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元璋的宗室分封制度既不同于汉晋时期,又不同于唐宋时期。汉晋时期,皇帝分封宗室基本上都以封国的形式存在。各宗室藩王基本上都是裂土封疆,成为了国中之国,虽然国家名义上统一,但宗室藩王实际上都成为了独立的小王国。而唐宋时期,宗室藩王虽然镇守一方,也可以管理一方之政事,国家相对控制藩王的力度较强。相对于汉晋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明朝朱元璋时期,他参考了之前历朝历代皇室分封藩王的案例之后,研究出了明朝所特有的宗室藩王制度。明朝的分封在制度上确实有了进步,其特色为“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说白了也就是明朝的宗室藩王除了从朝廷拿着禄米钱财享受逍遥之外,再不需要做任何的事情。

《明史》记载“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从这里就可以为看出,明朝分封宗室不会赋予宗室藩王任何的实权官职。但有一点特殊优待,那就是朱姓宗室子弟世世代代皆受到朝廷的供养。从这一点来看可就要了亲命了。朱元璋的分封制度虽好,朱元璋设计等也不错,寻思不给后代子弟任何权利了,但起码给后代留一个终生富贵衣食无忧。但谁能知道,就是因为这后来明朝越来越庞大的宗室群体拖垮了明朝的财政。国家连宗室都养不起,又何谈发展呢。

朱元璋之所以会实行分封制度也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分封是历朝历代都会去做的事情。除了秦始皇这位功高盖世的千古一帝意识到了分封制的弊端,所以彻底的废除了,而改为郡县制。但秦始皇之后的皇帝没有那个魄力,也没有那个决心。虽然自秦始皇之后,历朝历代的行政制度都脱离不了秦始皇的分封制度。但与此同时各个朝代也都保留了宗室分封的制度。毕竟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皇帝也不能免俗。自己当皇帝了,自己的亲人儿子们自然也得享受胜利的果实。这也就是分封制度的由来。而朱元璋也就是这么考虑的。毕竟他这个平民皇帝更加重视这方面。

除此之外朱元璋分封宗室还有另一个方面的原因考虑。朱元璋继位之后内心之中危机感十足,他一直认为自己的江山不稳当,所以为了维护朱明王朝的江山,朱元璋就把所有的人都分封到地方替中央监督各地,可能在朱元璋潜意识里认为,自家人靠的住。明朝的藩王名义上除了王府以外,即没有封地,也没有军队,但是作为皇帝的儿子,又有监督地方的职责,加上在地方经营百余年,进行土地兼并,还是有相当的实力。而且明朝初期还是一个特例,历史上朱棣就藩之后不也拥有军队,甚至可以独自对蒙古发动战争嘛。当然了,这也是个例,朱棣开始这个弊端就已经被修正了。但藩王始终是藩王,他们真要是包藏祸心,防也是防不住的。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最佳贡献者
2

朱元璋实行分封制度,名以上是恢复古制、效法汉晋,但事实上确实继承了蒙元的“宗王出镇制度”,利用血缘关系来维护朱元璋心目中的“家天下”

明初内外局势的不稳定需要军事力量加以震慑,但朱元璋一向对家族之外的文臣武将缺乏信任,面对蒙元近百年的“宗王出镇制度”的成功经验,进行继承借鉴而形成明朝自己的诸王分封制度,就成为朱元璋不得不为之的选择。

【一】明初内外局势不稳定,需要军事力量震慑

开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选择定都南京,是因为江淮一带是其长期经营、势力巩固的地区,同时兼具鱼米之乡、水运便利等经济条件。

定都南京也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朝廷对边远地区的控制,恐怕鞭长莫及

比如北部边疆直接面对蒙元残余势力的虎视眈眈,元顺帝退居上都开平`“引弓之士,不下百万”,元太尉拥众二十余万盘踞辽东,河南王扩廓帖木儿带甲数万留驻陕甘地区。

西南边疆则是鱼龙混杂,土司势力和蒙元残余势力都在其中

如此形势,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蒙元残余势力进行威慑乃至消灭。

朱元璋面临选择,是派大将统兵驻扎,还是派血亲出镇统兵,这是一个难题。

【二】朱元璋对文臣武将的猜忌,是根深蒂固的

众所周知,朱元璋在明朝立国之后,通过各种理由大杀功臣。你也许会说他变态、残忍、冷血,但不得不说这是朱元璋与功臣宿将之间的信任太过脆弱,猜忌之心太甚促使他采取了这些诛杀之举。

朱元璋对文臣武将的不信任,并不是开过之后才有,而是伴随他进入红巾军到建立明王朝的整个过程,几乎可以说是根深蒂固

朱元璋自加入红巾军,就亲眼目睹并亲身经历各个农民军建立的政权之间的相互杀伐、你死我活,同时伴随着太多属下将领的叛变、投降。对朱元璋自己来说,就是夺取了郭子兴的势力,并铲除郭子兴的余部,接着又被邵荣、谢再兴一再的叛变弄得几乎败亡。

