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操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是一个莽夫去刺杀董卓,肯定不会想到要拿一口宝刀去刺杀董卓。随便什么兵刃都可以刺杀董卓。既然什么样的刀都可以刺杀董卓,为什么曹操还要问王司徒借来宝刀呢?

这充分说明了曹操的聪明,根本没有想做死士,不计后果的去杀董卓。在曹操问王司徒借七星宝刀的时候,曹操已经想好了退路。以及怎么杀死董卓,然后自保!

董卓掌控朝局之后,曹操并没有像袁绍一样和董卓公开决裂,而是留下来和董卓搞好关系。这一点可以看出曹操的机智,他做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斗气。而袁绍的反应是部分人的反应,不合作。而大多数人选择的是屈服,而不是解决问题。

曹操选择的是解决问题,这就非常了不起。但曹操毕竟是胸怀天下的人,又有足够的智商和计谋,所以他选择打入敌人内部。

在和董卓搞好关系后,曹操开始实施他的暗杀计划。但曹操出人意料的问王司徒借来一柄七星宝刀。很多人对他借七星宝刀没有丝毫奇怪,仿佛是理所当然的。但杀董卓一定要用七星宝刀吗?

答案是否定的,曹操如果杀不了董卓,七星宝刀可以买曹操一命。光有七星宝刀还不够,董卓手下的西凉兵骑的都是宝马。所以曹操才说自己的马不好,所以来晚了。这才有吕布去为曹操选马。

曹操对董卓的计划是暗杀。因为不要说吕布,单董卓本身就是一个武艺高强的武将。一对一单挑曹操未必是对手。所以曹操必须选择暗杀。

没想到支走了吕布,曹操拔刀的时候还是被小心谨慎的董卓发现,紧要时刻,一柄七星宝刀果然起到大用处。曹操立刻非常明智的选择献刀,这才得以保全性命。

那么如果董卓没有发现,曹操顺利的杀了董卓呢?曹操怎么走脱?这对曹操来说就更容易了。董卓一死,凭曹操的三寸不烂之舌和吕布的三家性奴的本性,肯定会说动吕布可以全身而退。

换句话说,吕布把马牵来的一刻,曹操的退路就已经有了。杀了董卓,马上截住吕布,只要告诉他董卓派他出去做事,然后告诉吕布董卓在休息,不让打扰。只要吕布一犹豫的功夫,曹操早已经骑上马在百里开外了。

更何况董卓一死,西凉兵必乱,吕布未必控制得住。吕布到那时根本没有闲心找曹操的麻烦,如何找到自己的退路才是关键。曹操根本没有生命危险。

综上所述:曹操在刺杀董卓的时候,早已经把自己的退路安排的非常好了。凭着他无双的计谋,无论董卓死不死,曹操都可以全身而退。所以曹操绝不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去做事的,而是谋而后才实施计划。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智计无双的人。能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绝非偶然。而是有胆有识的人!

最佳贡献者
2

曹操刺杀董卓是《演义》里的桥段,在《三国志》、《后汉书》未见记载,如果《演义》走,曹操杀死董卓后,有三个关口要处理。

一是吕布。曹操行刺未遂,董卓发问时,“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如果刺杀成功,吕布应该会第一时间撞见,吕布就是曹操脱身的第一个关口。



二是李儒。曹操以试骑骏马为借口,转身开溜后,董卓和吕布进行对话,还没说两句,李儒又到了,也就是说如果吕布被摆平、要急于脱身,曹操和吕布两人会逃离现场,在小阁到大门的路上碰见李儒,这是第二个关口。



三是董卓手下的将领。从开始提到董卓的行踪看,是带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将领,提兵一同往洛阳进发。至于华雄在《演义》里,还算不上将领,只是在驻守汜水关时,自告奋勇请求上阵才被加封为骁骑校尉。此外,还有提到的胡轸、赵岑、李肃,应该是早期同董卓一同入洛阳。

以曹操早年献计除十常侍给何进的表现看,不是莽撞之人。从前夜饮酒结束后、到次日行刺一事,曹操心中应该是有准备的。

第一个关口。曹操行刺成功、董卓死透,即使吕布撞见,只需抢先一步大喊,“将军盖世英雄,不为董卓重用;如今逆贼已死,当一同匡扶汉室,我保将军无忧!”

