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丕是一个心胸狭隘之人,性格复杂,到其统治后期,几近变态,如果不是死得早,他很可能沦为像孙皓那样的残暴之君。我感觉他是个内心比较自卑的人,自卑的人,往往外在表现是非常自尊甚至自大,对于别人的任何轻视,是睚眦必报。其实,曹丕想杀曹洪决不是特例。

第一,曹丕的自卑心从哪来

首先,是从太子之争来。

古代立太子,向来是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在曹昂死后,从长、嫡来看,曹丕理所当然成为太子。然而,曹丕的太子之路,却是一波三折。他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就是曹植。大家都知道,论文才,曹丕是远远不及曹植的,父亲曹操对曹植又有偏爱,这些原因,让曹丕有一种很强的自卑感。

曹丕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据《三国志》所述,曹彰“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后来曹彰率军平定匈奴之乱,是非常出色的将领。曹彰对王位也有染指之心,曹操死后,他当着贾逵的面问父亲的印玺在哪儿,颇有觊觎神器之意。

在曹丕登基后,首先就对自己的兄弟报复。据一些史料的记载,曹彰是被曹丕毒死的,曹植也差点被曹丕杀害,最后是母亲的阻止才未能如愿。从这里可以看到,曹丕的自卑心,导致强烈的报复心理。

第二,三征东吴的失利,加深曹丕的挫败感

曹丕登基后,想学老爹曹操的样子,招抚天下英雄。当时孙权与刘备开战,孙权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假装欲归附曹魏政权。此时的曹丕当了皇帝,想成就一统天下的大业,孙权来降,岂有不应之理?然而,孙权在打败刘备后,就翻脸不认人了,这件事,大大挫伤曹丕的自尊心。为此,曹丕发动三次南征之战。

然而,南征之战,不仅没能挽回曹丕的面子,反而让他颜面尽失。三次南征,全部以失败告终。特别是第三次南征失利后,曹丕在撤退过程中,遭到东吴一支五百人奇兵的袭击,皇帝用的副车、羽盖都被吴军给夺走。皇帝出行要讲排场,除了正式御车外,还有副车,相当于是备用御车,对皇帝也是重要的。羽盖是皇帝御车的装饰物,别人不能用的,皇家专用。

这次偷袭对曹丕心理打击太大了,皇帝亲征,不仅颗粒无收,人家区区几百人就把皇家车辆抢走了,叫他这个皇帝颜面何存呢?

大家想想,一个自尊(bei)心很强的皇帝,非常好面子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小小对顶触,就会被他视为一种恶意的嘲讽。就在这个时候,两个人撞上门了。一个是鲍勋,一个是曹洪。

第三,曹丕狂燥症暴发

鲍勋犯什么事呢?

在曹丕第三次南征前,宫正鲍勋极力反对:王师屡屡出征却一无所获,原因是吴蜀联合,唇齿相依,凭借山河之险,难以拔取。去年陛下亲自乘龙舟亲征,身陷危境,大臣们都吓坏了,宗庙差点就毁于一旦了,这应该作为一次教训。现在又要劳师远征,日费千金,国家的钱财都消耗殆尽,狡猾的敌人却在耀武扬威,臣以为万不可出兵。

曹丕一听勃然大怒,把他贬了官。后来南征果然失败,曹丕的作法,与袁绍一样,你鲍勋肯定在偷着乐,在看朕的笑话。于是他找了个理由杀了鲍勋,这个理由,小得不能再小了。

当时鲍勋在军中的职务是治书执法,就是检举揭发违法乱纪之事。他的朋友陈留太守孙邕到兵营晋见皇帝后,顺便去拜访鲍勋。兵营里的路可不能乱走,孙邕为了省事,走了条捷径,结果被逮了正着。鲍勋对朋友网开一面,认为营地还没修好,不予治罪。

这件事,就算鲍勋有点过错,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曹丕却抓住小辫子,冶了鲍勋死罪。按照律法,顶多就是罚金两斤,结果却被处死。由此可以看出,曹丕已经喜怒无常,暴虐无度了。

第四,曹洪撞到枪眼上

杀鲍勋并不是一个特例,开国大将曹洪也差点成为曹丕的手下之鬼。

曹洪是曹操的从弟,曹丕的从叔,他不仅是曹氏集团重要的一员大将,在与董卓的战争时,还救过曹操的性命。作为曹丕的长辈及魏国功臣,曹洪怎么也差点人头落地呢?原来曹丕跟他有仇。

曹丕当太子时,手中不宽裕,打算向曹洪借一百匹绢。曹洪是票骑将军兼都阳侯,此人善于敛财,是个守财奴,吝啬得很,不肯借出一百匹绢。曹丕是个相当记仇的人,自己是国家的储君,未来的君主,在他看来,曹洪与鲍勋一样,都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这笔账得记着,以后老子要让这些人付出代价。

第三次南征失败后,曹丕的神经质已到极点,几乎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似的,先是以微不足道的罪名处死鲍勋,而后屠刀又挥向曹洪。在他看来,曹洪与鲍勋一样,都是瞧不起自己。

曹洪犯什么法了呢?