这样的经历,加上朱元璋太过低下的出身,天生的自卑感带来极度保守的政治意识,他不会对那些出身地主官僚阶层的文臣武将有多大的信任

且不说开国之后的诸王分封出镇,就是在建国之前自己的儿子还没长大,朱元璋每得一地一城,都要用义子这种“仿血缘关系”,来出镇各地进行防范。


《国初事迹》载:太祖于国初以所克城池专用义子作心腹,与将官同守。如得镇江,用周舍;得宣州,用道舍; 得徽州,用王驸马; 得严州,用保儿; 得婺州,用马儿; 得处州,用柴舍、真童; 得衢州,用金刚奴、也先; 得广信,用周舍,即沐英也。

【三】蒙元“宗王出镇制度”的成功经验,坚定了朱元璋分封诸王的信心

按照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对古代政权属性(官僚制、家产制、封建制)的界定,蒙元在政权属性上肯定属于家产制,也就是把国家视为黄金家族的“家族财产”,国家不是由皇帝一个人为代表的来管理,而是由整个黄金家族来管理。

在管理形式上,忽必烈之前实行的是“兀鲁思”制度,也就是裂土分封,每个家族成员分得一块土地,并享有高度的自主权。

在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大元之后,由于汉地情况与草原存在很大差异,同时也受到汉地文化的影响,因此不再裂土封疆。而是改为“宗王出镇”,派出皇帝的至亲(一般是皇子)出镇地方,给与统兵军事大权,以军事威慑震慑地方,巩固元朝的统治。但出镇的宗王一般只享有军事权,而不干涉地方的行政人事等权利,与汉晋时期的封王区别很大

蒙元的“宗王出镇制度”,前后延续百年,在镇压红巾军的过程中,也发挥了相当的作用。

在朱元璋这种亲身经历者看来,元代的“宗王出镇”无疑是有成功一面的,是值得借鉴和继承的

在明初内外局势不稳的情况下,需要军事力量出镇地方,而家族之外的文臣武将又得不到信任,那就只有选择靠血缘关系来维护政权了。

就连明初的那些文臣武将,似乎也认为分封诸王是理所当然,没有一点反对的声音,这不得不说是蒙元“宗王出镇制度”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朱元璋对分封诸王的权力是有所区别的,边地的亲王才有实际的军事指挥权

朱元璋选择分封自己的儿子们为亲王出镇地方,对边疆和内地又有所区别。按照《皇明祖训》的规定,“凡王国有守镇兵,有护卫兵。其守镇兵有常选指挥掌之,其护卫兵从王调遣。如本国是险要之地,遇有警急,其守镇兵、护卫兵,并从王调遣。”

内地诸王只能调动自己的“护卫兵”,而不能调动“守镇兵”,具有象征性的镇守地方意义,有食邑但无行政权力。

边疆地区(险要之地)的亲王,则作为一地的最高军事长官,赋予他们掌有军事指挥权,“护卫兵”和“守镇兵”都可以调动,可控制的兵力在数万或十数万。

如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就是因为出镇边疆,才拥有数量庞大的军队可供指挥,也才有了造反的实力。

总之,朱元璋实行分封制是当时政治现实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借鉴蒙元“宗王出镇制度”的经验,加以改造的结果。

3

分封制的发展历程

历史上最早分封诸侯是在商朝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要完全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也不现实,为了平息和其他部族的斗争,稳固统治而采取了分封制,西周时期也继续沿用分封制,功臣,宗室子弟被分封为各地的诸侯。

但是分封制的问题也很明显,就比如在周朝,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十分有限,特别是在周幽王之后,周天子的权威迅速下降,最后导致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诸侯混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立刻开始实施中央集权,但是秦国国运不长。

汉朝实施郡国并行制,在最初楚汉之争时,刘邦为了能和项羽一较高下,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分封了七位异姓王。刘邦在统一天下后,他又分析秦国灭亡的原因,他认为秦始皇没有分封宗室成员,这才导致了秦朝的迅速灭亡,于是这之后刘邦分封了宗亲,定下了“非同姓者,不得封王”的规定。

刘邦

但宗亲是以血缘关系为联系的,几代人之后,这种联系也就慢慢的远了,后来七国之乱爆发,这个问题更加直接的凸显出来,于是到了汉武帝执政时期,又颁布了推恩令,诸侯的嫡子除了长子之外,其他子嗣也能得到封地,看上去吃蛋糕的人多了,但是蛋糕还是只有那么大一块,间接的削弱了诸侯们的实力。

到了汉朝,一个相对稳定的分封制基本成型了,之后的朝代皇帝们为了巩固统治,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分封制逐渐被淘汰,就历史进程来看,实施中央集权制相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那么为什么到了朱元璋建立大明,又恢复了分封制呢?

