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确实,正如题主所说,在武则天夺权称帝的过程中,李唐宗室和其根基关陇贵族的势力依旧存在,像武则天刚和李治混在一起时,她要面对的就是关陇贵族兼李唐外戚的长孙无忌,而在二圣听政的时候,武则天要面对的是重臣上官仪,以及背后当晚李治,到了武则天称帝前后,更是内忧外患,朝廷上的对手有曾经的战友、关陇贵族的裴炎,外部的敌人有唐室干儿子、赐姓李的英国公徐敬业。

可以说武则天的掌权之路类似如今的升级打怪游戏,武则天是过了一关又一关,由青铜一步步迈向到了王者。既然是过关游戏,自然就需要装备和帮手(NPC)啦,而武则天的装备和帮手,同样也是随着关卡难度的提升而逐渐升级的。

在武则天入宫之后,很快就遇到了第一重关卡:关陇贵族兼李唐外戚势力

关陇贵族是自西魏宇文泰时期就有的,其根底就是跟随宇文泰入关中建立西魏的武川镇军户,以及关中当地的豪强大户,合称为关陇贵族,整个西魏、北周到隋唐两朝的建立,都不过是关陇集团内部人士的位置轮换而已。关陇集团在唐朝建立之初,势力强大,基本把持着整个唐帝国的命脉,连李世民在某些问题上,都不得不对其低头。

帝欲功臣并世袭刺史,……乃以无忌为赵州刺史,以赵为公国……无忌等辞曰:“群臣披荆刺,事陛下。今四海混一,诚不愿违远左右,而使世牧外州,与迁徙等。”……遂止。

唐朝所采用的行政区域制度为州、县两级划分,也就是模仿秦朝的郡县制,据贞观十三年统计,当时全国共有三百五十八个州,而和长孙无忌一样拥立世袭资格、建立公国的不过才十四个,占了全国州数仅百分之三,实力再强也厉害不到哪去,不会对唐朝中央造成什么严重的伤害。

从李世民分封“诸侯”的举措来看,他是有意将建国和玄武门这两大部分的功臣分散到地方,以遏制他们在朝廷上的力量,以免日后影响到皇权。而长孙无忌等人也不是吃素的,一眼就看出来李世民的小九九,于是涕泗横流地哭着说:“我们为陛下卖命,结果就换来个被赶出朝廷的结局吗?”,其结果就是: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处置失误,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所以自唐朝初期,在天下大定之后,李唐帝系就和关陇集团开始闹别扭了。

李世民去世后,遗诏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辅佐李治,李治为人仁弱,手段完全比不上其父李世民,所以大权还是掌握在关陇贵族集团手里,当时的唐朝虽然有科举,但挡在官员的升迁之路面前的,依旧是身份、家世,所谓寒门子弟崛起,在那个时候就是个神话;

李治治下的唐帝国,外部看起来一片祥和、河清海晏,可内部却是贵族把持大权,土地兼并严重,贪污腐化之风兴起,贵族甚至无视国家法律,公然受贿,公器私用。长孙无忌就曾经因为受贿被李治说了一顿,结果人家不慌不忙,直接回怼了李治,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而朝廷也成为了长孙派系的一言堂,“五品以上官员,多年来竟无人奏事”;

言路被闭塞了,唐朝表里姓李,内部姓长孙,皇帝听不到建议,看不到真相,李治的一切想法和政策,都是长孙无忌硬加给他的,这做得哪里还像个皇帝,和个傀儡也差不多。所以后面李治才会把武则天纳入宫中并强行立其为后,并不是武则天有多漂亮,把李治搞得五迷三道的,实是李治要为反抗长孙无忌权威而作的准备;

在废后问题上,李治要面对的难度可以说是地狱级别的,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些老臣自然是反对,而且出身关陇望族的王皇后,其家族势力同样不容小觑,在这两股力量的夹击下,李治也难得硬了一把,接受了中书舍人李义府的建议,执意废王立武。其实要说是李治腰杆子突然硬了也不完全对,因为在立武问题上,连李治都得拉下脸皮去贿赂长孙无忌,不过还是被长孙无忌拒之门外了。

而李义府的上书则是在贿赂事件后不久,当时的李义府虽然是贞观时期的老臣,也得到过李世民的高看,可由于是寒门出身,没一个能撑腰的家族,所以在李治时期一直都是籍籍无名的,等到在废王立武的斗争白热化时,对政治极度敏感的李义府立刻上书要求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被李治越级提拔为中书省侍郎,成为副部级重臣。

在李义府的首倡之下,被贵族欺压的寒门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纷纷上书要求立武废王,连战功显著、身居三公之位但也是出身寒门的英国公李勣也公开支持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由于得到了寒门的支持,李治终于有了一支人数庞大的心腹队伍,于是在永徽六年十一月,李治册立武则天为皇后,废除了王氏的皇后位。

四年后,以李义府、许敬宗等寒门为先锋,李治和武则天将长孙无忌等贵族逐步赶出朝廷,或杀或贬,贵族集团自此一蹶不振,而寒门借助皇权打败了贵族,并从文化入手,编纂《姓氏录》,以政绩功勋来排名,抛弃之前以家世地位为制定标准的《氏族录》,彻底颠覆了自魏晋以来的贵族阶级固化,这是李治、武则天的胜利,也是中国历史的胜利,中国的特级集团从此被寒门崛起代替,“王侯将相”这个时候才真正做到了“宁有种乎”。

