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历史领域创作者汉关驼玲。如果朱棣不取代朱允文,我感觉大明走不远,到三、四代必然会出问题,我们在这里不说藩王问题,只说从南京作为京都的方面来阐述。

南京的地理环境决定后代帝王必定会掉入温柔乡

南京地处江南,气候湿润,经济发达,文化先进。在一个地方待长了人就容易产生惰性。如果朱棣不取代朱允文,朱允文肯定不会迁都北京,那么在南京这种文化环绕、诗歌荟萃的温柔乡里,后代帝王必会越来越不思进取,必然会再出现陈后主、南唐后主那样的诗人、画家之类的帝王,天天风华雪月、醉生梦死。

宋朝的皇帝为什么不思进取,抛开其他因素我觉着与开封、杭州过于繁华有关,好日子过习惯了谁还去想过穷日子,切不说北宋还有过一段相对和平的环境,就是南宋在金兵压境大乱当前的环境下,朝廷君臣照样醉生梦死只管享受。

当然了每个朝代的京都都比较繁华,但南京不一样,南京过于靠江南,没有长安、洛阳那样靠近西北还能沾染上点胡人的豪爽之气,南京纯粹是温软之风,风流才子遍地,歌楼酒肆争鸣,十里秦淮河更是出名的红灯区,纯粹是温柔窝、风流乡。看看在南京定都的几个朝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以及后来的南唐,那一个传久远了。因此即使朱允文靠谱有作为,他的儿子、孙子就很难说了。

南京的地理位置不足以控全局

我国的地理位置是西北高、东南低,北方对南方有俯冲优势,而南方对则需要仰视,因此历史上大部分是北方统一南方,而南方北伐全胜的不多,除了朱元璋。南京地处江南,对南北、东北边关出事望尘莫及,而这两个方向偏偏是历朝历代的大敌所在。朱元璋在世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派太子朱标到西安、开封去实地考察,可朱标身子骨弱,回来后便得病死了。同时朱元璋在南京起家,不太愿意离开龙兴之地,加上岁数大了,折腾不起了。

在明初崛起之时,兵峰可直达西北,对长城一线的边关进行有效的控制,但随着国内稳定、惰性一起,朝臣们就会看不到敌人,政府运转效率便会出问题,往西北、东北运兵就会有困难。再加上江南文化先进,明清科举中举的大部分是江浙人,朱允文又是被江南大儒环绕,帝都所在地必然会形成巨大的江南利益集团,时间一长肯定会绑架朝廷,形成局布利益,导到全国出现不平衡,就象明朝未期的东林党一样。

蒙古大敌所在

虽然朱元璋时代灭了元朝,并对蒙古进行深入打击,但蒙古势依然强大,朱棣登基后没几天便出蒙古入侵,无奈朱棣只好亲自上阵,长驻北京,南京让太子监国,朱棣更是五征漠北,但到了明英宗时位然遭土“木堡之变”的惨剧。

即使朱棣不反,但在朱允文削藩的大政下,朱棣朱权必然会离心离得,那在防御蒙古上就不会全力以赴。假设朱允文不削藩,朱棣朱权也会尽力守边关,但到了儿子辈孙子辈会出现啥变故也很难说。

明承宋制,实际上还是重文轻武那一套,在朱棣“天子守国门”的方针下,后代皇帝还能感受到压力,朝臣们为了身家性命还能尽心尽力做好长城一线的防御,那么朱允文及子孙们长期待在南京会怎么样?边关守备必然日渐疏散荒废,一旦蒙古入侵,必然守不住,那么就会打过北京进入中原,宋朝的历史便会重演。

总之,朱棣若是不取待朱允文,明朝在两三代后必会出现变局。若要想长久,就必须在朱允文及其子孙中出现二三个大有作为的明君,迁都北京保持大明发展的势头,才能长久的走下去。

