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隋炀帝少有的一件成事,便是发展了科举制,寒门便有了盼头。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改变命运。

科举制成熟后分为六级:童生(第一级县试)、秀才(第二级府试)、举人(第三级院试)、贡士(第四级乡试)、进士(第五级会试)、探花(第六级殿试第三名称探花)、榜眼(第六级殿试第二名称榜眼)、状元(南宋以后,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若是谁家儿郎中了个状元、榜眼或者是探花,真可谓方圆几里都要跑来贺喜的大事。范进中举竟喜极而疯可以看出其重要性及艰难程度。

这古人为之疯狂的状元,在当今又是什么文凭?

很多人认为状元是一种官职,其实不然。纠正一下人们的错误观念,中了状元只能说你有了一个当大官的资格。至于你的官位到底如何,还得看皇帝赏识。

不过,一般能当上状元的,皇帝必定赏识,做大官的几率也很大。在此,我们着重分析文状元。
▲古代考试

状元,即进士一甲第一名。状元一般出任翰林院修撰,是从六品官(一般情况)。我们这里补充一下,状元是没有官职的,官职和品级都是皇帝后封的,皇帝给你几品,那就是几品。

不要觉得状元的官职小,在翰林院可是传统社会中层次最高的人士群体,在这里很容易升官发财。

但是一般状元很难升至宰相。值得一提的是,皇帝是不会因为高兴就把公主嫁给状元的,这是后人的无稽之谈。

榜眼,即进士一甲第二名。 榜眼一般可能成为翰林院编修,是正七品官职,官位较状元自然要次一点。

有时榜眼也会成为外放县令,这个官职自然不然在翰林院里安逸。做县令不仅更累,而且升迁之路比较坎坷。别看在翰林院也是个芝麻大官职,可是升迁之路通畅,可谓平步青云。▲古代考试放榜

而探花是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进士的称谓。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原本只是一种戏称,和名次无关。

据史料记载,唐代进士及第后有隆重的庆典,其一便是在兴花园举行探花宴,事先需要选取同榜进士中最为出色的两位担任探花史。

唐《秦中岁时记》中这样写道:

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罚。”

由此可以看出最早的“探花”一词只是指庆典活动中的两位年轻的进士。

直到清朝,从赵翼写的一文中可以看出从明朝开始,状元专指殿试第一名、榜眼专指第二名、探花专指第三名。而早在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状元、榜眼、探花,他们作为三鼎甲,合成于南宋。

状元、榜眼、探花均是由殿试选举而出的。在古代,状元出任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出任翰林院编修。

我们知道,翰林院是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作用主要在于培养人才。在各朝各代,翰林学士一直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

在现今,翰林院的地位则相当于是中央党校加上中科院和社科院。

它的性质有点像为中共中央服务的秘书一样,如果被重用,到可以说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状元、榜眼、探花在现今的地位就差不多相当于是院士级别的人物。

同样的,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状元、榜眼、探花只是排名,对应的分别是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的第一、第二、第三名,如果被投入翰林院,他们则是官员。因此,与其说对应什么学历,不如说对应什么官职。

科举考试是选官,而当今的教育目的则是为了选拔人才投入到国家各个行业。因此,它的性质更加偏向于公务员考试这样的国考。

而状元、榜眼、探花,他们的地位就相当于公务员考试中对应的第一、二、三名。这也就是说并不能将状元、榜眼、探花看作是学历,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

如果你非要来一个学历对比,也不是不能对比,只能说按照相同的知识体量来看待。不管怎么说,今天的本科生是远不能及的。

如今的大学生,相当于在每个领域都有所涉猎,然后通过各种选拔,最后才能进入到大学。在这一点上面,和古代的秀才有得一拼。

但是如果把大学生真正拿到古代,可能就连秀才都考不过。不过秀才之于古代,文凭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生,但是知识量最起码是研究生。古代的状元、榜眼、探花,他们除了在各方面领域都有所建树之外,还在某一方面有着非常高的造诣。如果按照这样相比,我们的博士生、博士后可能对应于他们的这一层次。

