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国联军撤军后,慈禧没有惩罚不进京勤王的东南督抚。

不惩罚的原因有三点。

首先,慈禧手上无兵可调,她想惩罚也没有惩罚的能力

八国联军侵华之前,清政府组建了一支武卫亲军,一共分为五部。这五支部队的领导人分别是荣禄、宋庆、袁世凯、聂士成、董福祥。其中,荣禄的部队被八国联军全歼;聂士成的部队被宋庆收编,聂本人则战死在天津前线;甘军董福祥部因为杀洋人太狠,被联军列为黑名单,战后被强制解散。

而新建陆军的统帅袁世凯是东南互保的参与者之一,毅军的宋庆又跟袁穿一条裤子。慈禧拿他俩也是没办法。(毅军和北洋新军有很多军官都是拜把子兄弟,比如张勋)

因此,《辛丑条约》后,慈禧实际上是一个光杆司令。她可以以太后的名义继续号令东南督抚,但她要想治东南督抚的罪责,就已经没有知罪的能力了。

第二、由于慈禧向洋人认错,因而东南互保在名义上是合法的行为

慈禧向八国联军宣战时,李鸿章抗旨的借口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借口朝廷的宣战诏书是奸臣胁持太后所下的伪诏)

此借口一出,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立即响应。纷纷说慈禧是受奸人所逼才下的伪诏书。

后来八国联军杀入北京,要砍慈禧脑袋,李鸿章在谈判时力争,说太后是受奸人所逼才下的伪诏,她也不想开战。此时的慈禧只能附和李鸿章的说辞,否则她是自打脸,联军绝对不会放过她。

PS:事后,慈禧以“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为由,嘉奖两江总督刘坤一,赏加太子太保衔,湖广总督张之洞赏太子少保衔。这实际上,就是她给东南互保这一事件定了性。

第三、互保九省的盘根错节,势力太大。慈禧不仅不能动他们,而且还要利用他们

互保九省督抚,基本上是穿一条裤子的。

两广总督李鸿章是淮军领导人;

两江总督刘坤一是湘军出身;

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湘淮两军的关系都很好;

铁路大臣盛宣怀的父亲盛康是湘军胡林翼的旧部,盛宣怀本人与李鸿章的关系也不是一般的好;

山东巡抚袁世凯是淮军旧部;

闽浙总督许应骙的族叔许祥光曾与湘军江忠源一起镇压过太平天国;

安徽巡抚王之春曾跟随曾国藩、李鸿章参与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

参与互保的督抚中,也就广东巡抚德寿和浙江巡抚刘树棠与湘淮两军没啥关系。但他们两人位卑言轻,实际上也没有话语权。

也就是说,东南互保的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关系,是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如果慈禧动了他们中间的一个,怕是其它督抚分分钟要造朝廷的反。

这种分分钟要散摊子的节奏,慈禧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她对东南九省督抚的态度就是一个字“稳”——先稳住再说。

事后,除了闽浙总督许应骙和安徽巡抚王之春被免职外,其余都没有被罢官。而许应骙和王之春被罢官,也是因为别的事,跟东南互保无关。

另外,《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已经风雨飘渺,不得不进行改革(清末新政)。而参与东南互保的几位督抚都偏向于改革,是推动慈禧改革的中坚力量,需要加以拉拢。因此清廷要搞“新政”,就不得不继续倚重参与东南互保的几位督抚。否则,慈禧连帮她推行改革的人都没有。

PS: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都是洋务派代表;袁世凯编练过新军,是改革派;盛宣怀办过铁路邮政,也有改革经验。相比较之下,慈禧之前重用的人,比如载漪和刚毅等人,都是极端保守派,完全不懂新政,慈禧留他们没用。

综上所述,八国联军撤走后,慈禧不能、不敢、也没有必要追究东南互保督抚的责任,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她也就忍了。



至于东南互保十位督抚的结局,这里简单做个叙述。

李鸿章:庚子国难期间,由两广总督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担任与八国联军谈判的全权代表。签署《辛丑条约》后不久,因胃血管破裂,于1901年病死在北京。

刘坤一:事后继续担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并且还因东南互保有功,被加封为太子太保。1902年,病死在两江总督任上。

许应骙:继续担任闽浙总督一职。但很快就遭到御史弹劾,说他在任期间碌碌无为,搞得福建积弊甚深。慈禧对其严重不满,罢免了他的职务,将其开缺回原籍。最后许应骙于1903年病死在了老家广州番禺。

德寿:满族人,时任广东巡抚。李鸿章北调直隶总督后,他代理李鸿章的两广总督,病逝于1903年。

王之春:时任安徽巡抚,事后被平调至广西担任巡抚。在广西期间因为卖国(将广西的出路权和矿权低价转让给法国),引起诸多国人的愤恨。为了平息舆论,慈禧将其革职查办。1906年,王之春病死在老家衡州。死后朝廷追授其为光禄大夫和建威将军,由正二品升为正一品) 。