解决了长孙无忌等人之后,武则天和李治两圣临朝,开始涉足朝政,但武则天毕竟是女子,她必须依附在李治身上才能生存

武则天当上皇后不久,李治的身体就不行了,按照现在的医学来说,李治是患上了风眩晕症,此类病大多是由于房事过多而引起气血亏损所致的,大概也是因为扳倒了长孙无忌后过于志得意满,李治开始把精力投入到家庭身上,除了武则天外,那三宫六院的嫔妃,已经把李治的身体掏空了。

天皇李治不行了,政事则全由天后武则天代理,可是她始终是个女人,没有了李治也就意味着地位不保,于是武则天必须赶在李治去世之前,尽快地建立自己的权威,保住自己的地位:

  1. 要建立大业,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军功,要是能重现李世民时期的“天可汗”地位,那武则天地位就更加稳固了,而在那时,不服唐朝且又是其心腹大患的,莫过于自隋朝时期就一直在东北地区闹腾的高句丽和百济了;
  2. 公元661年,武则天排除万难,提拔年近六十的老将刘仁轨为主帅,率军配合新罗进攻百济、高句丽和赶来掺和的日本,战打了八年,最后唐军大胜,日本、百济臣服,高句丽灭亡,白江口一战,打出了一批批的遣唐使;
  3. 高句丽,这个自隋朝开始就盘踞在东北的百足之虫,不止活活耗死了家大业大的隋朝,连李世民都无法彻底将其平定,贞观全盛之功总是感觉少了一环,而现在武则天当政,不但拿下了高句丽,连远隔重洋的日本都慕名来朝见,武则天建功立业的第一步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慢慢取代李治,把自己变成唐王朝最不可或缺之人了;
自公元665年开始,深感大权旁落的李治开始有了废除武则天的想法,尤其是刘仁轨大破百济之后,李治更是起了提前退位的打算,想把皇位让给儿子们,自己带着武则天退居后宫享福算了。

可是武则天始终是个不甘寂寞的女人,只有权力才能填饱肚子的她,为了维护自己的天后之位无所不用其极,到后面就连亲生儿子都不放过:李治一共有八个儿子,一个早死,三个被诬谋反,两个死于非命,剩下的就是后来的中宗和睿宗了。


总之,在二圣临朝时期,李治病了二十多年,而武则天则依附在李治身上,借他的手杀掉人人唾骂的奸臣李义府,再诬陷太子李忠等人谋反,大开科举制度,招揽才学俱佳的寒门子弟,自大明宫北面的玄武门入宫办事,统称为“北门学士”,任务就是“分宰相之权”,加上东北的战功,武则天已经逐步从李治身上脱离开来,开始独当一面了。

李治死后,其子李显继位,武则天为皇太后,改元垂拱,她从皇太后到变成皇帝足足有七年,而在这七年的时间,武则天的刀开始向威胁最大的李唐宗室砍下了

由于李显做事比较荒唐,使得当时的托孤大臣、出身关陇贵族的宰相裴炎十分反感,并和武则天密谋将其废除,另立武则天四子李旦为帝。裴炎虽然和长孙无忌一样都是贵族,但长孙无忌为人过于自我,不但抛掉了寒门势力,就连同样的贵族出身的裴炎也被排挤在外,所以裴炎家族对长孙无忌十分反感,在李治清洗长孙势力的时候,裴炎是坚定地站在李治和武则天一边的。

在废掉了李显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再立李旦为帝,当然一向无心政事的李旦只能是武则天手里的棋子而已,就连年号都改了三次:文明——光宅——垂拱。最严重的是光宅年号,这一年废李显立李旦,建都洛阳,改称神都,定旗帜为金色,武则天开始要改天换日了:

单从年号来看,只要不是个傻子都能懂得武则天的意思,而深感武则天的野心越来越大,曾经协助其成为皇后的李勣之孙李敬业,和帮助她废立皇帝的宰相裴炎,都已经和武则天渐行渐远了。裴炎要求武则天归政于皇帝,被武则天下狱,定了谋逆大罪斩首示众,而徐敬业更直接,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

虽然骆宾王的文章做得好,也激发了当时人反武的情绪,可由于徐敬业的军队都是些乌合之众,又没有占据道德高地,战略方面也是差强人意,什么“释囚、役公数百人”,就算到后来的“兵十余万”,可武则天所派来的足足有三十万军队,徐敬业的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了,而被派去平乱的,就是李唐宗室、梁郡公李孝逸;

武则天在掌权后开始重用武家人,但在军队方面还是得依靠李家人,平定徐敬业之乱,武则天立马改元“垂拱”,以显示自己要闲下来“无为而治”了,而不会改天换日。可是武则天的夺权脚步是不可能停止的,她重用李家人和改元的原因,就和她重用寒门一样,都是为了过渡,借力打力而已,所以在徐敬业之乱被平定后,武则天的第一刀,砍的就是平乱有功的李孝逸;随着李孝逸被武承嗣冤枉谋反,贬去海南岛并死在当地后,李唐宗室已经是人人自危,预感到这个女人已经开始逐步铲除阻挡自己的势力了,于是李唐子孙不得不团结起来反对武家,这也引起了后来一系列的大规模清洗。

