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与明朝的两次大事件充分表现出了两个朝代在便对外敌时的气魄,而靖康耻和土木堡之变的事件中,很显然的是靖康之耻更为耻辱。这两次历史事件,我们从当时的皇帝的表现和百姓所遭受到的经历就可以看出。
靖康之耻
宋朝,靖康失败后,金人占据开封外城,假装与宋朝和谈,希望让太上皇到金营谈判,而宋徽宗吓得不敢去,宋钦宗只能硬着头皮前去。
到了金营后,金军统帅并不理睬宋钦宗,只是派人要求降表,大臣孙觌反复改了四次才让对方满意,其降表大意就是让宋朝向金国称臣。拿到降表后,金人让太上皇来金营,而宋钦宗苦苦哀求,金人才勉强收回这个要求。
接着,金人在斋宫向北设香案,让宋朝皇帝朝北面而拜,作为臣子读降表,当时是风雪交加,宋钦宗作为一个皇帝受到如此欺辱,也只能暗暗垂泪。待降表宣读完毕后,金人才心满意足的回去。
当宋钦宗回到城中,看到迎接自己的大臣和民众时,心里感动的嚎啕大哭。可是他刚到皇宫坐下,金人便派人索要一千万锭,银二千五锭,帛一千万匹,听到这个数字后的宋钦宗突然想起自己的子民了。
他下令在开封大肆搜刮金银和马匹,让京城的马匹为之一空,金人要少女一千五百人,宋钦宗不敢怠慢,甚至用自己的嫔妃来凑数,而那些不堪受辱的少女自尽者甚多。
宋钦宗无法如实上交金人提出的金银布帛,就让权贵、富商、百姓凑数,所谓凑数其实就是抢夺,如有反抗,轻则枷锁,重则杀头,此番动作就连正皇后娘家也未能幸免。此时,开封城内一片狼藉,百姓哀嚎连天。
金人见宋钦宗如此胆小怕事,胃口变得更加大。他们又让宋钦宗前去谈判,但人到那里后又不予理睬。他们把宋钦宗关在条件极为简陋的房子里,外面重兵把守,然后想宋朝宣称,如果一日不凑齐金银布帛,宋钦宗便一日不得回去。
此刻的宋朝已经成为了金人的提款机,他们不仅在宋朝搜刮金银、连妇女、工匠、教坊乐工、图书典籍都被掠夺一空,而宋朝那些贪生怕死的官吏也非常卖力的为金人搜刮全国百姓。
到最后,宋钦宗被贬为庶人,宋徽宗被迫前往金营,父子被脱下龙袍后,金人扶持张邦昌为傀儡政权,继续搜刮。金人押着两位皇帝、亲王、皇后、嫔妃以及宗室成员北撤,当时被掳走的百姓十几万人,经过的地方房屋全被焚毁,所到之处生灵涂炭。
在北撤的过程中,宋朝女子不断相继有人死亡,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还要被金人士兵奸淫、虐待,以至于数万汉女子才走到一半路程,已死去半数以上。此刻的宋朝,百姓暗无天日、大好河山沦为敌人国土。
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但他并没有卑躬屈膝,而是表现得很镇定。明朝那边则是迅速的确立新君和太子,然后打死了王振的亲信马顺,之后于谦拦下准备逃跑徐珵,这一切都表现出明朝大臣的高素质、临危不乱的心态。接着,明朝廷部署全国各地进京勤王的军队,重用逃回来的武将石亨,加固城墙、操练军队。
而也先这边想利用明英宗的皇帝身份做要挟,拿下宣府大同,但朝廷已经有了新皇帝,他来回边关游荡多次,也没捞到一点好处。忍无可忍的也先带着明英宗来到北京,希望可以和明朝谈判弄点好处回去。
但明朝却一点谈判的想法都没有,也先失去耐心直接攻打北京,当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明朝的士兵并没有龟缩在城内,而是全军列阵在城门外等待迎敌。
这是于谦当时下的令:
“临阵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明军知道这次是死战,但没有人后退,他们要为上次的溃败洗刷作为军人的耻辱。也先在战场战斗中久攻部下,只能撤退,而于谦趁胜追击,一直追到居庸关才回来,而也先损失惨重。
在他带着明英宗逃回去后,觉得明英宗就是一个鸡肋,他希望明朝有人可以接他回去,然后弄点银子。但很无奈的是,明朝的皇帝和大臣上下同心,并不想给也先任何的好处,而景泰帝在坐稳了皇帝的位置后,更是不想让哥哥回来。
最后在于谦保证“天位已定,宁复有他”的情况下,景泰帝才同意把明英宗接回来,当然明英宗回来后发生的事,那是明朝自家的政治事件了。
对靖康之耻和土木堡之变的看法总结。
两个朝代事件对比,宋朝在金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朝廷大臣胆小怕事,只顾个人利益和身家性命,主和派只顾求和,卖国割地、搜刮百姓无所不做。皇帝在金营做人质,遭受各种屈辱,开封百姓被金人大肆残杀,北方大地山河破碎。
到最后,皇帝和宗室成员被俘,宋朝半壁江山成为敌人的土地,而那些大臣没有拼劲全力抵抗,只求苟活。作为一国之君,为求残活,不惜用自己的身边的女人和子民来抵债,国家资源被掠夺一空,无数汉人女子被金人玩弄致死,宋朝全国千里无人烟,百姓尸臭数百里。
反观明朝,在经历大败,皇帝被俘后,朝廷大臣迅速稳定内部,主战派立刻把握朝政,立新军、加固城墙、操练部队、调集军队进京等,一切都是那么有条不紊。
对敌人的态度更是没有任何的胆怯,要战便战,没有退缩。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是明朝人不屈的表现,更是“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的气节。虽然这场战役明军损伤颇多,但却保住了沿边和京城的百姓以及明朝的国土。
因此,从上面两次历史事件对比来看,那个朝代更为耻辱,这已经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