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作战一定要攻城,是有原因的,接下来试论原因。
一、占据交通要道,解决交通问题。古代的城池,一般都建在水陆交通要道。古代的交通,不像现在这样发达便利,除了交通要道之外,别的地方可能就是山野小路。
大军行进,对于交通的要求相对较高,大队人马,要想顺利快速地行军的话,肯定要走好一点的道路。除了人马行进,军队中还有很多的粮草辎重,要想顺利运输,对于道路的要求也很高。
如果不走大道,走山野小路的话,一者容易迷路,再者难以保证速度,三者难以保证粮草辎重的运输,难以保证后勤供给。
同时,占据了一座城池,就相当于取得了对交通的控制权,相当于掐断了这片区域跟敌方的联系,隔断这片区域对敌方的物资补助和兵源供给。
二、出于对地盘和军事根据地的占据,及后方稳定的考虑。
攻下一座城池,就相当于己方控制了交通要冲,有了一块攻防根据地。后期,或攻或守,使用随心。可以用来休整军队,可以用来储备粮草,可以用来接应后续部队,以此为根据地,向前稳步推进。
如果不攻下城池,而是绕城而行的话,每一座城池中,都集中了敌方在这一片区域的防御力量,必然陷入四面皆敌的窘境。到时候,四面八方,全是敌方的力量,肯定会被对方包了饺子,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三、除了以上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别的原因。
比如破城之后,敌方的财物、粮草、作战器械等会被己方获得,城中的人口也为己方俘获或控制,相当于削弱了敌方的力量,同时增强了己方的力量。
而且,攻城胜利,攻城的将士会获得军功奖励;城破之后,兵荒马乱,城中居民、富户的财物无法掌控,士兵也会有相当的财物收获。攻城战的军功和钱财收获,对于提升士气也有很大作用。
所以,出于作战的战略需求,为了掌控交通,为了掌握作战根据地,为了后方的稳定;同时以战养战,增强己方,削弱敌方;以及作战过程中,通过用军功和财物对将士进行激励,提升士气。古代作战是一定要攻城的,不攻城则战事无以为继,无所收获。
附,古代城墙建设。
城墙是城市的主要防御线。城墙建设,初期以竹、木栅为主;后来,随着生产力提升及防护需求,改为用土石或砖等材料建筑。
中国早期的城墙,绝大多数是用土筑成,到了明代以后,各地的城墙才开始包砖。
殷商时代,普遍使用版筑技术。筑墙时用两块木板相夹,根据墙的厚度确定两板之间的宽度,板外用木柱支撑住,然后在两板之间填装泥土,用杵捣紧,完成后拆去木板木柱,就会成为一堵墙。
春秋战国时代,版筑的技术有所提升,采用悬版夯筑法,用木棍穿过两侧夹板,用绳索固定取直,中间填土夯实,这样建成的城墙,比以往更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