最佳贡献者
2

朱元璋是马上皇帝,天下是靠他真刀真枪打下来的。基于这种心理,在坐稳江山后,他考虑的是朱家天下能否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很显然再靠战争时期的手段,治理国家是行不通。由一个衣贫如洗的和尚到君临天下的皇帝足以证明朱元璋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打天下以武,治天下则以文,所以在太子朱标死后,果断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以承嗣大统。有人说,朱元璋是顾忌孔教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才这么做的。当然多少有这个因素,但这一点左右不了朱元璋的既定思维。想想他那可是从死人堆里爬起来的皇帝,没有他做不到的,只有他想不到的。凡是对政权构成危协的元臣宿将,他豪不留情地一一除掉。刘伯温丶李善长丶胡维庸丶常遇春、陆仲亨丶唐胜宗、费聚等先后死于他精心设计的政治清洗中。其目的是为给太子打造了一个理想的治政环境。

此外,朱元璋把二十多个儿子分派到各地,封为亲王以拱卫京师。朱元璋立下祖制。‘’王‘’:下天子一等,公侯伯不得与之均礼,不治政,不临民,不裂土。显而易见,这是他处心积虑为朱家天下能够绵远长存设计的一个理想化方案。

其实,朱元璋众多的儿子里,朱棣应当是其中最优秀的。他也常说四子类我。按封建礼法‘’兄终弟及‘’。太子死后,立朱棣顺理成章。在我看来,朱元璋不立儿子,立孙子。前面己经讲过他把诺大的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政通人和。知子莫如父,朱棣的性格和能力更适合打江山,而坐江山则需要的是文治。当然,有人会说朱元璋不也是这样的人吗?是的,但,爹和儿子还是不一样的。江山是朱元璋九生一生打下来,所以他会信加珍惜,信加勤政,而朱棣在朱元璋看来,至少在这方面赶不上。

如果,历史没有如果!朱棣后来造反完全是形势所迫。政治斗争就是你死我活。因为在朱元璋死后,藩王逐渐坐大。论心计、论胆识、论魄力朱棣都在朱允炆之上,所以,朱棣能最终问鼎金陵,除了出色的个人能力,很大程度还源于侥幸。讽刺的是,正是他的父亲朱元璋,为儿子夺权垫好了铺路石。

3

能走多远不好说,但肯定不会比朱棣这一脉长。尽管朱棣是通过不光明的手段上位的,但从明至今的学者,大多认为朱棣当皇帝比朱允炆合适。朱棣登基,使得明朝历史发生了两大改变:

第一, 继承顺序的改变。

明初,太祖按照传统嫡长子继承制,册立朱标为皇太子。朱标病死后,明太祖又按伦序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等到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继位。如果不出意外,明朝皇位应在朱元璋—(朱标—)朱允炆及其子孙后代中传承。但是,朱棣硬是通过“靖难”之役改变了这一顺序。朱棣建立的永乐王朝已经不是明太祖当初设定的皇位传承的明朝,而是一个改变了皇位传承顺序的“新明朝”了。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和孙子朱瞻基都被认为是明代比较优秀的帝王,明朝在他们几个手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明代得以延续两百多年的基石。朱允炆的几个孩子,倒也没见他们从小表现出过人之处。

第二, 治国理念的改变

朱允炆从小生长在深宫,受到完整而良好的儒学教育。继位后,他改变了洪武后期严苛高压政策,推行宽仁之政。他提高文官品级,“归重左班”,倚重信任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文臣;赦罪平冤,宽刑省狱,裁减冗员;减轻江浙重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官民心声,算是一个比较好的皇帝了。但他也有一些不成熟的施政措施,比如朱允炆复古改制,更定官名,欲推行井田制,这是历史的倒退。再比如他用人不当,重用齐、黄、方等均为饱读诗书的儒士,急于削藩。他本应集中精力培养势力,巩固皇权,但他集中力量削藩,全面出击,把国内次要矛盾当主要矛盾来抓。总而言之,在当皇帝这件事上,朱允炆是不成熟的。