朱元璋为何要恢复分封制?

明朝时期的分封制和其他朝代的分封制是有很大的区别,也可以说是权衡周朝,西汉分封制的利弊后,进行了改进实施的,符合明初的实际情况。

朱元璋把元朝赶出了中原,也曾经花费了很大精力想要彻底铲除元朝的残余势力,明朝建立之后,明朝的北方成为了大明防御的重点,要时刻抵御北元入侵,就意味着明朝需要在北方布置重兵防守,将军权分给子嗣显然比大将们安全很多,并且明初猛将如云,虽然后来大多数都被朱元璋搞死了。

朱元璋

这是朱元璋在明初实施分封制的背景,朱元璋分封自己的儿子们最初也是为了江山稳固考量,太子朱标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他在兄弟们中间也很有威信,朱元璋对他十分放心,就算将朱棣,朱权分封在外,朱元璋也相信朱标能够完全掌握大局,可惜朱标走在了朱元璋之前,这完全打乱了朱元璋的计划,朱元璋坚持选朱允炆接班,这也导致了靖难之役爆发。

另外朱元璋恢复分封制,这也可以看做是一次复古运动,“法古建邦,藩辅帝室”可以看做是朱元璋的理想,朱元璋实施的分封制,藩王们掌握有军权,但是却没有对藩地的治权,我们也可以将他们看做是朝廷委派驻扎到地方的将领,只是他们的身份是皇子,朱元璋就没有考虑过藩王造反吗?恐怕他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即便经历了靖难之役,天下不一样姓朱吗?

因此朱元璋恢复分封制,既有“法古建邦”的情怀在里面,也是出于对明初国家军事需要考虑的结果,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计划被儿孙打乱,要养活这些宗室子弟,也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

我国古代以秦朝为界,此前是分封制,此后是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

秦朝虽然从名义上结束了分封制,但事实上分封在我国古代却从未走远。

打天下难,守江山更难。如何守住这万里江山是每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帝王都要考虑的问题,守江山要靠人,而人选不外乎两种:

其一,是亲戚,包括宗室和外戚,甚至宦官

其二,是选拔人才,包括世家门阀(南北朝)和科举考试(宋明)

哪些人更值得信赖呢?无疑是宗室,这也正是汉朝、晋朝、明朝选择分封同姓王的主要原因。

汉朝鉴于秦朝废除分封后二世而亡,实行了郡国并行制,但依然导致了“七国之乱”。

晋朝鉴于汉末三国州牧专权,于是罢州郡兵,分封宗室,最终酿成“八王之乱”。

唐宋两朝没有分封,唐朝使边将的权力达到了最大,可以开疆拓土,也可以谋反作乱;宋朝将武将的权力压缩到了最小,于是朝政稳固却无力开疆拓土。

明朝的分封,其实便是想要在唐宋制度之间做一个平衡,但事实上并没有做到,朱棣的靖难之役使朱元璋的分封宗室破产,之后明朝事实上走上了宋朝的老路,即以科举选拔人才,以文抑武保证天下稳定。

科举取士形成的文官集团无疑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在农耕文明时代这无疑又是一种自废武功的举措。因为要击败游牧民族,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前需要勇气,需要良将。

所以,无论是朱元璋还是赵匡胤都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如何在充分发挥名臣良将的作用的同时,又能保证江山稳固呢?

朱元璋试图通过绞杀功臣集团,通过朱氏子孙来守卫边疆,利用科举取士来管理天下,但历史证明了这条路还是失败了。

大明子民白白养了近三百年的朱氏子孙,而在对外上,明朝中后期实质上与宋朝无异。

5

分封制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以血缘宗亲关系来分配政治、经济、土地等权益,维护贵族特权统治的一种制度。

大明王朝的建立者明太祖朱元璋皇帝就大肆地分封他的儿子们为藩王,分别在洪武三年、洪武十一年和洪武二十四年,这期间一共分封了25位藩王,这里面其中有24位是他的儿子,只有在洪武三年时候分封的靖江王朱守谦为他的侄孙子。虽然为侄孙子,但是同样也是朱家后裔)

关于“分封制”的优劣在不同时期对于拱卫皇室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当然总体而言是“弊大于利”,尤其是在明朝之前的历代封建王朝,均有因“分封制”而受到伤害的例子。

我们熟知的有以下王朝均尝到了“分封制”所带来的“恶果”:

西汉景帝时期,爆发过“七国之乱”;

西晋惠帝时期,爆发过“八王之乱”;

而这两个王朝因叛乱而带来的伤害也是巨大的,尤其是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更是导致了后来西晋灭亡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华夏大地而后分裂几百年的始作俑者。

可是既然已经有了“前车之鉴”,朱元璋为什么还是要实行分封制呢?咱们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一下

一、明初“分封制”有什么特点?

