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因为入仕已年迈,心有余而力不足矣,李广一生征战沙场四十年,到死也没有封侯进爵。后人多用这句话形容人生命运多舛。

这里我们不说冯唐,就说李广。那么李广与为将一生,战功、名气那么大,怎么就没被封个侯当当呢?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李广政治觉悟不高。二是天意,就是所谓的生不逢时了。

李广一味为国尽忠,却忽略了政治角逐。

李广骑上战马,驰骋疆场,那是无人不敌、无人不能战。

可是在政治觉悟上,李广就有点傻萌了,两件事可以说明:

  • 一是李广曾经杀降。

杀降,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很严重的事情,可以说是违背人性道义的。

战场上一旦杀降就会激怒对方,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所以杀降无论从道义上讲还是作战方面讲都是有害无益的。

更主要的是杀降带来的舆论压力。汉朝是东方的大国,皇帝更是要威服四方的。李广杀降不就等于给皇帝脸上抹黑嘛。

所以说,在封建主义专制的古代,你功九件过一件就足够使你身败名裂。何况没有封侯这么简单?

  • 二是在政治上站错了队,尽管是无意的。

在景帝时期,由于诸王之乱,李广奉命参与平叛。

当时梁王为了拉拢李广,遂授予他大将军印信。其实梁王和汉景帝是面和心不和的,李广接受梁王封赏,那把皇帝放在什么位置了?

所以基于这点原因,即使李广参与平叛有功,景帝也绝不会封侯于他。

李广生不逢时,既生瑜何生亮啊。

众所周知,李广经历了三个皇帝。

在汉文帝时期,由于文帝对匈奴的外交政策是和亲,旨在休养生息,避免战争增强国力。所以李广一身好武艺的确发挥空间有限,封侯更不用说了。

汉景帝时,上面已经说过,由于其犯的错误不惩罚他已经不错了。

到了汉武帝时期,封侯的机会才是真的来了。但无奈半路杀出两个“程咬金”:卫青和霍去病!

但不是说在李广在战场上不比他们勇猛,而是卫、霍二人的战略战术更符合当时的战争形态,战果也更是满足了汉武帝的预想效果。

李广在几次的战斗中皆没有把握好机会,不是迷路就是无功而返,在那个以杀敌数量为硬性指标做奖励的年代,老是徒劳无功怎么行呢?所以李广依然没有被封侯!

有人会说,李广征战沙场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怎么地也得封个侯,哪怕当作慰问鼓励奖呢?

可是现实就是这样,作为将军,在特定时期没有突出贡献,皇帝想封也没有借口,因为封了李广,那些有军功的将军怎么办?难以服众嘛。

所以,李广终其一生也没有封侯。但是我认为,李广为国驰骋沙场的衷心和打击匈奴取得的诸多战绩却是有目共睹的!李广没有封侯,但我想他在后世人的心中早已拜将封侯了!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不妥之处还请斧正!谢谢!我是@玺印芳华 感谢您的关注!

最佳贡献者
2

李广难封,汉武帝对他的偏见不是主要原因,李广确实运气不好,让汉武帝也觉得他点背,对他有偏见。但李广不能封侯,很大一部分还是自身的原因。

李广巅峰时期是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这期间,李广在平七国之乱时虽有机会表现,但因私接梁王将印,不受景帝信任。后来被调去守匈奴。

文景帝期间,大汉国力有限,对匈奴是安抚防御为主。李广镇守边疆,虽然勇武,但都是小打小闹,都没有大规模战役。而且他名声也大,匈奴人一般也不敢招惹他,没仗打就没军功,没军功就不能封侯。

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汉文帝都说李广生错了时代,要是在刘邦时代,万户侯唾手可得。

到了汉武帝时期,机会倒是来了,这时候李广年龄也大了,最可怕的是,汉武帝时期的李广不是一般的倒霉。

李广数次跟随卫青出征匈奴,要么无功而返,要么迷路,要么遇到匈奴主力,全军覆没。跟随卫青的大部分都封侯了,就李广难封。连汉武帝都对卫青说,李广点背,要把他调开,不要跟他一起。谁跟他一起谁倒霉。

