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仗打输了,而且还是“百年难遇的大惨败”,只能选择退兵,否则,连剩下的那点残兵败将也都赔光了。这一仗,就是在1944年3月-7月,旧日本陆军针对印缅边境印度一侧的重镇英帕尔和科希马及其周边地带发动的、史称英帕尔战役(Battle of Imphal, 日本方面称之为“乌”号作战)的大规模攻势行动。
让我们把时间线再往前推,在著名“皇道派”知识分子北一辉的《日本改造法案大纲》中就对印度念念不忘,而且他还为印度人民的独立事业“操碎了心”。而在1941年12月日本军部签发的所谓《东亚和南洋新秩序计划大纲》中,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包括英帕尔地区在内),则被划归到大日本帝国“指导”下的缅甸王国管辖。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日本陆海军如八爪鱼一般,将其触手深入到东南亚和太平洋的各个角落,“史无前例”的巨大战果令帝国大本营在暗自庆幸之余,其野心也大大膨胀。“大东亚战争”的形势不是小好,是大好,现在,不但打破“ABCD”包围圈指日可待,而且威压“米英鬼畜”屈膝投降似乎也不是梦。
具体到亚太战场的最西端,当1942年3月8日仰光陷落后,英缅殖民地军队的迅速溃败令日军在此战区的势力迅速蔓延,而首度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也在打着自己小算盘的猪队友的“配合”下先胜后败,被迫撤往国内。
到1942年7月,已经控制缅甸全境的日本军队开始觊觎起印度东部的吉大港和阿萨姆邦(此处实为泛指印度东北部地区),紧接着,南方军(二战日本陆军的“總軍”之一,成立于1941年11月,负责整个东南亚和太平洋的各项军政任务)司令部炮制了将战线推到印度境内的所谓“第二十一号作战要领”,并在原则上得到了大本营的首肯。然而,侵缅日军的兵力较为薄弱,加之印缅边境地形复杂,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所以前线各师团长对此颇感疑虑,于是计划就此搁置,日军也一直未敢轻举妄动。
“银轮部队”为东南亚战场早期日军的迅速推进立下了“汗马功劳”。
到1943年下半年,战争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瓜岛战役的失败不但令日本陆军损失惨重,而且日本海空力量也在周边海域的历次会战中遭到了极大削弱,其已无力从印度洋方向对盟军施加军事压力了,这就凸显了对印度东北部实施地面作战的重要地位。
在印缅战区,初期受挫的盟军在巩固各条防线之后,反攻行动已从1943年晚期的雨季之后展开,中国驻印军在美军地面部队协同以及美空军的大力支援下,对缅北日军实施接连打击并令敌军节节后退。英国方面,其在印缅边境的英帕尔等地已集结了大量兵员和物资,并且由温盖特将军率领的“钦迪特”部队 (第77英印步兵旅,总兵力达3000人),早在1943年初即已渗透至亲敦江东岸实施特种作战,对日军后方予以重大打击。
随着交战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敢作敢为”的牟田口廉也中将(平假名:むたぐち れんや,此时已升任作为驻缅日军主力的第15军司令官)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变,鉴于日军已经处于“四面楚歌”的局面,他认为,必须抢在盟军前面主动发起进攻,夺占位于英帕尔的盟军反攻根据地,整个战区态势才能“为之一变”。
牟田口廉也(左二)
日大本营方面,在经过反复讨论和兵棋推演后,于43年9月份发出了针对英帕尔战役的正式指示:战役将于43年10月(雨季过后)进行,具体时间另行下达;如敌在缅甸其它方向展开进攻,则在迎头痛击的同时,主力部队仍继续英帕尔攻略;如敌在缅南部沿海实施大规模海上打击,则中止此行动。
