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国获胜的目标是什么?
那么,符合当时德国实力、能够实现德国利益最大化的胜利目标就是:
1) 打垮波兰、法国、东欧(清除英国、苏联势力),打败苏联并把其势力逐出欧洲。
2) 在美国实力增长到能够渡海入侵欧洲之前结束欧洲大陆的主要作战。
3) 整合欧洲资源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联盟体系,对抗英美并且逼其放弃入侵欧洲的想法。
4) 至于英国,还需要看后续的德国(欧洲)力量与英美的发展对比,但保住欧洲大陆是问题不大的。
2. 德国获胜的方式是什么?
这里我们继续不抖机灵,不考虑敦刻尔克放过联军、进攻苏联被拖后等不靠谱的事情,先从战争进程整体考虑。
1) 进攻波兰战役:德国打得很好,可以了。
2) 西欧战役:经典之作,可以了。
3) 不列颠战役:虽然打得不好,但事后理性分析,当时的德国确实没有实力打垮英国空军(德军实力并无绝对优势,并且此时英国的飞机生产速度与德国并无差距,作为进攻方的德国是无法完全打跨对方的)进而发动渡海战役(德军的海军实力更是处于更大劣势)
4) 巴巴罗萨战役:虽然有一定的失误,但相比苏联打的已经很好了。但是,终究没有打垮苏联,随着莫斯科的失利,对苏战争也日渐艰难,直至斯大林格勒惨败。到了1943年,德国已无明显优势,7月份的意大利战役结束了德国两年单线作战的美好时光。
5) 对盟军作战:英国虽然没有被打垮,但是其陆军力量在1943年前是可以忽略的(不扯北非了,那都是英吹、隆吹喜欢玩的);美国在1943年之前的战事也是以小规模、积累经验为主,尚无法发动大规模的跨海远征(毕竟要训练数百万士兵、海陆空三军武器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两栖作战的摸索,强大如美国也要两年时间)。随着1944年到来,盟军完成大规模跨海远征,美、苏、英三国的人力物力优势彻底压垮德国,失败也就不可避免。
从上分析,德国获胜的唯一机会,就是在1941夏季到1943年夏季的两年时间里打败苏联,并在1944年春天之前把大部分陆军调至西线,防御英美的入侵(此时,虽然英美仍然具有优势但不再是压倒性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要跨海把优势部队投送到欧洲已基本不可能)。至于再之后,就要看德国(欧洲)与英美的长期发展了,本文不做讨论。
3. 德国怎么获胜?
下面重点分析,德国如何在1943年夏季彻底打垮苏联,并将其势力逐出欧洲。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为什么无法打垮苏联?
2) 莫斯科失利后,德国是否还有打败苏联的机会?
3)德国在1943年夏季彻底打垮苏联的唯一办法是什么?
下面逐个来深入分析。
1) 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为什么无法打垮苏联?
