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作战一定要攻城,是有原因的,接下来试论原因。

一、占据交通要道,解决交通问题。古代的城池,一般都建在水陆交通要道。古代的交通,不像现在这样发达便利,除了交通要道之外,别的地方可能就是山野小路。

大军行进,对于交通的要求相对较高,大队人马,要想顺利快速地行军的话,肯定要走好一点的道路。除了人马行进,军队中还有很多的粮草辎重,要想顺利运输,对于道路的要求也很高。

如果不走大道,走山野小路的话,一者容易迷路,再者难以保证速度,三者难以保证粮草辎重的运输,难以保证后勤供给。

同时,占据了一座城池,就相当于取得了对交通的控制权,相当于掐断了这片区域跟敌方的联系,隔断这片区域对敌方的物资补助和兵源供给。

二、出于对地盘和军事根据地的占据,及后方稳定的考虑。

攻下一座城池,就相当于己方控制了交通要冲,有了一块攻防根据地。后期,或攻或守,使用随心。可以用来休整军队,可以用来储备粮草,可以用来接应后续部队,以此为根据地,向前稳步推进。

如果不攻下城池,而是绕城而行的话,每一座城池中,都集中了敌方在这一片区域的防御力量,必然陷入四面皆敌的窘境。到时候,四面八方,全是敌方的力量,肯定会被对方包了饺子,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三、除了以上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别的原因。

比如破城之后,敌方的财物、粮草、作战器械等会被己方获得,城中的人口也为己方俘获或控制,相当于削弱了敌方的力量,同时增强了己方的力量。

而且,攻城胜利,攻城的将士会获得军功奖励;城破之后,兵荒马乱,城中居民、富户的财物无法掌控,士兵也会有相当的财物收获。攻城战的军功和钱财收获,对于提升士气也有很大作用。

所以,出于作战的战略需求,为了掌控交通,为了掌握作战根据地,为了后方的稳定;同时以战养战,增强己方,削弱敌方;以及作战过程中,通过用军功和财物对将士进行激励,提升士气。古代作战是一定要攻城的,不攻城则战事无以为继,无所收获。

附,古代城墙建设。

城墙是城市的主要防御线。城墙建设,初期以竹、木栅为主;后来,随着生产力提升及防护需求,改为用土石或砖等材料建筑。

中国早期的城墙,绝大多数是用土筑成,到了明代以后,各地的城墙才开始包砖。

殷商时代,普遍使用版筑技术。筑墙时用两块木板相夹,根据墙的厚度确定两板之间的宽度,板外用木柱支撑住,然后在两板之间填装泥土,用杵捣紧,完成后拆去木板木柱,就会成为一堵墙。

春秋战国时代,版筑的技术有所提升,采用悬版夯筑法,用木棍穿过两侧夹板,用绳索固定取直,中间填土夯实,这样建成的城墙,比以往更结实。

最佳贡献者
2

可以绕着走。

比如司马昭伐蜀汉,邓艾绕开姜维把守的剑阁关,从阴平小道打到了成都城下。这就是典型的绕开大路,另辟蹊径。



北宋末年的两次开封保卫战也一样,金军主力都是直捣河南,没有与河北、山西的宋军做过多缠斗。

另外,朱棣绕过济南城,直捣南京。皇太极绕过关宁锦防线,直打北京。也都是古代攻击一方绕路前进的成功案例。

所以说,古代打仗,只要条件允许,攻方并非一定要攻城,绕过去也是可以的。

只不过,古代没有飞机,不能飞过去,部队行进要靠士兵的两条腿,顶了天了也不过是一人配三匹马。说到底,还是要在地面上行进。因此,古代绕道作战的难度和风险其实很大。攻方在确定绕道之前,一定要先具备三个前提条件。否则大概率会“车毁人亡”。

哪三个前提条件呢?

