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问这个问题题主应该是看过《康熙王朝》的,在这部电视剧中周培公、姚启圣和李光地都是成就康熙伟业的不世之功臣。在康熙因削藩弄的大清四面楚歌,甚至是濒临灭亡的时候,是周培公率领由家奴组成的部队击溃了察哈尔叛军,继而收服王辅臣,并平定三藩之乱,可以说周培公就是拯救大清的最大功臣。在康熙要收复台湾之时,正是在福建总督的姚启圣的帮助下,才最终收复台湾。在康熙面临着索尼和明珠两党的压迫下,正是因李光地的存在,康熙才能在最后击垮索明两大集团。



可以说在《康熙王朝》中这三人对于康熙来说都是最大的功臣,他们帮助康熙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的丰功伟业。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三人在电视剧中最后的结局都不怎样,周培公被贬到盛京最后因病而死,姚启圣在收复台湾后就自动辞官归隐山林,李光地被贬往台湾直至终老。所以在电视剧中他们这三人的结局可谓是悲凉,那么在真实历史上他们的结局还是如此悲凉吗?这里澳古君为大家一一揭晓。



周培公

周培公在真实的历史中并没有电视剧中功劳那么大,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劝降曾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周培公出生于明末崇祯年间,在当年他的母亲因战乱无辜受牵连而死,自此孤苦无依,但因他曾经读过书,所以就被当地的县官看中成为了其幕僚。后清军入关替代明朝统一天下的时候,他因贵人的推荐得以进入清廷的内阁成为供奉。



1674年,康熙因进行错误的削藩政策,最终导致吴三桂起兵造反,此时远在陕西的原明朝降将王辅臣也被吴三桂策动反叛。而在当时如果一旦让吴三桂与王辅臣之间的辖地连成一片,那么大清势必会陷入更加危急的地步。于是周培公等人就被康熙调往陕甘地区负责阻击吴三桂军对于陕甘地区的进攻。



但由于此时清朝不只是受到吴三桂和王辅臣的威胁,它还同时受到耿精忠、郑经等势力的进攻,可以说朝廷根本就没有过多的兵力能够投入到与王辅臣军的对抗当中。再加上当时的王辅臣还处于举棋不定的局面当中,所以此时如果能够说服王辅臣重新归顺于清廷,这样清廷就能拥有足够的兵力去对付吴三桂等人。就这样最终周培公自告奋勇只身前往王辅臣军,劝降于他,后王辅臣在周培公的说服下果然再次接受了清廷的招抚。



而靠着这份勇气和功劳,他被康熙晋升为山东登莱道,其母被追赠为贞烈恭人,其父也被追赠为朝烈大夫。后康熙更是亲自替周培公的亡母孙氏撰写祭文,可以说恩宠一时无两啊。而后在守孝三年后,周培公前往山东赴任,但是由于在任上他与山东总兵不合,再加上他本就不太适应官场上的条条框框,所以在当了三年的登莱道,他就辞官归隐了。



按理说周培公的仕途也就到此截止了。但是在1690年随着清朝西北地区噶尔丹的反叛,赋闲在家的周培公又耐不住了,于是他就写了一道平叛的计策呈给了康熙,后康熙看了觉得很好于是就让周培公前往盛京担任提督一职,负责守卫边境的安全。直到1701年,在盛京护卫着大清边境11年的周培公,因病去世。



可以说在真正历史中周培公的功劳和官职虽然没有电视剧中说的那么大,但是他的结局却要比电视剧中好多了,他并不是被贬到盛京,而是自己自告奋勇去了盛京帮助清廷守卫边境,而且在盛京提督任上干了足足11年,可以说深受皇帝的信赖,要知道盛京乃是清朝的龙兴之地,能让一个汉人掌兵如此久,足以见的他有多受恩宠。

姚启圣

姚启圣在真实历史中的功绩比电视剧中的还要大,也更为传奇。顺治初年,姚启圣因被当地土豪侮辱,遂愤而投靠了清军,后当时清军的掌权人觉得这人学识过人是个人才,于是就任命他为通州知州。可是姚启圣这人并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人,他一当上知州就带着手下的衙役把欺负他的那个土豪给活活打死了,后就直接挂印而去了。



后在1663年不知何故,曾经辞官的姚启圣又想着当官了,于是去考了乡试,后中举被授予广州香山知县,但是没过多久就因擅自让百姓前往南洋与人做生意而被罢官免职。就这样在二次丢掉官职后,姚启圣就稍微老实的做了几年的生意。不过他毕竟不是一个安分的主,在1674年吴三桂等人发动三藩之乱之时,姚启圣就带着自己多年经商赚到的钱,然后招兵买马投靠了当时负责镇压福建叛乱的康亲王杰书。



而在跟随康亲王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姚启圣可是屡立奇功,更是官运亨通。先是逼迫耿精忠投降被晋升为福建布政使,后又利用奇策将吴三桂麾下的大将韩大任收入麾下,之后更是协助康亲王收复漳、泉之地,因而又被晋升为福建总督。也就是在福建总督任上,姚启圣开启了传奇而又辉煌的一生。



1678年因收复平和、漳平二县,又成功阻止台湾郑氏政权对于福建的觊觎,并斩杀郑英等大将,而被晋封为正一品。1679年因姚启圣击溃郑锦大军,并招降14400人,同时又趁机收复金门和厦门,从而被晋升为兵部尚书、太子太保。1682年又因攻克金门、厦门之功,被授予可世袭罔替的骑都尉爵。之后在1683年,已是59岁高龄的姚启圣在协助施琅攻克台湾后,不久就病逝于福州。



可以说姚启圣这辈子就是一个传奇般的存在。曾经几次三番丢掉官职,但是却都能依靠自己的才学和智慧再次崛起,直至做到最后的太子太保,位列东宫三公的显赫地位。

李光地

历史上的李光地结局可要比电视剧上的李光地好的太多了,而且官做的也是三人中最大的,他也是三人中唯一死后被追赠和赐予谥号的。李光地生于明末崇祯十五年,后在康熙四年高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而得以进入仕途。在中进士后他先被选为庶吉士,后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1674年三藩之乱时,在福建省亲的李光地拒绝郑锦和耿精忠的招安,并偷偷写信向康熙表明自己的忠心,而康熙也感念他的忠诚,于是就让兵部录其为领兵大臣,并让康亲王在进入福建时尽量找到他以护其安全。



