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后来人对大明王朝历经两百七十多年历史的深刻总结。崇祯皇帝算的上是君王死社稷的践行者,大明王朝的落幕充满了极其悲壮的色彩。

崇祯皇帝十七岁开始继位,直到李自成攻入北京,在煤山自尽。仅仅走过了短暂的三十三年春秋。应该说崇祯在位执政期间,是一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做事充满雷厉风行。崇祯继位之后能够迅速的整顿朝中出现的各种弊端,打击官员之间的结党营私不正之风。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铲除了魏忠贤等人的乱党集团,重新任用一批有能力的东林党知识分子。

尽管崇祯皇帝在位期间辛勤理政,以身作则,但是腐朽的大明朝已经摇摇欲坠了,靠着崇祯皇帝一己之力难以支撑。崇祯皇帝面对内忧外患的国家动荡局面并不是没有想到过迁都南京之事。迁都可以短时间缓解国内政治矛盾,能够避开大清军队和李自成部的锋芒。这些利弊对崇祯来讲应该说是很清楚的。但是迁都也是有诟病的。和平时期的迁都,那是为了更好的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发展能够发挥更大积极作用。但是在国家发生战争时迁都,就有贪生怕死,给祖宗基业带来羞辱的成分。

崇祯是个要面子的年轻皇帝,同时他又坚信在北京城遇到危险的时候,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大军必定能赶来驰援。因此他还是没有迁都南京。而是选择与北京城共存亡,与祖宗的江山社稷共存亡。可惜后来随着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迅速北上,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部队还没来得及到达,李自成部队就已经攻占了北京城。于是大明朝的崇祯皇帝为了维护祖宗江山社稷的尊严而选择了自尽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历史上对崇祯皇帝自尽的行为,还是有很高的评价。对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也是多有颂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论述还是非常贴切的。崇祯皇帝是一位有骨气的君王。他是一位真正做到了与自己江山共存亡的皇帝。

最佳贡献者
2

崇祯是想过南迁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成功。

第一次,崇祯与周延儒考虑南迁时,便多番嘱咐其不要泄密,却被天启后懿安皇后得知后一祖宗陵墓不保为由阻拦南迁。崇祯大怒之下逼问由谁走漏风声,直到懿安后以死相逼才不得已放弃。由此可知,崇祯绝不愿让人知晓其有南迁的意愿,也可以看出崇祯既想南迁又不想主动提出来的暧昧态度。

第二次,是李明睿主动向崇祯提出要迁都,期间崇祯还与李明睿商谈过具体线路和细节。然而当李明睿以腠折的形式提出时却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大臣们以动摇军心为由要求斩了李明睿,最后不得已李明睿解释说不是南迁,是皇帝御驾南征才得以脱身,南迁的事也不了了之。其实那帮大臣是怕南迁后他们的财产不保,他们的权势也会失去。

由上可知崇祯南迁失败的原因大概有两点:

1. 明朝的党争严重。而且这种党争并不是以朝廷利益为重,而是自己的私利。讨论政策时也不是是否可行为主而是看政策是否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就可以攻击别人。在这种情况下南迁的想法是很难得到支持的,谁支持谁就相当于支持逃跑。

2. 崇祯性急多疑,得不到大臣得支持。崇祯帝的性格是有缺点的。崇祯在位17年换了五十个大学士,崇祯年间换了十一个刑部尚书,十四个兵部尚书,诛杀总督七人,杀死巡抚十一人、逼死一人。这其中就包括总督袁崇焕。可见崇祯的性子有多急,大臣们稍有不慎就会被革职查办甚至于被杀。试想这样的环境下哪里还有什么忠诚可言。迁都是件大事,如果得不到大部分得臣子得支持是很难实施的。



3

崇祯没有南迁,吊死煤山,一是自己爱面子,一是文官集团的推诿扯皮。

李自成占领陕西登基后,在崇祯十七年初,左中允李明睿就暗示崇祯南迁,并让崇祯抓紧决断,虽然被崇祯反对,但崇祯却让他保密。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对南迁之议也在崇祯考虑之内,但当时局势仍抱有幻想。但是局势恶化出乎意料之快,除了在宁武遇到激烈抵抗,基本是兵不血刃。崇祯与群臣商议对策,一是征调吴三桂入关,一是南迁。