盛宣怀:因保护东南地方有功,被慈禧赏加太子少保衔。慈禧临终前,盛宣怀被任命为邮传部右侍郎。

刘树棠:时任浙江巡抚(署理),其后事迹不详。

张之洞:被委以重任,但由于权力太大,被慈禧架空,调至京城。慈禧临终前,张之洞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

袁世凯:被委以重任,但由于权力太大,被慈禧架空,调至京城。慈禧临终前,袁世凯官至军机大臣兼任外务部尚书。

总的来说,慈禧对参与东南互保的督抚都没有惩罚。不过,慈禧不惩罚他们,不代表她对东南互保这件事情没有意见。

1904年,慈禧在李鸿章、刘坤一、许应骙三人病死后,委派她的铁杆心腹铁良以江南制造总局迁移为契机,完成了“划一营制”与筹措军饷的任务,打破了东南督抚对东南地区财权和军权的垄断,瓦解了东南互保。

PS:“划一营制”的意思就是将全国武装力量的编制统一,实际上就是剥夺了东南九省督抚的兵权。尤其是湘军和淮军最受打击。不过这个改革对袁世凯没有影响,因为他的北洋新军是清末新军的“模版”。所以铁良南下后,东南诸省实力都大损,只有袁世凯的实力不减反增。

最佳贡献者
2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法等西方列强唯恐义和团会向南方长江流域发展,损害他们的利益,说服盛宣怀出面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地方大员与其合作,签订了《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史称东南互保。

这些地方大员拒不执行清朝要求他们支持义和团的命令,公开指责朝廷政策的错误,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件。

  (东南互保的地方大员们)

  1900年6月,慈禧太后向全世界发布宣战诏书,要求地方进京勤王。

大清电报局督办盛宣怀立即给广东总督的李鸿章发电:

“以一敌众,理屈势穷。俄已据榆关,日本万余人已出广岛,英法德亦必发兵。瓦解即在目前,已无挽救之法。。。。。朝政皆为拳匪把持,文告恐有非两宫所出者。。。。。今为疆臣计,各省集义团御侮,必同归于尽。欲全东南以保宗社,诸大帅须以权宜应之,以定各国之心,仍不背廿四旨,各督抚联络一气,以保疆土。”    李鸿章接到电报复:“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李鸿章)

李鸿章不愧为政治高手,他知道公开反对清政府的诏令是不行的,所以将朝廷的旨意解读为受到胁迫的“伪诏”,这就为各地方大员抗命提供了合理性。

李鸿章的威望在大清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大员有了李氏作为主心骨,便很快团结起来,保证了南方的半壁江山的稳定,在那种国际和国内形势下,殊属不易。

参加“东南互保”的地方大员有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四川总督奎俊、闽浙总督许应骁、福州将军善联、巡视长江李秉衡、江苏巡抚鹿传霖、安徽巡抚王之春、湖北巡抚于荫霖、湖南巡抚俞廉三等人,山东巡抚袁世凯也是暗中支持者。

“东南互保”的中心思想是:南方保证不支持义和团,不与各国开战,保护洋人在华的安全和利益。同时西方列强不得在南方各省进行军事活动。

  (八国联军)

由于地方实力派大都不支持,所以慈禧与八国联军开战的结果不问可知。

据说东南各省督抚有个君子约定,如果北京失守,慈禧和光绪有什么不测,将推选李鸿章做总统,来处理善后事宜。

慈禧西逃时肯定对此有所耳闻,虽然老太太心里一万个草泥马呼啸而过,但面对东南半壁变相独立的事实。

面对大清皇帝岌岌可危的地位,面对气势汹汹的西方列强,再看看那些靠不住的号称“刀枪不入”的拳民,做为一个政治家,慈禧没有底气对这些地方上的实权人物搞秋后算账这一套。

她非常明智的找了端郡王载漪和他的儿子溥儁两个背锅侠,同时处理了一批鼓励义和团的官员,算是给了列强和天下百姓一个交待。

既然太后老佛爷是受了蒙蔽,决定“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那么她就失去了处分这些地方大员的理论基础,证明这些人不与洋人开战是正确的,老佛爷又怎么能搞秋后算账呢?

