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谢题主邀请,我来说下清朝皇帝上厕所为何要用烤焦的红枣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肯定的是不起拿来吃的,而是另有妙用!

我记得有这么一篇散文其中写到:一位老太监告诉他:用焦枣,把枣烤焦了,在马桶里铺上一层,枣轻,屎砸下去,枣永远在上面,焦枣又香,遮味儿。

这里清晰的告诉我们,这个烤焦的红枣的作用,别说还没有题主所说的“恶心”,因为这烤焦的红枣就是用来去除“恶心”的,又何来的恶心呢


皇帝也是人,上厕所都会有“味道”,而且这味道还不好闻,但作为皇帝,全天下权力最大、财富最甚之人,自然不想自己出恭的时候会有一些不好的“味道”“恶心”到自己,这个时候烤焦的红枣就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因为红枣本身就带有一种天然的香味,最重要的是烤焦后这个天然的香味可以被放大,那么就可以盖住我们拉粑粑时候散发出来的味道。


其次红枣的密度小于水,会浮于水上,这样子皇帝在出恭的时候,龙粪砸下去,红枣会打转,而龙粪就沉到桶底,不会溅起水花,加上烤焦烤焦红枣原本天然的香气,经过温水一泡泡散发的更厉害,龙粪臭气被遮的严严密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北京会用“焦枣儿”这个词来揶揄人。

不过值得一提的事,枣为木本粮食,生可食,且富含营养,晒干后还可贮藏,用于饥荒救济斯民,而今用来做皇帝出恭所用,可叹啊!

最佳贡献者
2

清朝的皇帝,确实有很多以往皇帝不曾有的习惯,比如说冲龙沟了,还有就是题目上所说的,上厕所用烧焦的红枣了。

可以说这些都是皇帝每天必不可少的东西。

我们都知道,皇帝冲龙沟主要是用来保持口气的清新,就如同我们现在人的刷牙一般。那么问题又来了,清朝的皇帝上厕所的时候,要用烧焦的红枣又是干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红枣是一种美食,可以用来直接使用的。或者以其他的形式,来说使用。但是,我相信很少人会使用过烧焦的红枣。

当然了清朝的皇帝,他也不会吃烧焦的红枣的,毕竟烧焦的东西都是不好吃的。再说了这个东西都是皇帝上厕所才用的。

皇帝上厕所,绝对不是去吃东西的。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谁,只要吃五谷杂粮,他们就会按时排泄。

尽管说皇帝每天都是吃山珍海味,但是,他们排泄出来的东西,也是让自己难以忍受的。

这时候皇帝就让太监们想一个办法,怎样才能保证上厕所的时候没有臭味。

这个还真是一个难题,毕竟想要做到在厕所里方便的时候不臭,还是不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不过这些太监还真给力,他们经过几天的琢磨与研究,然后就想到了红枣这种神奇的东西。

红枣在烧焦之后,就会发出一股清香的味道,而且这个味道还是有持久性的。

所以,他们就想到一旦皇帝上厕所的时候,他们就会在厕所里,放大量的这种烧焦了的红枣。

然后这样不能说直接把臭味给消除了吧, 但是,还是能够遮住大部分的臭味的。

这就是古代的皇帝,他们上厕所的时候,必须要用烧焦的红枣的原因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是不会恶心的了,毕竟他们又不是在吃红枣。

日常生活中,也只有皇家才会如此的奢侈,平常的人家,吃都舍不得。就不要说这样浪费了,不过皇家尤其是皇帝,他们家大业大,在乎的是个人的享受,至于是不是浪费,这个是他们不曾考虑的。

3

又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谣传,大抵上是属于皇帝使金锄头种地,晚上吃烙饼卷的全是驴肉系列的。吐槽机不晓得那烤焦的红枣能干啥,但绝对确定清代皇帝上厕所用不上那玩意。

紫禁城里有所谓两大怪,看不见烟囱又找不到厕所,看不见烟囱是因为怕失火,不烧煤业不烧劈柴,冬天取暖靠烧炭用轱辘车往建筑地下推,得到类似东北火炕的效果;没有厕所就是怕出异味,一律使用便盆,每天都往宫外运便溺。

一般不够级的宫女太监们都是直接用开口的变盘,有的甚至是直接使用炭盆,因为碳灰可以遮掩气味,冬天能少去净房倒几次。而够点级别的人用的家伙都是特制的,宫里俗称叫“官房”,根据一些宫女回忆,这可能是旗人的叫法。

官房一般是瓷器或者是木制,大肚子小口,口上还会铺坐垫。那肚子里面装的压根就不是水,早期清朝内宫尚算节俭,里面一般是黄沙铺低,在灌些水银,这样既除气味又没有声音,额.....大抵上你们可以想想猫砂盆的用法....

