽不按套路出牌

之前一切的偶然因素,依然没能够彻底击垮秦国,真正压倒秦国最后一根稻草的是章邯的投降,而导致章邯投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怕政敌赵高的迫害,二是怕粮草被断,全军覆没。如果楚国军队一直持在外围。秦王婴就有可能先杀掉赵高,再与章邯联系,内外配合,六国联军又各怀鬼胎,逐个击破并不难!大家还记得当初楚怀王的安排么?

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也就是说统帅这支军队的人不是项羽,而是人家宋义。宋义之所以在巨鹿迟疑不前,表面上是饮酒作乐,但实际上多半是楚怀王的默许,毕竟六国谁都想笑到最后,提前消灭几个,同时又能消耗秦军战斗力,这种好事儿,其余几家都心知肚明,不挑破而已。

是项羽的不按套路出牌,为了给项氏一族报私仇,而杀了宋义,导致各国起义军的默契被打破,秦军也被弄个措手不及。项羽就如一张多米诺骨牌,推到了偌大的秦帝国,使得以上诸多偶然因素达到量的积累,从而导致质变!历史都是不计后果的性情中人推动的,确实有几分道理。

也正是项羽的不按套路出牌,让本应该持续多年的灭秦大战,瞬间结束,各国势力又相差无几,所以才不得不分封那么多诸侯,这也为后来西楚霸王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应了那句话:“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5

我是“红雨说历史”,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独特的历史和环境,日本天皇万事一系,实行明治维新开始宣称的,而且日本天皇的塑造一直是以神而不是王来建立,类似于是“政教合一”,先统治思想再统治人。但是日本也不太平从苏我氏专权、藤原氏摄政、幕府时代再到明治维新。权力斗争的还是很大的,日本天皇的很多资料属于机密,至于过程如何也不是我们能够清楚的。日本属于岛国民族少,外族入侵更少。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大国,还会有外族入侵。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的交流融合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的历史状况,朝代更迭从夏商周开始就已经基本有了雏形。我国的思想是敬天法祖,所以天命给谁,这不是皇帝一人说了算得,和日本天皇是神有本质差别。

然后扶苏确实可能是一个贤主,但是他应该还是用着法家的思想,法家的鬼神思想是什么。韩非曾说“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什么意思,万物各有理,但是有有一个总规律。他还说“夫缘道理从事,无不能成”。就是按规律办事。按照我们现在来看这就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啊和鬼神什么的不沾边。

我们看陈胜吴广起义开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人们意识到称王称侯不是天生的,所以扶苏继位,不能保证他以后每一代都和他一样贤明,一旦统治顶端出现危机,就可能有陈胜,李胜,王胜,司马胜等等起来反抗。

每个历史的发展和形成都会和他的文化,历史,地理等等有很大的关系,虽然日本文化大多来源于我国,但是他也有他的独特性。我国自然也一直保有自身特色。所以这样才有个世界文化大花园。题主的假象虽然是一个很有趣的想法,但是红雨认为和我国古代的历史环境不太相符,你认为呢,一起来讨论吧。

文/红雨说历史

6

不可能,日本万世一系是源于继承制度,天朝的继承制度都是皇室继承皇位这一个人的儿子才可以。而日本天皇的继承制度是皇室所有男性以及现在及过去的所有天皇在世的夫人。这个继承人数量非常的庞大,合法候选人成千上万的。所以导致继承人之间没多大的斗争,因为候选人多如牛毛。整个宗族的人都有权继承,你再牛逼赶干掉任何一个人,几千候选人到时候不拔你的皮。所以日本天皇都是指定了继承人就没斗争了,老天皇死了,没指定继承人就是大家推举。当然无德的天皇,宗氏会直接进去把你砍了,而且古代日本搞政变,士兵军队是不参与的。天皇没了人心,想串位的宗氏自己去拉天皇下马,其他人不吭声,就可以做天皇了。主要军队不参与宗氏斗争,所以他们都是带几个仆人什么的斗殴。战斗规模非常下,基本一天功夫决出胜负。也因为这样,宗氏很多人,包括非宗氏的人都天皇位置没多大兴趣,日本做天皇,大家不满意,一合计就把你砍了。军队也不参与宗氏的事。所以天皇很累,必须要德高望重,不然很容易被拉下马来斩首。

7

扶苏,秦始皇长子,为人刚毅勇武、仁义无双、有政治远见,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合适的继承人,要是秦朝有他来接掌政权那么可能就没有刘邦、项羽什么事了。但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不可能像日本一样出现万世一系的皇族。

日本天皇家族所谓的万世一系先不说真假,就说天皇一直没被推翻这件事,最重要的是天皇这个位置在很长时间内只是一个政治象征,根本没有实权。说白了改朝换代就是争权夺利,而天皇这个职位占了根本没好处,谁还会去争?