面对着李唐宗室的反扑,武则天开始重用提拔亲信充为酷吏,继续使用她铲除异己的万金油,不断地制作冤狱,构陷谋反案,将忠心李唐的重臣和李唐宗室铲除掉:垂拱四年,裴炎之孙裴伷之被贬去广西,关陇贵族出身的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贤被酷吏周兴屈打成招,郝象贤被分尸示众,家族坟墓被挖开,宰相骞味道被害,李唐宗室多次起兵反武,皆不成:

八月壬寅,琅琊王李冲自博州起兵,庚戌,李冲之父越王李贞自豫州起兵,最终两边起兵都被讨平,李贞父子传首神都,子孙后代开除出李氏族谱,改姓虺氏;

李贞之乱给了武则天一个很好的借口,派酷吏实行瓜蔓抄,大肆网罗李唐宗室入罪:韩王李元嘉及其子黄国公李撰,鲁王李灵夔及其子范阳王李蔼,霍王李元轨及其子江都王李绪,东莞公李融等家族,不是自杀就是被杀、被流放,史书称此次大清洗后,“自是宗室诸王相继诛死者,殆将尽矣”;

此后,纪王李慎、舒王李元名、李治之子李上金、李素节,南安王李颖等,皆被谋反案株连,至于大臣们,武则天自垂拱元年以来,到称帝前,一共杀了五个宰相,而武家宗亲,如武承嗣、武三思等,则慢慢被安排入朝廷中枢,李家已经改姓武了;

到了公元690年,来自全国各地的王公大臣、部落酋长、和尚道士组成的游行团队,上书请求武则天改元称制,改唐为周登基帝位。当然这种闹剧在后世袁世凯也用过一次,和以前的所谓禅让什么的都一样,说就说是民心所归,实际上这民心也不过是统治者的一块遮羞布、安稳剂而已,作秀罢了。

不过武则天显然也很吃这一套,她要做皇帝就需要这些善于造势、作秀的人,所以在“民心请求”之下,武则天于当年九月亲临洛阳,改唐为周,改元天授,上尊号圣神皇帝,开始了她十五年的武周统治了。

总结:武则天的称帝之路走得十分艰辛,途中甚至还有好几次差点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可她最终还是走到了最后,杀子、杀功臣、杀宰相、杀宗室,一路踏着血河而来,终成就女皇之传说

从武则天和李治二圣临朝的660年,到最后称帝的690年,武则天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才把李家江山翻了个个儿,变成了武周天下,而所谓的关陇贵族和李唐宗室都一一败在了武则天的手段之下。与其说是武则天的能力过人,倒不如说是他们自己作死,看轻了武则天。

比如长孙无忌,他就从来没看得起李治,更何况是武则天,又比如李治,他是自长孙无忌后,唯一一个能够阻止武则天改天换日的人,可他性格柔弱,丝毫不敢反抗武则天的强势,像他叫宰相上官仪起草废武诏书时,初时态度坚决,可武则天往那一杵,李治就蔫了,把上官仪都出卖掉,害得他被处死,家人被流放。

又比如裴炎,他以辅政大臣身份参与了废黜之事,同时又幻想着重新夺回原先那贵族做主的极权,公开反对武则天称帝,结果懿旨一下,还是得乖乖地入狱,再比如手握三十万大军的李孝逸,甘愿为武则天卖命,看轻了武则天的野心,等到他帮助武则天稳定朝局之后,自己的末日也就到了。所以说,千万不要小看女人,这是史书所留给我们的道理,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最佳贡献者
2

梦回北凉,我是县令,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武则天可以在称帝,难道皇族和关陇军功贵族集团不能反抗吗?

关陇集团在隋朝前中期就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我们主要捋一捋为什么武则天能称帝。

一、武则天的从政经历

从显庆五年高宗患上风疾开始,武则天参与朝政已经整整十年,就算从麟德元年的“二圣临朝”算起,武则天垂帘听政也已经六年了,也算是职场老手了。


二、武则天的棋局

从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武则天就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集团,其中一个代表人物就是——武承嗣。武承嗣一回朝,以火箭的速度当上了宗正卿(皇族事务部部长),目的监视李唐皇室成员。不久武三思回朝担任右卫将军。这个时候武则天开始培养武将了。



三、武则天建立“北门学士”

当朝宰相大部分都是高宗一手提拔的,武则天当时也没办法拉拢,也不可能把自己人提拔上去,那怎么办?武则天就以修书的名义建立私人内阁,由于普通朝臣上朝都是从南门入宫,而武则天这个私人内阁成员特准从北门直接进入,所以称为北门学士,这个时候起武则天就开始培养文臣了。


四、武则天运筹帷幄

弘道二年(公元683年)十二月初四深夜,唐高宗李治驾崩,享年五十六岁,一个时代就这样终结了。李哲即位,按照当时的规定,太子必须服丧一个月,这一个月武则天都干了什么呢?