德国巴巴罗萨计划的构想,是以波兰战役、西欧战役的经验为基础,意图以一次快速闪电突击打垮苏联以结束战争。由于波兰、西欧战役的过于顺利,使得德军高层对苏联战役过于乐观,对于苏联的超大纵深、极强的动员能力未引起重视,以至于最终闪电战发展成为总体消耗战,而一旦进入总体战、消耗战应该怎么打,德军高层基本是忽视的,以至于发展成后续的失败。
首先回顾波兰战役、西欧战役。
波兰战役:波兰纵深较小,且其国土被德国的东普鲁士、捷克(已被德国占领)包围。1939年9月1日战争开始,德军也分两路从东普鲁士、捷克开始突击,利用兵力、武器、战术优势快速包围波兰主力,至9月中旬波军主力已被消灭,国土沦丧半数,失败已无可挽回。
西欧战役:法国实力强于波兰,但依然存在小纵深问题,在初期受到重大损失后无力挽回。战役从1940年5月10日开始,德军三路突击。北路进攻荷兰,英法联军北上迎击;中路从阿登森林突破直插英吉利海峡;南路佯攻马奇诺防线。由于联军判断失误,中路德军的突击取得快速进展,在突破色当之后在北方的联军即将被包围,唯有撤退,这就是有名的敦刻尔克撤退让无数元首的粉丝扼腕痛惜,其实德军当时也有各种考虑,这三十万联军对战争整体进程的影响也没那么大。注意:这只是战役的第一阶段,德军未进攻敦刻尔克也是为下一阶段保留装甲实力。法国政府进行了全国总动员,征召500万兵员,英国的后续远征军也在准备中,但是但是但是,小纵深的问题来了。德军已经逼近巴黎,大片工业区即将失陷需要时间搬迁;新征召的兵员形成战斗力需要时间;新的防线需要时间来巩固;可是,已经没有空间来换取时间了;所以,第二阶段的战役呈一边倒之势,很快以法国投降结束。
这里顺便提一下不列颠战役:法国投降后的英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危险的时刻,陆军与德军比几乎可以忽视,但正是有英吉利海峡这个短时无法逾越的纵深,英国可以总动员,空军暴兵、加强海峡防御,德军只能望洋兴叹;后续德国再要征服英国,只能以总体战的方式和英国拼海空军,虽然德国总体实力强于英国,但是有苏联的巨大威胁,德国无法全力投入海空军发展;那么对于德国,更好的方式就是利用英国陆军虚弱无法染指欧洲大陆的空隙,利用陆军优势打垮苏联,再来和英国拼海空军。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闪电战的精髓在于以兵力、兵器、机动等优势发动快速突击在短时间内消灭对方有生力量,摧毁其战争潜力;一旦敌方利用纵深优势空间换时间,不断的投入新的力量,那么战争就演变为总体战;到总体战的时候,拼的主要就是人口资源、动员能力、工业生产效率等,战术退居其次。巴巴罗萨的失败正是因为如此,下面来分析1941年的巴巴罗萨计划及其战争过程。
巴巴罗萨的总体目标:
集中德国陆军主力以及仆从国力量,分北、中、南三路发动闪电突击,快速消灭苏联北方、西方、西南地区的苏军主力,占领列宁格勒、莫斯科、高加索地区并建立防线。
巴巴罗萨的总体发展:巴巴罗萨计划的初期发展是符合德军的预期的,德军在最短的时间内包围、消灭大量苏军。开战近一周,便在明斯克达成一个大规模合围苏联西方方面军主力,以至于当时德军高层估计战争会在6周之内结束。但是,后续德军虽然一次次的达成大的合围、胜利,但是苏联快速进入总动员不管损失多少都能在下一次战役投入多少;反观德军仍然盲目乐观不搞总体战,兵力兵器的损失无法补充,再加上漫长的补给线,以至于到莫斯科战役时德军终成强弩之末并失利。
