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诸葛亮之所以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之一。除了因为他的才能之外,在我看来更值得人们尊敬的,就是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

诚然,北伐是诸葛亮一生的执念,是复兴汉室的唯一手段。对于实力不济的蜀汉而言,主动攻打魏国确实是力不能及。然而,诸葛亮的北伐真的就想有些人所说,是以卵击石么?

分析

  • 北伐绝非“以卵击石”

蜀汉能力不及曹魏,人才储备,后勤补给,战争潜力,无论哪一方面都逊色不少,可诸葛亮却依然发动北伐。是真的以卵击石么?

1、曹丕死后,曹魏集团动乱不断

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背后,肯定是由多重因素促和而成。

公元227年,也就是蜀汉建兴五年,是诸葛亮开启北伐战车的年份。这一年,诸葛亮开始了蜀汉针对曹魏的第一次北伐。

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是因为前一年的曹魏也发生了一件大事。魏文帝曹丕因病去世,继位者曹叡主少国疑,曹魏内部本身就存在危及。

曹丕死后,诸葛亮并非第一个向曹魏集团发动攻势的人。公元226年,曹叡刚刚继位不久,东吴集团就发动了对江夏的攻势,虽然是以东吴的失败而告终,但终究还是引起了不下的波动。

之后,诸葛瑾、张霸率领东吴大军又对东吴展开攻击,进犯襄阳。这一次的影响比上一次还大,曹魏重臣司马懿、曹休都出动了。

公元227年正月,曹魏集团内部有人反叛,麴英在西平郡叛乱,连杀数名地方官员。虽然叛乱平息,可曹魏内部问题再一次暴露了出来。

2、曹魏此时的人才储备也是青黄不接

好不夸张的说,司马懿最后之所以能够成为三国最大赢家。除了因为他本身能力不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活的过久。把所有的对手全部耗死了。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蜀汉的人才的确有着明显不足,但曹魏集团就人才济济了么?此时的司马懿尚没有展现出后来的才智,曹真、曹休也是不足挂齿。

曹魏人才顶峰期早已过去,就连徐晃、许褚等人也在曹叡继位后不久也去世了。而曹操时期曹魏集团的谋士群体也都相继病故。

从牌面上看,此时的曹魏还真不比蜀汉强太多。单单看这一个方面,蜀汉有实力同曹魏一战。

3、北伐一事,早就蓄谋已久

北伐是诸葛亮一生的追求,早在《隆中对》里,诸葛亮就给刘备做出了一个完美构思。虽然这个构思随着荆州的失去而破灭,但诸葛亮还是在极力的去弥补着。

夷陵之战后,诸葛亮主动交好东吴,而东吴集团虽然在夷陵之战取得胜利,但也损耗不少国力。所以,东吴集团也乐于同蜀汉结交。于是,吴蜀联盟成立,这次的联盟终三国结束也没有破裂。

在吴蜀联盟成立后,蜀汉集团开始了长久的北伐准备工作。这个工作就是平南蛮,这也是《隆中对》里的一个构思,南征虽然困难重重,蜀汉也消耗了不少,但最终的结果倒也可喜: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南征结束后,蜀汉集团组建无当飞军,加强军队建设。而在平南过程中的国力损耗,也随着南征的获胜得以弥补。南征不仅弥补了消耗,还获得了大量的资源。可以说,此时的蜀汉在军队和国力上,有着同曹魏一战的实力。

况且,诸葛亮北伐也并非独立事件。吴蜀联盟既然是联盟那么东吴集团也不会坐视不理,公元226年东吴对曹魏的进攻,其实就是为了配合后来诸葛亮北伐而进行的。

诸葛亮的构思是,蜀汉和东吴两线进攻曹魏,在空间和时间上形成互补,使得曹魏应接不暇。可公元227年吴国内部发生叛乱,没能配合诸葛亮北伐。但公元228年,东吴对曹魏发动的石亭之战却大败了曹魏集团的曹休,并俘获一万魏军。

可以说,诸葛亮的北伐,与东吴集团的攻打曹魏是在配合中共同进行的。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达到同进同退的效果。