当时,崇祯主张征调五千精兵随吴三桂入关,他认为关外余兵尚多,抽调五千仍然能够支撑大局。但他并没有下达调兵命令,而是让群臣讨论商议再做决定。吴三桂一撤,不仅宁远不保,连山海关能否守住都成问题。到时候谁主张撤兵,谁就是大明罪人,袁崇焕、陈新甲的教训让大臣们记忆犹新,以首辅陈演为首一帮大臣坚决反对。最后,虽然崇祯不得不拍板,征调吴三桂入京,但陈演等仍然试图推卸责任,一议再议,一直到月底,才定下此事。此时李自成已经占领居庸关。

南迁之议又提上日程,有人主张崇祯去南京,太子守北京;有的主张太子先去南京,崇祯守北京。崇祯本人更倾向自己去南京,太子守北京。但是爱面子的崇祯则希望大臣们提出此议,并以亲征的名义去南京,但是内阁陈演不愿承担责任,其他大臣又都倾向太子去南京。碍于情面的崇祯不好自己决断,硬说自己要去南京,又对太子南下不满,说“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且如此不济,孩子家又能做什么”。最终,在北京城破之后,崇祯再想派新乐侯刘文炳和驸马巩永固护送太子出城,已经为时已晚。最终不论崇祯本人,还是太子都没有逃出北京城。

假如在讨论南迁之议中崇祯态度明确,假如群臣少一点扯皮,不论是太子,还是崇祯有一人能够逃到南京,之后南明的混乱局势又是另一番景象。

4

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无路可逃,最后在紫禁城后的煤山上上吊自杀,屹立200多年的明王朝灭亡了。


崇祯本可不死,南迁后可卷土重来,但历史不可重演。在感慨崇祯皇帝的遭遇之余,我们不由得想到,他宁可自杀也不肯南迁,这背后有究竟什么隐情?



其实,真实的崇祯并不想死,他很想南迁。崇祯临死时,曾愤怒的写下“文臣人人可杀”。从这话可看出,他是多么痛恨朝中的臣子。因此崇祯不肯南迁,与众臣息息相关。


君臣博弈

一:南迁计划搁置


南迁的建议是由翰林院学士李明睿首次提出的。他不避讳北方失利的情况,向崇祯皇帝力陈形势,闯王的义军已经逼近了北京城,危急存亡之际唯一的做法就是迁都南京,可保半壁江山。


崇祯听了他的建议,内心很赞同,但他表面上还在犹豫。崇祯骨子里是希望南迁的,但他不想承担历史责任。


他只想做名垂青史的圣君,根本不能承受丢失国土的千古骂名,所以他不能站出来表示支持,只能以”早朝廷议,公而决之“决策寄希望给众臣,让众臣表个态,“帮助”他南迁。



崇祯的心思很明显,他明明很想南迁。但缺少台阶,所以他在等,希望众臣为南迁说情。结果大失所望,关键时刻,没有一个人建议南迁,第一次公开破灭他心中的幻想。


而老奸巨猾的众臣对崇祯的性格太了解了,以崇祯皇帝的行事风格,事成之后必有一场为丢失京城的替罪羊风波。


到时候南迁的益处都让崇祯给占了,自己却背负了丢失国土的千古骂名,没准儿还成为南迁的替罪羊,众臣们个个都是人精,没人会这么傻。


所以谁也没有公开支持南迁,众臣的装糊涂给崇祯的内心划上一道阴影,为日后崇祯写出的“文臣人人可杀”埋下伏笔。


二:南迁计划被阻


南迁计划虽然暂时搁置了,但李自成的军队正势如破竹的向北京袭来,大明王朝岌岌可危。因此,崇祯连夜召集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而众臣又都揣着明白装糊涂。



商议半天没有合适的对策,这时有人就提了这么一个建议,让崇祯皇帝守北京城,太子下江南。这个计策等于是让崇祯没有活路。


当时的崇祯皇帝一听就怒了,说我经营十几年都不行,一个孩子能做成什么大事。


众臣们知道崇祯的心思,正在权衡南迁的利弊,可当他们想到崇祯的行事风格,心里一阵后怕,断了这个念头。


而崇祯也死要面子,不肯率先决策,他想让众臣们先说出来,自己好借坡下驴,但众臣们就是不说。


就在这僵持中,一道“入京勤王”的圣旨再次将崇祯推向了深渊。“入京勤王”的决策还没来得及实践,崇祯再次召集众臣商讨对策,他希望有人能站出来奏请南迁。


然而,朝堂下一阵沉默,众臣们还是一如既往,不发言语。没多久,一道绝望悲惨的声音突然打破了朝堂的寂静:“保定失陷了”。



保定的失陷意味着南迁道路被阻断,崇祯的南迁梦就此断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优柔寡断的皇帝和自私的众臣终究没能达成一致。试想,有君臣如此,明朝焉能不亡?


