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棋手,十年内一个冠军都没有拿过,仅仅拿了亚军,也即第二名,我认为不能说是他的时代——
有人可能会提到聂卫平,因为聂卫平一个世界冠军都没有拿过,可中日围棋擂台赛那些年的中国围棋,却被称为聂卫平时代,有人不服气,认为聂卫平一个世界冠军也没有得到过,后来输掉了好几次世界冠军,似乎“聂卫平时代”的说法有点对他过誉了,可我认为那些个年代的中国围棋被称为聂卫平时代,是一点也不过誉的,在以后的正式世界大赛上,聂卫平确实没有拿到过冠军,可是就凭当年连坐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台主,连续赢下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这个份量起码丝毫不逊色于后来的世界围棋冠军份量——要知道在那几年里,韩国的围棋还没有崛起,世界其他地区国家的围棋还处于要么是“蒙昧时代”、要么也就“幼稚园”水准,而韩国的曹薰铉还没有真正的进入围棋顶级棋手境界,李昌镐等都是他的徒弟,就更还没有“长毛”呢。此外,还有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之前,中国棋手连赢过日本九段棋手一盘、两盘棋的都只有陈祖德和聂卫平(时间隔了长了,我可能搞错),所以在日本人眼中,中国棋手还没有一个拥有可以和他们的六大超一流棋手平等下棋的资格,他们之所以会派出超一流棋手出战中日围棋擂台赛,纯属1、礼貌、尊重,他们当然知道,中国人知道他们最强棋手是六大超一流棋手,2、有报道说是中日围棋擂台赛策划组建者之一即藤泽秀行强力邀请的。日本围棋界当然绝对没有想到,这个围棋擂台赛竟然从第一届开始,就演变成了聂卫平一人高高在上,打遍日本六大超一流棋手,连续拿下三届擂台赛。所以当时的中日围棋擂台赛,份量其实比后来的任何一届围棋世界大赛都要重,这毫无疑问,只不过其赛制用是一盘胜的擂台制,输了就下去,赢了继续打——一盘胜的擂台赛,输赢都有存在偶然性、意外性、超常发挥或者超级失常的可能,所以假如聂卫平仅仅赢了一届擂台赛,那我也认为那些年的围棋称聂卫平时代有点勉强,但聂卫平连赢了三届,看看聂卫平都战胜了哪些日本超一流棋手:
第一届,聂卫平做擂主,第十二局:小林光一执黑中盘胜马晓春,聂卫平上台:
第十三局:聂卫平执黑2目半胜小林光一第十四局:聂卫平执白4目半胜加藤正夫第十五局:聂卫平执黑3目半胜藤泽秀行最后中国队以8比7获得了胜利,聂卫平连胜三个超一流棋手。
第二届,聂卫平做擂主,第十二局:片冈聪执黑1目半胜马晓春;聂卫平上台:
第十三局:聂卫平执黑中盘胜片冈聪第十四局:聂卫平执白7目半胜山城宏第十五局:聂卫平执黑5目半胜酒井猛第十六局:聂卫平执白中盘胜武宫正树第十七局:聂卫平执黑2目半胜大竹英雄中国队以9比8获得了胜利。其中,在那几年里,武宫正树、大竹英雄都是名副其实的超一流棋手。
第三届,仍然是聂卫平坐镇做擂主,这一届马晓春发挥的也不错:
第十四局:马晓春执白中盘胜山城宏第十五局:马晓春执黑3目半胜武宫正树,看清楚了,武宫正树这里输给了马晓春。只是可惜,马晓春在第十六局输给了加藤正夫。聂卫平上:
第十六局:加藤正夫执黑中盘胜马晓春第十七局:聂卫平执黑中盘胜加藤正夫,
这届擂台赛中国队以9比8获得了胜利。这次他轻松一些,下了一盘,赢了加藤正夫,此君当然也是日本当时的六大超一流棋手之一。
后面几届,中日互有胜负,这个结局,这个在围棋方面的“中日互有胜负”,起码我认为是聂卫平凭一己之力,凭借三届连胜的气势,严重增强了中国其他棋手的信心,严重打击了日本超一流棋手的气焰和信心,才因此而产生的一种“后遗症”,尤其对日本超一流棋手的打击最大,所以第四届日本方面干脆一个超一流棋手都出战,竟然弄了几个新兴高手出战,比如依田纪基,以及一个据说拥有准超一流的羽根泰正,结果反而被这两个人打败了,不过第五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又演绎了一出中国新兴高手一举赢下擂台赛的好戏——钱宇平九段,据报道他一直属于天才型但不稳定的棋手,发挥的好,可以战胜任何高手,发挥的不好,也可以输给任何低手,结果第五届中方第四位钱宇平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一届中国棋手前四位都有胜绩,加上钱宇平最后超水平发挥,连续战胜了坂田荣男和武宫正树,这不能不说和聂卫平连胜三届擂台赛有关:聂卫平的连胜日本六大超一流棋手,等于用实际战绩告诉了中国其他围棋高手,日本围棋高手包括所谓六大超一流棋手,并非不可战胜,水准总体上可能还是比中国最高水准棋手好一些,但仅仅属于发挥的问题,大体上水准还是差不多的。
所以,即便是聂卫平没有获得过世界围棋大赛的冠军,也仍然可以将中日围棋擂台赛那些年成为聂卫平时代。
当然,那还是比较特殊的年代,中国还刚刚从噩梦中醒来,刚刚开始和世界进行全方位的接触、了解、互动,甚至可以说各种愚昧还没有被破除,各种眼界还没有打开,那个时候谁能用实际战绩赢得一次或者几次的世界强国运动,就可以无愧的被称为他的时代,比如女排,连续的赢得世界大赛,不含一点水分,所以那些年的中国体育界,整体上可以称为中国女排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