没有。又是一件离奇的案子。犯法的人不是曹洪,而是曹洪的门客。门客犯法,曹洪就算有过失,也不足以致死。偏偏曹丕杀人杀得起劲,他心里老惦记着当年曹洪不借绢给自己,今天就要让你瞧瞧,谁才是真正的主子。他再次作出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逮捕曹洪,判处死刑。

朝臣大骇,纷纷出手相救,然而曹丕根本不为所动。如果说鲍勋只是个小人物,曹洪可是个大人物啊,哪能说杀就杀。今天能杀曹洪,明天还有谁杀不得呢?怎么办?大家想来想去,只有一个人可以救曹洪,这个人便是曹丕的母亲卞太后。

卞太后一听,差点气得吐血,她气冲冲地教训曹丕:“当年要是没有曹洪相救,我们哪会有今天!”老母出手了,曹丕会听吗?还真不一定。大家想想,曹丕与亲兄弟相室操戈,相煎何急,母亲眼看儿子们内斗也毫无办法,可见她讲话份量还是不够的,不一定能起到关键作用。卞太后知道这一点,所以她转而威胁皇后郭氏道:“曹洪要是死了,明天我便让皇帝废了你这个皇后。”以恐吓手段把郭皇后拉下水。

人总有弱点的,曹丕就是不听老母亲的话,也不能不听心爱女人的话。郭皇后担心卞太后真的会报复,在曹丕面前极力向曹洪求情,甚至痛苦流涕,眼泪如珠儿串串落下。在两个女人泪水的轮番进攻下,曹丕终于败下阵来,撤回处死曹洪的决定。不过,曹洪虽保住小命,官职、爵位、封地被统统削去,再也牛不起来了。

最佳贡献者
2

曹操的长子曹昂原是刘氏所生,生母早亡,被曹操正妻丁夫人收养,爱如己出,曹昂在宛城战死,由于祸起曹操贪恋张绣婶母的美色引致张绣复叛,丁夫人愤恨难当,终日悲哭,最后离家出走回娘家,不顾曹操三番五次上门恳请,誓不回头,失望透顶的曹操只得死心,另扶立倡家出身的卞夫人为正妻,卞夫人生下曹丕曹植曹彰曹熊,曹昂死后,论嫡长则为曹丕,论行军打仗曹彰为先,论诗文歌赋则以子建为首,对于立哪一位嫡子为嗣,曹操犹豫多年,悬而不决。导致诸子明争明斗,尤其以曹丕曹植突出。


217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战胜了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三国志记载曹操一次与贾诩对话,曹操私下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回答,曹操问他为什么不说话,贾诩说,我正在想袁绍和刘表。曹操听后大笑,明白他的意思,因袁绍刘表都是立幼子为嗣引发内乱,从而被曹操乘势灭亡,于是立曹丕为太子。(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220年,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为丞相、魏王。初登王位,为提升人望,也为封赐臣属,作为诸侯王的封赏权已无法满足众人的期望。当上魏王当年的十二月,曹丕威逼献帝禅让,建立魏国,史称曹魏。


曹丕上位后,对内恩威并重,巩固权力加强集权,制法削藩,打击异己,诏令禁外戚宦官干政等。作为曹操的堂弟曹丕的叔父曹洪,在群雄争战时屡立战功,多次救曹操于险境,深得曹操信任,但为个性贪吝啬,常贪人财物又一毛不拔,曹操不拘小节一笑置之,在曹丕当五官中郎将时,因应酬日多,资金紧缺,便向曹洪借钱周转,谁知曹洪一来属貔貅的有进无出,二来对曹丕争位也不以为然。对他借款之举断然拒绝。(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等曹丕当上皇帝后,借口曹洪下人贪赃枉法欲处死曹洪,曹真等大臣求情无效,曹操老婆曹丕母亲卞太后怒责曹丕说,当时先王若无子廉救命,哪有你的今天?曹丕默不作声,就是不放人,卞夫人转向曹丕的郭女王皇后说,你必须想办法赦免曹洪,不然我也废掉你的皇后位。郭女王非常恐慌,于是大打感情牌,吹枕头风,曹丕终于回心转意,放了曹洪,把他废为庶人。(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曹丕此举,表面看是报私仇,其实是打压曹氏宗族的一招,曹丕因与兄弟争位日久,深感威胁,当上皇帝后倚重名门望族,联手制衡能够威胁到他皇位的至亲,借曹洪一事杀鸡儆猴,连消带打,待到曹丕儿子曹叡即位,拜曹洪为后将军,改封乐城侯,与宗室关系有所缓和。

3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曹洪,曹洪,字子廉沛国谯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他是魏武帝曹操从弟。

说起来曹洪大家对于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舍弃战马救曹操的故事了。据史书记载: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由此可以看出曹洪可以说对于曹操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了。

而且曹洪本身也是战功彪炳,可以说是曹操手下的虎将,后来一直随军征讨四方,平定兖州、征讨刘表、讨伐祝臂。在官渡之战当中,曹洪被曹操委以重任,派遣他去留守本阵,直接率领军队击退了张郃、高览的攻击。

而在汉中之战时,曹洪与曹休在下辩抵御刘备的进攻,破蜀军军阵斩杀蜀军将领吴兰、任夔,与此同时还逼退张飞与马超的大军。可以说是一位战功彪炳的老将了,可以说十分的强悍了。

