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死后,他的五岁幼子拉着曹丕的手,把他当作父亲,喊他“爹”。不用怀疑,对的!这件事是真的。
曹操打仗厉害,是军事家;写文章也厉害,是文学家,和曹丕、曹植并称为“建安三曹”;执政能力也出众,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曹操的生育能力同样也出众,在历史上是排得上名的,他一生生有25个儿子6个女儿。而那位叫曹丕爹的幼子,名叫曹干。
曹干又名曹良,其母陈氏,曹干生下来的时候,没多久陈氏便死了。有说是因窃听被曹操所杀。不管如何,曹干第二任母亲是王昭姬王夫人。三岁时,养母王昭姬又病逝。
到公元220年,曹操病重,临终之前,将曹氏下一任继承人曹丕叫来,指着曹干说,“他三岁亡母,现在五岁又将要失去父亲,以后就交给你了,你要好生的照顾他。”
曹操去世后,曹丕担任起重任,格外的呵护这位比自己小将近三十岁的幼弟曹干。这份呵护也是远远超过其他兄弟的。
然而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魏略》记载:
良年小,常呼文帝为阿翁
文帝说的是曹丕,曹丕的谥号是“文皇帝”,良是指曹干。曹干经常喊曹丕“爹”。阿翁,父亲的意思,也就是爸爸。
按照古人的年龄,三十岁有可能都能当爷爷。但曹丕肯定不答应,毕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幼弟。所以,经常纠正曹干的称呼,也不止一次的对曹干说,“我,不是你的阿翁。我是你的兄长,我是你的哥哥。”说完,又想起曹干的遭遇,曹丕感到很伤心,总忍不住流泪。
曹干为什么总称曹丕爹?除了曹丕表现出的照顾,曹干对曹丕敬重外。有可能是曹干在有意而为之,在向曹丕以弱示好。
曹冲五六岁时,都已经知道如何“称象”,如何知道一头大象的重量。差不多的年龄,曹干再不聪明,总不可能阿翁、兄长也区分不清楚吧?也不可能总是称曹丕爹吧?
说明,曹干也是聪明人。年纪不大,但是也懂得卖傻来韬光养晦。陈寿说曹丕不是旷之大度的人,也就是心眼小,但也恩怨分明。早些年,在立储之事上,王昭姬作为曹操颇为宠爱的姬妾,也是出力很多。曹丕能打败曹植,顺利成为继承人,王昭君功不可没。
加上曹干懂进退,自然而然待遇没那么差。曹丕在位七年,临终前也给继承人曹叡(魏明帝)留了一份遗诏,要求曹叡好好的照顾你那十一岁的叔叔。三国志记载:
有遗诏,是以明帝常加恩意
这份遗诏在手,曹干犯错,曹叡也不好苛责。一直到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上位,曹干累计食邑五千户。终身享受荣华富贵。
参考文献:
裴松之注的《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