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宝宝可以吃饱,但是吸奶器就是吸不出,或者,每次吸奶器只能吸出来一点点,所以就开始怀疑宝宝是否能吃饱。其实这是进入了母乳喂养的误区,想要宝宝母乳吃得饱,这些母乳喂养的误区,妈妈一定要知道。
误区一,吸奶器吸不出,就是母乳不足
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用嘴巴吃母乳能够明显的听到孩子吞咽的声音,而且宝宝也能够吃饱。但是换做用吸奶器去吸母乳,就会发现母乳很少甚至没有,很多妈妈就会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母乳不够,并非如此。
之所以用吸奶器母乳变少,是因为妈妈们在为母乳的时候孩子除了直接吮吸母乳,妈妈的皮肤会感觉到宝宝身上的温度,眼睛会看着宝宝的可爱的小脸,甚至可以听到宝宝吃母乳的声音,这些表现都可以有效的刺激大脑中的下垂体分泌出泌乳素,泌乳素越多,母乳也会越多,所以每次宝宝吃奶都会大口大口的吞咽。
但是吸奶器就不一样了,吸奶器只是机械的去吸出母乳,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们并没有和宝宝亲密接触,大脑没有接收到信号,就不会生产出更多的母乳,所以吸出的母乳总是有限的。这并不代表妈妈母乳不够。
如何改变:
①每次使用吸奶器的时候可以拿着宝宝的相片,看着宝宝的相片去想着宝宝,可以促进身体泌乳素的分泌。
②或者每次吸母乳的时候,可以就在宝宝身边来吸,多尝试几次,母乳的量就会回来。
误区二,不涨奶就需要追奶
刚刚开始母乳喂养的新手妈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每天都会有明显的涨奶,有时候宝宝吃不急,或者没有来得及吸出来,就会出现乳房肿胀,甚至出现乳腺炎。但是这种情况在3-6个月之后,开始逐渐减少,一旦妈妈们没有了涨奶的感觉,就开始担心,这是不是代表着自己母乳减少,应该追奶了?
并不是,母乳在进入3-6个月之后,因为宝宝逐渐长大,吃母乳的时间变得更加的规律,时间间隔增加,大脑接收到的信号开始变得越来越规律,所以母乳的分泌开始进入了“供需平衡”。
也就是说之前因为宝宝频繁吮吸,大脑因为接收到的信号比较频繁,会不停的分泌泌乳素,宝宝吃奶时间间隔拉长,大脑已经开始习惯这种频率,泌乳素的分泌也会更加规律,所以不会再出现泌乳素过多而导致的涨奶。
一旦出现供需平衡并不是母乳不够,所以也不用开始追奶。
误区三,漏奶就是气血虚
新手妈妈都会经历漏奶的过程,很多妈妈会发现自己晚上睡一觉,整个身子底下都湿了,还会以为是宝宝尿床了,才发现自己的衣服也湿了,这就是漏尿。老人认为漏奶是气血虚,所以才会出现。
事实上,漏奶是因为泌乳素持续不断分泌造成的。尤其是宝宝在吃母乳的时候,吃着一边,另一边就会开始漏奶,这是因为此时泌乳素开始大量分泌造成的。这种情况在母乳供需平衡之后就会逐渐减少,直到自主消失。
也就是说漏奶只是阶段性的,且是大部分母乳妈妈都会经历的,这个过程会随着母乳的喂养而逐渐消失。
漏奶时的注意事项:
①可以使用溢乳贴,避免漏奶的尴尬,也会更加的干净卫生;
②可以在喂母乳的时候,一只手去堵住另一边没有开始吃的母乳,过上一会,漏奶就会停止;
③注意随时的更换衣物,因为频繁漏奶容易滋生细菌;
④每次母乳喂养的时候,用温毛巾擦拭,保持母乳的尾声;
关于母乳喂养的这几个误区妈妈们要知道,不要盲目追奶,更不能满目补身体,都会造成不可避免的不良后果。
母乳喂养最重要的就是让宝宝多去吮吸,让妈妈保持好的睡眠和好心情,这样母乳喂养就成功了一大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