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县)人,他自称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九个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查阅史料得知,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贞,在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获封涿县陆城亭侯。后来他因坐贡酌金不合(指诸侯在皇帝酌祭时所献的贡金成色不足,质量不符合标准)之罪,被削夺了封爵。刘贞失去了侯爵尊位,沦为庶民,没法回老家中山,便把家安在涿县常住了下来。从此,刘贞这一脉便在涿县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到了刘备祖父刘雄、父亲刘弘时,刘氏子弟世世代代出仕于州郡。刘雄举孝廉,曾为东郡范县县令。

刘备的父亲刘弘很早就去世了,刘备少年丧父,和寡母相依为命,靠织席贩履(编织草席、卖鞋)为业,生活颇为艰辛。

刘备自称汉室宗亲,却为何得不到汉廷的一点点恩惠呢?父亲早亡,家道中落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繁衍2、300年后,刘邦的子孙后代早就多如过江之鲫,朝廷早已是真假难辨、有心无力、照顾不过来了。

《汉书》记载,中山靖王刘胜死于公元前113年,而刘备是公元161年生人,从刘胜死到刘备生,时间已经匆匆流逝了276年。到刘备20多岁起兵镇压黄巾暴动时,其老祖刘胜已经死了300多年。

刘备虽然自诩为刘氏宗亲,但朝廷却没给他一丝半点的好处,他所有的一切,全是自己白手起家、惨淡经营获得的。那么,和刘表、刘璋、刘焉等刘汉宗室亲贵比,刘备为什么沾不到一点皇亲贵戚的光呢?

史载,东汉的开基帝王光武帝刘秀是汉景帝刘启的六世孙,而到东汉末灵帝在位时,假如刘备硬要和他攀亲戚的话,恐怕也得算到十三代以外了。

十三代亲戚?按传统观念看早就出五服了。

也就是说,刘邦的后裔经300多年的繁衍,早已成千上万,刘备和刘姓皇族早已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而且刘备这种十三代以外的关系,除了都姓刘以外,想套近乎加入圈子真的很难。

《汉书》记载:“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枝属百二十余人” 。中山靖王刘胜酗酒好色,有子120余人。

刘胜生了120多个儿子,这是多么强大的生殖力啊!当然,这也和他身体强健,妻妾成群有关。

而刘备的老祖刘贞只是他众多儿子中的一个,他因故被削去封爵后,就留在了原来的封地涿县讨生活,2、300年后,早已物是人非,谁还记得他的后裔也曾是金枝玉叶、大汉苗裔呢?

今天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刘备根本不是汉景帝刘启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他是拉大旗作虎皮,硬说自己是大汉宗亲、“根正苗红”的汉室之胄。

也许刘备出身贫寒,是靠织席贩履为生的底层平民,在汉末乱世中一无背景、二无实力,想干一番事业又没本钱, 他见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威震天下,想到自己也姓刘,就干脆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意思是我代表刘姓皇室来与你“汉贼”曹操或其他割据势力争天下,我是为匡复汉室而战,你是为窃夺天下而谋,我有天赋的权力与毋庸置疑的道德制高点,是正义的化身。于是乎,一大批善良且不明真相的热血之士聚集在这面冠冕堂皇的大旗下,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刘皇叔(汉献帝刘协的叔叔)”。

为何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而不直接说是刘邦之后呢?主要是刘胜有120多个儿子,自己忽悠冒充一下,谁有办法去考证并追根溯源呢?已经过去了300多年,谁敢质疑他身份作伪呢?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搬运 一家之言 不喜勿喷】

最佳贡献者
2

八个字就能解释原因:“出身太低”加上“家道中落”

一、出身太低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的祖宗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陆城亭侯刘贞。

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三国志·先主传》

这一段话就说明了两个问题: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这个不假。但刘备只是中山靖王刘胜的支脉后裔;并且刘贞后来因为酎金之罪被夺了爵位,他的这一支后裔在后来变成了老百姓

备注:酎金是指汉朝诸侯在宗庙祭祀时,随同酎酒所献的黄金,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封国人口数,上供黄金助祭,如果所献的黄金成色不足或者数量不足,则会受到惩罚。王国要削掉封地,侯国则要除掉封号。刘备的祖宗陆城亭侯刘贞就因为犯了这条罪,就被汉武帝剥夺了爵位。