以上四个仅为实力最强的中央集团军群的主要战役的俘虏,再加上南北两个集团军群的战果,苏军的总损失已达到400万以上。德军的损失相对较低,但绝不轻微,减员已超过60万(战死10万左右,但重伤者返回战场需要时间)但补充兵员不到一半,特别是一线装甲部队的损失比例更高,最为重要的是坦克等技术兵器的损失极为严重,部分部队的坦克损失达到80%,已严重影响了德军的进攻能力。
莫斯科失利:
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计划从9月底基辅包围战结束时就开始了,首先就是形成了布良斯克-维亚济马包围,消灭苏军60万,又是一个辉煌的胜利,但为了消灭这部分苏军消耗的时间,苏军的莫扎伊斯克防线的防御力量得到加强,继续进攻开始变得吃力,实际上德军的进攻能力已经大为削弱。随后就是近一个月的秋雨,漫无边际的泥泞让德军寸步难行,这时候德国战时工业的薄弱暴露无遗,德国根本就没有能力在如此漫长的补给线上维持如此规模的军队补给,秋雨泥泞又让这一切雪上加霜。至11月初路面冰冻德军恢复进攻时,德军的兵力、兵器数量及战斗力远没有数字上那么强大(兵力、兵器均占优势),再加上严冬导致的大规模冻伤减员(其实这也是德国战时工业的薄弱导致,连冬衣都无法补充),而苏军的防御力量再次恢复至100万以上,而且远东的生力军正在回调,补充兵员也以比德军快得多的速度补充,这一切都导致德军的进攻不断被消耗、阻挡;
至12月初被全面遏止,而此时德军的总减员已超过100万,大量技术兵器被损毁(冻伤减员几严寒导致的兵器损坏、丢弃占很大比例)。而在这短短一个月内,苏军虽然损失重大,但至12月初已经集结了110万反攻部队,反攻开始了,德军被逐出莫斯科100-300公里;虽然元首坚守的命令稳定了慌乱中的德军,减少了损失,但德军的进攻终于被遏制了。
巴巴罗萨至莫斯科战役的半年中,是苏军损失最大最快的半年,苏军总损失超过500万(俘虏、战死等绝对减员),相当于开战时的苏军已完全重建,在这样的灾难性损失下苏军仍能够及时补充力量;而德军损失较小,但因为补充不足战斗力仍有下降。在这样的对比下不难看出,随着莫斯科失利以及整个冬季战役,苏军的力量能恢复到什么程度。实际上,莫斯科失利后,再也没有过一次重要战役德军占有数量(兵力、兵器)优势。
莫斯科还是基辅:
在斯摩棱斯克之后,中央集团军群到底是直取莫斯科、还是先进攻基辅包围苏联西南方面军,是长期的口水焦点。实际上没有必要太纠结这一点,从现有材料来看这两种策略孰优孰劣是不好判断的。先进攻基辅可以极大的消灭苏军有生力量,保障中央集团军群侧翼,但结果是莫斯科失利;至于先直取莫斯科,那么近百万的苏军在中央集团军群侧翼,德军如何保障其脆弱的补给线和侧翼安全,而一旦直接进攻莫斯科,苏军肯定会重点防御中央防线(包括抽调远东部队等),德军能否在秋雨之前(一个月时间)攻下莫斯科?我觉得是不现实的。一旦秋雨来临部队被困,将面临被苏联西南方面军切断补给甚至被包围的风险。总之,即使直取莫斯科,不能说完全不行,至少成功的把握是不大的,甚至后果将更具灾难性。
从上文的长篇分析,主要由于德国未做好总体战准备,而苏联从开战就转入战时体制,导致苏德在兵力、兵器补充能力上的巨大差距;虽然德军依仗其军队素质、战术修养等因素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但仍不断被消耗,同时由于战线的推进补给线的拉长(其实仍是德国战时工业的不足所致)德军进攻能力不断下降,而苏军虽然因为准备不足、军队清洗、战术劣势等原因损失巨大,但能够及时补充恢复,同时由于冬天到来加强了相对优势,此消彼长在莫斯科达到临界点,德军的进攻终于被遏制了。也就是说,巴巴罗萨计划是无法打败苏联的。
2) 莫斯科失利后,德国是否还有打败苏联的机会?