在这里我做一个假设,如果诸葛亮公元227年北伐的时候,东吴集团内部没有叛乱,两线进攻曹魏,那曹魏会面临何等局面很难想象。

4、蜀汉并非是“以卵击石”

上述的几点,我们已经看出来了,蜀汉集团与曹魏集团的争斗绝非是以卵击石。而是诸葛亮在全盘考虑后作出的决定。

曹叡刚刚继位,统治力尚不稳定,曹魏集团的人才储备也出现断层是他们内部的问题。蜀汉南征获得大量物资,组建无当飞军加强军力让蜀汉有实力一战是蜀汉内部向好的一面。

而外交上,吴蜀联盟有着共同的敌人曹魏,可以相互配合让曹魏应接不暇则是外交优势。

这种大背景下,诸葛亮的北伐绝非以卵击石,而是谋而后动。况且,从北伐初期的战果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蜀汉也是占了一些便宜的: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这是诸葛亮一次北伐的初期成果。虽然第一次北伐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但种种迹象表面,蜀汉的进攻是“理性、有序”的。

  • 诸葛亮为何执意北伐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北伐并非是以卵击石,而是一场布局已久,有可行性的战略出击。

可即便真的是以卵击石,诸葛亮也是要去做的。

1、北伐是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对于蜀汉而言,北伐确实具有极大的难度。从战争潜力上看,蜀汉是不及曹魏的,失败也属于正常。

但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诸葛亮可以通过北伐扩展蜀汉的势力范围。如果经营得当,站稳脚跟的话,这对有着地盘危及的蜀汉恰恰是一件好事。

如果诸葛亮不选择北伐,那么蜀汉未来的局面如何呢?占据天府之国的蜀汉,经济发展潜力远不及占据中原的曹魏。被蚕食,最终走向灭亡是迟早的事。

倒不如趁着魏国内部危及,吴蜀联盟稳定,南征后物资丰富这些有利于蜀汉的机会,去争取一下。

2、北伐是团结内部的趋势与手段

蜀汉立国的政治根本就是复兴汉室。很多追随蜀汉、追随刘备的恰恰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也要复兴汉室所以北伐是蜀汉集团的终极趋势。

另一方面,刘备死后蜀汉内部的政治环境也有危及。诸葛亮等外来派系,和益州的土著有着政治斗争。而外来派系中,诸葛亮和李严也并不和睦。

这此时北伐,可以满足了一部分人复兴汉室的愿望,也是在内部斗争不断的情况下转移内部矛盾的一种手段。

3、北伐是诸葛武侯的信念与追求

在读《出师表》,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诸葛亮内心深处的那种执念,一种令人感动的执念。

在诸葛亮走出隆中之前,他有很多选择。如果仅仅是为了成就自己,那他完全可以选择去投奔曹操。以他的能力,依然会受到重用。

而他之所以选择刘备,原因只有一个,他要复兴汉室。当时的天下,只有刘备有可能是真心复兴汉室之人。

如果说诸葛亮一生有什么执念的话,那就是复兴汉室,九死不悔。他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而北伐是唯一可以复兴汉室的方法。或许北伐只是一个梦,一个很难实现的梦,但诸葛亮就是要把这个梦延续下去。

结语

“诸葛一生唯谨慎”,作为谨慎的诸葛亮,以卵击石的事情他不会去做。刘备之所以托孤于他,也是因为他谨慎: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诸葛亮选择与227年开启北伐战车,是他在通盘考虑后,觉得有获胜可能性才进行的。虽然这种获胜的可能性不大,但他还是要这么做。

对复兴汉室的执念,对刘备信任的感恩,让诸葛亮背负着一个沉重的枷锁。这种枷锁只有死亡才可以让他摆脱。

最佳贡献者
2

众所周知,三国是一个群星荟萃的时代,这一时期涌现出无数名人志士,他们有的勇冠天下,有的算无遗策,因为所效忠的势力不同他们相互碰撞,擦出无数武力与智慧的火花,而蜀汉丞相'诸葛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唯一一个入选武庙十哲的三国人物,诸葛亮的能力毋庸置疑,不过他给后世之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还是他的忠诚。哪怕后期蜀国渐趋衰弱,诸葛亮也不离不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乃千古忠臣之楷模。

纵观诸葛亮一生,共发动了五次北伐,最后甚至抱憾病死五丈原,可是当时魏国的实力明明远强于蜀国,为什么诸葛亮还要执意北伐呢?