前提条件一:要能出奇兵制胜,速战速决。

前提条件二:要提前收集情报,知己知彼。

前提条件三:攻方手里要有必胜筹码,不怕被守军反包围。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以宋金两次开封之战举例说。

金军第一次南下前,宋朝根本没想到金军会来打自己,而金军已知道宋军底细(知道宋朝外强中干),因而开战之后,宋军被打得猝不及防,等宋军终于反应过来,展开反击后,金军又凭借骑兵机动优势,迅速甩开宋军。而且,金军的野战能力本身也远强于宋军,常常暴打数倍于己的宋军,打得各路宋军都不敢冒头。

于是这也就导致金军在没拿下沿途重镇的情况下(就连太原这种大城市都没拿下),仍然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宋境四处游动,烧杀劫掠,不怕宋军堵截自己的撤军路线。

金军第二次南下更是嚣张,留着侧翼十几万宋军不打,一支彻彻底底的孤军,居然就把北宋给团灭了。

估计连金国人自己都没想到这么轻松就灭掉了一个中原王朝,以至于没有心理准备,就要接手中原。所以金人后来才随便立了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就匆匆北返了。(这从也侧面也反映了当时宋军的战斗力之渣)

有正面例子,当然就有反面例子。宋辽澶渊之战就是典型的攻方绕道的反面例子。

当时北宋立国才四十余年,宋军的战斗力还比较强,除开战初期被辽军打蒙圈外,宋军其余时间的表现还算正常。

当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宋军迅速集结,展开反击。而等到辽军主力被名将李继隆阻挡在澶州城下,同时辽军统军萧挞凛又被宋军射杀于前线后,战场形势其实对北宋十分的有利,对孤军深入的辽军则非常不利。

此时的辽军,用兵法上的话说,是犯了前进则受阻,背后又有宋军环伺,腹背受敌,进退失据,处境险恶的兵家大忌。前面提到的三点因素,辽军一条都不占。

因此,后来萧太后才会急于求和,因为她知道继续打下去,对自己不利。企图通过谈判得到战场上不可能得到的胜利。

也就是宋真宗这个人太怂,如果换个英明神武的领导,辽军很大几率会被宋军重创,被团灭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说,古代绕道而行的难度其实很大,稍不留神就会掉沟里去。如果攻方不能同时具备趁虚而入,知己知己,战斗力吊打对方这三个前提条件,依然绕道走,没有肃清沿途据点,那跟找死没区别。

因为守方只要坚壁清野,饿也能把攻方饿死一大半。等到攻方士气泄了,守军随便一个出击都能把攻方打残。


另外,战争的核心在人。对于攻方而言,能否歼灭守军的有生力量才是战争的关键。一城一地的得失,其实没那么重要。

就拿明末的松锦之战来说。

这场大战之前,皇太极曾四次绕开把守严密的关宁锦防线,杀入关内,战果颇丰。尤其是第四次,八旗军在河北、山东游荡了五个月,共攻克一府三州五十五县,抢到的牛马牲畜不计其数。关宁锦防线在皇太极的眼里形同虚设。

可是皇太极依然对关宁锦防线念念不忘,因为在这条防线上,有十三万精锐明军。不把这些精锐明军灭了,就意味着清军无法对明军形成致命性打击。

崇祯皇帝在此战前,为什么对皇太极坚决不妥协?而战后却突然想求和?

说穿了,不就是战前的他,觉得自己手里有筹码,还能跟皇太极较较劲。而战后,明军的关外精锐尽丧,无力再与清军拉锯战,筹码没有了,他只能求和了。



所以说,抛开战场因素不谈,古代攻方在战场上一般不绕道而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想歼灭对方的有生力量。

毕竟打仗的目的,无非就是土地和人口。而古代的土地,大多数是围绕着城郭为中心而存在的。市民和军队平时在城里,农民在城外,打起仗来,农民也躲进城里。

如此一来,人和地,就都顺理成章的躲进了城里。不打城郭,打仗就失去了意义。

3

大家好 我是历史领域创作者水晶球精灵,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1古代很多城池建在关隘处,比如山海关 ,连接东北和华北,没有可以绕道而行的路。比如潼关城,连接关中和河南 就黄河边一条路直通城墙下。要想进关中,这是唯一的路,别说冷兵器时代,就是现在的连霍高速公路也是只能走潼关城下走。

2 古代野战军后勤粮草有限,不攻下城池,大军就没几天粮食可以吃的了。古代城市是生产生活各种物资交易的中心 城市外面的居住非常零散,进攻的一方没有办法从城外零散的农民那里收罗到足够的后勤物资,只有进城掠夺守军粮仓,搜刮城内老百姓存粮,才能满足补给需求,继续前进。

3 就算可以绕过城池,那进攻一方也是腹背受敌,两面夹击的绝境。再进攻下一个城池的同时 还要担心后面的守军给你来个包饺子。而且自己补给线暴露在对方控制下,非常容易被骚扰或者截断,军队作战,粮草如果断了,那失败就是分分钟的事情。现代中国解放战争中,在毛主席英明指挥下,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是一个成功案例,解放军转入了战略反攻。不过这种成功的案例非常罕见。