曹洪是曹操的从弟,曹丕的从叔,他不仅是曹氏集团重要的一员大将,在与董卓的战争时,还救过曹操的性命。作为曹丕的长辈及魏国功臣,曹洪怎么也差点人头落地呢?原来曹丕当太子时,手中不宽裕,打算向曹洪借一百匹绢。

曹洪是票骑将军兼都阳侯,此人善于敛财,是个守财奴,吝啬得很,不肯借出一百匹绢。曹丕是个相当记仇的人,自己是国家的储君,未来的君主,在他看来,曹洪与鲍勋一样,都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这笔账得记着,以后老子要让这些人付出代价。

自曹操去世后,曹丕终结汉朝,自己把皇冠戴在头上。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他连续发动三次南征,讨伐东吴,但三次都宣告失败。这三次失败对曹丕打击很大,他总是疑神疑鬼,怀疑鲍勋、曹洪等人会对自己的失利而幸灾乐祸。

在第三次南征后,曹丕的神经质已到极点,几乎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似的,先是以微不足道的罪名处死鲍勋,而后屠刀又挥向曹洪。曹洪犯什么法了呢?没有。又是一件离奇的案子。犯法的人不是曹洪,而是曹洪的门客。

门客犯法,曹洪就算有过失,也不足以致死。偏偏曹丕杀人杀得起劲,他心里老惦记着当年曹洪不借绢给自己,今天就要让你瞧瞧,谁才是真正的主子。他再次作出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逮捕曹洪,判处死刑。

朝臣大骇,纷纷出手相救,然而曹丕根本不为所动。如果说鲍勋只是个小人物,曹洪可是个大人物啊,哪能说杀就杀。今天能杀曹洪,明天还有谁杀不得呢?怎么办?大家想来想去,只有一个人可以救曹洪,这个人便是曹丕的母亲卞太后。

卞太后一听,差点气得吐血,她气冲冲地教训曹丕:“当年要是没有曹洪相救,我们哪会有今天!”老母出手了,曹丕会听吗?还真不一定。大家想想,曹丕与亲兄弟相室操戈,相煎何急,母亲眼看儿子们内斗也毫无办法,可见她讲话份量还是不够的,不一定能起到关键作用。

卞太后知道这一点,所以她转而威胁皇后郭氏道:“曹洪要是死了,明天我便让皇帝废了你这个皇后。”以恐吓手段把郭皇后拉下水。人总有弱点的,曹丕就是不听老母亲的话,也不能不听心爱女人的话。郭皇后担心卞太后真的会报复,在曹丕面前极力向曹洪求情,甚至痛苦流涕,眼泪如珠儿串串落下。

在两个女人泪水的轮番进攻下,曹丕终于败下阵来,撤回处死曹洪的决定。不过,曹洪虽保住小命,官职、爵位、封地被统统削去,再也牛不起来了。

不过这也有可能是假的!曹丕怎么可能杀曹洪,而且把曹洪巴结得跟亲爹似的,因为曹洪掌控着御林军。甚至曹丕能够成功篡位都是得源于曹洪的帮助。比如,三国里就有记载,曹丕篡位的时候,曹洪带领御林军进入皇宫里,拖出汉献帝的。

这是除了曹洪,谁也办不了。为啥只有曹洪能帮助曹丕称帝呢?除了因为他是曹操指派的御林军主帅,还因为汉献帝的老婆原因。曹操曾把三个女儿许配给汉献帝,并册封为皇后,也就是史称的曹后。曹丕初立,没有任何的功绩就想篡位,也不敢对三位妹妹太过逼迫,就只能让曹洪来做。

曹洪从名义上是几个人的堂叔。由他来协调是最好的。所以,我们也看到汉献帝有了一个很好的归宿,那就是由曹洪担保的。至于说曹丕要杀曹洪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其实曹丕之所以过了六年才想要整治曹洪,有着另外两种原因。

第一、曹丕希望可以借此起到杀鸡给猴看的作用,让那些曹氏宗亲们看一下不尊重帝王的下场。曹氏宗亲看到曹丕竟然连曹洪都敢整治,自然心里面会有所掂量,日后做事情也会十分的安分守己。

第二、此时的曹丕已经病入膏肓,哪怕是神仙来了也难救,而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给日后登基的曹叡收买人心,让曹洪等人效忠曹叡。曹叡登基之后,特地将曹洪召回了朝堂,拜曹洪为后将军,改封乐城侯,食邑千户,赐位特进。曹叡的这一举动,可谓是让曹魏的老臣都感到十分的安慰,从而也减轻了曹叡自己的压力。

小香觉得,曹丕根本不会无缘无故的杀害一位国家重臣,他所做的这一些,无非乃是在为曹叡铺好日后的路,从而保证魏国内部不会发生矛盾。曹丕如此做法可以说属实难得。不过可惜的是曹丕临终前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直接导致了魏国灭亡。这个错误就是没有听曹操的话杀掉司马懿,最终导致了魏国大权落入司马家之手,从而灭国。

4

曹丕是想杀曹洪,但最终在卞太后的劝阻和左右宗亲的力谏下得以保全性命,被免官贬为庶人,不管怎么说,曹洪是曹操起兵时就跟随着南征北战的心腹重臣,立下了汗马功劳,又是曹氏宗亲,如果没有原则性问题,杀曹洪确实不合情理,关于曹丕欲杀曹洪的缘由,我个人觉得并没有史书记载的那么简单!