宫里贵人们想上厕所就喊“传官房”,太监们把那玩意抬进来,使用者躲到屏风后面就开始倾泻存货。倾泻完毕后太监把官房以油布封口,再抬到净房清洁后随时备用。另外伺候出恭的太监宫女还得负责擦PP、甩JJ之类的技术活儿。

后来到了乾隆年间,因为雍正攒下不少家底,宫内生活开始逐渐奢靡,连官房都开始升级。而且开始分出三六九等,一般的贵人还是黄沙加水银,但高级人员的官房里装填的变成檀香灰,那玩意无论便便还是嘘嘘,只要下去一打滚就被裹住,气味绝不外泄,而且清香四溢。

等到了慈禧老佛爷时候就更不得了,据晚清宫女荣儿的回忆,老佛爷的官房是用檀香木雕刻的,抬出来就香味扑鼻。外面还雕刻着一只大壁虎,呈捕食状站立,四个爪子就是官房的四条腿,鳞纹隐现。

鼓鼓的肚子就是装便溺的空心结构,尾巴紧紧地卷起来,尾梢折回来和尾柄相交形成一个8字形,巧妙地做成了官房的后把手。而壁虎的脑袋高高抬起成了扶手,微微张开的嘴里正好用来放厕纸,两只眼睛以宝石雕成,显得活灵活现。

讲到这吐槽机忽然想起了一个梗,我要是没记错的话,鬼子那边似乎有个职务叫内阁官房长官,不晓得这个职务源出何处,莫非与我天朝官房存在某种不可告人的联系?另外鬼子那个官房长官号称首相预备役,如此想来似乎略尴尬啊......

不管怎么说吧,题主这个问题是小看了天朝皇帝便便的逼格,要是在封建时代要治个大不敬之罪的,日后还要多看书,努力提升逼格才是。当然,如果要是隐喻个什么吃枣药丸什么的,就是恕吐槽机缺乏敏锐的思维了,扯淡完毕,大家别千万别揍我.....

4

紫禁城里有两件比较奇怪的事儿:1、数千间房子,没有一个烟囱;2、整个皇宫里面,没有一个厕所。

为了防火,紫禁城内不烧柴、不烧煤,清一色以炭为燃料。宫殿都为悬空建筑,冬季将烧好的炭推进地下室,整个宫殿就好像热炕一样,自然也就用不到烟囱。在诸多影视作品的演绎中,都有太监、宫女洗刷恭桶、便盆的情节出现;没错,宫中没有厕所,都是用便盆和恭桶。

于紫禁城内不设置厕所,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臭气味的出现。在使用恭桶和便盆的过程中,宫人也极尽智慧,充分保证了帝王、后妃在如厕过程中不会被臭气味侵袭。

其中,对于大便时所用恭桶的处理办法,最为精心。《宫女往谈录》中,曾经记载了慈禧太后的恭桶除味办法:

恭桶内放置香木的细末,要干松而蓬蓬着,便物下坠后,立即滚入香木末里,被香木末包皮起来,根本看不见脏东西,当然更不会有什么恶气味了。

香木细末的填充,再加上恭桶采用檀木材料制作,能够完全保证臭气味被有效阻隔。

和香木细末的使用原理一样,烤焦的红枣因为质量轻、香味重,也能充当祛除臭味道的有效填充物。

5

清朝皇帝上厕所有没有用红枣,这我不知道,刚好前段时间读《脂砚斋评红楼梦》,写到黛玉进贾府小心谨慎的学着按贾府的规矩来饮茶,脂砚斋在底下写了一段批语,提到一则故事,就是关于红枣和古代皇帝上厕所的故事。

东晋贵族王敦刚娶公主那会儿,在宫里上了一趟厕所,因把塞鼻的枣,搁嘴里吃,成了宫中笑柄

原文是:

王敦初尚公主,登厕时不知塞鼻用枣,敦辙取而啖之,早为宫人鄙诮多矣!

