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封建时代避讳的问题,其实原因很简单。

最主要的原因是:

“皇”这个字不需要避讳。虽然历史上曾有几位皇帝,比如《容斋续笔》记载道,宋徽宗曾一度禁止民间用“皇”、“龙”、“天”、“君”、“玉”、“帝”、“上”、“圣”等等字眼起名。

但条令发布后,实施难度过大,一时之间诸多大臣好端端的名字瞬间变得花里胡哨。比如“方天若”变成“方元若”,“程伯玉”变“程伯起(唔有点怪)”,“张圣行”变“张彦行”,有些不好改的那就抠掉,直接由三字名改二字名。“皇甫”一族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想死的心估计都有了。

最终,不到十年,还是宋徽宗再下令道,这些字眼既不是祖先或皇帝的名字,也没有经典依据来证明不可用,为了不让后世贻笑大方,还是罢了把。于是这条规定被他亲手作废。

这些趣事都记载在南宋文人洪迈的《容斋续笔》里:

周宣帝自称天元皇帝,不听人有天、高、上、大之称。官名有犯,皆改之。改姓高者为姜,九族称高祖者为长祖。政和中,禁中外不许以龙、天、君、玉、帝、上、圣、皇等为名字。于是毛友龙但名友;叶天将但名将;乐天作但名作;句龙如渊但名句如渊;卫上达赐名仲达;葛君仲改为师仲;方天任为大任;方天若为元若;余圣求为应求;周纲字君举,改曰元举;程振字伯玉,改曰伯起;程脩亦字伯玉,改曰伯禹;张读字圣行,改曰彦行。盖蔡京当国,遏绝史学,故无有知周事者。宣和七年七月,手诏以昨臣僚建请,士庶名字有犯天、玉、君、圣及主字者悉禁,既非上帝名讳,又无经据,谄佞不根,贻讥后世,罢之。

自孔子提出“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周代礼制后,历代皇帝都凭此制定出了那么些关于避讳的规则:

  • 避帝王名讳。当朝皇帝和当朝历代皇帝之名皆要避开。
  • 避长官名讳。下属要避开长官的名字。比如很出名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因为有个姓登的州官,为了避“登”字,严禁百姓说“点灯”,只能说“放火”,才有了这么句讽刺的名言。
  • 避圣贤名讳。主要是避孔子和孟子,比如孔丘的“丘”,你得改成“邱”,不然就是犯法。有的朝代还避黄帝之名,比如朱元璋当政时。
  • 避长辈名讳。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比如唐朝“诗鬼”李贺,因为其父名晋,通“进”,所以李贺一生不能中进士。比如杜甫其父名闲,所以杜甫从没在他诗里出现过“闲”字。

因为避讳,产生了一些在现代人看来荒诞无比的故事,更甚者引发了著名的“文字狱”等事件。其本质都是统治者为了让百姓时时刻刻牢记其权威而使用的手段。同时,封建时代的迷信色彩,也会为名讳盖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当然了,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次要的原因:

就是,先有“蝗”,再有“皇”。

当然,这个“皇”指的是后来才有了皇权的概念,并不是说“皇”这个字创造的时间晚于“蝗”。

而“蝗”在古代,其实是有好的寓意的,比如故宫有一个螽斯门,取自《诗经·周南·螽斯》里的“螽斯”。《诗经》里描绘了螽斯聚集一方、子孙众多、虫鸣阵阵的景象,"螽斯门"便是希望皇室多子多孙,帝祚永延。

而“螽”便是“蝗”:

"今謂之蝗。按螽蝗古今語也。"——《说文解字》


所以,小小总结一下,蝗字虽然带皇,但因其寓意,在古代皇权时代是不可能被改的,不然就是判祖离宗,也会被有识之士指责禁绝史学。

也没有那个必要去改,要改的话,是不是要连煌、惶、徨......都改了呢?这样的话,那么文天祥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可能不是为国捐躯,而是想着零丁洋旁还有哪些滩头可以拿来押韵了(手动狗头)