我觉得李广一辈子不能封侯,原因还得从他自身去找。

第一,李广没政治觉悟。

李广擅自接受梁王将印,还高调的炫耀,景帝不给他穿小鞋就已经够仁义了,别说封侯了。这种政治觉悟真的是一言难尽,李广应该庆幸自己遇到了个明君,遇到心胸狭窄的帝王,早就没他什么事了。

第二,李广心胸太狭窄。

李广罢官期间出去打猎,深夜回家路过霸陵亭,霸陵尉不给面子,不让进。后来李广复官第一件事就他调到自己手下杀了。李广心胸如此狭窄,很容易得罪人的。自然很难与同僚们搞好关系,受到排挤。


第三,李广在匈奴那边名气太大。

大汉分四路出征,李广名气最大,匈奴最怕李广,所以集中主力打他,结果全军覆没,李广被抓。卫青那边就没什么压力,轻而易举的获胜,封侯。

第四,李广可能名过其实。

带领小部队,玩点小智慧,与人斗勇,冲锋陷阵是完全没问题的。大规模作战,涉及战略战法可能就有问题。李广出征迷路本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为什么不找向导呢?可能他孙子李陵就比他强的多。司马迁因为李陵辩护被阉,有可能因李陵的关系,美化李广。

第五,李广的性格太偏激。

最后一次出征,不服卫青调令,赌气出发,结果迷路,错失战机。卫青作为主将说他几句,向朝廷汇报,他就赌气自杀。当时如日中天的卫青,被他儿子揍了,选择了隐瞒原谅,这心胸真不是李广,霍去病可比的。


其实李广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汉武帝封了那么多侯,到现在大家提到大汉名将,也就知道卫青,霍去病,李广而已。不仔细了解,我最开始都以为张骞只是个搞外交的文臣,后来看史记知道张骞也打过仗,因军功封侯。谁还会记得哪些人被封侯了呢?

3

飞将军李广为什么没封候,表面上看他没封候的原因是败绩太多了,没有给汉武帝封赏他的机会,其实看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便能发现不仅仅是如此。

李广在汉文帝时期就已经从军,景帝时期因为平定七国之乱时期私自接受梁王给的将军印和赏赐,被撤销将军的职位,只是派到上古(现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一带)做太守,后来还在现在的陕西省榆林市一带任太守,所以要说有汉景帝对他有偏见还说的过去。汉武帝公元前141年继位为皇帝,他登位初期和窦太后政见不同,所以很多时候被窦太后的势力牵制,或许是这个原因给了李广机会,汉武帝很早就把李广调回到了他的身边,应该是想要培养他成为自己麾下的势力。



李广一回到汉武帝身边,就成为未央宫卫尉,这是执掌皇宫宫门警卫工作的,相当于是皇帝的亲军。公元前133年在马邑之战的时候,李广就已经是骁骑将军的职位了,可惜他那时候没有什么比较漂亮的战绩,要不就是被历史抹掉了,按理说不会无缘无故的没军功就被升为将军。但无论如何,截止到公元前133年李广的仕途基本上都是正常的,汉武帝也给了他机会,谈不上有偏见一说。

李广于汉武帝似乎明月照沟渠的感觉

真正比较大的转折点是另外一个人的出现,那就是卫青。卫青公元前139年和他的姐姐卫子夫一起进宫,同样的卫青进宫便在建章营(相当于皇宫内的禁军)当差。后来卫子夫怀孕被陈皇后妒忌,抓了卫青企图杀害,最后卫青被人救出,汉武帝为了安抚卫子夫,也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来牵制九卿等其他的老牌贵族,所以任命卫青为建章监(禁军总管)。陈皇后的母亲是汉文帝的女儿馆陶公主,馆陶公主是窦太后的女儿汉景帝的同胞姐姐,也是汉武帝的亲姑姑,前面提到窦皇后和汉武帝政见不和,很明显这两方之间派系分明。汉武帝想要摆脱窦太后一派,扶持身家清白的卫子夫一家,就显得非常的合理了,至于李广那毕竟是经历了三朝的旧臣了,谁知道是不是完全的可靠,两者相比之下,卫青获得汉武帝给机会的可能明显更大。



