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表现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有关,而一战表现基本无关,要知道一战后日本和意大利都是战胜国,而苏俄还是曾被战败国德国打败的国家,被排斥在一战后的国际秩序之外,然而,二战后,情况明显颠倒了过来。

至于核武器,一开始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没有直接关系,除了美国在联合国成立时刚刚开发出核武器兵投入实战,中苏英法都是先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后研制出核武器。

其实,能否拥有核武器和一个国家的军工科技实力以及政治空间有关(比如德日即使拥有相关技术也很难拥有核武器)。就法国而言,核物理研究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放射现象最早就是居里夫妇为代表的几位法国科学家发现的。1948年法国就建成了第一座反应堆,距离1944年本土光复只有4年时间。可见法国拥有核武是基于其深厚的科学和工业基础,并非偶然。

如果从二战贡献以及战争中的话语权来看,法国不仅赶不上英美苏三巨头,也不如中国,因为中国至少参与了开罗会议,还是《波茨坦公告》发布国之一。但是和欧洲命运密切相关的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及波茨坦会议,法国都被三巨头排挤而无权参与。

一直被排挤的法国为什么成为五常之一,在我看来有三个原因

第一, 法国在二战中同样做出了不小贡献。虽然1940年法国维希政府选择投降,但自由法国运动立即在法属非洲兴起。和其他的流亡政府不同,自由法国凭借着殖民地的支持,拥有自己独立的军队和领土,并参与了北非,意大利,诺曼底登陆,解放巴黎等战役,自由法国的军队最后攻入德国,占领斯图加特,这为法国战后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第二, 尽管二战对法国打击巨大,但1945年的法国仍然有雄厚的实力。1945年前后的法国,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海外殖民地,完善的工业和基础设施,高素质的劳动力,具备常任理事国的国力基础。

以下地图的蓝色部分是1945年法国及其殖民地版图

第三, 法国成为常任理事国得到了主要大国的支持。当时英美苏等国的首要考虑是避免德国军国主义东山再起,其次英美和苏联分歧显现,希望战后格局能牵制对方。法国作为当时欧陆仅次于苏联的大国,提高法国的地位,有助于从西面围堵德国。英美同时也希望通过支持法国入常,一方面拉拢法国并增强西方阵营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平衡新崛起的苏联在欧洲大陆的影响。

最佳贡献者
2

目前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是美国、俄罗斯、英国、中国、法国。但是在联合国在筹备建设之时,法国并未被考虑在内,甚至中国的合法席位也面临着威胁。这其中的原因今天环环就为大家来解答一下。

德国、日本、意大利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最重大的灾难,涉及全世界60多个国家,几十亿人口,超过半亿生命消逝。在此重大历史灾难面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最先提出构建联合国的想法。其实美国提出建立联合国还有一层目的,就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新的世界秩序。

罗斯福最初的建议是由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组成维护世界秩序的四大警察,之所以将中国考虑在内一方面是因为二次大战中,中国方面无论是参战规模和战后损失都是十分巨大的,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试想庞大的联合国如果缺少了当时中国的几亿人口,那还算是全球求化的组织;还有一点,就是美国有意示好中国,拉拢中国(民国政府)抗衡苏联,牵制日本。

然而罗斯福的这一建议,最先不服的就是斯大林和丘吉尔。斯大林只希望世界上有三大国家那就是苏联、美国、英国,那么联合国就应该由这三国为主导,显然,斯大林不希望东方还有一个大国和自己平起平坐,也担心中国会成为美国遏制自己的工具;英国不希望中国进入,最担心的还是香港的主权问题,担心日后中国拥有话语权后收回香港。

在美国希望中国在,苏联、英国希望中国不在的大背景下,法国这个二战中贡献并不突出的国家被英国想方设法加了进来,当然英国是希望日后法国能和自己并肩作战,形成在联合国内的话语权;而美国认为英法都是资本主义阵营,这样就等于‘五大警察’中就有四位(当时的民国政府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这对于对抗苏联是十分有益的。当然中国当时希望自己能留在“五常”之中,那么法国加入自己也不得不同意;因此法国的加入事实上也是英美苏中三国相互博弈和妥协的结果。

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美英苏四个国家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抗战14年,伤亡3500万人以上。苏联抵抗德军伤亡了2700万人。英国坚决不投降与德军进行了殊死搏斗。美国尽管加入战局最晚,但为打败轴心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几个国家在战后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般都没有什么异议,但是二战中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便沦陷投降的法国,又凭什么能与四国一起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呢?