说到这里,有一点要说清楚,“推恩令”并不是刘备混成织席贩履的直接原因。最多只能算是间接原因之一。

因为受推恩令影响最大的是藩国的大宗,也就是继承王位的那一支。刘备的祖宗陆城亭侯刘贞本来就是中山国的小宗,本来就不能继承王位。不管朝廷是否推行推恩令,以刘贞这种支系小宗的出身来说,他的后代子孙必然是越混越差。所以说,推恩令跟刘备沦为织席贩履之辈,其实没多大的关系。

不过,刘备的祖宗刘贞后来被汉武帝以酎金之罪夺爵,而刘贞之辈不敢抵抗,这多多少少也跟推恩令有点关系。所以说,推恩令以及汉武帝的其它削藩政策,是刘备沦为织席贩履之辈的间接原因。



二、家道中落

出身太低决定了刘备的上限不会太高,顶多只是个地方豪强。但豪强也是有钱人,不至于沦落到织席贩履之辈。所以刘备沦为织席贩履之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家道在他的父祖这一辈时中落了。

我们可以拿刘备和刘秀做一个对比。

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刘秀是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人。两人都是王室支脉,都是小宗出身。刘备陪她妈妈“织席贩履”,刘秀也曾经“贩谷于宛”。(在南阳卖过粮食)

这说明他们两人在发达前,其实混的都很一般般,王室后裔的身份并不能给他们有过多的身份加持,顶多就是拿来炫耀一下“咱祖上也阔过”的谈资。其实两个人混的跟老百姓没多大区别。

但是,刘秀是地方豪强,而刘备不是

刘秀的父亲、爷爷都是县令,他的姐夫还是个两千石的官员,他们家族虽然跟刘备的家族一样,都不啥高级汉室宗亲,但刘秀起码在老家还是个吃个开的人物。有一定的号召力。他后来跟他哥哥刘演在老家起义,一呼百应,就是他们家族的资本还没有败完的证明。

而刘备呢?刘备的爷爷刘雄,只是个区区涿郡范令,跟区长差不多,不是什么大官。刘备的父亲没有做官的记载,应该是没当过官的,啥也不是。而且他还死的早,留下了孤儿寡母就先去了。以至于刘备小时候还要帮助母亲织席贩履才能维持生计。

这就是刘备和刘秀的最大区别——一个家里啥都没有了,一个家里还有余财

家里略有余财的刘秀还有潇洒的资本,还有资格做做娶阴丽华的白日梦。而家里完全没有余财的刘备,就只能陪妈妈织席贩履,靠做手工活度日了。



总的来说,刘备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却沦为织席贩履之辈,原因无外乎两点:他的出身不高,不是王室的直系后裔;他的家庭在父祖辈的时候沦落了,家里没有余财

没钱的娃,陪妈妈干活赚钱是必须的。

另外,西汉中山王在东汉被降了一级,刘备的祖宗在东汉不算了不起的人物

刘秀在建立东汉之初,西汉所有的藩王他都承认,但刘秀在统一中原后,他就突然对西汉藩王全部翻脸了。所有西汉王侯一律降一级,王降为侯,侯直接无爵,变成普通老百姓。按照这个降爵的标准,西汉的中山王在东汉就变成了侯,新的中山王变成了刘秀的儿子刘焉。

因此,刘备所谓的汉室宗亲身份,所谓的中山靖王之后,在东汉其实不算什么。他顶多就是个汉室宗亲而已。全国有几十万汉室宗亲,他只是其中之一。

3

这一点应该从古代的宗法分封制以及西汉的推恩令“酎金夺爵”来分析。

秦汉其实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分水岭,秦汉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采取严格的宗法分封制来维系自己的统治。

宗法分封制就是周朝时期将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分封制是将国家分封给各个诸侯,是一种横向的关系,而宗法是各等级的继承秩序,是一种纵向的关系。

而这个制度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比如一个诸侯被分封一个国家,在继承的时候嫡长子能够完全继承,其他子嗣只能成为卿,卿的嫡长子能够继承卿的爵位,而其他子嗣只能成为大夫,最后成为士。

如果不是嫡长子,基本五代之后就成为庶民了。

秦朝时期完全废除分封制采取郡县制,结果仅仅几年就被推翻,刘邦经历楚汉战争建立汉朝后对于地方制度采取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的策略,“非刘姓不得封王”这种制度在当时具有极大的作用。