相反,朱棣经过长时间的历练,更加具备了一个优秀帝王的气质。他在位期间,以恢复“祖制”之名,取消建文年间的一些改革措施;设立内阁,用稳妥的方式削藩;疏通大运河,迁都北京;移民开垦北京、山东等地;编修《永乐大典》,发展文化;积极经营边疆,数次亲征漠北;征讨安南,派遣郑和下西洋……这一件件的功绩,都是建文帝无法达到的。于是《明史》称赞成祖“雄武之略,同符高祖” “幅陨之广,远迈汉唐。”

总而言之,朱棣是通过竞争上岗的,实力有目共睹。朱允炆没有经过流血和牺牲,就登上了皇位。他太过年轻,还没来得及力量,就接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做皇帝确实缺少经验。他的子孙,必然也长在深宫,更是缺乏历练,自然没有朱棣的子孙厉害。毕竟,朱高炽在靖难中的表现也不赖。朱瞻基跟着爷爷,也学习到了不少。

4

明朝初期发生了这么大政治变动,全因朱元璋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出了一个小错误,令人费解的是在众多如狼似虎的儿子里面,已将他们扶持的各个拥兵自重,分镇四方。起初就藩目的无非就是培养下一代领导人,目的达成了,却最终没有在他们身上选,却选择了一个无知的小孩当皇帝,如果放在这些叔叔辈们自然不足已与他们相比,毕竟治国经验还待欠缺。这也从朱允炆继位后种种行为可以看出,年轻气盛,始终遵循朱元璋治国路线走,采取亲民文治,但在对待一些棘手的事却拿不了主意,事事都听一些老臣,这些老臣都是些朱元璋留下来的遗老,而且精于计谋,处处都在维护本朝利益,从不惦记什么皇族厉害,把家和国分不清,以至于后来明朝初期的政治并未变成中兴,而成了激烈的内斗。

本来朱元璋想让朱允炆继位实行文治,像汉刘邦一样,开辟文景之治,让守旧大臣把自己孙子改造成文邦治国的脊梁。却没料这些守旧大臣为了维护中央大权,掀起了内斗,用削藩方式压制其他诸王,维护皇权,目的就是怕这些分镇诸王起来造反,也故意激起他叛逆为口实,进行血腥的削藩,这也是这些老臣给朱允炆上的第一个亲政成绩。但却没料到后来反而自食其果,导致明朝政治大的变动对皇权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形成了两派而且纷纷倒戈,进而爆发了内战。

朱棣的成功也是朱允炆削藩的结果,朱棣作为叔叔,本来可以和其他塞王一样固守边陲,可因为南京一些守旧大臣不断煽动,导致各藩王无路可走,被加罪的加罪,处死的处死,甚至还把一些藩王逼得自尽,其中把朱棣逼得发疯。朱允炆之所以搞这么大动作,无非就是针对自己四叔朱棣,因为在许多大臣心目中,朱棣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早年随蓝玉,常年征战北方,而且固守一隅,已在燕地拥有很大的实力和人脉,加上他拥有和父亲朱元璋一样的野心,性格上不缺残暴,所以对于皇位易手,自然耿耿于怀。虽然朱允炆削藩是不义之举,可间接刺激了朱棣的强大,从而他的老底也一个个揭了出来。从靖难之役可以看出,朱棣实力可见不一般,足以对抗全明实力,以少胜多击败了铁平及李景隆多于数倍的明军,接着南下,如入无人之境,直捣京师。

这场内战似乎在就如元朝初期的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争一样,同样作为老四的长辈却以革新派为名取代守旧派的实权,这也似乎在历史重演。朱允炆如果继续当皇帝没有大的波动,推行文治,也许就不会把大明盛世推向顶峰,出现什么永乐盛世,文宣之治,也没有谁愿意继承朱元璋开疆拓土的遗愿,五征漠北,想彻底解决鞑靼,瓦剌威胁,从而让大明新增东北一隅和北方的安宁,也许北方草原更不安定,长驱直入。甚至明朝疆域会一直萎缩,所以朱棣扛起了明朝再复兴的旗帜,建都燕京是第一大事件,把本来偏安江南的中原式王朝第一个移到北方,让北方得以固守。开创永乐新政,《永乐大典》编纂,郑和下西洋达到万国来朝的局面,让大明可以拿出闪光点和其他历史朝代媲美,所以朱棣并未违背朱元璋意志 而是继承发扬。