1、安抚李唐宗室,武则天下令李唐宗室一批亲王加官进爵。

2、调整了当时的宰相班子,最主要的是把裴炎调任中书省的中书令,同时对宰相制度进行了一次配套改革,说白了就是朝臣中裴炎已经是老大了。

3、控制禁军,武则天特意提拔两人分别掌管左右御林军。

4、镇抚地方,派心腹镇守四洲,并州、益州、荆州、扬州,全是军事和经济重镇。


到此时此刻,谁还能阻止武则天登基为帝吗?没有了,也没机会了,所以恭喜武则天成功成为中国一代女皇。

3

武则天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女性,但她的成功值得我们去探讨。下面浅析一下武则天成功的因素:

政治因素:

关陇贵族势力的不断削弱,对武则天称帝构不成威胁。早在隋文帝时期文帝大量启用与关陇士族敌对的山东士族。山东士族是汉人士族的代表,关陇士族多以胡人或者汉化后的贵族为主,两大势力天生敌对,对关陇士族在统治阶层上进行了掣肘。





陈朝覆灭后,南方士族加入隋朝统治阶层,对关陇士族进一步冲击。隋炀帝时期,关陇士族掣肘隋炀帝的统治,隋炀帝通过发动高句丽战争企图通过战争来消耗关陇士族的军力、经济等。到了唐高宗时期,关陇士族发展到顶峰,严重威胁高宗统治,关陇贵族以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瑷新势力和以来济为首的关陇贵族旧势力在高宗的绞杀下损失极为惨重,为武则天称帝扫清了障碍。





社会因素:

1、开放的社会风气。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之所以能够登上皇帝宝座.与当时社会软环境、特别是社会风气分不开。唐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都有所创新和发展。汉族作为中国当时的主体民族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融合了沿边民族的政治、经济、思想、道德、风俗习惯。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南下.进人中原地区,将胡文化融入到汉文化之中.并以其固有的文化特质对汉文化系统加以充实和丰富。北方女子泼辣外向的性格.北方人士多靠妇女管家夫妻之间,你我相呼.不讲妇人敬夫的礼节,淡化汉民族“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妇女的社会地位因而也相应提高。




唐代开明的社会风气基本表现为:

(一)开放的婚姻风气

唐代婚姻的开放风气.首先表现在青年男女择偶时对自由和对美满婚姻的大胆追求上。《唐律.户婚》规定:子女未征得家长同意,已经建立了婚姻关系的,法律予以认可.只有未成年而不从尊长者算违律。这条规定,从法律上为青年男女的自由择配开了绿灯。

其次.唐代妇女婚前失贞并不构成婚姻的困难.而离婚再嫁也并不受歧视。《唐律疏议·户婚》中规定“若大妻不相安偕而和离者,不坐”,而且是针对男女双方而定的.妇女离异后再嫁也不受舆论谴责南此可见唐朝的婚姻开放程度另外,唐朝婚姻中鲜卑之妻继母、抱寡嫂遗风尚存。《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建成传》中有确切记载“建成、元吉外结小人.内连嬖幸,高祖所宠张婕妤、尹德妃皆与之淫乱”连被称为明君的唐太宗,亦循鲜卑旧俗而收继弟媳。也正是在唐朝开放的婚姻风气下,武则天才能冒天下之大不惟.二度进宫.拜昭仪.立皇后.从而为其一统天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唐代女性重文风气浓厚

唐代是我困社会文化教育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尚未形成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唐人也主张女子读书识字在唐朝宦门女子中习文风气尤为浓厚。如柳宗元祖母尹太夫人七岁时便晓《毛诗》及《烈女传》,贞观时齐州刺史张宾女“幼闲内则,少习女师”.及长,“探颐机辩”,“文章卓荤”。

武则天出生新贵.其母能“明诗习札,阅史披图”,其父通晓兵法,懂得为官之道,武则天在这种家庭熏陶下,人宫前就已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此外唐代帝王文化水平较高,对后宫女子的才学十分重视据史书记载,当时在宫内设有文学馆.备有经史子集四部书籍和笔札几案,并令宫中有文学才能者任学士.教习宫人学习书算众艺。唐高祖皇后窦氏“读女诫、烈女等传.一过辄不忘I}l一-太宗长孙皇后,喜渎书,能著述“尝撰古妇人善事,勒成十卷,名日《女则》,自为之序。”[21人宫后的武则天,同众嫔妃一起学习,又因常侍太宗身边,古今权变、文韬武略等也已知晓,这为武则天以后的参政准备了基本的修养。

(三)宫廷妇女拥有参政议政权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参政议政是男子的特权.女子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然而在唐代这个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社会风气相对开放的时代.女子参政议政却格外地活跃和普遍长孙皇后.在太宗即位后.常常规谏,补太宗理政之缺失,贞观十年(637)长孙皇后病危.与太宗辞决,时玄龄以遣归第.后固言:“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奇谋妙计,皆所预闻,竟无一言漏浅.非有大故.愿勿弃之。又妾之本宗,幸缘姻戚.既非德举,易覆危机.其保全永久,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则为幸矣。”长孙皇后临终.还以大局为重.劝谏太宗重用贤臣.不要重用外戚。太宗晚年好大喜功,外伐高丽,内兴土木.重徭繁赋。百姓负担加重。

贞观二十二年,徐贤妃上书劝谏太宗,息兵宽民,持俭戒奢,太宗深为感动,及时改正。『31高宗皇后武则天.则把唐代后妃涉政推向顶峰武则天作为一名女性,“素多智计兼涉文史”,H她当了昭仪想当皇后.当了皇后还想当皇帝.这不仅与当时正统儒家观念背道而驰.而且遭到实力壮大的关陇贵族的极力反对武则天以其绝伦的才智、顽强的毅力以及令人发指的手段,压倒宫内的萧淑妃、王皇后.战胜朝内佐命元勋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冲破宫闱,干预朝政。