这种制度的优点是他保证了西汉初期刘姓诸侯对各路势力的绝对镇压,在西汉初期铲除异性诸侯的过程中起到巨大的作用,然而这个制度有一个缺点就是,在摆脱了异性诸侯后,过了几代之后,刘氏宗亲关系淡薄,也要走西周时期时期的老路,最终引发七国之乱,地方刘姓诸侯联合起来反对中央。

汉景帝派周亚夫为主帅,平定七国之乱后,到汉武帝时期,西汉中央政府一直致力于削藩,先是颁布了推恩令来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

推恩令这项制度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长子、次子、三子,也就是打破周朝时期的嫡长子继承制,这样的情况下,强大一点的诸侯国被越分越小,再也无力对抗中央。

推恩令看起来是对付分封制的不二法门,因此遭到很多诸侯的反对,推恩令刚出台不久,淮南王和衡山王就勾结造反,汉武帝在废了两国诸侯后,开始打压诸侯,在公元前112年借口列侯所献的助祭酎金分量和成色均不足,夺爵一百零六人。

刘备自称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从时间上来说,他是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后代,西汉和东汉虽然都是汉朝,却已经是改朝换代,刘秀建立东汉之前,他的父亲经过推恩令的推广,成为一个县令,刘秀也算是平民出身,早年在家种地,不比刘备卖草鞋差不多。

而刘秀还是刘邦的九世孙,说起来比刘备的血系可近多了。假如刘备是刘胜的直系后代,经过这么长时间还打汉室口号,其实就有一点耍流氓了。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刘秀好歹还有个传承,是经过推恩令一代一代从列侯变成农民的,按照刘备的说法,他那一支更不咋地。

中山靖王刘胜自己的儿子就多达上百个,刘备的祖先应该是刘胜儿子中的刘贞,汉武帝在酎金夺爵的时候肯定考量了刘胜的情况,将其子嗣夺爵的不再少数,刘贞就是其中之一,被贬为庶民了,也就是说,刘备祖上多少辈都是农民,说是汉朝宗室,纯属耍流氓。

在东汉时期,也有很多刘姓宗亲在朝堂有一定影响力,这些人虽然跟宗室有一定的关系,但还是靠着自己的实力,比如荆州刘表当年就是单枪匹马接收了荆州,少年时也是英雄人物。

刘备祖上时代务农,只有他祖父被举孝廉当个县令,而刘备的父亲刘弘去世的很早,刘备属于孤儿的那种。

总体上来说,刘备虽然是刘氏宗亲(有人质疑是冒充),但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受到任何宗亲待遇,而其父亲去世过早是刘备少年生活艰辛的重要原因。

可以说,在汉朝像刘备这样的汉室宗亲最后在田里务农的一抓一大把。

到明朝时期对皇室宗亲照顾最为得体,不管你有没有能耐,还是传了多少代,只要你是老朱家的后代,国家就奉养你,不说荣华富贵,但说衣食无忧。

4

刘备其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白手起家,从一介草民变成了蜀汉的创始人,汉昭烈皇帝。而小说和影视剧中,他被叫做“刘皇叔”,因为据称,他的辈分比汉献帝要高一辈,于是就得到这么一个很贵气的称呼。

虽然刘备皇叔的身份是后人创作的内容,但他确实常常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也因为汉室宗亲的身份,当时的诸侯们,如袁绍、刘表等人,都多少给了他三分薄面。那么,刘备是靖王之后,却为何混成了织席贩履的贫农呢?

我们先看看刘备常说的“中山靖王”到底是何许人也。公元前165年,汉景帝又喜得一子,景帝为他取名刘胜,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异母哥哥。前元三年(前154),十一岁的刘胜被封为中山王,十几年后,汉景帝去世,刘彻继位,刘胜则心满意足地当着他的靖王。

根据汉书记载:“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常与赵王彭祖相非曰:‘兄为王,专代吏治事。王者当日听音乐,御声色。’”也就是说,刘胜喜好饮酒作乐,生下孩子一百二十多人,并且他指责兄长刘彭祖处理政事,认为当王就应该沉醉于声色犬马。

不过,刘胜是享受了,他的孩子则没那么幸福。汉武帝继位后,一方面想要削弱诸侯的力量,一方面又担心重蹈父亲削藩引得“七国之乱”的覆辙,于是听从主父偃的计谋,实施了《推恩令》,即诸侯们需要将封地分给所有孩子,按照刘彻的设想,这样下去诸侯一代代被削弱,就能很轻松的铲除了。