曹洪之功

虽然曹洪不是曹操阵营里最拔尖的将领,但自曹操起兵开始,就一路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曹操荥阳大败时,若非曹洪让马,使曹操先行逃离,恐早已生变;陈宫叛迎吕布攻打曹操大本营兖州之时,若非曹洪抢据东平、范县,恐也难以驱挡吕布的铁骑;官渡之战中,若非曹洪死守曹操本营,抵挡张颌、高览的直捣黄龙,恐曹操偷袭乌巢也是有去无回;曹洪还是迎接献帝入许都的“护花使者”,从征刘表、汉中鏖战、协平祝臂等都有曹洪的身影,可以算得上曹操创业期间的骨干将领。

有违曹丕

“文帝在东宫,尝从洪贷绢百匹,洪不称意。及洪犯法,自分必死。”——《魏略》

《三国志》对于曹丕欲杀曹洪仅仅写到“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这样看来并不合理,毕竟是皇亲国戚,又是先祖遗老重臣,且当时官拜骠骑将军,这样一位位高权重又资历威望颇深的老功勋,怎么会因为门客犯法就株连至死罪?所以《魏略》一书才引出陈年往事,那就是曹丕当年还是世子的时候,找这位富户叔伯借过钱财,毕竟曹操都说“我家赀那得如子廉耶”!说明曹洪确实很会敛财,但为人貌似很小气,并没有借给曹丕,所以曹丕记恨在心,待到自己称帝后找到了这个机会,欲置曹洪于死地!

以上观点总感觉甚为牵强,首先曹洪是不是这么吝啬的人呢?生死关头让马于曹操,连命都不在乎的人,会不会舍不得自己那点钱财?何况曹丕只是“贷绢百匹”!再说曹丕的怀恨在心是不是合理,如果说曹丕对于曹洪的往事有所不满,完全可以弃用他,为什么还要先封卫将军,又提拔为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增邑千户,再特进都阳侯呢?要说侯爵为虚,那么卫将军和骠骑将军可都是实权在握啊!这与怀恨在心是背道而驰的,逻辑上行不通!

曹真阴谋

文帝收洪,时曹真在左右,请之曰:“今诛洪,洪必以真为谮也。”——《魏略》

因此《魏略》里还提到了一笔,那就是曹丕欲收押曹洪时,曹真对曹丕说了句“如果今天收押曹洪,他必然认为是我挑的事”。这明摆着此地无银三百两吗?曹丕要治罪,曹真就算在其左右,也不用担心曹洪怀疑啊,那么事实就可能是曹真做贼心虚了。人言可畏,真若是曹真的煽风点火,曹洪身居高位确实会引起君主的怀疑,毕竟曹丕是最像曹操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而作为旁观者来看,曹丕治罪曹洪是在黄初七年正月,曹丕驾崩是在同年五月,说明曹丕的身体状况已经是不行了,此时是做继承大统准备的,那么首辅大臣在曹氏宗亲中就只能在曹真、曹洪、曹休这些人中选取。其中曹真的能力是最强的,但曹洪辈分是最高的,如果按辈分来选,指不定鹿死谁手,那么除掉曹洪,就更加稳固自己的位置。后来事实也如此,曹丕留给曹叡的辅政大臣只有一个曹氏宗亲,那就是曹真,其余两位是司马懿陈群

郭氏祸水

卞太后谓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于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三国志》

还有一点是发掘于《三国志》的记载,先前卞太后是亲自向曹丕求情的,还责骂曹丕说“还向梁、沛之间,非子廉无有今日”,但看来效果并不怎么样,于是卞太后又想了个办法,拿郭皇后开刀。根据书中记载来看,卞太后的意思是如果曹丕杀了曹洪,那我就让曹丕废了你的皇后,这样犀利的言辞和手段并不是劝郭皇后向曹丕吹吹枕边风那么简单,这里必定是郭皇后在曹洪的案子上使了坏,否则卞太后怎会对儿媳妇用此等言语?而郭皇后在《治资通鉴》和《汉晋春秋》里都被记载了谗言陷害甄宓的嫌疑,并非善类,所以这里不排除郭皇后向曹丕说了一些曹洪的坏话!

根据郭皇后“泣涕屡请”的效果来看,果真是保住了曹洪的性命,这就更增加了郭皇后的使坏嫌疑。根据史籍记载,郭皇后在入曹丕东宫时深得曹丕喜爱,郭氏也在夺嫡中帮助曹丕出谋划策,最终曹植没能赢得世子之位,这若与曹洪不肯借钱给曹丕相联系在一起,也可能曹洪在立储的问题上是支持曹植的,因此郭氏和曹丕早在立储的问题上就已经与曹洪有了间隙。

老臣谢罪

“臣少不由道,过在人伦,长窃非任,遂蒙含贷。性无检度知足之分,而有豺狼无厌之质,老惛倍贪,触突国网,罪迫三千,不在赦宥,当就辜诛,弃诸市朝,犹蒙天恩,骨肉更生。”——《三国志》



从曹洪自己的叩谢上书来看,虽然都是官话套话,但也能体现当时的情况,自己的不检点是出了名的,曾经让侍女当众裸舞,私自经营买卖敛财,又占民田,抢夺战争后的胜利物资,并不是很有大将的风范。但在言辞之中,也并未提及疏于管教门客之事,所以门客犯法就是单单一个治罪的理由而已,其深层的原因应当属于政治斗争,不便明于叩谢书中而已!