按理说法国是根本没有资格入常来主导世界秩序的。二战结束之后,法国的实力跟英美苏比起来差得很远,是英国硬把法国拉进来的,要不然法国是绝对不可能进入五常的。英国在法国入常问题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1943年苏联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重大胜利以后,美国就开始考虑着手建立战后的国际新秩序,并得到了苏联的支持。作为欧洲的老牌帝国,英国人很清楚,经过二战自己已经疲惫不堪,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在美苏这两个新霸主的面前,自己的话语权有些力不从心,战后的欧洲很可能被美苏两国控制,他急需一个伙伴来打破美苏的这种夹攻。其实早在英美苏三国开始商讨成立联合国之初,英国就非常反对,并不情愿其他国家加入联合国主导世界秩序,包括美苏两国。但是美苏在战后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主导者已经成为了现实,尽管英国不服气,但这个事实他得承认,此时的英国虽然没有了曾经的辉煌,但也是当时世界上除了美苏以外最强的力量。因此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怎么也得有这三个国家在里面。






但这同时也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英国很可能会在以后的国际事务中被美苏共同围堵,这对英国是非常不利的,再加上中国还在美国的支持下入了常,英国更是倍感压力。为了制衡美苏在联合国中的地位,英国要求将同在欧洲的法国也纳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联合国创始国之下,以此来保证英国能够在国际事务中能够与美苏抗衡。英国希望通过抬高法国的国际地位,以在未来的欧洲巩固自己的地位,从而在欧洲增加自己的话语权,以免战后的欧洲苏联一家独大,不符合英国根深蒂固的“大陆均势政策”。同时美国想要插手欧洲事务,自己也能够理所当然地成为代言人,丘吉尔的这一想法与也不希望苏联在欧洲一家独大的罗斯福不谋而合,美国也不希望便宜了苏联。






在丘吉尔的最初规划中,并没有把中国纳入世界大国的计划之中,丘吉尔曾在1943年3月表示未来的联合国应该是以英、美、苏三个大国为首的国际组织,在下面设立欧洲理事会和亚洲理事会,其中欧洲理事会仅仅由欧洲国家组成。不过英国人的小算盘遭到了美苏两国的否决。美国人明确表示未来的世界必须由美、苏、中、英四国共同决定。美国的态度相当坚决。



除了英国人看不起中国,斯大林也一直反对给予中国与英美苏一样的大国地位,认为中国不配与他们平起平坐。直到1943年10月莫斯科外长会议时,美国以减少对苏援助为威胁,斯大林才同意签署了《中苏美英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在联合国成立过程中,苏联一直都排斥中国的加入。






1944年,在美国华盛顿附近举行规划联合国宪章,解决联合国成立主要问题的会议时,因为苏联不愿意与中国一起议事,会议分两部分举行:第一阶段会议由美英苏参加,没有中国的参与。第二阶段是中美英三国参加,苏联没有参与。就连决定联合国最终成立的雅尔塔会议都没让中国参加。



苏联看不起中国,对英国强拉入伙的法国更看不起。斯大林一直不承认戴高乐领导下的“自由法国”,反对法国参加计划中的国际组织。斯大林蔑视法国在二战中的狼狈表现。斯大林认为投降德国的维希政府才真正代表了法国,法国根本就不配作为战胜国一起分享胜利果实,应该作为战败国接受惩罚。






在讨论安理会的组成时, 美国方案是由中美英苏四个常任理事国和七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后来又提出将法国作为第五个常任理事国。在更晚些的时候,还提议巴西为第六个常任理事国,遭到了苏联的反对。苏联明确表示暂定为中美英苏四大国,在适当的时候加入法国作为第五个常任理事国,不再增加新的常任理事国,并将常任理事国的数量明确写入基本文件不得更改。






就这样,在英国的帮助下,法国成为了联合国的五常。值得一提的是1945年4月25日在旧金山召开联合国成立会议时,法国识趣的拒绝了与中美英苏一起作为联合国的发起国在宪章上签字,它认为自己根本没资格在宪章上签字。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4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到现在已经74年了,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没有变动,稍微有变动的的是前苏联变成了俄罗斯,中华民国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很多人觉得法国作为常任理事国的水分比较大,主要因为在二战初期法国战败投降了德国。

二战初期,拥有300万军队的法国是世界强国,自1940年5月10日同德国全面开战到6月22日投降只用了43天,令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等国家首脑大跌眼镜。战后法国却成为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让好多人大惑不解。(德黑兰会议三巨头照,前排从左到右依次为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是怎么确定的?