从显庆年f656-661)始,唐高宗南于视力下降并患有风眩病.委托武则天处理部分政务,证柄渐操武后之手,“上每视事,武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称皇帝和武后为“二圣”675年.武则天临朝称制,开始独揽朝政。683年,高宗病死.武则天先后废中宗、睿宗,690年,武则天终于走到前台.自称圣神皇帝.改唐易周.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2.佛教的舆论支持

唐朝时期,儒、道、佛三教并存,武则天为了使改朝换代名正言顺,费尽心思的寻找根据制造舆论.最终她选择了佛教.把它作为她登基和巩固统治的舆论工具和精神支柱

(一)唐朝佛教的发展

佛教源于印度.西汉末期传人中国.经过南北朝时期各王朝的礼遇,隋文帝的推波助澜,成为当时最活跃.最有影响和最先进的思想体系。佛堂和寺院星罗棋布.寺庙和佛塔的轮廓给城市上空,增添了生气.南方和北方的统治者和上层人物都是佛教热诚的施主,佛教成为各阶层人士的共同信仰唐代佛教在隋代的基础上达到了中国佛教的顶峰.与儒、道一起形成了三教鼎足而立的新格局佛教宗派的教义理论.对中国哲学及中国文化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佛教的思想和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士大夫阶层中崇佛风气盛行唐初的萧璃,“专心释氏,尝修梵行,每见沙门大德.尝与之论难及若空.思之所涉.必谐微旨、”

(二)武则天对佛教的接受

武则天的宗教信仰有个转变的历程在临朝称制前.她顺应唐高宗尊祖崇道的愿望,积极襄助高宗开展一系列的崇道活动乾封元年(660年),武则天陪同高宗东封泰山以后.接着又巡幸了传说中的老君故里毫州谷阳县七元元年(674),武后在建言十二事中提}H:‘'以圣绪臼玄元,五千之文,实惟圣教忘请王公以下.内外百官,皆习老子《道德经》,其明经咸令习读,一准《孝经》、《论语》,所司临时策试”。元二年(675年).高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首次加试老子《道德经》。这些反映出武则天早期崇道的宗教态度从嗣圣(684年)到天授元年(690年).是武则天从临朝称制到一步步迈向公开称帝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她从改唐易周和巩同政权的政治目的出发.改变了以往崇道的态度.向佛教接近。

武则天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从大量资料来看.其母杨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杨氏的影响下.武则天从小就受到了佛教思想的熏陶,她称帝后曾回忆说:“朕幼崇释教.夙慕归依,思欲运六道于慈舟.炯超苦海”㈦武则天接受佛教还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当时政治环境对佛教的宽容。唐太宗虽然崇道抑佛.但并非完全排斥佛教贞观初年,唐太宗诏沙门玄琬人宫为皇后.六宫妃主受戒唐太宗死后.武则天被送人感业寺为尼.期间熟悉了佛经的基本宗旨被封为皇后之后,武则天继续事佛。

显庆元年春(656),武后长子李弘为皇太子是日于慈恩寺斋僧五千人.并遣朝臣行香同年十一月,武则天第三子李显,即成为玄奘的弟子.玄奘给他起名叫“佛光王”。龙朔二年(662),武则天第四子李旦出生.“则天乃于殿内造佛事.有玉像焉”。辅政期间.她还捐脂粉钱铸造了今天洛阳龙门石窟中的精品一卢舍那大佛所有这些都说明武则天与佛教的关系不是纯粹的利用.她也算得上半个佛教徒因而她对佛经中关于女子为王的说法.尤其是当时佛教信徒众多的情况是十分清楚的综观武则天一生的政治生涯.她对道、佛二教的态度,是围绕着如何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这个总的政治目标而确定的

(三)佛教对武则天称帝的有利影响

武则天称帝有其特殊性.她要以女子的身份登上皇帝宝座.在之前的朝代根本无此先例.为证明女子称帝的合理性.她只能从原始的经典中去寻找根据中国土产的原始经典.主要有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和道家的《道德经》。儒家经典重男轻女.主张男尊女卑.其中根本不会存在女子可以称王称霸的条文.相反却有女子不许参与政治的戒律道家经典虽与儒家经典不同.但其中也同样没有女子可以君临天下的说法但是,佛教经典中却有女子可以为王的说法《大云经》说:尔时众中,有一天女,名日净光……佛告净光天女言:汝于彼佛暂一闻大涅磐经。以是因缘,今得天身。值我出世,复闻深义。舍

是天形.即一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所统领处四方之一。……汝于尔时.实为菩萨为化众生.现受女身。有了经典为依据,武则天就有充分理由来证明其称帝的合法性了、佛教在唐朝有了很深的影响,用佛教经典中的关于女子称王说法来证明武则天改朝换代的合理性,自然是再好不过。

武承嗣伪造瑞石,文日:“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令雍州人唐同泰表称之于洛水,武则天大悦.号此石为宝图..同年六月,又有人伪称得瑞石于汜水,这就是所谓的“广武铭”.铭文中有“三六年少唱唐唐,次第还唱武媚娘”,“化佛从空来.摩顶为授记”等.暗示女子武媚当为天子.而且是佛的意志.永昌元年(689),薛怀义等沙门表上《大云经》,并造《经疏》,谓经中所说“即以女身当王国”者.即应在武则天身上天授元年(690),东魏国寺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表卜之.言太后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制颁于天下既然“佛”意如此.谁能违抗“佛”的旨意呢?于是武则天于天授元年“敕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区,藏《大云经》,使僧升高座讲解,其撰《疏》僧云宣等几人,皆赐爵县公”.并于当年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就这样,武则天以佛教作为思想舆论稳步登上了女皇宝座。