(慈禧)

咱们再开一下脑洞假设一下,如果清政府有强汉盛唐的那种实力,能将这些“番邦小国”打得屁滚尿流,那么老佛爷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是肯定要对这些不听号令的督抚们大开杀戒的,政治说白了就是一种博弈,完全靠实力说话。

所以“两宫回鸾”后,对“东南互保”之事绝口不提,反而还要拉拢这些督抚们。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老佛爷知道今非昔比,大清不是过去的大清了,苟延残喘一天算一天吧。毕竟历史的洪流,不是她一个女人能抵挡的。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作者:冯生

3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东南互保”协议的背景。

1894年,清在甲午战争中惨败于日本,并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自此列强是彻底看清清国的外强中干,其国际地位是一落千丈,如此,列强又开始刮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随后,1897年11月德国借口“曹州教案”,乘机出兵占据了胶州湾和胶澳。12月,俄国占据旅顺,英国和法国又派兵占领威海和广州湾。



这些列强在占据中国土地后,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他们对于中国百姓是进行无尽的欺压,因此百姓与列强的矛盾开始加剧,与此同时随着清朝战争赔款的加深,百姓不堪重负,终于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是长期流行在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会社,初期与大多数秘密团体一样,他们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后随着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的热潮,义和团逐渐转变初衷,改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的侵略。

1900年,慈禧听信守旧大臣山西巡抚毓贤所言,相信义和团能“刀枪不入”、“枪炮不伤”,于是就欲借义和团来抵挡西方列强,由此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随后被清廷所认可的义和团开始在各地大肆烧毁教堂、杀害洋人,同时攻进天津租界。如此,义和团的所作所为让一直对清朝垂涎三尺的列强再次找到了侵略中国的借口。



5月,英法美俄意日德奥等八国,以“保护使馆”为由,调兵入京。6月,各国议会相继同意入侵中国的计划,随后列强不宣而战,攻占大沽口炮台。6月21日,慈禧以光绪的名义,下诏向英美法德俄奥日意西比荷等十一国宣战。

当然慈禧虽昏聩,但地方重臣却不昏聩,李鸿章、盛宣怀等重臣都清晰的认识到已现如今清朝的实力是不可能同时与11国开战的,一旦开战,清朝必败无疑,整个中国必定生灵涂炭。因此,当慈禧的宣战诏书以电报的形式下达地方时,时任邮政大臣盛宣怀就下令各地电信局将宣战诏书扣押,只准给地方督抚查看。



而后,东南各督抚在看到这份电报后是震惊无比,刘坤一、张之洞在会衔电奏中就明确指出:“北事已决裂至此,东南各省若再遭蹂躏...全局瓦解,不可收拾矣”,即北方局势已经是糜烂至此,如果东南各省再出现动荡,则中国的局势将不可收拾。此后,时任两广总督李鸿章更是公开质疑宣战诏书的真实性,明确表示:“二十五诏粤断不奉,所谓矫诏也”。

之后,在李鸿章的带头下,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 山东巡抚袁世凯等皆赞同李鸿章所说,即不认可慈禧的宣战诏书,如张之洞就说“坐拥东南,死不奉诏”。同时为了应对之后不可预测的动乱,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的方案来应对此后中国所可能面对的不利局面。



可以说东南各省的主要督抚对慈禧的宣战诏书是持反对状态的,他们皆不希望自己辖下的地区的政治、经济等受到损害,据张之洞估计,仅1900年2月到4月,东南地区的商税至少少收了六百多万两。因此,东南督抚深知战火如果烧到东南地区,东南必定大乱,经济实力必定大损,如此各省偿还赔款的能力也会相应减弱。而一旦各省赔款还不起,列强就有可能以此为借口继续增兵,甚至是继续蚕食中国,因此到那时清朝必定会陷入到更大的灾难中。

于是东南督抚为了让南方各省免遭战火的洗礼,转而谋求东南互保。

在慈禧宣战不久,盛宣怀就致电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提出:“初十以后,朝政皆为拳党把持,文告恐有非两宫所出自者”,就是盛宣怀怀疑朝政可能被义和团所控,其宣战的诏书可能非慈禧本意。因此,在各省督抚的商讨下,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决意“会同电勅地方官、上海道与各国领事订约”。与此同时,作为东南地区最大的获利者英国,他们也担心东南一旦出现动乱,自己在东南的利益就会受损,于是为了维护在东南地区的利益,他们就首先与湖广、两江总督提出愿意和解,并帮助他们“在所辖地区内尽力维护和平”。



如此,在双方都有意愿维护东南地区的稳定下,“东南互保”协议也就随之应运而生。

1900年6月26日,上海道道台余联沅遵从两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命令,与各国驻上海领事官商定条约,主要内容包括《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就这样,东南督抚与列强达成了东南互保的协议。

随后,因“东南互保”的存在,慈禧愚蠢的宣战行为并未对中国造成多大的影响,除山东、河北二地有所动荡外,其余地区皆安然无事。当然,中国大部分地区虽避免了受到战事的波及,但清朝的统治者慈禧却是很不开心,东南各省督抚的公然抗命,是让清廷威严扫地,同时清末中央对于地方掌控的虚弱,在此时亦也是表露无遗。