最佳贡献者
2

我们都知道自秦始皇一统六国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认为自己德过三皇,功盖五帝,然后采取三皇五帝之中的皇帝二字,从秦始皇之后天下之主都称之为皇帝,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利,古代也从秦始皇以后进入皇权时代。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都知道一些国家遭受蝗虫的灾害,当我们听到蝗虫的时候,心中难免有所疑问,蝗虫好像在秦朝之前都有记载,为什么后来到了古代皇权时代,蝗虫这个名字没有被修改呢?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件事情,就是蝗虫其实比皇帝这个称呼还要早很多,早在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古书之中就有蝗虫二字,就时间而言蝗虫出现在皇帝之前。我国发生蝗灾的时间也是在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古人只知道蝗虫,三皇五帝,王侯将相根本就不知道皇帝二字,秦始皇自称皇帝之后并没有对蝗虫二字产生任何的更改,之后的历朝历代完全没有必要对蝗虫二字进行更改了。

其次,皇帝的皇这个字并非是皇帝专用,在百家姓中也有皇姓的存在,并且皇姓在春秋时期依然存在,如果按照皇帝二字的忌讳而言,那么皇姓首先就要被剔除姓氏之中,可是历史的结果告诉我们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显然古代皇帝也不会因为蝗虫的蝗与自己尊号差不多而尽享修改。

再则,自中国出现文字以来与皇字差不多的字多不胜数,皇字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加一些偏旁就形成了其他字,并且这些字经常被用到,如果古代皇帝以蝗跟皇有避讳的话,民间还有学院等等诸多文字都要进行修改,那么免不了会闹出很多笑话。曾经就有一位皇帝下令所有带皇字的词语和语言不能使用,最后弄成了历史和天下的大笑话。甚至有些皇帝因为自己的生肖是狗不让人吃狗肉,还有一些皇帝因为自己的姓氏让别人更改姓氏的,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不了了之。

最后就是在古代皇权时代其实皇字并没有任何忌讳,我们在一些艺术作品中也经常看到,很多人见到皇帝到来,都是跪下呼皇帝陛下,通过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知道古代皇帝二字并没有什么忌讳。从我们熟知因为跟皇帝避讳的事情中也很容易看出一个现象,皇帝不是避讳,皇帝的名字才是避讳。就比如清朝时期文字狱比较兴起,康熙名叫玄烨,民间很多流传故事都尽量避讳玄字,比如评书中的李玄霸在康熙年间就被改为李元霸,诸如这样的修改在历史上有很多,总之皇帝不是避讳皇字而是避讳自己的名字。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古代蝗虫那怕是一种害虫,蝗虫时常让古人颗粒无收饱受灾难,可皇帝依然不会把蝗虫的名字进行修改,或许是古代皇帝出于对民众的考虑吧,毕竟一个通俗易懂的害虫名字也不是那么容易修改的。

3

古代只避讳皇帝的名字,从不避讳皇帝这两个字。

古代的避讳主要针对的是名字。在言谈和书写时,如果遇到皇帝的名字,就要回避,或是用其他字代替,或者缺笔画,甚至还有空一字的情况。

下面就举几个避讳的例子:

清朝皇帝康熙,他的名字是玄烨,玄这个字就要避讳。所以,玄武门改神武门,而“玄孙”改为“元孙”。

再比如,雍正皇帝的名字是胤禛,他兄弟的名字就在其登基后“胤”字辈分改为“允”,与他名字同音的皇十四字胤祯,改名为允禵。

这些都是避的皇帝姓名,而不是皇帝这个称号。

试问:“皇帝”这两个字有什么可避讳的?

大臣难道不要尊称皇上?在书写的时候,难道不称某某皇帝?

至于蝗虫的蝗字,那个皇是用来发生的。在《说文解字》中提到:蝗,螽也。从虫,皇声。本身不具有特殊意义。

当然,历史上也曾有宋徽宗试图禁止民间使用皇这个字起名,不过这个决定很快就撤销了,因为贻笑大方。

总而言之,这根本不在古代的避讳范围内。

4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要说蝗虫的这个蝗字在皇权时代为什么没有被修改掉?这就关乎到古代避讳的问题。

避讳是有讲究的,原则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而主要避的是人名中出现的字。他又分为国讳和私讳两种。

国讳自然指的就是皇帝的先祖和皇帝的名字中的字,一旦遇见就要避。比如李渊的祖父叫李虎,李渊当上皇帝后,所有人遇见虎字就得避。皇帝死后也只能称庙号,不能直呼其名。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时候,有个叫吕留良的学者,在他的著作中出现康熙如何如何的话,就让雍正以大逆不道给治了罪。