来到公元前129年出现一个更大的转折点,那年匈奴南下来犯,汉武帝出兵四万兵分四路,李广、公孙敖、公孙贺各一路,最后一路就是最出彩的就是卫青了。卫青当时不过是跟在汉武帝身边的一个近臣,估计那还是他第一次上战场,架不住的是汉武帝信赖他直接封他为车骑将军。汉武帝时期武将按照等级高低依次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最后是杂号将军。卫青作为一个毛头小子出庐,十年的时间就到车骑将军的位置,李广经历三朝,在汉武帝登位时就跟着他,混到的只是杂号将军的职位。可以说在那次出征之前李、卫二人的主次已经分明,最终战争结束后汉武帝的做法更是明显的体现他要扶持卫青。

结语:汉武帝不是有偏见,而是偏心



前129年的这次出征中,四路大军的战绩分别是卫青长途奔赴匈奴圣地龙城(相当于京师级别的城市),卫青的战果是杀敌七百。公孙贺同样进入敌人后方但没有遇到敌人。禁卫军出身的公孙敖遇到敌军折损七千人后撤回,李广战败全军覆没,后来抢了匹马逃回。明面上卫青胜战李广败战高下立判,细细想一想呢?卫青去的敌后方的圣地才杀敌七百,公孙贺去敌后方没见到人,很明显匈奴主力去了另外两路军队所在。四万大军才应该是和匈奴军对等的,汉武帝这边卫青、公孙贺简直是去打了个酱油,靠李广、公孙敖两路去应对双倍的敌军,匈奴要是那种被以少就能胜多的敌人,汉朝就不会折腾那么久去打匈奴了。李广、公孙敖两人背了黑锅,卫青因为杀了七百个敌人被封关内侯,汉武帝不是偏见,是偏心,最终李广到死都被卫青一直压制。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直接为他平反,但其中这样一句: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李广在右北平(天津蓟县一带),匈奴人听说后都敬畏他,给了他一个称号叫做飞将军,几年之内都没有人敢骚扰右北平地区。如果李广真的是屡战屡败,屡败屡逃,匈奴人何必畏惧他?李广未封候不是输在战功,而是输给了政局。



※※※※※※结束※※※※※※

参考资料:《史记》

4

原因就是两个:

第一,七王之乱时,作为都尉的李广擅自接受梁王授予的将军印,汉景帝后面没有追究,但这始终是难以越过的梗。

第二,李广前后担任过七个郡守,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七十多场,但多次损失惨重,功过相抵很难授予侯爵,哪怕儿子李敢跟霍去病打一仗都封得关内侯,所以李广的运气始终不怎么好。

前118年李敢因怀疑父亲李广被卫青陷害而死,出手打伤卫青,卫青虽然没有声张,但霍去病后面利用打猎的机会射死了李敢,汉武帝因宠信霍去病没有追究,宣称李敢被鹿撞死:

汉代封侯条件苛刻

汉高祖遗训:若无功,(或)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也就是说,没有军功,或者特殊原因,不能随便封侯。汉武帝在位54年一共只封侯75人,其中匈奴、朝鲜、南越等国投降的大小头目就超过一半,再剔除宗室、外戚,可以想象军功封侯真的很难。

第一个,克定祸乱。

出了七国之乱这样的叛乱,主持平定者才能封侯。但当时的主持者是周亚夫。

第二个,斩将夺旗。

在一场本方获胜的战役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或者斩杀(俘虏)敌军主要人员比如匈奴单于、阏氏、左右贤王、左右古蠡王等高级军政大员。

第三个,血战积功。

在一场本方损失小于敌人的战役中,斩获俘虏敌军1000以上。李广历次作战没有达到过这个标准(自己损失1万,歼灭9千肯定不能封侯)。卫青第一次作战虽然只斩杀了700,但这是汉军第一次深入匈奴,所以获得最低的关内侯并不为过。