1943年10月,美国、英国、苏联外长在莫斯科会晤,通过了《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这里的四国是指美、苏、中、英四国,为即将到来的苏美英三国首脑德黑兰会议做准备工作。同时明确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主要以二战时期的同盟国为主。

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的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总统曾经说出这样一段话:

“英国、苏联、中国、合众国及其盟国代表了全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只要这四个军事大国团结一致,决心维护和平,就不会出现一个侵略国再次发动世界大战的可能。”

这就是著名的“四警察”制(中、美、苏、英),也是后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雏形。德黑兰会议期间,斯大林、丘吉尔等都曾经反对中国进入“四警察”,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时间长,牵制日军军力大,对盟国贡献巨大;同时中国人口众多,面积广阔。罗斯福始终坚持中国必须进入,英国和苏联也就作罢。至于法国,还没有进入这四个国家的视野。(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旗帜照,美、中、俄、法、英)

1944年8月27日-10月7日,中美苏英等国在华盛顿讨论联合国宪章,以及联合国的框架问题。法国对于这样一个国际性组织的常任理事国应该早就得知了消息,因此多方做工作。美国提出吸收法国为第五个常任理事国,稍后会吸收第六个常任理事国,为拉美国家巴西。英国和苏联坚持限定法国为第五个常任理事国,以后不再增加,类似增加常任理事国的文件都不通过,最后苏美英三方一致通过法国为第五个常任理事国,以后不再增加常任理事国。

其实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选择没有明确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同盟国发挥的能力和贡献,美苏英中四国是同盟国主要作战力量;其次是国家的面积、人口、经济以及地区的影响力。法国由于二战初期的失败和投降而受到影响。

为何法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打铁还需自身硬,法国能坐上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位置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我们不应该只看到法国早二战初期的溃败和投降,应该看到事物的发展。

1940年6月,戴高乐将军率领自愿跟随的1300人(海外军团)从挪威到达英国,7月1日成立了“法国自由军事力量”,半个月后,该组织兵力达到2800多人,其中有一些法国海外殖民地国家的外籍军队参战;1943年底,法国自由军事力量整合了北非军团共计23万野战军,15万殖民地籍军队,5万海军、3万空军,舰船吨位32万吨,空军飞机500架,军队总人数达到46万多人;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时法国军队达到了54-56万人,法国全境解放期间,又整合了50多万的军队,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保守估计法国军队在125-130万人,可能更多。英国皇家海军也将扣押的部分法国军舰交给自由法国,壮大法国的军事力量。(戴高乐照)

1940年底,自由法国的戴高乐将军有意象征性的向苏联援助了一批飞行员,“自由法国”的空军开始出现在东线战场,这让德军前线的将领们怒不可遏。1943年5月,德国元帅凯特尔下令,对在东线作战的“自由法国”空军格杀勿论,无论是在空中还是地面。

自由法国的军队的增加也意味着更多的对德国等国的作战,到1945年时法国已经有第一军团、第二军团、第三军团。其中第一集团军下辖一个山地师、一个步兵师、一个殖民地师(殖民地人组成,军官主要是法国人)、一个装甲师。

1945年西方盟军攻入德国的战斗序列有:法国第一集团军、英国第二集团军、加拿大第一集团军、美国的第1、3、7、9、15集团军,法国第一集团军是第一个到达莱茵河的西方盟国军队,法国的军事力量不可小觑。西方主要盟国美英法战后分占德国西部,分占西柏林,最后三国占领区合并成为联邦德国,如下图:

自由法国在二战中成功“咸鱼翻身”,重回大国的位置。

其次,法国是世界第二大殖民地国家,二战前拥有1234.7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仅次于英国,参战的殖民地籍的士兵众多,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力。(法兰西第二殖民帝国版图,1919-1939年)


再者,同盟国需要法国的军事力量打击德国,苏联、美国、英国都同意法国进入常任理事国,并不是英法抬进去的对抗苏联的。以后的历史证明,法国人相对独立,高傲,并不依附于美英等国。

法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虽然有点水份,排在第五也是实至名归的!