在1677年李光地因拉哈达的赞赏,而被康亲王提拔为侍读学士。后在1678年,李光地因镇压反清复明的蔡寅起义有功而被晋升为永州总兵。1680年李光地回朝后,被康熙任命为内阁学士,并于同年举荐了施琅负责攻台事宜。之后李光地历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兵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直隶巡抚、吏部尚书等职。而在这数十年,李光地也曾因过被贬官,也曾也治理水患有功被晋升,总之是宦海沉浮,阴晴不定。



不过最终李光地的仕途还是走向了鼎峰。1705年已是花甲之年的李光地被晋升为文渊阁大学士,成为了世人默认的宰相。而作为已经坐到了这个位置的李光地此时已无意在做官了,他几次三番都想辞官回乡颐养天年,但都因康熙眷念老臣而被驳回。最终在1717年,李光地因病卒于任上,享年77岁,赐谥号“文贞”。



可以说李光地从做官的那一刻起就深受康熙的信任。在晚年他曾几次三番被人弹劾有错,但每次都被康熙赦免,比如在1687年他因在孝庄太后的葬礼上未如期到京城叩拜孝庄,而被人弹劾,按理说应该是连降五级录用,但是最终被康熙降旨赦免。所以终李光地这一生他都是康熙最为亲近的宠臣,甚至死后都享受了无上的恩宠,在雍正年间李光地先是被追赠为太子太傅,后更是得以进入贤良祠受世代供奉。



综上所述,在历史上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这三人的结局都还不错,没有被贬,没有被杀,而都是善终,且都是在任上病逝。而这三人也都是受到康熙帝的信任,其中以李光地的成就最高,他是三人中唯一被赐予谥号的,也是唯一坐上相位的。而其中在电视剧中被明显夸大功绩的显然就是周培公,在历史中他最大的功劳就是劝降王辅臣,做到最大的官也就是盛京提督,远非电视剧中所演的那样。

最佳贡献者
2

电视剧《康熙王朝》虽然在一些地方存在历史错误,但是整体上还不错,跟着康熙一起沉浮,一起起伏,一起悲喜……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里面的三个人物,知晓历史上他们的真实面目!

周培公

剧中,我们对周培公最熟悉的莫不是他画的那副《皇舆全图》,而且他还受到了重用,任抚远大将军。



但是历史上的周培公,原本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在三藩之乱,图海到平凉时,周培公向他上取平凉策,因而被招收为幕僚。后来劝降王辅臣有功,被封为山东登莱道。再后来死在了去盛京当提督的路上。根本没有画过《皇舆全图》!

李光地

在剧中,李光地因为众多孤儿上万言书而被重用,之后辅佐姚启圣施琅收复台,表现也可圈可点,于是入朝为官。不幸,深陷官场变了味儿,误入歧途,康熙害怕他成为明日的明珠索额图,因此贬他为台澎知县。

而历史的他协助过“三藩之乱”“收复台”,在晚年时受到康熙重用,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最后,也善终了。死后,谥号为“文贞”!后来雍正称他为“一代完人”。

姚启圣



在康熙上位时,他已经接近四十岁,后来姚启圣在剿灭耿精忠中屡立战功,因而被封为福建总督!

之后,在收复台中扮演关键角色,不幸收复台还兵福州时,背部旧疾复发而故。时年六十!

这就是康熙王朝中的三个汉人,说谁厉害,还是属姚启圣,你们认为呢?不过,我们当中何尝没有李光地?但是周培公有点遗憾。

3

首先,历史上康熙时期的重臣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三人都真实存在,《康熙王朝》里演的三人主线与历史大事件基本靠拢,但电视中三人履历和历史有很大差别。

周培公墓位于湖北荆门,死后因牵连案件,墓被康熙下令毁坏,现出土大量残损石件。

《康熙王朝》里的周培公和康熙偶遇入仕,随后大发神威,率领八旗兵平定三藩叛乱,收降王辅臣,封为抚远大将军等等,但事实上,真实的周培公一直靠着依附权贵、充当幕僚的角色混迹官场的,最早是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黄锡衮,后来是抚远大将军图海,当然周培公在劝降王辅臣和平定吴三桂也建立功勋,赏四品登莱道,最后坐到了从一品盛京提督,死于任上,《康熙王朝》里周培公向康熙献的《皇舆全览图》是虚构的,此图是康熙下令编绘的,跟周培公没关系。

图为姚启圣任福建总督时,赠予仰光侨商陈祖潼的“俊髦臚欢”牌匾。

《康熙王朝》里的姚启圣因性格孤傲、愤世嫉俗,但又很有才,康熙将他从九品厮厩提拔为地方大员,担任收复台湾的封疆大吏,但真实的姚启圣早在平三藩时就开始建功立业了,升为福建总督,和电视演的一样,收复台湾时,姚启圣是决定性人物,后升任兵部尚书、兼太子太保,1683年康熙收复时,姚启圣病逝,所以姚启圣不像电视演的功成身退、告老还乡,而是在任上病死的,不过电视里演的周培公死前推荐姚启圣有点依据,周培公早年依附的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黄锡衮,是姚启圣的妹夫,所以周培公跟姚启圣可能认识或听说过。

历史上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三人中,李光地成就最高。

《康熙王朝》里的李光地就有点儿扯了,不但跟康熙女儿蓝齐儿来了段儿女情事,还参与扳倒明索两党,最后被贬为台澎知县。历史上的李光地是非常顺坦和圆满的,康熙年间进士,参与平定三藩之乱,任内阁学士,举荐施琅,先后任工部侍郎、直隶巡抚,治河、安抚灾民有功,深受康熙信任,升正一品文渊阁大学士,晚年时的李光地还出席康熙的千叟宴,去世时享年77岁,属高寿,雍正时还追封太子太傅。

4

首先确定三人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电视剧《康熙王朝》来源于二月河的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小说的虚构,加上电视艺术形象,给大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与历史有较大差距。

周培公(1632年—1701年),本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

姚启圣(1624年—1683年),字熙止,号忧庵,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朝康熙年间政治家、军事家,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姚启圣为政带兵执法严明,曾随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平定耿精忠叛乱,在收复台湾战役中功勋卓著,历任福建总督、兵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病逝于福州。

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人,清朝康熙年间大臣、理学名臣。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任翰林编修、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曾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著有《历像要义》、《四书解》、《性理精义》、《朱子全书》等书。

单看年龄就可以知道,周培公(1632年—1701年)比姚启圣(1624年—1683年)出生晚8年,更比姚晚去世18年;再看两人的履历,从未有过交集,当然就更没有举荐之说。