先简单阐述一下“西汉”和“西晋”在诸王动乱之前诸侯王都有哪些权力:

“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在最初时候权力很大,每一个封国几乎都是独立的王国,王国内军事、政治、经济都自成体系,西汉初期的诸侯王可以说是在我国整个封建王朝史上权力最大的。

“西晋”时期的诸侯王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权力,只有尊贵的称号,军事实力最强的诸侯国顶多也就大几千人的兵马,但是这是表面现象,西晋的诸侯王在其封国有自行任命属官的权力,这就说明,长时间之后可以轻易形成私党,并且西晋皇室为了使诸侯王拱卫皇权,大多在中央授予其高官,或者在其封国任命其为该地的军队统帅,诸侯王虽然没有私人武装,可是他们大多在国家的部队中担任将领,这权力更大了,人家也是拥有起兵叛乱的基本条件的。

而在明初的“分封制”下的藩王们也可以说是在我国封建历史中属于权力极大的了:

  • 1、各藩王都拥有直辖于自己的三支护卫军,这些护卫军以“卫”为单位,都是精锐的军士,根据藩王势力大小人数并不确定,最多的可达两万多人,少的也有数千人。

  • 2、虽然明朝的军事力量以卫所基本单位,而且这些卫所都是由武将来管理并且直接权限在于中央,可是一旦有军事行动的时候,这些卫所都要受到该地区藩王的节制和管理,当然平时藩王们没有对属地卫所的直接管理权,只有临时节制权。

  • 3、在特殊时期,藩王可以直接统辖该地所有部队,并且在战时充当该地军事领袖,当然,这需要授权,必须有皇帝的诏令才行。

  • 4、在经济上,藩王们都享有丰厚的待遇,亲王的俸禄大概是每年一万石,(一石相当于120斤),而且还有属于自己的良田,最少单位都是以百顷起步,再加上平时朝廷的赏赐,亲王的日子过的简直不能再好了。

  • 5、明朝的藩王是可以世袭的,全部都是“铁帽子王”(这是清朝出现的),并且藩王可以干预所在地的政治行为,但是实际权力还是在地方官和中央手中,即便这样,藩王也是非常有权势的。

所以说,明朝的藩王尽管较西汉、西晋两朝诸侯王权力稍弱,但是也绝对是实力派了。

二、明立国之初对于北元的战略布防

明朝灭亡了元朝之后,元朝残余势力退回大漠,国号仍叫“大元”,朱元璋政府虽然承认其独立性质,但是并不认同其于“元朝”的继承性,所以称其为“北元”。

虽然中原故土已经收复,但是退居大漠的“北元”仍然是大明王朝边疆最大的威胁,而且即便从明初徐达北伐开始,到后来的蓝玉“捕鱼儿海战役”捕鱼儿海是今天的贝加尔湖),虽然有力的打击了“北元”,但是并没有将其消灭,每次战斗都是以明军胜利而告终,可是即便胜利了,这辽阔的大草原也不适合农耕,而对于中原王朝而言,肥沃的农田才是最急切需要得到的土地。

这些“北元”的残余势力被明军打败了便继续北退,等明军走了还会席卷而来,这跟民族特性有很大关系,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所以可以说明朝并没有完全占据主动权。

所以,基于对“北元”的防范,朱元璋实行分封制,将自己的儿子们安置在明王朝的北疆,“朱家天下朱家防”就是这个道理。

三、借鉴“元朝”宗王出镇

和大明王朝相距最近的朝代就是元朝了,朱元璋也是自幼生活在元朝的土地上,当其推翻元朝之后,也沿袭了元朝的一些制度。

在民族感情上可能朱元璋和不同民族出身的元朝统治者们是分歧的,但是这个明初的“分封制”的确应该和元朝的“宗王出镇”有渊源。

因为忽必烈在建立元朝之后实行的分封制和明初的分封制没啥太大的区别,为了加强皇权,忽必烈分封子孙为藩王,领兵出镇各地,担任该地区的军事长官,威慑四方,基本权力除了军事之外,司法、行政、经济等仍然是归地方所有,除了极特殊情况下的特殊藩王有过总揽大权的情况外,基本上都是以军事震慑为主。