最佳贡献者
2

类似问题回答了不少,再次重申一遍:科举考试不是学历教育,而是官员选拔制度,和学历文凭没法比。如果硬要和当今比较,只能勉强和公务员考试中的国考比一下。

科举制度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起源于隋,完善于唐,成熟于两宋,盛极于明清。

科举考试是全国性的考试,以明清时期为例,需要经过三个层次的考试。

一是乡试,又称发解试,由省一级组织,乡试合格者称举人,又称举子,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即发解试的第一名。当初唐伯虎就中过乡试第一名,因此得名唐解元。

通过乡试中了举人,表示你获得了进京参加会试的资格。明清以前,发解试仅是资格考试,举人一般不能做官,但在明清时,举人也可以做官,所以范进中举后才会陷入癫狂。

二是会试,由礼部组织,明清以前称省试,每年一次;明清时称会试,三年一次。会试合格者称进士,因此各地举子进京参加会试,也称为考进士,会试的第一名称会元。只要考中进士,别管第几名,都可以直接做官。

三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本质是会试的一部分。皇帝亲自测试会试合格的进士,根据成绩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因此所谓状元、榜眼、探花,本质上还是进士。

所谓三甲,指的是进士中的三个等级,至少有数十上百人,并非指成绩最好的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个人,人们常用“名列三甲”指代考试前三名,是一个用词错误。

无论哪一级考试,科举考试都是朝廷选拔官员的考试,而不是类似高考的学历教育,我们如今的公务员考试几乎和科举考试一个模子刻出来,只不过科举考试是全国组织,公务员考试却是分级组织,科举考试更像公务员考试中的国考。

古代没有现代完善的学历教育,大多数知识教育是通过私塾、书院等完成的。从北宋开始,朝廷从中央到地方设立太学(国子监)、州学、县学等一系列官办学校,但这些学校并非为社会培养知识型人才,也不是如今的学历教育,仍然是为朝廷培养官员的。

综上所述,古代科举考试的进士、举人、秀才,跟现在的小学、中学、大学等学历教育没有任何可比性。如果硬要比较,古今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完全无法同日而语。比文学经典,古代完爆现代;比科学知识,现代完胜古代。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3

古代的状元、榜眼、探花是什么文凭?

看到这个问题,整个人都不舒服了!

古代的科举考试,从来都不是学历教育,也根本不涉及文凭问题。科举考试是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如果非要比,只能和今日的公务员考试比一比。

今日的公务员考试,面向大部分的大学毕业生进行招聘,一旦考上,直接担任相应职位,可是距离“做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现在的很多遴选考试、选调生考试,貌似比一般的公务员国考要更厉害,也不过就是储备干部而已。

如果考上状元、探花、榜眼,将来大部分都能成长为省部级官员,巡抚总督跑不了,宰相首辅也不是没可能。每年800万以上的大学生中,状元榜眼探花妥妥的几百人,将来能有几个当上省部级?

在古代,要想“学而优则仕”,需要走很长的一条路。

第一步,好好学习,参加府试和院试,成为秀才。

这一步,已经拦住了大部分人,首先你要参加府试和院试,必须有老秀才或者老举人的举荐,当然大部分都是老师给举荐的。参加各种私塾辅导班是必须,给老秀才端茶倒水送钱也是必须。没有一定的财力,绝对不敢走科举这条路的。

府试,顾名思义,就是在所属的州府进行考试。当时的府,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地级市。旧社会大部分的农民一辈子没有出过村,少部分进过县城就是见过大世面了。而你作为小小的童生就有机会到州府上考试,已经是全村人全族人的骄傲了。