4绕过城池,就是要爬山涉水,封建王朝时代,没有机械化运输工具,攀爬山岭,涉水而行,军队势必付出巨大伤亡,就像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士兵没有强大的意志力,没有强大的理想和信念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明知绕路同样会产生非战斗减员,作为决策者那还不如死磕 ,直接硬取城池。

5古代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术方法,实质是战略欺骗,并非单纯绕路。正面战场分兵相持,侧翼主力迅速通过,秘密对对手实施战略包抄 ,可惜古代有这种战略军事才能的人太少了。

以上是我个人见解,关注我,给您带来更多优质回答。

4

可以是可以,问题在于背后的钉子不拔掉肯定会劫你的粮草或者断你的后路!

5

这问题挺有意思。不知道这古人是旅游还是打仗?

  • 如果是旅游,当然不用攻城,唐僧,尽管有孙这样的顶级保镖,不也拿着通关文牒,一路经过很多城池,毕竟住在城里还是比较安全和舒服。
  • 如果是打仗,那你看到城池不攻,反而绕着走,请问有何目的?难道是想避过所有关隘,保存实力直捣黄龙?姑且认为是后面这个目的吧!

城池依托地理而建,往往无路可绕。

古代冷兵器时代,这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没有空降技术,因此,兵家历来十分重视地形。那么,古代城池便常常依托周边的地形而建,有的紧挨深不可测的河流,有的背靠着崇山峻岭。哪怕是位于平原地带,那也要挖条护城河,并在城池四周修建高大坚固的围墙,甚至是数百里的长城(齐国、赵国当时都建有长城)。

好比关中,很多朝代都将其京师建在长安一带,就因为看中其优越的地理条件。战国时期,进入关中的主要通道是函谷关,它南面是陡峭的秦岭,北边是滚滚而下的黄河水,正前方还有一条水流湍急的弘农河,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东诸侯联军曾多次合纵伐秦,但是每次都只能望关兴叹。

因此,有的时候并不是攻城方不想绕道走,而是无路可走。

即便有路可绕,可行性如何?

有人说,进入关中又不是只有函谷关一个通道,的确如此。

  • 从南阳可以走武关,同样是道路崎岖,历史上刘邦确实走过这条道,不过是采纳了张良之计,一边使人劝说秦将投降,一边偷袭才拿下这座同样凶险的武关。
  • 从黄河北岸可以走蒲坂津,那得小心对面有没有军队在那以逸待劳,等到对手渡河时,半济而击之,一通乱箭估计死伤无数。当初徐晃从这里能偷渡成功,是因为曹操使出声东击西之计,亲自率领一队人马在潼关吸引住马超的主力。
  • 当然,还有汉中那里的4条秦岭栈道,从那也可入关中,不过那也得先入汉中,然后想好如何解决粮草供给问题,反正诸葛亮、姜维忙了好多年,最后也没能进入关中。

而函谷关相对于那几条通道,虽然地势险要,然而一旦攻破,道路便极为平坦,没有上述几条通道的后勤供给之忧。因此,很多将领宁愿选择硬攻,也不愿绕路。

即便是无天堑可依,绕路往往会陷入绝境

并不是所有的城池都有天堑可依,那么可不可以绕路而行呢?不可取。

我们还是用刘邦这个例子,当初他攻占了南阳郡的阳城后,秦朝的南阳守退守宛城,刘邦一心想着早日入关称王,于是打算绕过宛城,直接西进。张良却认为不可:“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

也就是说,关中还有大量秦军,他们还占据着武关这座军事要塞,如果刘邦不先攻下宛城,那么等他攻打武关时,驻守在宛城的秦军从后面发起袭击,界时刘邦将被先后夹击,形势就不妙了。

由此可见,如果后方没有平定,而贸然前进,那么军队将可能进入对方的包围之中,倒时不要说进攻其大本营了,活着突围都成问题。

攻城是为了占有资源

韩信的北伐便是个很好的例子,刚开始出征时,手上兵力并不多。他并没有像当初刘邦那样,带着56万诸侯联军直扑项羽的大本营彭城,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消灭一个诸侯,占领其城池,收拾其残兵,这样粮草得到补充、军队得到扩充后,才进攻下一个诸侯。另外,只有成功地占有了对手的资源,对手才无力东山再起。