5

朱允炆的失败,不是败在懦弱和妇人之仁,而是失败在年轻和经验不足。毕竟,朱允炆上台时才21岁,而朱棣已38岁,且经过军事锻炼。

如果能让朱允炆活到40岁以后,大明朝的格局就不一样了。40不惑,人到40以后就开始稳重了。




朱棣是最像朱元璋的一个儿子,生性残暴,嗜杀成性,经过元末战争,除山西少数地区外,中原地区已人丁稀薄,土地荒芜,加上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燕军南下时,大肆杀戮,直接导致后来不得不继续实行大移民的政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朱棣上台之初,全盘否定了朱允炆的所有新政,包括消藩,实际上是政治上的一种倒退;

朱棣虽然是明朝历史上比较有为的皇帝,但是他连年的征战及好大喜功的性格极大的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虽然宣扬了明朝的国威,但是不属于正常的贸易而是一种朝贡贸易,极大的耗空大明的财库,所以后来不得不取消了;

因为建文帝朱允炆,这位明太祖朱元璋生前苦心培育的皇太孙,却从来是一个拙劣的领导人。身为一个皇帝,他不具备半点领导人的素质!

从朱允文宽和的性格来看,由他主政的明朝,将会进入一段宽松的环境,而这样的放松对大明帝国,尤其是定都南京的政治格局是很不利的。

6

我是小九,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题目中问到如果朱棣不取代朱允炆,大明王朝能走多久?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历史中的大明王朝历经了多少年?

明朝疆域图

明朝(1368年-1644年)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

我们来看看朱棣在大明王朝的发展史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朱棣影视形象图

永乐盛世:

朱棣即位后,重建奉天殿,刻玉玺,封王妃徐氏为皇后。对靖难功臣进行了封赏。凡建文年间贬斥的官员,一律恢复职务,继续实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强对豪强地主的控制。朱棣时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同时,提出“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 的原则。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士人,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过事佛、道教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五次亲征,巩固了北部边防!

史书中多记载惠文帝朱允炆,为一位勤于政事的和仁慈的君主,对他的叔父慷慨大度,并自动地提出把皇位让给了朱棣!

永乐时期的史书,刻意的掩盖了朱允炆在位的事实,把太祖朱元璋的在位时间延长了四年!朱允炆在位的事实被史学家们强制性的“流产”。就连朱允炆的一些历史事迹,也被民间说成是传说。

朱允炆影视形象图

如果朱棣不取代朱允炆,个人认为,明朝不会走这么远?

有一历史典故:朱允炆在当皇太孙时,太祖朱元璋曾出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他和燕王朱棣以对。朱允炆对曰:“雨打羊毛一片膻。“朱棣则对曰:“ 日照龙鳞万点金。“朱棣之对太祖较为满意。从中也看出了朱允炆的懦弱、平庸和朱棣的雄心。太祖驾崩后,皇室想了一些方法来巩固朱允炆的皇位。但后来江山终究被朱棣所得。

在长期的流亡过程中,朱允炆一直以晋公子重耳的故事鞭策自己。希望有东山再起的一天。但后来他慢慢地发现,朱 棣管理国家的能力比自己实在要强得多,也就慢慢地打消了这个念头。

有梦难圆,尘世着魔迷木性;无风易醒,洞泉悟道静凡心

(这是朱允炆流亡时所作)

朱棣本身就富有雄心壮志,对国家的惯例更是胜人一筹;后又有郑和下西洋,使得明朝的国力空前强大!如果说朱允炆一直在位的话,那至少是他的政策可以令百姓安居乐业,以儒家思想治国,军事上或许不行,但文治上还是颇有建树!但,朱棣的作为使得明朝实力强盛,万国来朝!(唯一不足的一点就是提升的宦官的权利,使得明后期宦官专权的事例发生)

所以说,小九认为朱棣取代朱允炆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使得大明朝走的更远!