院试,和府试差不多,院试常常在省会举行,主监考就是学政(副省长兼教育厅长)。

如果你考上了,你就成了秀才了,获得了一定的特权。在家种地有免税的权利,出门在外不用买车票买船票办理介绍信。

如果你穿越到明清,一定要办一个秀才文凭,否则可能被当做盲流抓起来打死的。

第二步,继续努力学习,参加乡试,成为举人。


乡试和院试一样,也在省会举行,这是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乡试的主考官一般来说是翰林院出来的大才子,如果得到这些大才子的青睐,将来不管是考试还是做官,都大有益处。

乡试成为举人,几乎成为所有读书人最难攻克的高峰。明清两朝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就是说,举人难考,但进士好考。成为举人,就得到了做官资格,比如我们熟悉的左宗棠和于成龙,就是举人出身。

考取举人的乡试,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公务员遴选或者选调生考试,属于优中选优。通过考试,就以为着获得了国家官方的举荐,所以这里面作弊现象十分严重。我们熟悉的鲁迅先生的爷爷,就是因为在举人考试中作弊,导致了家道中落。要不然也是绍兴当地响当当的望族。

因为作弊严重,所以,参加举人考试的秀才们,通常都会花很多钱去买通考官。这个操作,把绝大多数寒门子弟排除在外。当然,如果你是远近闻名的大才子,可能直接被主考官或者学政招纳为女婿了。

第三步,更加努力学习,参加会试,成为贡士。

贡士这个阶段,很多人不熟悉,这是因为贡士大都在首都举行,考上贡士的人,直接要接受皇帝的面试,从而成为国家高级储备干部。

贡士,顾名思义,就是贡院走出的士子,也是贡献给国家的优秀人才。即便不会被录取为进士,将来的前途也不会太差。

第四步,百倍努力学习,参加殿试,成为进士。

贡士的考试,是高级储备干部的笔试,进士的考试,则是高级储备干部的面试。既然要面试,长得丑的话,可能直接就被刷下去了,连参加殿试的机会也没有。

进士的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有趣的是,历史上又很多有名的状元和探花,但几乎没有有名的榜眼,也许是很多人宁可当探花也不当榜眼吧!

成为进士,就有可能进入翰林院当官,如果进入翰林院,将来最不济也能当个省部级官员,甚至直接当上宰相。放在明朝,大部分的内阁班子成员都来自于翰林院,翰林院的学士们,虽然穷的没钱花,可是一想到将来有机会出将入相,心理都是热乎乎的。

清末最有名的三个半翰林,分别是徐世昌、杨士镶、张謇和张佩纶,这些人因为袁世凯的点评而出名,也因为与袁世凯的关系,为人们津津乐道。

成为进士后,如果没有门路当翰林,那也可以出去当官。九品县长或县丞起步,当县令的也有。到了地方上,基本上是财政、军事、法律一把抓,那是真正的一把手土皇帝。当然不要分到《让子弹飞》里面的鹅城县,没到任直接就没命了。

顺带说说清朝第一廉吏于成龙,于成龙是明朝崇祯年的举人,年龄大了,考什么也考不上。恰好清廷准备录用一些明朝的举人,他就报名了,直接分到了广西罗城县。罗城县这地方,土匪横行、县衙就是个破房子。于成龙照样艰苦创业,做了清初最有名的扶贫干部,一直做到两江总督的高位上。

不管怎么算,还是这个时代最好!

关注历史知事,了解更多历史知识!