而大概刘彻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哥哥刘胜会这么能生育,要把土地分给一百二十多个孩子,有再大的领土也不够分啊。于是刘胜自己享受完,并于元鼎四年(前113)去世后,便给他的孩子们留下一个大大的烂摊子。

当然,光是将封地分配给诸子,还不至于害得后代子孙要靠织席子卖草鞋谋生。《三国志》中将刘备落魄的原因如此记载道:“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也就是说,在元狩六年(前117)时,刘胜的儿子刘贞被封在涿县,但后来,“坐酎金失侯”,于是家道中落。

那么,“坐酎金”是什么意思呢?酎金顾名思义,是一种黄金,不过它特殊在,它是诸侯在宗庙祭祀时使用的。元鼎五年(前112),汉武帝要求诸侯们献上酌金,而诸侯们纷纷献上后,汉武帝却以金子成色差、分量缺为理由,罢免了一百多个诸侯。

很明显,这是汉武帝继《推恩令》后的又一次削藩,刘贞就很不幸在被削的行列中。于是刘贞失去爵位,成为了平民,出身王宫的他又没有什么技能,只有勉强度日。他本来是管理涿县的侯,失去爵位后他又无法远走,便留在了涿郡,并在此安家立业。

到了刘备这一代,刘贞这一脉已经传了三百年了,作为后人的刘备出身贫寒,再加上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刘备只好“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可见,即使祖上是王侯之家,还是要靠自己奋斗,毕竟天有不测风云,作为天子的皇帝更是丝毫不会在乎自己的旁系远亲如何贫穷凄苦。

5

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之子,《史记 五宗世家》载孝景帝封王的儿子有十三个,所谓五宗就是景帝的这十三个儿子是五个妈生的。刘彭祖刘胜为同一母贾夫人所生。

中山靖王刘胜是在孝景帝即位之前以皇子身份被封为中山王,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枝属百二十余人。一句话刘胜酒色之徒,子嗣就一百多。

刘备的祖先刘贞就是中山王刘胜的一个儿子,被封涿郡陆城亭侯。

汉时天子祭祀宗庙时,诸侯王也都参加,并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金子作为助祭,称为酎金。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势力,在一次祭祀时,以酎金数量不够,成色不足为由一次削了106个诸侯的爵位,历史上叫“坐酎金事件”,刘贞也是这106个被削诸侯的其中一个。

也就是说,从刘贞起已经失侯。至于《三国演义》中汉献帝让正卿查宗谱,一代一代直至刘备曾祖皆有侯爵,其实是美化刘皇叔皇室贵胄的身份。《资治通鉴》记载刘备也是祖父以上世系不可考,《汉书》只记录至刘贞无下文。

史书虽然只记录至刘贞,但族谱里刘备是刘贞子孙,刘备也正是涿郡人。刘贞虽然失侯,毕竟是皇室后裔,其后也是富庶之家,后世家族枝繁叶茂。刘备也绝不是孤贫之家,叔父刘子敬对他很好,宗长刘元起也视刘备为亲生儿子。

至于说:“织席贩履”就是袁术这样出身豪门贵族子弟对布衣之人的轻视与侮辱!

6

刘备,又称刘玄德、刘皇叔,相信大家对他不会陌生。刘备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从一个普通人,一步步地发展壮大,虽然经历多次打击但刘备从未放弃,直到建立了蜀汉。

刘备可以说是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那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值得世人学习!

刘备一开始是白手起家的,这不免给人一个疑问:刘备他不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吗?他不是刘皇叔吗?为何这样的一个人会沦落到以卖麻鞋和织席为生呢?

并非“推恩令”惹的祸

为什么刘备明明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却生活凄惨?有人会说是因为“推恩令”造成的,事实是如此吗?