需要指出几个明显的错误。周培公作为汉人是不可能作为军事最高指挥官的。

一:察哈尔叛乱,马佳·图海,隶满洲正黄旗。康熙令信郡王鄂札为抚远大将军,图海为副将军统兵征剿察哈尔,信郡王鄂札是清初著名的豫亲王多铎的孙子,让他出任主将,是政治上的考量,实际的指挥,还是得靠图海。

二:劝降王辅臣。康熙十五年(1676年),以图海为抚远大将军,征讨吴三桂。王辅臣手下参将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周培公奶娘龚嬷嬷的儿子)与周培公均是同乡,周培公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冒死进城劝降成功。

三:大清皇舆全图:《康熙皇舆全览图》为中国清朝所绘的地图。1708年由康熙帝下令编绘,绘图人士有耶稣会的欧洲人士雷孝思、马国贤、白晋、杜德美及中国学者何国栋、索柱、白映棠、贡额、明安图以及钦天监的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理藩院主事胜住等十余人。没有周培公什么事。

再说姚启圣,从小有豪侠之气,也是清朝的拥趸,在八旗乡试中考中第一名,被授予广东香山知县。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举兵叛乱,姚启圣与儿子姚仪募壮兵数百,赶赴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麾下效力。姚启圣被委任为诸暨知县,剿平紫山土寇。后来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姚氏父子也屡立战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姚启圣的妹夫黄锡衮:清康熙年间东阁大学士(宰相),掌管兵部事。水师提督施琅是黄锡衮之妹夫,在收复台湾一役中,三人以姻亲关系并肩作战。另外,攻克台湾时郑经已死,其子郑克塽袭位,称延平王。

最后说说李光地,康熙三年(1664年),李光地乡试中举。康熙九年(1670年),他于庚戌科会试中成绩出众,高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被选为庶常馆庶吉士。康熙十一年(1672年)九月,他得授翰林院编修之职。并非像电视剧中说的那样不愿意做官,在平定三番、收复台湾、治理直隶兴修水利中也多有贡献。

5

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是《康熙王朝》中主要人物,他们三人分别是康熙三个时期的重臣,周培公平定三藩之乱,姚启圣收复台湾,李光第收复台湾解决党争。

虽然都是能臣,重臣,三人的结局却有很大区别,周培公李光第最终被鸟尽弓藏,而姚启圣却得以功成身退。

《康熙王朝》中有很多虚构人物,比如魏东亭,伍次友等人,但是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却是真正存在的历史人物。

社稷之臣拯救大清于危亡

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是最让人惋惜的角色,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因为汉人身份最终在盛京郁郁而终,死前还留下“皇與全图”。

在真实的历史上周培公确实参与了平定三藩,但是仅有进城劝降王辅臣符合历史形象,其他诸如平定察哈尔王,平定三藩,以及担任抚远大将军的都是图海,这个在剧中作为周培公副手的人。

周培公晚年确实担任盛京提督,最后死于任上,但是在历史上周培公远不如电视剧中如此传奇。

平台功臣姚启圣

姚启圣,康熙二年进士,在三藩之乱时捐资募兵,颇有功绩,随后逐步升迁为福建总督。

在平台一役上姚启圣功不可没,包括制定“剿抚并用”的策略,推荐施琅为水师提督。都是姚启圣力主,1683年攻克台湾后,姚启圣病逝于福州。

总体来说剧中人物除了年龄和结局有些偏差外,总体还是比较符合历史原型的。

康熙“知己”李光第

在历史上李光第的经历并不如剧中如此跌宕起伏。

他是康熙九年进士,以庶吉士入仕。“三藩之乱”时李光第恰好返乡省亲,身在福建,耿精忠数次派人招安,李光第始终不从,保持了忠臣的名节。

康熙十九年李光第被授予内阁学士,并举荐了施琅担任平台主将,此后李光第的仕途还算顺利,康熙四十四年被授予文员个大学士,正是入阁为相。康熙五十五年李光第在北京病逝,享年77岁,康熙表示了极大的悲痛并派恒亲王允祺前往吊唁。

和剧中被放任台湾相比,李光第结局算是非常圆满。

电视剧的艺术加工属于再创作,虽然人物设定和原型有区别,但是并不妨碍《康熙王朝》成为经典之作。

6

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不过这三个人在正史中的形象与电视剧里面的形象有很大的区别。

历史小人物——周培公

周培公,本名周昌,培公是他的字。他出生于大明崇祯五年,湖北荆门人,跟嘉靖皇帝算半个老乡。《康熙王朝》电视剧中有关于他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虚构的。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主要有三处:

一是在《清史稿》卷251《图海传》里面提到过他。

二是在《湖北先贤诗佩》里面,有关于他的几句简略记载。

三是在《清圣祖实录》中,因其招降了叛将王辅臣,在康熙上谕中提到了他。

相关的史料就不细说了,只说一下他的历史事迹。从《清史稿》的记载来看,周培公的主要事迹就是招降王辅臣。

具体招降的过程是:周培公在图海出征平凉的时候向图海献策,被图海选为幕僚。清军围攻平凉期间,周培公提出“说降”之策,图海上奏给康熙,周培公随即得到康熙的亲自召见。最后周培公单枪匹马进平凉,并成功说降了王辅臣。

至于电视剧中的情节,比如周培公协助康熙破察哈尔,平三藩,拥兵二十万而遭到康熙的忌惮以及向康熙进献《皇舆全图》等,都是小说的虚构。



关于这个《皇舆全图》需要说几句,历史上确实有《康熙皇舆全览图》,但是这份全览地图是1708年由康熙帝下令编绘,以天文观测与星象三角测量方式进行,采用梯形投影法绘制,比例为四十万分之一。绘图人士主要是耶稣会的欧洲传教士。也就是说,不懂西洋绘图法,是不可能画出这份全览地图的

周培公并没有学习过西洋绘图法,很明显不可能画出这种高精度的地图。并且,康熙下令绘制《康熙皇舆全览图》时,历史上的周培公已经去世了。

另外还有几点要重点指出来的是:

其一,网上一些地方文史博客里说周昌是山东布政使,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他最高也只到道员。具体可以查《清代职官年表》,康熙二十年以后并没有一个叫周昌的人担任过布政使的记载。