所以说,明初的“分封”应该也算是对元朝“宗王出镇”的一种继承。

四、朱元璋个人的思想境界决定了明初的“分封制”局面

在明朝人眼中他们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是在延续宋朝的江山,是属于重新构建华夏新秩序,但是宋朝屈辱的历史使得朱元璋又不愿意效仿宋制,众所周知,朱元璋非常崇拜汉高祖刘邦,这可能与朱元璋的出身有关,同为社会底层,其实这也是朱元璋往上硬靠的,汉高祖刘邦属于官吏,是秦王朝最下层的基层公务员,可朱元璋呢,真真正正的是出身底层,这种封建时期的“小农意识”决定了朱元璋的眼界。

而且汉高祖刘邦的家乡距离朱元璋家距离并不远,这种文化的传习是很深的,所以朱元璋出处效仿刘邦,包括分封制等等。

朱元璋谈古代帝王,最多提起的就是刘邦,所以可以认为朱元璋深受其影响,更是在朱元璋身居高位后也在不断学习文化知识,自然而言就愿意往刘邦身上靠,同为帝王,得找共同点,这是作为一个人很正常的思维了。

总结:

明初的“分封制”是基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帝王的内心需求以及国家的硬性需要,但是“分封制”带来的弊端确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分封制的本意就是为了将强皇权,以王权来拱卫皇室,可是在随着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并没有朱元璋的实力去控制这些藩王们,最终他鲁莽的决定“削藩”,而引发了“靖难之役”,最终这场分封终酿大祸。


本回答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您喜欢本人的文字和内容请多多关注或者点一下赞,您的义举将成为本人源源不断的动力,谢谢了!!

6

朱元璋为啥实行分封制度?因为老朱明白啊。他比唐宗宋祖都明白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三百年大明朝的开拓者,也是少有的出身最低的皇帝。当然小编指的是子啊大一统王朝开国之君中朱元璋出身最低,不过一乞丐,如果有人说南北朝时期的石勒还是奴隶出身,这小编可解释不了。

言归正传,虽然朱元璋没有钱,但是这不代表他没有读过书,实际上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就请来了李善长、刘伯温、宋濂等人给自己讲课充电,所以分封制的缺点他是知道的,只不过朱元璋太自负了以为自己能够驾驭诸侯王罢了

朱元璋实行分封制也有现实的必要

朱元璋的分封是充分考虑了西汉分封藩王和唐代藩镇割据的利害而采取的办法。朱元璋面对的实际上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北部边镇的防护。元人虽然被赶出中原地区,但依旧有着十分强壮的军事实力。这就意味着朱元璋需要在北方安置十分强壮的军力。

假设将军权授予外人,那儿就有或许构成唐代藩镇割据的状况,假设将兵权分配给自己的儿子们,就有或许构成西汉分封诸王的状况。面对两种困境,朱元璋选择了第三条路,那就是分军权不分治权。简单的来说诸侯王虽然有军队,但是不能干涉政事,因此没有根据地,造反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7

朱元璋搞分封可以在当时是比较正确的,也可以说,在明朝国家刚刚建立,政局不稳的条件下,分封制很有利地巩固了明朝的政权。至于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分封,我们可以从当时的局势来看。

1.首先,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

蒙古人的文化水平很低,大多数皇帝连汉语都不会说,更不要说精心地治理中原大地了。于是,元朝的制度就松松挎挎的,非常的不完善。我们都知道机械地把天下人分成了四等,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人地位的高低是以入伙的先后顺序决定的,而且四类人永远不变,世代相传。这就非常不符合中原人的文化传统,以至于科举制都被废除了很长时间,直到元朝末年重新考试,这对于汉人中知识和精英是非常不利的,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反抗。

民间社会的经济一直在发展,需要有更精细的制度来进行建设和规范,而元朝统治者恰恰在制度建设方面很不擅长。所以,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就要很快地补上这个制度短板,而要雷厉风行地实行制度建设,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去实行,让他们掌握一方兵权才能更好地取得效果。

2.朱元璋是平民出身,而且是平民中最下层的人,乞丐出身。

在起义之前,没有任何的家族背景和政治资源。朱元璋和他手下的大将和文臣都是一块起家的,在之前并没有长期的世代联系,所以权力边界也不明显。朱元璋集团在短期内获得了天下,所以对于皇帝和文武大臣之间的权力分配就非常地不清,再加上在战争年代给的权力,到了和平想收回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谓失去一点权力就会有切肤之痛。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就要培养自己真正信任的人来治理国家,将军权从老将帅们的手中夺回来。于是自己的儿子就成了最佳的人选。以元大都为例,首先是大将徐达驻守的,后来朱元璋就封自己的儿子朱棣为燕王,驻守大都,抵抗北元入侵,于是就有效地剥夺了老将帅对军权的掌握,国家也因此安稳了很多。

3.靖难之役的爆发和朱元璋分封的关系。

说到分封,就不得不提后来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朱元璋在分封的时候规定,如果朝廷内部有了奸臣,封王可以兴兵讨伐奸臣,保护皇帝。这条规定本来是为了团结明朝的皇族,结果成了朱棣造反的理由。靖难之役的爆发是因为年代不同的,国家的主要问题也不同了,才会引发的。

