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教育成了隔代形式在目前农村是非常遍布的现象,基本上短期内不可能改变。

现在农民都知道,种田是没有活路的,一亩田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除去种子、肥料、人工,能赚到个几百块钱都已经是少高香了。如果再遇上点天灾,基本上都是赔本的命。好在现在经济发展迅速,农民可以外出打工挣钱养活家人,特别是沿海地区,工厂密布,所需要的劳动力是非常巨大的,其次就是基建,农民工搞基建的工资普遍比较高,上万一个月那是非常容易的,前提是爱吃苦。因此现在农民基本上都已经放弃种田,都外出打工了,这就导致了农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非常之多,有些家庭直接将孩子交由自己爸妈管理,由于老一辈的思想跟我们目前年轻人思想差异较大,因此隔代教育就会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对他成长不利。

为了孩子的未来,建议别外出打工了,就在自己老家附近找个工作,只要两口子勤快,挣的钱不比你进厂挣的少。而且自己孩子的教育也兼顾了,年迈的父母也照应了,何乐不为呢?

最佳贡献者
2

大家好,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关于题主所说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确实在农村比较常见,如何去解决这种隔代教育问题,我们要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随着生活节奏的转变,农村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大部分农村人选择了外出打工。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在农村显得格外突出。很多农村的年轻人出去打工,把自己的孩子留在了农村,由自己的父母照顾抚养孩子,这也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增多的原因。

很多人在外打工一年也回不了家几趟,孩子的衣、食、住、行以及教育都由孩子的爷爷奶奶来照顾和监督。但是爷爷奶奶对孩子都比较娇贵,另外对孩子的教育方面起不到很好的监督和指导作用,这也是隔代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

我们村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也只有春节的时候回家,其他时间很少回来,孩子只能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但是孩子的学习很不稳定,老师也是经常到家走访,因为了解到实际情况都也不了了之了。因为爷爷奶奶在孩子学习上帮不上忙,甚至也起不到很好的监督作用,甚至导致孩子向不好的方面发展。

所以说农村人外出打工导致孩子留守农村,是导致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重要原因。

但是,谁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在外拼搏,为了生活也没有办法。如果有能力一定要带着孩子一起拼搏,让孩子和自己在一起,获得更多的陪伴和教育。在外打工可以在打工地给孩子找所学校,这样可以在学校接受学习和教育,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护。

也希望很多的农村人留在农村,发现农村更多的商机和机会在农村创业,不仅可以解决隔代教育问题,还能陪陪家人。

任何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为了生活需要在外奔波,但是也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只想说农村人太难了!

3

人才强国是我国一直以来贯彻的方针,因此我国对教育的发展非常的重视,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教育情况而言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父母对孩子的直接教育,另一种则是父母将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也就是有祖辈对孙子辈的隔代教育方式。所谓的隔代教育也是指老人和儿童之间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普遍存在于我们中国,在外国地区如欧美等发达地区是非常少见的,有资料表明在我国的某些地区,隔代教育的孩子所占的比例几乎已经达到总人数的一半,而且孩子的年龄普遍较为偏小,大多数为五岁以下儿童。针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好处和弊端的分析显得非常有意义。

  一、(隔代教育的优点)

  1.祖辈们具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和教育孩子

  我国目前的情况是老人们到一定的年纪大多数都会选择退休安享晚年,但是随着医疗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老人退休之后还会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事情,如果整天没有事情做的话也会显得有些空虚。在这个时候将孩子交给他们来照顾和抚养,相比较与孩子的父母而言,他们有更加充分的时间来照顾和培养孩子,而且他们具有一定的育儿经验。面对竞争愈发激烈的社会,年轻的父母在工作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应当更多一些,才能适应和减少工作上的压力,如果孩子交给他们自己教育和培养将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两方面都要顾及和花费精力难免会显得有些头重脚轻,顾不过来。这个时候交给祖辈们进行教育和培养,可以让他们解放出一部分时间,可谓是对双方最明智的选择则。