其二,周培公不是进士出身,康熙十二年有一个叫周昌的进士,但此人是旗人。应该不是一个人,只是同名罢了。

其三,有些学者指出,周培公在跟上司闹别扭后,便解任返回了老家,他并没有派去东北担任盛京提督。关于他担任盛京提督的记载,多半是谣传。



骄傲不训——姚启圣

电视剧里的姚启圣是周培公在临死前推荐给康熙的“平台”人才。此人一出场,就是一身匪气,桀骜不驯,跟谁都敢干,让人看着十分解气。

历史上的姚启圣的性格,基本上与电视剧的形象类似,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根据《清史稿》列传四十七记载,姚启圣从小就很狂妄自大,颇有游侠气质。有一次他在通州游历,被当地的土豪侮辱。他一气之下就跑到军营投军,后来因军功做到了通州知州。上任后,就把当年侮辱他的土豪抓了起来。然后官报私仇,把土豪给打死了。上面派人追查此事,他也不含糊,直接就弃官跑路了。

后来姚启圣投亲,沾了亲戚的光,入了汉军镶红旗,在康熙二年的八旗乡试中,考中了第一名,旋即被任命为广东香山知县(现在的中山市)。担任知县期间,由于得知前任知县因亏空被下了大狱,姚启圣便自掏腰包,替他还了钱。再后来由于他擅自开了海禁,私自跟葡萄牙人做生意,被广东总督卢兴祖弹劾,被判死罪。不过由于正好赶上大赦天下,捡了条命。

三藩之乱的时候,姚启圣自己组织了数百人的团练,投靠康亲王杰书,并把自己做生意攒的十五万两银子全部捐做军饷。平定三藩后,康亲王杰书先后举荐姚启圣做了福建布政使、福建总督加兵部尚书、太子太保,负责平定台湾的工作。

从姚启圣捐银子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他是个非常善于经商赚钱的人。三藩之乱期间,他就赚了很多钱。这些钱后来基本上都花在了收复台湾上面。

1682年,康熙下令发起了澎湖之战,命姚启圣负责后勤保障,而命施琅独自带兵,专门负责攻取台湾。姚启圣在后方保障上可谓竭心尽力,他把家中的银盆杯碗和妻妾的金银首饰“悉数抵算”,官兵们见此情景“相视感叹,莫不涕零,各矢用命。”

自康熙十四年至康熙二十二年,姚启圣倾家荡产筹措军资共计白银四十二万八千两,中间还包括资助修造学校、赈济灾民、营建民房,制造大小战船100余艘等。花的都是他自己的家产。

可以这么说,在平台过程中,姚启圣之贡献不亚于施琅。然而台湾收复后,康熙却故意不赏赐他,这也直接导致姚启圣就因气愤而一病不起,最后病逝了。

当他病逝后,家中穷的“肃然无储蓄,诸子卖田以藏,贫如故。”

这正如他在平台后方供应时说:“即家徒四壁,债累难堪,实所甘心。”




理学大师——李光地

历史上的李光地是个能臣,临退休之前坐到了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丞相)。不过他的政治成就一般,他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他在理学方面的研究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李光地的水平排不上名次,地位很低。但是如果要研究清代政治史的话,就一定要研究李光地。因为康熙前期的理学家,如熊赐履等人,就一直力图以教化君主的方式树立儒学的地位,扩大儒家政治文化在清朝国家机器中的影响力,促进清朝在中原地区统治方式的转型。

说白了,就是给理学找出路,让理学能适应清朝的统治。同时也让理学进化,服务于清朝的统治。

熊赐履退休之后,杠过理学大旗的人,就是李光地。当时他的具体工作是:主持朝廷的修书工作,为程朱学说树立一个适应于清朝的教化范本和媒介,从而确定了儒学道统在清代官方意识形态中非常重要的位置

客观上说,他在清初官方的语境内,为理学争得一席之地,同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清朝在中原地区的政治文化形态

至于他和蓝齐儿的爱情悲剧,就不要太当回事了。

7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演绎中,周培公助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姚启圣助康熙皇帝收复台湾;李光地更是直接参与了“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平衡“索明之争”的重要人物。只可惜,周培公功成名就后被康熙皇帝扔到了盛京;姚启圣收复台湾后也被康熙皇帝罢官不用;李光地则被贬为了台澎知县,结局更为凄凉。

清朝历史上,这三位汉臣确实存在,而且也都为康熙皇帝手下的名臣。只不过,历史上的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并未像《康熙王朝》所演绎的那样落得悲凉,而是均得善终并名垂青史、流芳后世。

周培公

“三藩之乱”中,周培公因劝降陕西提督王辅臣而一举成名。劝降之前,周培公便已经被康熙皇帝赠一品衔、赐穿黄马褂。注意,康熙朝的黄马褂并不像晚清时期那样烂大街,而是货真价实的至高荣誉。

王辅臣的归顺,不仅解除了朝廷的巨大威胁,还彻底剪除了吴三桂于西北地区的羽翼,对朝廷平定“三藩之乱”有着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周培公的功劳之大,可想而知。只不过,在朝廷论功行赏的时候,周培公只请康熙皇帝对其母亲予以嘉封而并未对官职、爵位提出任何要求。

这以后,周培公虽然被任命为正四品的山东布政使参政,但因与山东总兵官不和而辞官归乡。准噶尔叛乱之时,周培公向康熙皇帝上奏平叛条陈,均被康熙皇帝采取。念其功劳,康熙皇帝再次启用周培公,任命其为盛京提督。

注意,周培公被任命为盛京提督并非贬黜,也绝非“兔死狗烹”,而是绝对的官职升迁,是被重用了。康熙四十年,周培公病逝于盛京提督任上,终年70岁。

姚启圣

早在“三藩之乱”时,姚启圣就投在康亲王杰书麾下,因战功颇丰而被逐级晋升为福建总督,早早地成为了一方封疆大吏。

福建总督任上,台湾郑氏王权频频侵扰内地,对沿海军民造成了巨大伤害,康熙皇帝遂决定收复台湾。康熙十九年,姚启圣指挥清军收复金门、厦门而被加封兵部尚书、太子太保衔,成为行政级别为副国级的高官。

康熙二十一年,姚启圣又被赐封世袭骑都尉,加一云骑尉,基本相当于拥有了一个正四品武职官员的世袭特权。康熙二十二年,台湾光复,此时的朝廷上却发起了一阵弹劾姚启圣的风潮。虽然康熙皇帝念在姚启圣功勋卓著而对其诸般罪行不予追究,但此时的姚启圣已经病入膏肓,很快病故,终年60岁。

李光地

李光地,在康熙皇帝手下为官长达半个世纪,几乎见证了康熙朝所有的重大事件,康熙皇帝的诸多历史功绩中,李光地几乎全部参与其中。康熙四十四年以后,李光地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几乎成为了康熙皇帝最为倚重、信任的朝廷重臣。