那么遇到皇帝名中的字应该怎么避呢?要么换成意义相近的字,比如为了避汉武帝刘彻的彻字,汉初的大臣蒯彻就将自己名字里面的彻字改成意又相近的通字。

要么直接去掉,比如韩擒虎为了避李渊祖父李虎的虎字,就直接把自己名字里面的虎字去掉。

还有缺笔、空字等方法。

私讳就是避家族里的尊者名字中的字,其方法和上面一样。

我们在看蝗虫的蝗字,有出现在皇帝名中的吗?貌似没有。如果有,遇见这个字用上面方法避开就行。

怎么可能因为这个字里有个皇帝的皇,就要随意修改呢?本身皇字并不需要避讳。难道高呼吾皇万岁有错吗?

蝗字比皇出现的早。在秦始皇之前都称君王,没有称皇的。而蝗字早在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中就已出现。蝗,螽也。部曰:螽、蝗也。

而且这个字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含义。又不需要避讳,那有何必要要改呢?

皇帝也不能由着性子来。宋徽宗时就曾下令,皇、龙、君、圣等字民间都不能用,可是这样一来,人名和文字都改得乱成了一锅粥。最后不得已又自己下令废除了自己的命令。

那有皇这个字的字也有很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不是改一个字,如果要改那就变成了系统工程。最后整不好还得自打嘴巴改回来,哪个皇帝会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5

最近,蝗灾闹得很厉害,人们在看到报道的时候,不免惊讶了一下,蝗虫的蝗字里面居然有皇帝的皇字,古代本来就是皇权社会,为何蝗虫的蝗字没被修改掉呢?今天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据历史记载,古代是先有“蝗”字,再有“皇”字。当然,这个“皇”指的是后来才有了皇权的概念,并不是说“皇”这个字创造的时间晚于“蝗”。并且,“蝗”字在古代,其实是有好的寓意的,比如故宫有一个螽斯门,取自《诗经·周南·螽斯》里的“螽斯”。《诗经》里描绘了螽斯聚集一方、子孙众多、虫鸣阵阵的景象,'螽斯门'便是希望皇室多子多孙,帝祚永延,而“螽”便是“蝗”:今謂之蝗。这样看来,蝗本身不具有特殊意义。


其次,古代只避讳的是皇帝的名字而已,从不避讳皇帝这两个字。在言谈和书写时,如果遇到皇帝的名字,就要回避,或是用其他字代替,或者缺笔画,甚至还有空一字的情况。举个例子,就像是雍正皇帝的名字是胤禛,他兄弟的名字就在其登基后“胤”字辈分改为“允”,与他名字同音的皇十四字胤祯,改名为允禵,如此看来,这些都只是避的皇帝姓名。

所以,总的来说,蝗虫的蝗虫不可能因为有了皇字就会去轻易改掉,因为这压根不在避讳范围内。

文:唯恋无名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有趣历史,喜欢我请关注唯恋无名

6

中国古代,根本就不存在蝗灾这一说法。不信你翻一翻二十四史,是否有蝗灾的记录?那时候,记载有天象灾变,有地震灾害,有旱灾水灾,也有疫灾,象蝗灾这一类,统称为蛊灾或虫灾。

蝗灾的说法是清末以后的事,明显的带有贬意,即是说,这虫子铺天盖地而来,食尽了民生赖以生存的作物,其害无比,煌煌如也!那作威作福的皇帝,害得百姓民不潦生,不就是这可恶的虫子吗?

君不见,人们也把蟮鱼称为鳇蟮吗?这就是最好的谐音。

7

在古代封建社会,避讳是一种社会禁忌,比如一些皇帝登基后,自己成为皇帝了,别人要避讳,亲兄弟之间也要避讳,比如雍正登基以后,因为他的名字叫“胤禛”,所以诸位兄弟都为了避讳,都要改名,一夜之间,把“胤”都改成“允”了。

古代人对避讳很看重,不但对皇帝的名字要避讳,还将有关地名、百姓的姓都得更改。如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的名字,将“匡城县”改成鹤丘县,将“胤山县”改为平蜀县。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还下令全国有姓匡者,改姓王,后又改为姓康。

然而令很多人好奇的是,在封建皇权时代,自古以来蝗灾频发,在蝗灾盛行的时候,蝗灾中的“蝗”是古人最容易挂在嘴边的。

“蝗”和皇帝的“皇”读音一模一样,皇帝却能容忍这个和自己名讳以及写法读音差不多的字存在,为什么“蝗”没有没修改掉呢?