5

关于法国凭什么位列五常之一的问题应该从两方面予以解答:其一是法国当初是如何进入五常行列的?其二以法国现在的综合国力是否还与其五常地位相匹配?众所周知联合国安理会有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五大常任理事国,这其中美、中、俄三个洲级大国的常任理事国地位基本没人质疑,而英、法两国的常任理事国地位就存在为人质疑的现象了。相比英国而言:法国的常任理事国地位似乎争议更大。这主要是因为联合国是二战后维持国际秩序的最大国际组织,而安理会又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采取军事行动的机构,因此在二战结束后确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时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就是对二战的贡献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是根据各国对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程度来决定的,而法国在二战中的表现相比美、中、苏、英四国确实不够耀眼。

美国是二战后的头号强国,是全世界最先发明核武器的国家,又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构建了美元霸权。在二战中美国不仅亲身经历了珊瑚海战、菲律宾海战、莱特湾海战、硫磺岛战役、冲绳战役、北非战役、诺曼底战役、阿登战役,更是凭借其强大的国内生产力扮演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兵工厂角色。作为全世界疆域最大国家的苏联在二战中消灭了德国607个师,将德国法西斯主力拖在苏联4年,与此同时苏联军民付出了伤亡2960万的代价,其中死亡者2660万,在战争中苏联共有1710座城市、7万多个村镇和31850个工业企业全部或部分被毁。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曾在没任何国际援助的情况下独自抵抗日本侵略者多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正因为中国战场的牵制使日军无力北上西伯利亚、南下澳大利亚,也许没中国战场的牵制作用日本和德国早已成功实现中东会师的战略计划。英国在不列颠空战中消灭了德国2000多架飞机、2500多名飞行员,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前英国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在与德国对抗,此后在北非战役、诺曼底战役中也能见到英国的身影。相比之下法国开战不到40天就举白旗投降了,人们甚至对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政权和当时法国国内的维希政权究竟哪个是正统存在争议。既然如此法国又凭什么得以跻身五常行列呢?

事实上早在一战后人们就曾设计出国际联盟(简称国联)这一协调国际关系的组织。国联在1934年9月28日至1935年2月23日发展到高峰时期,一度曾拥有58个成员国。然而鉴于国联因为缺乏军队武力,所以要依赖大国援助,可国联偏偏将国际影响力正稳步提升的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排斥在外。事实上国联在制裁侵略乏善可陈:无论是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或是德国对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吞并都没受到任何实质性的制裁。二战的爆发充分证明:国联并不是一个能有效阻止国际纠纷、遏制侵略战争的国际组织。1942年1月1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26个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缔结《联合国家共同宣言》,由此正式形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同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向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建议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改为联合国并将其作为战后协调国际关系的世界性组织。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家国际组织大会。代表们起草了有111个条款的《宪章》,该宪章草案于6月25日在旧金山歌剧院获得全票通过。次日代表们在退伍军人战争纪念堂的赫伯斯特剧院签署了宪章。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下设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等相关的职能机构,其中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军事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安理会的成员由5个常任理事国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鉴于国联因为缺乏军队武力而未能在制止二战爆发的问题上发挥多大功效这一客观事实,作为二战战胜方的同盟国阵营(尤其是美、苏两个战后崛起的超级大国)开始探索成立一个更强有力的国际组织来预防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作为战后综合国力最强的美、苏两国在设计联合国的蓝图时就考虑到要增强联合国的武装力量以实现其维和职能,这时大国的实力就突显出来了。按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理念:联合国应该设立常任理事国,由世界上的主要大国充任。由于这些大国担当了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所以享有一项小国所不具备的特权——一票否决权即当联合国决议不利于自身时常任理事国只要投出一张反对票,即使其它国家全赞成都无法通过。出于强化联合国的武装力量这一目的有必要以具备相当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并未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做出杰出贡献的国家以常任理事国的身份肩负起维护世界秩序的责任。