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诸葛亮志向远大

我们知道诸葛亮是天纵之才,他当初选择加入刘备集团而非曹魏集团,不仅仅是因为被刘备的真诚所感动,更重要的是曹操麾下英才多如牛毛并且实力强大,即便辅助他夺得天下也毫无成就感,“宁做鸡头,无为牛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国志》这样记载诸葛亮的志向:

“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可见诸葛亮心怀雄心壮志,往好的方向讲就是睥睨天下、横扫寰宇,往差的方向至少也是割据一方让人不敢心生染指之心。

所以说,诸葛亮一直坚持“以卵击石”,其实就是为了实现自己远大的志向。

二、为了完成先帝刘备的夙愿

古时候,君臣之间存在着极其强烈纽带关系,一旦君主成功将臣子折服,那后者甚至愿意用生命来回报知遇之恩,“君待我以国士,我必国士报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诸葛亮在《出师表》当中用最诚挚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先帝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所以才会如此心甘情愿地为蜀汉呕心沥血。

而与刘备共事这么多年,诸葛亮自然知道刘备最大的志向,后者白手起家创立蜀汉政权,一心想着匡扶汉室,可惜不幸中道崩殂。作为他的托孤重臣,诸葛亮自然要继承他的遗志扛起匡扶汉室的大旗,所以诸葛亮才会屡次选择北伐,这是为了完成刘备的夙愿。

三、搏一搏才有获胜的可能

其实现代有不少人认为诸葛亮应该以卵击石选择北伐,而应该采取李严休养生息的策略,与曹魏和平发育再伺机而动。

然而我们要明白,蜀汉与曹魏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实力差距,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

后主刘禅弃城投降之间蜀汉只有94万的人口,兵力也不过十万多一些;反观魏国,人口高达443万,是蜀汉人口五倍左右,兵力也至少有40万,完全不是蜀国能够媲美的。

人人都说天府之国富饶肥沃,可再肥沃能和被公认为正统的中原地区相媲美吗?人口、兵力、资源这方方面面都被魏国碾压,而且后期的蜀国人才已经青黄不接,一旦诸葛亮死了就没人能抗大旗,所以要是蜀国坚持休养生息的策略无异于慢性自杀,时机一到魏国想要攻克蜀国就会容易很多。

与其如此,还不如搏一搏趁大家都没有发育起来与魏国硬碰硬,这样还有一线生机,这也是诸葛亮坚持北伐的重要原因。

四、为了转移内部矛盾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诸葛亮北伐本身就是一个逼不得已的行为。

我们知道刘备最初只是一个编制贩卖草鞋的底层老百姓,机缘巧合之下才结实了张飞、关羽,并且凭借超高的人格魅力笼络无数能人志士,最后一步步成为一方诸侯。

由于“创业”的时间太短,刘备集团内部的武将谋士并非铁板一块。蜀汉集团内部有三股势力,荆州派、东州派和益州派,因为刘备的存在,荆州派长期执掌大权,其他两派的人虽然有怨言也只能默默地忍受。

可后来刘备突然病逝,继位的刘禅能力平庸又不足以服众,东州派与益州派的人就开始蠢蠢欲动,准备乘机从荆州派人士手中夺取朝政大权,党派之争一触即发。

为了避免蜀汉率先倒在内乱之下,诸葛亮选择了发动对外战争来转移内部矛盾,让国内各大势力暂时团结起来应付实力强大的魏国,而不是将时间精力用于内斗,如此一来才能维持蜀汉政权的稳定。

综上所述,北方不仅仅是诸葛亮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途径,更是他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方式,而且如果不北伐,蜀汉很可能会深陷内乱的泥潭,同时被魏国远远甩在身后,到时候蜀汉灭亡就真的成了定局。

3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在白帝城被刘备托孤以来大大小小总共进行了五次北伐。诸葛亮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他自然是知道魏国综合实力是远远强于蜀国的,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如此劳民伤财、一次又一次的坚持北伐呢?

