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捕捉三文鱼时,为什么要考虑熊猫?

捕捉三文鱼时,为什么要考虑熊猫?

2020-07-25 14:36阅读(66)

捕捉三文鱼时,为什么要考虑熊猫?看到一个公益广告,在捕捉三文鱼时想想熊猫。我很疑惑,因为熊猫的饮食偏好是竹子,即使有时候会食肉,也不会吃三文鱼呀。:不

1

不是三文鱼,是金枪鱼吧,WWF的公益广告。


随着这些年日料的风靡,金枪鱼凭借着紧致的红色肌肉而受到狂热追捧,而在现存的8种金枪鱼当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蓝鳍金枪鱼。这种大型的金枪鱼成年之后的体重可以长到150公斤,本来在海洋中是几乎没有天敌的,但是现代渔业对金枪鱼的大肆捕捞,给这个物种带来了非常大的破坏。自1970年开始,三种蓝鳍金枪鱼种群规模都下降的非常快,其中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现在是易危物种(和熊猫平级),大西洋蓝鳍金枪鱼是濒危状态,南方蓝鳍金枪鱼已经是极度濒危状态。

但是人们在提到保护动物的时候,都知道大熊猫要保护,但却很少有人想过蓝鳍金枪鱼需要保护,吃起金枪鱼来内心毫无波澜。所以那个广告的主题词是:如果我长得像大熊猫,你对我(蓝鳍金枪鱼)的关爱会不会就多一点?反应的就是这些实际上已经很濒危、但却不如大熊猫出名(或可爱)的生物的无奈现状。


实际上这不是大熊猫的错,大熊猫是国际动物保护的旗舰物种和伞物种,正是因为它可爱,辨识度高,人们通过保护大熊猫,也顺便保护了大熊猫的栖息地,那么生活在这里的其他生物也得到了保护。但是人们在面对蓝鳍金枪鱼、日本鳗鲡(就是做鳗鱼饭那个,也是濒危物种了)的时候,却往往满不在乎,依然要去吃它,世界各国也不愿意放弃巨大的商业利益停止捕捞,这些物种基本就处于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状态,WWF的这个广告就是想着唤醒普通民众对这些被忽视的物种的重视。

2

【一个被忘记的文案,引发一次对自然反思】

三文鱼与熊猫,这个看着让人略略发梗的文案好像是2014年前的吧。本想再看看,结果发现已经绝了踪迹。但今天看到这个似有似无的文案,却引发了我一次对自然的反思。

熊猫,国宝,珍稀动物。

三文鱼,我一直认为这是它的菜名,而在科学界则更多称其为“大马哈鱼”。

熊猫VS大马哈鱼

不谈物种科学,我觉得这两种动物最大不同除了生理构造和数量上,还有就是网上的搜索内容的不同。

查搜熊猫,得到的关键词是:珍稀、竹子、萌、动物园等。

查搜三文鱼,得到的关键词却是:西餐、不饱和脂肪酸、各种菜品等。

但对于自然界来说,三文鱼的重要性,却是大于熊猫的。




而对于自然界而言,这被人类称为菜的“三文鱼”或“大马哈鱼”,也是整个野生食物链和自然界的大贡献者和物流快递,许多生物都因它而生。

大马哈鱼在海洋里生长4年左右之后,会不顾路途遥远,千里甚至万里迢迢准确洄游到它诞生的淡水江河中产卵。

由于大马哈鱼数目之众,并且它们的这一旅行是单程的(一般产卵后都死在江河中),所以洄游会把他们在海洋中吸收的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带回到内陆,养活了内陆许多的生物。

北美灰熊就是一种十分依赖大马哈鱼的动物,北美的大马哈鱼洄游区域内就有200多类物种把大马哈鱼当做赖以生存的食物,这一区域的森林里80%的氮是由大马哈鱼从海洋带进来的。

所以,大马哈鱼的大洄游,实现了大自然内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捕捉大马哈鱼时想想熊猫,抛开文案梗不谈,想象下,如果有一天真的大马哈鱼和熊猫画了等号,估计就是自然界气数已尽之时。

对物种的保护,不代表只针对数量濒危的物种采取措施,而对于那些重要的食物链环节却不过问。熊猫、大马哈鱼和人类,都是自然界的一席。在自然界养育万物的同时,人类这自然之子,却贪婪得想把一切都拿走。那犯错的是自然呢?还是人?

是轮回?是因果?还是天道?捕捉三文鱼,想想熊猫,我认为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