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从来也没有一打六,从来也没有六线作战,即使是实力最强盛的秦王政时期,同一时间段的战争,基本上是一对一。
秦国即使强大,也没有强大到能以一敌六的地步,战国七雄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大到可以辗压其他六个国家之和的地步,以一敌六,无异于自取灭亡,上一个这么干的国家--齐国,就是因为自大狂妄,以一敌六,于是被乐毅率领六国联军给灭亡了。
秦国的强盛始于商鞅变法,从商鞅变法之后,历经七位国君,到秦王政手中,经过十年的统一战争,最终统一天下,在此期间秦国没有一位国君是昏君。
除了国家实力的强大外,秦国能够打败东方六国,统一天下,与秦国实行的战略正确息息相关,总体来说,秦国不仅没有以一打六,而是实行了非常正确的战略,秦国是打败了六国,是以一国打败六国,但不是同一时间段打败的,秦国同一时间段的对手,永远只有一个。
秦国的正确战略就是:
1、以连横破坏六国的合纵。
我们知道一个成语典故叫“秦晋之好”,秦就是秦国,晋就是晋国,秦晋之好就是指秦国与晋国结成世代友好的政治联姻。
这个成语典故是真实存在的,故事发生是在秦穆公时期,当时的秦国还没有变法,实力还很弱小,秦国为了能够东进中原争霸,与中原地区最强大的晋国结成政治联姻关系,简单的说,就是与晋国结盟。
秦国之所以与晋国结盟,就是因为自身实力弱小,为了生存,只能采取与他国结盟,抱团取暖的方式,在残酷的兼并战争中活下来。
到了秦孝公时期,秦国开始重用商鞅变法,国力有所增强,但并不是最强大的国家,当时正处于战国时期,诸侯国还有不少,大一点的诸侯国就有七个,小一点的诸侯国更多,诸侯国经常是数个结盟,对抗另外一个联盟。
可能是今天秦国与韩国结盟攻打魏国与楚国结盟,可能明天就是秦国与楚国结盟,攻打韩国、魏国、赵国的联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结盟并不是不变,而是经常变化的。
等到张仪、苏秦等纵横家出现时,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叫“合纵”,秦国与东方六国中的任意一个或数个结盟叫“连横”。
东方六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这事在历史上发生了四五次,最严重的一次差一点就灭亡了秦国,当时是在公元前318年,魏国国相公孙衍联合韩国、赵国、魏国、齐国、楚国、燕国还有西部的义渠国一起联合攻打秦国,六国攻进了函谷关,秦国差一点就灭国了,秦国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割地求和,才保存下来。
正因为六国合纵对秦国的威胁极大,于是秦国经常用连横来拉拢六国中一些国家,破坏六国合纵,只要六国不能联合,就无法灭亡 秦国。
比如张仪就曾经破坏齐国与楚国的结盟,故意以秦国愿意拿六百里地换取楚国与齐国断交,楚怀王还信以为真,于是真的与齐国断关,结果受到秦国的欺骗,楚国也没有拿回秦国承诺的土地 ,楚怀王大怒发兵攻打秦国,秦国与韩国和魏国联合中,大破楚国。
正是秦国通过一次次的连横破坏了六国的一次次的合纵,保存了秦国。
2、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是范雎为秦昭襄王提供的一种外交和政治策略,意思就是对于距离秦国远的要联合交往,对于距离秦国近的要攻打。
在范雎提出这个策略之前,秦国的对外战略一直很不清晰,秦国曾经干过很傻的事,就是越过邻国,去攻打与秦国不相邻的国家,并且遭受大败,这事在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
最有名的一次就是秦穆公时期,派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孟明视进攻郑国,由于被牛贩子弦高所欺骗,误以为郑国有了防备,因此三人没有攻打郑国,而是在回军途中把滑国给灭了,返回秦国路上,在崤山地带被晋国军队埋伏,秦军全军覆没,连三个将军都被晋国俘虏,受此奇耻大辱。
但秦国仍然没吸取教训,秦昭襄王时期,还准备派兵攻打不相邻且远在东方的齐国,范雎才向秦昭襄王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阻止秦昭襄王伐齐,后来这项策略成为秦国的国策,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仍然是秦国最有效的策略。
秦始皇正是先解决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赵国,后解决离秦国远的燕国与楚国,最后解决最远的齐国,最终统一天下,秦国从来也没有一打六,而是一个一个解决,先近的,再远的。
3、同一时间段的对手永远只有一个。
即使是秦始皇发动的统一天下的最后十年战争,你可以看看秦国的统一战争是怎么打的,最先打的是韩国,到了战国晚期,秦国攻打一个国家时,其他国家便不再敢援助,秦国先灭亡了韩国,再打赵国,灭亡了赵国后,追击赵国残余到燕国和代国。
接下来秦国再继续攻打魏国,灭亡了魏国后,开始攻打楚国,楚国灭亡后,攻打燕国,最后从燕地秦军南下,灭亡齐国,统一天下。
秦国的实力虽然远远强于六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但并没有强于六国之和,所以秦国再历害,也不可能同时攻打六国,总有个先后顺序,而正是秦国有着正确的战略,才最终灭亡 六国,取得胜利,而并不是以一敌六,六线作点能取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