4

古代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科举制也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制度,把天下掌握知识的读书人都“为我所用”,而这些知识分子也将考取功名当做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途径,作为一生的追求。



古时将第一名称作“元”,如状元,解元,会元。其等级也是很分明的,层层递进。如未中秀才之前的读书人,无论年龄大小,均称作“童生”,几十岁的老童生比比皆是,等到考取秀才,才能作为州府县学的“生员”,参加省级考试——乡试。这种考试比较正式,明清时,每三年一次,一般都在省城应考,上榜的称“举人”,头名叫“解元”,我们熟知的唐伯虎就中过乡试头名。



乡试过关后,还要赶赴京城,参加全国范围的选拔考试,高中的称“进士”,头名称“会元”,成为更高级别的人才。过去赶路全靠走,往往是路上就要花费一月数月,家境不好,身体不好的,极易潦倒于路途之中,风险很大啊。



会试过关了还不算完,要参加皇帝钦点的“殿试”,通过者都能称作“天子门生”,很炫的感觉有没有。殿试前三甲才能称为状元、榜眼、探花,运气好的状元还会被皇帝选为女婿——驸马,一步登天。

明清时期,还会从进士中选优点为翰林,进入国家最高学术机构。古时重文,人才选拔只看文章才学,没有科技工程类的选拔,因此比照如今算是“国家社会科学院”,前三甲的状元榜眼探花,进翰林院问题不大,算是“院士”吧。

5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发展了1300年,共计诞生11万名进士,也就是说平均每年84人,而科举制度中,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按在古代的科举制度,前三甲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担任修撰,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几乎是侍郎、巡抚、御史等官职。

状元类似于如今高考的榜首,并不是省份榜首,而是全国榜首,但是因为如今每个省份的高考制度不同,其主要是考题不同,说现在很难区分,甚至就连每个大学对每个省份的录取人数也不同,分数也存在差异,也就没有全国第一的说法。

古代则不同,要取得全国第一,也就是状元,首先要经过童试,童试又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之后再是乡试,接着才是会试,只有会试之后才到殿试,殿试试题由内阁预拟,再由皇帝选定,或者是皇帝直接出题,明清时期才分三甲,一甲三名,由皇帝分别选出状元、榜眼、探花。

如果以学历文凭定位的话,状元、榜眼、探花应该是同等文凭,只是分数高低不同而已,有人统计出相对应的对照表,如图所示:

这样看的话,古代的状元对应的就是院士,榜眼就是博士后,探花就是博士,但是这种对比着实没有意义,古代每个时期每个阶段就出现一甲三人,也就是说状元、榜眼、探花在同一时期就各一人,然而今天的博士、院士一大把,如何对等?

况且古代能够挤进前三甲的人,就算再没有能力、运气再差,一辈子都进不了京城为官,但是至少也能够在地方上混个五品知府什么的,几乎相当于现如今的市委书记,而现在的博士甚至是院士都未必有这样的地位。

而状元更不必多说,出阁入相也不稀奇,榜眼也未必比状元差,有的状元在为官仕途方面还不如榜眼,但是探花有个规定,也就是必须长得俊俏,至少不能太丑,我们经常会看到京剧中所谓的探花郎。

所以不能同等并论,毕竟不一样的晋升制度,只能自己感觉,现在还出现许多中考状元、高考状元,亦或是本地状元,那和古代的状元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但是就涉及的知识面应该是没有现在读书人广泛的,所以实在难以比较。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6

古代状元、榜眼、探花这一甲前三,应该是接受皇帝殿试之后获得的一种称号,这是一种选官制度,即科举制度。当然,象状元、榜眼、探花这样的称号,包括进士、举人、秀才、童生等,大致也可以算作是一种学历的官方认可,我们当代人戏言为学历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如果我们现在非要拿他们跟当今的学历比较的话,那状元、榜眼、探花相对应的就应该至少是院士级别。院士当然不是学位,博士生或者仅仅是博导,恐怕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这样说?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

第一、获得此三种称号者,他们往往都皓首穷经,历经数十年乃至终生的寒窗苦读。

科举考试和现在的考大学难度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现在高考,报考和录取人数大致是,报考1000万左右,录取在800万左右。