因此,韩信扫过的战场,几乎无人叛变,是因为他深知占领城池的意义是什么。

结语:

古代天子设置五服的意义何在?就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他按照与自己关系的亲疏,将诸侯们一层层往外派遣并驻守在不同的地方,构建京都的重重屏障。如果你打算绕过所有外面城池而直捣黄龙,无异于炭中取栗,自寻死路。

6

其实不仅在古代战争中要攻城,游戏中也一样,占领或摧毁对方的基地就意味着取得了胜利。那么为什么不能绕着走?一定要攻城呢?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获取资源

攻城掠地,其实掠夺的不仅是土地,重要的是土地上的资源,如人口、货币、粮草等等,尤其是人口,而这些资源大多集中在城里。如果得不到这些资源,就失去了掠地的意义,毕竟不是搞房地产,也不是开农家乐。



防守基地

古代战争频繁,朝廷和百姓的产业都需要得到保护,而城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一个易守难攻的防御关隘。因而只有占领了城池,才能驻扎自己的军队,保护城里的人员和物质,才意味这个地方是真正属于你了。其中长城就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军事防御基地。




战略补给

古代交通落后,粮草辎重都要靠人力运输,费时费力,占领了城池就有了一个可靠的战略补给点,也给了军队一个安全可靠的休憩基地,为后续战事提供了可靠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老美要在全球设那么多军事基地的原因。




避免腹背受敌

如果没有占领城池就继续深入到敌国的腹地,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从战术上讲,这是要竭力避免的。



攻取城池可以获取敌方资源、为本方提供防御基地、为之后的战事提供补给,并且避免腹背受敌。因而,攻城是古代战争必不可少的环节。

7

  在古代的历史题材影视剧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军队攻城的画面,一般攻城的战役,人员伤亡是极其惨重的,投入的器械也特别多。

据统计,要顺利的攻下一座城池的话,攻城的军队至少要是守城军队的3倍以上才能拿得下来。

既然攻城会损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那为什么不放弃攻城而直接绕过去呢?

其实我国古代打仗,一定要攻城,而非绕路,这并不是古代人不知道变通,而是有必须这样做的道理和原因。

1、攻城为了抢夺资源

古代行军打仗的目的无非就是要争夺土地、人口和财富而已。而土地、人口、财富就是引起双方战争的直接原因,他们所需要的这些东西都在城池里才有,守城将士们自然也不会就这么白白让给他们,也会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土地、财产等东西而奋起抵抗,所以攻城就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2、 攻城是为了强占战略要地

古代的城池一般都有一定的战略地位,想要进入城池的另一面,就必须把眼前的城池拿下,要不然就得绕过很长的一段路程才能绕到城的后面。

在古代,这样做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打仗都讲究速度和效率,所谓兵贵神速才是制敌的最有效方法。就像东方六国攻打秦国的时候,那他们就必须要打通函谷关才能进入秦国腹地,否则是无法越过关卡到达咸阳的。

3、不攻城给自己造成危险

就算不计成本而绕过城池的话也就等于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潜在的危险。

那就是绕过城池会让自己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还会把自己的运输粮道暴露给敌人,一旦敌人在后方掐断给养,不久就会造成军心动摇,引起恐慌,大大减弱军队战斗力,结果就只有等着被敌人收拾的份了,这可是军队大忌。就像三国时期的马谡偏偏要驻军山上,结果被敌军发现破绽,切断了全军的水源,最后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4、攻下城可以作为自己的粮草后勤补给

城池如果被攻下了,那么城中的人口,物资,钱财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胜利的一方,那么攻城军队就可以就地修整以恢复元气,不至于让将士们长期露宿在外,这样也可以安抚军心,如果后方粮草供应不上,还可以就地补充粮草,缓解因为断粮而引起的恐慌,甚至还可以就地征兵,以补充攻城时损失的人数,并且修复攻城时毁坏的器械,为下攻打一个城池做准备。

双方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大后方,能保证运输补给的安全,只有让将士们吃饱、放心,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才能上下一心的攻城,这样才能克敌制胜,保障大后方的安全直到如今的战争依然适用。所以,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战争,攻城方的军队宁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攻下城池,也不愿意不费一兵一卒的绕过眼前的城池。这样做就可以消除后顾之忧了,防患于未然了。

8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城池一般情况下都是孤立的,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通过古代的战事可知,围城之军可以将城池团团围住,也说明敌军是可以绕过去的。

那么,为什么不绕过去,却围着城池打,甚至打了几个月却无功而返呢?