到43年12月底,当大本营接到南方军提交的作战申请时,其所担忧的仍然是至关重要的补给问题,以及绝对劣势的航空力量是否可以支撑此次行动的问题。然而此时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另外,从政治方面考虑,大本营的参谋们也寄希望于日本一手扶持的、以钦德拉·鲍斯为首“自由印度临时政府”和“印度国民军”也能在日军此次攻略中出力,进而给印度境内此起彼伏的反英抗议运动推波助澜;为其从理论到实践都千疮百孔的“大东亚共荣圈”增添一点微弱的“合法性”。当时的日本真是濒临穷途末路,连这样渺茫的稻草都要试一试。
英帕尔之兵要地志
英帕尔平原位于印缅边境的曼尼普尔山脉印度一侧,长约60公里,宽30公里,从地图上看实为四面环山的盆地地形。周边山区绵延达数百公里,高峰耸立,有的海拔甚至超过3000米。而在穿越此地之前,还有两大障碍。其一是河面宽度达一千米的钦敦江,其二就是幅员50千米的明京山脉,可谓是密林遍布、人迹罕至的瘴疠之地。大部分地区只有两三条羊肠小径可供部队通过。
英帕尔地区的卫星图,大家可以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这里也是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区。每年6-9月为季风雨季。期间暴雨不断,导致河流泛滥和道路毁坏,交通完全断绝。所以,交战双方的军事行动都会避开雨季进行。
1942年初,当英军从缅甸大撤退以后,这里就成了英印第4军司令部所在地。当时,战败的英军经过那场险象环生的千里大撤退抵达英帕尔时,这里还是一片被雨水浸透的沼泽地,而现在,英帕尔平原成为了印度北部拥有各种设施和大量物资储备的重要军事基地。遍布着各种大型的临时营房、野战医院、军械仓库、炮兵弹药库、武器堆放处、军械维修所、军需品放置场等等;四通八达的沥青公路则从中穿过……但是,英帕尔的地形条件难以抵御外来的进攻,这里不是打防御战的理想地点。
日军后勤补给漫谈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然而,旧日本陆军中还有一句顺口溜 “辎重兵要是也是兵,蜻蜓也能变老鹰”。
日本列岛上,自古以来,藩主大人们都不养兵,当兵的要吃饭,得自己想办法。既然土匪都叫“野武士”(のぶし)了,那“兵匪一家”也就基本算是常态。这种“传统”延伸到二战期间,就变成了频发的全军普遍性的有组织抢劫之行径。所谓的“现地征集”,一开始可能还会装模作样地给老百姓塞点不值钱的军票了事,后来干脆就撤下了最后一点遮羞布直接开抢,甚至临了还要杀人放火。
鬼子过年,老百姓可遭殃了
西方国家动不动就会组织所谓的“远征军”(expeditionary force),美国海军陆战队更是号称自己是随时可以出动的远征部队,相比较而言,旧日军所念念不忘的所谓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归根结底只是时间和空间上规模有限的局部战争,“物流”(或曰“兵站”)的问题在这两场战争中尚未充分暴露出来,所以,无论是大本营幕僚还是各级陆海军军官,对于英文的“LOGISTICS”均缺乏理解(据说在旧日本海军的英文教材里压根就没有这个词);然而,它原本却是关系到远距离作战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
当然这其实也就是“路径依赖”的问题。在1943年日军为瓜岛战役编制的兵要地志中,对于当地岛屿的地形、潮汐、气象状况着墨甚多,然而对当地的野外生存条件却用寥寥数语带过,“饮用水可从河川处取得,山区饮水获得困难地域多,食物只有海岸处有少量椰子,除此之外一无所有”。问题是,在太平洋的热带岛屿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本就人烟稀少,粮秣“征集”(抢掠)根本就没有实施对象,如果非要生搬硬套的话,只能采摘些当地土特产的椰子、木薯、番薯,甚至是杂七杂八的各种颇为可疑的野果,要不就是偷窃一些当地土人种植的农作物果腹。
具体到英帕尔,在为时大半年的战前准备工作中,日军方面开始逐步将参战部队的机动方式由挽马改成驮马,并且换装了更适应行动地域的山炮和野炮(尤其是针对北线作战的第15和第31师团)。