无论从报考人数,还是从录取的数字,以及从录取率上讲,确实比较夸张了。

七十老童生。科举,考进士,特别是经学,十三经有多厚,多少个字词?所以啊,学子们皓首穷经,读书都白了头发,也往往难以得偿所愿;能获得殿试资格,面圣,那真可谓是凤毛麟角,人中翘楚。《范进中举》我们都学过的哈。

为这个,古代的学子们可真比现代人刻苦多了,什么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骨、积雪囊萤,程门立雪,等等,无不用其极,那叫一个刻苦。

第二、状元、榜眼、探花,他们殊获殿试,他们是“天子门生”。

科举制度始自隋唐,终结于清末开封贡院,也就是河南大学的前身所在。

科举制度下,士子科考被录取,士子就称其监考官员为宗师,为老师,自称为学生,这样一种师生关系。你比如,欧阳修作为监考官录取了苏轼,那苏轼见欧阳修自然就称为老师,苏轼就是欧阳公的学生。

到宋代,科举殿试,已经成为一种制度,一个必须要经历的程序。即是,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必须要经过最高皇权、皇帝来亲自做最后的一道测试,决定最终优劣贤愚。进士二级考试,之后就入围三级殿试。皇帝亲自在朝堂面试各路高才新晋,钦定名单,由此产生状元、榜眼、探花。所以说,这三位殊荣获得者又称之为“天子门生”。

第三、状元、榜眼、探花属于人中龙凤,数量极少,实实在在的稀缺资源。

历朝历代的科举,举行的次数,录取的人员及比例,都是大同小异,殊途同归,一个字,少,两个字稀缺。

唐代,每次录取最多也就一二十个,少的也存在每年几个的情况,具体录取数字是不固定的,总之一个难。

两宋三百余年,抑武扬文,对文人士大夫比较重视,总共录取进士2万人,平均每年170人左右。那一甲前三的状元等,数量不会变呀!稀缺。

明清科举制度最完善,进士每年录取300人左右,一甲前三也不会变。

物以稀为贵,确实属于稀缺奇才,能得此殊荣者,凤毛麟角,都是各地的人杰,人中龙凤。

现在中科院院士大概是830余人。我们最近所熟知的钟南山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这种级别的高级人才,数量是相当有限的。这样,那状元、榜样、探花可能比较适合对应的就是院士了。

至于博士,或者博导,博士生导师,我们来做个简单列举,数字的比较。就目前来说,法学界的博导大概健在的人数为1500左右,坚持在一线研究、主持教学工作的在1200名左右。这是一个学术领域的,就是法学这一块。那许多领域一定也有人数不少的博导了。当然,这个数字是相对的,对我们全体国民受教育的程度来说,这样的数字是不够漂亮的,还需要更多。

本科,跟一甲前三的状元等比,真的不是一个级别,不是一个层面的。

7

严格的来讲,状元,榜眼,探花不是一个文凭,而只是科举考试当中的殿试的前三名,而且每一年只有三个人,所以这不能称为是一种文凭,只是一种荣誉称号。如果硬要将古代的科举与现在的文凭先进行对照的话,我们倒是可以简单的进行与现在的一个对比,但不能完全等同。科举一般我们称之为四级考试。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第一,童试。

童试是科举的预备考试,凡是没有取得县学洲学府学生资格考生,不论年龄大的都称为童生,为取得入学考试读书人必须首先参加童试,那么被通过童试的人,我们一般称为秀才,茂才,相公等。其水平应该相当于现在的高中,因为它已经具备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第二,乡试

乡试是在各省举行,参加乡试的学生必须是通过了童试的考生,同时乡试的主考官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每年各个省能通过乡试的人数,一般是40个人左右,应该说也是非常的难的。乡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通过了乡试的人,称为举人,就已经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一般如果通过了相应的测试,就可以担任知县,或者成为地方官的学官。其水平就相当于大学本科毕业了,因为通过这样一个考试,基本上就可以成为是人才,因为可以直接当官了。

