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正如题主所说,在武则天夺权称帝的过程中,李唐宗室和其根基关陇贵族的势力依旧存在,像武则天刚和李治混在一起时,她要面对的就是关陇贵族兼李唐外戚的长孙无忌,而在二圣听政的时候,武则天要面对的是重臣上官仪,以及背后当晚李治,到了武则天称帝前后,更是内忧外患,朝廷上的对手有曾经的战友、关陇贵族的裴炎,外部的敌人有唐室干儿子、赐姓李的英国公徐敬业。
可以说武则天的掌权之路类似如今的升级打怪游戏,武则天是过了一关又一关,由青铜一步步迈向到了王者。既然是过关游戏,自然就需要装备和帮手(NPC)啦,而武则天的装备和帮手,同样也是随着关卡难度的提升而逐渐升级的。
在武则天入宫之后,很快就遇到了第一重关卡:关陇贵族兼李唐外戚势力
关陇贵族是自西魏宇文泰时期就有的,其根底就是跟随宇文泰入关中建立西魏的武川镇军户,以及关中当地的豪强大户,合称为关陇贵族,整个西魏、北周到隋唐两朝的建立,都不过是关陇集团内部人士的位置轮换而已。关陇集团在唐朝建立之初,势力强大,基本把持着整个唐帝国的命脉,连李世民在某些问题上,都不得不对其低头。
帝欲功臣并世袭刺史,……乃以无忌为赵州刺史,以赵为公国……无忌等辞曰:“群臣披荆刺,事陛下。今四海混一,诚不愿违远左右,而使世牧外州,与迁徙等。”……遂止。
唐朝所采用的行政区域制度为州、县两级划分,也就是模仿秦朝的郡县制,据贞观十三年统计,当时全国共有三百五十八个州,而和长孙无忌一样拥立世袭资格、建立公国的不过才十四个,占了全国州数仅百分之三,实力再强也厉害不到哪去,不会对唐朝中央造成什么严重的伤害。
从李世民分封“诸侯”的举措来看,他是有意将建国和玄武门这两大部分的功臣分散到地方,以遏制他们在朝廷上的力量,以免日后影响到皇权。而长孙无忌等人也不是吃素的,一眼就看出来李世民的小九九,于是涕泗横流地哭着说:“我们为陛下卖命,结果就换来个被赶出朝廷的结局吗?”,其结果就是: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处置失误,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所以自唐朝初期,在天下大定之后,李唐帝系就和关陇集团开始闹别扭了。
李世民去世后,遗诏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辅佐李治,李治为人仁弱,手段完全比不上其父李世民,所以大权还是掌握在关陇贵族集团手里,当时的唐朝虽然有科举,但挡在官员的升迁之路面前的,依旧是身份、家世,所谓寒门子弟崛起,在那个时候就是个神话;
李治治下的唐帝国,外部看起来一片祥和、河清海晏,可内部却是贵族把持大权,土地兼并严重,贪污腐化之风兴起,贵族甚至无视国家法律,公然受贿,公器私用。长孙无忌就曾经因为受贿被李治说了一顿,结果人家不慌不忙,直接回怼了李治,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而朝廷也成为了长孙派系的一言堂,“五品以上官员,多年来竟无人奏事”;
言路被闭塞了,唐朝表里姓李,内部姓长孙,皇帝听不到建议,看不到真相,李治的一切想法和政策,都是长孙无忌硬加给他的,这做得哪里还像个皇帝,和个傀儡也差不多。所以后面李治才会把武则天纳入宫中并强行立其为后,并不是武则天有多漂亮,把李治搞得五迷三道的,实是李治要为反抗长孙无忌权威而作的准备;
在废后问题上,李治要面对的难度可以说是地狱级别的,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些老臣自然是反对,而且出身关陇望族的王皇后,其家族势力同样不容小觑,在这两股力量的夹击下,李治也难得硬了一把,接受了中书舍人李义府的建议,执意废王立武。其实要说是李治腰杆子突然硬了也不完全对,因为在立武问题上,连李治都得拉下脸皮去贿赂长孙无忌,不过还是被长孙无忌拒之门外了。
而李义府的上书则是在贿赂事件后不久,当时的李义府虽然是贞观时期的老臣,也得到过李世民的高看,可由于是寒门出身,没一个能撑腰的家族,所以在李治时期一直都是籍籍无名的,等到在废王立武的斗争白热化时,对政治极度敏感的李义府立刻上书要求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被李治越级提拔为中书省侍郎,成为副部级重臣。在李义府的首倡之下,被贵族欺压的寒门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纷纷上书要求立武废王,连战功显著、身居三公之位但也是出身寒门的英国公李勣也公开支持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由于得到了寒门的支持,李治终于有了一支人数庞大的心腹队伍,于是在永徽六年十一月,李治册立武则天为皇后,废除了王氏的皇后位。