牟田口廉也非常清楚,他还需要海量的“运输载具”来为一线部队运送粮草,否则战事几无胜算。日本兵再怎么能忍耐,单兵携行两到三周的补给也已经是极限。然而,南方军司令部答应增派的后勤单位仅为牟田口自认为所需数量的60%(到1944年3月初,英帕尔战役爆发前夕,实际就位仅20%)。按照帝国将校们的行事逻辑,即使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硬上,于是他决定就地筹措资源,这就导致了所谓 ジンギスカン作戦(成吉思汗作战)的诞生。
“成吉思汗作战”
按照当事人的说法,他这是效仿成吉思汗的“故智”,通过随军携带活牛活羊等既可驮运粮秣、又可用于充饥的“会行走的食物”,从而实现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一切资源的一记妙招。
于是一声令下,全军上下开始在缅甸境内搜罗各种黄牛、水牛、绵羊、山羊乃至大象等等一切可以满足牟田口将军上述要求的动物,一时间民怨鼎沸,可以说此举彻底揭穿了以“三十志士”为首的缅甸亲日派试图维系“日缅亲善”之伪善面目的最后一张画皮,所以说再往后,日本一手扶持的“缅甸国民军”在东南亚战争后期反戈一击,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得不说,日本人从事现地征集工作还是颇有“天赋”的,到1944年初,战果如下:
- 缅甸牛(ビルマ牛)3万余头(搬运物资和食用)
- 大象1030头(主要用于搬运物资,尤其是运送重物)
- 山羊和绵羊,约1万只(主要交付第15师团,供一旦后勤断绝时食用)
另据传言,为了支援此次作战,连暹罗“友邦”也不远千里贡献了数十头大象。
这个异想天开的方案,或许是源自牟田口司令官在率军对抗实施敌后袭击行动的英国“钦迪特”部队时的所见所闻,英军在作战中大量使用军骡驮运物资的操作让他颇为动心。然而,英联邦军队使用的畜力都是精心选育的品种,而且其畜力运输单位,无论是人员还是骡马,均经过了专门的山地行动训练。
英联邦军队在战争期间使用的军骡
在英帕尔周边的人迹罕至的崎岖地带,山高路险,轮子还真是没有四条腿管用。可谁也不知道,日军通过“抓壮丁”方式搜罗来的运力在作战行动中会有何种表现。按照方面军司令部的说法,训练当地驮牛和牛车的工作也提上了日程,可也仅此而已了。
相比较而言,英军输送牲畜的方式或许更切合实际
顺便提一句,直至二十一世纪,在山地作战中的后勤运输仍是困扰各国军队的一大难题,就连在阿富汗战场上的美军,也还时候要借助于当地特有的毛驴来驮运补给物资。
从一开始,英帕尔作战的补给问题就引发了日军内部的激烈争论,从大本营到方面军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对声音,并且早在43年5月闹出了“小畑参珠L罷免事件”。等到战役发起时,对于后勤方面之糟糕准备颇有怨气的第31师团之师团长佐藤幸德,更是向其下属发出了著名的“饥饿训示”:
诸位,今夜我们要开始横渡钦敦江了。在此之前,我有话要对大家说明白,请好好听着!
只要不发生奇迹,诸君的性命将会在即将发起的此次作战中丧失。但是,不是倒在枪弹之下,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将会饿死在阿拉干山(即位于印缅边境的若开山脉,日文中也称之为阿羅漢山)里。请做好心理准备!
实际操作中发现,这个方案的确相当愚蠢。在上述征集的牲畜中,有一半在横渡钦敦江时就被淹死或被江水冲走。与军用骡马相比,缅甸牛的耐力和爆发力均有限,后来,在翻山越岭的途中,它们拉不动的火炮不得不拆解后由人力携行。另外,日军辎重队的饲养员对缅甸牛的习性不甚了解,没有准备足够的草料,而且也不符合它们的口味,所以它们时常在进军途中“闹罢工”,怎么赶也不起来。更糟糕的是,如此庞大的队伍成为了英国皇家空军良好的攻击目标,每次空袭时,这些未受训练的动物都会四处奔逃,令日军本就紧张的弹药物资进一步捉襟见肘。
航空力量的悬殊对比
此役日军的航空力量主要是第5飞行师团。
根据现有的资料,该飞行师团在其满编状态下的作战飞机总数为189架(其中战斗机72架、轻型轰炸机63架,重型轰炸机18架,侦察机27架,运输机9架),而到英帕尔战役开始时,其可用战机数量只有131架(含81架战斗机)。
况且,这些单位还需要投入到已经打响的缅北滇西会战中,同时还要防御缅甸南部沿海地区,能够用于英帕尔作战的飞行架次实际上寥寥无几。同时,综上日军由于忽视后勤重要性,导致其航空部队的空运力量也严重不足,接受空投补给对于日军地面部队来说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