第三,会试

会试是由礼部(相当于教育部)主持的全国性的考试,各省举人在乡试的第2年,都到京师参加考试。会试是全国性的考试,按照清朝明朝的大概的数字,会试通过一般在300~400人左右,最少的时候在清乾隆一年会试的通过人数全国只有96人。会试的第一名成为会元。通过会试的人,称之为贡生。如果非要与现在的文凭相对比的话,会试就应该是,最少是硕士研究生。

第四,殿试

殿试是以皇帝的名义召集的,会试合格的人进行的考试,清朝时期一般都是在会试当年的三月开考,地点一般设在北京天安门保和殿进行。通过会试的人,我们称为进士。殿试录取又分为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如果与现在的学位相比的话,殿试就已经是最高等级的考试。因此,进士就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学位了,已经是达到最高级。

所以说,我们将童试可以看作是高中考试;乡试作为本科的考试;会试是研究生考试,殿试就是博士考试。如果这样分的话呢,还基本上能够对应上,而对于状元、榜眼、探花,这是殿试前三名的荣誉称号,他与文凭不能直接挂钩。

另外,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乡试中得解元,在会试中又得会元,然后在殿试当中仍然中状元,那么这个人我们就称为连中三元。连中三元就是这个来历。一般来讲这是非常难的,明清500多年间,明代只有两个人曾经连中三元,清朝也只有两个人连中三元。

8

状元、榜眼和探花是古代科举考试殿试环节的前三名。考中进士本就是科举考生的最高追求,而进士又分为一甲、二甲和三甲,一甲三人,二、三甲若干人,状元、榜眼和探花就属于进士一甲,赐“进士及第”,这是何等的荣耀。

古语说“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就能很好的说明科举考试的本质,即朝廷通过科举考试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官吏。现在的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和科举考试很像,但科举考试并不能和文凭挂钩,即科举考试的意义不在于教育,而在于选拔官吏,而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凭则注重的是教育本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倒是如今的公务员考试和科举考试更为相似。

一般认为科举考试起源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时期,不过对于隋朝有没有正式开设进士科还存在争议。隋朝之前,世禄世卿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都曾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只是都脱离不了世家大族的把持,出身是主要的,能力有没有反而并不重要,因此官员的水平是参差不齐。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投牒自进的个别情况,这是科举制度的萌芽,但在隋朝时期,虽然九品中正制被取消,但察举制依旧是主流,科举选士在个别情况下开始实行。而到了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真正成为一种通过考试选拨官吏的定制。由此打开了百姓和庶族进入官场的唯一通道。

622年的科举考试是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科举考试。当时的第一名也就是状元名为孙伏伽。孙伏伽在隋朝就是一名小官吏,参加了大唐的第一场科举考试,状元及第,后任大理寺少卿,最终官职大理寺卿和陕州刺史。

当时的考试科目种类繁多,但大体上比较受欢迎的就是进士科和明经科,其中又以进士科最为重要。科举考试的第一名名为状元或者状头,意思是投牒自进考中的第一名

在唐朝时期,还没有出现榜眼和探花,不过却有探花郎(探花使)的存在,考中进士后,同榜 的进士要凑钱来举行庆祝活动,先从进士中选出两名年龄最小的俊美少年,然后两人遍访名园,探采名花,再到琼林苑赋诗,用鲜花将状元请出来,一起庆祝这一人生的快事。这就是所谓的探花郎,可以看出,这个称谓与名次并没有关系。

但到了宋代以后,探花开始用于科举考试的进士名次,其中榜眼为第二名,探花为第三名。

实际上,状元、榜眼和探花虽然在科举考试中是极致的荣耀,到却不代表在后来的官场上如鱼得水,历史上状元大约有七百多名,榜眼和探花相对来说少一些,这些人在位居高位的不多,能在史书上留名的也很少,反倒是一般的进士出身,在宰相中占一定的比例。