翻译一下:王敦刚娶公主那会儿,进宫上了一趟茅房,不知道枣是拿来塞鼻孔的,直接取来就往嘴里塞着吃了,结果这事儿成了宫里的笑柄。

要知道王敦可不是没见识的贫民,像刘姥姥进大观园那样。

王敦可是出生两晋名门琅琊王氏,在西晋时期官至扬州刺史,曾担任大将军,封汉安侯,可是就是因为没有懂皇家的那么一点小规矩,成了宫里的笑话。

可见世家大族对礼仪要求的严苛,同时也建立了“讲究”二字的鄙视链。

清朝皇帝怎么解决上厕所问题,估计查查海量清宫档案,有可能会有答案。

不过,

慈禧老佛爷怎么上厕所,她身边的贴身侍女何荣细说过,还被记录下来了,可是不用枣塞鼻掩臭味的

吃喝拉撒睡,有进就得有出,如有不适感,请尽早绕道??

老宫女说,她住的储秀宫整个宫里没厕所,她们平时把炭灰积存起来,解大溲用便盆盛炭灰,完了必须用灰盖好;解小溲用便盆,倾倒在恭桶里。每天由小太监刷洗干净,所以无论冬夏,宫里绝没有臭气味。

满清宫里头皇上、太后、主子、小主们用的便盆叫“官房”。

官房有各式各样的,一般瓷盆比较多,可慈禧常用的是檀香木刻成的一条活形活现的大壁虎。官房底座是四条腿;肚子鼓鼓地像一个扁平的大葫芦,这正好作官房的肚子;壁虎头往后扭着,两眼向上注视着骑在背上的人,嘴略略地张开一条缝,缝内恰好可以衔着手纸;两只眼睛镶着红宝石,闪亮闪亮的。慈禧的这个檀香官房比瓷盆略高一些,可以骑在上面。

官房的口是略张的椭圆形,有盖,盖的正中卧着一条螭虎,做为提手。

大壁虎的肚里,是香木的细末,要干松而蓬蓬着,便物下坠后,立即滚入香木末里,被香木末包一皮起来,根本看不见脏东西,当然更不会有什么恶气味了

宫里头规矩,慈禧一说传官房,就是要上厕所了,立刻就有几个宫女行动起来,去传专伺候官房的太监。太监把用黄云龙套皮一包,把官房恭恭敬敬地顶在头上,送在寝宫门外,请跪安,然后把黄云龙套迅速打开,把官房拿出来,由宫女捧进更衣室。

在这片刻的时间里,太后开始宽衣解带,宫女赶紧去取油布,把地面铺起来,约二尺见方。每次解溲都用油布把地遮上,把裁的细薄纸纸放在壁虎的嘴上。

一切完毕,官房由宫女捧出寝宫。在寝宫门外伺候的太监,垂手躬身恭候着,双手接过官房,再用黄云龙套装好,头顶回去,清除脏物,重新擦抹干净,再填充香木末备用。

另外,在寝宫的廊下僻角处,备有轻便的瓷盒,以备临时或晚间用。

慈禧老佛爷去世后,这个官房依照规矩就陪葬了,孙殿英盗掘了陵墓,墓中的一切被洗劫一空,这件官房也杳无踪影了。

6

先不说皇帝上厕所用烤焦的红枣干什么?我就纳闷题主的后面一问,红枣咋的了就让你恶心了?它本身是很好的养生食品,外形也不猥琐,内里更是营养丰富。

难道只因与厕所联系到了一起?你就要给红枣定罪,真是岂有此理?哦,我知道了,题主可能是已经看完了红枣与之的用途,此刻正盯着茶杯里的红枣愣神,一杯香气四溢的茶喝不下去了,便有了如此一问。

其实我只是打个哈哈,题主莫见怪。咱接着往下说。红枣本无罪,也一点都不恶心。要说恶心,是有些人恶心,《白鹿原》里写的用女人下体泡枣,纯属变态之人满足变态之心,一点科学道理没有。

我好像又扯远了,言归正传。古代皇帝九五之尊,肯定啥都是吃好的,用好的,安排的满满当当,板板正正。身份再尊贵也免不了要上厕所,文雅点说皇帝专用名词出恭。

可那时候并没有如今这样便利。没什么冲水马桶或是更高级的。只能用恭桶,便盆儿。据说皇帝上厕所,压根不用自己动手,从脱裤子到擦屁股都有人伺候。皇帝非常享受,但我看了那一整套程序,尴尬癌都犯了。