总之,崇祯帝宁愿吊死在煤山,也不肯南迁,背后是数场君臣博弈的结果。在这场君臣博弈中,自私被施展的淋漓尽致,但是谁都没赢。大明王朝的桅杆断了,这失去了把控方向的船,终归被大海上波涛淹没。

5

隐情就是:等他想逃的时候,已经逃不掉了。

明代文官与宋代文官有一点非常类似,就是爱争论、议而不决;不能拿出方案让最高决策者选。

现在公司做事,面对一个事情,呈现到老板面前的一般有3种方案,每一种方案的优点是什么、不足是哪些。老板拿过来一看,做个取舍,就能拍板了。

因为崇祯帝自己刻薄寡恩、用人不专,导致最后没有人才了,因此,大臣们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方案;加上崇祯帝自己优柔寡断,所以,丧失了撤离京城的最佳时机。

以下我引用美国邓恩在其著作《一代巨人》中耶稣会士的记载:

“(守城的7万军队被交给太监指挥)等到李自成进入北京外城之后,崇祯帝骑马向南门逃去,身边只有几个太监了。南门上的叛变的太监指挥大炮向崇祯帝开火,崇祯帝不得不返回。汤若望看见他骑马从耶稣会士们的住所前经过。

回到紫禁城,崇祯帝命令皇后悬梁自尽,令三个儿子躲藏起来。他试图杀死15岁的女儿,以免其落入士兵之手。为了挡住父亲的刀剑,可怜的女孩失去了手臂,落荒而逃。崇祯皇帝然后爬上了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从这里他曾经视察过汤若望的大炮。他给李自成写了一封血书,要求李自成不要欺压百姓,也不要再任用那些背叛他的臣子。然后,他在花园里一间房子的房梁上(原文如此)自缢而死。”


我们看到,这里记载的细节方面虽然有误,比如崇祯是吊死煤山,而不是屋内的房梁。但是,整体事情是不差的。崇祯帝试图逃离北京,但可惜的是为时已晚,被叛变的太监和士兵阻挡,不得已返回,最后自缢身亡。

这是最后的细节。在此之前,崇祯帝错过了一次又一次南迁的机会,但是都因为这样活那样的原因而没有成行;但最根本原因在于崇祯帝本人。他对于犯错的官员,说杀就杀,但是对于自己是不是迁离北京,则犹豫不决。

因此,崇祯帝吊死在煤山,没有南迁,背后隐情是他自己优柔寡断,错失了南迁时机;最后时刻想走却走不成了。

6

崇祯不去江南有三个原因,第一是不愿,第二是不敢,第三是不能。

为什么不说不愿呢?

因为崇祯这个人刚愎自用,最爱慕虚荣,我们看他主政期间,更换很多内阁大臣好几个内阁首辅,这些人都是饭桶废物吗?显然不是,崇祯这么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总想着甩锅部下!

比如崇祯曾有与满洲人和谈的打算,但是这件事泄露出去,被朝中言官指责是汉奸卖国行为。本来这件事应该由崇祯出面解释,从国家大战略的角度说服反对者,但是崇祯自己却“吓尿了”,将奉命办事的陈新甲抛出来当替罪羊。

这样一个人你能指望他承担丢掉京城的责任吗?他不会承担的,所以说他不愿意“迁都”江南。

为什么说不敢呢?

因为明朝末年南方实际上已经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崇祯后期已经无力指挥他们。

比如襄阳的左良玉,已经与割据自雄的军阀无异,崇祯屡次命他北上与起义军作战,他都阳奉阴违,拒不奉命。假如崇祯南迁,左良玉这种人能服从崇祯吗?崇祯自己心里也没底。

还有东南地区的士大夫文人集团,以东林党复社等组织出现,盘根错节,朝中有高官,民间有领袖,他们控制着东南财赋基地的实权,明朝末年的财政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南地区的赋税收不上来,而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这群结党营私的文人集团。

崇祯一旦去了南方,这群人会不会听从崇祯?会不会将崇祯架空?甚至废掉崇祯另立新主呢?