法国在二战中的表现尽管无法与美、中、苏、英四国相比,但说到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法国毕竟是一个老牌强国,事实上此时的法国无论是经济实力或是军事实力都还在中国之上,与此同时在非洲和东南亚还有庞大的殖民地。尽管法国本土此时处于德国控制下的维希政权统治之下,但自由法国在海外却继承了前第三共和国的大部分殖民地——包括在非洲西部的主导能力及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这种海外影响力在当时除了英国和美国外就没哪个国家可比了。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政权建立起了一支56万人的新军队,拥有美国援助的1400架战机,5000辆坦克,3000门大炮。此外在法国本土也出现了大批抵抗运动,对德军展开游击战,从而有效配合了盟军在正面战场的军事行动,对此艾森豪威尔曾评价法国地下抵抗组织的贡献等于15个师。在北非战役和意大利战役中都能见到自由法国战士的身影。在开辟欧陆第二战场的诺曼底战役中有包括法军2个装甲师和5个步兵师在内的26万法军参与行动,在此之后的解放法国的战役中法军夺取了土伦、马赛、巴黎等大城市:8月27日攻克土伦,28日攻克马赛,分别比原订计划提早八天和二十七天,在这一过程中35000名德军被法军俘虏。艾森豪威尔称赞这是“对彻底打败德国的最有决定意义的贡献”。随后在罗尼河和里昂法军也再次取胜。到1944年11月大批法国抵抗组织成员、被解放的维希法国官兵和平民加入法军,法军光是第一集团军的数量就达到40万以上。在莱茵河战役中法军出动了14个师参与盟军的军事行动。随后法军突入德国境内,参加了包括鲁尔战役在内的大战。除了法国自身的因素之外,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是法国得以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常的重要原因:二战不仅打垮了作为战败国的德、日,英、法两个老牌强国的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作为新兴大国的美、苏对英、法及其他老牌强国的普遍衰落是乐见其成的。然而此时正处于国力衰退期的英国却并不甘心仅仅扮演美、苏小弟的角色,可英国此时的国力早已大不如前,根本无力和美、苏抗衡,于是英国希望拉拢欧洲大陆的国家形成美、苏之外的第三极。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首相丘吉尔始终坚持让法国也充任常任理事国,而此时在联合国框架内起决定性支配作用的美国尽管对英、法的衰落乐见其成,但与此同时美国同苏联之间也存在尖锐的矛盾,事实上这时冷战的征兆已初见端倪,因此美国也需要尽可能寻找遏制苏联的战略伙伴,而就这方面而言:法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没坏处。

近年来德国、日本、印度、巴西等国曾试图抱团入常,德国甚至游说法国将常任理事国席位转让给欧盟,要知道在欧盟的框架体系之下德国是和法国并驾齐驱的又一个主导国家,这不就是想实现间接入常的念头吗?然而至少在我们目前可预见的未来联合国安理会五常的地位难以撼动联合国安理会五常的地位来自于综合国力的强大和对二战的贡献,而在成为常任理事国后就拥有诸如一票否决权这样的特权——尽管《联合国宪章》并未明确禁止五常之外的国家成为常任理事国,但实际上由于五常所掌握的巨大特权使其它国家要想取代法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法国只需一票就可以否决这样的议案。况且德、日、印、巴要想取代法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只会遭到法国的反对,其他四大常任理事国也不会坐视的——无论五常之间平时有多少矛盾纠葛,然而五常本身代表着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五常作为这一国际秩序下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不愿现存的国际秩序受到颠覆性冲击。一旦法国退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则其他四大常任理事国将不得不对法国退出后可能导致的日、德、印等国可能发起对常任理事国地位的冲击导致的现存国际格局变动有所顾虑,如果四国还没做好接受这种变动的准备,那么让法国继续作为常任理事国存在是一个四国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况且即使是以法国现在的综合国力而言也并没出现与常任理事国地位严重不符的现象。

法国的国土面积672834平方公里,其中本土面积553965平方公里,除位于欧洲的本土之外法国还拥有5个海外省、4个海外领地、2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区——它们分别是:留尼旺、马提尼克、瓜德罗普、法属圭亚那、马约特、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瓦利斯和富图纳、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克利珀顿岛、法属南方和南极领地,它们合计有118869平方公里面积,约占法国国土总面积的17.67%。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法国的国土面积位居第41位,如果只算本土也位居第49位,算是领土面积相对比较大的一个国家。截至2018年为止法国的人口数量约为6712万,在世界各国中位居第22位,显然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国。