从王允后来设的美人计看,吕布和董卓之间的关系并不牢固,当初杀了丁原前来投靠董卓,封的是骑都尉、中郎将一职。这个职位,且不说董卓集团内部,其弟董旻为左将军,与董卓同级别;董璜被封与中郎将同级别的侍中,还有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核心将领,以及镇守陕西的女婿牛辅,这些人都比吕布的地位要高。



吕布当初来投,也是董卓看重,但他在董卓军中并不是核心地位,如果董卓一死,吕布能否继续待下去、受重用,还是问号。只要曹操快速表明,吕布能与他一同脱身、到王允处,便记吕布一功,吕布十有八九会动摇。

第二个关口。如果曹操和吕布向外走,李儒必定碰见,而李儒是董卓女婿,威望自然高于吕布,如果发生冲突,府内士兵必然听李儒而不听吕布。以当时李儒后脚的功夫走进小阁看,曹操摆平吕布后,李儒将会第二个进来撞见董卓被刺杀一幕,这是曹操需要大喊,“将军快杀李儒,否则我等休矣!”这句,吕布自然懂。

在前面动摇准备隐瞒、一同脱身时,吕布就是曹操船上的蚂蚱。吕布只有快速击杀李儒,才能保命。而且李儒非武将,吕布手下必定即可身亡,且无兵器击打声,等李儒死后,曹操吕布外出,吕布只需吩咐外人,“义父与李儒小阁议事,不要打扰”,便可立即脱身。

第三个关口。“议事”一说只能瞒住一时,曹操只需立即到王允处,王允自会跟后来美人计得逞一样,让皇甫嵩吕布掌兵控制长安。而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核心将领,虽然忠于董卓,但董卓死后,没有核心领头人,八成也是引了飞熊军连夜逃到凉州去了。

所以,曹操要脱身的关键,在于快速说服吕布,说明吕布当前处境以及未来的前途,以吕布见利忘义的本性看,自然会帮助曹操逃出升天。

3

曹操刺杀董卓朝中也不会太平,董卓手下武将如云,还有谋士李儒歪才,吕布的野蛮,鹿死谁手也不能定论。

。试看王司徒连环计故然成功,董卓被刺丧身,可不是还有李傕,郭祀没费吹灰之力攻克都城,杀王允,吕布败逃,出现李郭之乱。时势的发展必然是水到渠成,不通过一定波折是不会太平。

。试想曹操刺董成功,他手下豪无亲隨势力,独立难支,朝中掌权者人人想唯我独尊,肯定是乱成一锅粥,或者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谁控制了皇帝,谁可发号施令,众臣不服,你抢我夺,或挟天子出逃,汉未这样的事情多着呢?十常待如此,李,郭也如此,不过献帝逃离被控,召安曹操,从此曹操成了名附其实的汉相,但也不太平,因曹操强悍,群雄无可奈何,就骂曹操汉贼,曹操当汉贼,一有幸气,有实力,二能得到献帝的信任,在这混乱的時侯,献帝为什么不招安别人,而召安曹操,后来曹操发积不篡位,这里也有原因,人总是有良心(试想当時献帝投靠别人曹操当汉相也没那么容易),献帝对曹操的信任,曹操当然也对献帝感恩,曹操为相专权或者说欺君狂上是肯定的,但是没有世人说的那么恐怖严重也是肯定的,有祗少五成是褒刘派加出来的,因刘姓是统治阶级的正统,试想二汉四百天下,刘姓一族后代子孙,在社会上的感召力多么厐大,上层褒刘力量不言而逾,用现当今的话:骂曹就是造與论。

4

董卓一死!群龙无首!不用脱身!满朝大臣和武将立马就会接受军政大权!吕布也会顺势当上奋威将军!接受西凉大军!司徒王允辅政!你说这个时候的曹操就是功臣!有恩于汉献帝!不说位列三公!最少也得封个候!你说他还需要跑吗!

5

这个不重要,曹操就是为了一个刺杀董卓不成的名,来扩大号召力,想不想董卓死是另一回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