5

曹洪字子廉,与曹仁为曹操的族弟,从最初跟随曹操起兵,与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同为曹操倚重的主帅。

曹丕代汉称帝后,拜曹洪为骠骑将军。

曹洪善于敛财,连曹操都感叹道,“我家赀那得如子廉耶!”人一有钱就会变得吝啬,曹洪就非常吝啬。

这不,曹丕未称帝之前曾经就向曹洪借过钱,结果曹洪就拒绝了这位大侄子。于是被曹丕怀恨在心,如今终于逮着曹洪的门客犯法一事,将曹洪打入大牢并要处死。群臣前去说情,曹丕都没有答应。

辛亏最后卞太后出面阻止,曹丕再牛逼也不得不卖老妈的面子。曹洪被免为庶人,削夺官位、爵号、封邑。卞太后再次发力为曹洪请言,曹丕于是归还曹洪的家财。

几个月后曹丕驾崩,曹叡即位,再次启用曹洪,拜为后将军,改封乐城侯,食邑千户,赐位特进。

6

说起来很丢人,曹丕要杀曹洪真的是因为曹洪当初不借钱给他。根据《三国志》记载:

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曹洪有钱但是为人吝啬,曹丕向他借钱也不给,所以曹丕怀恨在心,找个借口把曹洪下了大牢,还打算治他死罪。说起来曹洪也是有功之臣,为曹魏出过大力,还救过曹操的命。

荣阳之战时曹操被徐荣击败,败逃时马又受了伤,曹洪说“天下不可无君”,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自己步行跟随,逃到汴河时又是曹洪去找来船,曹操才得以脱离险境。

曹丕对这么一个劳苦功高的大臣下死手,可能有些人觉得不可思议,不过从其他事情看,曹丕真的是个心胸狭窄的人。

曹操和张绣的宛城之战时,张绣曾经杀死曹操的长子曹昂。后来张绣在贾诩劝告下归顺了曹操,曹操没有追究杀子之仇。但是后来曹丕却当面对张绣说“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张绣心中不安,自杀避祸,这也成为贾诩一辈子唯一算错的一次。

而于禁在樊城之战被关羽所迫,投降了关羽。于禁被放回魏国以后,曹丕表面不说什么,却故意在高陵画上水淹七军庞德不屈,于禁投降的画,然后让于禁去看。于禁看了以后羞愤而死,“惭恚发病薨”。

从这些事来看,曹丕心胸狭窄,记恨曹洪也就不奇怪了。幸亏曹洪好歹也是皇族,保他的人多,才免于一死。

7

曹丕要杀曹洪,不只是因为当初曹洪不借钱给他。

曹丕和曹洪之间结的梁子非常大!

不过,曹丕要杀曹洪,主要不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梁子有多大,而是因为:曹洪已成为曹丕“杀鸡儆猴”中的那只鸡。

不借钱,差点死

曹丕在年轻时曾找曹洪借钱,曹洪不借,曹丕一直怀恨在心。

曹丕当皇帝后,曹洪的门客犯了事。

这下正好撞到枪口了,曹丕下令:抓起来,准备杀了!

任大臣如何劝阻,曹丕都不改变主意。

曹丕的娘卞太后得知此事,说:“当年没有曹洪,你老爸早就扑街了!”她对郭皇后说:“曹洪今天死,明天我就废了你这个皇后!”

在郭皇后的劝阻下,曹丕才饶了曹洪。

但是,曹丕还是把曹洪一撸到底,官位、爵位、封地全部剥夺!

其实嘛,曹丕和曹洪的梁子很大,这个不借钱的事情可能还算是小事了!

叔侄之间的史诗级扛精

曹洪与曹丕撕逼由来已久,其中,还一不留神撕出了一部千古佳作。

曹洪跟随曹操平定汉中后,写信给曹丕,吹嘘说汉中易守难攻,自己如何如何牛逼,才能取胜。

知识分子爱扛精,曹丕马上跟曹洪杠上了,回信:张鲁无道,自取灭亡而已。

曹丕好歹是个大文学家,曹洪一介武夫,撕不过,就请了帮手——三国扛精王:陈琳。

陈琳当年扛精把曹操几十年的头风扛好了,实力那是没得说。

陈琳出手不凡,他的回信出了名,《为曹洪致世子书》成了建安时期一部颇有代表性的雄文,流传于世。

文中,陈琳以曹洪叔叔的名义好好教训了曹丕:什么对手自取灭亡?要成功,还是要靠自己努力滴。

如此,经过曹洪叔叔的努力,曹丕以文学作品中反面形象的形式被定格下来,以供千古学习。

有时候觉得曹丕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确实高:《七步诗》、《为曹洪致世子书》,为了怼他,都能出这么多好文章,真是难得。

这个梁子,是不是比借钱不借钱的更大呢?