早在2012年法国的外汇储备就达到了1630.15亿欧元(约合2021.87亿美元),黄金储备则为982.34亿欧元(约合1218.4亿美元)。法国有28家企业得以跻身世界500强。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已基本完全实现农业机械化,欧洲最大的100家农业食品加工集团有24家在法国,世界最大的100家农业食品加工集团中也有7家在法国,法国的农副产品出口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市场的11%。在工业制造方面2016年法国制造业的增加值为2508亿美元,排在全球第8位。法国的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独联体,居世界第三位。钢铁工业、纺织业占世界第六位。法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在全世界排名第五,其中出口总额位列世界第六,进口总额位居世界第四,同时法国的外资吸引力在欧洲各国仅次于英、德两国。巴黎是全球高档奢侈品消费的中心,如果说我们对法国的工农业生产和外资吸引力还缺乏直观的印象感受,那么对以兰蔻、圣罗兰、纪梵希、宝诗龙等为代表的奢侈品牌基本上都耳熟能详。从1945年起法国就开始逐步构建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险制度,目前各类社会保障总支出已达6000亿欧元。2012年12月起法国的最低工资水平被确定为每月1430.22欧元。人均国民收入达到约31830欧元。全法国一共拥有2685家卫生医疗机构,住院床位近48万张,平均每10万人可享受333位医生、62位牙医、137位助产士和112位药剂师的服务。

法军现役总兵力约为28.8万人,军费开支在欧洲仅次于英国和俄罗斯。法国是全球九大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1960年2月13日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中的拉甘核试验场成功进行了首次核试验,成为世界上继美、苏、英之后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62年6月法国政府提出耗资达300多亿法郎的“军事装备计划法案”,其中60多亿法郎用来建立核威慑力量。法国很快便建立起了由陆基导弹。潜艇导弹、飞机携带的核导弹所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独立核力量。1996年9月5日法国政府宣布在南太平洋地区永久停止核试验,至此法国总共进行了210次核试验。据法新社2015年2月19日报道:法国总统奥朗德首次披露了法国核武库的构成情况——确认法国整体上拥有的核弹头“不到300枚”,导弹射程达5310公里。法国也是目前全球为数不多的拥有航母的国家之一:拥有3.6万吨级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目前法国在东非、中非和西非拥有8000人左右的驻军。2009年法国在阿联酋设立的军事基地使其得以在中东这个全球石油命脉之地插上一脚,几内亚湾的军事基地使法国得以在石油储量堪与中东波斯湾比肩的几内亚湾站稳脚跟,乍得的军事基地可以为法国提供铀资源,甚至在被美国视为自家后院的美洲加勒比地区法国也拥有2万驻军。处于海外基地中的1.1万法国主力攻击部队、1/5的空军和大量的安全保卫部队使法国事实上控制了从美国到欧洲的大西洋。身为北约成员国的法国一方面得以享受北约带来的集体安全保障,另一方面极其强调本国防务的独立性。法国在全欧洲所有国家中拥有最完整的国防工业研发体系,绝大多数关键性武器都实现了自主研发生产,以幻影战斗机为代表的法国武器甚至在国际市场上同美、俄两个军事大国形成了竞争关系,可以说法国是北约各国中对美国军事力量依赖度最低的。2018年6月25日法国甚至拉拢德国、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爱沙尼亚、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防长在卢森堡签署“欧洲干预倡议”意向书,承诺组建一个欧洲联合军事干预部队,此举摆明了就是要同在北约的框架体系之外组建一个足以同美国分庭抗礼的欧洲军事联盟。法国目前在东非、中非和西非拥有8000人左右的驻军。2009年法国在阿联酋设立的军事基地使其得以在中东这个全球石油命脉之地插上一脚,几内亚湾的军事基地使法国得以在石油储量堪与中东波斯湾比肩的几内亚湾站稳脚跟,乍得的军事基地可以为法国提供铀资源,甚至在被美国视为自家后院的美洲加勒比地区法国也拥有2万驻军。位于印度洋南部的凯尔盖朗群岛是非洲、南极洲和澳大利亚的交叉路口,法国在当地的驻军可以观察几乎整个印度洋。处于海外基地中的1.1万法国主力攻击部队、1/5的空军和大量的安全保卫部队使法国事实上控制了从美国到欧洲的大西洋。根据伦敦战略研究学院的调查报告:法国海外军事基地的数量仅仅少于美国,排名全球第二。