“推恩令”是可怕的,作为千古阳谋,“推恩令”杀诸侯王于无影无形之中。它的出现,使得诸侯王不再是把封地只传给嫡长子,其他的儿子们也要分得一部分,一个诸侯国被分割为好几个小的诸侯国,诸侯国无形中就被削弱了。

汉文帝、汉景帝都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打击和削弱诸侯国,但在汉武帝掌权初期,部分诸侯国的势力仍然庞大,“推恩令”的颁布,使得汉武帝刘彻完美解决了诸侯国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

“推恩令”的出现自然是影响了很多人,其中影响最深的就是我们要提到的中山靖王刘胜了。

为什么说刘胜影响最大呢?因为他的儿子很多。《汉书》中记载到:

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常与赵王彭祖相非曰:“兄为王,专代吏治事。王者当日听音乐,御声色。”

刘胜喜欢饮酒作乐,不喜欢处理政务,他甚至认为当王的人就是应该要饮酒作乐,就是要享受的。

由于刘胜的这种思想,使得他的儿子数量众多,达到了一百二十多个。在“推恩令”下,每个儿子只能分到一小块封地,这里面包括了刘备的祖先——陆城亭侯刘贞。

那么问题来了,“推恩令”对于刘贞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其实是好事,因为刘贞不是嫡长子,如果没有“推恩令”,刘贞是得不到多少老爹的遗产的。从这点上看,刘贞是受到“推恩令”恩泽的。

刘备的贫困生活不是“推恩令”造成的,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家庭不幸。

父亲的早逝是造成刘备生活凄惨的原因

对于刘备来说,造成他混得如此惨烈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父亲早逝。《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

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刘备的祖父是东郡范令,这样的条件按理说再怎样也差不到哪去。如果不是刘备的父亲死得早,那刘备的生活将完全不一样。

家庭少了顶梁柱,妻子失去了依靠,孩子失去了父爱,对一个家庭的打击有多大,不用多说。

刘备说自己是汉高祖刘邦之后,岂不更好?

在刘备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他常常称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人。为什么他不说自己是汉高祖刘邦之后呢?这样子的话听起来应该更高大上一些,毕竟可是开国皇帝的后人啊!

但事实上刘备并没有这么做,因为称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人会比称自己是汉高祖的后人更合适。

汉高祖刘邦是开国皇帝,说自己是刘邦的后人,听起来仿佛更高大一些,但刘备当时落魄不堪,一点也没有开国皇帝后人的风范。说自己是刘邦的后人,大多数人会表示怀疑,但如果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那就不一样了。中山靖王只是个诸侯王,在“推恩令”下完全有可能家道中落,现在自己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也就不奇怪了,皇亲国戚的身份也就能保住了。

综上,刘备的祖先没有受到“推恩令”的打击,反而受到“推恩令”的恩惠。父亲的过早离世,是造成刘备以卖麻鞋和织席为生的主要原因。

7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说起刘备刘皇叔,就没有不知道的。毕竟三国里边,曹操,孙权加上他刘备,前两这都有自己的地盘,就他天天带这俩大兄弟,满中原地区溜达,就没个跟脚。

这说的好听点叫充分发挥战术的流动性,说不好听的这就是被人撵着到处跑,个中滋味也只有刘皇叔自己知道。

要不后边三顾茅庐,请了诸葛亮出来,顺道借了荆州这块地皮,蜀汉三国这得等到猴年马月去。

所以刘皇叔可是个大名人啊,但说道根子上,咱这刘皇叔也就是个编筐卖草鞋的,和多年以后李云龙这都是一个职业。

所以大家伙您还真不能瞧不起这手艺人,当然现在的大多数人没有那眼皮子薄的,但刘皇叔那会他身处于古代不是,那会等级那叫个森严。

您没点好血脉,这开局想要打开个削微好一点的局面这都不可能。

所以刘皇叔每次给人介绍自己个的时候,总是说:“吾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这刘胜是谁?刘皇叔为嘛要抱他呢?”

这名字听着耳生,但他的兄弟那是如雷贯耳,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是人家的兄弟。

所以刘胜的血脉也是高贵,那么刘皇叔当然的跟着人家了。当然刘皇叔的跟脚也确实是人家刘胜的后裔,这没啥疑问的。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呦!这可是一方诸侯呀!那刘皇叔咋就混成这样了,变成一卖草鞋的了?”

哎!这时间太久了,刘胜那是西汉的事,刘皇叔这都到了东汉末年了,到他这血脉早就稀薄了。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点,中间的事也挺多,最终导致刘皇叔成了卖草鞋的了。

所以题主这事想要掰扯清楚,咱就得从刘胜的身上说起。

刘胜

话说刘胜和这汉武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当年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之后,实行了郡县制和分封制,这一家伙下去可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十二个同姓王。这毕竟都是和刘邦打天下的兄弟,你不分封这也说不过去不是。

分封制这弊绝对大于利,这不后来这异姓王可就叛乱了,刘邦那会也厉害,再配合吕后这千古奇女子,分分钟钟的压制了下去。

这不就到白马之盟,非刘姓不得分王,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汉高祖刘邦这是接受了异姓王的教训,血的教训啊!