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何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刘坤一等东南各省督抚都如此明目张胆的公然反抗慈禧的命令,甚至都绕过慈禧去与列强签订合约,更甚者都还预谋南方独立。可为何八国联军退兵后,慈禧却根本没有去惩治这些敢公然违命的督抚呢?原来是督抚的,现在还是督抚,该升官的,还是在升官,总之是啥事都没有。

其实只要看看参加“东南互保”协议的地区,你就知道慈禧为何会不对付他们呢。

1900年6月至7月,英美等国与两江总督刘坤一、 湖广总督张之洞、 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 山东巡抚袁世凯、 浙江巡抚刘树棠、 安徽巡抚王之春、广东巡抚德寿等清朝南方各省督抚相继达成“东南互保”协议。



也就是说,此时清朝18个内地行省中,就有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四川、山东等11个省加入到“东南互保”的协议中。如此,试问天下有三分之二的行省都是“东南协议”的成员,试问慈禧如何敢去处置他们?可以说,一旦这8位督抚有一位被清算,其余7位督抚一定不会坐以待毙,而一旦这7位督抚反了,爱新觉罗家的天下恐怕也就做不了多久了。

千万别怀疑此时的地方督抚没有这个实力。

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此时因清廷所倚仗的八旗、绿营皆不堪大用,为了平定动乱,清廷不得已只能将军权、财政权、用人权下放给地方督抚,从而倚靠他们来维护其对于全国的统治。



首先在军权方面,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前,八旗、绿营是清政府赖以生存的基本军事力量,军队由国家管理,饷银由国库拨出,统兵将领由国家指派。但是在镇压天平天国的过程中,因八旗、绿营不堪一击,每次与太平军对战都是一触即溃,因此清朝是接连丢失城池。如此,为了挽回这一颓势,清廷只能是授权地方督抚自募自练团练乡勇,由此湘军、淮军、楚军等地方武装相继兴起,并逐渐成为清朝的主力。但淮军、湘军等地方武装与清朝的八旗、绿营所不同的是,这些乡勇不归国家管理,军费不由国库支出,统帅也不由国家指派,而是皆有督抚负责,如此久而久之也就形成这些军队只效忠于地方督抚,而不效忠清廷。



其次在财政权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前,清廷是以解饷协饷的制度来保证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权和全国财力的统一调配权。当时全国财政大权在中央由户部管理,在地方则由各省布政使司管理,且布政使司也不是地方财政的直接管理机构,它只是替户部暂管一省的财政,每年各省布政使分春秋两次向户部预报每年二季度所入之款和所需之款,听候户部下拨或外拨经费,同时每年五月各省布政使还需将上年收支各款截数造册,上送户部奏销。

简单的说,太平天国之前,布政使只是替户部代管一省的财政,他并无处置权,只有代管权,因此,连直接管理一省财政大权的布政使都无处置权,也就更别说地方督抚。



同时,咸丰之前,清朝凡遇重大战役,所有军队的军饷皆由户部直接拨发军饷,或从邻近战区的省份调拨粮饷,总之是不会让地方督抚去负责粮饷的发放的。但这些制度在太平天国运动后被彻底打破,因太平天国起义辐射的范围太大,持续的时间太久,且波及的范围都在清朝的赋税重地两江地区,因此清廷的国库开始不足以支撑各地粮饷的发放。

如此,为了避免前线军队因粮饷不足出现动乱,清廷只得在1853年被迫允许地方督抚“就地筹饷”,同年,原由户部、吏部掌管的捐纳权也被下放到地方督抚手中,由此督抚逐渐成为清朝地方财政的实际掌控者。



最后在用人权方面,太平天国之前,清廷对于地方官的任命是有着严格的规定的,必须经过地方督抚、军机处、皇帝等重重选拔才可。但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清廷为了调动前线官员的积极性,对于督抚举荐的官员,清廷都会一一照准,几乎从不反对。而在当时,督抚举荐的官员皆出自于自己的军队中,如当年曾国藩所举荐的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荃、胡林翼、刘坤一等皆是曾国藩的淮军出省。因此当时的督抚借着清廷被迫下放的用人权,是将自己的亲信趁机遍布朝堂内外,而后随着这些人高升,也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

总得说,清末各地督抚所辖的地区就是一个又一个的独立王国,他们有着自己的军队,自己的财政体系,自己的团队。



因此,可以确切的说,清末督抚绝对是有反抗中央政府的实力。如此,当时的慈禧是绝对不敢对这些督抚干嘛的,因为这些督抚背后的势力是有着足够撼动清朝统治的实力的。一旦逼急他们,慈禧是绝对没有压制他们的实力的,我想这点慈禧是不可能不知道的,因此为了清朝的统治,慈禧能做的就只有忍气吞声,选择默认,其他别无他法,她是不能干嘛,也不敢干嘛。