莫斯科战役,德军虽然遭到失败,但其损失并不大(1941年损失超过100万,
但战死只有20万左右,战伤、冻伤的大部分可以再1942年重返战场),并且德军高层的盲目乐观情绪有所好转,从西欧调了生力军到东线,仆从国的投入也进一步加大;同时德军在兵器、军队素质等方面仍然拥有明显优势,所以随着冬季的结束,德军开始恢复进攻并且在夏季取得了辉煌胜利,似乎1941年的胜利要重演。反观苏军,由于斯大林及苏军高层的忙碌乐观,导致其发动的冬季攻势超过苏军的能力而损失巨大,随着德军的恢复噩梦再一次开始,似乎仍要承受巨大损失。
但这一切都是表象,实际上德军已没有可能在战胜苏军了。首先来看苏联,苏联从开战就进入战时体制,至1942年已完全进入总体战模式,重要军火工业也已完成动迁,每一个人力都用起来了;实际上1942年苏联的军火产量就已经达到最高峰(43、44年有所增长但不明显)并且相比德国具有明显优势(考虑到德国要造军舰、潜艇等海军设备,优势将更明显);在人力上,虽然苏联损失了大量国土和人口,但仍然拥有人力优势,再加上苏联的动员能力,使其能够在接下来的战争里始终保持人力优势并且越来越明显;在军队素质上,虽然至1942年初苏军相当于重建,但经过半年的血与火,仍然培养了一大批素质过硬的老兵、基层指挥官,高级指挥官也越来越适应闪电战(从战争学习战争,不适应的老人都被淘汰了),再配合苏联强大的军火生产能力(坦克、火炮的数量优势非常明显),苏军相对于德军的素质劣势逐步缩小。反观德国,优哉游哉的生活仍在继续,当苏联每一个妇女都投入战争及生产时,德国女人仍在家做家庭主妇;
1942年,是苏德之间军火产量最悬殊的一年(而且,德国之前的军火库存在1941年基本耗尽,进一步加剧其劣势);在人力上,因为未进行总动员,其补充能力仍然堪忧,在与苏联拼人力时往往力不从心;在军队素质上并没有明显提升,反而士气有所下降,同时由于苏联人对战争的适应闪电战的威力正在下降,更致命的是由于人力不足补充的大量仆从国军队战斗力较差,将在后续的战争中引起致命的后果。所以,1942年的德军实际上是不可能战胜苏联的,甚至失败也是必然的,战争的进程也印证了这一点。
来看1942年的战争进程。首先,德国已没有能力像1941年那样全线进攻,只能在北线、中线保持守势,集中力量经营南线;同时像1941年那样的大规模合围已基本不可能,导致德军的战斗效能大为下降,德苏的战损比对德军越来越不利。克里木的胜利虽然辉煌,但相比1941年仍要逊色不少,对苏联的打击有限。后续对高加索、斯大林格勒的进攻初期仍然比较顺利,但是随着补给线的不断深入,德军攻势的规模也越来越小,以至于后来无法同时对斯大林格勒、高加索进行全面深入。我们重点来看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个真正决定战争的转折点。前期德军较为顺利,在确定进攻后很快就功至城下,但后续德军始终未能攻下斯大林格勒这一城市,为什么?苏军的英勇、瓦西里的神射、巷战的残酷等等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苏军通过顿河源源不断地将生力军送至城区(兵临城下电影的开头就是讲的这一幕)不断消耗德军,而德军的补充远远不足始终不能攻下全城;当然德军此时仍掌握主动权,攻不下就慢慢攻啊,问题是为了攻一城就让自身的侧翼(第六集团军)薄弱不堪,其实侧翼的薄弱德军自身也明白,但高层并不认为苏军仍有预备力量(认为苏军有生力量都被斯大林格勒消耗掉了);
反观苏军,在源源不断地往斯大林格勒绞肉机添加炮灰死死缠住德军重兵集团的同时,尽然在短时间内集结了100万的预备队(生力军),在1942年11月19日突然发动反击,仅一天就突破德军薄弱的侧翼(罗马尼亚人驻守),第六集团军33万人被包围;后续的解救行动也由于力量有限、冬季恶劣的气候无果而终(尽管有曼施坦因的出色指挥,德军战士的拼死奋战);更糟糕的是随着斯大林格勒及第六集团军的覆灭,苏军不断向东发展进攻,德军高加索方向的集群面临被整个包围的风险,德军终于下决心撤退避免了更大失败,但整个南线几近崩溃;更让德军绝望的是,在南线苏军集中百万预备队反攻的同时,在中央集团军群一线也集中了近百万生力军发动了规模不亚于斯大林格勒的反击(天王新星计划)),当然由于苏军指挥失误以及德军莫德尔的出色防守,未造成战线的崩溃,但德军仍然损失重大,也让德军对苏联的国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斯大林格勒的失败,以及中央集团军群的巨大损失,虽说不能说德军败局已定,其仍有力量在1943年发起夏季攻势,但德军打败苏联已不可能,苏德战争的最好结局就是不断消耗苏军力量、缩短防线,最终在保有一定占领区的情况下停战;也许没有西线盟军的入侵还有一定可能,但随着1943年盟军在意大利的反击以及之后1944年的大反攻,一切都无可挽回了。就像一位德军军官所哀叹的,我们浪费了两年单线作战的美好时光。
3) 德国在1943年夏季彻底打垮苏联的唯一办法是什么?