崇祯在北京拥有军权的情况下都治不了这群人,丢掉军权去了南方他们的地盘上,这群人又会如何呢?

所以说崇祯不敢去南方。

为什么说不能呢?

因为崇祯最初没有料到李自成起义军会这么快攻到北京城下,更没有想到北京城会被攻破,他或许还在幻想重演崇祯二年逼走皇太极的北京之战,依靠北京高大坚固的城墙抵挡起义军,然后天下勤王之师云集北京。

但是可惜李自成的大军从西安出发后,一路几乎秋风扫落叶,明朝的九边大军几乎望风归降,除了宁武有强烈抵抗,其余的明军不堪一击。

这是出乎崇祯预料的,而所谓的勤王之师,除了辽东军团吴三桂的四五万兵马,当时明廷在北方其实已经没有可用之兵。

当大顺军围困北京城的时候,崇祯再想跑也是很困难了,他后来让自己的儿子们逃出城想办法去南方做皇帝,结果他的儿子们一个都没跑出去。


明朝在1644年已经被折腾的油尽灯枯,崇祯尚且幻想着扫平大顺击败满清,完全丧失了对于战局的判断力,陷入了自我幻想的境地。

后来李自成围城,崇祯想让百官捐钱招募敢死队,结果百官都不愿意掏钱,崇祯恨死了手下官员,临死前还咒骂“百官误我”。平心而论,这恐怕不能都怨官员不懂事,遇到这种遇事不愿担责任还甩锅的老板,遇到这种志大才疏急火攻心的皇帝,遇到这种对于战局完全失去判断力的无能统帅,任谁也不会给他卖命的(本文作者 老不看三国)。

7

我是肥星星,我来回答!

关于崇祯帝吊死煤山,而没有南下逃亡的原因,我个人觉得还是他自身准备不足。他内心肯定还是想过南迁的,但是当时国内情况糟糕,李自成、张献忠、清军等都是对大明形成致命威胁。可以从容南迁的时刻,由于崇祯帝和大臣闹得很僵,没有人去提意,主要是怕后期崇祯秋后算账,将南迁的锅背在自己身上,因此没有人去提议;而崇祯自己由于君王死社稷的祖宗规矩束缚,肯定也不想被这个锅,因此错过了南迁的最好时机,到后来京城被围,无法南迁,只能突围南逃的时刻,崇祯帝感觉无力回天,南谈也无法避免自己做亡国之君时,就放弃了南逃,选择了赴国难,在煤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喜欢我就关注我哦,一起交流讨论!

8

大家好,我是“古今事皆付笑谈中”,我来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公元1644年三月廿九日,李自成带兵攻入了北京城,崇祯持利剑把最爱的长平公主和昭仁公主杀死,并命皇后贵妃自尽,然后在煤山上吊自杀了,留下了“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朕百姓一人”的遗言。

为什么崇祯没有选择南迁?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一、误判了形势

崇祯上任的几年内,灾荒不断,百姓活不下去,才走上做反的道路,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崇祯的主战场一直是辽东的皇太极,崇祯皇帝,包括很多大臣,一直认为辽东才是最大的威胁,农民作乱是很快可以平息的。

作战时也确实如此,李自成等流寇人数虽多,但是打不过人数远少于己的官军,三次合围计划都几乎全歼流寇,但每次到关键时刻,崇祯就把军队调回去防皇太极,错失剿灭流寇的机会。

最后北京城破时,关锦防线还非常牢固,皇太极还未能进关一步,但李自成只有了3个月就攻破北京,崇祯想南迁也来不及了,若当时朝廷上下能对流寇再重视一些,或许还有希望。

二、诸臣误国

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前,写下一段著名的遗言:“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

这话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明末时候的党争非常严重,众大臣你斗我我斗你,优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前途发展。

像崇祯十六年(1643年)四月时,清兵入关,周延儒自请视师,却假传捷报蒙骗崇祯帝,崇祯帝不知内情,对周延儒褒奖有加,特进太师。这等军国大事,也可以假传捷报,可想而知崇祯平时听到的真言有多少。