一直以来法国始终坚持本国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法国可能是北约成员国中在外交政策上对美国说不的次数最多的国家:1964年1月27日法国抢在美国之前同新中国建交,成为同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大国,尽管此举遭致美国的强烈反应,但法国坚持维护本国外交的独立性,这无疑比起在国际事务中一直追随美国的英、日等国显得特立独行得多。法国同19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163个国家设有大使馆,另有16个常驻代表团和83个独立领事机构。此外法国还在海外设有161个文化与研究机构、486所法国学校。长期以来法国通过致力于欧洲一体化以及发展同法语国家的外交关系增强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法国约有6000家出版社,其中的法新社是世界主要通讯社之一,在国外有110家分社,辐射165个国家,向全球约7000家报纸、2500家电台和400家电视台供稿。法国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为世界贡献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大仲马、维克多·雨果、福楼拜、小仲马、左拉、莫泊桑、罗曼·罗兰等启蒙运动思想家和一众文豪,也贡献了《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高老头》、《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和《约翰·克利斯朵夫》等世界著名的文艺作品。在自然科学领域法国同样为世界贡献了巴斯德、笛卡尔、韦达、安培、拉瓦锡、费马、帕斯卡、伽罗华......尽管拿破仑时代称霸欧陆的辉煌被滑铁卢的失败所抹杀,但启蒙主义思想和成熟的法典制度就此由法国传遍了整个欧洲进而向世界扩散。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法国的近代历史就是一部以人类进步为阶梯,以科学理性为武器,以社会正义、平等、自由、宽容为原则,反对专制特权和封建迷信的历史,可以说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兰西正如同伯利克里时代的古希腊文明、奥古斯都时代的古罗马文明、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一样成为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座高峰。

6

二战盟国把轴心国彻底打残,德国、日本及其协从国华丽的回归了解放前。二战中,在德军装甲部队的迅猛攻势下,法国顽强抵抗38天漂亮举国投降,这么不堪一击,为啥还能在战后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

平分胜利果实的需要。

苏联、美国在战后成为了世界两极,传统老牌世界殖民霸主英国不甘寂寞,然自身势力的衰落又是不争事实。秉持一加一等于二原则,算上英国手中剩下的海权,拉上还有半口气的法国,凑足一个能代表西欧说话的课代表,也算勉勉强强在美苏面前把弯下的腰稍微挺一挺。

中国能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也是国际形势需要。战后意识形态对峙成为国际博弈主旋律之一,以美苏为代表的势力派别分庭抗礼,旧大陆东西两端皆成为冷战主战场。扛把子带上各自的马仔,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干架。

每个国家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国际政治是国家政治的升级版,但说到底还是甩不开基本原则。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人家给你一块饼,就想从你身上割下一块肉。自由的空气,从不是你想呼吸就有的呼吸,失去价值的走狗就是待宰的羊羔,整天盼着洋大人撑腰的魏(伪)国(公)公(知)又可曾想过自己的样子有多么可笑吗!

划重点:只有独立自主,才能健康发展。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才能伟大复兴。我辈要奋发图强,坚决捍卫主权完整,科技强军,完成工业转型,技术升级。话语权永远施舍不来,只能靠实力平分秋色。

本文五经博士原创,欢迎点赞留言!

7

关于这个联合国就是一个互相妥协的产物。

联合国是二战后,为了维持国家持续而成立的。最初是只有美,苏,英。三个常任理事国。由于美国为了围堵苏联而加上的中国。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跟美国关系很好。所以当时中国也就成了常任理事国。而法国呢?则是苏联要求加上的因为当时法国的戴高乐政府外交做得很好。跟美,苏,英三国都保持这比较的关系。美国为了防止英国在欧洲一家独大,也是为了控制欧洲。英国是害怕德国再次强大,为了维持欧洲大陆的平衡。当时欧洲一篇废墟,苏联想拿下欧洲。自己本身也出了血,所以就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样需要小弟帮忙。当时由于冷战还没开始,马歇尔机会也没开始。苏联觉得有机会争取法国。所以在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结果法国也加入了五常之一。

由于常任理事国,权力过大,拥有一票否决权。所以很多国家都想加入,而五常又不想让其他国家加入,才设立了非常任理事国这个折中方案。大致就是这样。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随意一写,您也随意一看。有错指出,不喜勿喷,谢谢。

