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刚起步的实力远没有吴三桂大,但是洪秀全折腾的却比吴三桂好,而且发展得有声有色,为啥?因为洪秀全团队足够聪明,打不下长沙,咱们就绕道直奔南京去。
洪秀全打下了南京,整个半壁江山都为之震动,给人的感觉就好像跟清廷划江而治了。为啥?因为南京是江南的赋税中心。
吴三桂之所以没做到和清廷划江而治,那就是因为这大兄弟他跑偏了,他一直在衡阳的吃槟榔,既不想着过江北上,又不想着东进打下南京。
最终吴三桂因为岁数太大,活活老死在前线了。死前还不忘过个皇帝瘾,这场仗打了6年之久,吴三桂始终在衡阳跟清军较劲,结果把自己给拖死了。67岁的吴三桂死后,他孙子吴世璠继位,可惜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已经不可挽回了。
吴三桂应该快刀斩乱麻。
吴三桂刚造反那会儿,声势浩大,广东的尚之信,福建的耿精忠,广西的孙延龄,四川吴之茂,包括陕西的王辅臣,全都表示支持吴三桂。
这么乍一看,吴三桂一开始就坐拥了半壁江山,他那些投降满清的好朋友们,全都愿意为他效力。
好好一手牌,只要吴三桂不开局王炸,手留一张三,基本上不可能打输了。可是吴三桂为什么越打越被动呢?因为他的动作太慢了,以至于身边的盟友一个个都被策反了。
吴三桂反,郑蛟麟以四川叛应之,遣使诱福。福家留重庆,弟奇官守备,妻子亦在贼中,贼以是劫福。福执其使,具疏入告,遣其弟诸生寿赍诣京师。上嘉福忠,授拜他喇布勒哈番,并官寿主事。辅臣据平凉,福上战守方略。---《清史稿》
吴三桂造反,对他那帮盟友有什么好处?我实在是想不出。尚之信、耿精忠等人本身就是王爵,就算削藩了,他们也能够坐拥荣华富贵。而且吴三桂上台以后,未必就不削藩。
为此康熙找到了他们这帮人的弱点,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
- 比如说尚之信,他逼死了乃父尚可喜以后,本打算投靠吴三桂。可是康熙这边招抚的诏书又送来了,为此尚之信采取了首鼠两端的态度,想要看看吴三桂和康熙之间,到底谁能打得赢,为此处于了观望状态,这正中下怀。
- 陕西的王辅臣也是一样,本来说好了王辅臣控制整个关中地区,与清朝作对。可是伴随着吴三桂拖拖拉拉,一直在衡阳没有大动作,王辅臣这边也被康熙围困,无奈之下他只好再次选择降清。
- 耿精忠表面上支持吴三桂,其实他是在给自己打天下。从大局上一点也不跟吴三桂合作,自己北上打浙江。可是郑成功的儿子郑经也没闲着,趁着耿精忠北上的档口,跑来抢了他福建的老巢。内外交困的耿精忠只好再次投降满清。
这么多盟友都选择投降了满清,亦或是首鼠两端的状态,那么吴三桂就不得不思考一下了,自己的动作实在是太慢了。
吴三桂集团就好像是一家上市公司,你一直都没有什么利好的消息,那么持币人为什么要下注买你的股票呢?
吴三桂称帝,已经是强弩之末。
他一直在衡阳徘徊,始终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打。吴三桂的确有与康熙划江而治的想法,可是他没有对全局统筹的一个概念。
当年清军南下的时候,以多尔衮所在的北京城为政治核心,西边攻打李自成,南边攻打朱由崧,逐渐扩散,这才夺取了天下。
是岁,三桂年六十有七,兵兴六年,地日蹙,援日寡,思窃号自娱。其下争劝进,遂以三月朔称帝,改元昭武,以衡州为定天府。置百官,大封诸将,首国公,次郡公,亚以侯、伯。造新历。举云、贵、川、湖乡试。---《清史稿》
而吴三桂这一票人,可没想那么多,他们各自为政,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吴三桂对这帮人也没有管辖的能力,所以大伙儿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
这帮人团结起来,那就是一条龙。一旦分开了被人家各个击破,那就是一条条虫。很显然吴三桂没有足够的指挥能力,是这场反叛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他似乎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自称周王已经不足以震慑这么多军阀了,毕竟大家虽然是两字王,比你一字王地位低,可始终还是镇守一方的王爵。
为此吴三桂选择登基称帝,他将衡阳选为国都,这可能是这座槟榔之城,在历史上最幸运的一次了。他建国大周,可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
因为吴三桂登基称帝的时候,已经是康熙17年6月,距离他死只有短短5个月的时间了。所以说吴三桂的动作实在是太慢了。
拖延症真的是会害死人的。
吴三桂最应该做的,不是在衡阳逗留,而是继续进取。毕竟利好消息,永远有利于股票上涨。当时他有三方面工作可以开展:
- 首先就是分兵南下,平息广东、广西等地的军阀割据和清军余部,不让自己有后顾之忧。毕竟他要想北上,如果背后有人掣肘,可不是一件好事。
- 其次他应该选择北伐武昌,继而分兵渡江北上。这是最大的利好,因为清政府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这说明吴三桂有进取天下的雄心。
- 再者他应该会师东进,夺取南京城。南京从明朝开始,一直都是南方的政治、赋税中心,夺取了这里,不光可以收复南方人心,而且可以掌握大量财富。
这三方面工作,吴三桂是一样都没做全,南下灭了孙延龄夺取广西,他倒是手段挺厉害的,除此之外,没有哪一样是做好的。
既然没有利好消息,一直这么拖着也不是个事儿。吴三桂严重的拖延症,给了康熙剿灭他争取了很多时间。
总结:不拿下南京,谈划江而治根本不靠谱。
当年洪秀全连南方大片地方都没有拿下,可是他却做到了和清军划江而治的局面,为什么?因为他拿下了南京。
不管从军事部署上来说,还是从政治影响上来看,拿下南京对太平军都是利好消息。为此他们公司的股票刷刷刷往上涨,那几年跟国酒没什么区别。
吴三桂最大的缺陷,当然就是不懂得操盘了。不给自己的集团打兴奋剂,不带来一些利好消息,别说持币人了,就连自己集团里的人,都快分崩离析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