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
我在高校里生活工作20年,高校里的一些事对我来说是司空见惯了,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理由其实很简单,并没有什么深挖的必要。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博士生愿意进高校当老师,是因为他们想从事自己的专业。
答案就是这么简单。想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是多数人从本科毕业就会有的朴素愿望。用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原理来讲,这叫“沉没成本”。一个本科生花了4年时间来学自己的专业,这4年学习是他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他当然希望这4年不要白费,除非他非常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当然,本科教育很大一部分是通识教育,也就是说大部分教育是为了让你可以做好任何职业,所以本科4年的沉没成本并不高,这也是很多本科生(包括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没有从事自己专业的原因。
但博士不一样,他们花了十年时间来学自己的专业,首先,他们不讨厌自己的专业,否则坚持不下来,其次,他们接受的是专业教育而不是通识教育,最后,他们年龄更大,再调整的空间比本科生要小很多。因此,博士的“沉没成本”更高,即是说,如果转型,其付出的代价更大。这就是博士更愿意继续从事本专业的原因。
当然,去企业也可以做本专业,但是,企业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它不会站在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只能是个人来适应它。博士到企业后,是否能从事本专业研究取决于企业的需求。进去的时候能做,将来是不是还能做,取决于企业发展情况。有的博士可能会被迫转专业转方向,有的博士可能会直接遭遇项目终止、裁员。那个时候再去转型,成本更高,几乎难以承受。
什么地方能让博士可以长期(甚至一辈子)从事自己所学专业,而且还可以选择用什么方式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事教学可以、从事研究也可以、从事社会服务或成果转化也可以),这样的单位只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任何一个风险厌恶型博士,都会选择去高校或者科研院所。
高校里的有些事,看透了就是这么简单。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感兴趣,请点击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