英国皇家空军的“喷火”战斗机
反观英军方面,其投入的飞行中队有20个之多(16个昼间战斗机中队+3个轰炸机中队+1个夜间轰炸机中队)。通常每中队的战机数量在16-24架不等(战斗机中队数量稍多,轰炸机中队则略少),因此,其飞机总数估计在400架以上。另外,英军还有7个中队的运输机力量,可以为受困部队及时提供补给,并且及时输送援军至前线。在整个战役中,盟国运输机队为科希马和英帕尔的守军运入了1.9万吨物资和1.2万士兵;运出1.3万名伤患和4.3万名非战斗人员;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英联邦第14集团军
英帕尔战役参战的英军地面部队是第14集团军,该部组建于1943年中期,司令官则是杰出的威廉·斯利姆(1897-1970)将军。此役之后斯利姆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他先是被授予陆军元帅军衔;1944年12月英王乔治六世授予他骑士爵位;不久之后,他又负责统领东南亚战区的所有盟军地面部队;二战结束后他还担任过澳大利亚总督。
斯利姆将军和斯利姆女士
在本次战役中,参战主力为第14集团军麾下的第4军,该军下辖第17、第20和第23英印师(Indian Infantry Division)。此处所谓的英印师,其兵员主要来自印度次大陆,但也有来自英国本土和东非的作战单位;中高级军官则由英国人担任。战斗爆发后,司令部又派出第14军队第5和第7英印师驰援科希马,整个战役中投入的总兵力达12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陆军单位的组织结构有些特殊,其作战编制采用“师-旅-营”的架构,而所谓的团(Regiment)大多只是基于传统沿革的行政单位。在本文中提到的英军旅级单位,其兵力和规模通常略小于日军的联队,但火力上要比后者胜出一筹。
日军计划与变数
1944年1月7日,日大本营终于批准了进攻印度英帕尔的作战计划(インパール作戦),并对南方军发出了这一战役命令——“为确保缅甸的防御,南方军总司令长官必须在适当时机击破当面之敌,占领并守住英帕尔附近的印度东北部要地。”
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接到盼望已久的命令后,立即按照原先构想下达战役决心,仅对发动作战的日期和钦敦江渡河计划(特别是行动保密和对空掩护)重新做了研究。
为实施英帕尔作战,日本大本营加强了缅甸日军的攻防力量。1944年2月,缅甸方面军司令部已经调集了二十万精悍的作战部队,组成了其在东南亚方面最庞大的作战部队。其中:
第28军,下辖3个师团,防守南缅孟加拉湾和仰光一带海岸;
第33军,下辖3个师团,用来对付北缅甸中国军队和云南的中国远征军;
第15军,下辖第15师团(山内正文)、第31师团(佐藤幸德)和33师团(柳田元三),任英帕尔战役的主攻。
具体到第15军各部的部署,其采用的是“侧翼迂回,正面进击”的作战方案。
第33师团,将于3月8日起,率先从位于英帕尔以南的与其直线距离两百余公里的吉灵庙(Kalemyo)和葛礼瓦(Kalewa)渡江,之后兵分两路向北突进。
西南方向上,大致将沿着铁定(Tiddim)公路向英帕尔逼近;东南方向上,深入加包河谷(Kabew Valley)并沿着帕莱尔(Palel)-达武(Tamu,德穆)公路前进。两路部队将互相支援,并伺机包抄夹击英印守军。
南翼日军配有大量工程兵单位,另外还有重炮团和缅甸方面军仅有的装甲力量——战车第14联队,装备的主要是九五式轻型坦克和九七式“中型“坦克。
第15军主力将于3月15日起,在英帕尔以东和东北部的宽大正面上,从缅甸境内的若干个地点上渡过钦敦江。之后,第31师团将挥戈向北攻占科希马(Kohima),第15师团则兵分多路向英帕尔以北方向运动,切断英帕尔-科希马公路,占据其北部和东北部的制高点以包围英帕尔盆地。