古代的避讳虽然很严谨,但是皇帝并做不到修改“蝗虫”的名称,因为一方面古代只是避讳皇帝的名字,从不避讳皇帝这两个字。

比如大臣们天天对着雍正喊皇帝,但是却不敢喊胤禛,因为胤禛是雍正的名字,要避讳,不仅不能当面喊,就连和皇帝名字读音一样都不可以,包括亲兄弟都要避讳,而蝗虫和皇帝的名字基本上不会重合。

再者蝗虫这个称呼比皇帝的称呼要早很多,早在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古书上就有蝗虫二字,我国曾经发生蝗灾最早的时间也是在先秦时期。

秦始皇自称为皇帝后也没有对蝗虫的名字进行修改,而且百姓们对于蝗虫二字已经再熟悉不过,后世的皇帝自然也完全没有必要对蝗虫二字进行更改了。

因此,总而言之,蝗虫并不在皇帝要避讳的范围内,因此日常生活中,百姓依然照常称呼蝗虫。

8

公元628年。也就是唐朝的时候,长安一带闹蝗灾。皇帝李世民为了灾民,将几只蝗虫吃到肚子里,来达到消灭蝗虫的目的。所以起名叫蝗虫。

据国家地理杂志记载,古人认为,陆地上的蝗虫和水里的鱼虾可以互相互换的,所谓旱涸则鱼,虾子化蝗。到今天在我国北部依然有人相信,在干旱的季节,鱼虾的卵会变成蝗虫,而多雨的季节的相反,蝗虫的卵会孵出鱼虾。所以往往大旱之后会有蝗灾。



9

皇权时代避讳是皇帝的名字,而不是蝗或者帝。

蝗字,由皇和虫构成。皇字周代金文字形是上下结构,上为日(太阳),下为土(大地),本义生命本源。

蝗,指飞蝗,能够形成蝗灾的昆虫。蝗卵产于土中,孵化后钻出土地。在适当的时机,成千上万的蝗虫腾空而起,在空中飞舞,所到之处吃尽各种绿色植物,造成绝产绝收,这就是蝗灾。

远古人们认为,蝗灾是天神地祇派来惩罚人类的。于是,人们对于蝗虫非常敬畏,到了唐太宗时期,还不敢对蝗虫进行灭杀。当时,在山东河南等地发生蝗灾,唐太宗召集大臣开会,讨论办法。开始大家还不敢提出灭杀的提议,但蝗灾太厉害,不灭杀就会影响国家稳定,最后决定灭杀。

另外,蝗原来用黄字表示,或者是黄字本义就是蝗虫。黄的甲骨文字形就是蝗虫的样子。飞黄腾达的黄就是用的本义。

由于蝗虫的颜色与黄土地的颜色相同,形成保护色,使以蝗虫为食物的鸟类不易察觉,提高生存能力。

因此,黄字后来专指土黄色,进一步引申为黄土。当中华文明进入原始农业之后,人们靠土地打粮食,于是就创造了一个叫黄帝的天神。后来,干脆把黄帝人化,成为华夏始祖。

所有这些,都与蝗虫(黄)有关。







10

对此蝗虫表示很冤枉,我又不是人类,为什么要我遵守你们避讳那一套。


避讳文化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它的起源存在争议,有人说起源于夏商,有人说这是儒学兴盛之后的事情。所谓避讳,就是指皇帝的名讳尊贵非凡,非但平头百姓不能使用,就连达官贵人,名胜古迹遇到这茬都得改名。最奇葩的就是太平天国了,为了避讳,几乎各省的名字都换了一个,于是新疆变成了新姜,山东变成了珊东。

至于蝗虫为何不改名,理由很简单。

首先,蝗虫其实比皇帝这个称呼还要早很多,早在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古书之中就有蝗虫二字,论资格也是始皇帝盗版了。再者中国古代其实对于皇帝的称谓并没有停止百姓官员使用,百家姓中有皇甫,奏则中有皇帝,这很正常,蝗虫并不犯忌啊。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