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一个贫穷且落后的非洲国家,竟然跑到中国天津,逼迫清朝最有权势的大臣,同时也是伊藤博文口中“唯一一个能够与世界列强一较长短的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个人大家很熟悉,那就是被德国人誉为“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
那么,这个贫穷且落后的非洲国家到底是谁呢?答案是刚果(金)!
这件事简直不可思议,大家相信吗?
唉,不论大家信不信,这件事确确实实的发生了,条约的名称就是《中刚天津专章》。当然,这个条约既可以看做是李鸿章和刚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同时,也可以看做是李鸿章和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签订的。
看到这儿,很多人纳闷了,为什么说是李鸿章签订的条约,而不是清政府,或者是慈禧呢?另外,为什么一份条约为什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看待?
先说第一点,为什么总是李鸿章签订的条约?原因在于整个签约的过程都是李鸿章一人在操作。而且,李鸿章签订之后,清政府根本就不同意,最终的结果是清政府压根没有批准这个不平等条约。
为什么一份不平等条约,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看待
这件事还要从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说起。
19世纪下半叶,欧美列强开始疯狂的瓜分非洲的殖民地。此时,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看到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决定也插一手,分一杯羹。
不过,比利时是个标准的小国,实力相对于英、法等列强有着天壤之别,根本翻不起浪来。
想来想去,利奥波德二世决定以国际考察的名义向非洲刚果河附近派出军队,在刚果地区建立殖民地。但利奥波德二世将这个建议交给议会后,比利时的议会压根就不同意。
议会不同意,老子自己干。
为此,利奥波德二世自掏腰包,雇佣了军队去刚果河建立据点。
在这一过程中,利奥波德二世发现法国已经捷足先登,并且已经在刚果河西岸建立了殖民据点,升起了法国国旗。这一地区就是后来的刚果(布)。
无奈之下,利奥波德二世派遣的军队立刻跑到了刚果河东岸插上了旗帜,宣布东岸地区属于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这一地区就是后来的刚果(金)。
利奥波德二世派遣远征军的做法自然而然的引起了法国远征军的仇视,两队远征军甚至在刚果河激烈对峙,颇有一触即发的势头。
正在此时,葡萄牙人站出来,说该地区是自己的殖民地,因为很早以前,葡萄牙人已经在此做贸易,建立了据点。葡萄牙人说的也没错,早在15世纪的时候,葡萄牙人就已经在此从事商业犯罪活动。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葡萄牙已经衰落,根本不可能和法国争雄。
为此,葡萄牙找到了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并表示,只要只要英国协助自己得到刚果河流域的土地,该地区就是英国大哥的后院,随意进出。
英国一看有利可图,果断插了一杠,表态支持葡萄牙。
此时,法国和利奥波德二世慌了,得相互合作呀,不然别说吃肉了,连添骨头的份儿都没了。于是,法国找来了德国和美国助阵。
英国一看对方人多势众,立刻就萎了,怂了之后就不再嚷嚷了。
这时,德国俾斯麦站出来打圆场了;不如大家坐下来谈一谈,地点就选在柏林吧。
几个帝国主义列强一看纷纷表示同意,于是几个大流氓召开了一个没有非洲国家参加,但却讨论非洲问题的会议。
会议中,美国、德国也有的私心,因为不希望法国这种大国占领刚果地区,于是选择支持比利时的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这样有利于将来染指此地。
最终,经过商议,一众流氓提议刚果河东岸地区成立“刚果自由国”,名义上的元首为利奥波德二世。就这样,刚果自由国成为了利奥波德二世的私人领地,但却也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与李鸿章签订不平等条约
利奥波德二世拿下该地区后,发现由于长期的黑奴贸易,刚果的劳动力严重不足。于是利奥波德二世将目标投向了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
1887年,利奥波德二世以个人名义派遣使者到达中国,希望可以招募华人劳工到刚果自由国。此时,比利时政府也为利奥波德二世向清政府提出了外交照会,但清政府果断回绝了,理由是刚果自由国和中国没有条约关系。
被拒绝后,利奥波德二世依然不死心,通过盘踞在澳门的葡萄牙人贩子,购买了五百多名华人劳工。但这些劳工被送到刚果地区后,因为从事开采矿山,修建铁路等高强度工作,外加不适应当地气候,基本上都去世了。
再后来,为了获得更多的华人劳工,利奥波德二世利用刚果自由国的身份,派遣了余式尔到达中国。
1898年,余式尔通过各种方式,费劲心机后在天津和李鸿章签订了《中刚天津专章》,条约中共有两条规定;
第一、中国与各国所订条约规定之人身、财产与审案之权,刚果亦得享有;第二、中国民人可随意迁往刚果,买卖动产、不动产,经营工商业,均得享受最惠国待遇。利奥波德二世的想法很丰满,但现实却骨感了一把。清政府在面对刚果以及比利时弱小国家时,总算是硬气了一下,把李鸿章和他们签订的条约果断回绝了,最终利奥波德二世的美梦也成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