在康熙朝晚期出现的“九子夺嫡”事件中,李光地甚至成为了夺嫡皇子必须争取的朝堂势力。皇十四子胤禵屡次拉拢李光地而不得,只好将其弟子拉拢至自己麾下便为自己赢来了众多朝臣的支持,由此足见李光地的巨大朝堂影响力。

康熙四十九年开始,已经70岁高龄的李光地屡次请求致仕,而逐渐步入晚年且为皇子夺嫡忧心的康熙皇帝则对其愈加留恋,屡次强加挽留。直到康熙五十三年,康熙皇帝才不得已给了李光地两年的假期;康熙五十五年,李光地再返朝廷任职,直到康熙五十七年病逝于任上。

李光地病逝后,康熙皇帝“遣亲王祭奠,赏赐千两金,赠谥号文贞”。谥号“文贞”,仅次于“文正”,乃系古代文官谥号中排名第二位的至高荣誉。雍正皇帝继位后,追赠李光地太子太傅衔,祀贤良祠并给予了“一代完人”的至高评价。

后记

康熙皇帝之所以能被后世尊为“千古一帝”,并不仅仅因为其在位期间“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的历史功绩;也不仅仅因为其“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的仁君表现;对于功勋之臣的厚待和感恩,或许才是他赢得天下臣民乃至后世推崇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清实录·圣祖实录》、《康熙朝起居注册》、《清史稿》、《正说清代十二帝》

8

周培公,姚启圣和李光地很多人都是在《康熙王朝》中认识了这几个人,他们也存在于真实的历史中。

周培公在电视剧中是康熙最为器重的汉族大臣,一直在康熙身边辅佐康熙,后来被满人大臣排挤远离京城,在真实的历史中周培公是康熙身边一位重要的谋臣,但是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李自成入关后他的母亲也死了,周培公便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机缘巧合下他当上了一个小官,他运气也很好,之后又遇到了一位很有权势的人进了京城,在内阁当官。

在三藩之乱时调兵阻击吴三桂,剿灭了尚可喜和耿精忠。之后周培公又冒死劝降王辅臣,因此当时朝廷重臣图海向康熙力荐周培公,后来周培公到山东任职,但是和总兵政见不和,几年后便辞官回乡,之后葛尔丹造反,康熙再次启用周培公,到今天的沈阳担任提督,守边关11年最后死在这里,周培比康熙大22岁!

姚启贤他其实完全不像《康熙王朝》演的那种老古董,他其实很像一个侠客,早年因为被土豪侮辱投了清兵,把土豪杀了又辞官而去,看到士兵调戏妇女,夺刀砍杀了士兵,他是汉八旗的,后来乡试考中当了个县官,不久私自开海运被罢官,三藩之乱募兵平叛,被康亲王举荐,姚启圣再次被任用。郑经叛乱姚启圣自己筹钱五万多两白银做经费,收复漳州、泉州,康熙下令嘉奖,升福建总督,后来率部队出战。屡屡攻破台湾叛军,之后又攻克厦门,金门,封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授世袭骑都尉,加一云骑尉,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攻破台湾,姚启圣还兵(交还兵权)福州在途中病故。

李光地康熙三年中举人,康熙九年中进士,康熙十一年翰林院任职,康熙十二年回福建探亲遇到三藩之乱,泉州被占,叛军来招安被李光地拒绝,康熙知道后让李光地领兵,康亲王攻破福州就来寻找李光地,提拔他做侍读学士,之后在对抗郑经屡次建功,升翰林学士,不久升为总兵,回京后康熙任他当内阁学士,在这段时间李光地向康熙举荐了施琅,之后二十多年仕途起起伏伏,多次罢免又多次被任用,康熙四十四年升文渊阁大学士登上相位,之后多次请求辞官被康熙拒绝,康熙五十五年因病去世,后来雍正继位加封太子太傅。

9

首先,历史上康熙时期的重臣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三人都真实存在,《康熙王朝》里演的三人主线与历史大事件基本靠拢,但电视中三人履历和历史有很大差别。

我想问这个问题题主应该是看过《康熙王朝》的,在这部电视剧中周培公、姚启圣和李光地都是成就康熙伟业的不世之功臣。在康熙因削藩弄的大清四面楚歌,甚至是濒临灭亡的时候,是周培公率领由家奴组成的部队击溃了察哈尔叛军,继而收服王辅臣,并平定三藩之乱,可以说周培公就是拯救大清的最大功臣。在康熙要收复台湾之时,正是在福建总督的姚启圣的帮助下,才最终收复台湾。在康熙面临着索尼和明珠两党的压迫下,正是因李光地的存在,康熙才能在最后击垮索明两大集团。

可以说在《康熙王朝》中这三人对于康熙来说都是最大的功臣,同时我们也知道这三人在电视剧中最后的结局都十分凄惨。那么在真实历史上他们的结局还是如此悲凉吗?这里历史趣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周培公

周培公(1632年—1701年),本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

周培公在真实的历史中并没有电视剧中功劳那么大,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在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周培公幼年丧父,十岁时,李自成进攻荆郢间,其母孙夫人殉难而死,周培公落魄无依。成为州卒小吏,不久依附显赫者进入京城,担任内阁供奉。

劝降辅臣

三藩之乱

康熙十三年(1674年)腊月,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策动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北方反叛呼应。在耿精忠、王辅臣先后发动叛变后,吴三桂曾试图应援、打通与耿、王的联络,使叛乱地区联成一片,迅速压缩对清军的包围圈。

图海

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辖陕甘征讨大军。王辅臣拥兵自重,以骁勇善战闻名,清将都有点怕他,不敢轻易进兵,他也没把清兵放在眼里,对10万清军围困毫无惧色,目空一切。

劝降辅臣

后来周培公自告奋勇只身前往王辅臣军,劝降于他,后王辅臣在周培公的说服下果然再次接受了清廷的招抚。

委以重任

平定王辅臣陕甘叛乱,不仅解除了朝廷的重大威胁,而且剪除了吴三桂在西北的羽翼。朝廷对参战的汉将分别论功行赏,委以重任,多方鼓励和奖赏,使他们忠心耿耿为朝廷效力。周培公对奖赏只有一个要求:母亲孙氏以父死殉节,望皇上能为母请旌。图海奏请康熙皇帝升任周培公为山东登莱道,并对周培公母亲孙氏予以嘉封。

