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后来人对大明王朝历经两百七十多年历史的深刻总结。崇祯皇帝算的上是君王死社稷的践行者,大明王朝的落幕充满了极其悲壮的色彩。
崇祯皇帝十七岁开始继位,直到李自成攻入北京,在煤山自尽。仅仅走过了短暂的三十三年春秋。应该说崇祯在位执政期间,是一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做事充满雷厉风行。崇祯继位之后能够迅速的整顿朝中出现的各种弊端,打击官员之间的结党营私不正之风。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铲除了魏忠贤等人的乱党集团,重新任用一批有能力的东林党知识分子。
尽管崇祯皇帝在位期间辛勤理政,以身作则,但是腐朽的大明朝已经摇摇欲坠了,靠着崇祯皇帝一己之力难以支撑。崇祯皇帝面对内忧外患的国家动荡局面并不是没有想到过迁都南京之事。迁都可以短时间缓解国内政治矛盾,能够避开大清军队和李自成部的锋芒。这些利弊对崇祯来讲应该说是很清楚的。但是迁都也是有诟病的。和平时期的迁都,那是为了更好的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发展能够发挥更大积极作用。但是在国家发生战争时迁都,就有贪生怕死,给祖宗基业带来羞辱的成分。
崇祯是个要面子的年轻皇帝,同时他又坚信在北京城遇到危险的时候,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大军必定能赶来驰援。因此他还是没有迁都南京。而是选择与北京城共存亡,与祖宗的江山社稷共存亡。可惜后来随着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迅速北上,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部队还没来得及到达,李自成部队就已经攻占了北京城。于是大明朝的崇祯皇帝为了维护祖宗江山社稷的尊严而选择了自尽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历史上对崇祯皇帝自尽的行为,还是有很高的评价。对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也是多有颂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论述还是非常贴切的。崇祯皇帝是一位有骨气的君王。他是一位真正做到了与自己江山共存亡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