个人能力

武则天有很高的政治天赋,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治国韬略。高宗时期,武则天代为处理政务,朝堂上下井井有条,贞观之治的良好势头继续延续。

武则天有过人的勇气,这使她敢于从后台走到权力顶峰的最前线。纵观古代不缺乏很多女性操弄朝政,但却没有哪一人敢迈出来做皇帝,武则天从一个才人到皇后最后到皇帝,几起几落,无不彰显其顽强的意志。

当时并没有与武则天实力相当的对手。因为在高宗时期,武则天排除异己,打击关陇势力,手段狠辣,人人自危。




4

唐睿宗载初元年(公元690年),太后武则天称帝,武周王朝应运而生。

女主登基,在中国历史上属于破天荒的头一回,按理说应该遭受很大的阻力。但是,武则天称帝时,却几乎没有看见李唐宗室和大臣们,尤其是李唐王朝的铁杆支持者关陇集团的反抗。

其实,并不是没人反抗,只不过一方面武则天的手段真的非常高明;另一方面反抗势力早已没有当年之勇,在武则天称帝前已经被全部解决。

先来解决刚刚提到的一个概念——关陇贵族集团。这是一部分历史学者提出来的,他们将南北朝北魏时期诞生在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一带的军阀势力称为关陇集团,西魏时期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

北周奠基人宇文泰、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三朝国丈“独孤信、李密的祖父李弼等都是其中人物。所以,关陇集团是唐朝的根基,属于最坚定的”保皇派“。

但是,历史学者对于关陇集团的定义本来就有分歧,有学者认为在李世民在位时,关陇集团已经瓦解。

在此,我们先规避这个问题,就讨论一下,为什么武则天称帝时没有遇到李唐宗室和功臣们的抵抗。

实际上,从武则天进入高宗李治后宫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有意识地为自己今后的权力之路扫除障碍了。

众所周知,武则天原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却不受宠,但在李世民病重时与太子李治勾搭。李世民驾崩后,武则天入感业寺出家,很快被李治接回宫中,封为昭仪。

李治为了武则天,动了废掉王皇后的心思,而在这背后的,则是刚继位的天子急于摆脱舅舅,也是头号权臣长孙无忌的掌控。

因为当时的王皇后的舅舅柳奭也是宰相班子的一员,并且是长孙无忌的党羽,废掉皇后,波及柳奭,也就是除掉长孙无忌的爪牙。

为此,武则天积极谋划,拉拢功臣李勣,瓦解长孙无忌势力,选拔李义府、许敬宗等人进入宰相班子,终于登上后位,并最终指使许敬宗诬告长孙无忌谋反,将其一举铲除。

要说功臣,长孙无忌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武则天上位之初就把这个最难啃的骨头啃了,试问还有多少功臣敢跟皇后娘娘叫板?

武则天运气也是真的好,在高宗李治刚刚摆脱长孙集团的桎梏,可以翻身做主人的时候,却突发了李唐皇室的遗传病——风疾,从此头疼欲裂,不能理事,最后还双目失明。

就这样,武则天成功从幕后走上前台,二圣临朝共同处理朝政。这是获得高宗许可的,通过这种合法的方式,武则天将朝中大臣都换成了自己信任的人。

李治不是没想过武则天的威胁,奈何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又信不过其他大臣,他只能寄希望于武则天念在母子之情,真心帮助他们的儿子登上皇位,因此对武则天的掌权采取了妥协的态度。

可惜,李治看好的两个儿子李弘、李贤都不得善终。

李弘是突然暴毙,死的不明不白,至今有武则天毒杀说,是历史疑案。而李贤则是因为与母亲武则天不和,被武后授意许敬宗诬告谋反,废为庶人流放,最后武则天又指使亲信丘神绩将其杀死。

高宗的隐忍,成就了武则天夺权的资本,只要心狠手辣,连亲生儿子也可以除掉。

就这样,皇位落到了纨绔子弟李显头上。刚即位一个月,又因为口不择言,被武则天联合亲信裴炎废为庐陵王,改立小儿子李旦做了傀儡皇帝。

从这一刻起,朝中再也没有人可以与武则天抗衡了。

此后,武则天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称帝的野心已昭然若揭,当然李唐宗室和其他大臣不会毫无察觉,武则天也并非没有遇到反抗力量。

首先发难的是李敬业(李勣的孙子),他在扬州起兵,自称为匡复府大将军,欲拥护李显复位。可惜这位将门之后早无祖父昔日雄风,完全不是朝廷平叛军队的对手,战败被杀。

而武则天一直以来的亲信中书令裴炎(他倒真的是关陇集团贵族),也因为跟徐敬业暗通有无而被武后处死。

将门之后尚且不堪一击,养尊处优的宗室面对武后的牝鸡司晨,虽然心有不甘,又能指望有什么亮眼的表现?