4

慈禧当年一腔热血,一拍脑袋向十一国宣战,谁知东南各督抚却来了个“互保”——上面说上面的,咱哥几个别动,莫惹火烧身。

这还了得,老娘还在位子上,就叫不动你们了?你们等着。

好,八国联军到京城洗劫一番,西太后仓皇西逃。等那些兵强马壮的世界强盗捞完这一票,慈禧这才垂头丧气地回京。

这一回京,总结经验教训,指定要想起东南那几个“君命有所不受”的家伙了。

按吃瓜群众的想象,这些抗旨不遵的人肯定得人头落地了吧。

其实不然,慈禧对此采取的是怀柔姑息,甚而安抚倚靠。

一、曲言遮掩,彼此下台。

当时两广总督李鸿章言"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5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诏书,称西方列强“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彼乃益肆嚣张,欺临我国家,侵占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号召全国军民抵抗西方侵略者,这份《对万国宣战诏书》发给了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奥匈帝国十一国,慈禧也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敢于向全世界主要国家宣战的人。但是当宣战诏书下达到各地方时,两广总督李鸿章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湖广总督张之洞称“坐拥东南,死不奉诏”,一时间各东南督抚全都称这是假的命令,拒不执行。最后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不与列强宣战,只保护各自地盘的利益即可,称作“东南互保”。

在封建社会,这样的不执行朝廷命令的行为就是乱臣贼子的做法,就是谋反的预兆,况且还是在朝廷危难之际拒绝进京勤王。不过这也体现出清政府在当时已经没有什么威信了,清朝的统治摇摇欲坠。本来东南各督抚相约若北京失守,天子和太后遭遇不测,那么就由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支撑局面。不过慈禧太后显然是被八国联军吓怕了,联军还没打到北京呢慈禧就带着光绪帝一干人等西逃了,还任命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与列强谈判,不久后清廷与十一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继续维持着自己在中国的统治。既然清廷安全了,那么慈禧回京后是怎么处理东南各省这些不听话的督抚的呢?

实际上慈禧太后回京后并没有处置这些“乱臣贼子”,依旧是该怎么重用怎么重用,像李鸿章逝世后还被追赠太傅,晋封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还有袁世凯,更是不断被提拔任用。1902年袁世凯兼任政务处参预政务大臣和练兵大臣,在保定编练北洋军。次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练兵处,袁世凯为会办大臣,负责创办武备学堂。到1905年北洋六镇编练成军,其中五镇都在袁世凯的控制下,掌握军权的袁世凯也成为了清末最有实权的人。最终推翻清朝袁世凯也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那么慈禧为什么不责罚这些参与“东南互保”的大臣呢?主要是由于这帮大臣都手握重兵,权力太大,慈禧太后没办法一次性全部处理,若单个击破还容易打草惊蛇,还不如不处理。不过这毕竟是朝廷下的命令,作为大臣应该无条件执行,所以慈禧也不是没有处理这件事,只不过是找了两个背锅的人罢了。

慈禧之所以不顾安危向十一国宣战,主要是因为她收到了一份假的照会(指国际间交往的书信形式),其中说到洋人要勒令慈禧归政于光绪帝,慈禧是个嗜权如命的女人,加上清朝屡受列强侵略,听闻“归政”立刻怒火中烧,不经思考就悍然向列强宣战。而且戊戌变法后慈禧就有意要废黜光绪帝另立新帝,于是便在1900年1月24日召集王公大臣会议,立溥儁[pǔ jùn]为“大阿哥”,预计次年元旦让光绪帝举行禅位仪式,连年号都想好了,叫“保庆”,所以溥儁也叫做“宝庆帝”。慈禧的这种做法遭到了中外众多势力的反对,八国联军侵华后慈禧为了推脱自己开战的罪责,就将所有责任都推到了端郡王载漪和其子溥儁身上,说自己受了这二人的怂恿才支持义和团与洋人作对。可怜的载漪和溥儁就这么成了慈禧的背锅侠,溥儁“大阿哥”的身份没了不说,自己和父亲载漪还被流放到了新疆,晚年生活十分凄凉。

保住了权利和地位的慈禧既然已经找到背锅侠了,而且也证明开战是错误的,那么这些反对开战的东南督抚自然也就不用处理了。

6

庚子之乱后,慈禧太后出逃,在出逃路上就以光绪名义发布了一份“罪己诏”。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当属“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也是后来大家所谓的老太婆卖国的铁证。但其本意是让全权大臣对外谈判时对外赔偿要考虑中国承担的能力,别让人狮子大开口。自己都已经承认庚子之乱是自己一时冲动引起的,怎么责罚那些封疆大吏?政治最怕幼稚,庚子之乱表现的最幼稚的就是慈禧为首的中央朝廷,地方表现倒是很理智,罚是罚不到他们头上的,这一点慈禧很清楚,况且当时中央的实力弱到极点,大清国覆亡在即了,让各地督抚能配合自己把大清这台戏唱下去都来不及,哪来的心思责罚?