诸葛亮自然不是故意以卵击石,也不可能是魏国的间谍,更不可能是闲着没事折腾着玩……现在想来,诸葛亮如此坚持甚至死在北伐途中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

蜀汉发展空间远远弱于魏国

蜀汉最强盛的时期莫过于刘备取得汉中战役胜利的时候,那时可以说是达到了诸葛亮隆中对时指定的战略目标。刘备势力可以从荆州、汉中两个地方实现对曹操方面的威胁和打击,等到天下有变动就有很大的希望光复汉室!

但是天不遂人愿,在刘备还没有将取得的战果进行稳定和巩固的时候先是关羽荆襄战役失败,败走麦城;再是刘备不听劝阻起兵伐吴,被陆逊火烧连营,死伤惨重。这两次失败直接导致蜀国实力折损一半,想要短时间内恢复天方夜谭。

在人才、军事、农业等方面蜀汉均处于劣势,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张苞、关兴等可塑之才的陨落;东洲派、本土派、荆州派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直接导致蜀汉可用之人越来越少!至于军事和农业方面来说,蜀汉除了都江堰带来的还算可以的粮食收成在矿业、战马、人口、教学等方面与魏国没法相比。

北伐是理想也是希望

诸葛亮知道对蜀汉特别是刘备一脉来说北伐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如果闭门守成更可能早早的死无葬身之地。

首先,刘备势力的口号一直就是光复汉室,这也是刘备能够聚拢一批人才能够在天下人心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根本所在。如果说诸葛亮采取闭关锁国、闷头发展的国策,那么在外人看来刘备的梦想也就是做个土皇帝罢了。什么光复汉室都是骗人的,这对蜀汉的立场和正义性不利。

然后,诸葛亮是在践行刘备的梦想,也是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成高祖之基、以汉中为跳板争霸天下,是诸葛亮和刘备的目标也是规划。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朝着当初的规划而努力,只有这样做诸葛亮才能心安。

最后,其实诸葛亮对北伐成功还是有那么一点信心的。并且每次北伐相对来说也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所以北伐对诸葛亮而言也是一个总结进步的过程。如果五丈原诸葛亮七星续命成功,蜀汉兵临长安城下也未可知。

对外战争能够有效转移内部矛盾

刘备白帝托孤的时候其实是让诸葛亮总领内务让李严统领军事的,其中在权力制约考量的同时自然也是考虑到了当时蜀汉复杂的派系关系。

李严孤傲自赏、不屑进行人际交往的性格,以及他属于刘璋旧部的出身是刘备重用他的重要考虑。这样不仅稳定了其他派系又有效避免了他们形成势力、难以控制。

诸葛亮逐渐掌握兵权,并因为李严的后勤保障不利将其贬官流放,这时整个朝堂诸葛亮可谓是一人之下了。但是诸葛亮面对错综复杂的派系关系也是无能为力;同时蜀汉地区少数民族较多,民族矛盾也是固有的一大社会难题;在面对曹魏上更是出现了主战派和主和派……

通过北伐则是相对完美的避开了国家内部的这一系列矛盾,整个国家都在为了前方的战争而疯狂运转,大家都体验到形势的严峻、战争的仇恨。战场上有自己的亲朋、也有着丰厚的战功和利益,并且谁也不想背上阻碍光复汉室、卖国求荣的骂名!

综上来看,诸葛亮选择北伐并不是故意以卵击石,是基于国家前景的考量;是先帝与自己的理想和希望所在;是维护蜀汉团结稳定的重要措施!

