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1330~1369)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员猛将,淮西26功臣之一,人称“常十万”,朱元璋称帝后封其为鄂国公。
常遇春是安徽怀远人,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两地离得不远。但是二人小的时候并不认识。
当老朱26岁时做了红巾军副元帅,在一次行军路上,遇到了睡在道旁的常遇春。此时老常是个占山为王的土匪。
常遇春为何睡在道旁呢?
原来他早就不想当土匪了,不想干祸害百姓的事。打听到朱元璋的部队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认定老朱将来能成大事,于是决定来投朱元璋。
二人一交谈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老朱问常遇春:“可否和我一起攻打武昌(陈友谅的地盘)?”
老常说:“愿效犬马之劳!”老朱又问:“你能带多少兵?”常遇春自信道:“十万可纵横天下”。
老朱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常十万。”
常遇春随后在反元和消灭老朱的政敌徐寿辉、陈友谅等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老朱称帝后待他也不薄,该封官的都封了,最后还让长子朱标娶了他的女儿为太子妃。换句话来说,常遇春就是未来皇帝的老丈人。
然而老常福浅命薄,刚过上好日子(老朱称帝后的第二年)就死了,年仅40岁。
有关常遇春的死因民间传说是被老朱吓死的,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话说常遇春的老婆蓝氏(名将蓝玉的姐姐)是个剽悍爱吃醋的女人,还是一个不下蛋的“老母鸡”。
有道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常遇春没子女没着急,朱元璋却为他着急了。
有一天傍晚,老朱邀请老常进宫喝酒,马大脚为二人烙了几张油酥饼,还炒了几个菜,哥俩就喝上了。
当喝得醉意朦胧之时,老朱说:“老弟,你也年纪不小了,一直没有一男半女,是不是弟妹不抱窝呢?”
说完,老朱不怀好意看了老常一眼。
几句话说的老常有点脸红,老朱继续说道:“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到这里,老朱一挥手,从屏风后走出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宫女。
老常一看哈喇子差点掉下来,老朱暗乐。他一指宫女,对老常说:“这个宫女归你了,为你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一会你就带回去吧。”
老常可能喝高了,也可能是色迷心窍,忘了家中还有只“母老虎”,急忙跪下说:“谢主隆恩”。
老朱急忙把他搀扶起来,说道:“咱兄弟谁和谁啊,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何必客气呢!”
又喝了一会,酒席也就散了,老常把这位宫女领回了府上。
不用我说,亲们也可以相见,老常回去挨了老婆一顿臭骂,吓到老常出了一身冷汗,醉意全消了。
蓝氏对着皇宫方向骂道:“贼秃皇上管的太宽了,管到大臣床上来了。”
老常跪在搓衣板上一个劲的求饶:“姑奶奶,小声点,明天我把这位宫女退给皇上就是了。”
蓝氏这才消了气。
到了第二天早上,老常早早上朝了。
其实常遇春不想退回去,哪个男人不好色呢?再者说了他也不敢退回去,老朱的臭脾气他又不是不知道。
老常的意思是,只要老婆消了火,慢慢接受了事实,生米成了熟饭,生下孩子她还有什么说的呢?
老常想得很美。
中午回府后,老婆蓝氏一反常态热情迎出来,又是嘘寒又是问暖,并笑着说:“累了吧,我给你买了点好吃的,你等一下,我给你拿去”。
过了一会,蓝氏捧着一只锦盒出来了,说道:“打开看看你爱吃不?”
老常被蓝氏的一顿猛操作有点蒙圈,心想这是咋了,难道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老常带着疑虑打开了锦盒,一看吓得“妈呀”一声把锦盒扔到地上了,紧接着从锦盒里滚出了两只失去血色惨白的女人手。原来蓝氏趁丈夫上朝杀了宫女。
老常抬头一看蓝氏,好像看到一个妖精张着大口向他走来,吓得老常哆哆嗦嗦叫道:“不要过来,妖怪快点走开”。老常精神受了刺激,把老婆看成了妖怪。
经此一吓,常遇春有点疯疯癫癫。时常一个人发呆,嘴里喃喃细语道:“多好的一位美女啊!是我害了你。”
不久,老朱知道了事情经过,恼恨蓝氏抗旨不尊。老朱心生一计,再次把老常招进宫喝酒,然后派锦衣卫去常府把蓝氏大卸八块,让厨师炖了肉汤。
这边二人喝得酒意微醺,此时老朱说:“常老弟,今天哥让你尝尝宫中珍藏的美味佳肴。”
不一会,蓝氏的肉汤端了上来,二人一人一碗,老常喝了一口,只觉得香气和美味仿佛让人飘起来,老常不由赞道:“我从小到大都没吃过这么香的美食,哥,这汤叫什么名字呢?”
朱元璋哈哈大笑道:“这叫蓝氏泼妇汤。”
老常有点蒙圈,问:“还有这名字?”老朱恨恨说道:“你老婆蓝氏杀了我赐给你的宫女,我派人把他砍了,你喝的就是用蓝氏熬的汤。”常遇春一听吓傻了,没过几天就死了。
以上不过是民间传说而已。真实历史上常遇春确实在老朱称帝第二年死的,确实是40岁死的,不过不是朱元璋吓死的,是得暴疾而死的。
历史上常遇春的老婆确实是蓝玉的姐姐蓝氏,并不是传说的那样没有子嗣。蓝氏为常遇春生了三男三女,长子常茂,次子常升,三子常森;长女常氏被册封给太子朱标为妃,史称元妃。
<蟒袍>
最后说明一下,常遇春死后,老朱很悲伤,辍朝七日,亲自为老常下葬,追封其为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不过常遇春死后穿得不是龙袍,而是蟒袍。龙袍和蟒袍有差别,五爪为龙,四爪为蟒。也就是说龙袍上的龙都是五爪,权臣们绣的都是四爪蟒。亲们可仔细观察一下。
文/秉烛读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