站队问题

当然,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曹丕如果只是咽不下这口气,羞辱一下人家就行了,还不至于要弄死曹洪。

问题是:在曹丕、曹植的斗争中,曹洪似乎立场与曹丕不一致。

当年,曹丕、曹植兄弟争位,诸夏侯曹、功臣的二代似乎也参与了进来。

1、诸夏侯曹的二代中,夏侯楙、夏侯尚,都是从小与曹丕交好。

而荀彧的长子荀恽,与曹植交好,与夏侯尚关系紧张,素为曹丕厌恶。

在一些电视剧里,荀彧和曹丕一路,与曹植势不两立。

这就不知道从何说起了。

荀彧一家在曹丕时代都未受重用,显然是受打压的一方嘛!

曹洪的女儿,是荀彧另外一个儿子荀粲的妻子。

2、曹洪获罪时,曹真在曹丕身旁,他说:现在曹洪一定以为是我陷害他的。

显然,曹真与曹洪关系紧张。

夏侯尚、曹真,都是曹丕新组建班子的红人。

我们没有足够证据表明曹洪与曹植一系,但有理由认为:曹洪至少不是曹丕一系!他不是曹丕需要“答谢”的政治盟友。

多余的曹洪

曹洪在立场上不是曹丕需要的盟友,在专业上,也显得有些多余。

尽管曹洪早年救过曹操,有功于魏,但他在用兵之能上却始终欠缺火候,未能成为独当一面之将。

下辨之战中,曹洪带着曹休、曹真等小字辈参战。曹操就对曹休说:曹洪是名义上的统帅,实际指挥是你负责!

看来,在曹操看来:曹洪的用兵之能,已比如小字辈们!

当夏侯惇、曹仁老一辈将领纷纷离世,既无专业,又未站对队的曹洪,似乎是该给小字辈们让位了!

杀鸡儆猴

下辨之变,曹军胜利,曹洪大搞宴会。

会上,曹洪玩得很嗨,居然让女子穿很薄的衣服跳舞。杨阜非常愤怒:男女有别,这是大事!怎么能乱搞!

除了偶尔玩得比较嗨,曹洪的口碑也不大好。

每年清查家产,曹洪的家产都比曹操还多,可见曹洪之贪。

当年,曹操对此能一笑了之,但这在注重风评的士人中,口碑已差。

曹丕十分重视士人风评。

他的好兄弟夏侯尚,娶了一个爱妾,爱妾被杀后,夏侯尚伤心不已。曹丕愤怒:“看来杜袭看不起夏侯尚是有原因的!”

在曹丕眼里,士人的口碑,是十分重要的。

口碑极差,又是曹家功勋的曹洪,显然是一只理想的鸡!可以杀来给猴子们看!


曹洪过时了。

他一直有很多毛病。

可是,早年,他是曹操、曹仁、夏侯惇们的弟弟,大哥们会罩着他。

后来,老一辈们走了,他成了新一代的叔叔。

一身毛病的他,也就成了曹真、夏侯尚们眼前的绊脚石,成了曹丕眼中可以用来“杀鸡儆猴”的鸡。

8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是个多疑而谨慎的人。他的这一性格特点的一个表现就是曹操阵营中,有许多夏侯氏和曹氏的将领。曹氏自不用说,都是曹操的从兄从弟,夏侯氏则是曹家世交,关系也非常要好。这两家比较著名的将领有许许多多,如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曹洪、曹休等等。

其中,曹洪可以说是曹姓将领中的佼佼者,他不但作战勇猛、战功赫赫,还曾经舍身救主,保护曹操杀出重围。说起他的战绩,可以说是相当不凡了:官渡时,他镇守大本营,击退了张郃、高览的合力猛攻;后来参与汉中战事,又曾经抵挡住马超、张飞。曹丕称帝后,曹洪被封为地位仅次于大将军的骠骑将军,然而不久,曹丕竟然想杀掉曹洪,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曹洪是曹操的从弟,从年轻起便和曹操一同征战。曹操参与讨董联盟攻打董卓,董卓见势不妙选择西逃,而联军们不思进取,曹操只好自己带兵追击。途中,曹军遭到了董卓部将徐荣的袭击,“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

危难时刻,曹洪将自己的马让给曹操,让曹操逃命。这一举动无疑加重了他在曹操心目中的位置,此后他多次随军,立下汗马功劳,于是黄初元年(220)曹丕称帝后,便封赏曹洪“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位特进;后徙封都阳侯。”可以说地位是十分尊崇。

然而黄初七年(226)时,曹丕却突然翻起了旧账。据《三国志》记载:“始,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也就是说,以前曹洪家中富有,年少的曹丕向他借钱,但没有借到,于是怀恨在心,便趁着曹洪府中门客犯法一事将他捉拿,准备处死。

而曹洪毕竟是两朝重臣,在朝野内外都很有名望。于是曹丕的母亲卞太后跑来斥责他说:“梁、沛之间,非子廉无有今日。”此外,她还找到曹丕的妻子郭皇后说:“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郭皇后听说后,“於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