从上面的作战部署来看,表面上似契合兵法所云“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生”之原则。位于南翼的两条主要公路可供大部队以及坦克和重炮“全天候”通行,正因如此,来自南面的攻击实在斯利姆将军及参谋部的预料之中,是谓“正兵”。而英帕尔东部和北部的高山峻岭并非理想的主攻方向,英方从其自身角度出发,认为鉴于后勤保障的困难,日军在此不会投入超过“一个团”的兵力,却未料,实际发动突袭的是两个师团,是谓“奇兵”。
但到具体实施阶段,日军后勤方面的严重缺陷暂且不谈,单就这一方案的胃口来说也实在是太大了。北翼部队有两个关键目标,英帕尔和科希马,二者之间的距离足有150千米。科希马是通往阿萨姆地区的门户,此地还可以威胁到位于迪马布尔的阿萨姆铁路之终点,经由此刻可威胁到中印的陆上交通线。可是,分兵进占此地并向印度东北部纵深发展的企图,实际上违背了本次的“攻势防御”的初衷。
另外,三路日军分进合围,在这样崇山峻岭和密林遍布的复杂地形上,基本无法做到相互策应,因此,日方希望通过南线和北线进攻的时间差,先是用调虎离山计,把英军主力吸引至南部战线上,然后,再出人意料地从北部直扑英帕尔。虽说日方的计谋在一开始确实起到了作用,可是柳田师团却未能围歼或者吸引住英军部队,反而让其大部顺利后撤并收缩防线;待北翼进攻发起时,英军已经占据了内线作战的有利态势。况且,英方还可以利用其更为优越的空运力量大肆调兵遣将和输送物资,所谓的“包围”变成了一场笑话。
英帕尔战役的作战态势图,图中的”因帕尔“就是英帕尔;”比申布尔“又译”比申普尔” ,“迪登”又译“铁定”;“伯莱尔”又译“帕莱尔”,“帕勒尔”;迪马布尔,又译“迪马普尔”(只能找到这样一幅标识还算准确的作战态势图了,以后有机会我做一些新图,大家先将就看看)
综上可以看出,日军发动英帕尔作战具有极大的冒险性,他们一厢情愿的指望发起突然袭击,迅速取胜,依靠抢夺的盟军物资补充自己,因而,只准备了20天(三周)的弹药和粮食储备,就匆匆踏上了征程。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他们仍想故伎重演,采用“以战养战”的方式维持部队给养,这显然是打错了算盘。
风云突变,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3月5日,英国温盖特将军率领的突击队(即印度第3师)开始在伊洛瓦底江以西的杰沙附近的丛林区域空降,短短一周时间,兵力已增至9500余人,并拥有大炮和汽车。日本第五飞行师团司令部建议停止进攻印度,把军队调去消灭游击队,但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和第15军军长牟田口廉一意孤行,仍然坚决主张实施冒险的进攻计划。
于是,近十万日军蜂拥越过钦敦江,向科希马和英帕尔猛扑,他们都是些最强悍,受过最严格训练的作战人员。此刻,夺取缅甸战场的彻底胜利,发动对印度的侵略,这对于日本统率部来说,已成为当务之急。
英军方面,当日军进攻已迫在眉睫时,斯利姆命令正开始向前推进实施“威力侦察”的第4军各部返回英帕尔。同时,所有后勤部队和皇家空军地勤人员都接到通知,要仿照后勤掩蔽所的格式,在英帕尔平原内构筑起围有铁丝网的掩蔽所。
3月8日,形势万分危急,日军第33师团正从南面向他们开来;日军第15师团奉命包围英帕尔并从北面进行攻击;第31师团迂回到更远的北面,先扫清驻科希马的那些微不足道的英军部队,然后再进攻迪马布尔那生死有关的铁路线和军事基地。
3月15日,北翼的日军主攻部队乘木筏和小船渡过了宽阔的钦敦江。这些亚细亚式的纳粹冲锋队员,也许可算是世界上最顽强的了。他们在丛林中行军一天所经过的路程,相当惊人;他们出现在科希马周边的时间,比他们原来预计的还要早。日本帝国的太阳旗首次在印度国土上飘扬。
日军首战告捷
日军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是针对英帕尔南面的铁定(Tiddim[Tedim],即地图中的“迪登”,位于缅甸境内)公路发起的。3月14日,一支强大的部队蜂拥穿过茂密的丛林,绕过英第14集团军的一个防御哨所,夺取了高地,截断了英帕尔-铁定的交通线。另一支日军攻击了铁定公路沿线更北面第109号里程标附近的英军营地和补给仓库,3月18日仓库易手,日军派出重兵把守。于是,第17英印师返回英帕尔的道路被堵住了。牟田口廉也提出的“取粮于敌”的方略似乎取得了第一个成功案例,然而,这样的好运气并不会一直有。