可这事咋说呢?这异姓王的隐患是没有了,但同姓之间隔了这么几代,这宗族关系薄如纸,老人们常说,除了五服该亲也不亲,最终还是引发了七王之乱。

地方这些个老刘家的人联合起来对抗中央嫡系老刘,这事弄的那叫个乌烟瘴气的,刘胜的父亲汉景帝派周亚夫,废了老大劲,才把这七国叛乱算是压了下去。

有了这些个教训,中央对地方上这些个诸侯就不放心,盯的也就紧了。那么这事到了汉武帝手上的时候,已经形成了惯例,这大臣们天天没事就给这汉武帝奏几本,说的就是这帮子诸侯们的动态。

有哪心眼小的,惨点沙子,整点眼药水的事,这也常有,这弄的诸侯也不候了,成人任人宰割的主。

您看看这事弄的。所以历史上很多的事情都是不断的修正,当时瞅着很好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就有可能成为隐患。

而大臣们弄的这就有点过犹不及吧,诸侯们瞅着这帮子大臣都怕的不行,毕竟汉武帝这就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主。

大臣们给你弄点啥事出来,这帮子诸侯受不了。

你说刘胜好歹也是个诸侯王不是,诸侯好歹有个王字不是,天天还得看大臣们的眼神,有那居心叵测的用着还欺压一把诸侯。

他就憋不住了,于是在汉武帝一次宴请上,蹲在自己的桌子上那叫个唉声叹气啊!还哭了俩鼻子。

刘胜好歹是汉武帝的兄弟,他瞅着自己兄弟就问:“咋了这是?”

刘胜就说了:“十个男人可以掰弯一根铁棍,这结成朋党可以抓住老虎……”

这么一通说,这就把大臣欺凌诸侯王的事,可就说了。

“这那成啊!”汉武帝当时就不乐意了,所以后来就增加了对诸侯的礼仪,顺道废除了大臣检举诸侯的权利。

汉武帝知道这么做,他也不是个事,毕竟这诸侯王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指不定什么时候,这帮人又要反对中央了,到了那个时候,自己个子孙还能不能压服这帮子事大的诸侯?这都是个问题。

所以后来他就采用了主父偃的主意,推行推恩令,就是一任诸侯死了,他就必须把自己个的封地分成若干块,封给自己的儿子。

就这一家伙弄下去,到了诸侯儿子的手里,这就成了侯国了,地方和一个县差不离,还归郡管理。再往下分,啥时候把这土地分干净了,没了,这就不用封了,各回各家,各找各的差事寻活路,这就完事了。

结果

就这招下去,您就说吧,刘胜和刘备这都搁了多少年了,封地早没了。

而且据记载刘胜儿子就有一百二十个,够劲吧!

作为他们这一支的头,刘胜自己还不错,现代还挖出了中山靖王的墓,里边出土了完整的金缕玉衣。

但这往下可就没这份财力了,到了刘备这头手里头就剩下一把草根了,除了编草鞋连份土地都没有。别人还能瞅着老天爷吃饭,他这全凭农民伯伯吃饭。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这家里边好歹还有份土地,还能老实巴交的做个农民,再不济还能瞅着老天爷弄口吃食,糊弄个温饱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刘备这真没有了,他父亲还能凭借孝廉,做一方县令。这父亲还死的早,母子俩只能相依为命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8

刘备虽然干过织屐贩席的营生,但人家可绝对不是贫农,而是有据可查的“汉室宗亲”。他这个“汉室宗亲”之所以混的看起来比较差,从时代背景来说是受到国家政策影响,从直接原因来说是因为他的父亲去世早。

《三国志》较为简单的记载了刘备的出身情况“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简单翻译一下:

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刘胜的儿子刘贞在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被封为陆城亭侯,封地在涿县。不久刘贞因上贡宗庙的酎金成色不足被免去爵位,于是家族后代就留在了涿县。刘备的祖父叫刘雄,父亲叫刘弘,他们爷俩都在州郡为官。刘弘年少时被举孝廉,担任过东郡范县的县令。