太监再怎么伺候,总不能替皇帝上厕所吧?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过程指定是很有味儿,且恭桶里有水,所以闹出的动静肯定也不小。皇帝很不高兴,就让太监想办法让这个过程无声无味。

据资料记载,慈禧太后上厕所时,用一种小红枣塞住鼻子,能缓解不雅之味儿,但我觉得这方法不好,为了不闻臭味儿把自己憋得够呛,肯定谈不上舒服。

后来太监就想出了好办法。 在阿城的散文里写道:老太监告诉他,用焦枣,把枣烤焦了,在马桶里铺上一层,枣轻,屎砸下去,枣永远在上面,焦枣又香,遮味儿。

这就告诉你烤焦的红枣是做什么用。三个作用,一是遮味,红枣本身味儿香,待烤焦后更加浓郁,而且烤焦的碳物质有很好的吸附作用。

二是防止水花溅起,恭桶里是盛了温水的,如果不放红枣,有东西砸下去,溅起的污水湿了龙体,恶心了皇上,那是大逆不道,后果很严重。

三是消音。比如乾隆皇帝,他听见这个动静就如不了厕。把烤焦的红枣放进去,因为它很轻,飘在水面上。这样有东西砸下去,只是砸的红枣转圈却不会沉底,很好地阻隔了声音。

这样就解决了皇帝如厕的问题。也成了太监增加收入的一个方式。如此作用的枣皇帝肯定不会检查质量,所以太监就买劣质枣以次充好,低价买进,从皇帝那报高价。

7

皇帝虽为九五之尊,但他也是人身肉胎,每天也是也吃喝拉撒,和我们一样也长有屁眼,也要上厕所拉屎,清朝的皇帝上厕所时往往要用烤焦的红枣,这些红枣是用来吃还是用来泡茶喝的呢?他们不嫌恶心吗?


我们普通人上厕所都要亲力亲为,自己去上,而皇帝那么高贵的人,上厕所这等小事自然不需要他们亲自出马,而是由太监代劳,作为皇帝身边的太监,能够亲自替皇帝解手,是他们份内的事,够光宗耀祖的,自然是不会觉得尴尬和恶心的。


清朝的皇帝是可以随时大小便的,皇帝走到哪儿,都有专门的太监抬着皇帝专用的马桶跟在其后,随时供皇帝使用,这种马桶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恭桶”,都是用上等的檀香木精制而成的,有一股特别的味道,能有效的压住臭味。
当皇帝想拉屎拉尿时示意一下,太监们就会将恭桶抬进来,有的太监帮皇帝脱裤子,按部就班的侍候皇帝大小便,还有的太监拿着厕纸在旁边候着,待皇帝完事后,太监会喊道“置龙具”、“复龙裤”,然后太监将恭桶抬走,另外的太监帮皇帝擦屁股,再穿上裤子,这一切都不用皇帝亲自动手,都由太监全程操办。
红枣是大家都比较喜欢吃的食物,又甜又好吃,还能养身补血,许多人常年必备,而在古代,王公贵族的厕所里经常放有干枣,他们有钱任性,特别奢侈,上厕所时把干枣塞进鼻子里,用来放臭味,这真是个有创造性的发明,鼻子是塞住了,难道不用呼吸了吗?有点掩耳盗铃。
乾隆皇帝在如厕的时候,要求非常严格,既不能有味道也不能有声音,你说奇葩不奇葩,乾隆在位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爷爷康熙和自己的父亲雍正开创的良好局面,所以他可以算得上是一位盛世君主,他本人在年轻的时候也有所建树,但是到了晚年的时候逐渐变得好大喜功,在吏治方面也有所欠缺,因为是盛世君主因此在生活方面也就更加的讲究。
乾隆在如厕时要求做到无声无味,让太监们有点为难了,无味好解决,在恭桶里放些锯末、草木灰和香料,再点上一些檀香,就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味道,而要做到一点声音都没有,就太苛刻了。
但是,机智的太监为了保命还是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恭桶中放入烤焦的红枣,红枣经过木炭的烘烤会散发出一股特别的香味,再放入热水中,这股幽香的热气就散发到空气中,特别舒服。
于是太监先在恭桶里倒入一定的热水,再将烤焦的红枣放入其中,枣子就会密密的浮在水面,乾隆方便时,有枣子垫底,粪便掉到枣子上就不会有声音了,还有香味,自然就可以做到无声无味了,一举两得。