战斗愈演愈烈。随着越来越多的日军部队插入英军阵地,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是迄此为止日军在东南亚地区发动的一场规模最大的进攻。
在北线,日军取得了较大进展。3月29日,第15师团之突击先遣队在英帕尔以北40千米处牢牢封锁了科希马-英帕尔公路,并炸毁了一座重要桥梁。现在,英帕尔与外界的补给通道,只剩下了与西面的铁路终点站锡尔恰尔(Silchar)相连的一条密林小径。
来自美国租借法案提供的M3“格兰特/李”坦克在本次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无论是远途奔袭还是攻坚,其火力足以让日军任何同类装备毫无还手之力。它除了在旋转炮塔上的37mm炮之外,车体右侧还装有一门75mm长身管加农炮。
科希马的关键战役
正当英军采取上述行动来应付对英帕尔日益增长的威胁时,科希马(Kohima)却出现了危险的局面。
斯利姆原认为,那里的山岭陡峭,丛林浓密,敌人所能派去的兵力不会很多。但是,情况愈来愈明显,日军几乎在那里投入了第31师团的全部兵力,山中避暑胜地科希马只有一条匆忙拼凑起来的千余人的守卫部队,而这时向他们紧逼过来的,至少有1.5万名彪悍的日本兵。
日军第31师团长佐藤少将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硬拼蛮干。他给部下的命令是攻占并守住科希马。斯利姆后来说,“佐藤无疑是我所遇到的日军将领中最无见识的一个。他奉命攻占科希马,并在那里构筑工事固守,所以他那傻瓜脑袋里只有一个目标——打下科希马”。
4月4日夜,日军发动冲锋。虽然英军前哨部队奋勇还击,但是山顶的某些阵地还是落入敌手。敌人已经取得了进攻这个薄弱堡垒的立足点并包围了科希马,而科希马-英帕尔公路已于一周前被切断。
幸好英方掌握着制空权。在整个白天,战斗机和轻型轰炸机怒吼着向下俯冲,几乎贴着树梢对日军轰炸扫射,日军伤亡惨重导致佐藤也不得不在夜间才派出凶悍的步兵出击。
防守部队的伤亡也与日俱增。战斗的喧嚣声不绝于耳,他们在这个战场上丝毫不敢懈怠。他们且战且退,到4月6日,已经退入要塞山(Garrion Hill)上的主要阵地。日军已经截断了英军唯一的水源,守卫者的饮水完全靠空投。在他们周围,在山坡上,在丛林围绕的山谷里,到处都躺满了一排排日兵尸体,但敌人还在不断往上冲。
日本人给科希马守军的劝降传单
守卫部队被迫一步步后退,阵地一寸寸向内收缩,血迹斑斑的小山头上,又展开了一场白刃战。日军为夺取每一码土地,都不得不付出伤亡几十人的代价;最后他们一步步打入了地区代理专员(DC)在山顶上的宅邸和网球场,这就是青史留名的“网球场会战”(Battle of the Tennis Court)。两军短兵相接,当日军在挖掘散兵坑时,他们抛出的泥土就落到英军的战壕里。在犬牙交错的阵地上,双方士兵在相距只有几英尺的距离上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搏杀,嘶嘶作响的手榴弹在网球场上到处乱滚……
围攻科希马山顶的战斗,共持续了16个怵目惊心的昼夜,战斗的凶猛程度始终不减,最后这座山顶处处被血腥的气味笼罩。专员宅邸和网球场宣告失守,英军官兵被压缩到若干个孤立据点中苦苦求生。
在此危急关头,4月15日,强大的增援部队开始向这里靠拢。4月21日,英国第2师达到了硝烟弥漫,弹坑累累的山顶上,解救了其余的守卫部队。
虽已解除包围,但要彻底击败日军,还必须进行更加残酷的战斗,因为日军仍盘踞在一条长达7千码的丛林密布的制高山脊上,据守着伪装良好隐蔽很深的暗堡阵地。
5月3日,英军向日军的地堡和炮兵掩体发动猛攻,一场新的疯狂战斗使科希马丛林密布,水汽氤氲的群山上石崩地裂。每一次,当进攻者爬上山头,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立即遭到了山顶上数十个隐蔽工事之交叉火力的无情扫射。直到黄昏时分,英军士兵才占领了一个制高山脊上的一部分,在激烈的白刃战中,英军紧紧咬住日军不放,后者开始呈现颓势。
5月13日清晨,残敌终弃阵地而逃。空中硝烟弥漫,日军的尸体散发着一阵阵臭气。不久,科希马其余一些高地上的敌人也全被赶了出去。许多盘踞在地堡深处不肯投降的敌人,被坦克的主炮抵近射击或者绑在竹竿头上的高爆炸药所消灭,还有一些日本兵狂性大发,冲出来和英军拼斗,结果只能是以血肉横飞而凄惨收场。