国外绘制的西太后出逃讽刺画

慈禧罪己诏


这次西逃,慈禧也算是真真正正见识了大清国的民间疾苦,知道了清室自私守旧带来的恶果。在慈禧西逃途中, 清廷就发布上谕要求改良政治,光绪二十六年七月清廷下谕表示:“ 斡旋危局, 我君臣责无旁贷”, 要求臣工“卧薪尝胆, 勿托空言, 于一切用人, 行政, 筹饷, 练兵, 在在出以精心, 视国事如家事”。回京之后立刻宣布开始新政,史称为“庚子新政”。这一次的新政的改革深度远远超出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直接废除了实行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并正式开始建设君主立宪政体。对与各地督抚,非但没有问责庚子之乱时期勤王的过失,反而委以重任。比如为新政成立的督办政务处,就委任荣禄,庆亲王,李鸿章为主管,张之洞,刘坤一协管;1904年1月19日,云贵总督丁振铎与云南巡抚林绍年连电朝廷变法。7月初,两江总督周馥奏请实行“立法、行法、执法”三权分立和地方自治的立宪政体。可以看到各地督抚仍是深度参与了变革,并没有因为庚子之乱毁掉政治前途。确立了立宪前奏的五大臣出洋考察,名单为:特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这里面就有2名是汉族官僚。

清末新政建造的资政院大楼,标志着中国第一次开启成立近代化的议会政治


不得不慨叹一下,这个新政要是早30年实行,大清国没准还能续个百十年,可惜实行的太晚了。

7

无奈的慈禧最终还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下,想来这时候的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在清廷政治上的威信力,只好把李鸿章推出来去签了一个《辛丑条约》,让大清朝又苟延残喘的继续存在了12年。

起初,慈禧曾以无奈的口吻电告李鸿章和张之洞等人,“此次之变,事机杂出,均非意料所及,朝廷慎重邦交,亦不待智者而后知。……此都中近日情形也。大局安危,正难逆料。尔沿海沿江各督抚,惟当懔遵迭次谕旨,各尽其职守之所当为,相机审势,竭力办事,是为至要。”

随即又以非常严厉的口吻命令各地总督“尔各督抚度势量力,不欲轻构外衅,诚老成谋国之道。……尔各督抚勿再迟疑观望,迅速筹兵筹饷,力保疆土。如有疏失,惟各该督抚是问”,不过随着“东南互保”已成事实,慈禧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失去了对各地总督的节制力。

在西逃的途中,她电告各地总督“前据刘坤一、张之洞等奏,沿海沿江各口商务,照常如约保护。今仍应照议施行,以昭大信”,实际上等于已经承认了“东南互保”的现实,等到第二年,她再度为自己辩解说“当京师扰乱之时,曾谕令各疆臣固守封圻,不令同时开衅。东南之所以明订约章,极力保护者,悉由遵奉谕旨不欲失和之意。”

实际上,她通过这种变相称赞“东南互保”的手段为自己开脱,也等于粉饰了那些参与“东南互保”的总督们“观望”的态度,双方也就心照不宣的把“东南互保”描绘成各地总督各守其职的良好表现。而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和盛宣怀都反而得到加封官职和爵位的欣赏,其实说明这时候的慈禧已经失去了在政治上的主动地位。

否则,以她的秉性怎么可能同意实施“新政”,并且还同意设置“君主立宪制”呢?这时候的慈禧更谈不上什么报复,唯有保住自己的地位才是最重要的,毕竟“东南互保”这件事情赤裸裸的展示了地方反抗中央政令的姿态。


慈禧向列强宣战时,各地总督是什么态度

随着西方列强加大力度对大清朝施加政治压力,义和团旗帜一换改成了“扶清灭洋”,精明的政治老手慈禧脑袋里于是灵光一现:何不如用义和团去对付洋人。于是对洋人素来不满的她脑瓜子一热就向西方列强十一国同时宣战。

慈禧的这个决定立马遭到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强烈反对,两人上疏要求慈禧取消这个决定,但慈禧不予理会,并命令各地总督加紧布置战备。但是慈禧召集义和团与洋人作战的宣战诏书却遭到邮政大臣盛怀宣的扣押,并且又电告各地总督不要理会慈禧的决定,这些诏书最终只传递到各自总督手上,而义和团全然不知慈禧的这个决定。

当各地总督得知慈禧对列强宣战后,李鸿章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两江总督刘坤一私下对英国驻南京领事孙德雅说:慈禧的政府已经完了,她已经不能继续维持帝国秩序。而湖广总督张之洞更是直言“坐拥东南,死不奉诏”,直隶总督荣禄也对李鸿章私下表示“不必重视北京的谕旨。”