8

清朝时期,皇帝和皇后以及嫔妃们用的马桶称为“官房”。

慈禧用的“厕所”应该是最讲究的,用檀香木刻成的一条活形活现的大壁虎。底座是四腿趴着,肚子鼓如一个扁平的大葫芦,恰如便坑。里面放干松而膨胀的香木细末。壁虎头往后,略微扭着,张开一条缝衔着手纸。

慈禧平常就这么上厕所的。

宫女太监们则在桶里放炭灰,大解完用灰盖好。小解用便盆,完事后倒在恭桶里。由于没有专门的厕所,所以存放恭桶的地方称作“净房”。

最近大火的《延禧攻略》里有这一幕:

皇帝因为同时吃了冰葡萄与茶,肚子疼叫太监传“官房”。

想想,皇帝出门还得带上“厕所”和香料细屑等,真是不方便。

野史里还提及:把枣烤焦磨成灰,便后撒在上面,掩盖其臭。

皇宫里等级森严,不同的身份,如厕后用不同的“灰”铺撒。

以此类推,太监宫女们自然是用不上枣灰了。至于恶心,现在很多农村都有旱厕,粪便用来做有机肥,浇灌菜蔬农作物。

有个关于如厕的笑话:东晋贵族王敦刚娶公主时,在皇宫里上了一趟厕所,把塞鼻辟味的大枣吃了,成了宫中的笑柄。

《脂砚斋评红楼梦》提到过如厕和枣,黛玉初入贾府那一回,有一条眉批:【甲戌眉批:余看至此,故想日前所阅“王敦初尚公主,登厕时不知塞鼻用枣,敦辄取而啖之,早为宫人鄙诮多矣”。今黛玉若不漱此茶,或饮一口,不为荣婢所诮乎?观此则知黛玉平生之心思过人。】

由此可见,枣也是用来塞住鼻孔,祛除异味的。

大枣在清朝,可真是热门畅销物啊。

9

这个焦枣又不是用来吃的,有啥好恶心的?

不过,据说史上就有人这么干过。据《世说新语》记载,西晋将领王敦娶了晋武帝司马炎之女襄城公主司马脩祎(xiū yī),成为西晋王朝皇室的驸马。

有一次,王敦进宫拜访公主,在上厕所之时,发现漆箱中放满了烤焦的小枣。王敦以为焦枣是给人在入厕时吃的,于是他边上厕所边饶有兴趣的品尝。

待完事后,侍女们发现王敦将焦枣吃掉,脸均露出了尴尬的表情。后来王敦得知,厕所里的焦枣不是用来吃的,是为了防止闻到臭气,用来塞鼻孔的。

从这则轶事来看,厕所中最早放的焦枣是用来塞鼻孔防臭的。这种枣应该是野生的一种小酸枣,才能塞进鼻孔,这则故事旨在说明皇家生活有多奢侈。

堵上鼻子,肯定就要张着嘴鼻来呼吸,虽然闻不到臭气,但臭味还是通过嘴能参与到体内循环。用枣塞鼻子的记载就此一例,很难说明枣有御臭功能。

现在的中年油腻大叔们,都喜欢用焦枣、枸杞泡水喝,泡完之后还要将其吃掉,这便是所谓的养生。不知看到枣的这个用途后,还有没有养生的冲动。

那么,清代帝后上厕所时用的焦枣,是否也是用来塞鼻子的?清代宫中的厕所是用来存放移动马桶的,上厕所时用马桶,用完后及时清理放回到原处。

皇帝与后妃用的马桶叫做“官房”,通常都是每人两个,一大一小。这些马桶做工都非常精巧,里面有香木细末和蓬松的草木灰,专门用来吸湿防臭。

用完之后,太监都会及时清理干净,在铺上新的的香木和灰以备用。从这个过程来看,应该不会有多大的臭味。那么,这些焦枣的用武之地在哪里呢?