再回到网球场上。日本守军利用短短几天时间构筑的地堡成为了英军步兵难以克服的噩梦,因为日军士兵可以从地堡狭长的射击口中,向四面八方倾泻火力。在数次包抄进袭无效后,英国皇家工程兵部队用推土机为一辆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开辟了一条通往坡顶的陡峭道路,随后用绞盘和人力将这辆坦克送上战场。5月13日上午,这辆坦克驶入网球场,并且不到20米的距离上用其炮火摧毁了日军地堡,从而结束了战场上的僵持状态……
战争结束后,在科希马,一座朴实无华的纪念碑为第14集团军在此役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留下了沉默的证言。 在纪念碑上镌刻着这么一段话,“当你们回家后,请告诉他们我们的故事,并且要对他们这样说:为了你们的明天,我们献出了自己的今天。”
网球场上的战争纪念碑
在科希马被围之初,日军曾占领了位于附近纳加村落(Naga Village)的一个大型粮食仓库,据说里面的大米足以供一个师团“吃上三年”,然而此地当天就遭到了皇家空军的轰炸,所有粮食全部被毁。在科希马周边战斗中,也有诸多战例显示,日军使用了从英方补给仓库中获得的武器。不过,主要指望这种方式获得补给,显然是太过儿戏了。
胶着战
当英军在科希马反败为胜的时候,日军正逐步加紧对英帕尔的包围。日军来势凶猛,沿着北东南三个向上的多条通路向前推进,并决定在夺取英帕尔之后立即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当日军在公路上的冒险突进被遏制住之后,他们随即分散潜入两旁的丛林,仍试图从那儿夺路冲杀向前,日本敢死队的强攻不时把防线冲开多处突破口,有的纵深竟然足有3公里,但英军的果断反击还是不断的将日军击退。密林中的近距离战斗是极其残酷的,交战双方斗得不死不休,他们既都不想认输,也不想轻易放过对方。
交战双方沿着各条通路上展开的血战,是整个英帕尔战役中最混乱的战斗之一。每次,当日军的大规模强袭似乎行将突破防线时,英军立即迅速将大规模的炮兵和坦克中队调到危险地区将敌军击退。而且只要日军一钻出丛林走到平原上,就会立即遭到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和扫射。在战后日本人编写的回忆录中不禁哀叹,“……已经丧失行动自由,白天不仅不能举炊,甚至都无法晾晒一件衬衣……夜间作战的成果每次都会随着白昼的到来化为乌有……”
在北线复杂崎岖的恶劣地形中间,胶着战的特点尤为突出。位于农希古姆(Nungshigum,又名3833高地,因其海拔高度[英尺数]而得名)的群山地带爆发了最为典型的战斗。日军从4月6日起对该地发动进攻,至11日,其已经在被称为“北峰”(North Bump)和“南峰”(South Bump)的两个制高点上站稳脚跟,并构筑了坚固火力点。鉴于此地距离英帕尔盆地的公路干线和英第4军军部只有8千米,而坎格拉(Kangla)机场和英帕尔盆地外围据点面临着更迫在眉睫的威胁,于是,英军组织大批兵力试图拔除这一“钉子”。
4月13日,英方投入两个英印步兵连,在若干辆M3 “格兰特/李”坦克的引导下向高地发起冲击。他们得到了皇家空军”复仇者“俯冲轰炸机、“飓风”式战斗机以及大量炮火的支援。日本守军由于未曾预料到会在如此陡峭的山地上遭遇敌“重型坦克”,所以只能祭出“万岁冲锋”的传统艺能。战斗场面极其惨烈,暗堡和工事中的日军待英军迫近后才枪炮齐发。投入攻击的所有英军坦克车长全部阵亡(因为在爬陡坡时,他们必须从炮塔上探出身来才能进行观察),而步兵连队的所有军官也非死即伤,最后是两位连排士官接过指挥权并最终将所有日兵全部消灭。
高地争夺战的最后时刻
时间到了5月中旬,在更东边的战场上,日军沿乌克鲁尔(Ukhrul)公路和伊里尔峡谷(Iril Valley)一带发起的两路攻势均遭到阻击,而且在英军的重拳攻势下,其防线开始呈现崩溃迹象。
铁定公路沿线,被日军遗弃的105mm重炮
此阶段在这一战区发生了具有某种重大意义的事件,有几个逃兵从日方战线那里过来投诚,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他们供认,作战顽强的第33师团的一个前卫联队的3000兵力中,已有2000余人伤亡。