  2.祖辈们具有更加丰富的育儿经验

 孩子的父母现在普遍年龄较小,而且处在当前的社会中让他们成熟的比较晚,往往还不能认识到自己已经是孩子的父母了,甚至他们本身就还只是个孩子,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抚养一个幼儿,在面临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就会显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能及时处理好某些突然问题的发生,遇见问题 还要看书或者上网进行及时的方法普及,这样就会对幼儿的抚养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一旦孩子的成长出现了问题,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这个时候交给祖辈们进行教育,毕竟他们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处理问题显得更加的得心应手,而且非常妥当,相比较年轻的父母而言,效果更好,而且更加的安稳。

  3.有利于祖辈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当前社会对于养老的制度还不够完善,老人们的归宿要么是养老院,要么是独守空巢,显得非常的寂寞,老人们的内心也会由于孤独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让他们帮助子女照顾幼儿,一方面可以改变老年人的普遍归宿,让他们增加生活的乐趣,大大降低了对生活的失落感,让他们重拾信心、这样每天都会充满积极性,保持乐观的心态,对老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二、(隔代教育的缺点)

  1.对孩子的心理容易产生障碍

 人们常说最爱孩子的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自己的爷爷奶奶,没错,我国当前社会的隔代教育一个严重的问题是,由于老年人对孙子的过分宠爱,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会偏向另一个极端,老人们没有原则的过分迁就孩子,甚至在孩子们犯了错误的时候也不忍心及时的进行批评教育,让孩子的性格往往会变得过分自负,孤僻,控制能力差等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归根结底是由于老人们对教育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健康的成长不仅仅包括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的抚养,还应当包括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所谓的心理健康对孩子今后的影响和发展更为巨大,关系到他们今后的社交能力,抗压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老人们如果过分的重视身体健康而不是让心理健康的教育出现了疏忽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2.容易产生家庭矛盾

 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教育的时代观念不一样,老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往往会因为跟不上时代的进步而被淘汰,但是老人们的思想还受到观念和意识的影响而无法轻易的改变,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认为老一辈传承下来的教育理念更加的重要,认为自己的经验是对的不需要做出改变,但是当代和传统的教育理念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很多东西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会出现不一致的育儿观点,这样呢就很容易造成家庭之间由于观念问题而产生矛盾,导致家庭不和。

  三、(如何走出隔代教育的误区)

  目前隔代教育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走出隔代教育的误区是一个飞航重要但不容易完成的事情。首先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带来隐患,相关的部门应当加大力度宣传和普及这一点,增加民众的认知性。其次,既然我国已经形成了这种风气,无法轻易的改变,那么我们只能在此基础上,提高老人们的教育理念,让隔代教育变得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就要求年轻的父母应当多多和老一辈的父母进行教育经验的沟通,保留传统合理的具有其独特优势一面的教育理念,同时应当吸收现代化先进的教育方式,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当代社会的合理的教育理念。大家在一起互动,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学会与人交往,又能让老人们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隔代家长学校,发展多种幼儿形式的幼儿园教育,充分弥补家庭教育不足的同时更加完善隔代教育。

  

  总而言之,要想使教育变得更加成功,就应当充分认识到隔代教育在我国如今的地位,在没有找到其他的方法来代替之前,应当更好的利用和改善隔代教育,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努力让其变得更加科学,推动社会进步。







4

????当今社会,儿童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多数父母都深入贯彻“再穷不能穷孩子”的原则,不惜一切代价来满足孩子们的各种需要。然而,在幼儿园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段里、在幼儿园家长会时、在幼儿园举行各种亲子活动时,我们总能看到爷爷奶奶的身影。由此可见,年轻父母对孩子的投入多以“物质投资”为主,而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需求则由祖辈们全权负责,这种“隔代教育”也成为当前家庭教育中最主要的教育模式,因此而产生的各种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农村儿童教育成了隔代形式怎么办?

