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在老师眼里,在村里人们的眼里是个很优秀的孩子。别的孩子不懂的东西我懂,别的孩子做不到的我能做到。比如说:我七岁就能解答鸡兔同笼应用题,八岁就有一笔好然,也能把《水浒传》从头到尾讲出来,也能认识并写出许多生僻字来,也能背诵一些唐宋诗词,尤其是唱晋剧,能坐在墙头上唱一整天,嗓子好,唱出的调子也好听,对人也有礼貌,知大识小……大人们夸奖,同龄孩子们羡慕,家长高兴。都说:这孩子长大一定成才。其实细细想来,是有一定基础因素所铸就,并不是我超人聪明,有智慧,而是我比别人提前学到了。
四五十年代村里人称我们家是文明之家,长辈要求晚辈必须懂礼貌,必须懂的人情世故,行为不能有一点一滴妄为,说话不允许放肆散野;我曾祖父与祖父都是旧社会的大学生,进入五十年代中就教我写字识文,故我识的字多,写的字体好,见识的知识多;爷爷经常农闲时给村民讲《水浒传》,有时人们听迷了,一宿一宿地讲,所以我也能给人们讲《水浒传》;村里三天两头地唱晋剧,时间长了,我也会唱了。
到了六十年代末,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没有在学校读书的机会了,只能在家自修。自修毕竟学知识是有困难的。人们说像我有这样的文化程度就算不错了。到头来平平庸庸,把小时候的“聪明”“灵俐”“一定能成才”……都无影无踪了。现在老了,也成了老朽了!
从小早学到固然好,本人不一定是真才实料。要想超人,出人头地,必须有机会、有条件深造。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智慧,有知识才能聪明灵俐、有智商,才能造福人民,才能造福祖上和家人,才能报效国家。
我用我的例子告诫所有的人们:不要把自己的孩童误认为什么“神童”“出奇”等,要引导孩子们不失时机地去孜孜不倦地学习文化知识,尤其是初中以上的学子,要懂的珍惜学习时机,好好地,认真地去学习各科知识,只有学好了,学丰富了,学扎实了,才会发挥,才会有智商,才会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