雨季到来与反击
雨季的第一声雷鸣在群山中回荡,瓢泼似的阵雨越下越猛,次数也越来越多,地面逐渐变得泥泞难行。除非日军能在一次最后的全面出击中大获全胜,否则,这一阵阵不详的雷鸣,就是他们失败的丧钟。
在斯利姆看来,这场挫败日军企图的大规模消耗战已接近尾声。在每条可能推进的道路上,日军都被挡住了。斯利姆开始制定自己的进攻计划,他不但要为英帕尔解围,而且还准备全歼侵入印度的日本第15军。
英军的第一次攻势始于5月15日,那天,第17英印师楔入了第33师团后方,并在铁定-英帕尔公路上修筑起工事。日军指挥官在暴跳如雷至于立即展开疯狂反扑。四天以后,第15师团又发动了一场狂热的进攻,但还是被击退了。
雨季开始了。倾盆大雨冲刷着大地,小径变成了滑溜难行的泥浆带,热带雨林仿佛一座蒸汽弥漫的绿色地狱。日军穿过尸体枕籍、散发着恶臭的丛林向前推进。恰好,英军第20师与这支部队迎面遭遇,于是在乌克鲁尔公路和附近的密林里,再次展开了残酷的拉锯战。但到6月13日,英军已经制服了日军,日兵开始四下溃逃。到6月20日,主要补给线已被封锁的日军现在陷入了绝境。
乌克鲁尔是英军大规模强攻的焦点,因为它是日军在钦敦江和英帕尔之间的大规模山区基地,是在战斗开始以后迅速修建起来的。由科希马蜂拥而下的英军部队,与从英帕尔向前突进的强大部队同时出发,并在预定时刻会师。
6月22日,英军两路队伍如同巨大的铁钳一般,在科希马-英帕尔公路的109里程石处将日军钳住。被夹击的是日军第15师团,以及在乌克鲁尔的“印度国民军”(INA)的一个旅,好几支日军纵队沿着各条通路向日军的主要基地狼狈逃窜。在更北面,号称精锐的地31师团,只剩下了一些额忍饥挨饿,疾病缠身的残兵败将,他们正从北面沿着一条通向乌克鲁尔的泥泞小路,痛苦地挣扎着退下来。
与此同时,第7英印师的一个旅也在向乌克鲁尔全速靠拢,该旅绕过敌人的位置,从西南方面发起攻击。先前在科希马作战中表现出色的第33英印旅,则奇迹般地翻越了为云层所笼罩的崇山峻岭,突然从乌克鲁尔以北地域冒了出来。按照当时一位亲历者的说法,“我旅及所属炮兵缓慢艰难的前进着,一步一步凿路上山,然后又顺着泥泞的斜坡往下滑。在不到十英里的路程中,就这样翻过了六座山,每一座都得上下攀爬四千英尺以上的斜坡……” 尽管英军的进击困难重重,然而,接连不断的遭遇战与穷追不舍的追逐,已令日本侵略者溃不成军。
凄惨死亡路
到5月下旬,第15和第31师团的所有驮牛和大部分驮马均即在战斗中死亡。从发动进攻以来,这些部队就没有得到一次军需品的补给。日兵现已断粮,只能用当地土著种植在山坡上的旱稻勉强充饥。请发弹药和呼唤空中支援的急电如雪片般飞往军部。
激战过后,英军第33旅的一位上校军官写道,“我旅穿插突入到那些随带大量伤病员撤退的日军部队及其最近的目的地——乌克鲁尔之间。敌军陷入彻底绝望,他们得不到食物,得不到药品,一无所有。他们衰弱不堪,再也无力向前,他们嘴里塞满野草,想以此来维持其奄奄一息的生命……他们成千成千地死去……”
“路上堆满了日本兵和各种动物的尸体,武器装备狼藉四散,地面上都是飞机袭击时留下的机枪犁过的扫射痕迹,以及航空炸弹制造的巨大弹坑。我旅穿过或绕过了那些被遗弃的由枝草覆盖的茅屋营房,隐蔽的暗堡据点和可供几千人用的生活设施。到处都是未加掩埋的尸体,看起来,有许多人就死在他们倒下的地方,甚至都没有被移动过……”
“那加族人开始将日军俘虏带来,这些俘虏都已病得脚步难移,肮脏不堪,消瘦脱相,他们已经神志不清,或是满口呓语,或是哭泣流泪,或是萎缩不前。由于肉体经受过了难以形容的困苦,他们头脑中最后的抵抗意志已被粉碎了。从排列在路边的丛林营房里,从日军住过的峡谷和山涧里,不断散发出尸体腐烂的恶臭。卡车和各种机动车辆毁弃在路旁或翻倒在半山腰,司机就死在车轮下或者僵卧在路旁的烂泥地里……”
那些当初想成为印度征服者的日本军人,现在却忍受着饥馑和病痛的折磨,沿着辟出的通道向南挣扎行进,他们成千成千倒毙在地图上找不到的丛林小道旁。这些人成了日本军部在这次战争中遭受的最大失败的牺牲品。
7月10日,日第15军败退到原防地。参战的近十万日军陈尸五万,残存者也有半数以上是病号。武器、辎重、牛马损失更大。日军在英帕尔冒险中的惨败,可谓是他们在印缅战区彻底失败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