四年后,越王李贞(太宗第八子)及其子琅琊王李冲,韩王李元嘉(高祖第十一子)及其子黄国公李撰,霍王李元轨(高祖第十四子)及其子江都王李绪,鲁王李灵夔(高祖第十九子)及其子范阳王李蔼,东莞郡公李融(高祖第十五子虢王李凤之子)相约起兵,并获得常乐公主(高祖第十九女)、纪王李慎(太宗第十子)等人的支持。

结果还没到约定之日,李冲这个愣头青提前起事,各宗室犹豫不决,只有李贞出兵响应儿子。最后毫无战斗经验的李冲被一个县令轻松打败,让几个百姓打死,李贞在几个小胜后面对武则天派来的平叛大军也很快战败自杀。

其他宗室被秋后算账,无一幸免。从此,李唐宗室再也没有抵抗之力,武则天称帝也就没有任何阻碍了。

当武则天掌握了实权,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朝臣、今时不同往日的将领、百无一用的宗室,还有什么能力与这个精心策划的阴谋家一战呢?

5

隋王朝和初唐的这段时期正式中国“门阀政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一个重要时期。在隋王朝开启“科举模式”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想要跻身朝堂,靠的不是真才实学,而是赤裸裸的“拼爹”!寒门子弟想要跻身朝堂难如登天,即便偶有跻身朝堂者,也受尽了世家子弟的排挤……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便是最真实的写照。

直到隋王朝开启“科举模式”之后,寒门子弟才算是真正拥有了“鲤鱼跳龙门”的机会。唐初,新生的唐王朝基本延续了隋王朝开科取士的政策并在规模上有所扩大,虽然关陇世家子弟仍然充斥着帝国的方方面面,但至少他们已经不再一家独大,旧的“门阀政治”正在走向一步步走向消亡。加之隋唐两朝的人为压制和隋大业末年、唐武德九年的那两场“大洗牌”,到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关陇世家子弟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已经不足以左右朝局了。

关陇世家子弟为何不反对武则天称帝

前面已经说到了,到唐高宗在位期间,关陇世家子弟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已经不足以左右朝局了,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说白了就是手握“长期饭票”、靠着祖荫在朝堂上“享受人生”。对于这些人而言,谁来当这个皇帝并不重要,只要不剥夺他们的既得利益就行。

武则天的母家同样出身关陇世家,而且还是著名的弘农杨氏、隋王朝的宗室皇族!后来,随着武则天之父武士彟的崛起,武氏家族实际上也已经融入了关陇世家的大圈子。因为关陇世家之间长期的政治联姻,武氏家族与关陇世家子弟之间本就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武则天当皇帝,只要关陇世家子弟本本分分,基本不会危害到他们的既得利益。相反,在“政治大洗牌”的时期里,他们还拥有政治投机、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又为何要反对武则天称帝呢?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作为“投资人”,在保证不赔的前提下还有可能大赚一笔,您会“投资”给谁?不言而喻!

李唐宗室为什么不反对武则天称帝

李唐宗室为什么不反对武则天称帝?如果不反对,“越王李贞谋反案”从何而来?彼时武则天还没有称帝,仅仅是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而已,这都招来了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的起兵讨伐,而且李贞私下里还联络了不少宗室王公。如果李唐宗室不反对,他们闹得什么劲儿?俯首陈臣便是了。

可反对是一回事,能不能反成又是另外一回事。首先,在武则天称帝之前,她已经在寻找各种理由削弱李唐宗室的势力了,大规模的“宗室谋反案”,有多少是真的?无非武则天寻找的借口罢了。等到武则天称帝时,实力较强的李唐宗室基本已经被清理干净了,还如何反对?

再就是武则天的对李唐宗室的策略了,她并没有将李姓子弟一棍子打死!她主要针对的还是近支,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一脉。对于唐高祖李渊的支脉还有更远支的李唐宗室,武则天并没有过多针对。只要他们安分守己,武则天并没有剥夺他们的既得利益。最著名的莫过于建滕王阁的那位滕王李元婴了,这位一辈子吃喝玩乐的荒唐王爷,安安稳稳活到了唐中宗李显第一次即位之后。彼时武则天已经开始权倾天下并清洗李唐宗室了,但唐中宗“爷爷辈”的李元婴却得以善终了,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换言之,在武则天的区别对待下,李唐宗室的“反武”主要局限于近支,远支没有过多掺和,即便近支之间也存在许多矛盾,并不是宗室群起而攻之。

更重要的是,武则天称帝不是“篡位”。而是他儿子唐睿宗李旦“请”自己老妈来当皇帝,是唐睿宗主动上表自降为“皇嗣”。虽然结局相同,意义却是完全不同的。这个时候李唐宗室如果反对武则天,那就是反对唐睿用、就是“抗旨”!武则天灭了他们,理所当然、合理合法。再说了,李唐宗室有些实力的都被收拾得差不多了,还有谁敢反对?

朝臣为什么不反对武则天称帝

前面说到了,关陇世家子弟为什么不反对武则天称帝。那么,科举出身的朝臣为何也不反对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武则天在称帝之前大肆任用酷吏、清除异己,敢说话的朝臣大多已经被拿下了。二、除了宰辅级、参与政治站队的官员之外,大多数官员其实更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官位、前程,谁当皇帝对于他们而言意义不大。武则天当皇帝依然还是要有官员为她办事,那些没有参与政治“站队”的朝臣有为何要反对武则天、自毁前程呢?不少这样的人,非但没有反对,而且还借着拥戴武则天狠赚了一笔政治资本!