朱元璋在位的时候,解决的是老百姓和吃饭问题和国家的内部的安定问题。江南是全国最富裕的地方,所以谁控制了江南谁就有足够的钱财去征服天下,所以朱元璋以南京定都,夺取了天下。夺取天下之后,为了稳定国家的政局,朱元璋杀了大量的开国功臣和淮西勋贵,使内部矛盾基本得到解决。

朱元璋去世以后,矛盾发了根本变化,主要问题变成了外部的问题,是如何集中力量对付蒙古,而且要长期保持对蒙古的抵御。所以这个时候,占据抗击蒙古前线的大都,也就是北京,就成了矛盾的焦点,成为汇聚人才,集中力量的中心,朱棣也就可以以此为根据夺取皇位,统一天下,后来又迁都到了北京,才稳定了国家。

这是随着时代发展,国家有不同问题需要解决,朱元平能做是他所遇到的问题,并不需要让他的分封制为后来的历史负责。

8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立国后,朱元璋就分封他的儿子们为藩王,同时赋予藩王极大的军事权力,朱元璋的这种措施的目的是将军权交给自己的儿子,形成藩王拱卫京师的格局,以达到稳定统治的效果。

分封,是为了将军权转移,最终目的是为了朱家天下长治久安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紧接着就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分封,并将自己的儿子们逐个派往各自的属地。从明面上来看,是因为开国封赏,实际上朱元璋的这个措施是具有很深的含义的。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决定皇权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部队,对于这种重要的额工具,理所当然的要牢牢的掌控在自家宗室子弟的手中。朱元璋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在登基后就逐步开始收回军权的工作。

但是,为大明出生入死的武将颇多,在立国之后都成了大大小小的公侯伯爵,这些人,手里掌握着明朝的大部分兵力。同时,明初的全国还未完全平定,战火还未平息,残存的北元势力在各地仍旧蠢蠢欲动。因此,朱元璋还需要这些人继续为大明出生入死,用他们来管理中央以及地方的诸多政务,并依靠他们来达到稳定政治、安定人心,以及将明初不稳定的军事力量逐一铲除等目的。所以,在收回军权的工作上,朱元璋是分为两个步骤来走的。

首先就是对藩王分封制度进行完善,并通过《皇明祖训》将这种制度给合法化、固定化,同时,对众多藩王进行军事教育,强化和培养藩王们的军事能力以及带兵指挥能力等。


在这些工作进行的同时,朱元璋对掌握兵权的武将利用警告、处分违法的武将,或贬职,或诛杀,将原本授予他们的权力逐一收回。比如在明初发生的著名的“蓝玉案”,就是具有相当典型的例子,用蓝玉谋反这个罪名,将其下狱,并对其部将以及党羽进行诛杀,使收回兵权变得合理又合法。

朱元璋对于开国功臣的诛杀,其本意上就是为了朱家江山的长治久安,也是为了其军事部署和军事计划铺平道路。将这些手握重权的武将诛杀,就可以顺利的将军事权力交接给诸个儿子。军权的转移和交接,是明初整个政治局势最根本的目的,这其中被杀的武将大多冤枉,最终受益者,则还是朱家的众多藩王,而朱元璋利用罪行来杀人,就是要为藩王接手军权扫清障碍,一举两得,着实是高!

分封过多,却造成尾大不掉的后果

在经过一系列的安排和部署后,藩王逐渐掌控了对武臣、兵马的统率和指挥,朱元璋摆脱武将,将军权转移的目的已经达到。藩王们的势力逐渐强盛起来,尤其是镇守边疆的几位藩王,如燕王朱棣、宁王朱权等。然而,这种藩王强盛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这些藩王手握重兵,在地方上机户无人能管,就连当地的行政长官,对这些藩王也会毕恭毕敬,毕竟人家手里可是有真刀实枪的;其次,这些藩王在地方上,俨然如同当地的土皇帝,比如其宫殿规模就仅亚于皇宫,出门前呼后拥,一城之人去供养这一位藩王。最后,如果这些藩王有异心,那么朝廷用什么来压制这些手握重兵的藩王呢?诸如此类的不满,在洪武年间就有人提出。

朱元璋是否没有想到这些潜在的威胁呢?其实不然,朱元璋对这些问题早有考虑。明朝建国前后,朱元璋一直是以汉高祖刘邦为楷模,学着刘邦的治国之术来管理明朝。刘邦对于异姓王的处置,对朱元璋影响最深。在加上明初的几位开国武将接连违法犯禁,更使朱元璋觉得刘邦的英明和武臣们的不可靠。在他看来,自己的儿子毕竟是亲骨肉,定会同舟共济,也不会有对抗、谋反的行为发生。