崇祯一直想先和皇太极议和,先解决流寇,但各大臣都自视甚高,认不清形势,不肯低头议和,错失最后的机会。而在李自成攻北京时,崇祯的手下投降的投降,主动开关开门,基本没什么抵抗。

无论是议和或南迁,当时群臣几乎都是一致反对,当城破时却早早投降了李自成甚至满清。

三、心灰意冷

崇祯上任时面对的就是一个烂摊子,朝廷被魏忠贤搞得乌烟瘴气,好不容易除掉了死太监,又遇上连年的灾荒,东北的皇太极又隔三差五来走一圈,还加上手下的臣子又忙着党争,自顾自己发展。崇祯累死累活也不见国家有希望,那一刻,我认为他心灰意冷了,上吊自尽,对大家都有个交代了。

9

明朝崇祯皇帝虽然勤政爱民,但却是亡国之君。然而,当李自成率大军攻破北京的时候,其实崇祯皇帝大可以选择迁都南京,伺机反攻,这样至少还可以负隅顽抗,甚至可以反败为胜。但崇祯皇帝不以为然,反而把皇族宗室全数杀害以免被外族羞辱,自己就逃到煤山自尽。那为什么崇祯皇帝不愿意迁都呢? 、

  



  最重要的原因大概是崇祯皇帝对迁都一事没有直接的话事权。虽说明朝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百司的政务,但实际上许多国家大事都得依靠内阁的“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内阁大臣的制衡。

  这种情况到明朝晚期更为严重,皇权旁落,表面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行政大权已经几乎完全落在了内阁和六部的领导者手上。因此要迁南京,就必须要取得内阁和六部的领导者首肯,在那种危急关头下,若是发生内乱,崇祯皇帝也控制不住局面。

  



  另一个原因就是崇祯皇帝十分注重名声,祖训留下: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若是崇祯皇帝临阵脱逃,那何以治天下?如何对得起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这些文治武功的先帝?同时崇祯皇帝大概心存侥幸,希望清军也像以往一样可以在攻打北京城前议和争取退兵。

  



  说到底,崇祯皇帝不迁都的原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一方面是权力不够集中,无法直接指挥大臣和军队,另一方面也是自己过于注重明朝天子骨气,宁死不降。倘若他能有半分像太祖朱元璋一样,即使是迁都,又何愁不能收复失地?

10

崇祯不南迁,那是因为他与群臣相互不信任,没人真心给他出主意。

大臣不敢提议和与南迁,是因为怕崇祯过后甩锅坑死自己。崇祯只敢密谋,那是因为自己调子起高了,不好跟大臣提,怕大家群起反对。

《平寇志》卷八:帝召左中允李明睿陛见~~~明睿~~言:~~却顾惟有南迁,可缓目前之急,徐图征剿之功。帝曰:“此事重大,未可易言”~~~~~~帝四顾无人,曰:“朕有此志久矣,无人赞襄,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朕志决矣,诸臣不从奈何?”可见崇祯与大臣已经隔阂很深,统治集团内部相互猜疑,怎能并力成大事。

《明史纪事本末》——督师大学士李建泰上书请驾南迁,愿奉太子先行。壬辰,上召对平台,谕阁臣曰:“李建泰有疏,劝朕南迁。国君死社稷,朕将何往!”大学士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华、少詹事项煜请,先奉太子抚军江南。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大声曰:“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景文等遂不敢言。上复问战守之策,众臣默然。上叹曰:“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遂拂袖起。

崇祯自称非亡国之君,诸臣误朕,还是有原因的,由于君臣相互不信任,再加上所谓的“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清流误国派,导致皇帝的一些想法不能贯彻下去。崇祯作为一个甩锅大侠,有想法总是拿大臣说事儿,自己不愿意承担一点儿责任。如果说南迁是自己的决定,肯定不会遭到无法克服的阻力。到最后李自成围城时,崇祯终于醒悟过来,要操作太子南下的事情,而且还是依靠驸马府的家丁来保护太子南下,可见愚蠢到何等地步。

而且崇祯为了起高调,一看到大臣不同意南迁,竟然能说出“国君死社稷”这样的话,可见意气用事到何等地步。

说崇祯是亡国之君真有那么一点委屈,但是十七年间,正直敢任事的官员都被他累死的累死,猜忌的猜忌,剩下的亡国之臣,也是他的杰作。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