第四个,开疆拓土。

这就太难了。不说也罢。

李广前后参加五次对匈奴的进攻,战果远达不到封侯条件。

第一次进攻战是前129年,李广卫青各率1万出击,当时大家都认为李广这次可以封侯了,毕竟卫青才是新毛头出征,结果卫青高奏凯歌,斩获丰厚,回家就封侯。李广这路却全军覆没,自己被俘后逃出来,汉武帝几乎想杀了李广,最后废为庶民。

前121年,李广作为郎中令与张骞领兵1万4千出击匈奴,结果张骞迷路了,李广损伤惨重退回来,因为是张骞的责任,李广没被追究但封不了侯。

其余三次都是迷路或者没有遭遇敌军。最后一次是前119年漠北战役,卫青霍去病各领5万骑兵夹击匈奴,李广以前将军身份协助卫青,结果,匈奴单于虽被卫青击败但逃跑了,本应迂回拦截的李广因向导失期,面对追究,李广不愿受小吏质询而自杀。

5

一代明君将,李广难封,只能怪自己。

1、李广有污点。当时汉朝发生七王之乱,李广当时受梁王印。事后汉武帝没有追究,还让他带兵打仗,已经是莫大恩惠了,还想封侯,想的就有点多了。

2、李广不满足受封的条件。李广虽然被成为飞将军,也令敌人闻风丧胆。但李广带兵打仗,没有大局观,可以代领一小部分人,但上升到兵团作战,甚至是大兵团作战,李广就显得力不从心。所以,他指挥的战斗场面,虽然敌人被杀的很多,可自己也损失惨重,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当然不满足封侯的条件。

6

朋友您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李广难封”一直是后世人们争议的问题,有多种猜测,但比较让人信服的是汉武帝的偏见、卫青集团的打压。

1.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一代名将李广。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自王勃之手,表达对命运不公的感叹。

李广是一位充满传奇的英雄,他战功赫赫,打得匈奴不敢再侵犯汉朝领土。唐朝诗人王昌龄是这样称赞李广将军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将军的威名足以镇住胡人,让他们不敢再逾越阴山一步。这是对李广的最大肯定,也表达了作者的怀念之情。除此之外,高适也怀念飞将军:“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飞将军李广生于汉武帝积极向外扩张时期,他与匈奴人打了不下七十场战役,扬名漠北,却得不到汉武帝封侯赐爵的奖励,那么,这是为何呢?

2.后世对“李广难封”的看法

  • 第一种说法是李广乃常败将军是也。司马迁说过:“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显然,他们是认为李广没有什么战功,而没有机会封侯赐爵。但司马迁自己也称赞李广是一代名将,怎么可能是常败将军呢?所以这种说法并不能让人信服。
  • 第二种说法是李广杀害了很多投降的战士。其实,李广对于自己不能封侯赐爵的事情也耿耿于怀,于是,向当时比较有名望的王朔请教。王朔道出了实情:李广在陇西担任太守之时,曾杀害过八百名前来归降的羌人!杀害归降的将士,这种事情在当时属于非常严重的过错。这种说法虽然有理有据,但却与人们心目中的一代名将李广不太相符。
  • 第三种说法是李广与卫青、霍去病这两大猛将同时代,相对来说,在战功和杀敌方面不如他们,所以没有资格被封侯。但后世史书中一致将李广列为千古名将之一,可见这个说法也不太全面。
  • 第四种说法便是汉武帝的偏见,以及卫青集团的打压。持有这种说法的人,认为李广在前期的几次战役中未建大功,所以对他不满,甚至,在他最后一次战役中,汉武帝曾嘱托卫青不要让李广取得首功。而当时以卫青为首的势力集团同样视李广为“眼中钉肉中刺”,有意排挤李广,之后卫青用公孙敖来取代李广前军将军的位置,使得李广后来出现触犯军规的事件,李广自杀谢罪。这种说法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当时的政治势力环境,比较令人信服。

对于“李广难封”这个问题,一直都是后世人们争议的话题,而比较让人信服的便是汉武帝对他的偏见,以及卫青集团对他的打压。

7

运气来源于性格,仅此而已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