以上就是小九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个人观点,错误之处,还望多多指教!

7

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儿子,在朱元璋的众子当中最有谋略的,他从小就很有志向,文武双全的马上王子,他能够取代原本属于他侄子朱允文的帝位,是时势而为,也再合适不过了。

朱棣所做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首先迁都北京,巩固了北方的疆域安定,也亲率大军几次征讨漠北,荡平北方,使漠北的蒙古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北犯。其次,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开拓了明朝的眼界,促进了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交流,这一壮举影响深远,在今天看来有依然有很高的意义和价值。再次,他主持编纂的百科书式的文献集《永乐大典》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朱棣兢兢业业,励精图治,把大明朝进一步打造成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朱允文虽然天资聪慧,在对外对内上缺乏他爷爷的那份铁血手段,很难在超越他四叔叔的成就,后世之君,盖莫能超越朱元章和朱棣之魄力。所以大明也许短命,不可能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8

走不了多远,首先朱元璋立朱允炆做接班人是不符合儒家道德体系不被世人所理解和接受的。第一,朱元璋去世时虽然长子朱标去世,但他还有很多儿子,越过儿子直接传位于孙子在封建社会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也不被世人所理解和接受。第二,纵使朱元璋越过儿子传位给孙子勉强能够接受,继承帝位的那个人也不应该是建文帝朱允炆,因为建文帝朱允炆不是朱标嫡长子,只是一个庶长子而已。虽然朱标嫡长子朱雄英去世,但还有一个嫡次子朱允熥,此时应该传位给朱允熥。在中国历史上胡乱传位必会带来混乱。第三,上面的问题尚且不提,朱允炆一登基就急着削藩,此时他还没有彻底掌握皇权,建立自己的班底,无论是内部朱元璋留下的重臣还是外部的藩王都没有对他服从。而且他削藩的时候虽然出门官宦氏族,其实社会地位也不高,是离老百姓比较近的三国人物。正如许邵对曹操的评价一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长远规划,胡乱削藩,彻底打乱了朱元璋去世前的布置,也给了元朝余孽喘息的机会,这也成了朱棣登基后屡次北伐的原因。第四,国内汉人学子对朱明王朝一直看不上眼,觉得朱元璋就是个泥腿子根本不配当皇帝,朱允炆登基的时候元朝末年的文人虽然老迈但还未去世,大有人在,大明王朝培养的文人还未成熟,直到朱棣取而代之又经过近二十年的强权政治之后,三杨成长起来,心向大明的文人源源不断,此时才具备实施仁政的土壤,所以即使朱棣不取代朱允炆,他也无法带领大明蒸蒸走向繁华,只是亡国的时间会晚一些。

9

朱棣如果没有取代朱允炆当皇帝,我觉得朱允炆也能把明朝治理的挺好,至少在经济和文化上不会比朱棣差太多,至于大明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不是建文帝能决定的。

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这让朱元璋很是头疼,但是朱元璋并没有从剩下的儿子里面再选择一个继承人,而是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成为皇太孙,正式选择朱允炆为自己的继承人。

朱元璋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建立大明的过程中,不断征战,给百姓带来太多苦难。后来为了政权稳定,大杀功臣,所以继承者应该选择一个仁慈开明、待人宽厚的君主,这样就可以让整个国家更为安定。

朱允炆性格仁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即位后改变朱元璋时期的很多政策,极大缓解了朝堂的紧张气氛,为当时的官吏和百姓提供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同时朱允炆任用选拔很多有社会影响力的大儒做官,施行了很多有利民生的政策,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朱棣虽然雄才大略,然而也比较残暴,不是一个能虚心纳谏,待人宽厚的君主。同时从朱棣开始设立东厂这种特务机构开始,太监逐步掌握权力,从此太监也进入明朝的权力决策圈子。东厂对百官言行进行监视,让大臣们不敢轻易谏言,虽有怨气却不敢明说。后面明朝的政治乱象和这不无关系。

我们可以想象在朱允炆的治理下,明朝不会太差,而且政治、经济也会继续发展,社会更加稳定和谐,大明也会延续下去,至于能走多远,那就是后世子孙如何治理的问题了。

10

明朝因为什么而被人牢记,又因为什么而被后人黑化,明朝究竟有什么特殊呢?