辞官还乡

康熙十五年(1676年),朝廷诰封其母孙氏为贞烈恭人,加赠夫人衔。其父封赠为朝烈大夫,加赠中奉大夫衔。康熙皇帝还亲自御笔为孙氏撰写祭文,规定了祭祀规格,命布政司堂上官分守武昌道参政吴毓珍办理。周培公在家守孝三年,后到山东任职,因与总兵官意见不合,难以继续共事,仅在任三年,便辞官回到荆门家乡。

死于任上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西北蒙古族首领噶尔丹率众反清。赋闲在家的周培公仍不时关注朝廷政事,希望复起,闻讯后连忙赶写平叛“条呈”送到京城,亦被康熙帝采纳,任命周培公为盛京(今沈阳)提督,负责戍边。

康熙四十年(1701年),卒于任上。

可以说在真正历史中周培公的功劳和官职虽然没有电视剧中说的那么夸张,但是他的结局却要比电视剧中好多了,他并不是被贬到盛京,而是自己自告奋勇去了盛京帮助清廷守卫边境,而且在盛京提督任上干了足足11年,可以说深受皇帝的信赖,要知道盛京乃是清朝的龙兴之地,能让一个汉人掌兵如此久,足以见的他有多受恩宠。

姚启圣

姚启圣,1624年出生于浙江会稽,字熙之、忧庵,从小就有豪侠之气。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杰出政治家,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曾担任福建总督。当政期间以执法严明著称,在收复台湾战役中功勋卓著。

姚启圣在真实历史中的功绩比电视剧中的还要大,也更为传奇。

姚启圣为明朝诸生。清顺治初年,游通州,为土豪所侮,乃诣军前乞求自效。任通州知州,执土豪杖杀之,弃官而归。

剿靖南王

姚启圣塑像(1674年),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举兵叛乱,进入浙江境内,攻取温州、台州、处州等下辖县。康熙皇帝命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率兵讨伐,姚启圣与儿子姚仪募壮兵数百,赶赴康亲王麾下效力。姚启圣被委任为诸暨知县,剿平紫山土寇。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亲王将姚启圣的功绩上奏康熙皇帝,姚启圣因而被破格提拔为浙江温处道佥事。后随都统拉哈达剿平松阳、宣平县的叛兵。康熙十五年(1676年),姚启圣与副都统沃申、总兵陈世凯等协同平剿耿精忠,攻打石塘,将木城焚毁,斩杀众多耿军,乘胜收复云和县。 [3] 同年十月,姚启圣父子随康亲王军征讨耿精忠,军队攻入仙霞关,逼近福建,耿精忠投降。姚启圣被提拔为福建布政使。当时郑成功之子郑锦占据漳州、泉州和兴化,清军前往征讨。吴三桂麾下将军韩大任骁勇善战,被称为“小淮阴侯”,自赣入汀试图与郑锦会合。姚启圣将其说降,得到其部卒3000人编入亲军。

康熙十六年(1677年),姚启圣随康亲王攻克邵武和兴化,完全收复漳、泉之地,郑锦逃回厦门。总督郎廷佐上奏康熙称姚启圣与其子姚仪屡获战功,且养军购马、备置甲胄弓矢,先后用银五万两都是自己筹措出资,康熙皇帝下诏嘉奖,晋升福建总督。

收复台湾

姚启圣画

像康熙十七年(1678年)七月,姚启圣偕同海澄公黄芳度从永福进兵,收复平和、漳平二县。郑锦麾下大将刘国轩等进逼泉州,立营于蜈蚣岭。姚启圣率壮士出战,将军赉塔、都统沃申等夹击,连破郑锦营寨,斩杀其部将郑英、刘正玺等十余人,刘国轩兵败逃遁海澄。姚启圣乘胜攻克收复长泰县,因战功被进封正一品。同年九月,姚启圣派遣其子姚仪进兵同安,敌军弃城逃遁。十月,姚启圣偕副都统吉勒塔布、提督杨捷等进攻海澄,接连在江东桥、潮沟击败刘国轩。

(1679年),刘国轩等准备毁断江东桥以攻取长泰。姚启圣偕赉塔、杨捷及巡抚吴兴祚协力追歼,大败郑锦军队,先后招降官吏400余名、士兵14000余人。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姚启圣与赉塔及总兵赵得寿、黄大来等分兵七路合击,破敌19寨。另派遣军队渡海,攻下金门、厦门,招降朱天贵、杨彪等,进封兵部尚书、太子太保。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姚启圣因攻克海澄、金门、厦门之功,被授予世袭骑都尉,加一云骑尉。当时郑经已死,其子郑克塽袭位,称延平王,表示愿意对清称臣进贡。姚启圣上奏,康熙不许,命水师提督施琅攻取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攻克台湾,姚启圣还兵福州。



主要成就

平定三藩:姚启圣在追随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平定耿精忠叛乱之役中声名鹊起,其以不凡的勇气和谋略,协助康亲王攻克收复了江浙陷于耿精忠部署的土地,并一路进取福建,彻底平定耿精忠叛乱。

平定郑军:康熙十七年(1678年)郑成功部将刘国轩率军进攻福建沿海,攻陷漳州门户海澄。姚启圣上任后迅速进剿郑军,很快扭转败局,迫使刘国轩收缩兵力在漳州附近,为后续逐步收复台湾奠定基础。

制订方略:姚启圣上任伊始即向康熙奏请自己的战略部署,提出以“剿抚并用”的方式,一边攻取收复失地,一边招抚敌方不坚定的盟军将领。这一策略正适合清初国情,很快被康熙采纳,使得清廷顺利收复台湾。

招抚郑军:姚启圣以从郑氏集团内部分化瓦解,逐渐削弱敌方势力的方式智取郑军。曾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漳州设“修来馆”,以高官厚禄招降郑经部属,先后有陈士恺、郑奇烈、朱天贵等名将携所属官兵近五万人投诚,可谓成效显著。

壮大水师:清朝初年朝廷没有强大水师,对于盘踞海岛的郑军久无良策。姚启圣担任福建总督期间奏请朝廷委派重臣专职水师提督, 重视水师事务。康熙于是调拨万人从江浙选战船百余艘,从湖广拨发新式西洋火炮,大为增强福建水师的力量。

发展经济:姚启圣收复金厦后,上书恳请诸岛终止移民,最大限度恢复因连年征战、清廷“迁界禁海”政策而遭受严重破坏的地方经济,保护了百姓的利益。

荐举贤良:姚启圣与大学士李光地共同保举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为平台选将做出关键性决策。