从上文对“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为什么无法打垮苏联?”“莫斯科失利后,德国是否还有打败苏联的机会?”的分析,德国在1941-1943年始终无法打垮苏联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德军未进入战时体制而苏军自开战就进入战时体制,从而导致德军的人力、物力始终无法达成优势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劣势愈发明显,军队的优秀素质不断被苏军优势力量消耗,最终被反推。那么很明显了,德国要在1943年夏季前打垮苏联,只有一个办法,即:
1)不要指望以一次快速突击就打败苏联,从一开始就做好持久战准备
2) 战争开始就转入战时体制,至1941年底完成转型达到人力、物力的最大值
3) 在苏联建立傀儡国(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白俄罗斯),消耗苏联国力的同时增加自身力量。
1) 不要指望以一次快速突击就打败苏联,从一开始就做好持久战准备:
上文已经详细分析,靠一次快速突击是无法打垮苏联的(至少是无把握的),
也不要指望在1941年就结束战争,从一开始就做好持久战准备。1941年的主要任务是消灭苏军有生力量,北线攻下波罗的海三国及列宁格勒(攻不下就围困),中线攻下斯摩棱斯克并配合南方集团军群消灭苏联西南方面军攻克基辅(莫斯科视情况而定,不作为1941年的首要目标),南线在攻下基辅后进至第聂伯河,之后全线转入防守并过冬,消耗苏联的冬季攻势。
从1941年的实际战事来看,要达成上述目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虽然莫斯科不一定能攻下(暂且认为1941年不进攻莫斯科)。在逼近列宁格勒、莫斯科、第聂伯河一线修筑防线,按照苏联的一贯做法,必定会在冬季发动反击,德军可利用防守消耗苏军力量,相比进攻莫斯科之后的惨败损失应该小很多而苏军的损耗不会低。而随着战线的稳定,苏军相比开战时已损失近30%的人口和大量的工农业产区,损失巨大。
1942年开始,随着德国的战时体制转型完成,德国依托略优于苏军的人力、武器(下文分析),以及尚有明显优势的军队素质,重点进攻莫斯科、高加索,将战线推至伏尔加河一线并沿河构建防御工事。从1942年的实际战事进程来看,德国在占有人力、武器的优势情况下,完成上述的战略目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么,至1942年结束,苏联将失去70%的人口及工业,以及大部分粮食主产区,其战争潜力被基本摧毁,失去反击德国的实力。同时,将波罗的海、乌克兰、白俄罗斯等仆从国参与防线的驻守。
1943年开始,若苏联仍然能够维持斯大林政府并且继续战争的话,那么德军集中一支突击力量(可类比1942年的南线,不需要投入全部力量)攻占乌拉尔工业区,彻底摧毁苏联的战争潜力。并且抽调可观的陆军力量充实大西洋防线、意大利阻挡盟军进攻(实际上1943年的盟军进攻规模有限,只要德军投入部分主力即可挫败盟军进攻),1943年底将陆军主力充实至西线,彻底打消盟军大规模渡海作战的企图。
至于后续怎么发展,按我的理解不是短时间能够决定的。盟军将长期无法进攻欧洲,德军也无力进攻英国,至于后续德国能否整合欧洲和英美进行决战还是长期对峙或者和谈,都不是能预料的了。
2) 战争开始就转入战时体制,至1941年底完成转型达到人力、物力的最大值