说到明朝,我们首先会想到明太祖朱元璋打跑了蒙古人,光复了中国;其次,是靖难之役雄才大略的朱棣取代了重用文臣的书呆子朱允炆,然后以北京为都城“天子御国门”;接着,我们会想到“土木堡之变”大明朝在于谦的带领下永不后退;最后,是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等监视特务机构。

那么,如果朱棣不取代朱允炆,大明朝会怎样呢?

首先,我们看一下朱允炆的政策。

1、大开科举,轻视武将。

朱允炆四年执政,大肆提拔文官,轻视武将。朱允炆提拔了很多文官,朝廷中又重用黄子澄、齐泰,还有方孝孺,可谓“秀才朝廷”。而反过来,武将方面,朱允炆一朝,学会了朱元璋大杀功臣的那一套,大有开启重文轻武,打压武将之风。

2、理想皇帝,理想政策。

朱允炆听信方孝孺的,想要建立儒家理想中的社会,一切都按《周礼》的目标实行。事实证明,太过理想的政策是做不到的。

3、根基不稳冒险削藩。

朱允炆执政之初就听文官的意见,不顾刚刚执政根基不稳,急不可耐地开始削藩。先后逼死和削了五六个藩王。

明朝以藩王守卫边疆,统称“九边”。建文帝此举是逼迫藩王造反。

削藩操之过急,不能学习汉武帝“推恩令”,最终引发靖难之役,不仅丢了皇位,还被天下人笑话。

4、轻薄徭役,减轻刑法。

建文帝上台之初,轻薄徭役,减少赋税,渴望建立《周礼》描述的大同社会。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执行者是官吏,为官如何,还要看皇帝的魄力。

减轻刑法,看起来百姓日子好过。但贪官污吏的胆子更大。

5、疏远太监。

建文帝远离宦官,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太严厉导致宦官投奔朱棣,带去军政机密。

既然选择疏远太监,也要做好防备工作。终究是年轻人的心态,思虑不够长远。

6、妇人之仁。

靖难之役前,建文帝削了五六个藩王,朱棣的三个儿子都在南京做人质。我们可以认为,只要建文帝不自己作死,燕王朱棣这个藩王他是削定了。

可是,朱允炆傻就傻在听信文官之言。不仅盲目削藩,还在朱棣装疯卖傻的时候放过他,更以什么“麻痹”朱棣为理由,放回了朱棣的三个儿子。

好了,人质没有了,于是燕王起大军以“清君侧”的名义要杀黄子澄。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皇帝跑路,燕王登基,成就了明成祖的永乐盛世。

而且,朱允炆的妇人之仁还体现在对不该仁慈的朱棣仁慈。打仗的时候,建文帝手下五十万大军,燕王手下不足十万。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将一把好牌打得稀啪烂的。

不允许伤害四皇叔朱棣!

那么,请问,官兵们应该怎么打仗呢?

而且他一开始重用的文官和武将都是军事素养不高的人。五十万大军不仅没有打败朱棣,还生生亡了建文帝一朝。

重用的腐儒方孝孺等人不仅没有带给他儒家大同社会,反而亡了国。方孝孺更得到了“株连十族”的下场。

不知道建文帝朱允炆日后逃难的时候,是不是会在梦中继续做着皇帝梦。

总结:建文帝21岁登基,本来应该好好巩固他的江山,但他性格中的平庸和妇人之仁却叫他亡了他的国。

假使朱棣没有取代他,他的朝代也会朝着王莽的新朝的方向前进。最终的结果,估计也不是长远皇帝。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