我们就以三国时代的合肥新城为例加以说明。

合肥是一个重要的屏障,无论对于曹魏来说,还是对于东吴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建安四年,孙策攻取了合肥,并任命顾雍为合肥长。建安五年,孙策死了以后,曹操趁机表奏刘馥为扬州刺史,趁机占领合肥。

在刘馥的治理之下,合肥成为了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并且也很繁荣。刘馥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增筑,从此以后被称为合肥新城,有时也被称为新城。

合肥的重要,对于曹魏来说,它是东南的一个重要屏障和守备点点;对于东吴来说,它是粮草补给点和障碍点,如若北伐,这是必经之地。

从208年至253年,针对争夺合肥新城,曹魏和东吴共进行了五次争夺战,均已东吴的失败而告终。

孙权死后,任命诸葛恪为托孤大臣之首。诸葛恪废除了监视官民情事制度,大减赋税,深孚众望。司马师借着孙权刚死,政局不闻之际,兵发三路伐吴。

在诸葛恪的正确指挥下,老将丁奉亲率3000士兵为先锋,在东兴取得大捷,打败魏军。从此之后诸葛恪开始轻视魏军,他不顾众人的激烈反对,刚愎自用,大举兴兵20万,于253年,开始伐魏,但就在新城被守将张特死死的顶住,竟然攻取了一月有余也没有攻克。

后来魏国援军到来,吴军落得个大败而归。诸葛恪自此失掉了民心,回朝以后,也被孙骏杀害,落得个被灭三族的下场。

诸葛恪率军20万,能够把新城团团围住,就能越过新城,继续北伐。但是,他不能这么做,因为前面还有城池阻挡。在前有阻挡的情况之下,一旦新城之地切断了粮草物资之路,再加上魏国大批援军到来,将死无葬身之地,必败无疑。

这就是古代打仗攻下一座城池,再打另一座城池,不绕行的原因。

喜欢就动动小手,点个关注。

9

绕着走,不是不可以,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很多次。

战国初期,魏国大将吴起为快速占据秦国河西地区,就绕过函谷关,从山西龙门渡口(山西河津县)渡过黄河,进入关中,继而占据临晋、元里等地。

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因祁山堡久攻不下,所以诸葛亮就绕过祁山堡,留少许兵力牵制,而后他自己则亲率主力攻打陇西。

魏灭蜀一战,钟会在攻打汉中时,因汉、乐二城久攻不下,钟会就用小股兵力牵制住二城蜀军,然后自己亲率主力部队绕过二城,只趋阳安关口。再之后,因姜维坐镇剑阁,魏军无法直入成都,就在两军陷入胶着状态时,邓艾险中求胜,率精锐部队绕过剑阁,自阴平沿景谷道东向南转进,直扑成都。



西晋末年,前赵大将刘曜多次绕过函谷关,从蒲津渡口西渡黄河进入关中,最终攻破长安城,俘虏晋愍帝,灭亡西晋。

明朝初期,靖难之役时,因朱棣无法攻克由明将铁铉镇守的济南,遂决定留下少许兵力牵制于他,然后亲率主力北上,继而破东阿、汶上、邹县。

明朝末年,皇太极曾绕过宁远、锦州等地,率军从蒙古突入中原,攻打明都北京。

如上所述,历代还是有很多在战争过程中,绕过城池,去攻击另外一些城池的情况。

但是,从历代绕过城池的战争来看,要想绕过城池,去进攻其他的城池,这必须要满足以下一些条件:

第一、实力够强。这是想要绕过城池的第一条件,如若实力不够强,就想绕过城池,他必然会腹背受敌,到那时很大几率会陷入全军覆没的结局。魏灭蜀一战,钟会为何敢绕过汉、乐二城?还不是因为魏军的实力要远远强于镇守二城的蜀军,当时钟会统兵10余万,而蜀军仅万人,因此钟会这才敢绕过二城,直扑阳安关口。



第二、粮道无忧。历来战争,将领们不敢绕过城池,而是选择一座一座去打,其原因除了害怕腹背受敌,就是因为害怕粮道被断。古代战争能赢的一方,无外乎兵源、粮草要比敌方充足,可以说粮草的供应至关重要,若粮草不足,则势必军心不稳,而一旦军心不稳,则无需敌方动手,其内部就会自行崩溃。而若想粮草充足,除了本国的粮草筹集要及时,最为重要的就是粮道,只要粮道不失,粮草就能源源不断的送到前线。