8

二战初

法军对德军打个照面

就息脚了

任由盟军与德军死战

本土法军当起旁观者

因此

法国本土损失较轻

海外有大量殖民地

战时国民经济有增无减

欧洲几乎被打烂

法国侥幸保全

法维西政权做了德国跟班

自由法国与盟军生死相依

联手打击德军

诺曼底登陆后

巴黎民众起义

光复巴黎

自由法国的装甲部队

在巴黎民众的欢呼声中

雄纠纠气昂昂

进入首都

此时自由法国

已拥兵近二百万

志气高涨

携手盟军

全力攻击德军

取得不凡战果

自由法国是最早声明加入联合国的国家之一

相当于联合国的创始国

当时英国精疲力竭

为了增强欧洲在联合国的话语权

英国全力替法国争权常任理事国的地位

法国实力犹在

英国竭力撮合

美苏顺水推舟

故,法国如愿入常

#凌远长著#

9

联合国的前身是“国际联盟”,简称“国联”。国联的盟约上,有44个国家的签名,后来成员国发展到58个。“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成立的,宗旨是增加国际对话,减少军备竞赛,协调国际纠纷,促进世界合作与和平。最初,国联有四个常任理事国和四个非常任理事国。四个常任理事国是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

但国联并没有很好履行职责,尤其是几大常任理事国。比如英国和法国,在二战前夕和初期,为了自己的利益,实行绥靖政策,牺牲小国利益,和德国一起瓜分别国。所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国联已经名存实亡。

1941年6月,同盟国诸国为共同作战,签署了《同盟国宣言》,成为后来成立联合国的契机。随后,英美两国提出现了一系列战后国际和平与合作的原则设想,并于1941年8月14日在“威尔士亲王号”战舰上签署了《大西洋宪章》。随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再次提出了联合国的概念。1942年1月1日,26个参与了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这一概念正式浮出水面。在此后的多次国际会议上,战后建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权威机构,成为所有参会者的共识,并就组织架构与功能、运行方式与经费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性意见。

1945年6月26日,50多个国家的代表齐聚美国旧金山,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宪章》,标志联合国正式成立。在历次关于联合国的会议中,中、美、英、苏代表都有参加,是联合国发起国。因为脱胎于二战,所以根据联合国宪章,二战的五大战胜国即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成为当然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常任理事国为终身制,有一票否决权。

10

得承认,在当于如果增加一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无疑,法国是最有竞争力的,无论是势力范围,广大的殖民地,法国当时全球排第三,还是科技工业,法国因早期的投降,国内工业并没遭受严重摧残,得以保留,战后法国没像欧洲其它国家成废墟,反而国力有所提升,最后是法国地位,法国一直都是欧洲事务的主导者,老牌的海外殖民国家,特别是非洲拥有着绝对影响力。

二战爆发前的法国。

但法国得以顺利入五常,最重要原因是各大国博弈后妥协的结果。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时,还仅是四常,但到5月份的旧金山会议,就变成了5常,法国突然就加入了,速度之快,结果之迅猛,有点快刀斩乱麻的节奏。博弈从何而来,联合国是美国提出的,苏联复之,英国老三,中国是美国拉进来的,成立联合国一是维护世界和平,二是重新洗牌。

重新洗牌就意味着要打破老牌资本国家的格局,由新兴国家代替,最明显的动作就是提出解放殖民地,这一招让英国有点受不了,首先尥蹶子了,当时四常明显中国是跟着美国的,苏联恐受地位威胁,想换掉中国,又没有合适的人选,美国提出增加一位,推荐巴西,苏联立马不干,明显巴西也是美国小弟,三票,美国有绝对话语权,苏联彻底没地位,这时法国露头了。

反法西斯时,投降德国的是维希法国,后来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接收了法国的主权,属于同盟国阵营。在英国看来,同为老牌殖民国家,有利益共同体,戴高乐早就谋求入联合国理事国的席位,1944年11月,法国戴高乐对苏联进行半个月的访问,数次与斯大林密谈,结果是两国签署了《法苏同盟条约》,苏联支持法国入五常。

1945年6月在美国旧金山,我们的代表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英、苏两大国支持法国入常,就剩下美国的态度了,当时戴高乐领导的法国倡导的是独立自主,自己玩自己的,说话做事是个刺头,绝不倒向美、苏、英任何一家,所以法国的立场独特,在美国人看来,刺头杵着不听话,英国人可以拉拢,法国再不识抬举,也不可能倒向苏联,自己手握二票已是不败之地,于是在默许中法国正式列入五常。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