这里简单提了一下对刘备家族影响很深的一项国家政策:酎金失侯

西汉时期,刘邦为拱卫汉朝,大肆分封刘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到汉景帝时期实力膨胀,影响中央权威。汉景帝为强化中央集权,实施“削藩令”,但很快招致其他诸侯王的不满,引发大规模内战“七国之乱”。

虽然汉景帝最终平定了叛乱,但削藩也暂时中止。汉武帝上台后,为强化中央集权再次向诸侯王下手。按以往惯例,西汉诸侯王死后,其诸侯国由他的指定继承人(一般为嫡长子)完全继承,其他后人不能染指。汉武帝则实行“推恩令”,诸侯王死后他所有的儿子都可以平分诸侯国的领土,这样经过2-3代,再大的诸侯国也会越分越小,无法抗衡中央。

以刘备为例。他的的先祖刘胜是中山靖王,封地在冀州、幽州一带。刘胜有120多个儿子,“推恩令”推行后,刘胜的中山国很快就被瓜分成一个个小封国,其中他的一个儿子刘贞被封在了涿县。

但刘彻并不满足。每年这些汉室宗亲都要向皇室宗庙上贡黄金来祭祀先祖,叫做酎金。汉武帝多次以诸侯王上贡酎金的成色不足、质量不好为由,免去了百余人的爵位。刘备的先祖刘贞就在此列,所以刘备的家族是从刘贞这里开始衰败的。

刘贞就这样在涿县定居繁衍,家族经过200多年后传到了刘备的父亲刘雄这一脉。而刘备的父亲刘弘好歹做过县令,所以他的家境是不错的。不过刘弘很早就去世了,留下了刘备和母亲孤儿寡母,没有了收入来源,所以刘备的童年生活相比其他官二代来说,是要差一点,需要做点小买卖(织屐贩席)来贴补家用,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和一般老百姓来说,刘备的生活水平是很高的。

“先主(刘备)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刘备不太喜欢读书学习,而是喜欢香车美酒、名牌衣服,追求小资情调。但刘备不喜欢读书不代表刘备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15岁时拜大儒卢植为师,结识了许多朋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与袁绍争雄的公孙瓒,在他步入仕途的初期帮了刘备很大的忙。

可刘备毕竟不喜欢读书,再加上受限于父亲去世,财力有限,很难被举为孝廉,所以刘备“毕业”后没能走上仕途,而是回到家中。但刘备也没有闲着,凭着他拜师卢植、汉室宗亲的背景,亲近下层民众的举动,广交社会上的豪侠之士,很快成为涿县一带有名的“带头大哥”,在黑白两道都有不小的影响力。不少往返当地的商人鉴于刘备在当地的影响力,也纷纷出资相助。比如贩马富商苏双和张世平,给了刘备不少钱财,这些钱成为刘备创业的启动资金。

所以怎么看刘备也不是贫农,只是一个父亲去世较早因此家境相对其他官宦之家较为破落,但在当地中下层很有影响力的刘姓贵族。所以“织屐贩席”也只是其他上层人士对刘备的调侃罢了,刘备可不是一般老百姓。

9

刀叔导读:看过三国演义的看官们都知道,蜀主刘备在早期创业时经常说一句话‘在下刘备,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那么,这位中山靖王刘胜到底是何方神圣呢?传说中他有一百二十多个孩子,这一切又是真是假呢?

刘胜(前165年-前113年),汉景帝刘启之子,与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母为贾夫人,后世称为西汉中山靖王。我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时代,多妻妾多子女者不足为奇。后宫佳丽无数的康熙皇帝,一生生育了55个子女,其中儿子35个,女儿20个(存活下来的儿子有24个,女儿有12个),其子女之多,为历代皇帝之最。但有一个人的生育能力远在康熙之上,康熙与之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个人,就是西汉时代的中山靖王刘胜。从部分史书记载来考证,刘胜是古代当之无愧的生育冠军。然而,当我们重读《史记》,却发现刘生育一百二十多个孩子,这其中疑点重重。

关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生子之事,《汉书·景十三王传》载,“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汉书》作者班固是东汉人,其生活时代与刘胜相隔近二百年,他对刘胜的记载可信吗?我们还是看看史学泰斗司马迁是怎么说的吧!