一、隔代教育不利于家庭和谐。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同,本园孩子的主要教养方式是隔代教养,其中不完全隔代教养占比例最大。接送孩子一般由祖辈承担,回家后父辈会抽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而不完全隔代教育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祖辈与父辈的观念分歧。由于同住,所以经常会一起教育孩子。而祖辈家长由于长期的工作经历、丰富的人生经验、大量的社会阅历和教育子女的经验,确实有着教育孙辈的一定的优势,而父辈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思想观念更为现代化,在教育子女方面有更多的理论知识,因此,往往在教育孩子时各执一面,互不相让。从而引发父辈与祖辈间的矛盾,不利于家庭团结。

?二、隔代教育使部分孩子拥有双重性格(在家一种表现,在幼儿园则是另一种表现。)?????????调查中同样的问题家长的回答与教师的回答完全相反,例如:在家穿衣吃饭等完全依赖成人,而在园则由自己独自完成,在家不爱劳动,在园则热爱劳动,在家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而在园则偶尔任性等等。? ????????

三、隔代教育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中,父母在孩子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引导孩子如何与同伴好好相处,在与同伴发生纠纷时,比较冷静,注意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然而,当幼儿与同伴交往发生纠纷时,祖辈们总是从自己孩子的“个人利益”出发,想方设法为孩子讨回“公道”,保证孩子“不吃亏”。心理学研究认为,早期与父母建立安全依恋良好亲子关系的幼儿,一般较自信也信任别人,能发展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同伴交往需要的更多是成人的关心和引导,促进幼儿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认识别人发现别人,从而完善自己。

?

5

这个还真是没有办法,农村没有太多收入来源,很多地方不适合建立工厂,当地人只能种田种地,自给自足吧,年轻人力气大,可以出去城里打工,赚点钱回来,老年人出去就没有很多可以选择的工作,去打工,带着娃娃又也不现实,因为很多工作都是要倒班,因为很多农村的孩子文凭不高,不可能各个都能找到朝九晚五的工作的。我说一个我目睹的情况吧,我一个堂弟,我叔五十上下,他们两夫妻和我叔都去广东打工了,留下一个一岁多刚刚断奶的孩子给我婶,家里还有一个八十岁的奶奶,还有他弟弟还在读小学。我婶婶能够照顾好这几口人,养活这两个孩子就不错了,教育,看上去就没那么容易了,心里不够吧!不听话就打骂,孩子玩手机也是再正常不过了。这都是没有办法的情况。经济决定了这一切,未来只能靠我们年轻一辈,想办法在农村创业,使人们都留在农村,常住,稳定下来,孩子们与父母在一起,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有好的品性,才不会再有那么多的悲剧发生。

6

怎么说呢,这个问题很棘手,只能要保持真确的立场,才能教出孩子,现在的孩子,真的很金贵,有两代人疼爱,别说教育了,就连生活中的矛盾,多是以孩子为中心引起的,我认为,要保持立场,改变孩子往正确的方向引导,那才是重点,好的例子也有,但坏的例子,那可是,不想重演在自己身上,对吧,毕竟,我们哪天老了,可不想后悔今日的心软,和不坚定的立场,所以,我们态度要明确。


7

农村儿童教育成了隔代形式,实是个大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了。

现在农村青年人都进城务工,把孩子留下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而爷爷奶奶都是上一辈的人,文化水平普遍较底,根本没有能力教育好孙子,让孙子随社会逐流,变好变坏任由发展,真是遗憾多多。

现在在农村的小学,初中,学生中途跳学的比较严重,其原因就是很小时没有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爷爷奶奶的话又听不进去,所以去学校读书都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成绩越来越差,只好跳学不读了。

因此隔代教育,很难教育好孩子,而孩子读不好书,就注定要走父母的路,长大了出外打工。而文化水平低,只能做苦工,其工资又底,何日能“翻身解放”啊?

所以,农村儿童教育成了隔代教育应该尽早要改变啊,否则,未来农村孩子文化水平会越来越底,如何是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