在朱元璋看来,对藩王的大权和丰厚的物质待遇,也必定会使他们感恩戴德,这样他们就不会有任何不逊的表现。即便是有不逊,作为皇帝,也完全有能力给与阻止和制裁,并结合《皇明祖训》,加以严惩,将这种祸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朱元璋的这种考虑,其实也没有问题,但是他却忘了,不是每个人都具有他这样的领导力和权威性的,他能做到,其他皇帝未必能做到,换而言之,明朝只有一个朱元璋。

分封形成藩王势大,最终恶果呈现在继承人身上

洪武末年,太子朱标暴毙,皇位继承人换成了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相对于朱允炆来讲,面对这些藩王,就与朱元璋所面对的情况不一样。

就朱允炆本身而言,以长幼次序而论,藩王是他的皇叔,朱允炆是子侄辈;以综合素质而论,这些皇叔们,尤其是镇守边疆要塞的皇叔们,个顶个的都是身经百战,军事才能和统帅能力,绝非朱允炆可相提并论,并且,手下节制着数量可观的军士,而朱允炆自幼生长在深宫,虽说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但是在才干上,很难与这些皇叔们匹敌。而这些让朱允炆忧虑的问题,对于朱元璋却完全不能成为威胁,但对朱允炆确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令其不得不为此忧虑。

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登基,年号建文。登基后的他为解除他的这种忧虑,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削藩,但是却昏招频出,又操之过急,加上任用非人,最终被燕王朱棣利用《皇明祖训》中的“靖难”旗号,举兵南下,将朱允炆赶下皇位,自己做了皇帝。对于朱棣与朱允炆的是非功过暂且不说,但酿成这场皇室内部的斗争最根本的原因确实是朱元璋所推行的藩王分封制度,尤其是赋予藩王极大的军事权力而导致的结果,这些弊端,是朱元璋始料未及的。


总结: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后,就分封他的儿子为藩王,并将军事实权逐步向其儿子转移,其目的就是为了朱家江山的长治久安,由此可见,朱元璋对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诸多将领,信任程度相当之低。而就在朱元璋将这藩王拱卫京师的布局完成后,却被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燕王朱棣给完全破坏掉,朱棣利用自己父亲交给自己的兵权和兵力,生生的将朱允炆赶下皇位,不得不说,这是对朱元璋大力推崇的分封制度一个巨大的讽刺。

9

公元1368年,朱元璋南京称帝后,他将分封制做为了安邦定国的一项政治制度。他认为“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封爵,分镇诸国。联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为确保朱家天下能够传之万世千秋,从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就实行了分封藩王。

朱元璋平民出身,没有根基,为了尽快稳固政权,给诸子分封是必要的手段。朱元璋对藩王叛乱的预防也很到位:

分封而不临民,不掌握地方行政权,对军队有战时指挥权,而无平时控制权。给诸王相当的待遇,使其减少对皇位的觊觎。

但朱元璋封诸子为藩王只考虑到有利的一面,对其弊端考虑不周,并在具体分封措施上也有失妥当,藩王虽无行政权,但封国很大,还握有军权,其护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北边防御蒙古的几个藩王,所统兵都远远超过万人,导致后来朱允炆不得不削藩。

历代分封,会造成皇位之争及内乱。最早的周分封,导致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战乱;汉初的分封导致七王之乱;西晋司马氏的分封导致八王之乱;唐朝的分封有玄武门之变。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更何况当时有人还冒死直谏。这个冒死直谏的人叫叶伯巨,叶伯巨向朱元璋上了一书,名为《奉诏陈言疏》朱元璋看到后气得马上把叶伯关在刑部监狱,活活饿死。

历史证明叶伯巨是正确的,朱元璋死后,其孙建文帝实行"削藩"之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夺取了皇位。

其实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也是无奈的选择:

1.外臣对皇权的威胁太大。朱元璋时期,发生两件大案:胡惟庸案和蓝玉案。1380年,明太祖以造反罪诛灭宰相胡惟庸九族,受牵连的官员非常多。1390年,朱元璋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李善长、陆仲亨等开国功臣及其子孙们。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 蓝玉是朱元璋最能打的武将之一,后来蓝玉居功自傲,渐生不轨之心。1393年, 朱元璋发现蓝玉欲图谋反,便诛杀蓝玉同党,被杀者有1.5万人之多。