4

明知魏国实力远远强于蜀国,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这个问题千年来不断有人在问。也不断有人对诸葛亮的这一行为提出批评,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晚清时期光绪二十八年四川盐茶使、云南人赵藩为武侯祠写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古来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应深思。这个对联上句是对诸葛亮攻心为上,平定南方功绩的肯定,下句是对诸葛亮不顾西蜀实际情况,坚持北伐,终致失败历史教训的中肯批评。这幅对联客观公正的评价了诸葛亮,对其成败得失都有提及。的是公论。

既然诸葛亮有得有失,并非完人,为何后世的评价依然这样高呢?诸葛亮为何执意要北伐呢?这个问题,诸葛亮自己的《后出师表》其实说的很清楚。

关于《后出师表》,它没有出现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后世有人认为它是伪作。我不否认有这种可能。但是,《后出师表》非常符合诸葛亮的思想实际。而且,它非常象针对上述问题,诸葛亮为自己做出的辩解。

一开篇诸葛亮说:“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诸葛亮把蜀与魏的关系定位为汉与贼的关系。刘蜀是汉的正统,而曹魏偷了汉家江山的“贼”。既然这样,兴汉灭曹就是终极责任,不管能力够不够,都要去做的事情。

诸葛亮一开始不但强调了大义,还指出了另一个情况:在当时,就算蜀不伐魏,魏也不会允许西蜀政权的长期存在。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诸葛亮的伐蜀还有以攻为守之意,因为“不伐贼,王业亦亡”。

在从战略上强调了北伐的必要之后,诸葛亮又从战术的角度讲了六个方面,论述北伐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着眼点还在于对反对北伐者理由的反驳和批评。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北伐是必须的。

诸葛亮先从汉高祖说起。刘邦那样厉害,手下的谋臣也厉害,就算这样,也要不断争战,夺取天下,我们的水平比起祖宗来差的很远,不去努力(北伐),坐待成功能行吗?

第二用汉末刘繇、王朗等人不愿战争,致使孙策江东坐大的例子,批评反对北伐之人。

第三用曹操的例子,他平定北方的成果,是在战争中取得的,而不是等来的。

第四,还是曹操的多次失败为倒,说明要成攻,就不能怕失败的道理。

第五,诸葛亮说,当初刘备聚积的军事力量和军事人才正慢慢消耗。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才可能越来越少,越来越难完成北伐任务。他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最后一条,诸葛亮说:“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他也知道,蜀国一州之地,难敌魏国,但他觉得,养军队不打仗也要花钱,还不如去打仗开疆拓土。或者成功了呢?

我们以今天的眼光看诸葛亮的这篇表,只能说,要打总有理由。

诸葛亮的北伐最终失败了。但他依然被千古推崇,因为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诸葛亮的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很有意义。抗战时期,东北抗联司令杨靖宇在弹尽粮绝之时,有人劝他投降日军,杨靖宇说:“老乡,要是人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杨靖宇身上体现的文化精神与诸葛亮的北伐是一致的。大义所在,一往无前。正如这篇表的最后一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纯,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5

首先咱们先从国力上来对比,曹魏占据着中原地区广袤的土地,基本上有钱的地区都处于魏国的统治区域,而反观蜀国,先是在丢失了荆州之后,刘备急于报仇,在夷陵地区被陆逊打得大败而归,丧失了二十多年才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武装力量。

刘备死后,因为蜀国失去了荆州这一战略要地,而诸葛亮也年岁渐长,他深知魏国的实力远大于蜀国,如果自己不在有生之年帮助刘禅进军中原,问鼎天下,那么自己死后,蜀国也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魏国突破,到那时,刘备等人一辈人的心血就将化为乌有。

所以以其坐以待毙,不如趁现在兵强马壮奋起反抗,在进攻中逐渐消耗掉魏国的实力,只有这样,蜀国才能有所一线生机,但很可惜,诸葛亮遇见了他一生的宿敌——司马懿,他们两人一个是攻坚战的天才,另一个是防御大师,“矛跟盾”的碰撞,结果是可以想象的。

6

诸葛亮是个有智慧的人,他明白不打是不行的。

一,蜀国内部政治上的博弈,让诸葛亮不得不北伐不止。

刘璋治理蜀地时,因为与蜀地本土集团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结果刘备带着来自荆州的班子入川时,蜀地的本土集团与刘备一拍即合。联手弄垮了刘璋,把刘备扶到了老大的位子上。