从这一事件中可见,在卞太后心目中,曾经救曹操一命,并立下许多功劳的曹洪是地位很高,万万不能诛杀的。在母亲和妻子的共同请求下,曹丕才将曹洪释放,但还是将其贬为庶人,并没收了他的财产,后来还是在卞太后的请求下,曹丕才将曹洪的家财奉还。

不过,曹洪仅仅被贬为庶人几个月后,曹丕就去世了。魏明帝曹叡继位后,念及曹洪的名望和资历,便“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232),曹洪去世,被追谥为恭侯。而曹丕仅仅因为年轻时曹洪不借钱给他就想要将其处死,要么是事情没这么简单;要么曹丕的性格也未免过于狭窄了。

9

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是曹丕的堂叔,是曹操在创业阶段最大的资助人,相当于刘备阵营的糜竺一样,还因为与曹操的亲戚关系更近一步,没有曹洪的资助和协助,哪有曹操的事业?并且曹洪还数次救过曹操的性命。

曹操第一次在陈留起兵时,手下一半军队都是曹洪资助的,曹操第一次招募的军队发生哗变时,也是曹洪带人平定的,曹操攻打董卓手下大将徐荣时,被打得大败,是曹洪将战马让给曹操,才让曹操逃过一劫的捡回一条命。



曹操打官渡大战,是让曹洪留守大营的,曹操打汉中之战,是让曹洪率领曹真、曹休等小辈抵挡刘备的,曹洪在曹操手下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曹洪在曹操时代的地位不亚于曹仁、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如果说曹仁、夏侯惇、夏侯渊是曹操外派驻军的最高将领,那么曹洪就是曹操直属中央军除曹操之外的最高将领。

曹洪在曹操军中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为什么曹丕要杀曹洪呢?



表面的原因就是:因为曹丕曾向曹洪错钱,曹洪没有错,在曹丕当上皇帝后,以曹洪的宾客犯了法为由,要杀曹洪,因为众所周知,曹丕心胸狭窄,曹洪不借钱,就怀恨在心,想找个机会杀了曹洪泄恨。

是这样吗?如果你这样认为,那说明你根本不懂曹丕,事情远远没有你想像的那么简单,有着很多复杂的原因。



先说几个疑点:

1、曹丕找曹洪借钱,是曹操时代的事,曹丕想杀曹洪已经是公元226年正月了,这个时候,离曹丕去世仅仅只有6个月时间了。

如果说曹丕记恨,那怎么不早动手,要知道曹丕是公元220年就即位了,何必要等以临死前的226年才动手

2、曹丕是个政治人物,对于曹洪这么一个德高望众,劳苦功高,并且还是自已堂叔的曹洪,不借钱就要杀人?曹丕小气到这个地步



我从来都没有觉得曹丕心胸狭窄,曹丕是曹操所有儿子中综合能力最强的人了,曹丕文采比曹彰强,武功比曹植强,生命活得比曹昂和曹冲长,怎么看都是一个文武全才的人,怎么会心胸狭窄?

曹丕与曹植有夺嫡之争,曹丕当皇帝后杀曹植了吗?没有,就连所谓的七步诗相逼也是后人杜撰出来的,曹丕杀丁仪兄弟,那是因为是政敌,曹操不也杀了不少名士,有人说曹操心胸狭窄吗?



3、曹丕想杀曹洪时,曹真当时在身边,曹真向曹丕说道:如果陛下若是诛杀曹洪,曹洪一定认为我是在背后谗言陷害他了。曹真这话真是摸不着头脑,难不成曹真与曹洪有矛盾?

4、曹丕母亲卞太后为劝解曹丕,甚至威胁曹丕宠爱的郭女王:如果曹丕杀曹洪,那么郭女王的皇后之位也保不住,曹丕的母亲劝自已的儿子,还要威胁儿子的宠妃?这是什么概念,说明曹丕想做的事,没人能劝解得了



把这些事件串联在一起,并联系曹洪的性格及所作所为,就会有相当大的发现:

曹丕想杀曹洪没这么简单,有很大的政治原因掺杂在内,根本就不是所谓借钱记仇。

先说曹洪这个人,从种种迹象来看,曹洪是一个行为非常不检点,仗着有钱,又是曹操的亲信,救过曹操的性命,而无法无天的人。



满宠在担任许县县令时,曹洪的宾客犯了法,满宠不经曹操同意就斩杀了曹洪的宾客,事后曹操没有怪罪满庞,也没有怪罪曹洪,就当不了了知。

现在曹丕当皇帝后,曹洪的宾客又犯了法,说明曹洪是一直在纵容他的宾客犯法,曹操在,碍于面子无法管,所以满宠代劳了,曹操也不好说什么,现在曹操去世了,是曹丕时代,曹洪显然也没有收敛,因此曹丕要管了,曹洪的行为叫什么?叫肆意妄为,什么行为最能杀鸡骇猴,就是杀人,杀人不仅能立威,还能杀鸡骇猴,所以曹丕要杀曹洪。