而中国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以来,皇帝这个职位就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者,威震四海、掌控八方。历朝历代都有权臣当道、太监弄权、外戚专政的情况出现,但除非是王朝将要覆灭的时候,否则只要皇帝够精明、肯努力都能把权力再收回来。

说白了吧中国的皇帝和日本的天皇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皇帝这个权力无限的职业自然吸引无数野心家前仆后继的谋朝篡位。

8

日本自神武天皇起,到今天的德仁天皇,已历126代,2000余年里没有出现过改朝换代,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皇室,号称“万世一系”。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统一王朝,如果扶苏即位,秦朝会像日本一样万世一系,传之千秋万代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因为日本天皇自出现起,便被披上了一层神圣而神秘的面纱。日本天皇,相传是日本神话中的创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后裔,是日本本土第一宗教神道教的最高领袖。就凭这两点,就足以使天皇的地位超然物外,既是神之后裔,那君权神授便自然成立。是顺天应人,众望所归,这是天皇制度可以流传2000多年,直到今天还生生不息的最重要原因。

另外,从地理上看,日本是个岛国,孤悬海上,外部势力难以触及。因此,古代的日本相对封闭,这也使得天皇制度没有受到外部势力干扰,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得以代代相传。同时,天皇虽然是君权神授,但并非高度集权。日本自镰仓幕府起,共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三个幕府历史时期,天皇权利被架空了达六百二十八年之久。但这中间同样没有出现改朝换代的事情。因为日本天皇作为封建时代地方诸侯的天下共主,其神之后裔,日本国家象征的烙印深入人心,与天皇作对,就是与整个日本作对,没有任何诸侯敢于挑战这个底线。



而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当时华夏的天下共主还是早已名存实亡的周天子。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曾经无限美好的表达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非常骨感。

周王室消亡,秦始皇的天下共主身份得到公认,但这是继承周天子的天下而得来的。春秋战国八百余年,大小诸侯多不胜数,但都供奉一个王,那就是周天子,如今秦始皇代周自立,改朝换代,就难保天下还会出现另一个枭雄,再来一次改朝换代。因此,这和扶苏即位与否没有多大关系。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本身就没有任何神格色彩。这样看来,显然他就不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才是国家的根本,既然秦始皇是人而非神,那就是说天下人都有机会爬到他的位置。因此才有了秦末天下大乱,兵民纷纷揭竿而起。作为手握皇权,天下事系于一人之手的皇帝,这更易激起其他人对权利的欲望,所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因此,秦朝自秦始皇起,为何会二世而亡便不奇怪了,这里有秦二世暴虐无道,民心尽失的错,但根本却是秦朝本身就存在的局限性,在以民为本的封建时代,皇帝其实不过是管理天下的大家长,皇帝是人不是神,那天下人就没有必要客气。

9

首先,中国如果有出现“万世一系”的可能性,那么早在扶苏之前一两千年就已经出现了,但是没有出现,所以这个责任并不能落到公子扶苏身上。权臣篡位和农民起义似乎是融入古代中国人骨子里去的,夏、商、周到秦国的更迭都能够说明这一点。

夏启建立中国第一个世袭制政权夏朝之后仅仅传承了两代(到启的儿子太康一代)就出现了太康失国,严格来说,夏朝在当时就已经亡国了,但是后来又有了少康中兴。然而最终又爆发了鸣条之战,商汤灭夏。

《史记·殷本纪》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也就是说,商朝立国之后内部便经常出现夺权之争,本身就很不稳定。最终在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下被周朝所取代。

周朝早期虽然建立了宗法制、封建制,让国家政权相对稳固下来,但是也依然出现了内部反叛势力及商朝复国势力所驱动的“三监之乱”;后来又有因周厉王残暴无度而被国人驱逐,出现了“周召共和”;最终周幽王被内外势力共同推翻,周朝在这个时候也已经断绝了。

可以说,周朝是最有可能发展出“万世一系”的,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都在名义上尊周王室为天下共主,甚至还有人打出了“尊王攘夷”的大旗。可是时局越发展就越对周王室不利了,尤其是周天子参与了战国的纷争,最终把战火引入家门而被秦国所灭。