据民国时的老太监回忆说,宫中的马桶除了铺灰外,还要在最上面盖一层枣。这个枣一定要是炒焦的,污秽物掉下后,会随着焦枣的转动而沉到低下。

焦枣很轻,始终都是浮在最上面。炒焦后的枣,香味大增,会遮盖上厕所时的臭味。还有一个功能,防止马桶中的液体乱溅,这个大家可能都体验过。

这种说法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可,类似的还有用鹅毛的,功能与枣差不多,只是没有香味而已。用枣防臭的做法是古代是很奢侈的,仅存在于皇宫中。

可以确定的是,《世说新语》中记载的焦枣,肯定也是用来防臭的,至于是否是用来塞鼻子,就不得而知了。

清代宫中马桶里放焦枣,还有一个额外功能,就是方便太监们打扫。既能减少臭味,又能避免目光直视污秽物。不但方便了帝后,而且方便了太监们。

因此,清朝皇帝上厕所用烤焦的红枣主要是防臭的,不是用来吃的,所以并没有什么恶心之处。

10

皇帝们的生活是非常令人好奇的,他们作为全国最有权势的人,生活当然是与其他人不一样,现在我们去故宫这些地方,还能感受到这些皇帝们的奢华生活。那么还有一些私密的生活,让人也更加好奇,皇帝们也是正常的人,他们也有一些正常的生理要求,那么皇帝在上厕所的时候,也和正常人是差不多的,不过为了要凸显自己的特殊地位,厕所也会有一些特殊的装饰,古代人都是非常会玩的,像石崇他家里的厕所,修得就像豪华的宫殿。

那么皇帝上厕所的时候,也会使用一些特殊的物品,比如像烤焦的红枣,这个东西放在厕所里面,到底是有什么作用呢?

一是掩盖臭味

其实最主要的用处就是掩盖臭味,皇帝们上厕所,肯定也会出现一些恶臭的气味,正常人也都受不了,这种臭味会影响到皇帝的生活。不只是皇帝,现代人也常常用一些特殊的清新剂,来处理掉厕所的臭味,有人能受得了,有人就受不了。皇帝们用烤焦的红枣放在厕所里面,就能释放出一些芳香的气味,这就能掩盖臭味。

像慈禧上厕所的时候,就特制了很多专用的物品,比如用红枣与其他的香草混合起来,放到马桶这些东西中,就能成功盖住臭味。像她这样的人,还是比较重视洁净的,因此她会非常重视室内的清洁。不得不说,这些皇帝们的生活是真很优越,古代人们如厕,也是有专门的茅坑,甚至还曾出现了坐坑,也有一些人是使用马桶这些东西,他们肯定不像现代人这样,有着处理排泄物的好方法,可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方法,皇帝们常用的都是特制恭桶。

二是堵鼻孔

像慈禧就用檀香木制作的桶,这也值不少的钱,他们也有着不少的规矩,皇帝上厕所大部分都不用他们亲自动手,都有专门的太监们帮着他们做。这些烤焦的红枣,除了用来掩盖臭味,还有一种特殊的用法,那就是用来堵鼻孔的,很多人不愿意去闻这些臭味,就会选择用一些东西当鼻塞,像烤焦的红枣,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的体积,那样也太大了些,可能会导致人窒息,它的体型应该是比较小的,放在鼻子里面,也不会影响到正常呼吸。

并非是所有人都这么用,曾经有人上厕所的时候,就把这些红枣当作是可以吃的东西,结果就给吃掉了,这还闹出过不少的笑话。确实,皇家的规矩森严,有着太多的要求,他们的很多生活习惯,也不是正常人能接受的,即便是上厕所这样的事情,他们与正常人也是不一样的,王公大臣们也不可能了解皇帝上厕所这样私密的事情,古代要神化君主,因此君主们才自称是天子,还有很多类似神话的传说,那他们也必须要保持自己的神圣性,上厕所这样的事情,当然要严格保密。

反正这么大的宫廷里面,也不会传出去的,越是神秘的东西,往往就越让人感到好奇。不过皇帝们当时有着这些硬件支持,他们的生活也不见得是非常好的,连上厕所这样的事情,都要让别人来帮忙,确实不是什么好事。与现代相比,人们的生活条件非常好,像厕所也是越来越高级,出现了不少的智能类马桶,人们对于排泄物的处理更加高明,因此古代皇帝们的生活,也不见得比现代人要强多少。

像红枣这些东西,要是用来上厕所处理味道,也是有些可惜了,当时的生产力不是非常发达,红枣这些产品也是比较珍贵的,也只有皇帝们才有这样的条件使用,当然,一些有钱的王公大臣也可以使用这样的东西,可能他们还有一些更高级的上厕所用具,只是没有被体现出来,像他们这些人,靠着不断剥削底层的民众,才有了这么奢侈的生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