如此,对于一个敢绕过敌方城池的军队来说,他要想饶过,就必须保证粮道不失,而若是他们敢绕过,其必然就是能够至少八成的几率保证自己粮道不失。魏灭蜀一战,钟会敢饶过汉、乐二城,除了实力够强,就是因为这二城早已被钟会团团围困,他根本就不用担心自己后方的粮道会有被切断的可能。

第三、敌方可调动的主力被牵制。历代绕过城池的军队,其目的就是想借着绕过城池,去进攻其他防御薄弱的城池,继而取得更大的战果。因此,试想,如若敌方可调动的主力依旧还在,且还能自由的去支援任何一个地方,那这绕城池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此,要想完成饶城池的操作,其还要做的就是地方的主力部队被牵制,其无法自由的去支援其他地区。



魏灭蜀一战,邓艾之所以敢绕过剑阁,直扑成都,其原因就是蜀汉的主力,即姜维的部队,被钟会的部队给牵制在了剑阁,无法去支援其他地方,这才有了邓艾绕过剑阁,奇袭成都,灭亡蜀汉的壮举。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敢绕过城池,去进攻其他的城池,其所需具备的因素主要有三点,一就是实力要比敌方强,二就是粮道要确保能始终被自己所控,三就是敌方的可调动的主力部队要能被自己的军队所牵制

同时,一般情况下,会绕过城池的,其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直取敌方的都城,继而俘虏敌方皇帝,如邓艾绕过剑阁,是为了取蜀汉都城成都;朱棣绕过济南,是为了取京都北京。其实想来也是,如若在有足够的实力能够有机会只取敌方都城,俘虏敌方皇帝,这谁不愿意去试一下呢?如若成功,那就可以极大的减少自己一方的伤亡,并且还可以再最快的时间占据敌方全境。

当然,纵观历朝历代,其绕过城池,去进攻其他城池的战争,还是少之又少的。历代战争,多数情况下,还是以占据敌方城池,及要地为主的,而非亡其国,因此不太可能去绕过城池,去进攻其他的城池,毕竟如若后方的城池没被占领,即使你能占据其他城池,这城池还是有一天会被敌国重新夺回的



此外,不是每次战争,进攻方都有强于防御方数十倍的实力的,也不是每一次防御方都能被进攻方压制的死死的,甚至是主力都被牵制。而如若做不到这些,他们即使是敢绕过城池,也要时时刻刻面临着粮道被截,腹背受敌的威胁。

首先,如若没有绝对的实力能够去牵制所要绕过的那座城池的部队,那么一旦其绕过这座城池,去进攻其他城池,其结局很有可能就是在进攻这座城池时,后方那座没被占领的城池突然带兵袭来,而后与这座城池的军队对其实施两面夹击,如若到那时其结局恐怕就只有全军覆没了。

其次,当敌方的主力部队没被牵制之时,而后方敌方城池的军队又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那其所面临的另外一个威胁,就是粮道被断。而如上文所说,一旦粮道被断,其粮草供应势必就会成问题,而粮草有问题,用不了多久,其军心就会崩溃,等到那时,敌方不用进攻,其就会自行崩溃。

因此,中国历代战争,多数时候,进攻方多不会去绕过城池,进攻其他的城池。其主要原因有二点,其一没必要,多时候战争就是以争夺城池为主,完全没必要绕。其二就算饶了,也没有多少成功的机会,一是粮道可能被断,,陷入自行崩溃的局面,二是可能被敌方主力部队包抄,陷入全军覆没的结局

10

我试着回答,如下:

自古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其实这也是一个基本常识。

城池一般都建在人们过往必经的路口处,此处要么是山口、要么是谷口,甚至是河口,而两边则往往是不易通过的绝地或险境,扼守城池即能阻挡敌方过往。如果轻装侥幸从两侧绕过去,一则易陷入被前后夹击的不利境地;二则由于粮草辎重无法跟进,后续作战同样不力,最终难以达到出征的战略目的。

当然也可以无限远地从两侧另找道路迂回通过,但又会面临相同的窘境。一是太远不划算;二是道路上又会遇到城池。

欢迎同道者一起探讨!????????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