在之后的历史中,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并想“传之万世”,但仅仅传了两世便被农民起义推翻,刘邦及其相对高质量的子孙建立并稳定了汉朝的统治,但是依然出现了王莽篡位、赤眉绿林起义等等。

看一看之前两千年的历史,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公子扶苏就算是再仁德,再有能力,也无法建立一个“万世一系”的政权,像前文所述,权臣篡位和农民起义是融入古代中国人骨子里去的。

10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即便扶苏继位,秦朝也不会像日本一样万世一系。

日本天皇万世一系是有其特殊性

实际上,日本天皇的万世一系尤其特殊性,就在于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日本的天皇是不掌握权力的。而日本信奉的是神道教,在神道教中,天皇就是其最高神,天照大神的后裔,代表上天来统治日本,这种观念在日本国民心中已经根深蒂固,数千年来都是如此,因此在后面的历史演变中,无论一个人的威望有多高,他都无法取代天皇的位置。尤其是宗教中天皇的位置。

更何况,天皇也是没有实权的,所以在历代的权臣当中,最好的做法就是把天皇供着,这样天皇就会承认自己的地位,然后自己代表天皇来统治日本,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这种情况最典型的就是幕府时期,从1192年的镰仓幕府开始,幕府的最高领导者称为将军,类似于我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统治格局,只是在名义上不废除天皇,而实权在于幕府的将军手上。

由于天皇在日本由来太久,所以越到后面的日本实际统治者都没法废除天皇,不然自己的统治根基就会发生动摇。这点与我国的改朝换代有很大的不同,我国的改朝换代就是把前一个朝代的皇帝都取缔掉,而日本长久以来一直如此。

再加上日本数千年来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以这种统治根基实际上没有遭受过大的破坏,即便是在日本的乱世,也是由地方大名相互之间对战,逐渐打出一个实力最强的大名统治日本为止。

我国古代社会是一个超稳定超震荡系统

实际上,无论扶苏是否上位,都改变不了我国这样一个千年来超稳定超震荡的系统体系。

也就是每一次改朝换代,都必然要经历一场全面的战争,持续时间较长,波及范围非常大,这点和我国的地理环境分不开。

我国的地理来说,东临太平洋,北边是西伯利亚,西边是中亚荒原地区,西南是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再往南便是东南亚的热带雨林,长久以来产粮区主要在华北和华南地区,所以相对来说长久以来是一个封闭的结构,能够自己自足。

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地理环境决定了我们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家。这种农业文明的特点就在于国家刚建立的时候由于人口少土地多,所以人均资源多,再加上历代王朝开国的时候其统治层规模小,所以人们的生活能够过得去国家可以实现社会的稳定。但是越到后期,由于人口的增长,资源就这么多,所以人均资源就会逐步地减少,再加上统治层的规模不断扩大,不断地和底层人民抢夺生活资源,就必然造成到了王朝末期,很多人手头资源过少导致面临生存的困难,起义就容易此起彼伏,战乱不断。

秦朝建立的体系是一个法家思想的统治体系,这样的体系的特点就是任用恶人,用恶人来治理社会,这种体系的最大的缺点就在于体系在面对危机的时候缺乏应对能力。因为君王都是用的恶人,这样的人在体系没有发生危机的时候自然是能够正常地运作这个系统,但是一旦遇到危机就容易发生内部崩塌。

如秦朝在秦二世的迅速灭亡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国家的实权掌握在了赵高这样的恶人手上,结果把整个国家搞的一团糟,而赵高这样的恶人上位是这个体系的必然结果——当没有强势的皇帝在位的时候,恶人就会夺取国家的最高权力。

当然,后世的统治者则引入了儒家的统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只能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扶苏能够让秦朝更为长久

不过话虽这样说,但是很明显如果是扶苏上位,则秦朝会维持的更为长久,不可能会二世15年而亡。

根据历史记载,扶苏是一位宽厚仁慈的王子,也是秦始皇的长子,非常地贤明,继承秦始皇皇位的可能性也是所有王子中最大的。

当时秦始皇实行的是严苛的政策,对于天下初定的情况来说,有些过于暴力,所以在政策的延续上来说,当时的秦朝也非常需要一位仁慈的君王来治理天下。

如果扶苏能够上位,他应该会施行仁慈的政策,与民休养生息,从而缓和统治层和人民之间的矛盾。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如果扶苏继位,秦朝万世一系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能够延长秦朝的寿命,不至于二世15年而亡。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