另外陕西巡抚端方、四川总督奎俊也支持违抗慈禧的命令,在各地总督和巡抚夯成一气下达成了“东南互保”条约,在李鸿章看来“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故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各地总督巡抚也十分反感义和团,所以更不要说利用他们来对付洋人的洋枪洋炮,但被义和团所谓“神功护体”的谎言蒙蔽的慈禧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随着“东南互保”的达成,慈禧在八国联军的进攻下仓皇西逃,可谓是狼狈不堪。而这个“东南互保”实际上在慈禧没有向列强宣战前就已经在各地总督的密谋下和西方列强悄然达成,这群政治老手以其敏感的嗅觉闻到了清政府内部弥漫的危险气息,于是私下商议一旦北京死守,而天子和太后若有不测,则立马拥戴李鸿章出面主持政局。

所以说“东南互保”实际上从头至尾都是一场政治阴谋,既是各自总督为了保存各自的实力,避免卷入和列强的战争中,也有一种坐看清朝王室衰败的姿态,因为一旦慈禧和光绪遭遇不测,他们就可以立马掌控政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东南互保”无疑又是最优的选择,既可以避免为清朝这个已经腐朽的王朝损耗不必要的实力,又可以在其衰败后掌控政治主动权,可谓一举两得。

8

八国联军撤走之后,慈禧对那些不进京勤王的东南各督抚们,不仅既不敢罚,也不敢动,只能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而且还要好声好气地夸奖他们体谅清廷,和列强处好了关系。

慈禧作为大清帝国的实际掌控者,对待地方大员,为什么会这样小心翼翼呢?那是因为这些人是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盛宣怀……

这些人哪一个不是一跺脚,腐朽清朝都要抖三抖,将要散架的人物?

事实上,在太平天国被平定之后,随着大批汉人将领的崛起,清廷对地方,尤其是东南一带,控制力已经低到极点。而在中日甲午之战失败后,甚至连许多满人都对朝廷充满了失望。

在1900年,慈禧老佛爷忽然发疯,对列强十一国宣战,要知道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就这么十多个,这一举动几乎就是相当于向全世界宣战了。

列强中的大英帝国(英)、美利坚合众国(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德意志帝国(德)、俄罗斯帝国(俄)、日本帝国(日)、意大利王国(意)、奥匈帝国(奥)等八国立即应战,发兵大沽口。

东南沿海一带深知列强实力的督抚们目瞪口呆,实在无法理解慈禧这老太太的脑回路,这是要疯吗?

于是,清末最奇葩的一幕出现了。首先是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召集义和团民及宣战诏书扣押,只给各地督抚观看,并且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

然后地方上的反应就有意思了,两广总督李鸿章回电北京:“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湖广总督张之洞也回电:“坐拥东南,死不奉诏”,同时还干脆提出了“李鸿章大总统”方案: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

很快,拒不奉诏的李鸿章和张之洞就得到了两江总督刘坤一、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浙江巡抚刘树棠、 安徽巡抚王之春、广东巡抚德寿(满人),以及山东巡抚袁世凯等封疆大吏们的响应,他们联合发电,告曰列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

1900年6月26日,在刘坤一、张之洞等人的支持下,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元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了“保护东南章程九款”,史称“东南互保”。

而东南互保事件,将清廷的虚弱揭露无疑。

慈禧无奈只能靠着义和团和刚成立一年的武卫军迎战,结果一败再败,1900年8月14日,北京失陷。1900年8月15日晨,西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奔向西安“西狩”。

直到李鸿章和奕劻同宣战的十一国公使签订《辛丑条约》后,1902年,慈禧一行人才敢回到北京。

这时候的慈禧已经被列强打怕了,也被东南互保的这些督抚们吓怕了,她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稳住李鸿章、袁世凯他们,让他们不反就好。

所以事后,慈禧厚着脸皮下诏:“当京师扰乱之时,曾谕令各疆臣固守封圻,不令同时开衅。东南之所以明订约章,极力保护者,悉由遵奉谕旨不欲失和之意。”

意思是,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我就说了,东南各督抚守土有责,不能扩大战事,所以他们互保其实是我慈禧授意的。

这就先给东南互保定了性,然后慈禧又说道:“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这意思就是他们不仅没错,还是有功的。有功就要有赏,于是嘉奖两江总督刘坤一晋太子太保衔,湖广总督张之洞晋太子少保衔。

不过即便没有追责,东南互保之后的三年间,李鸿章、刘坤一、许应骙、德寿等人相继病逝,又过了几年,慈禧和光绪皇帝、张之洞等人也死了,从此之后就是袁世凯的时代了。

参考文献:《清实录·光绪朝实录》、《李鸿章传》、《东南互保与晚清政局》

9

“东南互保”事件发生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在1900年6月慈禧太后向十一个国家递交了宣战书,列强在接到宣战书后,立刻发动了对清朝的大规模战争。(在宣战前,清军和八国联军已经打了几场小规模战役)当宣战诏书到达东南地区的督抚手中的时候,张之洞、刘坤一、李鸿章、袁世凯等人拒不奉诏,在盛宣怀的牵头下,东南地区的主要地方官员,同八国联军签订了《东南保护约款》。