蜀国建立后,荆州班子掌握了军权,蜀地本土集团掌握着行政权。两大集团之间,进行着不断的博弈,都企图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蜀国的本土集团,是没有对外扩张、统一天下的野心的,只想安生的过日子。因为只要和平稳定,蜀地的田地产出,工商业产出,大部分都会流向本土集团手中。有了经济收入的滋养,本土集团就能发展壮大。

荆州集团是以军官为主体的,他们的最大本事就是练兵打仗。打仗的本领,本土集团是远远不如荆州集团的。荆州集团在蜀地没有根基,在行政系统里竞争不过本土集团。为了本集团利益最大化,就得持续发动战争。

而掌握蜀国决策权的,就是荆州集团,所以蜀国就显得很好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蜀国的基本盘太差,让诸葛亮有紧迫的危机感。

汉朝13州,魏国占了9个:冀州,幽州,并州,凉州,豫州,青州,徐州,兖州,司州。

蜀国占了2个:益州,荆州。

东吴占了2个:扬州,交州。



蜀国仅有的益州,还是不完整的。益州包括现在的四川盆地,汉中盆地两部分。

曹操在占领汉中之后,考虑到关中平原被严重破坏,人烟稀少。以关中平原的资源,很难支撑在汉中地区与刘备的战争。从华北平原输送资源过来,又路途遥远,不合算。

所以曹操觉得,汉中就是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于是,曹操下令把汉中的人口全迁到关中平原去了。

刘备到汉中后,一路顺风顺水的占领了空荡荡的汉中,还窃喜不已。其实这是曹操给刘备的一个包袱,从此以后刘备必须从四川盆地翻山越岭的守卫汉中。

刘备后期,还被魏、吴两家合手攻杀了关羽,把荆州夺走了。

诸葛亮主政后,手里的牌就剩下一个四川盆地。他要用这一张牌(不完整的益州),和魏国的9州,吴国的3州博弈,玩三足鼎立。

另外,四川盆地已经被刘备穷兵黩武的带走了最好的一茬子人口,被陆逊一把火葬送在了猇亭战役中。

诸葛亮要用一个残缺的四川盆地的人力,物力,北防魏国,东防吴国,其难度可想而知。不管是蜀国在哪个战线全面开战,都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

所以不得不说诸葛亮真是个人才,事实要求诸葛亮必须玩“非对称”的逻辑,不能按照常理出牌。诸葛亮别出心裁,走出了东面联合吴国,主动出击魏国的新路子。一下子,把吴国,魏国都带入了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吴国认为自己弄不过魏国,所以必须依靠与蜀国的联盟才能生存。一下子没有了入侵蜀国的打算,让蜀国的东线压力大减。

诸葛亮穷兵黩武,弄出来的蜀国大军,总是出兵到魏国境内的关中平原的渭水作战。时间久了,魏国只要一想到与蜀国的战事。出于思维定势,总是在考虑如何防守,忘了主动进攻。让蜀国掌握了北线的主动权,攻守自如。

三,蜀国的人才危机。

国之大事,惟祀与戎。国家想生存,军事上的强大是基本的条件。

蜀国基本盘太小的劣势,除了让蜀国的兵力规模不如其它两家。就连军事人才,也逊色了很多。

足够的人才,只有在足够的人口基数上才能产生的。益州一个地方的人才数量,是不能与其余两国相比的。

以当时的蜀国来看,刘备入川的初期还人才济济,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人才危机已经出现苗头了。

刘备在中原到荆州,一路收集了大量人才,这才有初期的人才济济。蜀国当时优秀的军事人才,几乎都是外来的。诸葛亮是徐州的,赵云是冀州的,廖化、黄忠、魏延是荆州的,马超、马岱是凉州的,姜维是凉州的。