《史记·五宗世家》载,“中山靖王胜,以孝景前三年用皇子为中山王。十四年,孝景帝崩。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枝属百二十余人。”因此,相对东汉的班固,可能西汉司马迁说的话更靠谱一些。两部史书中的记载大体相同,不过关于刘胜生育的事情,核心关键词是“枝属”。

枝属意为旁系亲属,古今史书多用这个词汇,如:

《吕氏春秋·慎行》:“ 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因令卢满嫳兴甲以诛之,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枝属,烧其室屋。”

《史记·外戚世家》:“ 卫氏枝属以军功起家,五人为侯。”

《旧五代史·唐书·李克让等传论》:“昔武皇发迹於阴山,庄宗肇基於河朔,虽奄有天下,而享国日浅,眷言枝属,空秀棣华。”

因此,从司马迁《史记》的记载中看,中山靖王刘胜的一百二十多个子女其中包含了他的旁系亲属。河北涿县是刘备的老家,属于汉朝中山国的地界,中山靖王刘胜是中山国的第一任国王。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开始削藩,要求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其他儿子,再由国家封他们为列侯。堂堂中山国一下子被分割成许多小封地,刘胜的儿子刘贞,就是在元狩六年被封为刘备的老家--涿县陆城亭侯的。

刘胜当了四十二年中山王才死去,后裔人数极多,中山和客家一带姓刘的几乎都是刘胜的后代。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在地域上是合理的。汉武帝在主父偃的辅佐在开始实行推恩令,中山王的那点地盘要分给自己的儿子们,然后儿子再继续往下分,到刘备这代成为破落户就很正常了。刘备只好白手起家创业,但是这个中山靖王之后的招牌对他帮助太大了。当时汉朝刘氏是正统,自己姓刘,正好混个刘皇叔的名号,这样一来打天下就出师有名了。

但从真实性上来考证,那可就真不好说了。您认为刘备的“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这其中有多少水分呢?欢迎您在下方评论区进行评论!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创出品,全网15亿次阅读的优质MCN自媒体)

10

古人说的好“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没错,但是到了刘备这一代早已经家道中落,毕竟他与祖上是隔了十代以上,汉武帝时期开始的推恩令制度早已经注定了刘备这一代生活好不到哪去。


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胜是谁?他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异母兄。



汉初,高祖实现分封制,不仅分封七个异姓王,还封了十二个同姓王,诸王以郡为国。但是分封制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祸根,先是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等异姓王叛乱,汉景帝时期又发生同姓的吴楚七国之乱。汉武帝即位之后,大臣们鉴于七国之乱的教训,对藩王们非常忌惮,动不动上奏检举他们的过失。

刘胜对此很不满,就大胆上奏揭发地方官吏欺凌诸侯王之事,武帝知道后,增加了诸侯的待遇,停止官吏检举诸侯王,并采用大臣主父偃的建议(推恩令),允许各诸侯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给下面的子弟,朝廷还为他们制定制度和封号,这看似是朝廷的一种优礼厚恩,实际上诸侯的封国土地已经渐渐分散削弱变小。



据《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记载“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意思是说刘胜为人喜好酒色,有儿子一百二十多人,刘胜这么能生,简直称的上是超级生育机器。这么多的儿子,自然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厚此薄彼也在情理之中,嫡庶有别,亲疏有别,封国就那么大,一百多个儿子把家产、爵位一分配,再代代稀释,总有一部分到最后混成了草根,比如刘备,混成了织席贩履的贫农。

我们以《三国演义》刘备初次见汉献帝时的情景作为参考:



刘备上殿后跪伏于地,汉献帝问曰:“卿祖何人?”刘备回答说:“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

献帝大惊,即命人找到宗谱查看,负责管理宗族事务的令宗正卿据谱大声宣读:“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



《三国演义》对刘备的家谱有艺术加工的成份,我们再看看正史《三国志》记载的“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刘备是正儿八经的中山靖王之后 ,这事儿肯定假不了,但是刘备和他的高祖中间隔了两百多年,刘备的祖父刘雄,只是小小的东郡范令,而且还是通过举孝廉当上这芝麻小官的。他的父亲刘弘早亡,刘备与母亲相依为命织,靠席贩履为业,生活过的非常艰苦。



可见,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政策效果非常明显,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实力,推恩令强制要求诸侯王子弟不分嫡庶长幼,要一视同仁将封国土地分封下去,诸侯国如此被越封越小,一直到最后无地可封,就只能落个皇族的身份而自谋生路,刘备,正是推恩令颁行到最后的结果,所以他混成那样是制度使然。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