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时就清政府的角度来说,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现在网上确实有些人认为,如果甲午战争时清政府再坚持一段时间,那么就可能击败日本。不过这个想法实在有些太乐观了。维持战争需要的主要是军队、物资和军费和政治因素,就清政府签署《马关条约》时日本的状态来说,还有很大的余力,而清政府却支持不住了。
军队方面
在《马关条约》签署时,日本在海陆两个战场上不仅连战连胜,而且损失微乎其微。由于清军战斗力低下,在陆战中日军的损失有限。总共只被击毙1132人,另有285人因为伤势过重而死。这点损失和日军17万的参战兵力相比,损失完全可以忽略。
而在海上日本优势更大,日本海军已经全歼北洋水师,自身没有一艘主力舰战沉,彻底夺取了制海权。
所以日本在兵力上非常充裕。
相反,此时清军虽然号称有百万之众,但是大部分是毫无战斗的八旗和绿营。剩下的练军、防军和勇营又分散在各地驻扎,一时难以集中。清军在辽阳东路、旅顺、威海三个战场上都是一败涂地,参战的淮军、湘军、东北练军各部都损失惨重。一时之间华北清军主力已经全部被击败,暂时失去了战斗力。
物资方面
由于清军战斗力差,日军在战斗中损耗的武器弹药并不多。而且由于清军崩溃太快,日军在各个战场缴获丰厚。据统计,日军在战争期间共缴获了751门大炮,9883枝步枪,2623751发炮弹,20009785发子弹。缴获数字甚至超过了战争消耗,显然日本继续打下去物资也不缺。
而清军由于屡战屡败,大批军用物资被日军缴获。开战以后清政府和地方督抚都紧急向各国购买了不少武器。不过因为购买、运输武器需要时间,相当部分在海外订购的武器还在运输途中,短时间内难解燃眉之急。
军费方面
日本在战争爆发以后,筹集了大批军费,其主要来源是发行国债。由于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国内对外扩张思想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因此国债发行非常顺利。首批发行的3000万日元战争债券,其认购数额达到了7700万日元,可见日本国内对于战争的狂热。
日本先后共筹措了22523万日元,大约相当于1.5亿两白银的军费。这笔军费日本一直到完成对台湾等地的侵略和占领,战后士兵全部复员,发放完抚恤金等善后工作以后,依然还有2475.4万日元的富裕。
加上日本在战争期间掠夺了大约3000万日元的金银、现金和8982.2万元日元的物资,因此在《马关条约》签订时,日本的财力还非常充裕。
而清政府自开战以后,由于自身财政难以承担巨额军费,只能向外国银行借贷。即使如此,清政府前后也只筹集到了大约6600万两的军费,不到日本的一半。如果要继续打下去,那么只能继续向外国银行借贷。
不过当时列强借钱通常条件苛刻,有时候甚至还会提出政治要求。特别是在清政府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列强肯定会趁火打劫。因此对于清政府来说,继续借钱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分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
就国内因素来说,日本连战连胜,全国上下陷入了战争的狂热状态之中。举国上下都有意扩大战争,一心谋取更大的利益。因此在《马关条约》签署前夕,日本军部有意继续扩大战事,大举调集部队在旅顺集中,打算以10万兵力对北京展开总攻。
而清政府上下显然并没有统一的意见。清流们都主张继续打下去,不过他们对于如何打下去,除了建议把他们认为办事不利的一线指挥官杀了或者撤职之外没有任何建议。地方督抚则各扫门前雪。特别是南方督抚,把甲午战争当做北洋和日本之战,自己漠不关心。而慈禧和光绪更关心的是继续打下去可能危及自己的统治。
在国际上就更不利了。甲午战争前夕,在远东军事力量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是英法俄三国。法国的影响力主要局限在东南亚一带,对于中日战争无心干涉。
英国有意扶持日本在远东牵制俄国,因此和日本签署了《通商协议》,并默许日本挑起对华战争。在战争期间更是采取了偏向日本的政策。
而俄国也有意借日本之手削弱清政府,从而为自己在远东扩张之路扫清障碍。因此俄国也采取了纵容日本的政策。
显然无论是国内的政治因素还是国际上的政治环境,对于清政府都是非常不利的。
继续打下去短时间内清政府必败,这是慈禧和光绪不能接受
因此如果继续打下去,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慈禧、光绪迁都到西安等内陆地区,那么有可能依靠着国土辽阔,把日本拖入战争泥潭,从而将日本拖垮。
但是在短时间内,清政府必然将遭到重创,北京都无法守住。这样一来,清政府的威信必然遭到重大打击,地方势力将进一步加强。此外西方列强也可能会借这个机会进来分一杯羹,这样有可能清政府比日本还先瓦解。
这对于慈禧和光绪显然不能接受,因此他们最终选择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