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我是老实人,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王朝的更替根本原因都是因为经济危机。在原始社会,当一个人、一个部落无法保证家庭或者部落正常生存发展的时候,对个人或者部落来说,这就意味着经济危机。
比如,突然遭遇到了天灾或其他部落的入侵,导致你的部落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和其他的生存保障,这本质上就是经济危机,对于原始社会的个人和部落来说,经济危机就是生存危机。
到了封建社会,王朝的更替几乎全部都是原有债务关系破裂,新的债务关系重新建立的过程。通常情况下,一个新的朝代开始时,会将原来属于前一个朝代的官僚地主阶层的土地全部没收,然后重新分配给农民。
这个时候,农民拥有了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就会大幅度提高,同时,新的朝代采用生养休息的方式,这个时候整个王朝的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
然而,随着发展演化,那些封建贵族和地主接触逐渐通过权力、资本、欺骗、抢夺等的手段,从农民的手里掠夺土地。这里农民手里的基本的生产资料开始减少,加上高额的赋税,农民逐渐丧失了劳动的积极性,粮食自然就减产,再碰上天灾,如果这个王朝的统治阶层有大量的粮食储备并且及时赈灾,经济就会平稳过渡。
但如果无法及时获得救助,就会有大量的人饿死,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经济危机。
以明朝为例,明朝延续了300多年,但是从朱元璋开始,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集权和行政体系来维持的。那么,为了维持这个一个官僚体系,必然就会多征税与民争利,这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开国的皇帝都会明白少征税的好处:把征的赋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勉强维持整个王朝的运行。
但到了明后期的时候,财政就非常困难了,一方面北方的游牧民族经常攻打中原,南方的倭寇不但骚扰,这就导致了明朝的军费开支就大涨。但钱不是凭空产生的,只靠印钞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这样一来,就逼得那些皇帝只能加税,与民夺利。尽管中间有过改革,但并没有从根上来改变,只是对进行经济危机一定的延缓。
到了后期,民间的负债率剧增,人们的生存成本越来越高,这个时候再出现任何一点点灾难,旱灾、涝灾,都会加重民间的生存危机。于是,这种经济危机的极端表述就成为“民不聊生,揭竿而起。”
所以,我们会发现,历史总是在不断的重复自己,在每次王朝的更替之后,新的王朝一般都是会做两件事:一个是大赦,不光是赦免前朝的犯人,也直接强行废除了前朝的一切债务,对土地和债务进行重新洗牌,调整原有的生产关系。另一个就是减税,休养生息,这样一来,民间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力大幅提升。
用马克思的一句话来解释最恰当不过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无论这个社会怎么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这两个问题,只要把这两个问题解决掉了,就可以解决王朝更替的问题。
经济危机爆发的外因无法避免,具有突发性,但并不是无法解决,更重要的是其中内在动因是整个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产生的阶级固化问题。这个阶级固化问题,不仅在美国存在,在全世界各国都存在,而且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就越严重。阶级固化,不但会导致经济发展逐步失去活力,并且会催生出各方各面的社会矛盾。
这些矛盾,都是最终催生出经济危机的内在动因,也是历代王朝更替的原因。