那么在历史上,功高盖世的姚启圣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姚启圣的一生曲折波澜,从一个永不叙用的搁置知县成为平定台湾、国家统一事业的英雄,但在即将功成之际,又让他从政治巅峰跌落下来。台湾收回后,康熙对施琅屡加褒奖,授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世袭罔替。而姚启圣在死后第二年,虽然康熙对其评价较之前有所肯定,但与施琅相比完全不在一个层次。这位曾在清朝统一做出重大贡献的名臣鞠躬尽瘁,却生前蒙受不白之冤,如同海浪一般潮气涌动,如同悲叹。

1683年六月,部属施琅不听调派,先行领军攻台,占领台湾,俱夺战功。施能先行点兵出征,显见康熙有密令授予施琅,并无全信任姚。姚闷闷不乐,至斯年年底故逝。

李光地

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人。

历史上的李光地结局可要比电视剧上的李光地好的太多了,而且官做的也是三人中最大的,他也是三人中唯一死后被追赠和赐予谥号的。清圣祖康熙九年(1670年)登进士第五名,官至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1681年李保荐施琅领军,结束明郑;为官期间,政绩显著,贡献巨大,康熙帝曾三次授予御匾,表彰其功。明末以来,战争频仍,民族矛盾尖锐,朝政腐败,水利失修,水患频繁。至康熙亲政,把“三藩”、河务和漕运列为首先办理的大事。

平定三藩

康熙十三年(1674年),靖南王耿精忠举兵造反,郑锦占据福建泉州。李光地与家人藏匿山谷间,郑锦和耿精忠派人招安,被李光地坚决拒绝。康熙十四年(1674年),李光地暗中书写密折,藏在蜡丸中,派人暗中送往京城,最后通过内阁学士富鸿基呈给皇帝。康熙皇帝看到密折后深为感动,嘉许李光地的忠诚,并下命兵部录其为领兵大臣。

康熙十六年(1677年),朝廷收复泉州。李光地在漳州拜谒拉哈达。拉哈达向康亲王上疏称:“李光地矢志为国,即使颠沛流离也不曾改变志向,应当予以褒奖。”康亲王下令优待,并提拔为侍读学士。李光地行到福州,恰遇父丧归家。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同安蔡寅部起义军打着复明旗号,以万余人围攻安溪。李光地招募百余乡间勇士固守,断绝敌方粮道得以解围,并告知朝廷。拉哈达上报其功,李光地再次得到优叙,升迁翰林学士,不久后因功官至永州总兵。

康熙十九年(1680年)七月,守制已满的李光地返回京城,康熙谕示其不必候缺,即任内阁学士。李光地建言推举施琅担任平台将领,皇帝采纳了推荐,得以顺利收复台湾。

宦海沉浮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李光地请假送母亲返回原籍。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李光地返回京城,被授予翰林院掌院学士,在御前讲席上值讲,并兼任日讲官和起居注官,还负责指导庶吉士。过了一年,因为母亲患病,李光地上疏请求回家探望。

康熙二十七年(1687年),李光地返回京城。当时正值孝庄文皇后丧期,礼部官员对他提出弹劾,指责他途中迟延,身为三品卿员而未能及时来京叩谒孝庄文皇后梓宫,请交吏部议处。吏部议降五级调用,被康熙降旨宽免。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五月,他奏进的文章令康熙皇帝十分不满意,指斥他假冒道学,不能表率翰林,将他降为通政使司通政使。当年十二月,李光地重新被擢升为兵部右侍郎。

康熙三十年(1691年)二月,李光地又担任会试副考官,并与侍郎博霁、徐廷玺以及原任河督靳辅视察黄河工程情况。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正月,李光地奉旨提督顺天学政。当年四月,李光地的母亲离世,按照礼制李光地需解职回乡丧居以尽孝道,称为丁忧守制。康熙皇帝颁下谕旨,称:“提督顺天学政关系紧要,李光地特行简用,可在任守制。”李光地接到谕旨后表示:“臣蒙荷圣恩,怎敢不以残喘自效?”不过,他还是提请康熙给予九个月假,让自己往返治丧。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李光地服丧期满,康熙命其官复原职。次年,李光地得授工部左侍郎,仍兼任顺天督学。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十二月,他又因“居官优善”、“清廉”而迁任直隶巡抚。在任期间,李光地很好治理了当地水患,得到康熙的褒奖,不久被拔擢为吏部尚书。康熙四十年(1701年),李光地主持的治理永定河的河务工程顺利竣工。他获得了康熙手书“夙志澄清”匾额及御制永定河诗、御服衣冠等赏赐物品。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三月,给事中黄鼎楫、汤右曾等人合疏弹劾李光地抚绥直隶灾民不利,不将灾民逃散情形据实陈奏,请求朝廷严加处分。八月,御史吕覆恒劾奏李光地处理秋审事宜任意断决,给事中王原又颏奏李光地荐人不当。但是,这些非议大多遭到了康熙皇帝的否决。在吏部任上,李光地对兵制、官俸、蠲免钱粮等方面屡有建言。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吏部接到康熙谕旨:“李光地居官甚好,才品俱优,着升为文渊阁大学士。”这样,年过花甲的李光地正式登上了相位。

晚年生活

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五月,李光地因疝疾速发,卒于任所,享年77岁。皇帝派遣恒亲王允祺前往吊唁,赏赐千两金,谥号“文贞”。雍正初年,加赠太子太傅,祀贤良祠。

总结

综上所述,在历史上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这三人的结局都还不错,都是善终。而这三人也都是受到康熙帝的信任,其中以李光地的成就最高,他是三人中唯一被赐予谥号的,也是唯一坐上相位的。而其中在电视剧中被明显夸大功绩的显然就是周培公,在历史中他最大的功劳就是劝降王辅臣,做到最大的官也就是盛京提督,远非电视剧中所演的那样。

这告诉我们:电视剧都是存在夸大成分的。

10

康熙年间,由于满清汉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汉臣脱颖而出,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康熙王朝》中,他们给人留下深刻的艺术形象,但与本来的历史形象相距甚远。

被电视剧抬高的周培公

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胸怀韬略,不畏权势,平定三藩,其形象大放异彩。但在历史上,他并没有剧中那般英伟。