那个年代,人的平均寿命不长,人口的迭代很快。诸葛亮主政时,马超已经死去,赵云、黄忠已经白发苍苍。

其余的人魏延、马岱等人,正值壮年,要不了多少年,就也要老去了。甚至诸葛亮自己,也为蜀国服务不了多少年的。等这些蜀国的外来人才凋零之后,蜀国就会在人才方面被另外两国碾压。

所以,诸葛亮想趁着这些人才还在的时间去北伐。毕竟战争这事儿,偶然性因素太多,万一成功了呢?按照诸葛亮的盘算,即使不能打下洛阳,打下关中平原,把雍凉弄到手。有关中平原的钱粮,凉州兵马,蜀国也就有硬撼魏国的资本了。

综上,诸葛亮不是非要穷兵黩武的坚持北伐,而是迫不得已,不打不行的。打,虽然希望不大,但是不至于太绝望。不打,就真的什么希望都没有了。

后来的姜维,依然在走诸葛亮的老路,不断北伐。后来因为蜀地本土集团的反对,而放弃进攻,屯兵守在沓中。结果没有多久,魏国的灭蜀大军就到了。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7

诸葛亮是个聪明人,曹魏明显强于蜀汉,诸葛亮却不停的和曹魏打仗,明显是不明智的;

一个聪明人不停的干傻事,很明显就是有更深层的目的;

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叫做“瞒天过海”,意思是:一个人大张旗鼓的搞一件事,往往是为了背地里干另一件事做掩饰;

诸葛亮不停的北伐就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那么蜀国国内有什么矛盾呢?

众所周知,蜀国的班底是刘备从荆州带到益州的,属于客居益州,那么必然和益州土著有矛盾;

诸葛亮北伐是在刘备上西天之后,之前是伐吴惨败,荆州精锐损失殆尽;再之前则是关羽丢失荆州,被东吴所杀;

可以说诸葛亮北伐之前,荆州派已经丧失了根据地,丧失了军队,随时都有被益州土著赶出成都的可能,这种矛盾一触即发,因为刘备入川是不光彩的,而且立法严酷,刘璋反倒没做什么坏事;

转移内部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发动外部战争,伐吴已经失败,那就只能打曹操了!

8

这个问题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北伐空耗国力,蜀汉应该发展国力再图中原,产生这种想法也不足为奇,但事实是不是如此,接下来分析。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从大禹开始天下被分为九州到了汉朝被分为十三州。自从关羽失去荆州刘备没有讨回之后,蜀汉只拥有益州一个州加上南中一些地区。虽然蜀汉整体的面积很大,但是那时南中之地属于不毛之地,人口少而且多是少数民族。当年诸葛亮花费了一年多时间才平定下来,稳固了蜀汉的大后方。

我们再看看其他两个国家的实力,当时吴国拥有扬州和交州以及大部分荆州占了两个半州,而剩下九个半州都是魏国所占有。古时候作战国力就是胜负的关键,所以在很多人看来蜀汉攻打魏国就是以卵击石,但表面上看确实如此。

有人会想为什么蜀汉不发展国力等发展起来了在于魏国交战。前文提到魏国差不多十倍于蜀汉,蜀汉发展国力那么魏国也会安心发展国力。给双方十年时间,那么十年之后被灭的一定是蜀汉,因为国力差距太大,魏国只会以每年十倍的增长到了十年之后可想而知。

诸葛亮坚持北伐就是这个道理,而且每次北伐实际上诸葛亮都是选择了时机,第一次趁其不备,差点打败魏国。只不过马谡失街亭导致蜀汉无法夺取雍凉之地也使蜀汉失去了最好的机会。而且北伐也并不是一直打,蜀汉依然在发展之后在选择战机。

诸葛亮北伐之前,蜀汉也是修生养息了四五年,平定南中虽然花费时间但是并没有耗费太多国力。诸葛亮死后蒋琬接手权利,是在刘禅看到魏国辽东叛乱和曹睿大兴土木使民众有怨言才开始被罚。而蒋琬死后费祎和董允时期并没有北伐,费祎和董允两人一共辅佐刘禅七年。七年之后姜维拥有军权之后才开始重新北伐。