朱元璋打天下之时,这些人都是开国功臣,要控制这些人,谈何容易,但朱元璋做到了。他废丞相、设内阁,设锦衣卫,显示了他高超的对朝政的把控能力。

第二、天下刚刚统一,只有借助于分封,才能稳定朱氏统治。秦始皇一统六国,没有分封,秦始皇死后三年,秦朝就灭亡了,秦亡于天下群起而攻之,六国旧贵族群起而攻之。所以汉高祖刘邦实行了分封制,封诸子为王。后来虽有七王之乱,但最起码保证天下还是刘氏的。这也是为什么王莽篡汉之后,刘氏还能夺回天下。直至东汉末年,刘备做为刘氏皇室,还是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建立三国之一的蜀汉,这就是分封的好处。曹魏政权短命而亡与没有分封有实权的曹氏诸王有关,司马氏吸取教训,广封诸王。后虽发生八王之乱,但司马氏逃到江南,又建立东晋。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面对庞大的版图,要巩固统治也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很多地方民不聊生,这与秦朝和汉朝刚建立的时候是相似的。一旦有地方发生起义或是兵变,光靠中央是不行的。朱元璋要考虑他的后代有没有这个能力,而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分封制。分封诸王虽有发生内乱的可能,但起码能保证皇位还在朱氏手中。

所以,朱元璋明白分封的好处要大于分封的坏处。面对刚统一的天下,朱元璋怕子孙们驾驭不了朝中大臣和地方的悍将,所以必须这么做。这样朱氏天下就保住了。

10

简单来说,为了拱卫中央。

算起来,其实历朝历代都曾实行过不同程度的分封制,夏商周三代不必说,限于当时生产力,“封邦建国”是最符合形势的制度。

到了战国中后期,郡县制已经日趋成熟,秦汉时期开始就是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的大一统王朝开端,但这并不意味着分封制彻底消亡了,在某个时候,它又会以另一个面貌卷土重来。

在明朝以前,也曾有过几次分封诸王的行动,大多导致很不好的后果,比如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导致了七国之乱;西晋的分封诸王,导致了八王之乱;唐朝的节度使也可以说是另类的异姓诸侯王。

这些朱元璋都是知道的,那他为什么还要恢复分封?

这就得从明初的形势说起。郡县制的确能够强化中央集权,但这种强化有一个过程,并不是说新朝一建立,整个天下便匍匐在皇帝的脚下,而需要一步步来推进。

在这种时候,分封制反而能起到奇效。在古代的交通和信息传递极其不便,中央不能迅速掌控边境,而边境却必须布置重兵防范内外威胁。但明朝初立,朱元璋又出身底层,皇威并不稳固,武将拥兵自重的威胁很大。

如果把统兵将领换成自己的儿子,那威胁就大大降低了,还能极大地强化皇室威望,加大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还能平衡中央的大臣势力,避免出现权臣凌主的现象,起到拱卫中央的作用。

事实的确如此,洪武一朝,朱元璋一共分封了十九个儿子,其中十七个出镇(两位因年幼未就藩),他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齐、鲁、周、唐、伊这些坐落在国内南北经济动脉上的,另一类是燕、宁、辽、谷、代、秦、肃、晋、庆这些直接坐落在边境上的,他们的藩镇甚至比后来的九边重镇还要靠北一些。

这两类亲王的职责不同,前者主要负责恢复经济、战时运粮,比如坐镇开封府的周王就曾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奉旨赶赴北平府援送粮草;后者主要负责领兵作战、镇守边疆,比如晋王和燕王率兵北伐、秦王出征甘肃等。

这时期,因为诸王在军事民政上的职能作用,花钱也入流水一般,中央拨给的钱粮颇多,但作用也大。

不过这终究只是权宜之计,一两代国号,国内经济情况好转,边防压力减轻,诸藩王与皇帝的血缘关系变淡,藩王就成了削弱中央集权的因素了。

朱元璋对此也是有防范的,他知道汉初的诸侯王军政民生一把抓,权力极大,最中央的威胁也很大,所以他制定各种条条框框,剥夺了诸王的治权,只给军权,而且还是临时的,除了王府的护卫,地方驻军要有中央授命方可指挥,洪武末期还把亲王俸禄由五万石以上减至一万石,极大地降低藩王造反的可能性。

在朱元璋的心目中,中央跟藩王的关系大概是中央出钱、藩王出力,共同建设美好的朱家天下。

自东胜以西至宁夏、河西、察罕脑儿,东胜以东至大同、宣府、开平,又东南至大宁,又东至辽东,抵鸭绿江,北至大漠,又自雁门关外,西抵黄河,渡河至察罕脑儿,又东至紫荆关,又东至居庸关及古北口,又东至山海卫,凡军民屯种地,毋纵畜牧。其荒旷地及山场,听诸王驸马牧放樵采,东西往来营驻,因以时练兵防寇。违者论之。

然而这个设想太过理想化了,中央放心不下藩王手握军权,藩王即便不敢觊觎皇权,但在驻地横行不法,则是常有的事,中央与藩王的矛盾只会与日俱增,最后爆发。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