实际上德国从1943年斯大林格勒失败后才开始战时体制转型,军火生产快速增长并于1944年达到顶峰。1944年德国的军火产量超过1941年2倍以上,其中飞机产量甚至达到6倍以上(实际上如果1941年就转型的话,由于盟军轰炸未成气候,可以将飞机改造更多的坦克、大炮),与同时期的苏联相比各主要技术兵器各有高低(德军的飞机卡车有明显数量优势,苏联在坦克火炮数量有优势)并且总体有一定优势,同时考虑德军武器的质量优势,德军的总体武器优势将更明显;要知道当时盟军的战略轰炸达到最高潮,并且主要资源产区已失守,乐观估计没有战略轰炸及资源产地失守的话还可以增产30%。
再来看人口,德国当时有6500万人口(主要为德意志人,其他民族可忽略),在占领奥地利、捷克、东欧之后,总共可以动员9000万德意志人。苏联战前人口1.6亿,其中俄罗斯族9000万,在1941年底损失30%的人口(白俄罗斯、乌克兰居多)情况下,尚余人口1.1亿,其中俄罗斯族已不足8000万;从上述对比,苏联已没有人口优势,甚至在战争意志最坚决的俄罗斯族已处于劣势。那么,在相同的动员能力下,同样转入总体战的德国至少将与苏联具有同等的人力。
从上分析,假设德国从1941年6月开战就进入战时体制,到1941年底完成转型,那么在1942年,德军在拥有与苏联一样的军队数量的情况下,装备着超过1941年两倍以上的技术兵器(略超苏军),牢牢掌握制空权,军队素质仍保持明显优势的情况下,要实现上文分析的攻占莫斯科、高加索并把苏军逐到乌拉尔的战略目标是没有悬念的。同时随着战线的推进,苏联的人力、工业将进一步萎缩从而进一步加大德国的优势。1942年目标达成,那么苏联的战争潜力将基本被摧毁。
3) 在苏联建立傀儡国(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白俄罗斯),消耗苏联国力的同时增加自身力量。
为保证德国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利用占领区人力壮大自己削弱苏联,可以在占领区建立傀儡国,利用苏联的民族矛盾进一步削弱苏联。分别来看;
波罗的海三国:波罗的海三国的俄罗斯化较浅、德意志化较深,从1918年独立后一向与德国比较亲近。1940年苏联重新占领三国后,短时间内进行了野蛮的国有化,并将近6%的人口投入古拉格,激起了强烈的反苏情绪。1941年德军进攻后,三国是箪食壶浆迎接德军,具有相当群众基础;只是由于后续纳粹的民族政策让三国失望没有起到很大作用;随着1944年苏联的反攻,三国出于对苏联的恐惧仍然有大量的人加入德国党卫军与苏联作战。因此,当时德国如果许诺三国独立,将轻易瓦解三国。
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在苏联的集体化、工业化过程中损失较大,特别是乌克兰在30年代的饥荒中损失了近百万人口,这都是德国可以利用的。实际上,在白俄罗斯、乌克兰欢迎德军的场面也很常见。所以,德国完全可以通过建立傀儡国的方式拉拢苏联国内的少数民族,进一步削弱苏联,具体可如下;
1) 将苏联在1939-1941年占领的东欧领土割让给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东欧仆从国,把东欧国家绑在战车(战争失败将一无所获)。
2)允许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乌克兰独立建国并签订合约:德军帮助独立国家清除苏联势力稳固政权,独立国家加入轴心国对盟国宣战,并提供治安部队帮助德国巩固交通线以及提供正规军事力量与德军一起继续进攻苏联。
3)在占领的俄罗斯地区建立总督辖区,由德国直接统治并进行以战养战。
以上措施将使德国以较少的力量巩固占领区和补给线,有效削弱苏联力量(战意最坚决的俄罗斯族毕竟不到60%),同时通过俄罗斯领土的直接占领区仍然可以以战养战;从而进一步配合德国的总体战略保障战争的最后胜利。文章主体到此结束。以上只是一个二战爱好者的推理。当然本人是坚决希望反法西斯同盟胜利的,不然中国怎么办,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