对于蜀汉来讲北伐才是国运长久的最好办法,坐下来图发展不出十年就会被曹魏灭国。所以诸葛亮的政策没有错,也是为了蜀汉长久,试想如果第一次或者其他北伐成功了,后人就会觉得北伐是没有错误的。

9

当时魏国强,蜀国弱,诸葛亮北伐可以说是不正常的军事行为,单从结果来看,似乎以失败告终,实际上来分析下当时的形势:

魏国最强,吴国其次,蜀国最弱。

魏国的优选策略:

1,无论战争还是对峙,矛头始终对准威胁最大的吴国。

2,尽量以最低成本防守蜀国。

吴国的优选策略:

1. 无论是战争还是对峙,矛头始终对准威胁最大的魏国

2. 尽量拉拢蜀国,使其配合进攻。

蜀国的优选策略:

1,站在吴国这边,配合吴国共同攻击魏国;

2. 当吴国得势,就故意减轻压力,使魏国有条件攻击吴国。当魏国得势,就有意施加压力,使吴国有条件攻击魏国;

3,只有当双方出现了大规模的火拼消耗,才是蜀国真正的出手时机。

因此,魏国的主力基本上是在关东,以抗东吴。派司马懿防守关中、关西,就是非常明智的,司马懿和诸葛亮同类型的,甚至比诸葛亮还要谨慎,不会瞎打。这样,用上一个善于精打细算的司马懿,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防守成本。

东部才是主战场。西部的诸葛亮进攻司马懿,是为了配合是吴国。而司马懿防守诸葛亮则是为了配合魏国皇帝。

在西部,诸葛强司马弱,无论诸葛亮打司马整多少次,司马懿都不敢还手,因为司马懿不具备进攻的条件。所以,就算北代N次也是安全的,不容易亏本。诸葛亮采用这一行动, 可以预见的好处及坏处,按大小排序:

1. 诸葛亮反复施加压力,就提供了吴国攻打魏国关东的条件。有可能导致吴魏双方出现大规模火拼消耗的情况。这就是蜀国一统天下的最好机会;

2.如果没出现上述情况。诸葛亮反复施加压力,就提供了司马懿勒索魏国皇帝的条件,司马懿有充足的理由找皇帝要钱、要粮、要兵,增加防御。有可能导致魏国分裂,形成曹、孙、刘、司马,四国局面。对蜀国也非常有利;

3.如果仍没出现上述情况。诸葛亮反复进攻,司马懿只要稍有疏忽,就有可能丢失部分地盘,甚至是丢失凉州(关中长安取不得)。对蜀国也是有利;

4. 如果仍没出现上述情况。诸葛亮劳而无功,退回汉中,不至亏本。无大害。

诸葛亮如果不采用这一行动, 则难于出现上述种种好处。

诸葛亮五次北伐,每一次都是气势汹汹而来,却又恰到好处地停止。第五战中,司马懿损失三干多人,这是历次争战中的最大损失。可见,诸葛亮对司马懿,并不像是在打仗,而是像演双簧。

北伐被认定失败,认定标准则是“没有消灭魏国”,这不对。因为北伐的最高预期本身就不是“消灭魏国”,也不可能达到这一标准。 而只能是“促成吴魏火拼大消耗”或者是“促成魏国分裂”。诸葛亮达到了预算中的较高预期:夺取了小半个凉州,分裂了魏国。促使司马懿把魏国皇帝的权利掏走了一半,其实已经成功了。

阿斗后来可以安稳地当30年皇帝,与这决策有着巨大的关系。

10

三国中,唯蜀国最弱小,但诸葛亮几乎一直在北伐,是诸葛亮狂妄自大吗?原因有二:一、诸葛亮深感不统一三国有愧先帝,他要拼尽全力完成先帝遗志,恢复汉室荣光。二、刘禅已亲政,诸葛亮留在朝中,似乎二雄并立,诸葛亮并不想留给世人他压刘禅一头的错觉,当然也有避祸的意思在内。但诸葛亮没有注意培养人才,凡事亲力亲为,以致北伐未成身先死,空劳国力。所以亮一死,刘禅立马下令停止北伐。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