还有就是曹洪本人想必犯法也非常多,比如说在汉中之战时,曹洪在斩杀吴兰、击败张飞和马超后开庆功会,居然安排脱衣舞女跳舞庆祝,这一行为惹怒了武都太守杨阜,杨阜一顿骂,才让曹洪收敛下来。

还有曹真与曹洪有过节,同是曹家族人,曹真与曹洪显然有过节,证据就是曹真对曹丕说的那一番话:如果陛下若是诛杀曹洪,曹洪一定认为我是在背后谗言陷害他了。只有有矛盾过节才会在背后谗言害人的吧,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除了曹真,曹洪还与其他人有过节,比如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曹洪派人请阮瑀出山,阮瑀不来,被曹洪抓起来暴打一顿,阮瑀依然不从,之后还是曹操威胁要放火烧掉阮瑀隐居的山,阮瑀才出山为曹操工作,但是却与曹洪结下梁子。

曹洪与司马懿也有过节,也是因为曹洪请司马懿出山,司马懿不来,于是曹洪就在曹操面前恶意诋毁司马懿,最后司马懿不得不出山,还是与曹洪有矛盾。



这样一算下来,曹洪得罪的人不少,包括曹操在内,他知法犯法不就是得罪曹操吗,只是他对曹操恩情太大,曹操碍于情面不好拿他动手,但是到了曹丕这里就不一样,由于曹洪本身的性格缺陷及无法无天的作为,不把其他人放在眼中,得罪了一大批人,所以曹丕就想在政治上收拾曹洪。

但是曹丕的本意却不是杀曹洪,而是敲山震虎、杀鸡骇猴似的恐吓,给曹洪一个下马威,否则卞太后会以威胁郭皇后来阻止曹丕杀曹洪吗?曹丕真想杀人,可绝不会心慈手软。

10

三国时期,曹操雄才大略,崛起于微末之间,迎奉汉献帝于许昌,最后统一北方,奠定了曹魏江山。他能够建立偌大的基业,主要靠的就是“宗亲八虎骑”和“五子良将”。其中“宗亲八虎骑”是曹操的亲族势力,都是夏侯、曹姓,是曹操的最早、最值得信赖的班底。而曹洪又是“宗亲八虎骑”中的佼佼者。

然而,曹操之子曹丕继位后,却想要杀了曹洪,自毁长城,分析如下。

表面原因

曹洪是一个大财主,家财万贯,在曹家、夏侯家里面,也是少有的富豪。曹丕当了皇帝后,想起来当年他曾向曹洪借过钱,而吝啬的曹洪不知为何,没有借给世子曹丕。可能是曹洪太抠门了舍不得借钱,也可能是曹丕经常借钱不还,恶名在外,曹洪怕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返。如刘备借道理的,曹丕毕竟是世子,如果不还钱,不认账,他还真拿曹洪没办法。

不管是什么原因,曹洪没有借给曹丕钱,被曹丕记恨。过了许多年,即公元226年,曹丕死的那一年,他想起了曹洪的事,翻起旧账。这时,曹洪运气不好,他的一个门客犯了法,曹丕抓住曹洪一招之错,想要杀了曹洪。《三国志》记载:

“始,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深沉原因

深沉次原因为,曹丕当皇帝后,感觉夏侯、曹氏武将权力太大,隐隐有超出自己控制的迹象。他想要当好皇帝、坐稳皇帝宝座,不得不限制这些宗亲的兵权,打压这些宗亲。曹丕刚刚登基,就打压了兄弟曹彰和曹植。他将曹植的两个丁氏兄弟斩杀,除掉了曹植的左膀右臂。曹丕本来想要曹植的小命,因曹植做出七步诗而作罢。

夏侯、曹氏宗亲八虎骑,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是其中的佼佼者。夏侯渊于公元219年定军山被黄忠所斩,夏侯惇于公元220年病逝,曹仁于公元223年病逝。这时,宗亲大将只剩下曹洪了。所以,曹丕想打压宗亲将领,只能拿还健在的最高宗亲将领曹洪下手。

我们知道曹丕在公元226年病逝,而他找借口,想要杀掉曹洪,也是公元226年,这可能是曹丕自我感觉大限已到,想给宗亲大将们一个下马威,为自己的儿子曹叡接班做好铺垫。

总结:曹丕实际上并没有想要斩杀曹洪,只是给所有掌权的宗亲大将们一个下马威。如果触犯法律的不是曹洪的仆人,而是别的宗亲大将的仆人,他也会想要斩杀的。这和曹洪关系不大,只是曹洪正好撞在枪口子上了。

至于曹洪曾经没有借给曹丕钱,那更加是小事一碟。曹丕当了皇帝,全天下都是他的,他还能在乎当年的那一点破事?

所以,在各位宗亲将领的求情下,尤其是曹丕母亲卞太后及郭皇后出面,再加上曹洪曾经舍命救曹操。曹丕于是赦免了曹洪,将其贬为庶人,剥夺了他的官位、爵位、封邑。

在魏明帝曹叡即位后,重新启用了曹洪,拜其为后将军,该封乐城侯,食邑千户,赐位特进。这是典型的曹丕打压,给曹洪点颜色看看,儿子曹叡再启用曹洪,这样就能有效压制曹洪,让他死心塌地地干活,不敢有异心。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