综上所述,武则天称帝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在此之前,武则天已经掌权很久了,借助手中的权力,武则天像历朝历代篡位的权臣一样,把反对势力已经清洗殆尽。加彼时正值关陇世家与科举流官权势更迭的时代,关陇世家的势力逐步减弱、科举流官的势力又没有真正形成气候,谁都无力与武则天抗衡。作为拥有既得利益者,只要利益没有受损,其实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出这个头。更重要的是,彼时南北朝遗风尚存,大家都见惯了权力更迭,没有谁会愿意为了一个忠臣的虚名搭上自家性命,最典型过于狄仁杰了。更何况,武则天还是唐睿宗“请”她当皇帝的,反对武则天称帝又置唐睿宗于何地?弄不好还要落个“抗旨”的罪名……至少彼时唐睿宗“退位”之后还是皇嗣,至少群臣不算“附逆”、不会留下千古骂名,这对他们而言就已经足够了。“你们儿子当皇帝也好、老妈当皇帝也罢,反正轮不上我,我掺和什么劲儿?”

6

中国历史上那么多女强人,为何只有武则天能称帝?只因这两点!

唐朝是我们中国历史中非常强大的王朝。历代王朝在文治武功上都没能超过巅峰时期的唐朝,这也是为什么外国人会叫我们唐人的原因之一。唐朝的文化非常开放,包容,自信,很多异族人都向往唐人的生活。与后世对女性的束缚态度不同,当时的女性地位很高,不仅能够离婚,还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更可以做皇帝!武则天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有些人对唐朝可能会有点不舒服,因为他们对人伦的底线实在是太过混乱了。武则天是作为李世民的小老婆的,可最后她却和李世民的儿子李治结婚生子,最后还登上皇位。这放在现代人身上是绝对不可原谅的。可当时身为一国之君的李治却可以这么多,要知道后世的皇帝这么做会被天下人和朝臣骂死,皇帝根本就没有这个胆子。但在唐朝,这都不事儿,武则天的前夫是皇帝,现任是皇帝,自己也是皇帝,她的儿子也是皇帝,千古独独就这一家。

武则天能当上皇帝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文化环境可以允许她这么做。我们在前边也说过了,唐朝的女人地位本身就很高,这与后来的慈禧,汉朝的吕雉,以及战国时期的宣太后等都有本质的区别,这可能跟李唐皇室的基因有关系。他们是鲜卑贵族和汉族的结合,在文化上和汉族相近,但又比汉族显得更加“不拘一格”。古代的少数民族就是这么开放,子继父妻的的情况非常常见。

文化环境上没有了障碍,剩下的就是拉帮结派的事儿了。关陇贵族是李唐王朝的根基,也是李唐王朝成功的巨大因素之一。其势力之大,在李世民的时候就有点苗头了,只不过李世民作为一代雄主,完全能够震慑他们。可李治没有他爸爸厉害,处处受到这些贵族的掣肘。就连立武则天皇后都要经过他们同意才行。而为了与这些贵族斗争,李治和武则天选择了用提拔庶族来对抗关陇贵族的策略。

在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在称帝的路上已经有了大量庶族官员的支持。而这些被武则天重用的庶族势力,已经能够与关陇贵族势力一较高下了。再加上武则天个人的手段,称帝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庶族势力和武则天甚至将关陇贵族和皇族势力打压得毫无反抗之力。所以,武则天能称帝,文化环境和庶族势力是最关键的两点。




7

老李家媳妇想当家做主就当呗,反正死了还传到老李家。人家一家子的事咱们掺和掉脑袋最后人家还是和和睦睦相亲相爱一家人多冤呀

8

关陇贵族虽然是西魏、西周、隋和唐争夺天下的军事力量基础。但是无论是圣明的隋文帝杨坚、抑或残暴的隋炀帝杨广还是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一直都在削弱陇西贵族的权利,到唐高宗李治统治中期,关陇贵族已经彻底销声匿迹。而且李治是在武则天的帮助下完成了对陇西贵族最后的剿灭。在剿灭关陇贵族的同时武则天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特别是在唐高宗后期,武则天已经获得了和皇帝同等甚至超越皇帝的政治势力。而且这等权利是皇帝赋予的,皇族当时在李治和武则天的打击下早已失去了自己的政治势力。所以无论是皇族还是陇西贵族都没有能力对抗武则天。

9

在杨坚统治时期,其政权中的人物摆脱了“关中标准”的限制。杨坚统治后,关陇集团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杨坚接受禅宗,建立隋朝。黄永年认为关陇集团只是存在于西魏、北周和隋朝初期,关陇集团到唐初已不复存在。

10

关陇贵族虽然是西魏、西周、隋和唐争夺天下的军事力量基础。但是无论是圣明的隋文帝杨坚、抑或残暴的隋炀帝杨广还是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一直都在削弱陇西贵族的权利,到唐高宗李治统治中期,关陇贵族已经彻底销声匿迹。而且李治是在武则天的帮助下完成了对陇西贵族最后的剿灭。在剿灭关陇贵族的同时武则天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特别是在唐高宗后期,武则天已经获得了和皇帝同等甚至超越皇帝的政治势力。而且这等权利是皇帝赋予的,皇族当时在李治和武则天的打击下早已失去了自己的政治势力。所以无论是皇族还是陇西贵族都没有能力对抗武则天。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