《东南保护约款》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列强保证不会入侵东南各省,另一方面是东南各省保证不会进攻列强。这个条约签订后,东南地区的军队单方面退出了战争,慈禧太后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只能逃到了西安。

慈禧太后逃亡的途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事是请求李鸿章北上谈判,另一件事是下令北方的清朝军队剿灭义和团。李鸿章接到慈禧的任命后,在上海停留了很长时间,最后才下定决心北上谈判。

李鸿章领导“东南互保”事件,本质上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稳定。李鸿章深知清朝的实力,如果东南地区也参与战争,那么清朝的损失肯定会更加的惨重,战争的结局也没有任何悬念。

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李鸿章

在到达北京后,李鸿章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签订后不久,李鸿章便去世了。听到李鸿章去世的消息,慈禧太后不禁老泪纵横,她悲痛的说:“天下局势未定,以后再遭遇不测,再也没有人能够出面解决了!”

李鸿章去世后,慈禧太后再一次回到了北京城,不过慈禧太后已经没有能力处罚参与“东南互保”的官员了。张之洞曾经给慈禧太后发电报称:“臣坐断东南,死不奉诏。”看到张之洞这段大逆不道的话,慈禧太后也只能忍气吞声,仍然要重用张之洞。

刘坤一和盛宣怀也都没有受到任何处罚,袁世凯反而受到了清廷的重用,一直做到清朝的总理大臣。后来袁世凯依靠着手中的军权,将清朝的统治推翻,做了民国第二任大总统。

“东南互保”事件是清朝晚期的一件标志性事件,参加“东南互保”运动的官员,不仅没有一个人受到处罚,反而都继续受到朝廷的重用。这起事件的发生,标志着清王朝已经逐渐的失去了对地方大臣的控制能力,清王朝的统治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10

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督抚?清朝的督抚就是总督和巡抚的合称。总督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掌握一地的军政大权,总督往往负责一到两个省或者更多地区,清朝设立的总督总共有八个,包括直隶、两江、闽浙、湖广、陕甘、四川、两广和云贵总督。

而巡抚的职责与总督相似,但巡抚基本上是管一个省的最高行政官员。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吓得落荒而逃,其实,早在八国联军进攻天津大沽口炮台时,她就下了勤王令,可是直到她离开北京,勤王军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后来八国联军撤走了,《辛丑条约》签订了,慈禧也回了北京了,按理说该处理那些不听话的督抚了吧。可是恰恰相反,这位老佛爷谁也没有处理,就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这太不可思议了吧,这要放在以前,连皇上都不救,还不得抄家灭门,户灭九族呀。

为什么慈禧不去处理呢?因为到了晚清时节,清朝中央政府对地方大员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弱,换言之,下面不听话的官员越来越多。当大家都不听中央政府话的时候,慈禧能处理谁?难道全杀了吗?

再来看看那些督抚,哪个不是手握重权的大臣,像李鸿章、袁世凯、张之洞、刘坤一、盛宣怀等等,这些人自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以来,经营地方,根基日深,已经掌握了地方军政财权。

毫不客气地说,他们就是想割据一方,成为诸候,也不是什么难事。而清朝中央政府有什么?什么也没有,要兵没兵,要将没将,要钱没钱,慈禧心里很清楚,大清朝在中央只剩下了一个空架子。八国联军一闹,把北京城里值钱的东西抢了个精光,慈禧连吃顿像样的饭都难。

再者,清朝这些督抚到了清后期,也看出这个朝廷坚持不了太长时间了,所以各有想法,也不愿意去多管中央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是联合起来,对抗中央的决定。慈禧杀一人,则其他督抚会迅速群起而攻之,这样一来,慈禧的小日子就没法过了,她还得靠着这些督抚维持大清的江山呢。

所以该安抚的安抚,该赏赐的赏赐,中央与地方之间越来越离心离德,为之后中国的军阀混战埋下了伏笔。可是不勤王是大事,总得有人出来负责吧。

号称变色龙的慈禧这时推出了两个替死鬼,一个是端郡王载漪,一个是载漪的儿子溥儁。慈禧说就是这个载漪怂恿自己与洋人作对,目的就是为了搞掉光绪皇帝,让他儿子溥儁继位大统,其心何其歹毒,该杀。所以她处理了这两个人,没有去怪那些督抚,也算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

大清朝表面上看起来一团和气,君臣之间相安无事,但是嫌隙已生,离心离德,大革命的风暴已经快要来了,只需要一根导火索,各省就会纷纷独立,而后来的历史发展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