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绍竑生于1895年12月,字季宽,广西容县人,容县可谓是人杰地灵,桂系的不少将领也都是容县人。
李宗仁和黄绍竑、白崇禧联手后,横扫陆荣廷和沈鸿英,赶走了唐继尧,从此掌控了广西军政。这时候,这三个30出头的年轻人骤然成为一系军阀的头头,可谓是意气风发。
1929年蒋桂战争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黄绍竑尚没有离桂投蒋之心,不仅没有,他还使了一出“金蝉脱壳”,他对白崇禧说:“一走百事俱了,不走百事不了,何必多所留恋?”他们先去了越南,然后又去了香港,他们离开广西只是为了等待一个时机——俞作柏、李明瑞与蒋介石闹翻。
俞、李两人显然打不过蒋介石,俞作柏匆匆下野后去了香港,蒋介石趁机任命吕焕炎为广西省政府主席。
不过,吕焕炎在桂系中可没多少威望,又怎么可能控制得了局面?所以很快便认怂了,电请李、黄、白三人回桂主持局面。
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后,“李白”和张发奎在南宁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出兵湖南,所以让黄绍竑放弃右江,率军返回南京。但是,黄绍竑并不赞同这个策略,黄与“李白”之间的间隙也始于此时。
当然,黄虽不赞同,可还是率军回南宁,然后挥师入湘。
衡阳一役,桂军受挫不小,黄绍竑因此心生退意,他说:“我们搞了几年,结果弄得这个样子,同蒋介石争天下,肯定是争不过的了。我不如趁此借着桂系的影响,凭着自己的手段,到外头去混,一定可以混出一个名堂来,或者对桂系间接有一些帮助。”
但是,在桂军返回广西后,此时滇军已经兵围南宁,此时黄绍竑向白崇禧言明离桂之意,为了不动摇军心,白崇禧自然极力相劝,黄绍竑也勉强答应了下来。
南宁解围之后,黄绍竑又向李、白提出离桂的决定,这时候李、白没再劝阻,不过白崇禧说了一句:“广西人是不会投降的!不但现在不投降,即是将来的环境比现在更困难,也不会投降的!所谓为团体而努力的意思,就是在不投降的原则之下,使团体的力量,更大更强更坚固。”
从黄绍竑的话里,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的黄认为已经没人能够争得过蒋介石,天下已经“非蒋不可”了,既然争不过,何必去做无谓的争斗?反倒不如趁着自己手里多少有点实力,趁着自己多少有点影响,投过去跟着蒋介石混,也好从蒋介石那里多捞点好处。
黄之投蒋,未必有多少真心实意,他或许更多是想通过投蒋,获取更多的政治利益。
当然,黄绍竑也是一个光明磊落之人,所以能将话说得这么明白,没有绕弯子。他也敢说,自己去南京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蒋介石有没有游说,他都会去南京?
为什么?
“我之决意赴南京一行,是想实行我的和平统一的主张,并非受了一般说客的耸动。”
这也是黄绍竑投蒋的一个动机,也印证了他离桂时的想法,和蒋介石争天下,是争不过的,天下迟早是蒋的,所以不如尽早相投。
黄绍竑到南京后,想在南京待着,可是蒋介石可没打算浪费这么好的一枚棋,蒋任命黄为广西善后督办,让他回广西收拾局面,说白了便是让黄回广西用他在桂系中的影响力搅乱、分化桂系。十几年后,白崇禧跟着蒋介石跑到台湾后,蒋也是将白当成对付李宗仁的一把枪。
黄绍竑不肯答应,然后一夜之间,黄绍竑的住所外贴满了标语,说他是“破坏统一的祸首”,离桂投蒋也是“实行苦肉计”、“实行缓兵之计”。
在蒋介石的步步紧逼下,黄绍竑离开南京,去了香港。
蒋介石后来也没有放弃利用黄绍竑分化桂系的想法,1935年时又任命他为广西军务善后督办,黄绍竑不接受,后又任命他为讨伐“李白”的总司令,他仍然不接受。
黄绍竑原以为到了蒋介石这边会有更好的发展,可谁知道,蒋介石并没打算重用他,想想也是,黄绍竑虽然脱离了桂系,可是和“李白”他们仍然保持良好的关系,又不肯帮助蒋介石去分化、削弱桂系,蒋介石凭什么相信和重用他?
所以,黄绍竑投蒋后,便坐起了冷板凳,即便当了一个浙江省主席,也被蒋一顿臭骂。
后来,黄绍竑支持李宗仁竞选副总统,这可是摆明了在和蒋介石对着干了,因为蒋当时在扶持孙科竞选副总统。
1949年“李白”逼宫蒋介石时,黄绍竑又出了一份力。
这时候的黄绍竑估计也是豁出去了,你蒋介石不肯重用我,现在又陷入窘境,我总得找个退路。
1949年8月,黄绍竑在香港发表声明,脱离了国民政府。
李宗仁去了美国,白崇禧去了台湾,他却留了下来。
1966年8月31日,他在北京去世,却不是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