周培公从小家境贫寒,落魄无依,通过攀龙附凤的方式,进京谋得一官半职。

“三藩之乱”发生后,康熙为平定西部的王辅臣,任命图海为抚远大将军。当时的周培公,只是图海的下属,他分析形势后,提议招抚王辅臣。

周培公的提议得到康熙的认可,他被任命为一品道台,携圣旨前往招抚。在周培公软硬兼施的劝说下,王辅臣投降,顺利解除朝廷的西部威胁。

朝廷论功行赏时,周培公在图海的保举下,升任山东登莱道,其母亲被加赠为夫人衔,父亲被加赠为大夫衔。周培公先在家守孝三年,然后赴山东上任。

在山东,周培公因难以与总兵官相处,没过多久就辞官回家。

在历史上,文人辞官回家的目的,一般分为两种,一是真的厌倦了,辞官归故里,享受生活,这类比较少;还有一种是以退为进,一旦机会出现,不是直接喊着要封狼居胥,就是用直钩钓鱼等方式,间接推销自己。周培公很有可能就是后者,僵卧孤村不自哀,时刻关注局势。噶尔丹威胁大清,周培公马上尚思为国戍轮台,将平叛建议呈送朝廷。康熙采纳后,任命周培公为盛京提督,让他为国戍轮台。

在平定噶尔丹叛乱中,周培公是否有大作为,是否出兵,史书没有记载。

1701年,周培公去世,没有轰轰烈烈,康熙也没有为其哀悼,貌似什么也没发生。

非同凡响的姚启圣,官拜福建总督,晚年却未平安落地

姚启圣出生于富人之家,但并非纨绔子弟。他聪明过人,喜欢学习,十岁就能吟诗作对,十三岁就考取崇祯年间的秀才。

在武功骑射方面,姚启圣也不落人下,而且喜欢行侠仗义。有一次,姚启圣在萧山游玩,看见贼寇欺负女生,他一怒之下,杀了贼寇,并放走受害女子。

康熙二年,姚启圣考中举人,名列八旗乡试第一,被朝廷授广东香山知县。

姚启圣接任香山知县时,前面七任因亏空问题而“出事”。按照当时的情况,姚启圣也会成为第八个出事者。

想要打开局面,填补亏空,只能与葡萄牙人通商。于是,姚启圣在广东巡抚的默许下,开了一个与葡萄牙人经商的窗口。这事违背朝禁令,而且姚启圣还干了一件“不光彩”的事。

两广总督想利用葡萄牙人急于通商的心理,在当中捞一笔,派了姚启圣出面索取。姚启圣初入官场,不知为官之道,就跑去找别葡商索取了大量钱财。他自己分文未取,全部上交了两广总督。

后来,东窗事发,两广总督将责任都推给姚启圣,想置他于死地。姚启圣能说会道,积极为自己辩护,再加上多放援助,最后得到一个“永不叙用”的处分。

罢官之后,姚启圣发挥经商的才能,短短几年,就赚了几十万两白银。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响应吴三桂的号召,举起反清大旗。姚启圣得知后,立即弃商从戎,散尽家财,招募数百乡勇,投奔清军。

姚启圣的行为得到清军统领康亲王的赞赏,后因杀敌有功而被提拔为浙江温处道佥事。

康熙十五年,姚启圣充当清军前锋,攻入福建。他单枪匹马,进入福州城,劝降耿精忠。姚启圣用最低的成本,在平息福建的叛乱的过程中,职位也芝麻开花,先被朝廷提拔为福建布政使,接着提督,最后总督。

为了尽快平定吴三桂,姚启圣捐资助军,购置军械物质,增强清军战斗力。

清朝平定“三藩”后,姚启圣的注意力转向郑经。他招抚了大量郑经的官兵;颁布禁海令;提出“三必剿,三必抚”的战略构想;以全家百余口性命为担保,举荐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

晚年,姚启圣遭人诬陷,含冤被贬。此时的姚启圣已将全部财产捐给大清,生活困难,加上仕途被打击,没过多久就悲愤去世。

李光地忘恩负义,贪功受宠,却能位列阁老

李光地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熟读儒家经典。

康熙九年,李光地考上进士,本来定他为殿试头名的,因一个错别字而与状元失之交臂,被降为第五名,入选翰林院。

康熙十二年,李光地回乡探亲。回到故乡没多久,“三藩”之乱爆发。此时的李光地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是继续为大清效力还是投靠三藩。

在与陈梦雷交流后,李光地坚定了为大清效力的决心,他藏入深山老林,耿精忠派人招降他,他也坚决不从。

康熙十四年,在得到陈梦雷的大量情报后,李光地用蜡丸向康熙上疏,分析了双方力量对比,指出耿精忠的劣势,并建议朝廷赶快出击,但只字未提陈梦雷的功劳,这也为后来两人的交恶埋下伏笔。

康熙收到腊丸疏后,大为感动,不仅给予表彰,还给李光地升官。

平定耿精忠后,李光地“重见天日”,仕途也平步青云。但同样有功的陈梦雷不仅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却身陷囹圄。他将李光地贪功的事,公之于众,这也成了李光地宦海生涯的一个“污点”。

在朝廷收台时,郑经突然去世,其子郑克塽继位,朝中许多大臣都主张招抚,但李光地认为塽年幼,部下争权夺利,朝廷应该尽早出兵。此外,他还与姚启圣一起推荐过熟悉海战的施琅出任水师提督。

因深受康熙信任,李光地成为各派拉拢的对象,不可避免地陷入争斗之中。为了争宠,迎合康熙对西学的爱好,李光地也研究起西学。他聘请著名天文学者梅文鼎到家,并尊其为师,促其完成《历学疑问》,以便自己媚上。

“夺情案”爆发后,李光地暂时被朝廷雪藏,不许回籍,在京守制,但丝毫没有影响康熙对他的信任。没过几年,李光地东山再起,出任直隶巡抚。

在直隶任职期间,李光地大力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也算造福了一方百姓,康熙视察之后,还赐给他“夙志澄清”的匾额;网罗人才,发展经学与算学;在不增加百姓负担的同时,填补藩库亏空。

康熙四十四年,康熙以李光地“居官甚好,才品俱优”为名,提升他为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由此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巅峰,到其去世,也始终身居高位。

在李光地的晚年,康熙与他关系更为密切,君臣二人经常在一起聊家常话。李光地去世后,康熙给了他极高的评价:

“知光地者莫若朕,知朕者亦莫若光地矣!”

秋媚说:在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三人中,结局最凄凉的是姚启圣,毁家纾难,忠君报国,最后却晚节不保;最幸运的是李光地,独占朋友之功,却能身居高位;周培公虽未入阁,但也官拜一品,不失为一时豪杰。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