对于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来说,进士只是官场的敲门砖,进入官场之后还是要看个人的修行,这放在现在同样适用,在学校里考了第一名,不代表进入职场之后就很出色,职场又是另一个考场,如何交出满意的答卷,端看个人的修行。

唐朝初期,进士科考试是选拔官吏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有不少宰相都是进士出身,世家大族则主要是靠门荫入仕。但到了中晚唐时期,皇室衰微,科举考试被世家大族主宰,能不能做状元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世以及和当朝权贵的关系,所以状元的光环也不是那么的迷人。

而且著名的牛李党争在一定程度上也与科举考试有关系,以门荫入仕的李党与靠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牛党之争,持续了数十年。

但不可否认的是,科举考试确实为大唐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至于随着时代的进步,科举考试进一步发展和改变,逐渐就形成了八股取士的制度,读书人真就成了读书人。

9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通过者分别为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其中,进士的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通俗一点,状元榜眼探花就相当于一场全国性考试的前三名,地位可想而知,那可以所做当今的什么文凭呢?

秀才在这几个学位中是最低级的,欲知状元如何我们先看看秀才。根据统计,清朝后期,每年大约接收2万余名秀才,全国共有秀才40万人—50万人,秀才人数约占总人口的15000分之一。目前,我国每年录取的博士数量大约为7.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0000分之一。秀才在古代的地位可以和如今的博士相比,而且读书人会享有更多的特权。秀才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可以见官不跪,会免除徭役赋税,而且还享受国家的各项补贴。秀才出来做官当一个乡长镇长,或者地方性的税务局局长也是不成问题。

说起举人,我们可能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范进,举人究竟有何种功效居然乐疯了一个中年人。根据明朝记载的数据显示,一年大概录取举人400人次,全国大约有11万名举人。举人数量相比秀才已经减少很多,秀才能享受到的福利举人也可以全部享受。举人比如今的博士后还要“珍稀”,基本出仕就可以在县一级认知,成为知县。当然,如果是一个有能力或者有关系的举人也是前途不可限量。

进士更是全国的希望,我国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历史上仅仅出现过11万民左右的进士,平均每一年的进士还不足100人,比如今的世界高校毕业的大学生还要尊贵。进士就相当于牛逼的博士后毕业参加工作,初步接任的工作就基本是省一级别的高管,或者重点985大学的重要院长甚至校长。

进士里面又划分了层层的等级,大约分为了三等。一等会赐进士及第,还会赐予分别为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封号。一甲都可以直接进入到翰林院担任编纂的工作(比当今的中科院级别还要高,地位还要重要)。成为一甲进士毫不夸张的说登上了人生巅峰,不仅可以骑着高头大马游遍京城还能迎娶白富美,如果官场能力过硬的话还能坐上侍郎、巡抚、御史等旁人努力奋斗一辈子都坐不上的高官。进士也分文武,武进士数大约只是文进士的一半,所以武状元的地位也相对更为高贵一些,武状元会被直接授予参将(正三品,相当于正军级),十分荣耀。

有知识者在中国向来是受到尊敬的,从春秋战国周游列国的文人墨客到隋唐的科举人才,不论何时何地上天都不会埋没人才,是金子不论在哪儿都会发光。而状元、榜眼、探花可能是古代最为纯粹和稀少的金子了。

10

根本是两回事情。

状元榜眼探花,是全国高级公务员考试的前三名。如果一定要和学历挂钩,则他们都是第一等的进士,也就是一甲,算是博士,二甲进士算是硕士,三甲进士算是本科,举人算是高等大专生,秀才算预科毕业。

不过,从知识量与宽度来说,科举人员的水平都是文科,面窄但具备深度。科举需要背诵四书五经,熟记诗词韵表,牢记本朝典章,才能学习八股文。因此,明清进士的平均年龄是34岁,需要自5岁启蒙后苦读30年,经历数十场艰难考试,才能获得出仕资格。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