四年后,以李义府、许敬宗等寒门为先锋,李治和武则天将长孙无忌等贵族逐步赶出朝廷,或杀或贬,贵族集团自此一蹶不振,而寒门借助皇权打败了贵族,并从文化入手,编纂《姓氏录》,以政绩功勋来排名,抛弃之前以家世地位为制定标准的《氏族录》,彻底颠覆了自魏晋以来的贵族阶级固化,这是李治、武则天的胜利,也是中国历史的胜利,中国的特级集团从此被寒门崛起代替,“王侯将相”这个时候才真正做到了“宁有种乎”。
解决了长孙无忌等人之后,武则天和李治两圣临朝,开始涉足朝政,但武则天毕竟是女子,她必须依附在李治身上才能生存
武则天当上皇后不久,李治的身体就不行了,按照现在的医学来说,李治是患上了风眩晕症,此类病大多是由于房事过多而引起气血亏损所致的,大概也是因为扳倒了长孙无忌后过于志得意满,李治开始把精力投入到家庭身上,除了武则天外,那三宫六院的嫔妃,已经把李治的身体掏空了。
天皇李治不行了,政事则全由天后武则天代理,可是她始终是个女人,没有了李治也就意味着地位不保,于是武则天必须赶在李治去世之前,尽快地建立自己的权威,保住自己的地位:
自公元665年开始,深感大权旁落的李治开始有了废除武则天的想法,尤其是刘仁轨大破百济之后,李治更是起了提前退位的打算,想把皇位让给儿子们,自己带着武则天退居后宫享福算了。
- 要建立大业,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军功,要是能重现李世民时期的“天可汗”地位,那武则天地位就更加稳固了,而在那时,不服唐朝且又是其心腹大患的,莫过于自隋朝时期就一直在东北地区闹腾的高句丽和百济了;
- 公元661年,武则天排除万难,提拔年近六十的老将刘仁轨为主帅,率军配合新罗进攻百济、高句丽和赶来掺和的日本,战打了八年,最后唐军大胜,日本、百济臣服,高句丽灭亡,白江口一战,打出了一批批的遣唐使;
- 高句丽,这个自隋朝开始就盘踞在东北的百足之虫,不止活活耗死了家大业大的隋朝,连李世民都无法彻底将其平定,贞观全盛之功总是感觉少了一环,而现在武则天当政,不但拿下了高句丽,连远隔重洋的日本都慕名来朝见,武则天建功立业的第一步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慢慢取代李治,把自己变成唐王朝最不可或缺之人了;
可是武则天始终是个不甘寂寞的女人,只有权力才能填饱肚子的她,为了维护自己的天后之位无所不用其极,到后面就连亲生儿子都不放过:李治一共有八个儿子,一个早死,三个被诬谋反,两个死于非命,剩下的就是后来的中宗和睿宗了。
总之,在二圣临朝时期,李治病了二十多年,而武则天则依附在李治身上,借他的手杀掉人人唾骂的奸臣李义府,再诬陷太子李忠等人谋反,大开科举制度,招揽才学俱佳的寒门子弟,自大明宫北面的玄武门入宫办事,统称为“北门学士”,任务就是“分宰相之权”,加上东北的战功,武则天已经逐步从李治身上脱离开来,开始独当一面了。
李治死后,其子李显继位,武则天为皇太后,改元垂拱,她从皇太后到变成皇帝足足有七年,而在这七年的时间,武则天的刀开始向威胁最大的李唐宗室砍下了
由于李显做事比较荒唐,使得当时的托孤大臣、出身关陇贵族的宰相裴炎十分反感,并和武则天密谋将其废除,另立武则天四子李旦为帝。裴炎虽然和长孙无忌一样都是贵族,但长孙无忌为人过于自我,不但抛掉了寒门势力,就连同样的贵族出身的裴炎也被排挤在外,所以裴炎家族对长孙无忌十分反感,在李治清洗长孙势力的时候,裴炎是坚定地站在李治和武则天一边的。
在废掉了李显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再立李旦为帝,当然一向无心政事的李旦只能是武则天手里的棋子而已,就连年号都改了三次:文明——光宅——垂拱。最严重的是光宅年号,这一年废李显立李旦,建都洛阳,改称神都,定旗帜为金色,武则天开始要改天换日了:
单从年号来看,只要不是个傻子都能懂得武则天的意思,而深感武则天的野心越来越大,曾经协助其成为皇后的李勣之孙李敬业,和帮助她废立皇帝的宰相裴炎,都已经和武则天渐行渐远了。裴炎要求武则天归政于皇帝,被武则天下狱,定了谋逆大罪斩首示众,而徐敬业更直接,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虽然骆宾王的文章做得好,也激发了当时人反武的情绪,可由于徐敬业的军队都是些乌合之众,又没有占据道德高地,战略方面也是差强人意,什么“释囚、役公数百人”,就算到后来的“兵十余万”,可武则天所派来的足足有三十万军队,徐敬业的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了,而被派去平乱的,就是李唐宗室、梁郡公李孝逸;
武则天在掌权后开始重用武家人,但在军队方面还是得依靠李家人,平定徐敬业之乱,武则天立马改元“垂拱”,以显示自己要闲下来“无为而治”了,而不会改天换日。可是武则天的夺权脚步是不可能停止的,她重用李家人和改元的原因,就和她重用寒门一样,都是为了过渡,借力打力而已,所以在徐敬业之乱被平定后,武则天的第一刀,砍的就是平乱有功的李孝逸;随着李孝逸被武承嗣冤枉谋反,贬去海南岛并死在当地后,李唐宗室已经是人人自危,预感到这个女人已经开始逐步铲除阻挡自己的势力了,于是李唐子孙不得不团结起来反对武家,这也引起了后来一系列的大规模清洗。
八月壬寅,琅琊王李冲自博州起兵,庚戌,李冲之父越王李贞自豫州起兵,最终两边起兵都被讨平,李贞父子传首神都,子孙后代开除出李氏族谱,改姓虺氏;
面对着李唐宗室的反扑,武则天开始重用提拔亲信充为酷吏,继续使用她铲除异己的万金油,不断地制作冤狱,构陷谋反案,将忠心李唐的重臣和李唐宗室铲除掉:垂拱四年,裴炎之孙裴伷之被贬去广西,关陇贵族出身的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贤被酷吏周兴屈打成招,郝象贤被分尸示众,家族坟墓被挖开,宰相骞味道被害,李唐宗室多次起兵反武,皆不成:李贞之乱给了武则天一个很好的借口,派酷吏实行瓜蔓抄,大肆网罗李唐宗室入罪:韩王李元嘉及其子黄国公李撰,鲁王李灵夔及其子范阳王李蔼,霍王李元轨及其子江都王李绪,东莞公李融等家族,不是自杀就是被杀、被流放,史书称此次大清洗后,“自是宗室诸王相继诛死者,殆将尽矣”;
此后,纪王李慎、舒王李元名、李治之子李上金、李素节,南安王李颖等,皆被谋反案株连,至于大臣们,武则天自垂拱元年以来,到称帝前,一共杀了五个宰相,而武家宗亲,如武承嗣、武三思等,则慢慢被安排入朝廷中枢,李家已经改姓武了;
到了公元690年,来自全国各地的王公大臣、部落酋长、和尚道士组成的游行团队,上书请求武则天改元称制,改唐为周登基帝位。当然这种闹剧在后世袁世凯也用过一次,和以前的所谓禅让什么的都一样,说就说是民心所归,实际上这民心也不过是统治者的一块遮羞布、安稳剂而已,作秀罢了。
不过武则天显然也很吃这一套,她要做皇帝就需要这些善于造势、作秀的人,所以在“民心请求”之下,武则天于当年九月亲临洛阳,改唐为周,改元天授,上尊号圣神皇帝,开始了她十五年的武周统治了。
总结:武则天的称帝之路走得十分艰辛,途中甚至还有好几次差点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可她最终还是走到了最后,杀子、杀功臣、杀宰相、杀宗室,一路踏着血河而来,终成就女皇之传说
从武则天和李治二圣临朝的660年,到最后称帝的690年,武则天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才把李家江山翻了个个儿,变成了武周天下,而所谓的关陇贵族和李唐宗室都一一败在了武则天的手段之下。与其说是武则天的能力过人,倒不如说是他们自己作死,看轻了武则天。
比如长孙无忌,他就从来没看得起李治,更何况是武则天,又比如李治,他是自长孙无忌后,唯一一个能够阻止武则天改天换日的人,可他性格柔弱,丝毫不敢反抗武则天的强势,像他叫宰相上官仪起草废武诏书时,初时态度坚决,可武则天往那一杵,李治就蔫了,把上官仪都出卖掉,害得他被处死,家人被流放。
又比如裴炎,他以辅政大臣身份参与了废黜之事,同时又幻想着重新夺回原先那贵族做主的极权,公开反对武则天称帝,结果懿旨一下,还是得乖乖地入狱,再比如手握三十万大军的李孝逸,甘愿为武则天卖命,看轻了武则天的野心,等到他帮助武则天稳定朝局之后,自己的末日也就到了。所以说,千万不要小看女人,这是史书所留给我们的道理,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